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05:31
序论:在您撰写航天事业发展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产业规模,产出,投资
目前,全市涉航企业有48家。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截至目前,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在建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达204.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22亿元,同比增长92.6%。
2、主要产品
通用航空、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航空大件加工及部件组装、航空机电、客舱设备及内饰件、宇航级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等。
3、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型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14家。龙头企业5家,铝业有限公司、市精密合金厂有限公司、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航天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航空有限公司。
4、市场份额,至少20%以上,单个企业产量,技术
市精密合金厂有限公司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合金大型精密浇铸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全球第3家(中国第一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2013年超纯净镍基高温合金系列产品实现销售2.6亿元。
5、品牌
中国驰名商标:“绿扬”
著名商标:华阳及图、彤明、“DSLY及图”
6、区域布局
初步形成“一城两园多基地”的空间格局(航空航天产业城、市航空航天产业园、京口航空信息产业园、京口航空航天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基地、句容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丹徒航空航天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
二、为什么作为重点产业?
1、产出规模,增速,发展前景
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拉动效应强等鲜明特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为1:10,对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增速为25%,远超同期GDP的增速。未来20年,我国共需要ARJ-21同类飞机1000架、国产大飞机C919同类飞机2700架、军用运输机230架,对应市场容量分别为300亿美元、1350亿美元、161亿美元,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将超过500亿元美元,航空航天产业已经成为快速上升的战略性产业。
2、财税贡献,占第二产业份额
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
3、提供就业情况
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
4、投资规模,市场导向,企业家信心
截至目前,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在建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达204.46亿元,这些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销售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国家出台的高端装备制造“十二五”规划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推动层面,给予宏观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巨大,企业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5、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撑
研发支持,人才支持,金融支持,园区载体支持(土地、环保)
三、我市如何培育重点产业政策建议
1、产业规划导向,定位准确,布局合理,保障有力
总体规划、单项规划,用1-2年时间制定产业规划
2013年,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制出台了《市航空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我市航空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和目标。2012年,为加快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编制了《市航空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如何强化政策扶持
国家、省、市、县区四级政策
3、要素配套保障
人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
1、产业规模,产出,投资
全市拥有船舶及配套企业95家,其中,造修船企业30家,具有万吨以上造修船能力的企业7家;船舶配套企业65家。201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43.1亿元,位居南通、泰州、扬州、南京之后,列全省第五,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5%,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1家。2012年1-8,实现销售188.48亿元,同比增长16.3%,利税9.4亿元,同比增长4.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3.6%。截至目前,全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建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94.6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75亿元,同比下降33.62%。
2、主要产品
船舶产品:海洋工程船、全回转工程船、液货运输船、散货船等。
配套产品:中低速柴油机及发电机组、螺旋桨、船舶电器、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船舶救生装置、船用锚链、船舶辅机、甲板机械、舾装件、海洋系泊链、海洋平台吊机及救生装置、海洋工程大型结构件等产品。
3、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型企业
规上企业44家,龙头企业5家,省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中船设备有限公司、鼎盛重工有限公司、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
4、市场份额,至少20%以上,单个企业产量,技术
省船厂(集团)有限公司的高技术海洋工程船和全回转工程船两大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创造了27项中国第一,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实现销售共计20.1亿元,利税6.5亿元。
中船设备的中速柴油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3亿元元,利润1.20亿元元,同比增长16.4%,连续四年利润总额超亿元。在柴油机及动力系统集成、发电机及电气系统集成、海洋工程机电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的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配电板连续五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进入国际前列,2013年,实现销售3亿元,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的船舶螺旋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2013年,实现销售5亿元,在螺旋桨与轴系设计制造、船舶动力打包集成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正茂集团的海洋工程系泊链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2013年,实现销售3.1亿元,在海洋工程系泊链设计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品牌
省著名商标:“蓝波”、“赛尔尼柯SaierNico”、“三星及图”、“三山”图形
名牌产品:“威和”桥式起重机
6、区域布局
记者:主席,非常感谢您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接受我刊的独家专访。您在2004年出席北京召开的“国际空间法研讨会”时曾接受我的专访,我记得您当时说过一句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亚洲已进入空间时代。”如今,在亚洲特别是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完美地诠释了您当初的预言。您对本届国际宇航大会有何评价?
汤加:感谢你和《太空探索》杂志长期以来对国际空间法学会及空间法学事业的关注。我认为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次国际宇航大会绝对是一项正确的决策,无论从注册参会的人数和投递的论文数来说,都创了一个新高,名副其实的国际宇航盛会。特别是,中国航天的巨大进步和辉煌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我羡慕并且祝福中国航天人。
记者:一年一度的国际宇航大会都由国际宇航联、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三驾马车”联合主办。您能不能对三家主办方的合作关系做一个介绍?
汤加:国际空间法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均由国际宇航联1960年创建,国际空间法学会2007年从国际宇航联中正式独立出来(国际宇航科学院更早一些),目前,这两个组织分别有自己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系统,学术活动、行政管理和财务都是独立的,但三方的密切合作关系一直持续至今,主席均列席国际宇航联执行局会议,而且在国际宇航联的统一安排下,在每年的国际宇航大会期间联合或独立开展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
此外,国际空间法学会具有联合国外空委及其附属机构的正式观察员身份。国际空间法学会经常应邀向联合国外空委、外空厅提供决策建议并对空间法领域重大问题出具法律意见。比如近年来,国际空间法学会出具了关于空间碎片及规范亚轨道飞行活动的法律意见。此外,国际空间法学会对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等重要议题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若干年前,鉴于国际社会在外层空间(特别是月球土地)私人所有权问题上出现争议,国际空间法学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澄清了一些法律认识。我们相信,国际空间法学会作为一个中立和独立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将对空间法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国际宇航大会被视为世界航天领域最大的学术交流活动,您如何看待国际空间法学会为国际宇航大会所创造的独特价值?
