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6:56:26
序论:在您撰写腹部手术的护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1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额外的护理干预,采用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VRS-5评分优于同期对照组,且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腹部手术;疼痛;护理
腹部术后疼痛常见原因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而且可以引发术后并发症。因此,解除腹部患者术后疼痛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我们通过对12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相关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共有110例患者中来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的患者中,进行胆道手术的患者共有35例,进行肝脾手术的患者共有25例,进行胃大部切除及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共有40例,进行其他上腹部手术的患者10。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共有55例患者,统计发现,两组患者的资料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55例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的55例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额外的护理,其中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患者手术后是重要的护理方法之一,执行心理护理的主要是我院的护士,在长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经验上,对于患者的心理也有了很好的把握,对患者采取的方式首先是用专业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然后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及时关心患者,解答患者的疑问,如果有必要,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以增强患者抵抗疼痛的信心,并且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这样对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将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进行心理护理的护士需要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并且专业素养也得过硬,这样更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
健康宣教:包括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疼痛评估的方法;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等。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正确认识,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并予止痛。
基础护理: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出、出血及感染迹象;顺引流管走势将其妥善固定,减少因翻身活动引流管刺激引起的疼痛;协助患者翻身,背部置靠垫,膝下置软枕,保证舒适;指导患者侧身起床,使肌肉松弛,张力减小,可减轻疼痛。创造良好的病室氛围:病房温度、光线适宜,尽可能降低噪音,创造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开展时间护理,尽量将治疗、护理集中在适宜的时间段进行,避免对睡眠时间的干扰以促进患者较好的入睡来减轻术后疼痛。同时指导患者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或做深呼吸时,用手或枕头按住切口,以防牵扯缝线,引起伤口疼痛;留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及改变时,避免压迫、扭曲、牵拉管道;及时排尿防止术后尿潴留,如出现排尿困难时,立即诱导排尿(如听流水音、按摩膀胱区、针灸等),必要时给予导尿等;分散患者注意力,采用视觉分散法:电视、读小说,听力分散法:音乐、听故事,触觉分散法: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对于低血压的患者,主要措施采用关闭镇痛泵以及加快液体滴速,基本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轻者采取停止镇痛泵及吸氧等处理措施,症状缓解;对于恶心呕吐的患者,轻者给予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基本可以缓解症状,呕吐严重者给予药物止吐,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可以缓解症状。对于排尿困难的患者,轻者采取诱导排尿及下腹部热敷,基本可以使患者排出尿液,在这些措施无效时予患者留置导尿管,并注意尿道口的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对于腹胀的患者,轻者嘱咐患者勤翻身及早下床活动,同时给予腹部热敷,基本可以缓解不适,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外用,以及灌肠等处理,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
应用镇痛药的护理:对担心止痛药物作用的患者,说明在强烈疼痛的情况下,使用止痛药是不易产生依赖性的,而持续忍受强烈的疼痛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对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手术后切口疼痛患者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定时用药,而不是待到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给药;由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度因人而异,因此应该依个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药物;部分患者常规剂量镇痛无效,患者依然疼痛,不要将因疼痛而要求增加止痛药剂量而当作成瘾。所以给药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动态变化,尤其是第一次给药后,应了解患者的反应以确定其用药剂量。了解各种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注意观察。
2 结果
