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范文

时间:2023-08-14 16:41:44

序论:在您撰写实体经济发展困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实体经济发展困境

第1篇

关键词:实体经济;困境摆脱;挑战;虚拟经济

一、引言

实体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例如利润空间小,利息负担重,税费繁多,虚拟经济的冲击等等。本文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困境进行梳理,并提出对实体经济发展摆脱困境的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1.利润空间小。其一材料价格不断的上涨、劳动成本不断的攀升,使得企业的利润降低。其二实体经济运输成本逐渐提高,且场地租金逐渐增加,其成本不断攀生。其三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劳动力逐渐降低,劳动力的成本逐渐提高,这就呈现出了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高的现象,造成了生产力不足的情况。此外我国现代自动化工业技术尚未完善,自动化尚未完全解放人类劳动力,使得企业供求不平衡,成本逐渐增加。而且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不断的增加。伴着全球金融萎缩的刺激,出口国外的需求不断降低,企业的利润更是被严重压缩。同时能源、资源大量消耗,造成了成本不断的提高。总的来说,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倒退的迹象,我国实体经济还没摆脱高消耗、高投资的模式。发展成本逐渐攀升,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2.利息负担,税费繁重。其一实体经济的税费压力太大,例如需要交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还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繁重加重复征收、税收负担缺乏公平性、税收立法不完善、税收计划与税收考核工作制度存在缺陷等都是造成企业税费繁重的原因,也是限制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二融资难、利息成本不断的攀升等,这都是限制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融资难成为了限制一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根源,虽然出台了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改善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相应的通过了财政的支持,但是真正的进行融资的中小型企业很少,大都被大型企业占去了大多数资金。同时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利息普遍偏高,利息低的利率为3%,高的则利率为5%,如此高的利息,使得诸多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企业利润空间本就很小,再用来还贷,这就极大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3.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电子商务是虚拟经济的直接表现,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电子商务从外到里冲击着社会体系。实体经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电子商务则只需一个仓库存货,随着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也会飞快的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线上商品价格低,竞争优势明显,能够吸引潜在的客户,实体经济的客户群逐渐丢失。

三、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本身的发展才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佳动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从根源解决,我们可以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手解决。1.企业建立新型管理模块。提升企业竞争力可以从客户管理模块、商业智能模块、销售管理模块等三方面解决。其一客户管理模块,企业核心的资源是客户,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深入了解客户,才能够维持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例如某企业在客户系统中建立了问卷、客情统计、行动记录、联系人资料、客户资料等形式。对客户进行系统的利用和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建立完善的业务规则,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其二商业智能模块,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智能化”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利用,例如某知名企业已开展营销数据、企业“诊断”、黄金定律、产品分析、业绩年报等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和分析,以期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和决策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三销售管理模块,分为销售服务、售后服务、销售漏斗、市场活动、销售任务等形式,是通过分析、计划、控制和执行建立的管理模式,能够给销售人员起到合理的分配,提高销售成功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完善设施、价格更加实惠。实体经济的优势在于顾客体验,利用电子商务没法给予的体验感、参与感以及信任感留住客户,提高营销成功率。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店面,离不开环境,更离不开相应的设施。例如建立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化的商场,增加商场停车位、空间等,提高实体店面的装修环境,在节日开展促销打折、消费送礼等活动,降低商品价格以吸引客户等。还要树立长远的战略发展,例如新老顾客回馈活动等。除此之外,实体经济可以从实际提高店面的知名度,诚信开店等,而且换季清仓等,要大力宣传,从提高店面的知名度做起,从而提高企业的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都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我国实体经济摆脱困境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

作者:赵晨希 单位:南京市中华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红伟,冉芳.货币供给、资产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增长——基于2001-2015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01(03):17-23.