汤加:空间法与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直接关联度可以说是与日俱增,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同仁开始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重大复杂问题。国际空间法学会的系列活动是国际宇航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空间法学会每年均在国际宇航大会期间举办学术年会,我们把空间法和其他空间社会科学(如空间政策)领域分为五个专题研讨会。
1992年以来,国际空间法学会还举办一年一度的曼弗雷德·拉克斯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模拟法庭竞赛活动不仅为国际宇航大会带来三名国际法院现任大法官,还吸引大批青年学子现场观摩,国际影响力在全球独一无二。
记者:您如何预见空间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汤加:我相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制定的外层空间法律制度将被进一步细化和补充,而且将以私法、区域协定、双边协定、国家空间立法等形式出现。随着空间活动民营化、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我们更加需要对此类空间活动进行规制。
今后的国际空间立法可能不一定采取国际公约这种形式,因为各国似乎不太愿意为了遵守国际公约而放弃其权利。需要指出,近来出现的各类空间活动指南、最佳实践以及国家立法活动均有助于提供法律确定性。过去由于无知或偏见,法律经常被误认为会对某些活动的开展构成障碍,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一个明确的、可预见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空间活动获得成功的可靠保障,因为它能够为管理者、投资者和开发者提供法律的确定性。如果您事先知道规则是什么,您的投资风险便会大为减少。此外,在知识产权和责任等问题上,明确的规则只会帮助那些想要保护自己发明专利的科研人员。在一个项目启动之初(而不是结束时)就重视这些问题,能够为空间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记者:你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空间立法现状?作为世界航天大国,中国还没有制定自己的航天法,您对此有何建议?
汤加:中国虽然没有国家航天法,但已经有相当实质性的航天政策;我深信中国最终会通过航天法。或许当民营活动变得更加广泛,立法需求就会自动呈现。在空间活动由国家进行主导的条件下,立法需求可能不是很急迫,但通过立法对不同部门的职能进行规制也十分必要。此外,中国在空间活动特定领域也需要立法,如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中国在空间应用领域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制,比如卫星导航,而这些领域对于广大民众而言的确是越来越重要。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将航天立法工作提上日程十分明智。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空间法研究状况?对未来中国空间法的研究发展,您有何建议?
汤加:近年来,中国学者的空间法国际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但是与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的地位还不太相称。中国的许多法学院过去似乎更倾向于纯学术研究。我很高兴地获知,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空间法学会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组织和赞助了28个空间法研究项目,促进了空间法学研究工作,活跃了学术气氛。这是中国首次出现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空间法研究活动,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中国空间法学会源于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可以发挥其同时服务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桥梁作用,促进空间法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空间法能力建设的实践性和市场导向性。
如果我们从世界航天大国角度审视中国,我认为,建立国家级的空间法律政策研究机构,并且拥有一批专职研究人员十分有益。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建立,对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服务中国航天事业将发挥很好的基础作用。通过有组织的形式吸引和鼓励有才华的青年学者研究空间法律政策非常重要,而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当年在荷兰莱顿大学起步,于1986年建立了国际航天航空法研究机构。这个项目可以说在世界上非常独特,现在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且吸引了来自各国学者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重镇。希望这个成功案例对中国决策者和同行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记者:我们了解到,国际空间法学会一直高度重视通过每年的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来教育和激励青年学生。您如何看待大赛为空间法研究创造的独特价值?
汤加:模拟法庭竞赛让全世界数百计的青年学生接触到空间法;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十分宝贵的人生经历。许多辩手目前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仍然怀念他们的竞赛经历。参加竞赛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学习表达和写作、展现团队精神,还可以结识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并成为终生好友。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把空间法和法律思维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宣传推广空间法、促进航天事业发展。
中国空间法学会近几年来组织了若干届国家级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给予中国学生以极大的帮助,竞赛成绩逐年提升。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亚太赛区带到中国。这对中国青年学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学生的空间法研究应用能力及中国高校的空间法教学研究工作。
记者:中国空间法学会是国际空间法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多年来一直与国际空间法学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您如何预见这种关系的发展潜力?
汤加:今年的国际宇航大会获得巨大成功,全面加强了国际空间法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的战略合作。我们十分珍视与中国空间法学会的伙伴关系,并且通过中国空间法学会,我们确实有机会更加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航天领军人物。在这里,我想表达我们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及中国空间法学会的衷心感谢,感谢他们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对国际空间法学会各项活动的大力支持。我们期待中国空间法学会将继续与我们开展模拟法庭竞赛、学术年会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包括对中国未来第一部航天法的立法研究。
记者:祝贺您再次当选国际空间法学会主席,我想问一个私密的问题。一方面您多年担任国际空间法学会主席职务,并且得到了全会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您在莱顿大学教授空间法同时做了大量工作,您是如何协调这两个角色并取得平衡的?
