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简述德育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0 16:52:16

序论:在您撰写简述德育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简述德育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引申 具体化 抽象化 普通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09-01

翻译就是把源语言对等地转换为目标语言的过程,不仅包括词义对等,还包括句子对等。奈达也说翻译的基本目的在于重现原文信息。为此,译员就需要在词汇、语法和句子等层面上做调整,尤其是词义是否恰当对应,直接影响着句意对应。

1 词义引申往往有名词词义的引申、动词词义的引申、词组词义的引申和习惯表达、习惯语的引申

如:(1) 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 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好多年了。

名词deficit一般指财政上的“赤字”、“亏损”,这里引申为“不足”、“短缺”。

(2)Hanoi romanced its Asian neighbors for 6 years before winning its membership in ASEAN.

河内对其邻国进行了六年的亲善努力后成为东盟的一员。

动词romance本指“向……求爱”、“追求某人”,这里引申为“以亲近的方式来改善国家间的关系”。

Only those who master the mathematical ideas and reasoning become the father of science. 只有掌握了数学概念和推理能力的人,才能在科学上有所建树。

词组the father of science本是“科学之父”的意思,这里被引申为“在科学上有所建树”。

Yesterday, he began the post-mortem on his successive exam failure. 他昨天开始仔细检讨考试连续失败的原因。

post-mortem是一个习惯搭配,其意为“对尸体进行检验,以查明死者的死因”,这里被引申为“仔细检讨”。

由上可见,在翻译中引申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方法

2 词义引申的方法

2.1 将词义作抽象化引申

将原文中表示属性、事物或概念的具体、形象的词汇抽象化,以使译文流畅。即将具体词义抽象化,特殊词义一般化,局部词义概括化等。

(1) We must face the roses and thorns in our life bravely. 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与甜。

把roses(玫瑰)和thorns(刺)这两个有具体形象的词抽象引申为其所代表的属性:“甜”与“苦”。

He always wakes a sleeping dog and causes many trouble for his parents. 他经常惹是生非,给他父母带来很多麻烦。

把wake a sleeping dog(叫醒一条沉睡的狗)这个具体的词组抽象引申为“惹是生非”。

2.2 将词义做具体化引申

将原文中用来表示一种具体事物的词具体化,使译文更加自然。即将词义从抽象引向具体,从一般引向特殊,从概括到局部等。

According to the new traffic rules, the driver must stop for the green when he comes across the yellow. 根据新交通法的规定,遇到黄灯,司机需停下来等到绿灯才能通行。

将green(绿色)、yellow(黄色)这两个抽象名词具体引申为“绿灯”、“黄灯”,意思表达更为清楚。

If the weather is good on Sunday, we will do Musee du Louvre. 如果周日天气好的话,我们就逛卢浮宫。

将do(做,干)这个抽象动词具体引申为“逛”,和“卢浮宫”搭配更加合理。

2.3 将专有名词作普通化引申

一些专有名词本指唯一的人物、、地点、事件等,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其意义被普通化。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能准确表述原文的意义,减轻读者的理解负担,必要时可以将原文的专有名词普通化。

Spoiled by the family, the little boy is the Czar of the family and he can do whatever he wants to. 由于家人的溺爱,这小男孩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霸主,可以为心所欲。

Czar是一个专有名词,本意为俄国的沙皇,翻译时将其意义普通化了,引申译为“霸主”,表意更明确。

2.4 将词义作逻辑引申

由于中西方的思维和表达习惯有差异,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员需要理解上下文的内在练习,认真分析原文中词、词组乃至句子的字面意义和逻辑意义,然后用译语的习惯表达重现原文内容。

This kind of machine won’t break down before it been operated for 2 million times.这种机器要实用2百万次以后才可能被破坏。

before本意为“在……之前”,这里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将其引申译为“在……之后”,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寝室里光线不足。The light in the dormitory is poor.

