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时间:2023-08-11 16:56:25

序论:在您撰写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第1篇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through the wa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make staff career planning, and make it combine with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goals, achieve the goal of enterprise and the employees' win-win. In this paper, through looking for employees' personal development needs to make it consistent with the enterprise concept, the enterprise takes measures to help employees to improve self, and then establishes and perfects the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broadens the staff's professional channel,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关键词: 职业生涯;人才培养;创新

Key words: career;talent training;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89-02

0 引言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说职业生涯规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员工来说,它能促使员工充分认识自己,通过学习,克服弱项,挖掘个人潜力。作为企业可以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人力资本增值的角度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因此构建员工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体系将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1 了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需要,寻找企业理念、目标的切入点

每个员工在企业中,都会寻找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迫切的需要建立心理认同,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使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宗旨;使员工明确与企业是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寻求双方发展的共同点;明确员工发展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企业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有这种认知深入人心,切实达到真切笃实的程度,员工就会自觉的将这种认知转化为行动,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2 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

员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合理的职业管理。企业中不同层次的员工从事的工作及其性质不同,职业成长阶段不同,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行为方式也不同,因而企业在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时的重点和发展目标就不同。因此构建一个结构合理,互相支持、互为促进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企业发展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拓宽员工成才的职业通道

3.1 健全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成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人才工作层级管理运行机制,构成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管理运转机制。完善人才工作闭环管理系统,构建人才工作规划、计划、实施、评估、改善等全过程管理体系。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树立人才观,建立统一人才规划、统一目标管理、统一优化配置、统一培养选拔的人才集约化管理机制。准确把握人才资源结构现状,科学预测未来人才资源供求关系,根据企业发展和重大攻关项目需要,着手未来人才的储备,并通过组织调配、项目锻炼、组成攻关团队等形式,实现现有人才的优化配置,形成整体优势。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盘活企业人才资源。完善人才选用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关键核心岗位,促进各类人才根据岗位需要和自身发展在企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增强人才发展活力,发挥人才资源最佳效益。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引领和组织作用,带动和促进团队成员迅速成长,制定激励政策,完善人才测评体系,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单位和艰苦岗位流动,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共同发展。

3.2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完善培训管理体系。规范培训组织体系,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起上下分级的培训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各相关方的作用,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关系企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工作,积极构建纵横贯通、上下联动、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教育培训体系。

优化培训资源体系。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建立起具有企业工作特色的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远程培训教育,为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还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培训资源,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课程、课件和培养企业自己的内部培训教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培训等形式与各大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研究所等高端学习机构进行深层次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高端的知识优势和培训优势,提升企业经营人才、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等的知识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立覆盖全岗的标准培训体系。企业应基于岗位工作分析,开发并完善各类人才的能力培训标准,将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企业文化作为培训主要内容,以标准化的培训教材、题库、课件,统一培训标准和培训内容,实现覆盖公司全部岗位的标准培训体系。二是建立覆盖全员的差异化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差异化的培养开发模式,通过职业导师指导、成果应用、承担项目、轮岗锻炼、工作交流、挂岗学习等模式,加强岗位技术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各类人才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三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实践锻炼、研讨交流、参观学习、调查研究、课题攻关、交流深造等多种方法,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效果。

3.3 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优化企业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建立竞争性选拔常态机制,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竞争性人才选拔常态机制。引入“定性(考试)+定量(素质评定)”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模式,对人才发展跟踪培养,开展人才全职业生涯培养,进一步完善人才的评价机制;可以将绩效考核管理手段引入企业人才管理中来,建立人才考核体系;在政策研究、课题承担、项目开发、经费使用等方面予以倾斜,创新人才的管理使用机制,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人才机制。用活用好优秀人才。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坚持以用为本,合理使用人才,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能力、水平来安排工作岗位,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成长。建立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管理、技术、技能专家遴选工作,拓展各类人才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优秀专家人才作用,组织优秀人才参与承担企业决策咨询、课题研究、项目攻关、技术研发、导师带徒、交流培训活动,为优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提高人才使用效能。

3.4 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企业不能将人才培养孤立起来,要在企业范围内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体系,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企业要承担起建设人才发展通道的任务,通过建立相关制度,辅导各类人才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融合,给员工搭建起施展才华,推动发展的平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充分利用榜样力量以点带面,通过宣传对各类优秀人才的荣誉激励,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人才的价值和贡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得到业内认可、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许愿.关于企业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09).