关键词:“十一五”;银行业;概况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3-0061-03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重点战略发展规划。伴随各项金融综合配套改革和金融深化举措的逐步实施,天津市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传统银行业务得到进一步巩固,金融创新业务突飞猛进,不良资产处置成效显著,资本充足率和资金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业务取得良性发展。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地支持了天津市经济总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金融聚集效应显著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类别和数量不断增加,资产规模逐步扩大
“十一五”期间,伴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天津,银行机构类别和数量不断增加,金融聚集效应显著增强。2010年天津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60.7亿元,占GDP的比重6.2%,较“十五”末增加1.8个百分点。五年间,先后有浙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盛京银行、大连银行、哈尔滨银行、锦州银行、齐鲁银行、威海银行、河北银行共11家中资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瑞穗实业银行、友利银行、华一银行、大华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10家外资银行以及中石化财务公司,共22家金融机构在津设立分支机构。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商银行,蓟县、北辰和东丽、津南四家村镇银行,天津港、摩托罗拉两家财务公司,工银、民生、兴业三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等法人机构相继挂牌成立,企业银行和外换银行成为在津设立驻华总部的外资法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也于2006年起正式开业。
截至2010年末,天津市共有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67家。其中,中资银行31家,外资银行23家,村镇银行4家,财务公司4家,信托公司2家,金融系租赁公司3家。银行类机构营业网点2593个,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201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9760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87倍。其中,天津市18家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注册资本金共281.6亿元,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四家法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达到或超过10%。
二、传统银行业务继续巩固和增强,金融创新业务发展迅速
(一)存贷款增速等主要业务发展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天津市各项存、贷款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全国位列前茅。五年间,天津市银行机构各项存、贷款平均增速分别为21.5%和23.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和4个百分点,增速远快于北京和上海地区。2010年末,天津市银行机构各项存款、储蓄存款、各项贷款在全国按余额的位次分别为16位、19位和13位,排名较“十五”末期均有所上升。
(二)各项存款规模增长迅速,资金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间,天津市银行类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平均增长速度达21.5%,比“十五”期间加快了2.2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499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和储蓄存款余额分别达7140亿元和5634亿元,分别占全部存款的43%和34%。
从各项存款增长的结构特点看,“十一五”时期因宏观经济增长处于快速上升周期,企业投资需求旺盛,获得贷款资金和盈利水平相应增加,企事业存款和财政存款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企事业存款平均增速达23.9%,比“十五”期间加快近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平均增长水平7个百分点。财政性存款的平均增速高达34%。于此同时,尽管储蓄存款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带动,增长速度较“十五”时期有所回升,平均增速上升2.3个百分点。但随着居民理财投资渠道逐步多元化,储蓄存款在银行资金来源构成中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十五”末期的42%,下降为“十一五”末的34%。
(三)注重信贷总量增长与调整优化结构紧密结合
“十一五”时期天津市银行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在保障天津市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的同时,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三农、助学、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为支持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五年间,天津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平均增长速度达23.9%,比“十五”期间加快了5.3个百分点,高于同时期GDP增速5.4个百分点。从各年份贷款增长情况看,在经历了2006、2007年较为平稳的增长周期后,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贷款增速略有回落。2009年国家出台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对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引导作用显著,当年贷款增加3464亿元,增速达47.2%,创历史新高。自2010年初开始,贷款增长有所减缓。截至2010年末,天津市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774亿元,全年新增2623.7亿元,同比增长23.5%。
从贷款期限结构看,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结构继续向长期化趋势发展。五年间,中长期贷款平均增长速度达32.7%,分别高于同期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平均增速25和18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由“十五”期末的48%,增加到“十一五”末的67%,增加了将近20个百分点,新增额占比更是高达74%。
从贷款市场份额看,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市场份额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政策性和国有银行仍占决定主导地位,但市场占比逐年下降。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则呈逐步扩张趋势,外资银行仍维持较小的市场份额。截至2010年末,天津市政策性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为53%,比2005年末下降了9个百分点;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占全市贷款总量的31%,比2005年末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外资银行市场份额变化不大,仍维持在3%左右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组建兴起,使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市场份额明显扩大。近两年,相继成立的三家金融租赁公司累计新增贷款670亿元,占到全市贷款增量的10%以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也从2008年末的2.6%,一跃增至2010年末的7%。
从贷款的国民经济行业分布看,天津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呈一、二产业逐年下降,第三产业逐年上升的特点。截至2010年末,各项贷款在三次产业的比重依次为0.7%,22.1%和77.2%,一、二次产业比“十五”末期下降3.3和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十五”末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近两年,伴随国家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贷款投向的行业重点进一步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基础设施行业转移,目前介入这两个领域的贷款超过贷款总量的34%。相比之下,“房地产业”贷款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占比有所下降,至2010年末占贷款总量的9%,比2005年末下降了3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和银行业监管部门持续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服务力度,努力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多方拓宽信贷支农渠道,鼓励支农产品及服务创新,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贷、联保贷款等金融服务形式。2010年末,天津市农发行、农行、农商银行、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等主要农村服务机构的涉农贷款余额达1138亿元,占全部银行业贷款总量的8.3%,比2007年末增长约115%。与此同时,为满足小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融资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部,以更新经营理念,创新信贷产品,提高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10年末,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051亿元,比年初增加193亿元,同比增长12.6%,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下降3.3个百分点。
