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12 09:05:57

序论:在您撰写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1篇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得知,当代科学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及意义,但是我们在应用当代科学教育技术的同时,需要注重其弊端与不足之处,从而有效保障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健康进行,本文以下通过总结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同胞的相关实践报告结果,以试析当前科学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作用。陆建林指出当代科学教育技术的应用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效培养了学生们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能够尽快了解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同时,科学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教学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而有效拓宽了教学空间与范围。另外,顾秀萍指出当前科学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著的,但是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其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点,并且号召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例如:加强课外交流、塑造人文精神等对策。此外,刘从梅与陶运三等相关研究学者也纷纷指出当前科学教育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下将当前科学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介绍:首先,体育教学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操作能力不够;其次,所应用的科学教育技术其硬件设施并未及时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服务;第三,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应用到网站较少,并且网络资源导航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第四,教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逐渐计算机化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与开展,同时,还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因此,需要探讨一些有效整改措施以及方法来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例如:第一,提高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第二,增加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投入量;第三,对网络资源管理以及导航系统功能等进行进一步加强,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等。综上所述,当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并且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此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对当代教育技术进行合理、科学的应用,从而有效保障教学活动的和谐气氛。

2试析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2.1关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时代背景分析

根据唯物主义理论得知,任何事物的发展均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改革也会与时代背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则需要对当代时代背景相关特点进行分析与了解,并且还需要了解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助于我们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进行重新的认识与把握,该文以下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与介绍。

2.2简述知识经济的概念以及其主要特征

21世纪是一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并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发展核心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依赖于资本、资源以及硬件技术的数量以及规模上面,而是对知识以及信息的有效利用与积累,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知识就是资本。在农业经济时代背景下,土地就是资本;在工业经济时代背景下,货币以及自然资源就是资本,而在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则知识就是资本,其中知识的主要来源于人脑所产生的智慧,其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知识的投入可以代替物质的投入,从而有效节约物质资源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其次,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为基础的特点。由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生产技术基础以及工作方式均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从而使得劳动资料信息属性在生产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知识信息加工处理为主要工作方式,并且以此而创造社会财富,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以及传播是推动知识经济时展的重要因素;第三,知识与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没有创新能力,则其缺乏相应的动力,那么将会失去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对于知识经济时代而言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3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的主要特征简述

首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由于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对知识以及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同时,还可以对管理以及制度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推动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需求首要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其次,需求复合型人才。一般情况下,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与较强经济观念,而且还有具有优化资源的能力,从而大大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最重要的资源;第三,健康型人才。健康型人才不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更高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中;第四,信息性人才。信息型人才依据自身积累的知识,能够对周边事物进行思考与质疑,从而针对此问题而探索解决,这种运筹能力即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应具备的重要人才。

2.4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地位价值以及其作用分析

高校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主体,其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运行知识的重要生产力,如果没有人才,即是拥有高端的科学技术以及知识,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因此,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最重要的生产力,而高校教育是培养学生们认知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的基地,所以说,高校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高校教育是新知识的创造源,知识创新性越强,则其价值就越高,因此,高校教育以创新新知识而为知识经济时展提供动力。此外,高校教育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的动力,而人们的思想是运用科学技术的先导,因此,培养学生们的新思想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责任与义务。

3试析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教师的严格管理下而进行的,使得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培养,同时,只强调提高学生们的运动量,而忽视了对学生们体育兴趣与能量的培养,以至于学生们对体育教学活动失去学习兴趣,致使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水平均得不到有效提高,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3.2高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程度较缓慢

由于教学教师是课堂教育的实施者,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教学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现状来看,均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具备高学历与高职称的体育教师数量偏少;其次,学科专业知识过于陈旧,并且知识结构普遍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为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难题;第三,高校体育教学教师的数量存在着严重不足,加上高校领导对体育学科的不重视,以至于参加体育教学的教师数量逐渐减少,同时,参加体育学科的学生们也越来越少,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们其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水平均不高,从而严重制约着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

3.3学生们参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通过相关研究结果得知,学生们每周参考体育教学课程的次数不超过三次,每次不超过1h,并且参考体育教学活动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0%,以至于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水平普遍低下。