第2篇

第一,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近年来,我国新增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比例持续降低,而流向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和股票等资本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11.7万亿元、9819亿元、784亿元,比重分别是91.69%、7.70%、0.61%;2009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40.9万亿元、3.18万亿元、2.09万亿元,比重分别是88.59%、6.89%、4.52%。从2011年新增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个人贷款、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27.6%、23.5%、22.8%。由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并且考虑到间接融资是我国实体经济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贷款难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此外,在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定价能力明显增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许多融资成功的企业而言,也由于融资成本不菲而只能惨淡经营。

第二,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事实上,过去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价格等,这是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从而带来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并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持续上升期。能源资源价格也持续上涨,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为例,按1990年定基指数计算,2000年为228.4,2009年上升至317.2,年平均增长率为3.72%。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从190.6提高到225.0,年平均增长率是1.86%,只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年均增速的一半。

第三,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对于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而言,其上游行业大多是集中度较高的垄断性行业,这些行业在其初级产品或投入品的价格上升之后,一般都会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从而导致竞争性制造行业的企业利润减少。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例,2010年,在6个资源性行业中,仅有其他采矿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22%)低于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8.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46.52%,是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倍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17.65%、17.35%、17.33%,是工业平均利润率的2倍多;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10.36%)也高出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近25%。就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而言,除了垄断性的烟草制品业成本费用利润高达33.04%之外,其他29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低于平均值。

第四,外部需求环境趋于恶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在短期内,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有限。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规模庞大、继续举绩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需求;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数轮量化宽松政策几乎都没有形成持续的复苏动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由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尚未形成规模化的自主增长能力。此外,不少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增加就业的考虑,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通过干预货币汇率等手段对我国施加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实体经济发展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基础,又是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条件,还是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阶段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其中虽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把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基础和增长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实体经济部门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成立由有关国家部委牵头的实体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尽快研究制定《实体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国主要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各阶段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好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

二是切实加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部门合理的资金需求。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根据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结合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稳定增长,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又对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必要的压力。目前在通胀压力较大、信贷总量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信贷存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建立健全涵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等方面的完整金融服务链条,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有效金融支持。此外,要探索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运行的机制,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为金融体系加大对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着力提高各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创新能力。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形成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经济主体提高创新强度、加强技术学习的普遍行为模式。同时,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技术资源向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根据各实体经济部门的需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创新驱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市场性和发展,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

四是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各行业协调发展。当前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较强的原因,又有下游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问题。因此,破解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协调的难题,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实施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增强实体经济上游行业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下游行业,也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增强其对上游行业的谈判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行业利润差距过大的情况。

第3篇

一、从外因上看,2012年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将是导致贷款投放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2011年信贷资金指标紧张到“一票难求”,客观上促进了民间借贷的兴起,但到2012年这种紧张的局面会有大的改观。一是国家管理层面已经认识到这个层面,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此释放资金4000亿元,这是信贷资金由紧趋松的一个重要信号,预计下一步还会有类似的宏观调控措施出现;二是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的部分“贷款大户行业”出现了行业性萎缩的态势,特别是房地产业和出口类外向性行业,原因不外乎国家对房地产业从紧调控政策影响和外向上欧洲、美国等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等因素造成。实际上,这两类行业在一季度多年来一直是银行贷款贷款“集中放量”的重要方向,但2012年却出现了“逆水寒”,压缩产量,减产甚至停产,很多企业、单位不仅在2012年没有新增贷款,反而大量归还贷款,从而使商业银行失去了两条重要的贷款通道;三是复杂经济形势下个人贷款也出现了下降问题。在高息形势下,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购房、购车按揭贷款业务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低迷,内需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个人贷款的发放;四是从国家主导的大型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上看,预计也不会再有前期那么大的额度(例如2008年曾拿出4万亿),能在这个领域吸纳的银行贷款也非常有限,并且偏重于从政策型银行融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商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五是民间借贷的兴起势必会分流社会各层面的资金需求,虽然其“利息高、额度”小,但“手续快、灵活方便”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更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融资需求。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相对2011年,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渠道因“变窄”而更容易出现“贷款滞销”的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高度的重视。

二、从内因上看,商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贷款营销工作不能“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是难以拓展新渠道的重要因素。