(四)积极拓宽创新业务领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业务品种创新,通过发行诸如代客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计划、资产证券化项目等形式,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大力拓展电子银行、银行卡和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截至2010年末,天津市中资银行机构各类理财产品资金414亿元,接近“十五”末期的30倍。2010年全年银行卡发卡总量达5709万张,交易金额4469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2.3和8.4倍;从实现效益上看,2010年天津市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机构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全年利润总额的16.2%。其中,支付结算业务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8.4%,融资顾问业务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6.9%,业务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68.9%,银行卡业务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1.1%。
三、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改善,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构建了产权明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经营良好的发展模式,盈利水平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逐年稳步提高。2010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总额3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人均利润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总资产利润率达1.6%,比上年同期提高0.25个百分点。从利润增长结构来看,2010年天津市金融机构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收入467亿元和64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80%和11%,分别比“十五”末期的比重提高了23和8个百分点。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聚集;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6-0122-04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省份如何充分利用本地雄厚的国防科技资源,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西安作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重要基地,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拥有特殊的地位和声誉。2002年麦肯锡的战略咨询结果和专家论证表明,航空航天产业是西安市应该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有资料指出,航空产业的投入产出在10年之后就是1:80,就业拉动是1:40。一个机型将有500多个企业单位与之配套,二级配套的厂商更达到3000-5000家,形成一条金字塔式的产业链。西安发展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
一、高技术产业园区的阐述
高技术产业区域(Hi-Tech Jndustry District)主要是指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连绵形成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带(以下简称为高技术区域),是高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科学与工业相结合的社会组织形式,包括高技术中心(Technopole)、科技工业园(Hi-Tech Industry Park)和科学城(Seience City)。
产业聚集是高技术区域的成功特征。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聚集过程中的优势获得。波特(Potter,1998)以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业聚集可以从三方面影响企业和区域的竞争: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聚集本身。
实际上,新时期的产业聚集更强调在柔性聚集过程中知识、技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新,强调本地工程师、技术工人等要素的集中以及本地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各种知识型的资源优势越来越成为各国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高技术区域发展中,产业聚集更多的是依重于创新,聚集的方向是选择具有大量高技术人才和良好创新环境的区域。因此,可以说高技术产业的聚集是以高级知识、技术要素为主形成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动态竞争优势。这也是高技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高技术产业区域的聚集功能是指高技术区域凭借其具有的区位优势,将各种社会资源聚集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的效应。从其内在实现价值看,聚集是高技术区域的重要区位特征,高技术区域的聚集功能是表现在人才、资金要素的资源聚集和创新的聚集,并最终体现在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益的聚集;从其外在表现分析,高技术区域的聚集功能会造成对外部和其他区域人才、资金、技术的抽吸效应,从而使其取得聚集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形成技术、经济优势的高势能区位,反过来又对外部和其他区域产生波及影响和带动作用。
二、高技术区域产业聚集的创立、成长与发展
产业聚集可以反映出一个高技术区域的竞争优势和条件,但是它并非一开始就以完整的面貌出现,必然要经历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硅谷的发展可以辨识出,高技术产业聚集可以产生聚集效应,但最初的产生肯定是一些非聚集的因素在起作用。这些因素是一些区域的结构性因素,也是触发性因素(如斯坦福大学、政府投资含军事投资、企业衍生等),它们与其他的区位优势(如自然禀赋等)结合,就会产生指向性区位因素,形成最初的企业进入动力。而这些企业又会吸引其他企业进入,区域的功能性因素起聚集的主要作用,形成动态的聚集因素(如风险投资、企业家精神和协作文化等),促进产业聚集的自我发展。这个演化过程可以从下图表现出来。
高技术区域也可以看作是为产业聚集创立的一种区位优势。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在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存在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如果此类门槛过高的话,经济发展有时会因为小的历史事件而被锁定在某低级技术水平上。如果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是多数采用者都随着它“走”而引发的,那么优化选择的机制和环境就能提供有效的通道。为了帮助高技术小企业克服创新门槛的阻碍,并防止经济发展水平在某个低水平上锁定,高技术区域便应运而生,并以提供区位优势因素来帮助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不完全是出自自发的。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无疑需要企业有较低的进入门槛。创业企业能自由进入聚集产业,其进入会带来新技术、新思维、新的竞争方式,有利于促进竞争与创新,为产业聚集带来活力。
高技术产业区域的发展模式对园区发展至关重要。Walt,Whitman.Rostow在《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一书中认为正确规划某一时期的主导产业、确定其发展模式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林金忠(2001)认为,聚集经济本质上是空间意义上的外部规模经济。他把规模经济分为两类:单个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上的集中而产生的聚集经济。他提出了三种聚集经济的类型:多层次聚集(企业间横向联系而形成的聚集):企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聚集(产业链);由于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的聚集。在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涵盖了三类的聚集活动。三种的聚集活动在园区中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园区的发展阶段紧密相连,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促成不同阶段的企业的聚集活动,这取决于园区发展模式的选择。
本研究认为高技术的产业聚集最适合选用的模式为“龙头+网络”的形式。“龙头+网络”形式也被称为混合式聚集,是由多核式与网状式混合而成的产业聚集。聚集内部既存在几个核心企业及相关的小企业,又存在着大量没有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例如美国的硅谷和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工业园。
高科技产业聚集以高科技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大量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为配套,以科研院所为支撑,实行政府退出,行业协会运作的机制。高科技产业聚集生产高科技产品,经营风险大,产品的技术层次高,附加值往往也很大,要求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这类产业聚集在科技资源高度密集,传统工业基础雄厚,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容易形成规模,如东莞的计算机硬件产业聚集,西安的航空航天产业聚集,长江三角洲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和北京的信息产业聚集等。
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基本内涵
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一大批配套、协作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其主要特点包括:(1)多核式与网状式聚集并存;(2)核心企业不仅带动了配套企业的发展,也为散存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3)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依靠品牌为核心竞争力,散存的中小企业主要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4)技术创新是聚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二)行业内龙头企业带动因素
