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41:43
序论:在您撰写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 县域经济总量增长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2007年至2012年的五年中,全县县域经济生产总值从115.02亿元增加到240.61亿元,年均增长14.2%,人均GDP达到44925元;财政总收入由6.51亿元增加到20.1亿元,年均增长2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71亿元增加到15.23亿元,年均增长 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43.17亿元增加到195.51亿元,年均增长35.3%;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18元,五年间净增4220元,年均增长13.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6752元增加到34656元,年均增长15.6%。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9.5:46.6:33.9调整为2012年的16.7:51.8:31.5。
(二)以点带面,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工业方面形成了以汽车汽配、文化物流、食品医药的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的比重达65.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3.1%;农业形成了30万亩优质米、60万亩油料、10万亩“三水”产品、药材、10万亩花果苗木、6万亩“绿色”商品蔬菜、1000万羽水禽养殖和50万头三元杂交猪等基地。
(三)非公经济迅猛发展,县域经济活力增强
2007年-2012年,全县非公经济由70.28亿元增加至165.33亿元,年均增长18.7%。县域非国有经济在工业、投资、商贸等各领域的经济成份进一步扩大,为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突破封闭性,走向更开放
坚持“县外就是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2007年-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由0.99亿美元增加到1.79亿美元,年均增长12.6%;实际利用内资由24.4亿元增加到39.6亿元,年均增长9.9%。
(五)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初步建成,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策应南昌市“一核五片区”建设格局,着力打造一批中心镇、中心村,以农代工、拆村建城,实现城乡联动。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8.3%上升至2012年的51.3%。2012年县城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
二、制约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2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6亿元,在江西省33个一类县区中排第10位,增速13.4%,排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37280元,排第19位;财政总收入完成20.0亿元,排第15位,增速30.2%,排第16位;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1.74亿元,排第10位,增速28.6%,排第1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6.5亿元,排第9位,增速15.0%,排第21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28亿元,排第10位,增速19.7%,排第2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9亿元,排第20位,增速15.6%,排第12位;利用外资12131万美元,排第5位。增速1.4%,排第3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9018元,排第14位,增速13.0%,排第24位;数字显示,新建县县域经济近年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同类县区相比仍存在经济总量还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的问题。
制约新建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一)投资不足。2012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28亿元,分别为南昌县的44.5%、丰城的87.1%和贵溪的88.2%;2012年县域共利用外资直接投资12131万美元,仅为南昌县的43.4%。工业投资占投资总额比例仅为35.2%。
(二)融资环境不优。全县县域金融机构2012年末净增存款32.23亿元,增加贷款仅为28.52亿元,增加存款的存贷比为46.9%,中小企业贷款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行政区划变动频繁。我县紧邻省会南昌,与红谷滩新区、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开发区接壤,作为政策扶持的开发区有其得天独厚优势,近十年来,频繁地将我县区域面积划归开发区,导致我县资源流失、干部群众工作热情、拼搏干劲下降,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
(四)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县域交通尚不够发达,农村道路等级还偏低,路网不配套;排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三、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措施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优质升级。通过经济形式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市场物流集群、现代商贸集群。着力支持发展优势制造业。充分发挥恒望汽配城、江铃晶马等龙头企业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鼓励汪氏集团、桐青金属、新源纺织、教育实业等企业跨行业做大做强,形成有影响的大企业集团;实现产业优质升级。
2、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造农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带,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在铁河、昌邑、松湖、象山等滨湖地区大力发展“三水产业,建设‘双用’农田”产业;在溪霞、乐化等地依托山水特色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在望城镇、长镇等近郊地区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和特种水产,引导农民向精品型、特色型农业转变。
3、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大物流仓储业。策应南昌铁路客运西站、城市外环线建设,以工业园区、望城镇、乐化镇为市场构建基地,大力发展整车及建材等专业市场,形成集运、仓储、配送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做活旅游休闲业。突出小平小道,西山万寿宫,厚田绿洲沙漠,象山森林公园、汪山土库和鄱阳湖侯鸟观赏区的整体开发。
论文摘要:近年来,甘肃宁县紧扣“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突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依次笔者对宁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
1.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拉动效应日益显现
2010年全年储备项目356个,新入库项目253个,完成可研及初设48个、项目建议书125个,开工建设5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完成投资19.8亿元。顺利完成了鼎峰果汁公司、天运彩钢公司、省市级新农村试点村、易地扶贫搬迁、青新、宁高通乡通村油路等重点建设项目,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现代服务业突显张力
