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自然灾害的成因范文

时间:2023-08-11 16:56:19

序论:在您撰写自然灾害的成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自然灾害的成因

第1篇

民间对雷公一直持敬畏心理,各地多建有雷公祠庙,塑雷公像,用以惩恶劝善。如高山族神话说:“太古时期,神明玛耀与兹娥之独生女德雅玛藏,貌美非凡,有海神之子古咚贡雷神与果拉瓦藏海神两兄弟争相求婚,果拉瓦藏海神抢先将德雅玛藏夺走。雷神大怒,宣称:冬天我和她同居,夏天我弟弟和她同居。德拉嘛藏父母不同意,雷神发雷轰击,天地震动”。还有哈尼族神话说:“雷是一种神的武器,由雷神拿在手里,遇有地上的人或动物违背天意,就将雷从天上扔下来打他(它)。可偏偏树木和岩石上有某种调皮捣蛋的小动物,常把屁股对着雷神,对雷神极不恭敬。雷神三令五申而不加悔改,于是神怒难息,用雷电加以打击,而对小动物的惩罚却殃及树木岩石,使其倾倒崩裂”。苦聪人也认为雷神可以使山崩地裂,江河改道。

二、背负大地的神性动物致灾

天地形成之后的远古时期,逐渐出现了“天方地圆”的观念,这是最初先民们对天地形状的认识。先民们没有像今天一样的科学知识,就只能凭着自己的观察来想象天空和大地的形状。因而他们天真地认为,天地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鸡蛋或蛋壳一样,天如锅盖笼罩着大地,并且需要一些大柱子将天撑住。而大地则像一块平坦的大木板,由大象、神龟等神性动物背负着,或者有一些大鱼驮负着漂浮在海上。一旦这些动物眨一眨眼睛或动一动身体,就会产生地震。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先人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相关的神异性动物来,如负地龟、托地牛等。

(一)龟与地震

神话中的巨龟被看作是天与地分离时镇服大地的神异动物,又被当作大地的负载者,它既是元素所生,是元素构成的大地本身,又是万物生灵兴旺的神灵,能使人间得到富足。鄂伦春族神话“天神用泥土造人”言:“远古有天神名保鲁恨格西(意为佛师),以泥土捏成人形和世间万物。泥土用尽,只在一只神龟身下,伏有大量积土,天神不敢去触怒它。这时,从太阳升起处来一个骑马而负弓的尼桑萨满,助天神射中神龟颈部。神龟移动身躯,昏厥仰面朝天,四脚成柱,支撑苍穹。从此才分开天地,并有了人类。神龟由于擎天过久,偶尔动一下身子,就成为后世的地震”。藏族创世神话“化世之龟”中记载的斑纹犀龟则不同于其它材料的描述,是一个创造和毁灭合为一体的神灵形象。它的身上长着九个铁的钉甲和许多利刃,九个孔眼中流淌着血与毒汁,世间一切财富尽收为己所有,命运与缘分使得它同自己的敌手争斗,愤怒时能使山岳崩溃、日月星辰失散,割取闪电乌云精灵的心脏,造成严重干旱。蒙古族洪水神话“麦德尔娘娘开天辟地”说:“很早以前,经过燃烧的尘土变成了灰,撒落在水面上。灰越积越厚,渐渐形成了一块无边无际的大地。大地压着水面往下沉落。慢慢的,天与地慢慢地被分开了,大地形成了,是一块大大的平板,浮在水面上,晃动不稳,麦德尔娘娘就派一只大神龟下水,用龟背顶着大地,不能离开。有时神龟太累了,舒展其体的时候,就会发生地震”。