3.4运动器材相对缺乏

当前的运动器材设备以及体育场地规模均达不到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以至于满足不了学生们对体育运动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加上其管理水平低下而致使体育教学秩序混乱,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器材的缺乏问题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直接严重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4探讨应用当代科学教育技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相关对策以及建议

4.1做好当代科学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的建设工作

首先,需要建立足够多的多媒体教室,能够有效满足体育教学课程的正常开展需求;其次,建立校园网与电子阅览室,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该平台而增加互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们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第三,网络远程教育中心,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4.2加快体育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第2篇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必修课程的相关标准和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生物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又兼顾覆盖面,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同时能够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关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

三、考试目标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分别从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的角度,把考试目标划分为如下5个要求层次:

1.了解水平(以A代表):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2.理解水平(以B代表):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3.应用水平(以C代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4.独立操作水平(以D代表):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5.认同水平(以E代表):能够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等。

三维目标作为有机整体,主要通过知识为载体,综合地进行考查。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的范围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其具体内容如下:

1.《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

(1)细胞的分子组成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细胞的结构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的代谢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举例说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描述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描述细胞的分化;举例说出细胞的全能性;描述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关注恶性肿瘤的预防。

2.《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

(1)遗传的细胞基础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描述配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过程。

(2)遗传的分子基础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描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概述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描述DNA分子的复制;描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描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概述伴性遗传。

(4)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5)人类遗传病

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6)生物的进化

描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描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举例说出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3.《生物3:稳态与环境》模块

(1)植物的激素调节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简述生长素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举例说出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简述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简述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举例说出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种群和群落

列举种群的特征;描述种群的数量变动;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描述群落的演替。

(5)生态系统

描述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生态环境的保护

描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认同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五、考试形式

纸笔测试,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六、试卷结构

1.题型:包括选择题(第Ⅰ卷)和非选择题(第Ⅱ卷)。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2.题量及占分比例:选择题30题,占60%;非选择题7题左右,占40%。

第3篇

关键词:英语素质 英语文化素质 人文素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对人才的要求也呈现多元化,不仅仅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大量懂规则的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为了适应我国进行国际交流的需要,英语教学应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作为当代学生,应提高自身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使自己在社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对于他们来说,英语将来不仅仅是运用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必备的素质。通过学习,他们不仅可以获得语言能力,而且可以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笔者认为,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协同合作能力、认知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在传授文化知识,结合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兴趣、信心、毅力等心理因素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语言学习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兴趣、信心、毅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基础较差,到了大学,又不得不通过四、六级考试,这种功利性学英语的思想成了有效学英语的最大障碍。在他们还未把英语当成兴趣来学之前,学好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差事。可想而知,最后学英语的结果自然不会很理想。为了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动力和兴趣,笔者认为,首先要创建自然、轻松、有趣的自然环境,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整体语言示范,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来学习英语。在英语学习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为主的原则,利用情感因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英语课程,如旅游专业的旅游英语,机械专业的机械英语,电子通讯专业的电子通讯英语等等,把英语融入到专业的教学中去。当英语和专业融合在一起后,学生学习起来也更积极,更有兴趣了,信心,勇气也加强了。中国学生都是以在汉语为母语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的,汉语时常干扰着英语的学习。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排除母语的干扰,激发他们用英语思维和交际的兴趣,培养交际信心和胆量,形成良好的不怕挫折、敢于尝试、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对于英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英语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饱满的热情和高度民主的宽容心和耐心,帮助学生发挥心理优势,克服心理障碍,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对内向、腼腆、上课不敢发言、讨论不敢参与的学生,鼓励及引导他们动口、动脑、积极参与,锻炼胆量。另外,在学习语言的复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应变能力都能得以培养和提高,从而奠定了他们日后走向社会的稳定的心理素质。

二、认知能力的培养

提高认知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它是教育学关于知识和认知能力关系的原理的充分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通过阅读和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进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找出规则、进行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分析中介语使学生独立、快速地过渡到目的语,通过这种方法也能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中介语所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理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有别于他所学的目的语。让学生把中介语与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认知能力。例如:There are two reasons because I do not want to go out tonight. (今晚不想外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是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that I do not want to go out tonight.的中介语,通过中介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分析,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目的语的语法规则:在定语从句中,如果先行词是reason,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应用why/that。总之,让学生对自己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中介语进行分析,既遵循了语言认知的规律,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的认知能力。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觉、主动独立探索和理解知识的过程,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获取者;而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创造学习机会的能力;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负责能力;独立地或在小组活动中计划、监控并评估自己的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专题讨论或其他一些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对老师依赖心理,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然后鼓励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一旦确立,学生就会以一种负责的态度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一个合理有效的目标应当是适合于自己的实力,是自己相信能够达到的。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实力的目标,克服浮躁情绪与急功近利的思想。

