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学与技术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08-11 16:56:06

序论:在您撰写科学与技术的差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科学与技术的差异

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而在随后一直到今天的教育发展中也一直被不断证实,无论何科目的教学其学生个体差异都是不能忽视教学关键。这一点在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生年龄段偏低的中职教育中尤为关键,而信息技术基础又是学生极易出现基础差异的学科之一,也因此,学前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差异化教学是中职教育的关键,也是其教育持续良好开展重要途径。

一、中职学前教育的特点

近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职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面对中学初中毕业生或受过类似中学教育的人员的中等教育学校,一般为三年制。相比于高等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在年龄层面和受教育程度均^低,同时,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发展,向来是中职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目标,在目的性极强的中职教育中,学前进行一定程度并有侧重点的教育,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

二、信息技术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学科中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并将他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1]而对于信息技术学生的教育就应该从加强学生相关知识和基础素质和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两方面入手。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解读中职教育中信息技术科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注重相关知识的学习的课程教学

有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人都知道,信息技术知识点纷繁杂乱,其深度和广度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教授,宜缓不宜急,况且对于任何有一定深度的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结合学校的课程和引导,学生平时注重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积累,才是学校该科目正确方法,而显然这是学生基础差异化教学成功进行的关键基础。

(二)注重学生信息技术实践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绝不仅仅源于课堂上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主动的学习和进行长期的训练。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有效的实践性训练是该科目学习的灵魂所在,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激发他们探索能力就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目标。让学生成为成为信息加工的本体、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而能更快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其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又被称为信息与通信技术。是包含传感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的综合学科,主要侧重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技术的获得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因为其学科在设备和教学人员上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手段和评价上均区别于其他学科。从实际教学出发来看即是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教学中,技能训练是科目教育中的主要部分,也是信息技术技能快速获得的唯一方法,因此,差异化教学在应对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的教育中必要选择。

在应对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时,进行统一的基础知识额基础技能的教育仍一定的必要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是追赶和加快学科适应能力的关键,而对于有一定基础并且适应能力很强的学生来说,基础的间接也有助于他们规范学习内容,能统筹的认知信息技术学科。基础教育可以缓解但无法实际解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学生能力差异,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学在其后的能力培训中选择差异化的教学,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甚至采取不同的教学课程和不同的教学强度,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在教育的过程中发觉学生的潜力,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和目的。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因此在中职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并不是所有中职学生者都将从事专业的信息技术工作,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这正是在中职信息技术教育中采取差异性教学的另一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职学前教育也要紧跟时展的主旋律,发展信息技术成为新时期中职教育关键。而在面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诸多困难时,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是帮助学生走出信息技术学校困境不可或缺解决办法,也是现代中职教育发展应普遍采用的科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D].电化教育研究.2001,(2):9―14

第2篇

伴随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快速发展,国内资金雄厚的图书馆纷纷引进电子图书扩充馆藏,并在服务方式上有所创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以下简称医科院图书馆)在中文电子图书方面,于2002年购买了超星数字图书馆、2005年引进了金兴报图医药卫生年鉴,这两个数据库在本地做镜像,在图书馆IP范围内使用。此外,医科院图书馆作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以下简称NSTL)成员馆之一,共享NSTL开通的方正Apabi电子图书数据库。随后,2009年加大了西文电子图书的采购力度,先后购买了Thieme彩图图谱数据库、Wiley在线参考工具书、LWW电子图书数据库等,以IP控制方式在医科院各院所范围内开通。随着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增多,医科院图书馆及医科院其他各院所网络环境的改善,有必要科学系统地分析用户对电子图书的需求,为今后电子图书的馆藏建设提供依据m。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医科院图书馆用户的电子图书需求特点及其利用现状。

1.调查样本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医科院图书馆直接用户,包括临床医生、护士、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为保证调查的准确、真实,本次调查仅面向持有医科院图书馆正式借阅证和临时阅览证的用户,从可及性出发,选取记录有效电话或者E-mail信息的用户进行调查。截止到2009.8.3,医科院图书馆正式读者共2245名,临时读者3037名,合计5282名。由于调查的结果主要是估计各种比例数据以及比例数据之间的比较,所以在调查样本量的确定上是以估计简单随机抽样的总体比例时的样本量为基础。在95%的置信度下按抽样绝对误差不超过5%的要求计算需要抽取样本量,根据公式n=Nu2s2/(Nd2+u2s2),(N是总人数,u就是95%的正态值,d是绝对误差限度,S是总体方差,这里N=5282,u=1.96,d=0.1,s=0.5),计算出n=94.3,因此本次调查把样本量确定在100左右。

经常借阅印本图书的用户对图书馆印本图书馆藏有较高的知晓度,为了进一步调查经常借阅印本图书的用户是否与一般用户具有相同的电子图书认知度,调查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借阅组,选取2008.9.1-2009.8.31期间借阅图书次数和阅览图书次数有有效联系方式的前100名对象;一组为随机组,在持有医科院图书馆正式借阅证和临时阅览证的用户中,确定有正确联系方式的用户,按照证件号等间隔选取110名调查对象。调查方式采用发放问卷、发送邮件和电话调查3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学分析:利用Excel2003软件录人数据,运用SPSS11.5[3<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基本情况

    2.1调查对象

借阅组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0份,有效问卷66份,有效回收率为66%。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30岁以下(74.2%),3]~40岁(22.8%),41~60岁(3.0%);职业分布:医生(30.8%),非临床科研人员(4.6%),护士(4.6%),教师(1.5%),学生(58.5%);研究领域分布:临床医学(68.2%),基础医学(22.7%),护理学(4.6%),药学(1.5%),其他(3%);学历分布:博士(53.0%)、硕士(33.3%)、大学本科(12.1%),大专及以下(1.6%)。