从宁县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第一、二产业已经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是目前宁县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而工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3.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宁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3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55.9%。50万元以下投资完成72690万元,同比增长34%。从增速上看,全年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平均增速保持在40%-70%区间,增速较为平稳,未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4.公共服务条件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宁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了人民的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在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方面,政府增加投入,扩大了服务性消费,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宁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
尽管宁县的经济较前几年有明显的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跃上了新台阶,但是宁县的经济在庆阳各县中处于中上的位置,属于国家贫困县之一。从GDP总量来看,在全市各县区中排名中上水平。从人均GDP看,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市的60.4%,分别低于全国21124元、全省7538元、全市5597元。从财政状况看,人均财力仅为863元,仅占全国、全省、全市的13.9%、29.6%、36.5%。
2.农民收入偏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出台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收入仍然偏低,宁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1倍,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3.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水平不高
一是城镇化水平较低。2010年底,正宁的城镇化率为29.5%,与全国、全省、全市比较,差距均很大。二是城镇建设用地面临的矛盾和压力增大。三是城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城市基础薄弱,城市功能不完善。大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功能不全,缺乏集聚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县域工业实力不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宁县县域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宁县生产总值的3.86%,煤炭工业正处在培育阶段,实现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正宁的县域主要表现为农业化特征,一方面,县域地区自身的工业基础没有足够的力量带动县域经济的非农化转向;另一方面,地理距离的分割也使其难以得到大型企业的辐射。
三、宁县经济发展对策
(1)突出农民增收,全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整体考虑,对农村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文景观、民俗风貌等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要在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上求突破,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和专项资金整合力度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鼓励集体、企业、社会、个人多元投资新农村建设。
(2)突出工业强县,全力增加县域经济总量。一是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按照“煤电化材运”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思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二是大办地方工业。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扶大做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支持发展非公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全力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伴随宁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潜力,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宁县的经济增长。在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对高档餐饮、洗浴、宾馆等服务业以及物流业、社会中介服务业、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建立上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体现区域性中心县城的作用;通过建立商业集群中心,使得商业发展的特色聚集,增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力。
(4)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无棣”的理念,以煤为“桥”,加快建设工业集聚区,积极构筑新型工业经济发展平台。通过培育龙头群,推动新型工业经济升级扩张。
参考文献:
[1]方创琳. 庆阳市新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J ].中国沙漠, 2004
目前,朔州辖区共设立村镇银行2家,分别为:朔城区蒙银村镇银行和山阴县太行村镇银行。2014年12月末,村镇银行资产总计21.91亿元,贷款余额9.77亿元,占总资产的44.6%,个人贷款6.1亿元,单位贷款3.67亿元。存款余额17.59亿元,个人存款6.86亿元,单位存款10.73万元,存贷比为55.54%。村镇银行已设立网点4个,共为县域近100家中小企业和企业主个人累计投放流动资金贷款2亿元;促进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升级改造达50家,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1.8亿元。先后对全县个体工商户与农户450多户,累计发放贷款6.5亿元,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营业格局逐步扩展。
从调查来看,朔州村镇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部门负责人都是从金融监管部门或其他金融机构聘请的资深人员,有一定金融工作管理经验且熟悉县域经济环境特点,同时采用发起行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在立足区域的基础上,服务领域逐步向下扩展,服务领域向乡镇延伸。从2013年起,朔州村镇银行在乡镇开设了2家支行“,行+支行”经营格局正基本形成。
2.不断创新信贷产品。
随着对县域和农村市场的不断发展,朔州村镇银行深入调研,逐步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信贷产品,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近几年,蒙银村镇银行适时推出“工商通”信贷产品,通过工商企业联保的形式发放贷款。截至2014年12月,蒙银村镇银行共为山西华美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朔州市荷斯坦农牧有限公司、朔州市玉收农牧有限公司、朔州市义成绿化种苗有限公司等36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609万元。太行村镇银行结合山阴县白色乳业和养殖园区的特点,开发了“园区贷”信贷产品,推出“龙头企业+园区+农户”三位一体、“龙头企业+园区”两位一体的批量担保模式,有效地支持了畜牧业养殖的发展。