语言学习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并持之以恒。教学活动要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人自主或自我决定的需要,激发其固有的对自己学习等负责的心理潜能。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负责即学生在学习中能承担责任。它包括:自主决定学习目标;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决定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自主决定学习策略;自我监控、自我测试等。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每日学习计划,确定每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寻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课外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场所,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满足学生需要。“自主学习”中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是检测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途径。成绩的评定的反馈信息可以激起自主学习者正确的学习动机,起到鞭策、鼓励学习者的作用,也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起指导作用。可以采用含有“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自评分”、“改进措施”等项目的自主学习评价表,对自己自主学习前后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本质的内容。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良性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的发散性。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可以使学生在分析、理解问题时,产生多向的思维路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设疑引思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所谓设疑引思,就是根据学生所学材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设疑是手段,引思是目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多样化,归纳、推理、判断、分析、理解、总结等方面都应该有所涉及,不要只局限于设计机械回答的判断题或选择题。学生对问题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教师给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这无疑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此外,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必要的语言环境,打破以课堂作为“固定”教学轴心的格局,通过中外教师合作等方式,开辟第二课堂。认真、精心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真实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既可达到学习的目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五、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

协同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极为有利的影响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营造一个资源共享的氛围,当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自上而下的单纯的给予,而是与学生同步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教与学是一种“互动式”游戏,教师在竭尽与他们合作。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一对一或小组对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可使传统的老师对学生模式转化为学生对学生的模式。学生不再单纯地依赖老师,而是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交流、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新编实用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Pros and Cons of “Chat room”时,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把学生按十人为一组,把全班分为若干个讨论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分别讨论网络聊天室的利与弊,并分析利与弊产生的原因。讨论完毕,各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向全班讲解他们的讨论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意见,不随意干扰他人的发言;小组成员应该互相补充,逐渐完善他人的意见;鼓励发言较少的同学发表意见,并给他们以积极的支持。通过这种团队合作方式,不但使学生不依赖教师弄懂了文章的主题,也使他们在共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

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能力,更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不但要求语言的正确性、流畅性,还要求语言的得体性。语言的是否得体常因文化差异而不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同样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如果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势必会在沟通、交流中遇到障碍。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亦即对一个社会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感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增加文化知识。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培养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才能掌握语言的得体性,避免在涉外场所犯一些“文化错误”,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实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为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与目的语这两种文化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民族心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表达方式的差异,两种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相互传通的途径。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我们中国人是有差异的。例如:许多学生在读《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21世纪报》(The 21st Century)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而在看外刊的时候,即使是在中文报刊中也有同一件事的报道,读起来都会觉得很吃力,这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由浅入深,到最后再说重点。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画龙点睛”。而外国尤其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比较直接的,开门见山,点明主题。这就是中国学生在读《中国日报》和《21世纪报》时感到很轻松的原因:尽管它们也是用英文写的,但是阅读时经常能让人感觉到思维方式是中国式的,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血和肉是英语,但是骨架子是中文。”这种“思维差异”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地感受、体会,积累英语中对各类事件的描绘和阐述方式,才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自如。

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文化的感知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上也与我们中国人是有差异的。如:一位美国教授的演讲非常精彩,演讲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演讲结束以后,一位学生对他说:“老师,您辛苦了!”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会认为这个学生很懂事,很体贴人。而作为老师也会感到很欣慰,因为自己的付出有来自学生的问候和关心作为回报。但是,对于一位美国教授来说,他会认为这是对他智商的一种侮辱。他会觉得你是在怀疑他的能力,是在讽刺他、侮辱他、打击他。在英语中这种问候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Did you enjoy your class?”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由此可见,文化上的错误比语言上的错误更厉害,语言上的错误只要不影响表达,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文化是一种“载体”,是一种“情感”,文化上的错误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对说话者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综上所述,面对21世纪更为激烈的人才竞争,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合作性学习能力等人文素养,而且还要有善于分析英汉之间的差异,归纳、分析、找出规则、进行推理等英语认知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能力,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英语文化素质。只有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才能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实力,才能为21世纪培养出知识+能力的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佳,高江玲.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4):77-78.