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刻,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可谓是解决“贷款滞销”的重要手段。政府已经就2012年的信贷投放工作明确指明了方向,例如在2012年1月6日―7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在讲话中对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了重点强调,提出“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银监部门也就具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规定。但在实际行动上,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却稍显“滞后”,没有“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实体经济继而整个贷款的投放工作。一是紧迫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贷款滞销”的形势变化,对小额贷款业务嫌麻烦,不屑做,将精力仍放在了大的批发性贷款业务上;二是基层一线营销人员的配备、考核政策上都存在不足。实体经济贷款往往“笔数多、额度小”要发放贷款就意味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成本的显著上升,同时对营销人员的业绩考核如果只放在“规模”上而忽视了“数量”上,又必然会影响其营销业务的积极性;三是对实体经济的认识程度不够,相关应对政策不到位。首先是经营效益的微利性。实体经济产品往往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单纯从盈利方面比较与其他行业没有可比性,盈利水平比较低,因此在利率定价上往往要体现一定的灵活度。此外,多数实体经济企业需要利用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购买原材料,在完成生产和销售环节后才能收回资金,即归还银行贷款,这在时间上就需要一个过程,贷款回收遵循一定的周期;四是实体经济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这在金融行业是老生常谈,也不能仅仅依靠商业银行一个单位解决,需要政府牵头各个行业单位拿出综合措施解决。

三、对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工作有关建议。

笔者认为,在当前金融机构要在实体经济贷款投放上实现突破,找到新的效益来源通道,而应该多措并举,多辟蹊径,从各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应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出台措施给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此外对银行而言,还有助于在贸易、房地产、投资等行业外找到新的市场,促进业务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并作为自上而下的一项重点工作、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对实体经济业务不能仅站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而应该多站在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角度考虑。建议央行等主管部门对各家金融机构直接下达实体经济贷款占比要求,或对实体经济贷款适当突破贷款额度限制,从政策上加强支持。

二是各金融机构应适当增加基层网点对实体经济服务的信贷人员(客户经理)数量,并改革考核方式。实体经济贷款额度小,但笔数多,因此信贷人员往往面临着巨大的业务量压力,适当增加人手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如果单纯从业务规模角度考核信贷人员,必然会影响其办理实体经济贷款的积极性,因此在考核也要相应做出调整,将业务量和业务规模放在同灯重要的位置,充分调动经办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应实行灵活的利率管理政策,并适当给以优惠。目前金融机构在利率定价上往往偏重参考担保方式和前期的信用情况,建议对实体经济利率定价时,除了参考以上两项因素外,还要参考整体的行业盈利水平。对那些与民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行业盈利率又比较低的实体企业,应适当给予利率优惠,支持其做大做强,这也是金融行业变相向社会“返利”的一种方式。

第4篇

【P键词】实体经济 “互联网+” 转型升级

自2015年3月,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随着经济新常态及“互联网+”大背景的发展,我国传统零售业发展出现增速放缓、经营效益下滑、客源流失加剧的态势。根据中国零售业总体发展相关数据报告,2016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增长4.4%,增幅连续6年回落,净利润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约55%的实体零售业企业净利润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少企业甚至出现销售负增长,“关店潮”涌现。

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发展及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已经给发展中的实体零售业带来了冲击,并将持续影响实体零售业的发展。在整体行业状况不景气的情况下,实体零售业如何重新给自己在经济坐标中界定一个新的位置,以及能否与高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实现优势互补,已经成为业内及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实体零售业的改革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综合多项研究报告及实地调查,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实体经济多项指标下滑,其表现及原因主要来自于如下方面:

首先,商业主导权的变化及消费者消费倾向转移。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大数据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商业的主导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者在商业中的体现已越发明显,传统的以商家为经营核心,依靠地理位置垄断商业的模式已经过时,尽显疲态。新一代的数字消费者特点体现为高速大量线上迁移,通过被网络等新技术高度“赋能”,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孤陋寡闻”变为“见多识广”;由“分散孤立”变为“相互连接”;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参与”。

其次,自身商业模式的缺陷导致进销存积压多重瓶颈。中国百货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使得消费者信息反馈机制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导致存货进销存不能快速顺应变化。与此同时,一些诸如连锁超市的“前台毛利+后台毛利”盈利模式,难以形成供应链一体化发展,导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经营效率不能得到改善。

再次,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过剩。根据世界五大物业管理公司仲量联行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在营业的购物中心有3100家左右,2020年将达到4000家,2025年达到10000家。根据相关预测,我国平均每个地级市的购物中心在10多年后将达到30多家――这其中还并未包括除大型购物中心以外的商业业态。各地商业用地比重依旧不断加大,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商业地产过剩加上同质化,必将导致消费者消费审美疲乏,消费群体分散,致使行业发展受阻。