3.贷审流程优势明显。
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村镇银行在贷款审批流程及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从审批时间来看,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单笔贷款申请,从前期调查到放款基本不超过1周时间。同时,对贷款到期的客户,经风险部门评定为经营情况良好,其贷款可直接续贷,无需归还,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镇银行落实服务政策难度大。
一是村镇银行呈现“支大拒小”现象。村镇银行因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便决定了其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同时作为商业银行,其逐利的本性也与生俱来。调查中,我们发现,村镇银行得到的各种优惠及扶持政策非常有限,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发展不能有效统一。在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型企业资源有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村镇银行只好倾向于资产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目前村镇银行,“小额、分散”的经营原则很难做到贯彻执行,具体表现为贷款额度高、贷款投向过分集中。二是村镇银行支农支小与风险难控制相矛盾。村镇银行既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又要开展涉农支小政策相关业务。但在当前县域经济环境下,涉农支小信贷业务风险较高,村镇银行如何在保证自身盈利发展的同时,又要能有效开展相关政策业务的运作成为了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难题。
2.资金来源问题制约着村镇银行持续发展。
开业时间较短,客户资源有限,这是当前村镇银行面临的现实。在县域中民众对其缺乏信任,加之其知名度不高,开展的信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金融服务功能比较滞后,企业及民众基本不将资金存入村镇银行。因此,村镇银行吸储能力有限,吸收各种存款的难度相当大,这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2014年12月末,朔州村镇银行储蓄存款余额为6.9亿元,仅占全县域储蓄存款余额的6.5%;解决存款规模限制成为了村镇银行发展首要难题。
3.网络设备滞后阻碍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
按人民银行规定:具备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申请加入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征信管理系统。但是庞大的网络设备的研发费用及大量维护成本的投入,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村镇银行,实在难以独立承担。具体来说,当前村镇银行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网络问题:一是支付结算系统方面。村镇银行由于无法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银行卡业务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也只能通过发起行间接结算,在当前网络发达的背景下,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处于非常劣势,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二是征信系统方面。目前村镇银行还无法直接接入征信系统,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只能通过当地的人民银行进行核查,这样就降低了村镇银行贷款发放的效率,无形中增加了村镇银行的人力成本。三是反洗钱系统方面。由于村镇银行规模还较小、结算及账户管理等方面水平较低,缺乏在大额现金审批报备、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等方面的网络监测能力,仍需加大改进力度。
4.经营风险阻碍和制约村镇银行业务的发展。
灵活快速的信贷机制促进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同时,受资金、网络方面等客观因素制约,村镇业务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一是业务经营单一,经营稳定性差。村镇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完全依靠存贷款利差产生,中间业务单一。二是村镇银行客户结构单一,信贷风险较大。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均在县域辖区,贷款对象行业特征明显,行业的集中度较高,造成行业风险不能有效转移,严重影响村镇银行持续经营的稳定性。2014年12月末,朔州村镇银行个人贷款余额6.1亿元,占总贷款的62.4%,个体工商户贷款为主体;企业贷款余额3.67亿元,其投向主要集中为批发零售业,占比为52.32%。同时,朔州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0.12亿元,不良率为1.23%,不良贷款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
四、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1.建立市场定位机制,规范服务方向。
首先,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定位机制。通过完善支农支小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对村镇银行“三农”和支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及投向进行明确规定,定位村镇银行把握服务县域经济,按照支农支小这个服务方向,促进服务“三农”与商业之间的可持续的发展平衡关系,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实,加大支农支小力度。其次,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在贷款的审批、流程操作、利率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为本区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多样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利用发起银行现有成熟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技术与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县域地区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各项金融业务在县域经济迅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扩大资金来源,改善资金压力。
一是对村镇银行实行优惠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人民银行参照县域法人考核办法及当地信贷投放情况,给予村镇银行特别的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多种扶持政策,增加其资金来源,增强其信贷资金投放能力。二是放宽村镇银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格,扩展其资金补充渠道。三是推动村镇银行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扩大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范围,提高村镇银行市场竞争力。四是鼓励村镇银行探索可行的金融相关债券,建议村镇银行会同发起银行或发起人发行区域性债券,如集合债券或次级债券,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扩充村镇银行资本金。