第2篇

关键词:项目实践;创新主体团队化;全过程培养体系;文化建设

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塑造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竞争与发展的大潮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阵地,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sophia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初步构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全过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1、项目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把学生中蕴藏的创新热情激发出来,并使之发展成为创新能力,是教育战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中心工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训练与实践,需要环境与条件的支持。在环境与条件中,项目环境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必须有学生能参与进行训练与实践的项目。学生在项目的实践中,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会了动手和动脑,学会了做人和做事,培养了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逐步获得。一项创新成果的产生,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一个从感觉出问题、捕捉问题、分析问题、分解问题、规划解决问题、具体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正确性验证,直到正确性结论获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应具有的能力的总和,才是我们所说的创新能力。尽管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所侧重,但是对学生来说却应该得到尽可能全面的训练。

创新型人才也是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不管从事什么事情,总是在对事物的规律进行研究,在效率或质量上进行改进,甚至用新的事物取代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实践是极其宽泛的。除去参与学术性的、技术性的、产品性的、开发性的项目之外,只要具有创新的理念,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创新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在过程中逐步汲取和锤炼学生的“想”能力、“做”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之成为会想、会做、会表达的人。因此,项目实践是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2、创新主体团队化

当代创新活动的主体具有团队化的趋势犯。这是因为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其领域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单独的个人无法完成,只能采取团队的形式才可能完成。面向团队创新的人才培养,培养的主要方法是学习与实践。不仅要夯实理论技术基础,还要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业务专长,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认真态度和研究性习惯。创新主体团队化,就是创新智慧集成化,将问题提出的智慧、问题解决的智慧、应用推广的智慧集成起来,形成整体创新能力,推进科技与社会经济进步。

因此,我们根据社会需求,为实现创新主体团队化,在嵌人式系统领域,将实验室成员按研究方向差异分为3个团队,其下又按团队研究方向的细分划为几个小组。团队及小组均设1名具有较强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为负责人,由其承担团队项目管理及实施工作。此外,在团队主体的人员增补方面,为解决高年级学生毕业离队的问题,实验室定期吸纳低年级有意向和兴趣的学生,以其个人意向及团队实际需求将其分至小组进行培养,从基础知识学起,以高年级学生“一对一”方式带领其学习、实践并给予指导帮助,使其研究性习惯得以培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实验室创新主体团队化。

最终形成的此种“教师一团队负责人一小组负责人一小组学生”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团队管理架构使项目得以高效并保质地完成,在利于团队项目管理实施的同时也有利于技术积累及人才的循环培养。

3、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

学生的创新热情需要引导与组织,需要理性支持,才能放大与保持。所以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关于创新的理性分析,以使他们的创新热情能够放大、强化和保持。在这些理性分析中,我们特别抓住以下4个要点。

1)社会进步与创新的关系,着重分析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引导学生将创新的热情贯注到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之中。

2)创新能力与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创新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与升华,引导学生把打好基础与提高创新能力一致起来。

3)创新能力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而不是单靠书本念出来的或者通过课堂听出来的,引导学生把参与实践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4)创新能力与全面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高低,例如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行为作风,直接影响一个人创新能力发挥和创新成果运用的好坏,引导学生在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当学生获得了这些理性支持时,进发出极大的积极性。有力地组织工作,对放大和保持学生的创新热情极其重要,使学生对创新更加充满信心。目前我们主要采用“启发刺激式”和“自由讨论式”的组织形式。“启发刺激式”是以教师、团队及小组负责人讨论得出的主题为中心,以“头脑风暴”为形式,让团队成员发挥其积极性、智慧、创新能力,集思广益。主题或为新颖、有研究前景的点子,或为社会、自然现象及高新技术等。另一种形式是“自发讨论式”,则为一种通过发挥多人智慧以提高项目进度、质量的形式。通常团队成员在项目中遇到难题时会以这种形式针对问题自发组织讨论,各抒己见,最终统一意见,使问题得以解决。与此同时,自发的、多种形式的讨论也利于提高项目的完成进度及质量。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参与项目管理和实验室管理,放手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干”中培养学生的管理及管理创新能力。在实验室,由教师负责总的管理工作、项目进度的整体把握等,以保证实验室事务的有序进行,具体的管理及任务分配等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负责实验室整体工作,包括分组制度、成员管理、成员规章的制订、环境卫生的保持等。在实验室每个阶段初期,召集各组负责人商定各种制度,并进行统一管理及监督工作。阶段中期,团队负责人可根据各团队中出现的状况向老师提供反馈,并商讨改善方案,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对于项目,完全由团队及小组负责人负责项目任务的划分、人员的分配及时间节点的把握。另外,实验室实施财务“透明制”,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统一管理。所有成员所需经费,须以团队形式提交项目立项申请和完整的项目技术方案,经过讨论确定立项后,按照审批经费预算可到财务人员处报销。这样,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实施,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管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放手干,逐步促进实验室整体的发展。