最后,成本竞争方面劣势明显。由于房租、人工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实体零售业企业经营成本相较互联网模式企业更高,企业负担更重,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由于网络零售企业多为轻资产公司,成本节约优势明显,若实体零售企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节流”,或加速高成本与高收益之间的转化,将为自身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成因,结合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态势,笔者认为,市场是实体零售转型的决定因素,需求是实体零售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创新是实体零售转型的直接动力。对此对面临转型发展必要的实体零售业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首先,“创新+融合”是必然趋势。国务院在今年3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融合”必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趋势。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智慧零售”将成为未来发展新概念,这就要求实体零售必须合理的运用新技术,创造零售新模式,而其的本质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充分感知消费习惯,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行业结构优化是重点。我国实体零售业按照现有层次大致可分为: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卖场--连锁超市--社区商业。近些年来,以体验和服务为主、有经营特色的购物中心正不断吸引消费者,但处于行业基础层次的社区商业方面,依旧有很大发展潜力亟待开发。同时,在地区结构平衡问题方面,面对一二线城市商业基础设施相对过剩,而三四五线商业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商业零售基础设施结构与布局将急需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划,以形成以一二线城市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实体零售规划体系。

再次,趋势预测提供方向。目前,由于实体店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商品甄选、资源整合及客户源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也让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消费者“重回实体店”的趋势。实体经济应当以该切入点为抓手,充分扩大自身优势,同时结合商业最新发展趋势,在屏幕化,多媒体化,软硬件结合等方面积极探索,顺应趋势,不断预测并更新创新经营理念,使得实体零售业发展始终保持前瞻性和创新性。

最后,协同发展是根本。面对实体零售业面临困境,却又不可替代的现实情况,实体零售业应当借此契机,借助政府及社会力量,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探索线下连接线上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即O2O中的“2”,借力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中的新思路,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方法,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协作,互利共赢的局面。这将对中国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将是一条可持续化发展的长期道路,同时也是解决我国实体零售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

第5篇

体育旅游体育经济和谐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体育经济作为全新经济增长点,其蕴含的经济效益与价值已被广泛认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发展水平,反过来,体育经济的发展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昆明市作为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了大量高品质体育旅游资源,其开发体育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体育旅游作为满足旅游者体育健身需求、丰富昆明市观光度假旅游活动内容的一种休闲度假方式,能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元延伸。如何适应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探索并构建符合实际的体育旅游开发模式,深度挖掘特殊色资源并打造体育旅游的新品牌,将是昆明市发展体育旅游业所面临的新课题。现如今,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中,体育作为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旅游节文化节活动的“主力军”。这也标志着体育逐渐成为昆明这座旅游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昆明市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昆明旅游业作为云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见表1)。根据昆明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人文环境以及国内外体育爱好者和旅游者消费需求,滇中体育旅游的内容可划分为竞技体育训练和竞赛观赏、大众休闲体育活动、体育康复保健疗养3类。昆明作为滇中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较而言,呈贡、海埂国家训练基地是我国比较出名的高原训练基地,每年都会引来国家队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尤其是田径项目更是数不胜数。在这里体育旅游者不仅可以参观先进的训练场地,有时还可以一睹奥运冠军的风采。新亚洲体育城、拓东体育场和云南省规模和知名度较大的体育场所,在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大型赛事,一旦举办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往往会吸引省内外体育迷的观看。其次,打高尔夫球和各类健身会所也为体育旅游的提供了更多选择。

2.区域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

昆明位于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25℃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3℃左右。

(2)经济区域优势

作为桥头堡的龙头,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必将指引昆明进一步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为昆明发挥经济核心圈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广泛、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重大的发展契机。在云南省“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昆明的发展将起点更高、期待更多、空间更大、前景更好。通过生态、规划,城乡统筹和产业发展,展示出昆明的吸引力和吸纳力,能够让更多的各方人士能够到昆明来投资体育旅游业,能够在昆明发展创业。作为西部省会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此次的发展机遇垂青昆明。国家已经明确要求昆明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中亚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合作。

二、体育经济视角下昆明市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1.合理引导,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昆明市各地发展体育旅游的积极性很高,但有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在没有认真研究市场和做好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开发体育旅游项目,有的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体育旅游规划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体育旅游规划包括旅游业发展目标、拟订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体育旅游业发展速度、体育旅游设施的修建等。制定体育旅游规划是协调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必要途径,在制定时,应从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合理布局景区,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努力体育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通过区域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区域区位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文化内涵、地方特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昆明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并按照高起点的规划,高水平的策划、高质量的建设、高效益的经营好旅游项目,避免低层次开发和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