随机组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87%。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30岁以下(71.1%),31-40岁(25.8%),41~60岁(1.0%),60岁以上(2.1%);职业分布:医生(21.3%),非临床科研人员(17.0%),护士(10.6%),教师(1.1%)’学生(48.9%),管理人员(1.1%);研究领域分布:临床医学(39.2%),基础医学(28.9%),护理学(14.4%),药学(10.3%),其他(7.2%);学历分布:博士(56.8%)、硕士(23.2%)、大学本科(12.6%),大专及以下(7.4%)。

通过比较发现,借阅组和随机组的调查对象年龄和学历分布相近;职业分布中借阅组医生和学生所占比例比较高,随机组,除医生和学生外,非临床科研人员和护士所占比较也比较高;研究领域分布中借阅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所占的比例较高,随机组除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外,护理学和药学所占的比例也比较高。

2.2借阅组与随机组对比统计分析

统计各项调查结果,并对借阅组和随机组的统计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两组只在“馆藏电子图书使用情况”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借阅组和随机组的调查对象在了解和使用馆藏电子图书方面有显着差异,经常借阅医科院图书馆印本图书的用户对其馆藏电子图书的了解和使用也较多。而在“电子图书认知度”、“馆藏电子图书满足率”、“馆藏电子图书使用频率和评价”和“电子图书类型需求”等方面,两组之间构成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常借阅印本图书的用户与一般用户具有相同的电子图书认知度,并对馆藏电子图书数据库评价一致。鉴于两组调查对象具有同样的电子图书需求,本文将合并两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电子图书与印本图书对比

本次调查从阅读倾向、方便得到、方便阅读、方便查找、对学习和科研更有帮助、有用的参考工具和内容完整可信等多种角度来分析用户对电子图书与印本图书的认识。调查显示,受阅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倾向阅读印本图书(60.9%)的调查对象仍高于倾向阅读电子图书(37.2%)的调查对象;印本图书(50.0%)比电子图书(35.2%)阅读更加方便;而电子图书则容易被调查对象获得(63.5%),并且在方便查找信息方面(77.5%)强于印本图书;两者在学科和科研的帮助、有用的参考工具和内容完整可靠等方面相差不大。

3.2电子图书认知度

3.2.1使用情况随着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购买的电子图书和网络上免费电子图书也越来越多,用户对电子图书认知度较高,近80%的调查对象使用过电子图书。对没有使用电子图书的原因进行分析,大多集中在对电子图书不了解(52.9%),其次是电子图书不符合阅读习惯(20.6%),不需要(2.9%),其他(23.6%)。3.2.2获取途径随着以Google、百度为代表的简单实用的搜索引擎快速发展,搜索引擎(34.75%)已经超过图书馆网站(23.6%)成为调查对象获取电子图书的主要途径,其次固定的学术网站(16.2%)和朋友传递共享(14.3%)也是调查对象获取电子图书青睐的方式,此外,少数调查对象是通过购买、偶然发现、网络广告等途径获取电子图书。

3.2.3阅读时间和地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在许可的范围内,能够以IP控制方式开通电子图书,使用户不必到图书馆即可享受全天24小时的网上阅读服务。调查显示,53.7%调查对象利用周一至周五业余时间阅读电子图书,31.4%选择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而仅有14.9%的调查对象选择周末时间阅读电子图书;39.9%调查对象选择在宿舍或家阅读电子图书,26.8%选择办公室、实验室或病房,24.8%调查对象亲自到图书馆阅读电子图书。

3.3馆藏电子图书使用情况和满足率

3.3.1馆藏电子图书使用情况72.4%调查对象了解馆藏电子图书,其中40.5%调查对象经常使用馆藏电子图书,27.6%调查对象不了解馆藏电子图书;没有使用图书馆馆藏电子图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不了解图书馆订购情况(26.1%)和数据库不会用(23.5%),其次为需要的电子图书没有订购(18.6%)、没有时间(18.1%)、不能上网或网速慢(9.7%)、不需要(4.0%)等。88.5%调查对象了解馆藏印本图书,其中53%调查对象经常使用馆藏印本图书,11.5%调查对象不了解馆藏印本图书。

3.3.2馆藏电子图书使用频率和评价通过调查对象使用电子数据库的频率和评价来分析医科院图书馆引进的6个电子图书数据库,调查结果,见图1、图2。每个数据库都有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从未使用,调查对象经常用LWW电子图书的最多,中国医药卫生年鉴的最少。而对数据库的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较多;西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评价普遍高于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3.3.3馆藏电子图书满足率馆藏电子图书需求满足率情况,见图3。40.5%的调查对象的需求满足率在30%以下,只有11.2%调查对象的需求能满足80%以上。由图可见目前医科院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有待进一步加强。

3.1不同类型图书的需求

在调查的162人中,需要学术专着的人最多(124人),其次是实验室指南、操作指南等各类指南类着作(58人)和解剖图谱、手术图谱等各类图谱类着作(57人),另有少部分调查对象反映需要词典、百科全书等条目式工具书(43人)、原版人文着作(3人)等。

3.5电子图书宣传途径

网络已经成为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设施,通过E-mail(72.1%)接收来自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料是最方便和有效的宣传方式,其次是网络公告、通知(53.7%),校园内宣传栏公告(37.5%)。

4结论

4.1用户对电子图书需求广

图书在阐述某一专题或学科知识时,内容成熟定型,是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资料,其平均寿命(半衰期)为5~10年,高于期刊的平均寿命3~5年。电子图书作为图书的一种新载体,内容并没有改变。而医科院图书馆的用户大多是博士、硕士,对研究领域已经有一定的掌握,追踪科技前沿固然重要,但在了解、开拓相关领域中,仍然需要大量成熟系统的知识。因此,图书特点决定用户对电子图书的需求广泛。