4、构建多层次、全过程的培养体系

探索人才培养机制要以学生为本,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有计划、持续、步步深入地发展与提升。从思路到做法上,既要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互带动、相互推进,又要解决学生实践项目来源的持续性与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实践中探索多层次、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培养目标与人才特点,完善组织形式和培养方法。

1)项目实践训练。实验室项目分为自主研发项目、企业项目和政府项目。研发项目是由学生通过发挥其创新性和积极性,提出创意、搜集相关资料,经团队自由讨论形成最终目标,并通过长期努力将其实现。基于团队研究项目,实验室鼓励学生申报校级、市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此类项目申报过程中的申请书填写、初期答辩、中期答辩、结项答辩等流程使学生在研发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表达、应变、处事、审美能力等各项素质。对于企业项目,通常以实验室名义承接,时间周期较短、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由教师根据项目内容指定学生完成,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

2)竞赛培养。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前期的选题、准备工作,到中期的申报、项目实施,到后期的实战比赛、作品展示、现场答辩等工作,不但要求学生有好的创意、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更是对学生意志力的考验。实验室在组建初期即以“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组建了团队,在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以极大创新热情积极投入,收益颇丰。目前,实验室也着意于培养下一批“挑战杯”的参赛团队。

3)拓展视野。组织企业参观,并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拓展了学生视野,使学生从活动中观察企业制度及企业文化。实验室组织去Google上海公司参观,并与Google公司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参观过程中,成员与接待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实验室成员针对Google的现状及发展积极提问,接待人员认真解答,使成员对Google这样的国际企业有了制度与文化的认识,将所学应用至实验室建设。

4)基础训练。随着实验室对学生学术研究的重视度不断加深,文献的查找及消化对学术研究的意义重大。实验室与美国’UNH大学开展学术合作研究,定期视频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让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是实验室的一大创举。

5、重视实验室的文化建设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将创新热情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创建基于能力的文化环境至关重要,基于能力的文化环境是一种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为达到组织目的、实现组织目标,根据组织价值观协同工作的组织体系。如何创造一个能使大家奋发学习、不断进步、携手努力、恪尽职守的文化环境,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目标。为此,实验室做出了以下努力。

1)设计和制作实验室标志和旗帜,树立团队标志形象,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2)在实验室制作照片墙及学生标语墙。将实验室团体照、个人照、荣誉照、趣味照等记录实验室成长的照片贴在墙上,不但是回顾、记录已有成果,更是展现团队精神面貌。同时,实验室标语,6个首字母源于Sophia的英文单词:Staidness(认真)、Opporttmity(机遇)、Passion(激情)、Happy(快乐)、Innovation(创新)、Activity(主动),凝聚了实验室团队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更激发了成员的创造热情。

3)体育运动与茶话会。为使成员劳逸结合并增进成员间交流,实验室定期组织体育运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小组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实验室也采取鼓励制度,如给予资金奖励,使其自由组织小组活动,最终达到增强实验室凝聚力的效果。

第3篇

1软件领域工程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培养的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型人才应该是基础扎实、理工结合、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使学生在软件领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软件工程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工具和技术,能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另外,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是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1]。

本科教育阶段是培养工程型人才的重要阶段,软件领域的人才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为基础的,无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是软件工程专业,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一直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之一。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软件领域的工程人才就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工夫,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在本科教育阶段应该使学生具备以下四种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这四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对于软件领域工程型人才能力的培养要从本科一年级开始,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始终,为了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我们建立了针对本科教学的实践课程体系,将全部实践课程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工程训练和综合训练。层次从低向高逐步过渡,以学生个体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能力训练,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以团队合作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小组项目开发和工程训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背景下建立软件的工程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交流和沟通能力;以工程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开发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实现了从个体能力培养、团队合作与工程意识培养到职业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实践课程的层次和培养目标的关系见图1。

2实践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与设置

在传统的计算机类和软件工程类的主要课程中均有相应的课程实验,这些实验可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使用开发工具、验证基本理论或成熟算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协作能力,但距离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型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探索新的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实验教学体系的关键,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成为实验教学体系的有利支撑。根据当前技术发展对于软件类工程型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紧密结合软件学院自身条件和特点,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技能训练为辅助的实践课程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将软件的工程化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系列实践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渗透到每一门实践课程之中。

新建立的实践类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图中用粗线框起来的课程为新开设的实践性课程。