2.加快区域合作

昆明市被定义为我国西南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战略发展城市,具有丰富的区域优势,体育旅游合作发展的具体措施,首先要营造共同的体育旅游大环境,包括加强城际间的交通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媒体合作、体育旅游企业联合以及政府友好合作等。这正是体育旅游合作发展基础最重要的部分。最实际的措施就是体育旅游资源之间要共享和体育旅游资源,共同开拓客源市场。其次,重点加强体育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由于体育旅游合作发展主要是通过体育旅游企业之间的联合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旅游企业才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真正主体。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良好的体育旅游企业合作机制。最后,体育旅游的合作发展旨在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实力,使得区域内的各体育旅游竞争力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第一,要加强省内合作;作为省会城市,昆明市具备优良的条件,以昆明为中心往下面的各个地州市共同开发,不仅把昆明市的体育旅游业壮大,也大大提高整个云南省的整体旅游产业。第二,要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与内地的各个大城市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渠道,把外面的先进理念、资金引进协助开发昆明的市场,同时也把昆明的体育旅游资源让外面的更多的人所知道,从而更好的宣传昆明,发展昆明。第三,要加强与周边国家,例如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等邻国之间的合作。在加强省内体育旅游业资源与内地资源的基础上向东南亚地区蔓延,以昆明为中心,把昆明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开放的窗口,让昆明更加的开放,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使昆明成为促进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渠道,把昆明打造成面向世界的著名大都市。

3.加强和改进营销工作

昆明市体育旅游管理部门已比较重视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构建一套行之有效且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形象营销系统,从不同侧面、不同季节宣传昆明市体育旅游。促销途径上除有针对性的利用一些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外,还可以积极参加和举办体育旅游交易会,同时逐渐扩大网络媒体的旅游促销利用率。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方面。首先,根据消费市场需要确定昆明市体育旅游产品组合,不断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经营的多样化程度,拓宽其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例如,昆明体育旅游开发可与周边的旅游景点的发展相结合,形成资源组合、共同开拓消费市场的发展格局。其次,结合昆明体育旅游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的考虑,在参考现有大众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普遍定价的基础上,快速地配制出高、中、低不同消费档次的体育旅游产品,形成合理的体育旅游消费价格体系。

4.加强居民的人文素养

体育旅游过程是一个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互动关系的感知行为过程、异质文化的文化涵化过程、社会变迁过程、影响效应的扩散过程。从体育旅游地的角度来研究体育旅游过程,使体育旅游活动产生正效应,避免负效应,使体育旅游得以持续发展。在以往的大众体育旅游中,由于体育旅游开发商和外来生意人的涌入,当地居民只有少部分从体育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大多数人只会感受到发展体育旅游业带来的社会成本的上升,如物价上涨、拥挤等,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和对体育旅游的厌恶情绪。另外当地居民有权利选择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体育旅游发展的依托,没有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一些地区的体育旅游业就是由于忽视社区因素及当地居民的要求,没有与社区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而造成体育旅游环境污染、经济秩序混乱、文化丧失。

5.走绿色和谐发展道路

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昆明市的发展应该紧跟时代的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而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对体育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严禁破坏环境式的开发,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这方面可以综合采用法规、规划、经济、科技、行政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使环境管理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议首先需要建立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并纳入到各级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各个主体在进行决策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应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其次建议对体育旅游资源实行分类、分区、分期、分批开发,留有充分的余地,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研究、利用的关系,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与将来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继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目前没有条件或开发条件不成熟的体育旅游资源要以保护为主,待今后条件成熟再进行开发。最后需要广泛开展社会化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素质教育、公德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特别是主要体育旅游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和体育旅游意识留了一部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建立一套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的经济体系制度,来保证岛上资源的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

三、结语

体育旅游作为当今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昆明市应该不失时机的开发体育旅游,昆明体育旅游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它将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中国-东盟桥头堡战略。充分利用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和区域位置的优势来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昆明市应该合理引导,科学规划;加快区域合作;加强和改进营销工作;加强居民的人文素养;走绿色和谐发展道路几个方面来促进体育旅游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雪芹,柳景.昆明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2(1):49.

