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14 16:41:32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2014年5月,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经济发展的传统粗放式、高速增长阶段将被淘汰,我国将进入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发展、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实现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应的我国就业市场也深深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在结构性调整、就业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上。就业质量不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业质量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广西高校也需按照经济规律转型的发展,提升人才就业质量,才能更好适应并服务于新常态经济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下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根据2015年广西教育厅就业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广西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170638人,较2014年同期增幅为5.84%。总体就业质量出现了部分学科专业连续三年就业率偏低,毕业生就业单位层次不高,毕业生对薪酬满意度不高等等问题。

(一)部分专业就业率连续走低

从表1的本专科各专业初次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专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房地产经营管理、车辆工程、医学影像学,后三位的专业是法学、社会体育和绘画。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前三位的是临床医学、通信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后三位的专业是护理、汉语和法律事务。

(二)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层次偏低

2.分项比率=各类层次的就业去向类型人数/各类层次就业总人数*100%

从表2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层次分布来看,私营企业吸纳毕业生人数最多,为10213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9.86%。而专科生在私营企业工作居多,占专科生就业总人数的65.44%。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位居第2和第3位,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8.56%和6.76%。在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为1112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65%,全国水平是2%。毕业生总体就业层次不高,大型国有企业与行政事业性单位的比例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毕业生就业范围狭小,区外就业少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广西2015届高校毕业生主要以广西地区就业为主。区内就业人数为115488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7.68%。此外,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21995人,占就业总人数的12.89%。在广西区内,毕业生主要流向前三位的地市为:南宁、柳州、桂林。

(四)毕业生对就业薪酬满意度不高

据教育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区各高校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开展的抽样调查情况看,毕业生反馈的就业岗位信息与所学专业的平均专业对口度是78.51%。被调查毕业生的月均薪资水平在2000-4000元以内的占62.33%,月均薪资水平在4000元以上的占9.61%,其他薪资水平占28.06%。被调查毕业生对其目前的薪资水平总体基本满意度并不是很高。

二、新常态下提高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政策先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广西政府出台了8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扩大了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范围,将学费代偿覆盖范围由现行的29个国定贫困县以下地区扩展到全区所有县以下地区(不含县级和县人民政府驻地)。在该地区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并服务期限在3年以上的,给予最高限额8000元/学年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另一方面各项基层项目的招募人数都有提高。大学生村官选聘数量由原定的800名增加到1000名;启动社区党建组织员选聘工作,面向区内高校招聘500名左右大学生充实到社区。将特岗教师招聘计划提高到7080人,比原计划增加280人;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招聘教师7500多人,做到应招尽招。

(二)搭建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大力为应届毕业生举办各类形式的双选会,规模和场次都较往年有所增长,应届毕业生人数与提供就业岗位之比均超过1:3。截至目前,广西组织举办2015届毕业生全区性现场“双选会”和网上“双选会”共20场,共有4295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近12万个;其中为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274名广西籍免费师范生举办了2场专场招聘会,吸引招聘单位160多家,提供1070多个有效岗位。全区76所高校共举办各类双选会209场,共吸引用人单位9359家,为毕业生提供岗位近20.7万个。

(三)加大对就业“双困”毕业生帮扶力度,帮助困难学生就业

一方面落实“4个一”帮扶政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毕业生,要求各高校落实至少“一次个体咨询、一次优先推荐、一次技能培训、一项就业补贴”等帮扶措施,重点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5-6月份我们分别在南宁、柳州为“双困”应届毕业生举办了2期“特困毕业生就业培训班暨现场招聘会”,共培训毕业生173人次,组织50多家用人单位,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岗位2000多个。培训后,还为毕业生提供每生300元的求职补贴。另外,制定新的困难毕业生补贴办法,扩大了补贴对象,提高了补贴标准,范围扩展至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补贴资金发放由去年每生960元提高至每生1120元。截至7月30日,广西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率为91.81%,残疾毕业生就业率为91.27%,均高于广西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

近年来,广西共在高校评选建设了20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累计投入400万元,为毕业生创业提供锻炼机会。各高校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截至目前,我区高校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有63所。在创业场地建设方面,我区有56所高校建设有创业场地,建立创业基地、创业园及场地251处,占地近10.39万平米,累计投入创业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据统计,我区2015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1112人,创业直接带动就业人数为1744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5078人,直接带动就业人数为4361人。

(五)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意识,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一方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及见习补贴发放工作,提高就业见习补贴标准。至2015年6月,全区共建立各级就业见习基地306家,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1万个,见习期满留用率达78%,发放补贴92.36万元。另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培训。我区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列入高校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今年我们继续举办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班,8年来我厅组织培训了就业指导教师1800多人次。还举办了《就业指导课》大赛,提高了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就业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1]任宏娥.经济新常态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天津电大学报,2015,(6):72-76.

[2]石建勋,张悦.中国经济新常态趋势分析及战略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7):1-7.

[3]马宁,刘家豪.经济新常态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10-11.