整个实践类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2.1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实现“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使我们认识到,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先使学生通过实践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实践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然后再通过实践验证理论、丰富理论,使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新的高度进行再一次的感性积累。因此,“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是新的教学计划中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理论性课程之前增设必要的实践性课程。例如,“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先于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从应用的角度提出理论问题;“操作系统基础实习”从应用的角度为学习操作系统原理积累经验;“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为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提供应用背景。同时,专门设立具有阶段总结和综合性质的“软件基础实习”和“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通过实践开阔学生视野,给理论一个发挥的空间,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工程意识。

这样“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相对独立的各门课程通过实践联系在一起。

2.2将软件工程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

培养软件工程意识,使工程化思想成为学生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软件工程往往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课程,学生们认为软件工程就是一些条条框框。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合作开发软件的感性体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于理解软件工程的精髓。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软件工程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第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起,就开始灌输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结合在低年级开设“个体软件过程”和“小组软件过程”等任选课,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理论之前就先对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进度控制、软件质量、成本控制、文档管理、团队合作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接触并了解软件工程,并具有初步的程序开发经验,进而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理论时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完成从经验积累的感性认识、到系统理论提升的过程。之后再通过实训,用软件工程的理论来指导软件开发,最终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需求分析、建模、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部署全过程的经验、理论和能力。

2.3分层次设立独立的实践课程,逐步提升工程能力

根据实践课程的难度和教学目标,将实践课程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工程训练和综合训练[2]。

(1) 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基本的编程能力,进行编程入门。基础理论训练培养学生面对实际应用进行需求分析、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通过从实际应用中提出的简单工程问题体验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

(2) 专业能力训练是结合各个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项实践。

(3) 工程训练是在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以典型的实训项目或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进行软件开发过程训练,体验完整的软件开发全过程。

(4) 综合训练是通过实际应用项目使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逐步完成“个体能力培养-小组项目合作-工程项目开发”的能力训练过程。

2.4强化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新增实践课程采用“1+1”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各门课程在理论上已经相对完整和成熟,在教学方法上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在保持原有理论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和充实。

从整体而言,在理论课程中要继续保持原有的理论特色和深度,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开展验证性的实验,充实原有的实验内容,提高实验难度要求。通过研究课程之间的联系,删除重复内容,适当压缩理论课程的教学学时,加大不同课程实验之间的难度差异,使得不同课程在实验上可以相互协调和衔接。

在设置实践系列课程时,坚决避免原有理论课程中验证性实验的简单“搬家”。主要的实践课程要与理论教学课程密切配合,采用“1+1”模式,即“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模式。与理论课程相配合的实践性课程以设计性、综合性、大型实验为主,一般为2学分32学时,其中教师课上集中指导或讲授仅在8学时左右。实践课程要强调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个体的实践题目还是小组的协同实践,课程中涉及的技术和设计方法均有一部分是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的,学生需要通过自学来掌握,实践的结果则强调创新性,鼓励学生把各课程和自学的知识融合起来,并结合社会的真实需求(课程中作适当的简化)创造性地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程序技术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全局架构、时空效率、功能等进行评价,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

2.5对技术课程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如何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不同的技术路线,或者把握不同技术路线的差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急迫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针对不同的技术路线,对技术课程进行了分类[3],开设了专业基础、JAVA、微软、LINUX、电子商务、嵌入式开发、软件理论、媒体技术、网络与安全、游戏开发等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能在不同路线上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同时根据技术的发展,我们也适时对课程大纲进行调整,把软件领域的最新发展反映到课程中。

3新开设的实践系列课程简介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开设的实践性课程介绍如下。

3.1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

“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第一门实践类课程。在学生掌握了C语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体的编程能力。通过设置具有实际背景的题目,使学生经历问题抽象、建立数学模型、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编程调试等过程,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的题目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前就从应用的角度开始接触线性表、队列和栈等数据结构,开始接触一些复杂的算法。课程让学生从编写长度为几十行的代码起步,逐步达到能够编写300行以上C语言程序的水平,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和良好的编程习惯,逐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抽象能力。

3.2用户界面设计基础

“用户界面设计基础”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LINUX或DOS字符方式下开发用户界面的主要技术,以及Windows环境下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方法。使学生初步体验用户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技术,体会用户界面将是用户需求的重要部分,理解“用户的软件才是我的软件”。本课程与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主要侧重于个体能力的培养。

3.3软件基础实习

“软件基础实习”是为具有一定数据结构理论基础的学生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对前期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基础)的一次综合实习,是对软件工程的第一次实践。实习采用开发小组开发方式,通过设计一些超越学生当时已有知识水平的问题,例如具有操作系统背景、人工智能背景、编译背景、数据库背景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内协作开发,完成一个至少2 000行的小型系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简单分工,并进行角色互换,初步体会软件开发过程,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4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