4.2用户对电子图书认可

医科院图书馆的用户群多为专业人员,且大多数是各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及知识层次较高的硕士、博士。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调查对象使用过电子图书,且在“对电子图书与印本图书的比较”一项调查中,在电子图书“方便得到、方便查找信息、对学习和科研更有帮助、有用的参考工具”几方面,电子图书的满意度均高于印本图书。由此可见,用户对电子图书持肯定态度。

4.3用户对图书馆己订电子图书缺乏了解

医科院图书馆2000-2009年先后引进电子图书数据库6个,收藏光盘版图书35种,共计12678种电子图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选择“了解,经常使用”和“了解,很少使用”两个选项的分别为27.56%、43.31%,选择“了解,从不使用”和“不了解”两个选项的为1.57%、27.56%,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馆藏电子图书缺乏了解。不了解的原因除不知道图书馆订购情况外,很大原因是不知道如何使用电子图书,图书馆需要多种途径宣传及开展培训。

4.4用户对电子图书的利用率与数据库的质量和平台相关

馆藏6个电子图书数据库在使用率及使用评价方面差别不显着。但是如果将数据库的购进时间及每个数据库的图书数量这两个因素添加分析,就会发现西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使用率和使用评价均高于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购进于2002-2005年,图书数量为12434种,占电子图书总量的98%,西文电子图书数据库购进于2006-2009年,图书数量仅为209种,占电子图书总量的2%。如此高的悬殊可以看出用户对西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更青睐。原因如下:一是西文电子图书的内容新颖,平台易用,以IP控制,用户在各院所即可访问这些数据库。二是中文电子图书的内容陈旧,数据库更新和维护较差,平台的检索和浏览功能落后,对读者缺乏吸引力。

5启示

    5.1加大馆藏电子图书的宣传

电子图书集声、像、字并茂,使阅读更加灵活和生动,在出版、改版、再版及运输等速度方面,也有着绝对的时效优势,电子图书终将会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没有使用电子图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对电子图书不了解,因此,图书馆应大力宣传馆藏电子图书,通过多种渠道介绍其内容及优势,才能使用户充分了解馆藏电子图书动态,在实际使用中得到切实的好处,从而改变固有的观念,使电子图书物尽其用。

5.2整合电子图书和印本图书的书目信息,统一揭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电子图书数据库层出不穷。图书馆在资源采集中不断加大电子图书的采购力度,越来越多电子图书将成为图书馆的重要资源。随之而来的与馆藏印本图书的重复问题、数据库检索平台各不相同的问题以及收录内容重复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以医科院图书馆为例,如果读者想了解图书馆是否收录某一本书,就必须在图书馆网站上分别进入“馆藏目录”和“电子图书”目录两个入口进行检索。此外图书馆购买的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都拥有各自独立的检索平台,读者要查某个课题时,必须检索每一个数据库,检索结果还会有重复和不精确,这一切给读者查询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应将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组织与梳理,提供统一的入口和定位,以一个统一的检索系统和用户界面,实现读者单一的检索表达。使读者在获取书目信息的同时也可得到电子图书的相关信息,避免因不会用电子图书数据库而浪费资源。有效地节省了读者的时间,提高了馆藏电子图书的利用率,也奠定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纵深化发展的基础。

第3篇

[论文摘要]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创意经济和产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艺术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基于“多点式蛛网交叉”的人才培育和学科发展路径,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建构多元性、开放性、辐射性的学科结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从而提升整个学科的核心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已经从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消费社会不再以物质的生产和消费为核心,而是以文化消费为核心。物质生产和消费是以物质产品的实用功能为对象,主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文化生产和消费则在实用需要得以满足的前提下,更多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差异性及其彰显出的文化身份,更在意的是附着于一定物质实体上的身份标志和文化象征,文化消费的实质是符号的消费,因此,符号的生产就成为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艺术生产正是符号的生产,或者说符号的生产必须借助艺术的方式,艺术凭借其别具一格的差异性和审美性使符号获得无穷的美学魅力和文化魅力,同时,符号消费的盛宴也赐予了艺术前所未有的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的层次和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至少在一些大城市中,物质满足型的消费逐渐向享乐型的消费方式发展。虽然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远未完成,但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达的现代传媒将世界整合为地球村,任何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都会在瞬间传遍全球,后工业社会的符号消费特征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也展露无遗,一个庞大的流行艺术和产品消费市场逐步形成。从艺术的角度看,中国当代艺术就深刻地扎根于市场经济之中,它对建立于农耕文化基础之上的精英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从艺术学科的角度说,中国艺术学科在近10年左右的迅猛扩张同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休戚相关,工业经济的增长塑造了一个庞大的艺术市场,与此相应,适应新经济条件的艺术人才市场也迅速形成。可以说,中国艺术学科的快速发展就是市场经济的直接产物。这从大学艺术学科的专业设置上即可见一斑,新增专业大多是与市场紧密接轨或按照市场预测而设置的。因此,中国大学当前的艺术学科带有浓郁的市场化、经济化烙印。从本性上说,艺术是非功利的,它本身是消耗性的、无用的,但时间最终可以验证它的得失,因此,艺术行为本身就应远离功利的干扰,而作为学术行为的艺术学科建设,更是一件和功利无缘的事。糟糕的是,许多大学为了追逐短期的经济利益,无论是否有开设艺术专业的必要性或条件,都盲目设置艺术专业,最终使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一个非理性的、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艺术学科的诸多悖论。譬如,一方面艺术学科目录的专业数目及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似乎培养了适合市场需要的艺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办学普遍奉迎市场经济,缺乏坚定明确的人文精神,功利色彩太浓,最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只能消极地适应市场,而不能创造、引领市场。在符号(文化)消费的时代,符号(文化)就是生产力,是再生产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艺术人才是难以立足的。