(二)牛与地震

哈萨克族创世神话说:“英雄神迦萨甘创造出世间万物之后,天在上,依然不动,地在下,不大甘心,总是摇晃不定。于是,他拉来了一头硕大无比的青牛,把地固定在牛的犄角上,大青牛生就的倔脾气,只愿意用一只犄角支撑,地仍然不时地晃动。尤其是每逢大青牛将大地从一只犄角倒换到另一只犄角上去的时候,大地就震荡起来,发生强烈的地震”。柯尔克孜族自然神话说:“人类生活的大地共分7层,整个由一头巨大的白牛的一只角顶着。当它这只角感到疲劳时,便把大地换到另一只角上。它这一换,大地受到震动,就出现人们所说的地震。这就是地震的由来。即使今天,在柯尔克孜族中仍然广泛流传着为劳累的牛祈祷祝愿它身强力壮,永不疲劳的习俗,试图以此来避免地震的发生”。纳西族《东巴经•创世纪》中记载有一头形状似牛的创世神兽,其故事内容主要是:“神鸡恩余恩曼生下最后一对苦蛋,春夏秋冬四季的风、雨、士、雪都孵不出来。神鸡拿起苦蛋向天上、地下举,仍孵不出来。又把苦蛋丢进大海,大海的风浪将蛋撞击到岩石上,在一声巨响中出现了一头神兽。它力大无穷,角能把天顶垮,蹄能把地踏破。阳神用天上的宝石斧砍它,阴神用地上的黄金斧砍它。神兽发怒,天摇晃,地震荡,人们无法生活在大地上。纳西先民视牛为圣物,故以其为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的牺牲”。塔吉克族地震神话相传:“地下还有一个世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之上。为了不使我们这一世界倾覆,有一头神牛用它的角在下面顶着。如若人类违背真主的意志,跟着魔鬼作恶,神牛就要警告人类,或抖动一根牛毛,或抖动椅角,这时就会发生地震。如若人类的罪孽不甚深重,神牛就轻轻抖动一根牛毛,这时就会发生轻微的地震。如若人类罪孽深重,神牛就用力抖动精角,这时就会发生强烈的地震”。维吾尔族创世神话“顶地球的公牛”,主要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该神话说:“女天神吸了宇宙中的空气和尘土后,从嘴里吐出来一个大球,即是地球。地球从天上掉下来,离天越来越远。女天神怕地球掉得太远,连自己也找不着了,便想将地球固定下来。她派一只特别大的乌龟从天上下来,趴在她呼出的汽变成的水面上,又命令公天牛从天上飞下来,站在乌龟的背上,用角顶住地球,止住了地球继续下掉。但公天牛顶的时间长了,感到脖子太累,又不能扔掉,只好将地球从一只角倒换到另一只角上。于是每倒换一次就会发生一次地震”。

(三)鱼与地震

撒拉族神话“耶尔太热根东布合”,撒拉语音译,意即“地震神话”,广泛流传于撒拉族地区,旨在解释地震现象及其原因。相传:“在一片大海中,有一条很大的鱼,鱼的身上驮着一头牛,并有两条蛇监护着牛,而牛角则顶着‘顿亚’(世界)。牛的四腿分别支撑着东西南北四方,无数根牛毛分别管理顿亚上的某个地方,倘若支撑某方的牛腿打颤,该方就会发生地震。人们便认为此方的人干了天理不容的事”。哈尼族对地震普遍畏惧,认为地震是海神密嵯嵯玛把支撑天地的大金鱼密乌艾西艾玛的尾巴搬来搬去的原因,因此要以牺牲祭献密嵯嵯玛,忌日,不事生产,示神以恭肃。另有一种认识认为,哈尼族奕车支系(聚居于红河州红河县)妇女穿短裤,汉族妇女缠足,傣族妇女穿筒裙等等,都是为了镇压地震不便发生,这是天赋妇女的神力。满族的天地形成神话中说:“阿布卡恩都里用神土造了一块很大的地,浮行水面,让人住在大地上。天神又怕大地沉到水底,便命三条大鱼将大地驮负着。还派了他的一名助手每隔几天给三条大鱼喂一次食。有时送鱼食的神偷懒,没有按时送吃的东西,驮大地的三条大鱼饿了,忍不住就晃动身子,这一晃动,大地也随着摇动起来,于是发生了地震”。布朗族创世神话说:“神人顾米亚在创造出世间万物之后,发现天高悬在空中没有东西支撑着,倒下来怎么办,地虚悬在下面,没有东西托着,翻过来怎么办,聪明的顾米亚想出了办法:他把犀牛的四条腿变成四根大柱子,放在地的东南西北四角上托住天,又抓来一条大鳌鱼把地托住。鳌鱼不愿意做这件事,随时随地都想着逃跑。只要他的身子稍微动一动,整个大地就会震荡起来”。这些与地震相关的神话传说,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大地在水上飘浮的神话构思;其二是大地由某种神圣动物支撑的神话构思。大地飘浮在水面的原始观念在世界上许多创世神话中具有普遍性。关于大地飘浮解释的自然神话,是从“天连水,水连天”的“宇宙海”观念逐渐发展形成的。用神圣动物支撑大地的说法在亚洲大陆分布的各种古老的大地起源神话中也十分普遍。以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为例,支撑大地的神圣动物大体上有六类:第一是龟;第二是牛;第三是鱼;第四是蛇;第五是象;第六是龙。其中以前三类流传较广,后三类几乎都是从前三类分别演变而来的。虽然各民族各地区具有差异性,但是这些神话传说显示出各民族原始思维的共通性和远古神话时代相互传播移动的特点。虽然,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判明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但是作为古老民族原始思维和信仰的基础,确实有同步发展的相似性。