[2]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述评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1(5):90-98.

[3]朱文杰.河南省体育旅游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91-95.

第6篇

【关键词】环境;资源;经济发展;贫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586―01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三大难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沉重忧患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宁南山区中部贫困带主要包括盐池、同心大部分地区,灵武、中卫等县的一部分,人口约70万。这里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土地贫瘠、植被稀疏,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宁南山区在“种草种树、兴林促牧、多种经营、脱贫致富”的建设方针指引下,尤其是扬黄灌溉工程给部分地区带来了生机,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观,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大部分地区山河依旧,加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只要经济搞上去,能脱贫致富,就可以牺牲环境的错误观念,导致了滥开荒地,滥采矿石,滥挖甘草等现象的滋长和蔓延。认识上的误区,使得资源浪费惊人,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忧患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将给子孙们留下贫瘠荒凉的土地。

土地是一切生态资源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和最根本的资源。据中国农科院的一份关于水土流失的报告介绍,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而宁南山区正属于这一地区,每年约有4000万吨泥沙流入黄河,每年水土流失带走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氮、磷、钾达7.47万吨。加之风沙灾害,每年表土流失1厘米左右。而1厘米表土的形成,大约需要200年的时间。表土流失,土壤越来越贫瘠,严重地威胁着当代人的生存,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只有是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

忧患之二:人为的破坏胜过自然的侵蚀。

水土流失虽然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但许多现象表明,人为的破坏胜过大自然的侵蚀。人为的因素主要来自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和风沙的重灾区,地力本来就不足,加之草原植被的破坏,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造成“一年打点粮,两年草不长,三年变沙荒”的结局。出现“风沙吃农田,农田吃草原”的恶性循环。

忧患之三:重视水利工程而忽视生态工程的罗山引水工程。

宁南山区境内有高原宝珠罗山,是宁夏自治区三大自然保护区之一,有天然森林3.7万亩,生长着驰名的云杉、油松、偃柏等常绿树和山柏、桦木、柳榆等树种。有60多种药用植物,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水质甚佳。同心县兴修的东部人畜饮水工程,每年在罗山采水6万立方米,解决了东部3.8万人和6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但同时也因过量采水造成负面效应,动水位由原来47—96米下降为104—110米,导致生态失衡,一部分树木死亡,大片林木枯萎,病虫害加剧。这一工程是忧是喜,或喜忧参半,已引起有关部门专家关注。

凡此种种,还能列举出许多,仅此,我们的忧患就够沉重的了,应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如果熟视无睹,任其发展,我们将失去生存之地,更谈不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其根本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由此引发经济落后,教育科技不发达,人口素质低下,对生态资源环境的破坏,导致新的贫困,造成恶性循环。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有人为的破坏。但人为的破坏胜过自然的侵蚀,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具体分析主要有:

第一,环保观念淡薄,片面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根据前面列举的事实,不难看出环保意识淡薄,表现为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第二,对资源法和环境法宣传不够,执法水平低。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环保法》、《土地法》、《森林法》、《水土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一系列资源环保法律,可以说这方面的法律体系是健全的。但由于对这些法律重视和宣传不够,使一些干部和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环保意识较差。

第三,环境建设和资源投资管理经费不足。贫困地区最突出的矛盾是温饱问题。贫困地区根本拿不出钱来搞资源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而国家投资主要用于脱贫工程,直接用于环保工程的微乎其微。实践证明,要改变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彻底的根本性治理。

遗憾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吸取这些教训,仍然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过去我们“地大物博”的优越感,加剧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实际上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500万左右,而每年又减少耕地四、五百万亩,这一增一减,耕地不足形势相当严峻。贫困地区的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国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加之观念、技术、管理上的种种原因,对资源的浪费程度十分惊人。我国绝大多数是伴生矿床,多种有用成分未能开采利用,有的采主弃副,有的采副弃主。许多资料表明,在我国只有2%的矿床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0%,其余全部浪费掉。我们贫困地区,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综合利用程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对资源掠夺性的开采更让人痛心。今天自然资源的损失,在将来花费成倍的代价也难以弥补。

无情的生态现状告诉我们,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仍须十分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问题,切实采取措施,统筹兼顾,保护环境。