“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以低年级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已经熟悉的简单的业务系统为背景,采用开发小组的形式,开发网上数据库应用系统(如网上购物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学生成绩管理,BBS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技术和知识(数据库设计、网络程序开发等),体会应用软件架构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5操作系统基础实习

“操作系统基础实习”以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为背景,选择具有应用性质的课题,从应用系统开发者的角度学习和研究操作系统,通过系统调用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区别于传统的操作系统原理理论性为主的课程。通过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初步掌握软件部署的方法。上述课程也开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6专业能力训练系列课程

“专业能力训练”定位在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与相应的理论教学配合。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考虑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结合,开设了“嵌入式系统开发”,在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的背景下强化学生的系统意识。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并了解当前的流行技术,专门开设以.NET技术或JAVA技术为背景的实践课程;通过增加Linux平台实践内容,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今后的自主确立专业方向打好基础。这些课程强调从系统高度来认识计算机,从软、硬件两个角度看待系统架构。

3.7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

“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是以企业成熟的软件开发模型为基础,选择企业根据实际软件系统精选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学生以开发团队形式,按照步骤在规定的时间点完成规定的任务,体验从需求分析建模(需求由案例给出)、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部署的软件工程全过程。使学生熟悉企业化软件开发流程,具备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开发的能力。实训模拟企业运作机制,模拟企业中实际存在的项目压力和工作压力,以考勤和项目的进度检查点进行监控,以项目开发结果进行最后考核。学生将体会项目经理、设计人员、编码人员、测试人员等各个角色的工作,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设计综合能力。

4实践类课程对现有教学的影响

4.1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新建立的实践类课程使得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我国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构建课程,重视基础理论的抽象和学习,忽视理论的应用背景和实现技术;重视独立课程自身的实验过程,缺乏覆盖不同课程、串联不同知识的综合性实验;更多的是融合在理论课程中的验证性实验,没有针对创新性能力培养的独立课程。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加强了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首先了解应用背景,并尽可能早地接触专业内容,在低年级就完成“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用户界面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基础实习”这样相对完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而为后续的理论学习与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个体系中,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方式,学生通过初步的实践,积累必要的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通过新的实践课程提出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并总结出理论上的欠缺进入新的理论课程,在这个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学生的兴趣并使之能克服较大的自学和思维压力,变学习压力为学习动力,引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2实践类课程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可能

要保证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防止实践类课程蜕变为理论教学,对于实践类课程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讲授模式和课程管理机制。

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要树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观念,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讲述实验的步骤和细节,不再讲授原理和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讲解题目(项目)的背景(实验需求)上,即向学生明确应用的背景、实验目的、期望看到的结果、实验的具体的参数和指标要求。同时适当点出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理论分析,自己建立问题的模型,自己掌握开发进程。

教师在实践类课程中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者,教师更像一位工程项目的经理,负责提出项目的要求、检查项目(学生)的开发进度、监督开发过程、评定软件质量。在课堂集中教学中,教师又像一位主持人,召开的是项目进度汇报会、技术交流会、软件演示会等。

对技术上或设计架构上有相同的课程,我们鼓励一些学生能以一个较大的项目贯穿始终,能逐渐把小系统完善成大系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题目难度类似的课程,我们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架构和技术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实践类课程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少学生们在实际课程中完成的算法设计,或者采用的理论指导出乎教师的意料,这对于教师同样是促进和挑战。

4.3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延展课堂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提供新的途径

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辅助工具。教学支撑平台具有信息、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C/C++/JAVA源程序自动测试、在线答疑和讨论等功能,为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学生和访客提供不同的权限。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支持多门课程,既解决了教学资源共享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模式,有效地达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同时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也遵循软件工程的原则,在关键点设置时间节点以考察学生,把软件工程的思想融入教学管理。

5结论

自2002年起,我们从单门课程的改革开始,逐步建立了实践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再进行调整和充实,逐步完成了具有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实践课程体系,新设立的实践类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的距离,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4-255,264-265.