[2]丁旭.谈谈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与探索,2006,(1):31-32.

[3]郭晓铮,孙智慧.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5):673-674.

[4]朱小玲.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文化教育,2005,(1):147-148.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设计史论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是有效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检验教学效果,测试学生对于所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深化教学的一种反馈机制和指向标。因此,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设计史论课程是随着近年来设计类专业的热潮而成长起来的新兴科目。大量的教育工作者与科研人员逐渐加大了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研究力度,取得了成果。但是,现阶段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设计史论课程的研究工作相对欠缺。在相关资料稀少与零散的情况下,我尝试对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研究、探索。

1.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与高职设计史论课程的性质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既有高等教育的内涵,又包括职业教育的含义。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发挥引领作用”①。简言之,高职院校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踏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四是具有健全的心理品格和健康的体魄”②。从上述的特征中,我们可以简要概括出高职人才的特征:一是综合素质;二是技术,也就是既有理论修养,又有技术能力。

设计史论课程的内涵“是指通过对以设计为中心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较深厚的艺术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基础,深入认识专业的属性特征和发展历史,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③。从中能够看出,设计理论课程主要的意图是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一种人文素养和理论指导。结合高职院校技术性的人才的特征,高职院校的设计史论课程不仅仅要满足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理论指导的作用,更要具有“用”——满足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根据王晓光先生的调查,“在全部所有课程中,只有3%的学生认为‘最感兴趣且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史论课程’”④。那么文化水平、理论素质较一般的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关注程度也就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高职学生学习设计史论课程的积极性呢?考核方式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2.考核方式的探索

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的变革是考核方式变革的主要内容。

当下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考核形式,多采用笔试,即“一试定乾坤”。“一试定乾坤”是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考核方式的主要特征,它主要表现在通过一次期末考试评判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在这种考核形式下,同学们适应了在学期最后一周采用突击式的记忆方式,短时间内增强了对设计史论课程的认识,但是时间一长,这种突击式的记忆会不断地遗忘,最后能剩下的内容寥寥无几。其次,许多优秀的学生在这样的考试中,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非常不利,容易给优秀的同学带来挫败感,更不利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潜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激励。最后,考核的目的是一种反馈机制,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们对于课堂知识的了解、理解及其掌握的情况,“一试定乾坤”的模式很难起到一种积极的、良性的反馈作用,从而使得教师对于教学活动更加盲从。

考核的内容多数为设计史论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内容,换句话说,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的考查方面,而要实现教学目标中“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却相去甚远。因此,这样的考核内容与“一试定乾坤”的考核方式是相配套的,它们作为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不适应新时期的时代特色。

根据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高职院校设计史论课程的特殊性,我院的设计史论课程团队在考核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1)将整个学期学生的成绩按照4∶6或者是6∶4的比例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以此来避免“一试定乾坤”模式的缺点和劣势,也在更大程度上预防了一些学生的投机行为。

(2)在考核形式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多元化或者是多样化的尝试,这些主要体现在平时的考核活动中。

第一,练习题模式。在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时,我们以单元模块来组织课程,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模块之后,我们都留有一段时间进行复习、巩固。练习题成为一种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考查的重要手段。其中的简述题又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掌握。

第二,画图模式或者称为创意制图模式。说到此种模式,不得不提到我对于设计史论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思考。设计史论课程,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集中在“史”的角度。这就间接地要求我们要按照史学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史鉴”观念来对待我们的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现代艺术设计服务。这种立场也决定了我的设计教育理念——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

在此理念的指导之下,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我着重对作品的造型、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具体、细致的分析,抽象、演变出一种可以为当下服务的造型设计或者纹样设计。学生们利用课上或者课下的时间,进行实践,从近几年探索的效果方面看,成果颇丰。