第一,增强忧患意识,转变环境观念。贫困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人们的意识和观念,由于我们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二,加强法制教育,把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执法管理部门要加大资源环保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加强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工作的失职都是对子孙和未来的犯罪。

第三,统筹兼顾,开源节流,提高综合利用资源的技术水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纳入计划管理,使资源利用同经济改革相适应。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还要不损害后代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

第四,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方筹措资金,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有效防止土地资源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总之,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十提出了新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后,我们应该深刻反省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更应该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更为清醒的长足的战略眼光。

参考文献:

[1]宁夏经济学会《宁夏经济体制改革》(1978—2008),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周文禄《同心史话》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3]《十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第7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组织;困境;发展路径;天水市

市场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加大了社会管理体制变革与转型的压力[1]。面对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形势下,特别政府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背景下,体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快职能转变,即如何实现从“全能管理”向“有限管理”的转变是落实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我国体育体制机制的欠缺与不完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探寻一条适合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是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的意义

(一)发展社会体育组织是贯彻《体育法》必然要求

我国《体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体育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2]。各级体育总会在在发展体育事业中发挥作用。据天水市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的调研得知,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方面,无论是政策支持、理念创新,还是制度供给与对接等方面均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从而影响了社会体育组织在承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能力和作用的发挥,尤其社会体育组织自主性、独立性还不强,资源保障措施还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社会体育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的培育与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居民体育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性以及多目标性日益突出。相对应的,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矛盾突出越来越明显,亟需社会休育组织积极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中来。

(二)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与培育是积极实施《全民健身条例》重中之重

从全民健身的开展来看,社会体育组织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调研得知,目前天水市各类体育项目协会有25个,这些社会体育组织大多数都存在“官办不分”、“政社不分”的状况、组织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组织体系还不完善、承接公共体育服务经费、人员编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组织在全民健身计划作用发挥。《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家推动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类社会团体、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求单项体育协会应当将普及推广体育项目和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列入工作计划,并对全民健身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体育俱乐部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因此,加强社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开发、健身指导队伍建设与培养、全民健身知识的宣传等,既要面向全体市民又要照顾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多元体育健身需求,切实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在普及推广体育项目和开展城市全民健身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作重心和落脚点应放在社区基层,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实施。

(三)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是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有效载体

目前,从天水市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情况来看,尚处于成长之中,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力量十分薄弱,需要政府扶持培育。虽然前期天水市政府下发了一些文件,出台了一些倾斜政策,朝着“政社分开”、“官办分离”的改革方向迈进,但是在扶持、引导不同类型组织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对接,以及承接具体职能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特别是社会体育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壮大还缺乏动力,从而严重制约着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关键,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就是做强体育公共服务。目前,社会成员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建立长效的、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惠及全体公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关键,其中,既要考虑项目内容、硬件要求、专业化指导团队等的建设,还要考虑发挥组织要尽最大可能贴近居民、灵活等优势,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体育健身服务。

二、天水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政府职能承接与转化不够完善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需要一个多元主体来承接体育政府部门和市场的转移职能,社会体育组织作为体育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毋庸置疑地成为承接政府放权和实施社会体育服务职能的主要载体。日益复杂的体育健身矛盾决定了体育政府部门不可能承担全部的社会管理职能,应该将组织的自我管理的权力和事项有序返还给社会,随着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将让渡给市场和社会体育组织承接。

(二)社会体育组织的能力偏弱,尚未形成良好的效果和有效的管理机制

后奥运效应的影响,大多数居民的健康意识持续增强,体育公共服务的不到位以及职能对接尴尬境界,使得利益群体和利益主体的日益分化和多元化,各种复杂的体育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日渐尖锐,政府治理的压力日益增加,政府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也逐步由体育经济领域转向了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组织作为一种新的治理主体,能够帮助政府分担社会体育公共事务,有效缓解社会体育矛盾。目前,天水市虽然有25个体育项目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0家,其中国家级有10家,在甘肃省的同类城市位居前列。在2011-2015年期间,全面落实“三纳入”工作,搭建政府、社会合作平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大群体”发展格局,但是从实施效果可以看出,社会体育组织承接政府转移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还不够,社会体育组织仍然存在行政色彩,社会体育组织整体组织化程度不高,组织成员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另外,社会体育组织功能专门化不够,没有形成优势,组织的发展形式还比较单一,尚未形成长效的管理体制。