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及与此相关的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这既在于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也在于培养的路径、方法并无一个唯一正确的道路。虽然如此,也还存在一个速度和效率的问题。尤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落后就是失败。因此,有效地、正确地选择恰当的途径对于成功与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培育路径和方法,但根据艺术自身的规律及其在当展的特征,厘清当今艺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制定一个培育的基本路线和思路以资参考,避免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则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对于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达至什么样的目的要有明确的理念。就中国目前的学科状况而言,应用艺术和纯艺术之间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艺术究竟是追求它的应用价值,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为艺术而艺术”?其实,就二者的专业性质及自身的规律而言,本不应该存在矛盾和困惑,问题就在于我们对待艺术及学术的心态不太健康,总习惯于用工科的思维、经济的思维来处理一切问题,我们总希望艺术是有用的,不仅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或其他的实际效益,而且还要立竿见影。因此,无视各专业之间的差异和规律,制造许多数字、指标来予以衡量,本来很单纯的问题便被搅得糊里糊涂。

在此,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和阐释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因用施教、因材施教、因力施教。因用施教是指根据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别、层次及学科专业特征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培养。因材施教主要指根据专业人才的素养、特征制定不同的发展方向,采用多元主义的培养思想,尊重差异和革新,营造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因力施教就是指各学科专业根据自身的特征和优势,根据学科的软硬件资源,选择相应的发展策略,培养相应层次的人才。

中国历来有因材施教的说法,这种说法在以精英教育为目标的时代是可行的。如今,社会的分工较细致,对人才的要求也较复杂,就个人而言,倘若根据自己的天赋、特长和爱好施教,当然是理想的。但对于艺术学科而言,它的教育对象、培育目标不是单个人,也不是一部分人,它考虑的是学科的整体素养和水平,它首先要尊重各专业的差异和规范,要区分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层次,以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我们认为应在因用施教的前提下,进行因材施教和因力施教,否则,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理念、目标就会陷入混乱。对于因用施教而言,认真区分应用艺术和纯艺术的专业差异是极为重要的。前者以“用”为目标,后者则需“无用”之用。从理论上对这两者予以区分是容易的,而实际的困难在于,中国大学的艺术学科、专业的设置有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从纯艺术发展而来,有的纯粹是从无到有。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由于原有的学科理念、资源以及教学方法的局限,难以做到因用施教、因材施教、因力施教。具体表现为,要么偏重于纯艺术的基础教学,要么过于重视经济效益,甚至毫无章法和经验地和稀泥,再加上各种利益的纠缠和斗争,学科弄成了“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发展的方向、优先发展的专业不明显,最终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反而拖垮了原有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用“多点式蛛网交叉”这个概念来描述艺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形态。从艺术人才自身的角度看,扁平的知识结构是制约其发展、创新的重要障碍。由于缺乏广阔、坚实的知识背景,艺术人才普遍缺乏对于专业、学科前景和方向的整体把握能力,其发展创新的能力也受到局限。因此,在艺术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尽量塑造既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又具备一定专业优势的艺术人才。“多点式蛛网交叉’’结构就是我们所提出的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蛛网结构与一般的网状结构不同,一般的网状结构只是经线和纬线的交织,虽然它也有“中心”,但这个“中心,,只是物理的“中心”,不是核心意义上的“中心”。蛛网结构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经线起支撑作用,全都连接于中心点,任何轻微的颤动都会通过经线传达给位于中心点的蜘蛛。纬线起粘结作用,成螺旋状向外辐射,离中心越近,密度越大。蜘蛛网的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核心,不管纬线如何变化,边缘如何大,中心点的核心地位始终不变。因此,从蛛网的结构特征看,它同时具有辐射性、稳定性、安全性和一定范围内的弹性。我们所理解的以创新型人才为要旨的艺术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模式就是这样一个蛛网结构,不过它是由多个蜘蛛网结构的交叉构成,即“多点式蛛网交叉”。

我们不妨把艺术学科比喻为一块土地,把学科负责人比喻为这块土地的管理者。艺术学科中的各专业是这块土地上的开拓者,他们在此规划、耕种,一方面它们为了争取地盘和公共资源,相互之间展开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另一方面,它们又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对于管理者而言,让这块土地呈现勃勃生机需要从整体上熟悉、了解艺术学科的特征和规律,还要了解艺术学科具有的硬性优势和软性优势。硬性优势主要指发展艺术学科所需的物质资源优势和地域资源优势(如艺术市场、产业经济发达等);软性优势主要指艺术学科发展所依赖的无形资源优势,如人才资源优势、人脉优势、文脉优势等等。其中人脉优势和文脉优势常常是我们所忽视的。人脉关系包括国内和国际的人脉关系,艺术学科的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已有的人脉关系推动学科的发展,或主动去创造、营造良好的人脉环境,譬如引进顶尖人才、海外招聘、聘请名家等,通过人才的引进来建立、扩展各种人脉关系。文脉优势主要指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学科结构以及地域的历史文化优势。各种无形的资源优势是艺术学科发展的重要的无形力量,它可以形成极大的品牌效应和强大的学术号召力。因此,艺术学科的管理者应该对各种优势力量了如指掌,并据此制定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将各种优势资源予以整合,将资源合理分配,重点发展、扶持一门或几门专业,形成学科内的差异性优势,然后以优势专业为中心,经纬交织,层层扩展,步步为营,有条不紊地向外辐射,否则漫无目的、东拉西扯地乱成一团,将会使优势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学科发展的优势力量也不能有效释放。这就是“多点蛛网式”的开拓路径。当然,各专业虽有优先发展之别,但并不意味着各自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相反,它们应该像蛛网一样:边界既要明确又相交。这样才能共同进行资源和能量的交换。“多点式蛛网交叉”结构既保证了内部的交流合作,又强调了向外的辐射、拓展。