创意制图的模式,在我的课堂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创意制图一开始是按照一种无序的方式进行的,教师随意布置一个大的方向,或为视觉传达设计,或为工业设计,或为环境艺术设计,由学生自由的发挥、探索。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课堂上启用了网络中的一些招标项目,以此引导学生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理念按照一种商业化的模式进行实践操作。

画图模式或者创意制图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这些文化课水平不算高的艺术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⑤,尤其是将作业与市场的需求进行直接挂钩。此种项目驱动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查阅资料、创意制图、市场调研、社会满意度等综合能力。试举一例。我院视觉传达系1003班樊远同学根据网络招标,为河南人民广播电视台设计标志。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在我的具体指导之下,他从地理、历史、民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创意方法、当代同类型电视台标志等方面入手搜集材料,综合分析、提炼,最后以殷商时期的玉鸟、青铜钟为主体元素,进行现代的简化、抽象,演绎出两个既能体现河南悠久历史传统,又具有现代简洁感的标志。

第三,专题讲座模式。此种模式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以他自己喜欢的一名设计师为例,从设计师生平简介、设计理念及作品分析等三个大的方面作专题讲座,教师点评、总结,最后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此种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让他们在实际准备过程中,对某个设计师有一个全面、系统、广泛的认识,尤其是对于设计师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风格的理解、掌握、评价与借鉴。

(3)期末考核,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题型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客观题;一类为创意制图题。客观题的目的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于设计史论课中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内容的记忆、理解;而创意制图题,则是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逻辑分析,来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活学活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以考试为主体的考核方式,在现代化的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正在经历着细微的变化。因此我们要积极地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考核方式、方法。高职院校有其独特的要求,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这样对高职院校的设计史论课程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强调对于设计元素的全新应用。在此基础上,我们相应地对考核方式作出了调整,主要集中于考核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不仅从宏观角度划分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还从具体细节上作出了探索,例如练习题模式、创意制图模式、讲座模式等。调整后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潜力等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反馈方式。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②.高等职业教育现代探索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86.

③许佳.谈设计教育中理论教育的几个问题.装饰,2003,(3).

④王晓光.设计艺术专业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议.装饰,2006,(10).

⑤笔者曾对教授班级进行调查,共发放150份调查表,回收135份,其中喜欢画图的为65%,不喜欢的为35%.

参考文献:

[1]徐跃.改善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状况的一点思考.装饰,2006,(08).

[2]王晓光.设计艺术专业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议,2006,(10).

第5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人文精神、情感体验、自主欣赏、创造能力、审美观点

有人认为“小学美术欣赏”就是拿美术作品让学生看,多么轻松!其实不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学习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小学美术欣赏课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功能。

一、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它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所谓的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美术作品创作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创作构思。因此在美术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欣赏层面,而要把美术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的热爱。

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美术教学时可将教材内容与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现代建筑艺术》一课,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走走,结合学校建筑和校园外的建筑,分析、评论校园建筑及周边建筑的特点和布局,感悟建筑的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而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则可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艺术特点的同时,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通过理解作品的文化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开国大典》这幅优秀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热爱。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视觉感受、意象感受、审美心理及心境共鸣。即先产生视觉上的,再进一步体验作品体现的情境和思想感情,从而感受到美,最后产生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审美的视象、意象感受的外在因素就是情境,要使学生产生审美感受,使之内化,就应该重视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如欣赏中国画时,教师可事先在教室多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画图片,使学生一进教室马上置身其中,同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一些中国的古典音乐来启发联想,并借助古诗词描述出一幅幅清丽、淡雅的中国画,以此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中国古诗词、中国的古典音乐、中国画三者都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所以借助古典音乐、古诗词既可以渲染学习气氛,又能帮助学生通过情感联想理解中国画的墨分五色、色彩淡雅的艺术特色。

三、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学生静止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只有在课堂上有效发挥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美术教学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以《认识图形标志》为例,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大量的图形标志,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收集的图形标志进行了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图形,同时让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并可分组讨论、探究图形标志和图形设计的意图和设计特点,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讨论、探究,全面了解图形的艺术特点,达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互动的发展过程,较之以往的单一的接受式欣赏教学,它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通过激发学生的亲身体验,改变他们静止、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转贴于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更强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为现代教育技术确立的新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它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而是包含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传统的接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图像、文字、声音、信息、动画为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能更好地得到诠释。