第4篇

关键词: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型人才

由于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特点,所以化工行业的安全问题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化工安全形势严峻,频繁出现职业危害与危险事故,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化工行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要求。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人才十分重要。相关教育人员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并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产、教、研结合,还要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

1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之前,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化工安全专业的核心,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化工安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充分的考量,还需要结合化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进行考虑。所以,在培养化工安全工程人才的时候,需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指导,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达成理论知识、专业素质的统一发展,熟练的掌握化工安全工程、安全技术等技能,在使用与生产危化品的时候,能够做好风险源的提前辨识工作,以此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控力度,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发生。在此基础上,化工安全工程人才还需要掌握安全事故的正确救援方式,并且从事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等相关的设计,还要具备评价、培训、管理、监察等技能,逐渐成为社会所需的开发型人才。

2化工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2.1分析预测市场需求,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

首先,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能够进行化工制图作业,并且了解电工电子的专业知识,在进入到企业工作之前,能够对生产设备有基本的了解,还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化工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化工工程的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具备化学工程操作、安全管理、检修的能力,对化工工程进行防腐处理。其次,在化学反应中,会有一些反应是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开展的,需要对高危设备进行管控,还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做好危险品的存储工作与运输工作,保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性。再次,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且对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的职业化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在发生风险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救援,逐步完善科学化的培养体系。在传授化工安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并且为学习者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通过建立学习平台与实践平台的方式,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人才的教授仅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利用建立合作小组的方式,对化工安全工程的问题进行探究。在大一、大二阶段,教育人员要培养学生实验室的试验能力,并且以化工安全知识作为基础,在大三阶段进一步学习安全学科知识,并细化化工专业安全工程知识,对管理方式与安全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安排到化工企业中进行实习,以此避免出现学习没有实质性同步的问题。

2.2梳理化工专业知识结构,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在化工安全工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化工专业知识结构的梳理工作十分重要。教育人员要立足于化工安全方面的需求,明确安全工程体系,并且建立统一的结构模式。在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培养专业人才有直接的关系。课程主要体现在职业、学科与学生中,都会直接的影响专业课程的建设。就大多数大学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化工专业的知识结构就是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教育部门会对基础课与公共课提出明确的设定要求,而对于化工安全专业来说,专业基础课十分重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生对化工安全知识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不断扩大知识面,能够对社会就业方向进行选择。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化工安全人才,就需要结合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且建立复合型、应用性的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其安全工程管理能力,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精通技术的化工安全专业人才,以此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满足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创新化工工程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开展化工安全工程的专业知识教育,都需要在工科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并且将科技技术作为核心内容,发现各种知识间存在的必要联系,并且将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合,方便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对于化工安全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进行课程的合理分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大四的学生,要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并且将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进行划分,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与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联系机会。例如,在化工安全专业的选修课上,教育人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与实习,地点就可以选择最近的化工工程。此外,还可以将学校作为实践的起点,开设化工实验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构建实验室的过程中,要符合学科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保证不会脱离基础的教学理念。

2.3合理调配化工安全专业教学模式,进入社会岗位实习

要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化工安全专业人才,就需要合理调配化工安全专业教学模式,并适当的更新课程内容,不能一味地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授,而是要将教材内容作为重要的依托,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育人员可以利用科研项目中,曾经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实际生产中可能面临的危险问题,逐步加深对化工安全工程的认识。利用课堂与课下的沟通与交流,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此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化工安全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问题,开展化工安全防护演练的工作,并且由教师进行统一的评价,在增强学生处理危机事件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解决岗位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尽早融入到生产实践过程中。在完成教学活动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岗位中进行实习,学生在进入到化工企业实践之后,需要对单位的人员结构与生产环境有基本的认识,明确实际的实习目标,并且进入到岗位的工作中,以此增加化工安全工程人才独立工作的经历,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适应化工企业的需求。

第5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发展;人才培养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153-03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煤矿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煤矿行业发展的主题。煤矿企业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行业、企业和管理培训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煤矿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安全性人才的中期、近期和长期培养总体规划,加快安全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企业的诸多安全问题,真正地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数据来看,我国从2002年到2006年发生的一次性死亡人数超过十人的特大煤矿事故高达近200起。2005年我国的煤炭总产量约为20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7%,但是我国因煤矿开采的死亡人数占全球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煤矿类事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人民币损失高达30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煤矿行业的安全水平十分低下,煤矿类企业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安全健康发展,针对煤矿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针对我国煤矿类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从煤矿企业的安全方面人才培养提出了解决煤矿企业低安全性问题的办法,通过系统性地培养安全人才全面提高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

水平。

1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1 近期培养中专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基础

煤矿企业的职工文化程度低而导致的煤矿从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较差是煤矿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我国煤矿行业长期以来受到了煤矿工人不需要知识和技术的误区所误导导致了很多煤矿企业大量招收农民工,这部分农民工有80%以上只是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地方和私有性煤矿的学历更低,这种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难以进行集中性管理,这就在遏制和减少事故因素上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阻碍。在矿井下工作的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以及矿业管理中人的安全具有着引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只有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系统工作的安全。近期培养中专生的计划是通过一段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中专生,通过基层劳动学习的方式组成煤矿安全基层管理队伍,通过培养劳动组织管理和劳动应用技术为主体,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将这部分管理人员充实到基层管理队伍当中,为夯实煤矿行业的基层管理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中期培养专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特点