第2篇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好蓝图,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无锡经济已经站在万亿级的新平台上,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稳中有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存在差距,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补齐短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更好满足。追求高质量发展,是走在前列的鲜明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开创新局的关键所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蓝图绘就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发展、抓发展的根本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用高质量的发展实践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用高质量的发展实效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用高质量的发展实绩交出优异的新时展答卷。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产业结构加快调高调优。无锡作为经济大市,经济的“底盘”已经较大,推动无锡经济发展,既要进一步做大总量,更要加快做优结构、做强动力、做高效益。要着眼提高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无锡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向现代经济强市跨越。要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大力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互结合,积极倡导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推动无锡的实体经济形成更为明显的领先优势、比较优势、特色优势。要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既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更多企业掌握技术“杀手锏”;又要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消除产学研各自为战现象,健全科技资源共享与成果转化机制,打通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十八湾”,真正形成产学研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全面增强创新驱动力,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要坚持以现代金融为保障,大力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功能多样的融资支持,努力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要以建设无锡人才新高地为目标,大力推动“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的实施,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创新驱动、产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改革开放不断拓深拓广。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无锡走过了持续发展进步的4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对无锡的改革开放再谋划、再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鲜明的正向激励,推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努力在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子、取得更大突破。深化改革关键要加快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重在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有效突破工业项目施工许可等难点环节,推动江阴县级集成改革省级试点取得先行先试成效,努力以一流的制度供给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行稳致远;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开放关键要拓展发展空间,重在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要抢抓对外开放机遇,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引资引智引技,实现产业发展中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的突破;通过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同步提升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效益;通过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支持柬埔寨西港特区加快发展,增强利用国际资源、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更多更好分享全球化发展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城乡区域趋于协调协同。无锡城乡、各区域发展虽然都处于较高水平,但还存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区域之间发展不协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锡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和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要着力打破各种体制障碍,积极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城市农村共兴、一体两翼共进、各个板块共荣的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下好全域规划“一盘棋”,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统筹打造“一轴一环三带”“一体两翼两区”和“一城两核三片六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特色发展。要畅通一体发展“主骨架”,以推进锡澄锡宜一体化为重点,建立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担共享机制,加强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各区域互联互通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标准、承载规模、通达程度,形成覆盖全域的综合交通体系。要坚持城市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双驱动”,加大老城更新改造力度,完善太湖新城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和建设品质;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引导更多要素资源向农村流动,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在乡村振兴中推动无锡农村走向富强美丽。

第3篇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从战略目标看,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很重要。

■从基本路径看,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

质量变革,微观层面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宏观层面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使企业有更多的利润、员工有更多的收入、政府有更多的税收;效率变革,就是全面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动力变革,就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4篇

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发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2020实施“六大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发言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淄博市委书记 江敦涛

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发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淄博市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实施“六大赋能”为动力,深入落实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实施产业赋能抓攻坚。聚焦产业结构偏重、核心竞争力不强这一主要矛盾,坚持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聚力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全力抓好265个市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培育20个左右优势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集群。组织实施“旗舰”“雏鹰”企业培育工程,推行“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以产业组织理念精准突破“双招双引”。

实施科教创新赋能抓攻坚。聚焦创业创新不活跃问题,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以大学城、科学城、创业创新谷“两城一谷”建设为抓手,深化与知名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快新材料实验室、新材料技术产业研究院等专业平台建设,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梯次孵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力争年内科技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均达到600家。

实施金融赋能抓攻坚。聚焦金融产业规模小、支撑能力不足问题,下决心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培育引进一批关联性中介机构和优秀团队,加强与知名基金公司合作,加快做大金融产业规模,充分发挥金融的产业生态价值,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实施改革开放赋能抓攻坚。聚焦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和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流程再造、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改革举措,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聚焦城市开放度和经济外向度不高问题,突出强化开放意识,主动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自贸区建设,加快淄博综合保税区申建和淄博内陆港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实施文化赋能抓攻坚。聚焦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问题,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突出做好文旅、工旅、农旅、学旅等融合发展文章,以市场化方式强力推进38个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第5篇

(一)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

总书记反复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绿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把生态保护修复与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既落实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又体现我区农牧业优势和高质量发展方向。培育更多绿色发展的生态乡镇苏木、嘎查村,是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在知行合一。

X镇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实践启示我们,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既要牢固树立更要全力践行“两山理论”。发展绿色产业需要较长的过程,要打破粗放经营方式下的既得利益格局,更面临各种困难和风险。要取得绿色发展成绩,必须要把道理和干事紧紧结合,善作善成。

既要有想干事的忠诚和激情,又要有干成事的担当和本领;既要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又要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新能力;既要有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谋产业”的智本领,更要有坚定不移“抓落实”的硬本事。

(三)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农牧业现代化。

第6篇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变化,如果发展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老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错失良机。因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实体经济上做文章。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根深叶方茂,本固枝乃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业态集聚壮大,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催生传统产业增长的新动能。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传统企业真正由大转强、变优。二是要启动创新这个新引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等,大力发展高科技、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经济新的增长动能。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加速形成城市、商业、文化、旅游、信息等深度融合的新业态。