三、阴阳五行失衡致灾

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该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且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正如侯外庐先生所说:“在自然界中,天为阳,地为阴。后来被抽象化了,被看作是推动万物生成、变化的两种基本元气,成为支配着一切的事物”。如果“五行制克,一有乖张”,其后果将招致天、地、人的变异。对于地变来说,则是“山摧、水沸、地震、海枯”等形成于地面的自然灾害。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地震,首见于刘向撰写的《洪范五行传论》。在《尚书•洪范》中,箕子答周武王问说:“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一词,最早见于此。《洪范》在说到五行的时候,所想的是实际的物,如水、火等等,而不是以五者为名的抽象的力,如后人所讲的五行那样。《国语•周语》载伯阳父在解释三川地震时,所用的就是阴、阳二气,他说:在阴、阳二气相平衡时,大地就保持稳定,一旦阴、阳之气失调,平衡性会被破坏,地震灾害就会发生。伯阳父所用的“阴”、“阳”二字,还不是万物普遍属性的概括,而是指运动中的阳气和阴气,它们具有一定的性质与作用。这样,就使“气”带有物理学上所说“力”(动力或力量)的色彩。也就是说,伯阳父认为地震灾害就是由于阴阳二气失调而造成的,这虽然还是一种相对朴素的自然主义解释模型,但并不能抹杀其中所蕴涵的哲学意味。阴阳致灾主要是通过“阴阳不和”来实现的,而“阴阳不和”又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其一,阴、阳各有其序、其职,如果一方镇压或抑制另一方而呈一边倒之势,那么,灾害就会随之而来。“阳者,阴之长也。……阳贵而阴贱,阳尊而阴卑,天之道也。今大旱者,阳气太盛,以厌于阴。阴厌阳固,阳其填也。惟填厌之太甚,使阴不能起也,……大水……皆阴气太盛,而上减阳精。以贱乘贵,以卑陵尊,大逆不义”。这种用阴阳说来解释灾害的做法在诠释地震灾害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突出。“地者积阴德为至静,宜安不宜动”,否则,就会地震。如东汉杨震所说:“地者,当安静承阳”,如果“阴道盛”,就会发生地震。其二,阴阳平衡通过阴阳相交、相融来实现,若“阴阳甭闭”,灾害也会发生。西汉初年贾谊在其《早云赋》中就已道出了这一观点,其后的汉儒持此论者不乏其人。阴阳五行学说的出现,是人们关于世界认识的产物。先生曾就此指出:“阴阳家虽然迷信,他们的根本学说却颇带有自然主义的色彩。阴阳消息,五行终始,都可以说是自然的现象。一德已终,不得不终;一德将兴,不得不兴。改正朔,易服色,都只是顺着这自然的转移,并不是用人事转移天命”。所以我们应该承认,阴阳五行说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地震学专家李善邦先生在评价伯阳父用阴阳说来解释三川地震时就说:“伯阳父第一次明确地指出地震的发生是由于阴阳矛盾着的对立物质势力失去平衡的结果,而阴阳这两种矛盾对峙力量,按现在的观点来理解,可以说一是构造应力,二是岩石阻抗(强性应变)”。从这个层面说,我们就不能够忽视地震灾害的阴阳五行说解释中所蕴含的合理的甚至是科学的因子。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阴阳五行学说发展到两汉之后,灾害说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渐渐地脱离其“自然主义的色彩”,而是用引发灾害的阴阳五行去与人事之阴阳五行相比附,以灾害附会人事。鉴于此,对阴阳五行灾害说的评价又不宜过高。

四、结语

第2篇

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应急广播的预警信息标准进行研究,所以委托我们研究所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将进行两个阶段的研究:第一阶段,先对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现有的预警信息呈现的具体特征进行案例分析,找出关键特征和这些特征的核心要素。第二阶段,通过实验室的研究,把这些特征进行定量化和标准化,希望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如果我们在分区、分级、分时、分众等方面都有一套标准,最大的好处就是,老百姓听到了、看到了这个预警信息,就能做出经过训练的、科学的、安全的保护自己的行为,或者说防灾减灾的行为。如果人们没有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听到、看到预警信息后首先是恐慌,恐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控的。很有可能恐慌带来的是对自己更大的伤害、对周围人更大的伤害。如果第一时间不需要认知加工信息资源,这对减少损失意义非常大。