煤矿类行业从手提肩挑的纯体力劳动发展到现在的矿井机械电气自动化采煤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在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以及设备的工作线路优化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在煤矿开采的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要专于矿井设备的故障问题分析和排除,同时要传授给他们丰富的经验知识,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煤矿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开采特点和企业技术特色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队伍。只有拥有了一直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实现矿井的高效开采。在近几年的煤矿开采事故当中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规律。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事故都是技术上的风险问题。但是这些所谓的风险事故都是人为可控的,这些事故的发生是人造系统不良运转和运作失控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来说是能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的。如果在安全管理技术方面有一只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可以避免很多重大事故的发生。在这一工作环节煤矿企业可以利用三到五年培养一批专科类学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这部分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系数的。通过培养这批安全管理人才来掌握基层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技术,使得这部分管理人员能够成为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将其充实到管理队伍当中。这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长期培养煤矿专业本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关键

要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煤矿的发生就要全面提高煤矿开采的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水平的最主要关键就是提高行业生产的安全水平,将更新更加具有稳定性的开采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领域,以此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积极利用先进的思想成果,同时要注重将研究出的思想成果加快市场转换和推广。进而建立全面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到八年的时间着重培养一批本科生进行安全技术管理和风险安全控制教育。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培养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和应变基本能力,使得他们逐渐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这对于煤矿灾害的管理和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对策

煤矿类企业人才短缺的矛盾要从培养的主体上出发,同时要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联手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多种渠道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从培养的客观环境上来讲,要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社会公众和在职的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要尽可能大地将影响覆盖到各个监管方面。政府方面作为监管工作的主体要加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开采监管力度,以此保证煤矿行业能够安全健康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方面,政府要给予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多制定出有利于煤矿企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当地报考煤矿类院校和专业的分数要求、减免煤矿专业学生的学费、扩大该专业的奖学金范围以及提供伙食费和日常补助等,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该专业的学习当中。政府方面还要通过制定法规规定煤矿必须要对已经从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不定期的考核和抽检。针对煤矿企业事故频发要加强人才培养中对安全性方面的培养,加大对安全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煤矿企业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从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重视培训的效果。对于培训对象的要求上不仅要对下井实际参与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还要对临时参与工作的外来人员如科研人员和合同工进行培训。通过详细地培训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企业自身也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以此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作为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教育部门,要充分注重教育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教育共同筹措资金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以此扩大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作人才。除此之外,高效还可以通过教师调动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这主要针对于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教育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脱轨等现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和综合水平,从而为在校老师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教育效果。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同社会的联系,实现产学研的相结合,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办学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育手段,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两个重要的外在客观条件,煤矿类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是进行安全性教育的主体,这要从几方面做好对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好良好有效的激励制度,因为每个人的需要是每个人存在的必然性,每个人的存在也都为一定的目的性所驱使,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煤矿企业要根据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制定多种渠道的激励机制,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种人才多元化的需要,从工作人员的目的性出发有效地引进和管理人才。其次在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下,还要改善煤矿企业的软硬管理环境,以更好地留住企业的人才,如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从物质、精神以及感情人文等多种角度把握人才,以此建立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人才资源的管理应用和开发要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发展,不能只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需要建立多渠道培养人才的体系,从政府、教育部门、企业等多方面联手做起,扩大培养人才路径,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煤矿企业的人才,解决煤矿企业的人才缺失问题,进而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贾逵煤矿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才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最根本途径,这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引起煤矿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快了安全性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性生产,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志斌,马尚权,刘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安全科技人才现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6):35~39.

[2] 王书明,何学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27):19~20.

[3] 李新娟.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研究――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

[4] 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5] 张仁东.煤炭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85~287,295.

[6] 美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系统及启示.http://1 f k /Read News.asp?News l D= 697,2005-7-20.

[7] 柳慧鹏,刘玉祥,阎飞.印度煤炭勘探管理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3):23~26.

[8] 王庆军.煤炭企业人才短缺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I):32-33.

[9] 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Parti.