(三)经费严重短缺,筹资途径单一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对社会体育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矛盾日渐突出,迫切需要政府扩大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社会体育组织的公益性特征正好满足这一点需求。2015年8个体育惠民工程全部高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省上补助的160万元资金全部拨付到位,配套建设资金达260万元,但是由于天水市基础设施的先天薄弱,历史欠账太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依然不足。因此,在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全民健身投入力度的同时,还需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吸引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的投入,增加全民健身的后劲和活力。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路径

(一)突破双重管理体制阈限,形成齐抓共管机制,凝聚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合力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天水市社会体育组织呈现混乱和滞后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受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因此,改革社会体育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冲破双重管理体制的限制是体育社会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有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建立“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工作体系,一方面弥补管理缺位的情况,另一方面缓解社会体育组织没有主管单位的尴尬,有利于社会体育组织间的良性互动与资源共享。即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体育组织进行整合,构建相互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联合型组织,并发挥桥梁纽带、业务引领和日常服务管理等三方面的职能,其实质是改变治理方式,实现社会体育组织的自主管理,淡化行政色彩。另外,重点培育一批能够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社会体育组织,使之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覆盖面广、发展有序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使社会体育组织在总量、规模、结构等方面与天水市的社会体育发展相适应。

(二)建立有序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优先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分类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实质展开,启动社会体育组织监督与评估,引入社会监督机制。首先,要转变观念,以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建立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其次,将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纳入本地区体育发展发展规划中,重点培育体育行业协会、民非单位、公益类社会体育组织、社区体育团队和职业类社会体育团体等组织,促进社会体育组织的均衡化发展。再次,改革当前社会体育组织登记管理制度,通过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放宽条件等措施,促进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加大对公益类和服务类社会体育组织的孵化和培育力度,为其提供必须的发展空间、人才交流、人员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并且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最后,推进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转移职能,加大政府购买社会体育组织服务的力度,并将其纳入政府财政体系中,同时,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综合监督体系和整体联动机制。

(三)加强社会体育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提高社会体育组织的生存能力是社会组织能力建没的首要任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社会体育组织才能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充足的资金能够保障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但事实上,很多体育社会组织因为资金问题阻碍了其发展。因此,要建立体育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奖励和资助机制: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类体育组织,设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补贴标准和实施办法。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主动拓宽筹资渠道,消除对社会体育组织非营利性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社会体育组织的非营利性是指社会组织的收入不得在内部分配,仍要从事公益事业。二是制定适合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长远规划。社会体育组织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长远规划,如果没有一个立足于长远的全面整体规划,即使有了资金,也会因为缺乏发展方向而止步。

(四)加强自律和监管力度,提升社会体育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

首先,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保障社会体育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要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体育组织在改善社会治理、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认识,以各种方式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奠定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舆论基础。同时,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内部自律。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内部制度和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其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运行机制,鼓励社会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决策和运行;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体育组织评估和退出机制。除了对社会体育组织定期进行评估外还要建立配套的退出机制,坚决撤销违反制度和法律的组织。最后,创新外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包括行业监管、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等在内的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执法联动机制,保证社会体育组织依法依规组织活动。

(五)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体育组织服务水平专业化,适应评估客体和公众对评估的期许

体育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天水市体育社会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522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向社会招募全民健身志愿者3.8万余名,但是老龄化、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化人才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体育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将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依托天水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现有教育资源,构建一个由政府引导与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切实提升社会组织的就业吸引力,健全工作职业制度,切实落实中社会体育组织工作人员的相关社会保险、工资待遇、档案管理、职称晋级、薪酬绩效、专业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政策,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组织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社会体育组织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无形中给创新社会体育管理带来了压力。这就需要深入探讨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寻找出解决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应对之策,积极培育社会体育组织,才能使之健康发展。

作者:程晖 雍世仁 王麒麟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建,杨沛龙.北京市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策略[J].社团管理研究,2011(9).

[2]吴明等.民政部酝酿出台慈善信息公开办法[N].新京报,2009-08-14.

[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4]非盈利组织问责:逻辑意蕴、困境解析与途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9).

[5]杨秀萍.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13(12).

[6]邓国胜.民问组织评估体系: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36.

[7]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8.

[8]田小彪.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机制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4).

[9]崔月琴.转型期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契机及其限制[J].吉林大学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

[10]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