1.龙头企业与产业聚集的关系。在任何一个产业聚集中,小企业都占多数。从产业聚集内部各类企业的数量来看,有完全以众多小企业组成的“原子式”产业聚集和以少数大企业为中心(龙头企业)、众多小企业为而形成的“轮轴式”或“中卫式”产业聚集。在两类产业聚集中,尤以中卫式产业聚集最为普遍。在该类聚集中,大企业处于整个企业聚集的支配地位,小企业聚集处于或下层,主要为“核心企业”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并且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最终组装与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对规模效益反应敏感的配套产品,小企业多是分工生产技术要求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度高的各种零辅件与半成品等,参与聚集的小企业往往又有一次承包、二次承包甚至更多次承包之分,即把核心企业委托的生产业务根据专业分工要求分包给其他小企业,从而会形成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中卫式产业聚集的形成往往是少数大企业首先产生,然后众多小企业逐渐聚集在其周围。因而相对于众多小企业而言,政府首先吸引大企业聚集更有目标性,也更容易成功。吴旺延(2[)04)认为,处理好大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的关系是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聚集的基础。龙头企业是产业聚集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当地政府应当为龙头企业保驾护航,要注意发现和培植聚集龙头企业,注重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在计划体制下,西部地区建立了一批军工企业和重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是按照全能型模式创建的,集企业管理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为一体,是基建、供应、生产、销售、生活服务自成体系的,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由于体制的原因,这些大企业迫切需要“瘦身”并和其他企业“牵手”,才能恢复活力。
2.龙头企业对产业聚集发展的带动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产业聚集龙头骨干企业在加快产业聚集,推动产业聚集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聚集。一是龙头企业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实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总是首先流向那些拥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大企业。这也就是说,大企业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能更好地发挥产业聚集主角的功能。二是龙头企业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品牌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是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拥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条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能力。三是龙头企业具有自己核心优势。对于参与产业聚集的企业主体来说,核心优势包括核心技术、专利产品、管理技能、市场网络等诸多方面。一个企业只要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就会对上下游产业产生强大的拉动和聚集作用,从而与其他相关企业形成产业聚集。龙头企业作为区域内领头羊,一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其次,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链延伸。龙头企业能适应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新形势,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并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人自己的供应网络,而专业配套企业的大量进入,又会带领上游原材料供应和加工企业,下游销售企业的不断涌现,从而促进产业聚集内产业链的延伸。
再次,龙头企业加速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为了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龙头企业会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引进。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与国际大企业合作,引进国外成熟的先进科技,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不遗余力。研究表明,拥有龙头企业或知名品牌的产业聚集,科技经费投入规模较大,龙头企业科技投入也较大。
最后,龙头企业提高产业聚集内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按市场导向,进入某一产品或产业领域,组织专业生产,为了自身产品的保证和竞争力的培养,龙头企业虽然会发展很多的配套企业,将一些生产环节分离出去,但还是会通过协作,把产前、产中、产后作为一个体系来运作,激活各环节的生产要素,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连锁效应。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配套服务的综合功能。只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把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组织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聚集,改进工艺、提高技术,带动整个产业水平提高,就会最终形成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有影响的产业品牌。
(三)模式中龙头企业所需条件
1、龙头企业有足够大的规模。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较好,有能力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并能持续为配套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2.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可拆分。龙头企业的产品产业链较长,并且每个生产环节可以拆分,使配套企业的独立存在成为可能。
3.龙头企业产品的外协性。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可以由配套企业生产或加工,不涉及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
4.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要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产品生产方面要有合理分工,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不能成为竞争对手。
5.原料取得的便利性。为龙头企业配套的企业所需的初级原料要很方便取得,能够承受运输费用。
(四)应注意的问题
1.龙头企业要持续稳定发展。龙头企业的发展是整个产业聚集存在的基础,只有龙头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才能为整个产业聚集提供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2.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应为配套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扶持,使配套企业能够跟上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步伐,保证配套企业的健康发展。
只要培育好龙头企业,引导好配套企业,协调好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就一定能促进龙头企业作为带动型产业聚集的形成和发展。
四、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园区模式
(一)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可行性分析。地区间的产业竞争集中体现在产业聚集的竞争,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就要增强产业聚集的竞争力,进而要求搞好产业聚集的空间载体即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园区通过培育主导产业和建立相关支持产业配套,聚集和整合大量的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组建信息交流和知识扩散的网络,发挥其外部经济效应,形成了创新的系统环境,使各个主体能实现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同时产业园区通过建立使地方政府、企业、服务机构之间实现互动合作的对话机制,协调聚集之间的地域、产业分工和合作,从而促进聚集的不断成长并提升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产业园区是形成、承载和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聚集是提升
产业园区和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产业价值链理论来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Value Chain)”理论。在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中,价值链中的关键制造者一般控制关键技术,扮演协调各个环节的角色。在这里,生产商负责协助它们的供应商和顾客的效率。生产者驱动的价值链是那些大型的、通常由跨国制造商发挥中心作用来协调的生产网络(包括它们的前向和后向联系),这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例如汽车、飞机、计算机、半导体和重型机械产业为典型。
所以,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形成产业链,进而形成网络化集群是可行的。而且通过发展和完善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产业聚集的空间聚集和产业链交织优势,更是增强地区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模式是围绕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产业链、产学研相结合的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其中,西安闫良航空产业园结合优势产业培育龙头核心企业、拉长军民两用科技园区的产业链条。即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为中心,在支持龙头核心企业的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产业化,注重培育相关配套的企业,拉成产业链。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科技园区是以龙头军工企业为核心形成的园区,即围绕大型军工企业形成军地两用型产业园区,以航天科技产业为主导,其产业定位是以发展航天科技产业聚集及民为支柱产业,发挥航天高科技的优势,促进航天科技企业的民用产业发展。