3.加强网络设备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一是多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村镇银行服务方式。以村镇银行总行为依托,探索在农村建立自助服务站、社区服务网点和金融服务流动站等特色服务渠道,有效解决村镇银行网点不足带来的弊端,尽最大能力为农村区域客户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村镇银行与发起银行或同业之间相互合作,弥补村镇银行因网络技术落后产生的劣势,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推进行内核心业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支付结算部门进行合作,加强村镇银行网络渠道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电子化水平,争取尽早具备和达到加入支付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和反洗钱监测系统的条件,早日享受接入网络先进系统的便捷服务。
4.加强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在全国的战略位置越来越清晰,海西经济区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时期。然而,虽然有中央支持、各方献策、台湾响应等有利因素,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想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还是要面对诸多挑战的。如同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区的发展一样,县域经济是构成地区经济的基本元素。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海西经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
一、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加快推进
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20多个设区市的区域经济体,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独有的对台地理优势,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决策。
去年,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单独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通过持续努力,到202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很显然,《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加快步伐,持续推进。
2.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体,它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有25个县级市和101个县。2010年,经济区内县级GDP总额超过经济区整体GDP总额的60%。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在县域农业现代化、县域新型工业化、县域企业民营化等几个方面。
1.海西经济区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要求,它也是衡量海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以优势资源为主导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8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同年,粤东四市农业生产总值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总值为2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近年来,赣东南地区和浙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也逐年稳步提高。此外,海西地区在农业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以福建省为例,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在农民收入方面,“十一五”规划时期,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在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的状况下,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农业金融现代化发展滞后。当前,海西经济区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不足,农业融资渠道不通畅以及农业资本流失严重的现象。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窄,标准化发展落后。海西经济区内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体现在农业信息化水平落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民间农业合作服务组织发展迟缓等方面。
2.海西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完全不同的现代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从工业竞争力角度测量,福建省总资产贡献率为11.8%、人均工业增加值为0.840216万元/人・年、出口依存度系数为0.40931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5439元/人・年,工业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在全国处于第八位,海西经济区的整个工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游水平。 从科技含量角度测量,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为0.33%,人均专利申请受理量为0.2409项/万人,科研占GDP比重为0.54%,科技含量指数在全国排名为第十一位。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测量, 海西经济区的环境资源综合指标排名在全国位列第二名。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海西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在优化结构、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该经济区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重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该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还有一些矛盾亟待解决。这些矛盾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化工业化与资源短缺的矛盾。2002年以后,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就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由于重化工业阶段的高增长产业,如汽车、造船和石化工业等大多数均为资源消耗性产业,能源消耗量系数高,对电、煤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此外,海西经济区整体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数量很少。该经济区内的土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征地难、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增加了重型企业的运行成本。这种资源的缺乏和对资源的高消耗度都制约了重化工业化的过程。二是信息化与现有技术结构及工业结构的矛盾。三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的矛盾。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是加快海西经济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但是庞大的就业人口和低素质的劳动力却对技术进步构成了双重约束。