对照组术后24、72h VAS评分分别为3.5+0.6、2.4+0.3,干预组分别为2.3+0.2、1.3+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疼痛是腹部手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除手术创伤、引流管刺激外,术后疼痛还受主观因素如性格、对疼痛的敏感度及注意力、心理状态等影响,也受客观因素如环境、教育、暗示作用等影响。疼痛既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切口愈合,对患者家属亦造成不良心理刺激。我们针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在常规腹部手术术后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镇痛药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24、72h VAS评分减低,镇痛药物应用少,认为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是消除患者术后疼痛,使机体迅速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黄弘、时明霞.舒适护理干预改善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指标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年第6期,23-25
[2] 郑桑、钟辉.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9年第11期,33-37V
[3] 李海棠自控镇痛泵用于腹部手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9年第4期,38-40
[4] 胡亚红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第25期,25-30
[关键词]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尿潴留;腹部并发症;寒战
老年人有些重要生命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对麻醉和手术的应激以及术后后愈合能力都低于中年人,加上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糖尿病等,因此术后护理问题较多。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康复和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下面谈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病人手术后更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忧伤、敌对和孤独情绪,而不良的情绪会给手术后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了解和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沟通,理解他们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态度应热情、耐心,以消除老年人由于手术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同时应重视老年人对信息的需求并满足他们的自我护理需求,帮助老年人建立价值感和满足感。老年人多数不喜欢护士包揽全部的生活护理,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人,形成消极情绪。临床工作中,我们应为老年人提供自我护理的机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梳头、漱口、刷牙,自己按摩身体受压部位;理疗时让他们自己控制时间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找回满足感和自信心。
2重视内科病的治疗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衰老,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而手术本身可诱发一些疾病或加重症状。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及速度;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血糖症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胰岛素。
3寒战的护理
术后寒战是腹部手术后常遇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由于手术暴露体表引起散热过多,术中出血及大量输液,输血等冷刺激和对手术的紧张心理,使血汇重新分布,周围血管痉挛收缩而影响回心血量。老年人代谢水平较低,容易出现寒战,因此应做好保暖工作,手术后及时加盖被服或用热水袋保暖,各项操作都应集中进行,减少暴露患者的时间和次数。用阿托品0.01~0.02mg/kg静推或莫菲滴壶中加入,对寒战有良好的效果。
4尿潴留的护理
手术后输注大量液体,由于排尿习惯改变、麻醉、肌肉松弛,以及男性老年患者多伴有前列腺增生,所以术后尿潴留症状比较多见。护理上术后早期应指导患者利用条件反射练习床上排尿,让患者聆听流水声,热敷或轻轻地按摩膀胱区。必要时早行导尿术,解除患者痛苦。
5腹胀的护理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症状,老年病人由于消化功能差,手术后肠蠕动恢复慢,因此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也可采用腹部热敷或频谱理疗等措施,促进蠕动恢复。另外低钾也可引起腹胀,应及时补钾。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康复;手术时间
【中图分类号】R24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066-02
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使全麻腹部术后患者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全体外科护士共同的护理目标。影响全麻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的因素有许多,近几年来,此方面有大量报道。在此笔者对几个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综述如下:
1 术前禁食
术前禁食是为了避免麻醉期间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对于全麻腹部手术尤其重要。传统的禁食时间为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然而在临床上,许多因素如灌肠等肠道准备的过早进行,使患者空腹等待手术时间大大延长,极易产生饥饿感,增加焦虑感及不适感,降低机体抵抗力,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还容易导致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的发生,影响到患者的愈后。 产生反流和误吸的主要因素是饱胃及胃排空延迟。而影响胃排空主要因素是胃内容物的量,其次是胃内容物的种类,固体排空较慢,液体较快,而脂肪类则延迟胃排空。因此除了术前必须禁食外,还应考虑到不同种类食物应有不同的禁食时间。研究表明,饮水能稀释胃酸,降低胃液PH值,又能刺激胃排空。因此,择期手术病人,如不存在胃排空延迟因素(如肠梗阻等),可从午夜开始禁食,术前3小时禁饮,急诊手术视情况而定。
2 术后低体温
通常医护人员只注意患者体温是否升高,而对术后体温在350C以下常未予重视。实际上,持续过低体温对人体是有害的,它能引起凝血病,导致出血增加;使代谢率降低,机体氧供减少,导致酸中毒;免疫功能损害尤其是中性白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降低,使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伤口感染率的增加;此外还可对心肝肾各脏器功能造成损害,严重的常可致死。引起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原因主要有:(1)麻醉剂对体温调节有抑制作用。麻醉抑制了血管收缩、寒颤和非寒颤产热机制。(2)大量输液输血。成人每输注1升环境温度下液体或1单位(200ml)冷藏血可降温0.250C。(3)低温环境。(4)体腔开放。手术中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水份蒸发。[2]由于全麻腹部手术多为大手术,手术时间较长,以上引起低温的因素常同时存在,因此围手术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如(1)术中加强覆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术后用温暖毛毯遮盖皮肤。必要时可使用压力气体加温盖被。(2)保持温暖环境。(3)及时给氧(注意要湿化)。(4)加强体温监测,对低温者,采用能测量350C以下的体温计,测直肠体温。(5)对静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研究表明,将液体加温至370C,就可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3 术后高血压