(二)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现状。西安的阎良、韦曲作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重要基地,具备了发展高技术航空航天科技产业的基本条件。其中阎良拥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如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飞行试验研究院,以及毗邻的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是全国唯一的集飞机设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培训为一体、产业体系最完整的航空产业基地;韦曲以研发和制造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国航天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基地为依托,兼具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等32家航天和高科技产业,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航天科技资源对科技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西安市航天航空产业的实际情况及特点,作者对航天航空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其产业聚集最适合选用的模式为“龙头+网络”的形式,即是由多核式与网状式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合式产业聚集。
[关键词]航天产业;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
[DOI]10.13939/ki.zgsc.2015.23.046
1962年,美国政府及许多私营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通信卫星”的公司,经营商用卫星通信系统,航天产品市场由此开始形成,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机遇,与之相适应的其他航天产品市场也陆续出现。近年来,世界航天工业及其市场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正在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大力发展航天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 世界航天产业概述
航天科技与航天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培育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象征,而且航天科技和航天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也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航天科技和航天产业的发展,对航天产业的投资也不断增长。新一轮的军事质量竞争比过去激烈,各国都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竞争战略、军事机构,发展新的武器装备,凝聚自己的实力。航天产业成为各国发展军事力量的主要载体,并且扩展到商业领域。航天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欧洲和美国为主的竞争体系,各自在国防、商业和民用航空领域保持相当的市场份额。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目前仍保持着航天竞争力的领先地位,在政府、人力资源和产业的主要范围处于绝对优势。欧洲依靠改善政策和空间探索项目,政府方面得到改进,继续保持竞争力。全欧洲的航天制度(包括民用和军用航天)已经法制化,而且欧洲会继续加强其联合政策、多国(跨国)公司以及其他市场结构。俄罗斯人力资源和产业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低,但一直是航天发射活动最多的国家,并通过在发射平台和基础结构方面的战略投资强化了俄罗斯的复苏。日本由于在航天战略上的实质性变化和新的空间法,航天竞争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2 世界航天产业的发展特点
2.1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在世界航天产业发展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融合。市场机制具体运用到航天产业,体现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合同承包机制。利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促进了航天产品的研制和采购。但航天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慢等特性,重大的基础创新型科技研发不可能单纯依靠企业,在这方面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各国均明确制定了航天长远发展规划,持续加大航天领域的投入,以重大工程的实施带动空间技术和相关高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商业市场是驱动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仍然是当前航天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
2.2 航天企业趋向大型集团化
世界主要国家的航天企业表现出集团化倾向,通过并购和重组不断扩大航天企业的规模和竞争能力。一系列航天公司合并与兼并的结果,使得当今航天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世界航天科研生产形成越来越集中的局面。航天企业的集团化使资金集聚、产品结构互补、技术互补、市场互补,形成了规模生产能力,产生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依靠整体的优势而立于不败之地。
2.3 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持续融合
冷战结束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各军事大国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均提出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实际调整改革围绕的中心和总体的目标就是实现军民一体化,形成富有弹性和市场化的航天产业基础。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使各国对军事装备的总需求量减少,对军事装备的性能要求和战略力量却越来越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强。作为以高科技为特征的航天产业,一定要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带动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 我国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
航天企业具有专业性极强的生产体系,它在航天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国内具有不可动摇的垄断性。另外,航天企业航天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人才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在产品和技术开发上有较大的突破。在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航天企业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市场化的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航天企业的市场化首先要有市场化的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一切改革与创新的“总开关”。进行市场化的转型,必须树立市场化的观念。所谓“市场”就是权利对等的买卖双方的自由交易。其中,既有供给方的供给竞争,也有需求方的需求竞争。而市场化改革就是打破对市场的各种限制,恢复这样一种自由交易。而这种“自由交易”的市场经济的理念,正是长期以来按照政府指令进行生产和供给的国有企业所不具备的。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竞争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转型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保障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体制保障。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创新管控体系。新型管控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以市场化观念为指导,挑战行业或本企业内普遍接受的成规定式,重新思考目前的工作方式,寻找新的方式方法,突破“不可能”“行不通”的思维约束,改变企业的管控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组织形式,促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进行战略管控,解决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风险管控,逐步搭建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从根源上规避战略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组织风险等多种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效率管控,以信息化的传输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随着市场化的转型逐步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种竞争由传统的资产、规模等资源的竞争,转移到人才的竞争上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被提升到企业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自由选择的原则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同样适用,实现人才市场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一是有计划地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断改善企业人才结构。二是实现关键岗位、紧缺人才必须面向市场配置,为企业带来创新和活力。三是建立留住、使用、培养人才的机制,使有能力的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以达到最大的效益。航天企业进行市场化转型,任重而道远,必须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总结提高,不断地增强驾驭市场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壮大。
关键词:银行保险;保险发展;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4-0013-03
一、天津市银保市场基本情况
(一)从险种上看,新型产品是银保业务的主体