第6篇

“体教结合”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产物。从广义上来说,“体”泛指体育系统,侧重运动训练;“教”泛指学校教育系统,侧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简而言之,“体教结合”就是两大部门相关优势条件的有机整合共同致力于体育事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应在学校体育,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学校办好优秀运动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尽快建立科学高效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育训练坚持首先是一个学生,然后再是一个运动员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学生投入运动训练首先是从兴趣出发,体育苗子的发现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那么运动员选材的局限性、体育竞赛工作的不公平竞争性及损害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等问题也会很容易得到解决。

2、实质性推进体教结合人才培养工程,开发运动员信息化管理平台

2.1体教结合人才培养工程的整体推进

教育局与体育局达成共识,由体育局提供训练经费,教育局解决体校学生的入学事项,使运动员在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就近学校上学,真正做到体教结合,文化与体育双赢。

以体校为龙头,辅助基层学校进行业余训练。体校有针对性地选择几所训练工作相对扎实的学校进行资金和技术扶持,从而提高基层单位训练的积极性。

对基层单位进行业务培训,了解国内外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宜兴市体校充分利用每年二次的全市中心教研组会议,向全市体育教师传达最新的政策、法规和竞训趋势。

2.2开发信息化管理平台

我市与北京中体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开发运动员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运动员注册管理、运动员竞赛管理、运动员成绩管理、运动员训练跟踪。目前已完成宜兴市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并已投入使用,圆满完成了2010年的全市运动员注册工作。

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新闻公告管理、教练员注册、运动员注册、运动员注册审查、手机短信群发、日志管理等。由各学校自行对本校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管理,维护本校教练员、运动员的信息

运动员注册管理主要包括运动员个人信息、相片、家长联系方式、教练员及测试成绩等。

教练员注册管理主要包括教练员个人信息、相片、主要项目、裁判项目及等级等。

保证运动员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注册管理的关键。而目前验证运动员年龄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的有效办法就是读取二代身份证上的信息。本系统采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读取二代身份证芯片里的信息,然后与各单位填写的信息进行核对,如果身份证号码、姓名等填写一致,系统自动保存身份证芯片中的相片,并标识为身份证审核通过,这时各单位无法再修改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为了保证各单位上传的运动员相片的真实性,系统可以在审核运动员二代身份证后进行上传相片和二代身份证相片的人工核对。

3、维护体育竞赛秩序,合理利用信息平台为运动员参赛资格正名

宜兴市通过使用运动员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过实践检验有力地维护了体育竞赛秩序,发挥了为参赛运动员正名的实质性作用。概括起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了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公正性。要求基层学校对每年的适龄队员进行注册登记,我们充分利用二代身份证的信息进行电子比对,从而达到参赛队员年龄的真实性。

第二、公平性。每年进行网上二次注册及审查,延误注册时间就自动弃权。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选好运动人才进行注册,而不是过去那种到赛前随便选几名学生就可以参赛了。审查采用二代身份证电子验证及学籍管理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杜绝了以往比赛中出现的以大充小、租借运动员等不公平现象。通过本年度的注册管理工作,各基层学校训练时间因注册时间的要求大大地提前了,训练积极性提高了。

第7篇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 Q9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38

农业院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现代农业教育,是有着明确岗位群或工作领域的专业教育。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求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由之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阶段,笔者结合该校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些思考。

1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目前开设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掌握优质、高效现代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预防学、种子繁育与经营管理等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业科技生产、农产品开发、农业生态园建设与管理、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应用型高级新品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农资公司、涉农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作物生产、品种选育、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及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等工作,能独立创办或经营管理小、中型农资公司、种业、庄家医院等经济实体。

2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实践教学才能完成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应用型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应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要与技能及技术有机融合,这就要寻找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突破传统教学角度,实现“教、学、做”全方位的融合。实践教学是搭起终身学习的桥梁,学生进入企业,要不断更新技能。只有在大学期间学会学习、注重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妥善化解矛盾,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应用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实现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结合,以期使被培养者成为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 植物科W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3.1重新修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新提出来的一个教育发展理念,应该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修订过程中要征求省内外相关企业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经专业教师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由学校组织评审通过,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实践性,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3.2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仅要有完善的体制保证,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硬件供应,还要有过硬的“软件”支持,年龄大的教师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精力和体力欠缺;年轻教师理论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老教师传授宝贵经验,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基本技能;利用假期去实践基地下场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训基地;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开发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聘请知名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措施。

3.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完成的基本条件是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室在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完善的前提下,推行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硬件保障。校内实训基地也要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一是实践教学区,主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践行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二是科研区,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大胆规划设计提供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等提供保障;三是产业区,为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思路的学生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经验传承,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3.4重视校外实践教学

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因为再丰富的校内实践内容也涵盖不了全部的社会需求,再多种多样的校内实践模式也包括不了社会生产的全部,再高端的技术水平也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因此,必须选择不同企业经营实体,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3.5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由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构成,并具有客观性、导向性、目的性、整体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和考核内容必须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考核可以理论加技能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方法根据课程性质、目的、要求不同,可通过笔试、口试、操作、实践论文、项目实践、分组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并对考核内容应企业、行业需求而不断更新,以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