例如《有趣的汉字》一课,利用课件的演示,直观欣赏、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大量有突出特征的象形字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的主要特征,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领略象形字的妙趣,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的特征,创造出各种具有特色的象形字。所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当、具有实效性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倡导探究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的审美观点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因此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种带有“权威性”的评论,常常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因为它是以成人的眼光和专业化的要求来看作品,忽视了儿童的年龄特点,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违背了小学美术欣赏课注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原则。其实,对知识的探究不只是成人的专利,学生一样可以做到。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的发言:“我认为……”“这件作品应该……”“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见对于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及探究欲,所以学生特别乐意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通过探究、讨论,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与同学分享,同时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完善了审美观点。

在具体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序地探究,完善各自的审美观点,我们不妨借鉴美国费德门教授的欣赏程序来展开探究活动。它分为: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四个步骤。如欣赏、评述《民间玩具》一课,展开探究步骤如下:(1)通过观察民间玩具的图片、录像等资料你对哪一种玩具印象最深?民间玩具塑造了什么形象?民间玩具什么地方引起你的关注,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民间玩具?……要求学生用笔记下自己的想法,为下面的探究、讨论做好准备。(2)简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长作笔记。(3)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独特见解,并提出本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间玩具认识的完整性。(4)通过师生共同对民间玩具进行欣赏和评价,小组内再次谈谈欣赏后的体会和感觉,把个人的见解和集体的智慧融合起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把握民间玩具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六、指导学生写作小短文、发挥美术欣赏的功能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都是以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一幅作品通常由几个学生从各方面相互补充,就算完成了欣赏教学,也无法做到全班参与。其次,一个学生一般只能谈一点对作品的认识,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所回答的问题大多是一闪而过的念头,所以难免有些肤浅、随意。再者,口头表达使教师无法确切知道全班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认真思考。教师更不知道每个学生对作品是否理解和认识。有鉴于此,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可适当采用写作小短文的形式,以延续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色彩、构图、时代背景、社会意义,作品意境、作家的精神等方面,选取各自最感兴趣、感受最深、能产生丰富联想的若干方面的内容,重点写出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客观的分析,并把此作为欣赏评述的作业上交,教师可把此项作业作为欣赏评述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这一作法可促进每个学生收集更多资料,认真思考,综合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以加强,使美术欣赏教学得以完整。

第6篇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不仅旨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在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的能力,并学会分享与合作。教师作为探究式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已知的知识去自主探索未知,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

二、探究式教学在职校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社会对英语口语的需求

随着中国在国际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的进一步扩大,现在中国社会上对英语口语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大到国家的外交,小到企业的贸易,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外宾接待,都需要除了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外,还要有能力进行一定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2.职校学生英语口语的现状分析

职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型实用人才。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职校的英语口语教学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社会对英语口语的高要求和职校学生英语口语的低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职校学生英语口语基础薄弱,学生不敢读,不敢说,即使很简单的情景对话也只能成了“哑巴”的局面。同时,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仅仅依靠机械地操练,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口语的学习产生抵触、厌烦甚至放弃的心理。探究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教学方式的不足。那么教师怎样在职校开展探究式的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自主地参加到英语口语学习中来呢?

因此,探究式教学在职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必要的。

三、探究式教学在职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第13课(Asking Directions)为例,分析探究式教学在职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

1.妙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每堂口语课的导入显得尤其重要。

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熟悉的名胜及风景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师生间进行简单的对话:

T:Do you like visiting...

S:Yes,I’d like very much.

通过两三组的对话之后,教师就可以放映一小段语言不通的两个人问路所引发的一连串笑话的情景短片。由于学生本身口语水平较低,短片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下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要学习如何用英语问路的兴趣。

2.巧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学生探究的过程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感知语言,要求学生简述探究中的难点、疑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

在学生产生了探究用英语问路的欲望后,教师就可以提供课本里的两则对话材料,让学生首先以全班集体探究的方式,从两则材料中找出指路时所用的一些方位词,如在左\右边(on the left\right)、向左\右转(turn left\right)、在拐角处(on the corner of)、在……对面(across from)、沿……走(walk up)等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根据这两则对话材料去发现问题,从而基本上能够理解“问路”和“引路”的交流框架,并归纳出一些“问路”“引路”中常用的语句。这是学生自主参与感悟语言规律的过程,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即可。合作探究还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3.明理――强化学生实践运用