机体对手术创伤和疼痛等刺激的应激发应,可引起术后高血压。腹部术后高血压发生率虽然没有心脏手术高,但高血压对已有心脑损伤的病人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左心衰、心肌梗塞、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并且还可能引起血管吻合口及创面出血。
一般随着刺激因素的消除,体内儿茶酚胺、醛固酮的代谢排出,术后高血压很快恢复正常。但如果刺激因素持续存在,如术后焦虑、疼痛、缺氧、寒颤不能解除,可导致血压持续不降。因此,应加强对术后血压的监测和应激原的管理
护理措施有:(1)严密监测术后血压。(2)及时给予降压处理,一般首选硝酸甘油。(3)及时除去应激因素。针对患者的焦虑心理,护士要作好心理疏导;积极缓解伤口疼痛;及时给氧;对麻醉清醒后5-7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应给予积极诱导或留置导尿,以免因尿潴留引路高血压。(4)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4 术后疼痛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常感到伤口疼痛,24小时内疼痛明显,2-3天内逐渐减轻。伤口持续疼痛除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外,还影响许多方面,如:(1)影响腹部手术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尤以上腹部手术最为显著)。手术后伤口疼痛常迫使腹部手术患者由正常的周期性深呼吸改为浅快呼吸,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等指标均趋下降;PaO2和SaO2降低,呈限制性通气障碍;功能残气量的减少,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咳嗽乏力,肺内分泌物潴留,可引起肺炎和肺不张等并发症。(2)可能增加切口感染率。机体抗感染的主要防御反应是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Akca研究显示,手术切口感染与组织氧分压高度有关;而术后疼痛可降低皮下组织氧分压,术后疼痛控制差的患者组织氧张力明显下降。因此,术后应积极有效的镇痛。对于全麻腹部术后,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镇痛办法是使用镇痛泵。镇痛方法有:连续恒量静脉注射镇痛术(CCIA)、连续恒量硬膜外注射镇痛术(CCEA)、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术(PAIA)、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术(PCEA)。使用镇痛泵术后一般镇痛效果都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尿潴留、搔痒、低血压、呼吸抑制等,故在临床使用中监测呼吸及血压,同时作好宣教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5 手术时间
[关键词] 腹部外科手术;舒适护理;推广应用;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a)-0134-02
腹部创伤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或腹腔内器官的损伤。实施手术是其常见的治疗方法。而术后患者的康复是与患者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1]。因此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如何对术后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减少组织感染,加快伤口愈合,是一项值得在临床中长期实践与探索的艰巨任务。
实施腹部手术后,患者由于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容易使呼吸、血液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其预后。因此,如何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腹部手术的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广大护理人员所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而影响腹部手术患者康复的因素近几年来有大量的报道可供参考。现笔者将实际护理工作中遇到的护理问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120例实施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8~46岁,平均(22.5±0.3)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0~52岁,平均(23.6±0.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如下舒适护理方法:
1.2.1 绝对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腹痛;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如腹部剧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应让其平卧屈膝,使腹部肌肉松脆,减轻疼痛。休克患者头和躯干分别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量[2]。
1.2.2 维持体液平衡 (1)扩充血容量。对有休克早期症状或休克患者,快速建立2~3条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根据医嘱快速输血和输入平衡盐溶液,经静脉采血进行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尽快输血或输入清蛋白。(2)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24 h尿量、输液量、呕吐量及胃肠减压量。(3)定期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输液的量和速度。(4)观察脱水症状有无改善:观察并记录患者神态、皮肤黏膜的弹性及颜色,尿量、尿比重及颜色[3]。
1.2.3 心理护理 多数腹部损伤在意外情况下突然发生,加之伤口出血,患者多表现紧张、焦虑或恐惧,不知道如何应对及担忧预后,护士应做到如下,(1)耐心解释病情:关心安慰患者,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向患者解释腹部损伤的病情变化,可能出现的腹部症状及体征,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2)介绍治疗过程:介绍手术检查的目的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做好各项检查前、术前和术后相关知识的指导,使患者消除对手术和预后的恐惧感,积极配合各项手术检查、治疗和手术。(3)理解同情患者:在患者面前不谈论病情的严重性,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并耐心倾听,对患者的恐惧和担心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同情,并及时给予帮助[4]。(4)现身法说教:请病区内其他腹部损伤手术恢复期的患者讲解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情况,食欲情况,留置胃管时间及疼痛情况。