3.海西经济区县域企业民营化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地摊、作坊形式产生后,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以福建为例,1978年,福建省生产总值66.37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1.01亿元,占46.7%;非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5.36亿元,占53.3%,民营经济力微言轻。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意识被唤醒,市场力量迅速崛起。1992年以来,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撑起了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但同时,该经济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民营经济的某些政策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虽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市场主体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的事例。二是民营经济的组织规模、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仍比较低。三是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四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仍需普及和加强。譬如,假冒欺骗行为,缺乏现代契约合同意识而最终导致资金等各种纠纷和案件,雇用童工、克扣工资、虐待雇员现象,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结语
县域经济作为地方经济的基础要素,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是在稳步前进的过程中还有些问题存在,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2]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合肥市地处华东腹地,安徽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迈出坚实步伐。“十二五”期间,经2011年的行政区划变动,县域经济单位由三县调整为四县一市,即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和巢湖市,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总量不断扩张。2015年,合肥市县域生产总值(GDP)1863.4亿元,比2010年净增加955.6亿元,现价增长1.95倍。
2.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015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3.2:61.5:25.3,与2010年比,一产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提高2.1和1.8个百分点。
3.县域工业地位凸显。截止2015年末,县域规上工业企业1543家,比2010年末增加近500家,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37.3%,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4.县域财政较快增长。2015年县域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92.05亿元、125.18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2.6倍和2.9倍,“十二五”年均增长分别达20.6%和23.3%。
5.县域人民生活改善。2015年,肥东、肥西两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全市平均429元和746元,2010年五县市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县域发展好于全省。2015年,县域GDP增长10.2%,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9个、1.1个和0.5个百分点,五县市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省9.3%的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强,才能市强。合肥市始终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且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肥西、肥东等县在全省排名靠前,肥西县位列《2016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排行榜》第78位,但县域整体份额偏低,2015年末县域户籍人口464.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5.2%,土地面积10318平方公里,占全市90.2%,GDP仅占全市的33.4%,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本市范围,县域间发展不平衡。从总量看,201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最高是最低县的5.3倍,GDP、地方财政收入最高与最低差距分别为2.5倍和2.2倍;从增速看,GDP、地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最高与最低增速差距分别为1个、8.4个和6个百分点。
2.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与合肥市产业结构(4.7:54.7:40.6)相比,县域三次产业的特征是:一产过大,二产支撑但优势不够突出,三产虽发展势头良好,但带动力不强,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3.融资渠道不畅,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县域财政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致使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极为有限,对外开放程度不高,2015年县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7亿元,不足全市的五分之一,外界互动力不足暴露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短缺资源的吸纳能力较弱。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县域经济的落后,一方面不利于改善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社会面貌,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会对全市的城市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制约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是合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时期,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做好各项工作。
1.大力推进“四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实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农村独特优势,千方百计推介特色产业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要素保障、资源支持和生态屏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积极发展环保型、科技型特色企业,按“四化”要求,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县域产业支撑体系。
2.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县域“三产”发展滞后,新兴产业比重低,转型面临攻坚,因此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创业辅导、对外合作等专业,不断为“合肥速度”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化”发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 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 刘国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2).