预警信息的本质上是一个风险沟通、风险管理的内容,这里面也涉及到政府、专家、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互动。

我想强调两点:首先一定要考虑风险沟通主体的心理特征。风险是分为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我们对熟悉的可控的风险和不熟悉的不可控的风险信息的传播和管理绝对是不一样的。其次是风险沟通主体的有限理性。人的认知肯定是有限的、受到约束的。同样一个事件,专家会考虑这个事情发生的几率大小,而老百姓则只关心这个事情会不会发生。现在预警信息的整个体系建设主要是靠专家群体在做这个事,但专家群体对这个事情的认知和老百姓的认知又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研究和弄明白老百姓是怎么认知的非常关键。如果信息传递不当极易引起恐慌,举个例子,美国过一条信息:新研发的避孕药导致发生疾病的风险扩大了一倍,实际上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由于信息传播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受众对这个事情的认知和了解,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也有一些比较好的例子,比如“非典”发生后期,我们国家的信息开始公开、透明,并且会把治愈率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等积极的信息同时,这对降低老百姓的恐慌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应急广播自然灾害预警信息音频信息的呈现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些核心的特征,比如说节奏、韵律、重读等,应该尽量减少使用概率的信息,而多使用频次的信息,这些都是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得出的结论。现在有了新媒体,一个灾害发生后,在官方媒体还没有信息的时候,自媒体已经铺天盖地把信息传播开了。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老百姓接受这些信息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规律,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空间。在视频信息方面也有所发现,比如说颜色、图片,想让老百姓了解一个疾病的危险性时,如果配以红色的信息去传播,老百姓愿意接种疫苗的比重会大幅度增加,颜色和图片信息绝对会对老百姓的感受产生影响。还有音视频的信息呈现的通用的特征,比如信息冗余等。

第3篇

1、注重学生对自然灾害类型的认识而忽视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同一般知识教育不同的灾害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来实现学生对灾害的预防,而不是追求认知目标的达成,这是灾害教育首要面临的问题。

2、灾害教育缺少学科与学科之间必要的整合。高中教学中有关灾害教育的主要有地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健康等学科。在课程资源在开发设计中较少关注隐性课程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没有将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灾害遗址)应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及教学中。

3、教师教法陈旧单一,较少使用图文并茂的挂图、地球仪、剖面图、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直观教学,在灾害教育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缺少实践操作,不适应和不适合灾害教育的特点,也难以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自然灾害教育的对策

1、整合各学科资源,渗透性地设计选修课。不同学科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各学科展示的内容有可能不一样,但它们的目标总体是一致的,通过把自然灾害教育渗透到不同学科的适当章节中。例如数学学科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示灾害或与其相关内容的数据,可以让学生从数据上了解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感受到防灾工程和措施的重要性等;生物科可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生物链、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语文科可以展示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文章,学生将会对灾害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历史科可以向学生讲述灾害相关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了解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破坏程度和制约作用;地理科可以展示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和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等内容。建立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选修课《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系统地了解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呈现,主要内容有: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通过学习《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可让学生较为深入的学习灾害的表现方式、发生原理、危害程度、防避方法及其预防和监测措施等知识。从而为日后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灾害教育资源库,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灾害知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灾害教育教学。(1)结合当地的实际,积极建设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库,逐渐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升质量。(2)加强“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3)加强防灾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地震救护常识”、“洪涝救护常识”、“台风防护常识”等教育,学会认识预警信号,如“台风、暴雨、高温、冰雪等预警信号”。(4)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灾害相关知识的收集、加强灾害调查能力、帮助他们研究制作灾害演示仪器、定期开展应急演习。(5)考虑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对防灾的学习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灾害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经历和体验,建立预案,定期开展自然灾害演练。不断完善灾害教育资料库,其中包括数字地球,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灾区大量的定位、定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灾害发生时获得的遥感和地面监测资料以及各种基础背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对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发展的态势以及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书籍资源、网上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多媒体系统等,制作以灾害教育为专题的网站,通过网站让学生直观地及时地了解世界及我国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的信息。学生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的感受,将会提高他们了解灾害成因和防灾避灾方法的兴趣,树立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