1.4 疼痛评分标准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临床上以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让产妇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3 讨论
由于腹部手术时,胃肠受到暴露、手术操作刺激等一系列因素,容易引起神经反应,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存积过多气体导致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排气排便时间延长,甚至肠梗阻、肠麻痹[6]。患者的食欲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进食,进而造成患者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又由于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可使患者身心痛苦,增加卧床时间,使全身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极易发生并发症。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得到健康的护理方式,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可以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舒适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此法在临床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舒适护理是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中的护理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使其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生活上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于淑娥. 胸外科病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33-35.
[2] 范里莉,王恒林,王卓强,等. 镇痛泵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35-37.
[3] 盖炼炼,吴芳,代英,等.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医药导报,2006,12(1):59-60.
[4] 王晓伟. 肺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适宜探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6-27.
[5] 顾沛. 外科护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6.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护理
腹部手术有很多,常见的由疝气手术、胃穿孔手术、阑尾炎手术、肝脾手术等,而患者大多数在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究其原因多为人体在恢复损伤组织时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若疼痛未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其不仅损害患者身体,还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患者术后疼痛采取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其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笔者为评价腹部手术后出现的疼痛对机体的影响性及其护理措施,选取了我院收治的60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现对其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3~63岁,平均年龄为(35±3.5)岁。麻醉方法:全麻患者44例,腰硬联合或者硬麻患者17例。手术类型:直肠手术9例、阑尾炎手术18例、胃穿孔修补术4例、妇科手术15例、疝气修补手术11例、肝脾手术3例。患者均在手术后2~5 h出现疼痛感。
1.2 评估 手术后出现疼痛会使患者身体出现一些应激性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及心率紊乱等。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还有可能诱导心脏病发生;因为的因素,患者手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情况,而疼痛会使这种症状加重,患者若疼痛剧烈还有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大汗淋淋等现象;手术后患者会因为一些复杂因素情绪会波动比较大,而术后疼痛会对其产生诱导效果,再加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差,他们常会在手术后出现焦虑、烦躁、痛苦、易怒、不安等情绪;肢体移动、深呼吸、咳嗽等都会牵扯伤口使疼痛加重,这就导致患者不敢进行咳嗽、咳痰、深呼吸,为肺部感染造就了机会;术后患者多喜欢卧床休息,而下床活动会加剧疼痛,患者更不愿意活动,减弱了肠蠕动功能,减缓肠功能的恢复,甚至会发生肠粘连等并发症。
1.3 护理措施
1.3.1 健康教育[1] 将疼痛以及止痛药的相关知识信息告知患者,让其了解只有清楚患者的疼痛程度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患者提供人体平面解剖图,让其指出疼痛部位,而护理人员要将其记录清楚。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程度评估:没有疼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中度疼痛为4~6;重度疼痛为7~10,当疼痛在10分以上则为疼痛无法忍受。
1.3.2 基础护理 定时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敷料颜色、有无渗出物,伤口是否红肿、潮湿,每日要更换敷料,确保患者的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将引流管固定好,避免打折、弯曲,而引流管在固定时要按照其走势,从而可以避免患者在翻身时牵拉引流管而引起疼痛;患者翻身时护理人员要进行协助,将软枕置于患者背后及其膝下,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指导患者进行侧身起床,提高肌肉的松弛度,使张力减少,使疼痛程度降低。要保持病房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清新。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听音乐或者看书以此来转移注意力,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
1.3.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关心、尊重。在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平和,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可充当姐姐与其交流,对于老年患者要将自己转化为女儿的角色,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从而可以降低疼痛感,帮助病情恢复。