“多点式蛛网交叉”结构具有层级性(不是等级性)、层次性、辐射性、交叉性等显著特征。所谓层级性是指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次要性的差别,奉行优势优先、非优势烘托的结构原则。由于历史文脉以及人脉所处的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加之大学的学科规划、学科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的各不相同,在艺术学科的发展规划上,各大学应该抛弃一时之利,综合考虑各种优势资源及学科发展前景,重点发展具有优势力量和发展前景的专业,形成以点带面、多点开花的发展模式。既要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专业结构,也要避免平均主义、不分重点主次的均衡用力,否则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性、优势性的艺术人才,也不可能提高整个学科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当然,层级性并不意味着等级性,就学术价值而言,艺术学科的各专业之间并不存在高低之别,但对于每个学校而言,由于存在优势资源和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它们必须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才可能有效节约并整合整个社会的优秀教育资源,在学术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和竞争局面。

艺术学科“多点式蛛网交叉”结构的层次性是指学科发展的节奏和次序有条不紊。它包括发展的速度、扩展的时机有序得当,步步为营。当前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较快,艺术专业在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内遍地开花。正如经济发展过热会存在泡沫一样,艺术学科的扩展过快也存在许多隐忧,譬如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缺乏规范,盲目跟随市场经济的步伐追逐热点,这是一种缺乏理性的拔苗助长式的发展。学科的建设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学科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人才培养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它培养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精雕细琢的教育和时间的锤炼,那种没有章法、一味追求短期效应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将毁灭于它所制造出的巨大泡沫之中。

辐射性是指凭借优势专业,逐步向外辐射、渗透,扩大影响,推动相关专业及学科整体竞争力的发展。正如一个人需要依靠个性魅力吸引别人一样,艺术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亦是如此。它需要通过优势专业、优势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依靠核心积累相应的学科资源,辐射、影响相关专业,推动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和发展。

交叉性是指艺术学科和专业之间打破壁垒,相互交叉借鉴。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不可能离开多元化、交叉发展的路径。艺术学科的创新型人才尤其需要多元化、开放的学术视野,否则就很难形成兼容并包、触类旁通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点已经在艺术史中得到证明。如果离开古埃及的艺术,就不可能有古希腊的雕塑;如果离开古希腊的哲学和神学,也不可能有古希腊的雕塑;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的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就不可能有达·芬奇;如果没有民间艺术和非洲艺术的滋养和启迪,就不可能有毕加索,也不可能有欣欣向荣的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处于后工业社会的艺术学科,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但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也考验着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交叉性的多元发展是当今艺术学科和人才培养必然的选择。

从艺术学科自身而言,“多点式蛛网交叉”结构包含学科框架内和专业内部的“多点式蛛网交叉”两个基本层次。我们先谈一谈学科框架内的“多点式蛛网交叉”路径。我们经过严密的问卷调查和理论探讨,已经得出了艺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核心理念、核心资源和核心方法。核心理念就是一个学科所应具备的思想、建设目标及发展策略;核心资源是贯彻学科理念、学科建设发展所需的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核心方法是指运用各种资源进行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具体实施方式。我们认为,这三点是一个学科存在、发展的骨架,它们相当于蛛网结构的经线,各专业则是网上的纬线,它们在经线上盘旋,划分自己的区域。实力强、能力强的专业,其发展的速度会更快,就能在蛛网上占据有利的位置,离资源配给密集的中心更紧,所织之网更密集牢固,更易捕获资源,进行能量交换。

须强调的是,这个结构总体上是一个辐射结构,它具有一定的辐射性。物质的东西是死的,消耗性的,只有无形的东西譬如精神、气度、影响力等才是可辐射的。在整个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必须利用并发展学科的无形资源,形成多点开花、多点辐射的态势。除此以外,这个结构的经线和纬线是唇齿相依的,经线和纬线只有相互配合,整个结构才会牢固结实,否则两者都会受到影响,蛛网就会变得脆弱,甚至坍塌。

其次,既然各专业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优劣之分,学科中的优势专业应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不意味着将非优势专业完全边缘化,冷落不顾。一两个专业不可能建立起完善优化的学科结构,因为它缺乏必要的专业支撑。蜘蛛网如果没有边缘力量的支撑,它的中心地带也会脆弱不保。艺术学科亦然。这就涉及到每一个专业内部的资源利用和结构优化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专业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结一张牢固的网,差异就在于网的大小和质量的不同而已。每一个专业内部的结构形态也应是多点式蛛网交叉,多点辐射,不断地交叉创新,保持蛛网的生长活力。

第4篇

根据学生的学情、心理特点、知识储备、个性特征等我们将学生大致划分为A、B、C三类。首先A类学生各项条件较为突出,在学习中基础知识掌握抓实,课堂表现积极。B类学生各项成绩位置中等层次,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一般,有些难题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C类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不足,只能完成简单的课后作业,缺少学习兴趣。将初中生按照其综合素质进行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有利于差异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差异性表现应该是最为明显的阶段。这种差异性往往会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最为直观的表示便是成绩上的不同。就数学学科来说,其具有较强逻辑性,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但是基于初中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暴露出很大的问题。因此,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应该尊重其差异性,并且应该认清教学主体,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制定符合不同学生的多种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并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1、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恰当、合理地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A层次和B层次学生,要以培养和加强他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和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小组,让学生适时适度地互相研讨、互相启发,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这样,数学学习成绩比较好的A层次的学生就可以配合教师,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C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课堂教学中,要让C层次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所学内容,并完成教材中的练习,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基本概念理解和运算能力的提高上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多关注这一层次的学生,鼓励、关心、帮助,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同时,教师还应该设置有梯度的例题、例题的变式训练、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经过教师处理后,教材中例题的难点就得到了分化;同时,这样处理后的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和吸收。

2、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分层教学在四十分钟的一节课里,如果要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那么时间就会很紧张,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来出示例题或者练习题的话,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难度不同的练习题展示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做题,这样有的放矢地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当教师有意识地把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研究具体差异,发扬学生亮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发展,“关注整体”也就成为个体进步的有效途径。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艺术设计;融合相关学科;教学体系