3、开展有关“自然灾害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专题研究,非常适合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利用地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以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文献,观看视频、亲身实践,深刻了解其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防患灾害的意识。例如:分析福建沿海台风灾害的危害这一课题,我们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宁德地市夏季是台风频繁发生的地方,随着就是台风所带来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我们开设这些“自然灾害”研究性课题,目的是(1)通过认识影响我市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事件,培养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主动抗灾救灾的意识以及不畏灾害的精神。(2)能够让学生了解旱灾、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产生的成因以及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4、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展灾害教育在当今的高考中“自然灾害”作为选做题,主要考察学生防灾减灾的类型、危害、成因、解决措施等方面知识,这些都以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为载体,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观察实践认识家乡的灾害遗址或收集历史上有关灾害的记录,了解和明确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引导他们分析灾害成因、特征及其规律,以及灾害对家乡的自然条件,资源开发和环境,经济发展等的影响。地理学科的研究是以区域作为对象,因此灾害研究和灾害教育也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上,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区域环境及其问题更加熟悉和了解,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同时将这种情感升华为学习上的动力,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4篇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教材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掌握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较难,初中学生不适合展开太多研究。第二,在掌握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中国实情。第三,在掌握方法上从“身边”入手,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活动一:第1题,属知识巩固类。引导学生巩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小组讨论,教师可提供两个分析思路:是否自然原因导致?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第2题,属问题讨论类。是一道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不要选距离太遥远的,也不要选发生了很久的案例,要求学生例举身边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自然灾害,从而真正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课标要求。

第5篇

一、全面整合教材,把握课标要求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打破课本的章节顺序,重点以我国区域为背景,讲解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沙尘暴。提炼出四点课标内容:①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②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③结合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同一灾害对不同地区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④针对重要的气象灾害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法及防灾减灾措施。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课标的要求,针对课标的要求选取典型的配套习题训练。

二、重点分析灾害的成因,把握本质

气象灾害的复习和自然地理联系比较紧密,在分析讲解时,成因是重点。下面以台风和寒潮为例举例分析。在讲解台风时,可从台风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入手,分析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分析出台风的三个结构及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这样,学生在掌握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基础上很容易分析出形成台风的地区在哪里,非常简单地理解了台风的形成和分布,而不用去死记硬背台风的知识点。

三、危害和措施体现差异性、区域性

自然灾害的减灾措施虽有共性,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强调其减灾重点。①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遭灾时的抗灾。②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③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④同一灾害的不同地区措施要有差异,如洪涝灾害不同的河段措施不同: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四、辩证地看待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

(1)台风:①携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旱情;②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③维持着地球的热量平衡;④增加捕鱼产量(使江河湖海底部营养物质上泛,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

(2)沙尘暴:①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②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③形成黄土高原;④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第6篇

一、解答技巧

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的高考试题,一般会选择具体的事件作为案例,以分析某一突发事件的成因设计问题,命题特色明显。解题中考生首先要把握住考查的目标,是什么自然灾害?然后回忆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或危害,推测防御措施。突破方法在于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准确分析,找出试题中灾害的分布特征、推测其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与相应的治理措施。

遇到“自然灾害与防治”类试题,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要把具体的灾害放到中国或世界自然地理背景之中分析,孤立地分析会导致答题不全面。如地面沉降的问题,需要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相联系;城市内涝问题,需要与我国目前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容量相对降低联系;地面塌陷,需要与工程建设不当相联系;煤矿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既需要联系自然特征,又需要联系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二、分类解答

近几年“自然灾害与防治”类的高考地理题常见的设问主要有三种类型:成因(自然、人为)、影响(正面、负面)、措施(生物、工程、技术),其中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考查方式最多。自然灾害就高频考点而言,以下两种题型和考法最多。

(一)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以某地的地质灾害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这类考题要从题目给出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由问题找对策,如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以下是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

(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

(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

(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的地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

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

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

(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

(2)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

(3)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

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能引起泥石流的暴发。

例1(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图1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主要水文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有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造成我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答题要牢牢把握洪涝灾害的答题思路,即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以下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的洪涝治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的洪涝治理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例2(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2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参考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题思路】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判断其气候成因。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三、能力测试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图3)。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雪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4.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的破坏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图4)。据此回答5~6题。

5.从图中看,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1954年、1990年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

6.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地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②围湖造田③位于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7~8题。

7.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可以()

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

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

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

D.计算洪灾损失

8.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利用GIS可以进行()