摘要:村镇银行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及三农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对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三农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村镇银行实地调查,了解村镇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经营状况和困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 建议 发展
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县域支农支企支民的主力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3、贷审流程优势明显。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村镇银行在贷款审批流程及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从审批时间来看,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单笔贷款申请,从前期调查到放款基本不超过1周时间。同时,对贷款到期的客户,经风险部门评定为经营情况良好,其贷款可直接续贷,无需归还,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镇银行落实服务政策难度大。一是村镇银行呈现支大拒小现象。村镇银行因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便决定了其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同时作为商业银行,其逐利的本性也与生俱来。调查中,我们发现,村镇银行得到的各种优惠及扶持政策非常有限,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发展不能有效统一。在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型企业资源有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村镇银行只好倾向于资产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目前村镇银行,小额、分散的经营原则很难做到贯彻执行,具体表现为贷款额度高、贷款投向过分集中。二是村镇银行支农支小与风险难控制相矛盾。村镇银行既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又要开展涉农支小政策相关业务。但在当前县域经济环境下,涉农支小信贷业务风险较高,村镇银行如何在保证自身盈利发展的同时,又要能有效开展相关政策业务的运作成为了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难题。
3、网络设备滞后阻碍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按人民银行规定:具备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申请加入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征信管理系统。但是庞大的网络设备的研发费用及大量维护成本的投入,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村镇银行,实在难以独立承担。具体来说,当前村镇银行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网络问题:一是支付结算系统方面。村镇银行由于无法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银行卡业务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也只能通过发起行间接结算,在当前网络发达的背景下,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处于非常劣势,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二是征信系统方面。目前村镇银行还无法直接接入征信系统,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只能通过当地的人民银行进行核查,这样就降低了村镇银行贷款发放的效率,无形中增加了村镇银行的人力成本。三是反洗钱系统方面。由于村镇银行规模还较小、结算及账户管理等方面水平较低,缺乏在大额现金审批报备、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等方面的网络监测能力,仍需加大改进力度。
四、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1、建立市场定位机制,规范服务方向。首先,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定位机制。通过完善支农支小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对村镇银行三农和支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及投向进行明确规定,定位村镇银行把握服务县域经济,按照支农支小这个服务方向,促进服务三农与商业之间的可持续的发展平衡关系,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实,加大支农支小力度。其次,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在贷款的审批、流程操作、利率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为本区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多样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利用发起银行现有成熟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技术与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县域地区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各项金融业务在县域经济迅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扩大资金来源,改善资金压力。一是对村镇银行实行优惠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人民银行参照县域法人考核办法及当地信贷投放情况,给予村镇银行特别的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多种扶持政策,增加其资金来源,增强其信贷资金投放能力。二是放宽村镇银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格,扩展其资金补充渠道。三是推动村镇银行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扩大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范围,提高村镇银行市场竞争力。四是鼓励村镇银行探索可行的金融相关债券,建议村镇银行会同发起银行或发起人发行区域性债券,如集合债券或次级债券,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扩充村镇银行资本金。
3、加强网络设备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一是多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村镇银行服务方式。以村镇银行总行为依托,探索在农村建立自助服务站、社区服务网点和金融服务流动站等特色服务渠道,有效解决村镇银行网点不足带来的弊端,尽最大能力为农村区域客户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村镇银行与发起银行或同业之间相互合作,弥补村镇银行因网络技术落后产生的劣势,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推进行内核心业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支付结算部门进行合作,加强村镇银行网络渠道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电子化水平,争取尽早具备和达到加入支付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和反洗钱监测系统的条件,早日享受接入网络先进系统的便捷服务。
4、加强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提高村镇银行服务县域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设定涉农支小贷款考核办法,作为确定奖惩的依据。对于完成目标较好的村镇银行,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奖励基金,给予税收等优惠,人民银行给予支农再贷款优惠,以此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二是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应加大对村镇银行支持。如在计提坏账准备,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制定不同的优惠措施,增加村镇银行资本积累;对面向农户的贷款政府给予村镇银行财政贴息支持,从而使农户自身不能承担过高利率以及村镇银行贷款分散、单笔贷款成本较高的问题能进一步缓解。三是放宽新设立村镇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限制,对其运用资本金发放贷款实行定量控制,同时不列入存贷款比例进行监管控制,支持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发放支农贷款。四是人民银行积极引导村镇银行完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反洗钱监测、征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加大技术和业务支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2] 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