计算机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是属于艺术设计跟计算机技术相互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会有比较良好的在美术方面的功底,他们可以很好的设计出来优美的动感画面,可是毕竟都是学习文科专业出身的,他们在理性方面的逻辑分析能力都是比较缺乏的,因此他们普遍的在电脑技能方面的水平是很匮乏的,即使能够有能力去设计,但是会在后台的技术制作工作上面跟不上,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有完美的创意能够将他们都付诸纸上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将其很好的实现出来。所以要怎样去比较有着重点的去加强这个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上面的技能,去利用相对比较科学完善的理论系统与在学习课程方面使用混合的模式去提高这个专业学声全面发展的能力?这是我们这篇文章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最近几年来关于计算机艺术设计的课程已经被很多个大院校相继开设了,很多理工性质的院校也开设这门专业,于是这也就导致了计算机艺术设计在教育与培养模式方面出现一些分歧。

1.学科的综合性能比较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计算机艺术设计简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它是用艺术语言跟设计理念使用计算机这一媒介展现出来的新型应用模式。这个学科不仅仅涵盖了关于艺术设计学生要上的专业课程,与此同时它也包含了全部跟文字、景象的生成以及与动画设计方向相关的一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在综合性方面很强。很多计算机艺术设计方向专业已经在许多综合性质或是理工类院校里面开设了,而它们在上课的方式上面往往都是比较呆板的,缺乏灵活性,此类课程在体系上的设置也往往是不能够满足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于是在这种很单一跟单板的上课模式之下学习的这些学生们,很多都会觉得这门课程晦涩难懂,不易学习。

2.缺乏艺术跟技术相互结合的全面发展型的授课系统。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它是一门技术跟艺术要求能够结合的很好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在其自身艺术的领域里面有比较高的审美能力跟程度相对比较深的艺术修养;同时又要求学生们要对计算机有关的知识领域里面有比较好的掌握而且要能够比较好的去使用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比较好的将他们脑海里面的艺术创意去使用计算机这一媒介给体现出来。因此关于要怎样去设置课程体系培养艺术与技术相互结合的综合性人才才是各大首要解决的问题。

培养综合叉学科人才首先要根据这门学科自身所有特点去设定。一般的传统艺术设计的教学只是一味的注重培养此专业学生的审美跟设计方面的能力,却忽视了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这也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会产生有足够优秀的设计想法却无法使用技术表达,形成一种“眼高手低”无法着眼与现实的状况。可是一般意思上纯粹的计算机学科,它也就只是用一种纯理科的手段去教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一直都围绕着代码啊、程序啊此类技术性的教学,于是做出来的那些页面效果往往都会不如人意的。而计算机艺术设计却是计算机技术跟艺术设计这两者相互渗透相结合的一门科目,学生能够在他们自己专业理论的基础之上抓住自己薄弱的环节加强自己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这门学科提倡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因为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之中才能够得到创新从而得到自身的进步。我们通过这样子的一种模式化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好的去掌握自己所学的艺术理论而且能够得到更多的技能经验,这样就能够使能力与技能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也就避免了会产生片面跟极端偏重某一方面的状况。

3.不同的教学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单一的艺术论”跟“单一的理科”这种偏重于某一方面的教学体系依然存在于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里面;有很多在电脑学科方面学的很出色的学者会认为艺术就是纯粹的单纯的绘图跟美术而已,并没有将现代的艺术设计给规划在自己的教学系统之中,于是教学目标就只是针对在其自身专业领域里面完成专业知识内容的传授,却不去注重学生目前所需要的综合性教育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灌输型教学方式还是占据了一定的分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缺乏一种创新的思维,于是也就不能够做到很好的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很好的运用,将其所学跟实际的运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二、针对于当下的教学体系,提出关于教学课程设计建议

高校计算机艺术设计方向专业最终的目标是要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于平面的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网页设计等方面艺术设计工作掌握尖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用正确的符合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是可以让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以及计算机技能方面都能够得到“质”的改变,能够使此专业的学生坚定创新意识以及他们动手创造的能力,这能够让学生在毕业走上正式工作岗位之后,更快的去适应自己要做的工作需求,也能够因此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以下内容是笔者自己根据自身最近几年里面的工作与学习,专门针对于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今后需要改进的教学体系提出来的一些拙劣的建议。

1.艺术设计与计算机课程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一般高校里面,计算机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所开设的有针对性专业课程相对较多,比如说:平面设计方向的专业,它包括对图片图像进行处理需要用的Photoshop,版式编排的软件一些工具的具体使用,比如说是Maya等。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的过程之中,每个课程的讲师一般也都只是将讲好自己课程为目标,于是在他们自己课堂上都是很少会涉及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技能,结果就造成了学习此专业的学生在单个的技能方面很熟练,可是在实践应用的能力方面就相对较差。一段比较完整的影像动画影像是涵盖了平面的创意设计,三维立体设计,以及计算机后期编辑运用的。因此改革这个专业的教学体系,强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会是我们提高自身总体教学成果的必要条件。通过在各个课程老师的课堂上面的混合教学,这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学习此类专业的兴趣,也减轻了学生们因为课程太难而产生厌学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对这门课程甚至是这门学科会有更加确切的目标跟期望,更加能够有效的去提高学习这个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个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比较清晰的学习思路跟明确的学习目的之后,可以去跟自己之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整体的运用,这可以减少学生对学习目的的盲目,也使学生能够用更快速度去接受跟掌握新知识与此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去制作出不仅很漂亮而且功能比一般的网页页面要更加的实用。这不但可以体现出体系教学的相对优越性又能够提高学生所学习的那门课程又或者是那门学科的教学体系的完善。通过这样子的一种系统教导体系,不仅可以迅速的发现跟解决我们学生在学习之中有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跟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有易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的。