2008年前三季度,新型产品占银保业务的95.32%,其中分红寿险通过银代渠道实现保费26.73亿元,占银保业务的42.89%,投资连结保险通过银代渠道实现保费14.32亿元,占银保业务的22.98%,万能寿险通过银代渠道实现保费18.36亿元,占银保业务的29.46%;而传统寿险、意外险、健康险合计保费收入只有29142.82万元,占比4.68%。
寿险新型产品成为银保市场主体,一是因为寿险公司为在快速发展的保险市场中分一杯羹,尽快做大保费规模,纷纷加大对具有理财功能的新型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二是相比传统寿险,新型产品具有宣讲简单、件均保费大的特点,银行柜员销售积极性高;三是我国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二)从公司看,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银保业务占比相对较高
在老五家公司中,只有银保渠道历年占比均较高的中国人寿和泰康人寿超过了54.72%的全市平均值,而另外三家均低于全市平均值,平安人寿占比更是不到10%;在成立时间较短的9家公司里,有7家占比均高于全市平均值,其中5家占比超过80%,合众人寿占比更是高达92.43%。
造成上述分化的原因是:老公司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往往已经形成了较为齐全的销售渠道,每个渠道的发展相对均衡,一般不会出现某个渠道占比过大的情况 新公司在开业时间不长,为了占有市场份额,往往会选择最容易上规模的银保渠道作为突破口,率先发展,进而出现该渠道保费收入占比过高的现象。
(三)从银行看,银保业务主要分布在工、农、中、建、邮五大渠道
今年前三季度寿险产品保费收入前五位的渠道及其保费收入依次是:邮储大泽分行20.62亿元、工行天津分行11.05亿元、建行天津分行7.57亿元、农行天津分行6.59亿元、中行天津分行5.24亿元。五家银行销售的寿险产品保费收入共占银行渠道总保费收入的82%。
主要原因是:上述五家银行拥有大量网点,银代业务又主要采取分对分的形式,即保险公司只要与分行签订协议,就可以委托该行的任何网点销售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出于规模效益的考虑,必然乐于与拥有更多网点的大银行合作。另外,银行的积极参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银行重视销售保险业务,除了获取手续费的直接动因外,还出于自身结构调整的考虑: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监管,促使商业银行调险偏好,大力发展低风险业务,而销售保险产品等中间业务,可以使银行通过低资本消耗、低信用风险承担来实现获得稳定现金流的目的,符合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销售保险业务越来越受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
保险产品本身具有模仿性强的特征,一家公司开发出的某种产品可以被其他公司以几乎零成本的代价进行复制,这使得一些公司不注重产品本身的开发,而只是模仿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造成银保市场上产品趋同性很强。目前银保市场上的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基本都是客户趸缴保费,在扣除初始费用后进入相应账户,进行投资运作,只是各家公司产品的费用情况略有差别。各公司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是导致后文提到的市场不规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业务结构不合理,趸缴比例较大
保险公司为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和银保市场占有率,重视夏缴产品的发展,但这一倾向有往极端化发展的趋势,在银邮渠道今年实现的62.33亿元保费收入中,复缴保费为58.32亿元,占比高达93.57%。%缴业务占比过大,对保险市场是竭泽而渔,破坏性开发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资产匹配、稳健经营制造了巨大障碍。
(三)产品定位不清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银保销售的新型产品,保障功能普遍不强,很多公司将投资、理财功能作为产品的卖点,甚至宣称是自身的产品是 "保险中的基金,基金中的保险"。忽视保险保障功能、过分强调理财收益,为销售误导、投保人过高的心里预期等埋下风险隐患。
(四)银保市场误导宣传和恶性竞争问题比较严重
天津银保市场的误导宣传较为严重。一是不能全面介绍保险产品情况,如没有讲清初始费以及资产管理、保单管理、退保等费用扣除情况,使投保人误以为初始投资时所交保费全部进入投资账户;二是擅自印制违规宣传材料,甚至私下暗中向客户保证投资收益,使投保人误以为该产品是固定收益类产品;三是没能全面提示产品风险,片面宣传产品以往年度的高收益,而没有说明该收益并不代表未来收益甚至可能发生损失,导致投保人对收益产生较高的心理预期;四是混淆产品经营主体,模糊保险与储蓄、基金、理财产品的界限,宣称“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发的理财产品”,“投资于国债”等使客户误以为银行是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的经营主体。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向银行机构员工支付手续费外的额外利益,二是恶意低毁同业;三是将自家公司的产品与其他公司不同类型的产品作片面比较。
三、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部分公司对于保险业的发展问题存在一些片面理解和模糊认识。在保险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么发展、发展一个什么样的保险业等问题上,认识不高,领会不深。在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上,对保险的保障核心功能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一味地迎合投保人追求收益的心理,过度发展投资性业务,保障型业务发展严重滞后。在为准发展的问题上,忽视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对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关注和保护不够,而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达到增加经济利益的目的,不惜违法违规,甚至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在怎么发展的问题上,抓发展的办法不多,而只能通过手续费等较为低级的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业务发展。搞创新的能力不强,通过复制或模仿已有产品作为新推出产品,造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发展一个什么样的保险业问题上,发展目标不明确,发展思路不清晰,重当前、轻长远,银保趸缴业务占绝大部分,期缴少。
(二)发展方式与科学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当前,天津市银行保险的发展主要通过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简单的协议形式。这种合作形式松散,缺乏 "长期共同利益"基础,使得银行在保险公司的产品时只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并不考虑公司间长远的合作,再加上银行可一家同时多家保险公司业务,因而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手续费恶性竞争手段占领市场,甚至通过非理性竞争方式对保险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最后导致保险公司手续费节节攀升,经营成本加大,盈利空间缩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
(三)机制制度与科学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一是考核机制不科学。保险公司对银保基本以当期规模保费作为考核基础,而较少将期缴业务等反映持续发展的指标以及电话回访成功率等反映业务品质的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因而,保险公司为完成既定考核任务,不顾业务发展质量、业务发展品质,全力冲刺规模保费。二是公司治理、内控机制不科学。有些公司对银保业务发展战略决策不合理;有些公司对银保业务实行事务部管理体制,总分公司银保业务实行条线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分公司高管对银保业务的管控作用;有些公司银保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比如印章管理中使用部门印章只需部门经理审批,而不需高管审批,印章使用比较随意;有些公司培训机制不合理,业务培训较多,依法合规培训少。
(四)队伍素质与科学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一是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不强。无论保险公司高管人员,还是一般员工,对保险法律法规掌握不多,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不强。二是风险意识不强。有些保险公司对银保业务中投资性保险快速发展存在的风险隐患没有清醒的认识。三是科学发展能力不强。部分保险公司高管在推动保险业科学发展方面主动性不高,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尤其是在出现风险性事件后,驾驭工作全局、解决复杂矛盾等方面的能力不强。
四、建议
(一)加快银行保险业务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业务内涵价值
一是实现银行保险业务从以投资型产品为主,向以保障型产品为主的转变。保障服务是保险业区别于其它行业的标志性特征,是保险业的本质。人身保险公司应摒弃当前保费规模至上的错误观念,加强保障型产品在银行渠道的推动力度,促进银行保险业向保险的本质回归。二是实现银行保险业务从以趸缴产品为主,向以期缴产品为主的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发展“好”与“快”的关系,着眼于长远利益,加大期缴产品在银行保险渠道的推动力度,提高长期储蓄型产品在银行保险业务中的占比,有利于防止业务大起大落,实现银行保险健康持续增长。
(二)提高创新能力,开创银行保险业良性竞争的新局面
一方面,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开发具有鲜明特色,满足保险消费者需求,符合银行保险渠道特点的产品,力争形成各具特色、紧贴市场需求的产品体系。另一方面,提高服务创新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将保险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通过创新能力的提高,促使银行保险业从依靠提高手续费等手段为主的恶性竞争模式,向以特色产品和优质服务为主的良性竞争模式转变,从根本上杜绝哄抬手续费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转变银行保险发展方式,开创银保双赢的局面
一是通过补充完善现有的协议,加强协议执行力度等方式,明确银、保双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达到规范银行保险经营和销售行为的目的。将禁止使用私自印制的宣传材料、禁止保险公司销售人员驻点宣传等内容纳入协议,加强对银行保险销售行为的合规性的约束,并明确银保双方出现违反协议规定行为后,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二是创新合作方式,促进银行保险合作由传统的签订协议的低层次合作关系向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转变。
一、国际航天探索与中国航天发展
(一)国际航天探索
1、航天探索始自二战后期