在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之后,还必须要对自己所总结出来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操练和运用。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

教师可以在学生所归纳出来的关于问路和引路的基本口语句型的基础上,提供其他一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口语句型。比如,关于问路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出了“How can I get to...”,教师就可以给出“Where is...”“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Where can I find...”等常用口语句型加以补充。然后,教师可借助一张比较简单清晰的街区地图,让学生两个一组,自由挑选一个地点,运用所归纳出来的方位词和句型,组织一个简单的对话。教师亦可让“问路者”根据“引路者”的描述,在地图上标出路线,以检验是否正确理解和运用了所归纳出来的口语知识点。这是学生在比较简单的实际口语应用中进一步巩固和检验之前所总结出来的内容,为学生更深一步探究较为复杂的问题和引路情况奠定了基础。

4.评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够受到肯定。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鼓励,他们就能够感到自己被肯定,成就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得到了增强,那么学生就会感到一种自我成长的快乐。这是探究式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

四、总结

第7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 交往行为理论 控制 哈贝马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18-02

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建立平等、互助、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延伸到大学教育中,就是通过语言、符号、文字等人类交往工具,提高教育领域中多极主体间真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水平,将多极主体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各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构建和谐、规范、发展的大学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当代大学生。

一 大学教育功能解析

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经历,它会改变一个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代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传授知识与技术、传递文化价值观念、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增强社会凝聚力、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等显。

大学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大学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19世纪的牛津学者纽曼在其名著《大学的理念》中认为大学的功能在于提供“博雅教育”,目的在于“性格之塑造”,即如何使大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价值的人。从大学的历史来看,它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教育首先必须是对经济和政治有用,高等教育首先应该服务于社会。于是,后来大学的功能又被完善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当今,很多大学的规模在迅速发展,但大学生的素质却在急速下降,甚至连所谓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也是一样。大学的发展几乎就是社会和市场某种职位需要的转义。过于实用化和功利化,最终往往导致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既没有人格素养也没有专业技能,上不着天,下不挨地,悬在半空,正面功能有所减弱。

大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注重规模、结构、效益的发展,而且更应该注重质量的发展和提升,质量的提升包括学校特色专业的设置、教师素质的培养、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同时更应该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质量和思想健康质量的发展。大学教育事业是育人的事业,不仅让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要使之学会做人,要有健康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写道:“患病是人生的夜晚。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双重公民身份,一个属于健康王国,一个属于疾病王国。虽然我们希望拥有健康王国的居住权,但或早或晚我们都要被迫,至少有一段时间到疾病王国去报到。”①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界定为:“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② 可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理解是多层面的。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他们即将走上社会的舞台,指引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时,作为科学思想传播主阵地的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作为发展的重心。大学生健康质量提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终极理想,是规模发展的目的指向,没有了心理和思想的高质量,再大的规模和速度也都失去了意义。学校的规模大、效益高并不代表大学教育的良性平衡发展,大学发展要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归属的需要、健康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主自尊的需要出发,构建能够满足多重需要的现代大学。

因此,大学教育在培养出一批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同时,更应该是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基地。

二 大学教育的有效控制

大学教育精神既然是以学生为本,大学教育就应关注大学生的角色扮演是否自由、扮演过程是否顺利。学生角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些人认为独立性和成就是其主要特征。还有一些人认为,做一名好学生的关键就是简单地“满足学校和老师的要求”。还有一些人指出,学生角色中最突出的特征是耐心。

无论我们怎样描述学生这个角色,按照学校的观点,学生能适应这个科层体制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学会并遵守这些规范,如按部就班的守时上课、尊敬师长、学习上诚实、不挑剔苛责、不打架斗殴扰乱学校秩序等。