2.理论最终是要联系实际的,提前迈进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曾经有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计算机艺术设计这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所以在教学的前期要为学生们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跟比较强硬的电脑实际操作运用技能,更加重要的是中期的实际操作跟后期的实践教学就更加是这个专业最为重要的一点了。在后期的实践教学这不仅是学生在毕业环节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涯的总结跟测试,这也是对在校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以及人际的交往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个高校通过跟比较大的上市公司进行合作,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些合作的实习基地,这让学生能够切实的深入到社会里面,走上实际的工作岗位,亲身参与实际意义上的设计跟管理,在与学生把所学到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之中的基础上,也可以很快找到自己身上缺陷的地方,这会很利于在校大学生学习能力跟工作能力的提高,也会对学生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更好的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3.创新思想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思想跟实践操作能力是学习艺术设计方向专业学生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计算机艺术设计方向专业也包含这其中。要是没有新颖的创意,那就不会产生新颖独特的设计作品,也就不能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立于不败之地。多鼓励学生去细心观察自身周围事物,然后对学生有想法的和有创意的作品去进行客观的评价跟鼓励。这在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是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的,也可以在课上给学生看一些比较成功的作品案例,比如在电视互联网上投放的广告或是报纸等传播媒介上面比较优秀的作品,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学科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自身的欣赏能力与创造作品的能力。

4.教师自身素养的培养跟提高。随着当今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新技术的变化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了,我们的任课老师也不能够再继续进行墨守常规的教学,我们应该要及时抓住当下的机遇,积极参加各种新技术的培训,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自己专业技术目前发展现状跟未来的前景,要尽量不要让自己的课堂于实际操作两者之间的距离隔得太远。只有一直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当前的时代给抛的太远。

三、小结

计算机艺术设计它是一门对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很高,实用性很强,发展的潜力也很大的艺术专业,伴随着当今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跟计算机不断的的普及,目前我国在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教育水平上要是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课堂的教学体系必须能够跟上当前社会生活的发展、紧跟上先进科技不断的发展的速度。师资的设备也很需要提高,教学体系需要得到更大的改进。专业的环节要能够更加紧密的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才能够得到一个系统的提高,举一反三,这才会更有助于学生提升艺术素养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的提高,这才会培养出公司真正急需的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智,吴忠秋.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第6篇

关键词:穿插;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设计, 恰到好处地“从中变” 或“从旁入”地“切”进一些与数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有关的教学内容或活动片段, 以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延伸并深化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技巧称为穿插. 本文主要阐述穿插艺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两个原则.

[?] 适度性原则

穿插艺术不仅要注意做到时机恰到好处,数量恰到好处,同时也要把握穿插内容的深浅繁复,教学中要相机行事,把握分寸,适度而止.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因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与整体设计,确定好穿插的时机,把握好穿插的时间,拿捏好穿插探究的深浅程度. 穿插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地以穿插为中心,天南海角,只会给学生以粗俗之感,反而陷入喧宾夺主的误区. 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服从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的内在节奏吻合,抓住时机适量穿插. 要做到“增加一道例题则太多,减少一道例题则太少”的境地.如果不能认识到穿插的配角角色,把握好穿插的量,则不仅不能使原来的教学锦上添花,反而会导致教学内容“杂草丛生”,导致教学没有明确的主线.

1. 转移穿插

临近高考,学生容易情绪低落,这时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调整,或者改变语气、语调,或者来个幽默,或者穿插一个活动,让学生尽快恢复注意,集中精力. 再如每到春末或者夏初,学生容易在课堂上恹恹欲睡,如果教师呵斥或挖苦讽刺,不但会伤害其自尊心,还会影响自己和其他学生情绪,这时教师可模仿他们的样子,一边坐得端端正正的,一边总是拼命地挣扎着抬眼皮,想睁开却不听使唤. 一阵哄堂大笑驱散了学生的睡意,也打破了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尴尬局面. 比如课前两三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轻音乐,从而缓解学生连续上课的疲劳以及紧张感. 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穿插一些情景和画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拓展穿插

拓展穿插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扩大知识视野,提升能力,穿插一些与其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由此及彼地产生联想,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后,可以稍微拓展一下椭圆的光学性质.动画演示发现,经过椭圆一个焦点的光线经过椭圆反射以后,反射光线经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请学生猜想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光线性质并演示验证.

3. 趣味穿插

如苏教版选修3-1教材中涉及了多个数学史的内容,主要有起源于河谷的数学文明、演绎数学的诞生与古希腊数学、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巨人的杰作微积分的产生、近代数学两巨星、研究偶然事件的数学、当代中国数学家剪影,巧妙的穿插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分支、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产生与发展的关注,认识其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了解数学家们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例如,有一次市级公开课中,课题是几何概型,教师选取了这样一个例题:“取一个边长为2a的正方形及其内切圆,随机地向正方形内丢一粒豆子,求豆子落入圆内的概率”,例题的解答如下:

“记‘豆子落入圆内’为事件A,由于是随机地丢豆子,故认为豆子落入正方形内任一点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可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看做区域D,其内切圆为区域d,P(A)===. 答:豆子落入圆内的概率为.” 教师在讲完例题以后,适当总结,然后穿插了怎样根据概率来计算π的近似值. 可以一方面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同时结合刚才例题的答案近似得出π的值. 实例能让学生在感受数学源自生活的同时,体会已有知识不足以解决新问题的“窘迫”,从而产生内源性的驱动力,极力参与到概念的构建、形成、巩固和应用等环节中,提高主体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

[?] 适时性原则

穿插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来使用. 在需要的时候有的放矢的穿插,才能使穿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具体按照穿插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

1. 导入时穿插

比如,上课前,学生刚从课间十分钟的嬉闹中走进课堂,其注意力尚未立即转移到课堂中,因此,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这时可采用“故事吸引法”.在讲“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节时,为了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熟悉它的知识背景,初步感受对数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又一重要数学模型,可以采用故事穿插:一九七二年,马王堆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专家发掘西汉辛追遗尸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骨质比现在六十岁的正常人还好,是世界上发现的首例历史悠久的湿尸. 大家知道,世界发现的不腐之尸都是在干燥的环境风干而成,譬如沙漠环境,这类干尸虽然肌肤未腐,是因为干燥不利细菌繁殖,但关节和一般人死后一样,是僵硬的,而马王堆辛追夫人却是在湿润的环境中保存两千多年,而且关节可以活动. 人们最关注有两个问题,第一:怎么鉴定尸体的年份?第二:是什么环境使尸体未腐?其中第一个问题与数学有关. 在长沙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日前奇迹般地“复活”了.