1.3.4 药物护理 当患者的疼痛程度大、疼痛原因清楚的切口疼痛时可给予患者预防用药。由于阿片类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所以给予患者阿片类药物要由于非阿片类药物。因此要遵医嘱确定该药量。临床常用的阿片类止疼药主要有芬太尼、杜冷丁、吗啡、强痛定等。对于中轻度疼痛的患者可给予安定、阿司匹林等。用药后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情态变化和治疗效果。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在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后疼痛情况得到缓解,且本次研究的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6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对护理持满意态度,满意率为95.00%。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随着对临床手术患者疼痛基础理论的研究,人们对其发生机制和应对措施有了新的认识。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疼痛已成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已引起临床的重视。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严重的疼痛会降低患者的精神状态,使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影响病情的控制和发展。患者情绪越糟糕,其疼痛程度就会越重,越疼痛患者情绪就越不稳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2]。在护理此类患者时要准确评估其疼痛程度和临床体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而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3]。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在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后疼痛情况得到缓解,且本次研究的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6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对护理持满意态度,满意率为95.00%,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由此我们认为对腹部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梁启坤.开胸手术患者机械通气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海南医学,2010,21(13):147.
[关键词] 腹部损伤;急诊手术;配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09-01
腹部损伤在外科系统是常见的重要疾病,急诊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多伴有脏器损伤及休克症状,其发病率在平时约占各种损伤的0.4%~2.0%,死亡率高达10%[1]。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做到诊断准确、准备工作充分、抢救患者及时、配合手术熟练,为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奠定基础。现对92例急诊腹部损伤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9年5月~2010年2月,共收治腹部损伤患者92例,其中,肝破裂6例,脾破裂40例,脾脏包膜下血肿10例,消化道空腔脏器破裂穿孔17例,网膜及肠系膜损伤7例,其他损伤12例。男63例,女29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7岁,90%为中青壮年。
1.2 护理配合
1.2.1术前准备
1.2.1.1观察判断、物品准备腹部损伤要求手术人员快速明确诊断,手术抢救及时,护理准确细心,急诊手术患者,医生多以剖腹探查术送至手术室,接诊护士应立即了解病情,根据患者外伤性质、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损伤的脏器,迅速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检查各种仪器的性能是否完好,调节好手术间室温22~24℃[2]。
1.2.1.2危重患者术前准备外伤患者多数病情重,失血多,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在医生未下达医嘱前使用套管针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缩短抗休克时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入O2吸予,改善重要脏器的缺氧状态。妥善固定好患者,并协助麻醉师做好全麻插管。
1.2.2术中护理配合
1.2.2.1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生紧急行剖腹探查止血要求器械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集中精力,注意手术医生的手术进展情况,掌握每个手术阶段所需的器械及物品,准确无误地递给术者,并考虑下一步手术中所需的物品,动作敏捷,对术上的一切用物都必须仔细核对。由于腹部损伤多伴有脏器损伤,抢救手术时间紧迫,出血量多,术中常用的止血棉垫及大纱布,应于术前及关闭体腔时认真清点核对,手术完毕时,器械护士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无误方可结束手术。
1.2.2.2巡回护士坚守工作岗位 准备器械及抢救物品,同时与器械护士清点器械、纱布块、止血垫,并做好记录,以便在手术结束关闭体腔时核对,协助麻醉师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吸引袋内的出血量,随时作好输血,保持静脉通畅。注意输液速度,防止急性肺水肿发生[3]。术中抢救用药根据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用过的药物空瓶、血袋统一存放,以备核对。同时应观察患者术中导尿引流袋内的尿量及颜色,以便判断休克和肾功能变化的依据,尿量过少,考虑血容量不足或肾功能受损害,及时调整输液的量和速度,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观察腹腔留置引流管的颜色和量。保证准确添加手术中所需器械及特殊器材用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4]。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各班护士必须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医生,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应作出充分估计,做到术上台下通力协作,有条不紊,干脆利索,为在第一时间内抢救患者作好充分准备。
1.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再次核对器械、止血垫及纱布块,协助医生包扎伤口,整理患者用物,将患者轻搬至手术推车,并随同麻醉师护送至病房,向值班护士交代患者术中病情变化及出血量,注意各种引流管是否畅通及注意事项,并做好交接记录,对整个护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前后连贯[5-6]。
2 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手术配合和治疗措施,仅1例患者因多脏器损伤,失血过多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91例经手术抢救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7~12 d。
3 体会