另外,传统的大学教育依赖权力和灌输,重视学校与教师权威,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忽略了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判断、情感、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导致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开始弱化,使其在多元的价值观念面前变得无所适从、左右摇摆,长期下来,就会致使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出现异常,进而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不符合校园规范的行为。外加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耦合度不高,脆性较大,高校教育发展定位处于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控制手段有所淡化,使高校教育阵地出现了发展失衡现象。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遵从学校的各项规范,为了预防大学生各种错误行为的发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教育必须发挥控制的作用。社会学家将控制论引入社会学领域,分析社会运行。任何社会都要用社会控制体系来维系现存的社会秩序,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同时同样需要适当的控制手段,维系教育发展的平衡。正如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白克马所说的:“社会秩序,决不能偶然产生。既经产生,如无外力控制,亦不能维持;因个人常各寻自己私利,而茫然于社会利益。”③ 因此,控制是维系秩序必不可少的手段。

适度的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系,有利于一个组织或团体的规范。但是,过度控制即使有可能带来社会稳定的局面,但也只是一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稳定局面只能是表面的、暂时的,稳定的背后必然蕴藏着深刻的隐患与危机。若学校过度控制就会致使大学生越轨现象更为凸显。

大学教育中控制的运用,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给予一定的自由度。从人类社会诞生的时候起,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追求,大学生作为一个最活跃的年轻群体,更需要自由地接受教育,自由地发展创造,学校的过度控制恰恰会限制大学生的活动空间,这是不科学的。

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大学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有效控制的发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 引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意义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简述

哈贝马斯曾把人的行为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两大类,“工具行为”是围绕技术规则进行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交往行为”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其目的是通过对话形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特别强调语言的意义,它是一个主体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时通过语言进行的思想交往。当今社会,“生活世界”的存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逐渐被“非生活世界”法则打破,科学有效的语言对话方式也出现了断裂与扭曲,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间的中介语言被功利化与现实化所侵蚀,因此要建立有效交往,必须重拾有效的对话机制。凡是有“交往行为”的地方,就有言语行为的存在,凡是言语行为受阻或被扭曲的地方,交往便会不合理。在交往范围扩大化、交往手段多样化、交往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动过程的多极主体采用什么样的对话语言方式,直接关涉到交流与沟通的效果,为了使对话沟通有序进行,我们必须遵循科学、有效、务实真诚的原则。

2.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教育意义的引介

第一,交往对话的动态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当然,人也有自然属性,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但更是一个社会存在物。人只有在社会联系中才能存在和生存,因为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形成现实的改造自然的活动。社会属性的保持离不开交往和沟通,交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交往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中。叶澜指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④ 大学教育就是不同的主体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良往互动,多极主体以真诚善良的语言符号为手段达到他们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融合。在这场交往互动过程中,学校与老师不是权威主体,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对象,应倾向于建立一种平等的交往对话关系,他们都是交往的主体,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校与教师的语言霸权地位被消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通过沟通来达到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使学校控制与师生身心发展健康和谐。

第二,交往对话的双向性。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动的核心就是建立“主体间性”,交往是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而非单向关系。大学教育要实现多个主体“共生共荣”,而非一家独大的局面。传统教育模式更强调权威和体制,忽视了学生的价值意义和健康质量,即哈贝马斯所说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忽视了对受教育主体完满生活的建构思考,忽视了受教育者心灵的成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与学生的交往对话,是一种不平等的单向交往过程。大学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多向动态运动,只有多极主体间进行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大学教育。

第三,交往对话的融入性。交往主体的行为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各主体必须走进交往系统,融入到大学文化氛围中,感受各自的心理和情感,融入到对方的生活世界。师生要进行真诚真实的直接交往对话。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限于让受教育者清晰一些基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生活常识,而是教给大学生做人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直接对话模式中,通过真实的参与,真切的感受,明晰各自的角色定位,了解大学发展与学生健康的真正意义,这些更需要我们通过直接交往完成,而不是借助生硬的现代教学设备载体。

大学控制手段如果是基于平等、友善、真诚、正义这些基础上的沟通对话,这将是成功的内化过程。

当然,对控制效果如何,决策是否正确,控制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及时反馈才能获得有关信息,检验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三个标准是否符合,以便对教育控制环节作出适当的调整。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认同态度出发进行控制信息沟通,而非学校或老师一味按照既定的控制决策实施控制,那样,高校教育系统就可能偏离了预定的轨道,后果将很严重。

注 释

①威廉·科克汉姆.医学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0~161

②沃林斯基.健康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49

③孙本文.社会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512

④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