A.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

B.了解灾情状况

C.分析地震危害

D.计算灾害损失

9.图5为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两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10.图6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2.C

第1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第2题,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损失绝对数大,对减灾防灾投入大则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3.C4.C

第3题,草场自然灾害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均有影响。第4题,过度放牧会损毁草场资源,从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乱采乱挖破坏草场,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5.C6.A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1954年、1983年。第6题,结合选项可知属于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①②③。

7.C8.B

第7题,洪灾期湖泊面积大于洪水前湖泊面积,因此可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第8题,GIS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数据分析,分析地震危害、计算灾害损失并非是GIS空间数据分析的范畴。

9.(1)多分布于第二级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初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第7篇

同课异构,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学及备课模式。“同”是指相同的“课程标准”,“异”是指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的差异。同课异构,是同在目标,异在过程,异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的个性化、特色化。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展示迥异的教学个性,表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创造性要求,凸显课堂教学“构思”与“结构”的差异。

一、课程标准的差异性解读与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构思

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教师对整节课的设计思路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案例的选取及呈现的方式、时机及教学的侧重点等方面不尽相同。湘教版地理必修Ⅰ教材中《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一节内容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其成因与危害”。笔者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讨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因此对于教材中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应该弱化处理;自然灾害类型多样,教学中不可能一一列举,选取哪一种自然灾害,需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经验或体验,并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不同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案例,如有的地区可以重点讲干旱,有的地区可以重点讲地震……笔者在设计这节课时,选择的是当地学生(启东中学)感受最深刻的一种自然灾害——台风,让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及生活体验,尝试分析台风的成因及危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归纳自然灾害形成的共性的成因和危害。

由于教学理念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传统教学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而现代教学模式则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分析探究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地理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学习对生活、对个人的成长有帮助的地理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赋予地理学科新的发展动力。本节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理学科特色,同时也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面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危害,尤其是对生命造成的各种伤害,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一些必备的逃生自救的技能,这一点应该是本节课要达成的重要能力目标。

二、课改理念的差异性认知与课堂流程的个性化处理

教学过程的差异,直接体现教师教学思路的差别。从课堂的导入,到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再到课堂的总结,各个环节都能展示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教学理念、驾驭和管理课堂能力。本节课的导入,首先展示的是百度贴吧出现的在台风“菲特”影响期间当地的相关留言及图片,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展开,引导学生回顾当时的经历、感受、所见所闻,进而总结台风造成的危害,除了强风、暴雨、风暴潮之外,还对生活、生产、生命及财产造成危害,然后在此基础上探求台风的成因。在台风造成的各种危害中,城市内涝是当地学生感触最深的次生灾害,学生在分析成因时,直接就能想到强台风带来的暴雨是内涝产生的自然原因。关于内涝的成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人祸”的角度来分析:结合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从水循环的环节入手,分析城市建设过程中天然河道的填埋、植被的破坏以及混凝土地面的广泛覆盖对下渗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到治理城市内涝的一般方法。关于洪涝的成因,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系特征、植被、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展开,最终让学生掌握分析洪涝灾害问题的一般思路。

传统课堂往往按部就班,整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同课异构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打破常规,采取各种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可以分组讨论,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辩论,可以自问自答……用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学,正是同课“异构”的一种表现和追求。

板书设计是容易被很多老师忽视的环节,也是最能直观体现“同课异构”功能的环节。大多数老师都是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尽管也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却不能反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比较零散、混乱。如果教师能够以知识框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重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素养的差异性养成与教学境界的个性化达成

教师的教学素养差异,直接关系到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把控能力。本节课的素材最适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及生命安全教育,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科学的人地关系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地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人类在“天灾”面前显得非常渺小,但这类天灾可以“防”;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有些自然灾害由于“人祸”加剧了成灾的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这类自然灾害可以“控”;只要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就能造福于人类,反之也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观,这一点应该是本节课最终的升华所在。

本节课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应该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树立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在有的老师看来,生命安全教育似乎“偏离”了主题。其实,我们研究自然灾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趋利避害,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尤其是对生命的伤害。因此在本节课中,笔者刻意利用如皋中学优秀学子赵晓婷的事迹,结合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自我防护及逃生技能的相关教育,这也是“异”于其他老师构思之一。

自然灾害对人类而言,常常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例如洪水泛滥带来肥沃的泥沙,促进农业发展甚至孕育了古代的文明;再如火山、地震、泥石流等,对人类而言是灾害,但是站在自然界的角度,破坏的同时却是一个建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样体现出对同一节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