现代创伤是急诊手术护理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士全面掌握创伤性专科理论和技能,独到的观察能力和急救意识,高超的急救技术和快速敏捷地协作手术医生进行急诊手术,还要具备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手术工作做到:准备工作充分,抢救患者及时,配合手术熟练,无菌技术操作严格,业务技术基础扎实,使腹部损伤急诊手术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55-467.
[2]张建国,李伟建,袁玉坤.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3):198.
[3]李泽洲.腹部闭合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40.
[4]李华.手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0(4):206.
[5]王敏,刘岩.2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234-237.
关键词: 全麻; 腹部手术; 呼吸; 影响因素; 护理
一、临床与方法
1、 一般资料:在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间,分别选择全身麻醉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患者各25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上腹部组:男性11人,女性14人,年龄26-66岁,平均57岁,其中胃手术7例、胆道手术10例、脾脏手术4例、喷门手术2例、胰腺手术2例。下腹部组:男性13人,女性12人,年龄25-68岁,平均56岁,其中结肠手术12例、直肠手术13例。
2、方法: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一天和术后六小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用Microlab 3000 Series (Micro Medical Ltd,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观察呼吸情况。二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术后分别收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其中VC、FVC因受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用SSPS统计软件包处理,统计结果显著性标准定为P<0.05。
3、结果: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六小时各项呼吸指标比较结果分析二组在PO2、SaO2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术后六小时,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VC和FVC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
二、讨论1、膈肌和胸廓的影响。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的。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 ,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内才能恢复。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术后胃肠账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
2、切口疼痛。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感会越来越来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胸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 。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SaO2有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生理功能。
3、 神经反射刺激。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4、肺动脉压增高。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血管收缩,引起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上腹部术后肺动脉压可有增高,可增高达70%之多,同时,肺静脉压亦可增高,引起肺血流的再分布,使肺血液较多地分布于(通气功能较差的)肺上叶部分,从而形成较明显的分流,这可能是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全麻下腹部手术对呼吸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护理对策1、术前护理
(1) 加强术前知识宣教。预防交叉感染,增加营养,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劝告患者术前术后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术前进食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按要求做好术前禁食及胃肠准备工作,预防术后腹胀、呕吐。
(2) 呼吸功能锻炼。对上腹部大手术患者,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以便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呼吸功能锻炼包括:
1)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一周练习慢而深的吸气,在呼气末停滞1-2S后缓慢地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每分钟8-12次。
2)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作深吸气后关闭声门,尔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
3)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使用腹带绑住病人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以代偿因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腹式呼吸。
2、术后护理
(1) 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六小时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率、幅度、肺部罗音。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术后,48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
(2) 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回病房后,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一般患者清醒后,就给予低半卧位,使横膈下降,有利于肺部膨胀。术后六小时,每二小时翻身一次,鼓励床上活动,预防肺不张。腹带松紧适当,防止影响呼吸,如患者主诉切口疼痛剧烈,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或镇痛泵止痛。鼓励患者作胸式呼吸,可减轻切口疼痛。 同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循环和胃肠蠕动,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尽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