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县还存在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新一轮产业转移将加快工业化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商务成本等系列约束情况下,我县如果能发挥土地、水、矿产、农副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以及生态环境优越的后发优势,利用产业落差加快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代工类产业转移,跨越式推进我县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城镇化建设将为我县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在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随着我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城镇化必将步入快速推进阶段,这不仅可以加快我县发展,优化整个城镇空间格局,而且进一步推动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泛长三角同城化将推动我县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泛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实现网络化、公交化、共享化,势必推动同城化加快形成,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亦将成为必然。为我县外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7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发展关键

良好的林业环境不仅关乎林业经济的发展,更是林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视角下,只有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全面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将林业经济发展以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成效,全方位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可以说,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改善和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1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视角下,有效推动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现阶段,林业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较大不足,不仅无法保障林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而且难以推动林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方面,有关人员缺乏对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以及认知。要想全面深入推动林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应该更好地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以及深刻的现实意义。但人们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长期效益,这就使林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短视行为,缺少长期的发展规划以及战略布局。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等层面,明显缺乏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容易出现部分区域林业资源和珍贵林业物种濒临枯竭和灭绝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林业经济的高效发展过程中,存在林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如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区域的林业经济技术化程度较高,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和设备,同时配置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而部分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较低,不仅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而且难以保障人员配置。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综合素养强的复合型人才。如果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懂经济、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1]。

2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效推动林业经济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林业生态环境,为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林业生态环境的优化能够促进林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此,在大力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切实有效地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一系列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第一,在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全方位加强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生产生活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比较大,容易出现资源消耗以及过度开发等现实问题。为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全方位推动林业经济发展,有必要做好科学全面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节约资源。第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够推动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继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林业资源。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林业经济能够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关键力量与支撑。依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能够让林业资源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继而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林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会直接破坏生态平衡,也会影响林业资源的输出,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进行改善以及治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占用社会资本[3]。第三,夯实林业生态资源保护,能够更好地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在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托高效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光合作用、净化作用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治大气污染,有效防范水土流失。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视角下,为进一步推动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精准全面地把握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思路,依托关键的发展举措,最大程度提升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依托科学高效的发展路径,切实提升林业经济的发展成效,更好地实现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3.1明确林业的功能,加强对林业发展的重视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视角下,为更好地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应该从思想观念方面进行转变。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发展林业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发展林业的初衷以及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但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甚至以牺牲林业生态环境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容易出现“竭泽而渔”的问题,不利于林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为全面保障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巩固林业经济发展实效,应该明确林业的功能,充分认识到发展林业经济的多重作用,提高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林业的功能是多元化、全面化的,具备较强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自然功能。以自然功能为例,发展林业经济能够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在部分山区,大力推动林业经济发展,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土壤,防范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还应该高度认识到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性[4]。

3.2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加大林业监管力度

在新常态下,为切实有效地提升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成效,更好地提高林业的发展水平,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建立健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在部分区域,林业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甚至存在较大问题。为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应该建立并完善科学且精细的环境保护机制。依托环境保护机制,有利于高效防范林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林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同时,在林业经济发展实践中,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管以及查处力度。对于不按照规范发展林业经济或者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林业监管,通过视频监控、卫星侦查等方式提高监管成效[5]。随着信息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在林业保护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辅助或者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更好地提升管理的全面性,确保管理无死角。同时,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保护以及监管,有效打击违法犯罪,精准高效地进行现场取证,更好地警示违法犯罪分子。

3.3加大林业保护投入,实现林业规范化建设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指导下,为深入有效地巩固林业发展实效,必须加大林业保护投入,同时全面实现林业规范化建设。一方面,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应该加大林业保护的整体投入。林业部门应该设立专项资金统筹负责林业保护工作。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全方位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成效,最大程度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设立林业专项保护资金,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必要的补种培育,为林业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比如通过设置违法举报奖金的方式,激励人们自觉保护林业资源,及时举报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为保护林业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提升林业资源的保护水平。另一方面,应该科学有效地推动林业规范化建设。在林业建设的实践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同时结合区域内林业资源的保护现状,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破坏环境问题以及资源浪费问题。在林业资源的保护实践中,部分地区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比如盲目引入其他物种,在未全面调研现场情况的基础上培植新品种,这不仅无法有效提升成活率,还容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给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3.4充分契合社会需求,实现林业多元化经营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视角下,为大力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把握当前阶段人们的实际需要,确保林业经济发展的针对性、高效性。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有效地推动其多元化经营。所谓多元化经营,是指在持续发挥林业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着重发展林业旅游业、生态休闲林业、观光林业等,在全面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效益的同时,拉近人们与林业资源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提升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在林业资源的保护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只有真正做好保护工作,科学地进行开发,才能提升林业资源的发展潜能,为林业资源保护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推动林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