那么,考古学家是怎么计算出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沉睡”近2200年?上面已经知道考古学家是通过提取尸体的残留物碳14的残留量p,利用t=log5730p估算尸体出土的年代,不难发现: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的取值,通过这个对应关系,生物死亡年数t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从而t是p的函数. 这样处理,对数函数显得不抽象,学生容易接受,降低了新课教学的起点,也增加了趣味性.

2. 授课时穿插

如在教高中苏教版选修1-2“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节时,两个学生可以借助笔和一条不能伸缩的线画出椭圆.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定性”地画出椭圆,再通过坐标法“定量”的描述椭圆,使之从感性到理性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得出方程;在探究立体几何时,适时穿插flas,可以使学生对空间图形更加形象化,容易接受、理解;又比如在研究函数图象与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现场制作函数图象,研究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关系,以及函数中各系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这样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更为轻松.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学生在课堂上肯定有分散注意力的时候,课堂上,有些学生会利用教师没注意的间隙,在那里发呆,有些时候是一个人在玩手机等,有些时候是两个人在桌子底下搞窃窃私语. 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穿插一句巧妙的“题外话”,能活跃课堂气氛,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教学效率. 如笔者在讲双曲线的渐进线的时候,有两个学生歪歪斜斜地坐在下面谈笑风生,可能是觉得自己都会了吧. 于是笔者面带微笑插入:你们俩一个是对称轴,一个是渐进线,你看,越来越靠近了!其他学生都笑了,那两个学生也很不好意思了,接下来的课堂上这两个学生一直认真听讲,其他学生也借此机会放松了一下,都更有精神了.

3. 总结时穿插

第7篇

学情分析方面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部分网络应用的通识性技能更是“无师自通”,因此如果仅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显然是低效而不科学的。

例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安排了多个课时进行操作QQ、浏览网页等日常网络应用的教学,这对现今每天都在进行操作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驾轻就熟的,若教师将其当作全新的知识技能进行教授,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每学期伊始,笔者都会利用“问卷网”等网络调查平台制作相应的学情调研问卷,并将问卷链接借助QQ、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快速传播至各班级家长群中,而家长在平板电脑、手机上就能直接打开并与学生协作完成问卷,网络调查平台实时统计汇总后即可导出Excel电子表格,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起点能力、意识形态、本学期主要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分析,就能预先了解学生的学情,这些源自学生的真实信息反馈,对整个学期教学策略的规划、教学侧重点的权衡以及教法、学法的把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导学参照方面的应用

导学案在各学科的应用中都以“生本资源”为重,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就相当于在课前为学生制订的学习、创新、合作、拓展规划图。然而,绝大多数的导学案都是以纸质稿的形式分发到学生手中,这些由教师创思形成的导学案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制订”,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层面的反馈。实践表明,在正式授课之前的即时反馈是学生在导学案索引下暴露共性问题或疑惑的一个绝佳契机,它能够让科任教师在授课前再次对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等做进一步的完善调整。

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笔者也经常运用导学案来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互协作能力,但笔者不是采用纸质稿导学案,而是采用现今较为流行的如“美篇”APP等可在平板电脑、手机上编辑操作的图文排版软件来制作电子导学案。通过多张图例和相关文字标注对待授知识技能进行简要阐述,再分享至目标QQ群、微信群中,学生在解读导学案的同时,立刻就能在分享链接下以留言的形式对导学案提出疑惑、意见及建议,而笔者也能从这些留言中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和有待改进之处,学生在相互查看留言时也同样能得到额外的启示与感悟。这一灵感源自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交互,既能让采集样本数据的数量从“班级”扩容到“年段”甚至更大的范畴,又能让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做好应对处理,且还能通过编写、查看、析解留言来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探究解惑的学习习惯,一举三得。

过程评价方面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评价机制总是伴随着学生的实践操作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进程。在画图、Word、PowerPoint及网页编辑等教学内容中,每位学生都会根据所学的知识技能创作各自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在排版布局,或在结构配色,抑或在空间层次,总有值得赞赏的亮点,如果仅是用“做得好”或“画颗星”来予以鼓励,根本无法体现评价的差异性和针对性,也无法激励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无法引导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借鉴。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始终把过程性评价摆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经过反复多次的尝试,最终笔者选择了“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这种二合一的模式。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台式计算机充当“创作载体”的角色,即学生各自操作台式计算机进行作品创作,而四人小组的组长会自带一台平板电脑介入课堂教学,平板电脑则充当本小组“评价载体”的角色。各小组组长会在课前先打开笔者分享的当前课时的过程性评价表单链接,表单是针对本组四名成员在当前课时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分步(分类)量化分评价。在学生作品创作过程中,笔者同步巡视指导,并对满意的作品给予教师评分,学生在完成各自的创作任务后,根据分组编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分,接着笔者根据教师主机实时汇总的数据采集结果,将各项分类评分最高的几件作品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反馈,并让创作者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分享,最后由笔者进行总评并给予创作建议。经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师评价、个体评价和交互评价,学生能在最大程度上参与课堂的评价机制,并切实从中获得收益,不仅能知道“什么是好”,还能知道“好在哪里”,更能将这些收获衍生为自我的创作灵感与学习动力,真正发挥出过程性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

n外交互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