1944年美国政府邀请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冯・卡曼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进行未来50年航空领域的研究规划。次年这个科学家小组就编撰出了一部名为《走向新的地平线》9卷本巨著,在这份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航天技术应用的一些设想。
在纳粹德国覆亡之际,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抢夺火箭专家、技术资料和设备。这场“分遗产”活动中美国收获最大,抢走了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部件,稍后抵达的英国则拿到了数枚火箭成品与半成品。苏联到达盟国协定中属苏联占领区后发现,大部分的零件与火箭资料已经被美、英两国取走,对此十分不满,抗议未果,只好将工厂内剩下的生产线以及附近与生产和研发火箭有关的德国家庭全数运往国内。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了一个果蝇上天,虽微不足道但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次将生物送上太空。在美国获得德国航天科学家冯・布劳恩之际,苏联将屡遭毒打的杰出飞机设计师科罗廖夫从政治犯行列解放出来,并将之前抢到的德国专家与资料迅速汇集到科罗廖夫旗下,1957年10月4日苏联使用由洲际导弹改进的“卫星号”运载火箭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将人类航天的幻想变为了现实。这颗卫星被赋予了太多个第一的含义,标志着人类的活动区域从此由陆地、海洋和大气层迈向了太空。同时标志着美苏的太空争霸也由此展开。
科罗廖夫的成功让冯・布劳恩坐卧不宁。美国的科技自信与国家威望都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这颗人造卫星背后是苏联拥有射程可达7000公里的导弹能力,美国本土不再安全了。冯・布劳恩嘴上不服输,但直到第二年才费尽波折地将一颗卫星送上天。而苏联则在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仅仅一个月,又于1957年11月3日将一条名“莱卡”的生物狗送入预定轨道,不仅让美国的果蝇无地自容,而且真正证明了生命在太空也能存活。在此后的几年内苏联始终走在美国前面。
2、美苏争霸太空
1960年8月1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名为“发现者”13号的照相侦察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标志着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拉开了序幕。
1961年4月12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飞行了1小时4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从1961年开始美国重点瞄准登月工程,在经历了几年无人探月的探索之后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阿姆斯特O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O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从196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阿波罗计划历时11年,从事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先驱者10号”探测器,经过14年的漫长太空旅行,于1986年越过太阳系边缘,实现了飞向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目标。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飞成功,实现了航天运输系统由地球表面到近地轨道间的部分往返重复使用。1986年2月20号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毁。
(二)中国航天探索的产生与发展
1956年春国务院总理主持制定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根据这个规划开始了包括组建中国第1个火箭研究设计机构在内的一系列筹备工作。
60年代中期中国启动“651工程”,即设计、生产并发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实现主席早在1958年就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作为“651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我国第1种现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是在中远程地地导弹的基础上加上固体推进剂的第3级,这就是“-1”号运载火箭。
1970年4月我国使用“-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太空。1975年11月26日“-2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并于1975年11月29日按预定计划返回,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卫星的再入和回收技术。1981年9月20日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将三颗科学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3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液氢/液氧低温推进技术和具有向地球静止轨道发射卫星的能力。1988年9月7日“-4号”将“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1990年4月7日“-3号”成功发射“亚洲-1号”通信卫星,从而使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了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1999年11月20日“神舟-1号”载人试验飞船发射和回收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拥有进行载入航天技术的能力。
二、中国航天探索取得飞速发展
(一)各种应用卫星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第一步是2000年我国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第二步是从2004年起启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首次开始批量研制生产卫星和运载火箭,密集组网发射,到2012年年底已形成区域覆盖能力,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
第三步是于2020年前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届时要完成约3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和组网任务。
(三)探月工程计划
中国月球探测分为三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和人类在月球短暂驻留的月球基地建设,目前正按计划分步实施。
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四)载人航天发展
1、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早在1992年中国就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组装、交互对接、补给以及循环利用等四大技术。这些技术关系到空间站的组装、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关键问题。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在第二步计划中为了解决交互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将完成再生式循环系统、有效载荷和应用系统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项目。
经过空间实验室阶段,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
2、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无人飞船: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了四艘无人飞船,突破了载人飞船再入升力控制、应急救生、软着陆、GNC故障诊断、舱段间分离、防热等13项关键技术。
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人。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升空,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返回,搭载模拟人,为正式定型型号。
神舟九号: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升空,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返回,航天员为景海鹏、刘旺、刘洋(女)。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送入太空。
3、天宫建设(即太空站建设)
天宫一号: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有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它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九、神十分别是两艘有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有人及无人自动对接试验。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二号: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12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今年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员将完成长达30天的在轨驻留,这个时间长度对于技术和人员来说,都具有较大的挑战,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门槛。
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
(五)中国掌握一箭20星技术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
2008年04月28日印度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印度一箭十星的成功发射创造了当时世界航天史的新纪录。2013年11月19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火箭从东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岛美国航天局基地点火升空,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两天后俄罗斯打破了该记录,11月21日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成为迄今为止一箭多星的数量记录保持者。
此次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且加强国防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