“不足”本意为“not sufficient”,这里选用了poor来与上文中的light搭配,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2.5 将词义作修辞引申

翻译时,真实再现原文内容固然重要,同时修辞也应纳入考虑的范围,才能给译文增色。

Alone and penniless, he could do nothing but asked the police for help. 他孤苦伶仃,身无分文。他只能找警察帮忙了。

如果把alone and penniless简单译为“他一个人,也没有一分钱”,虽然也表达出了原文的内容,但显然不及译为“孤苦伶仃,身无分文”更能迎合读者的口味。

总结:在各项翻译技巧中,语词的引申比较难以掌握,这要求译者要有深厚的双语语言基础,但目前翻译学又更加注重研究文体差异,文化差异和审美感受。因此对引申翻译技巧的掌握对译员来说,是一项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空间数据库;查询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3-522-02

空间数据查询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人们不仅希望准确检索到数据,而且希望检索的速度越快越好。当前空间数据检索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速度。提高速度的核心技术是空间索引。空间索引是由空间位置到空间对象的映射关系,为空间检索提供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以提高检索速度。

GIS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如果不为这些数据创建索引,要从海量的GIS数据中检索到目标数据,这一过程可能会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为这些GIS数据创建合理的索引文件,在索引文件中检索目标数据,检索速度会明显得到提高。因此在空间数据产品中实现高效的索引算法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地理数据表示和处理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地理信息系统正迅速扩展到各种应用领域。传统的GIS系统本身的功能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向Web扩展。

1 空间数据库查询的主要特点

空间数据库查询是空间数据库的一项重要操作,空间查询技术是针对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发展起来的。由于空间数据量的庞大,以及空间对象、空间查询的高度复杂性,使得空间数据库的查询效率成为衡量空间数据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并以特定的数据格式存储的相关联的数据集合。它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是从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而来的。空间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与一般关系数据库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1)数据量特别大,要用数据来描述各种地理要素,尤其是要素的空间位置,其数据量往往很大。

2)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关系数据库中数据性质相似,还有大量描述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的空间数据,并且这两种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3)数据应用广泛,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道路建设、资源开发、市政管理等。

空间查询是空间数据库的一项重要操作。由于空间数据库的特殊性,空间数据库的查询除兼有普通数据库的查询能力外,同时还应具备空间数据的查询能力。空间查询大体上可分为点查询、区域查询、最近邻查询及空间连接查询四类。

与一般关系数据库相比,空间数据库在查询处理方面的主要特点至少有:1)目前仅仅在空间操作的类别上达成了一致,对每种具体空间查询的设计与处理规则各不相同。2)空间数据库要处理非常大量的复杂对象,这些对象具有空间范围,而且不能自然地排序成数组,需要建立适合于空间数据的访问方法以提高查询的效率。3)检测空间谓词的算法计算量极大,所以不能再假定I/O代价在CPU的处理代价中占主导地位,这就使得空间查询处理与优化过程设计比传统数据库更为复杂。

2 空间数据索引

空间数据访问方法由空间索引和定义在空间索引上的查询操作组成,是空间查询技术的基础,空间查询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间数据访问方法的效率。

2.1 网格索引

网格索引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区域纵横分成若干个均等的小块,每个小块都作为一个桶,将落在该小块内的地物对象放入该小块对应的桶中。从精度考虑,小块还可细分,直至不可再分为止。当用户进行空间查询时,首先计算出用户查询对象所在网格,然后再在该网格中快速查询所选空间实体。其优点主要有:桶数固定、结构简单,每个表项都用于表示地物的空间位置及分布;查询方式多样,可以任意以一点或一条线或一个任意形状的区域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合理查询精确,这是因为网格索引支持地物的特征信息存储;支持多精度等级,查询并不要求太精确,如查询某点附近的地物,网格索引的多级分块策略正好适应这种情况,对于一些非精确查询,特征信息匹配计算无需进行或只进入第二级就行了,而不必再往下去。这样就节省了更多的时间。然而网格文件本质上会造成目录非常松散,因而浪费主存缓冲区和二级存储。

2.2 R树及其变种

R树是GUTTMAN于1984年提出的最早支持扩展对象存取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空间索引结构。许多商用空间数据库系统,如MapInfo SpatialWare和Oracle Spatial等均提供对R树的支持,开放源码系统PostgreSQL也实现了R树。近二十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R树的研究,在R树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变种。比较典型的有R+树、R*树、压缩R树等。

R树是一个高度平衡树,它是B树在k维上的自然扩展,用空间对象的MBR来近似表达空间对象,根据地物的MBR建立R树,可以直接对空间中占据一定范围的空间对象进行索引。R树的每一个结点都对应着磁盘页D和区域I,如果结点不是叶结点,则该结点的所有子结点的区域都在区域I的范围之内,而且存储在磁盘页D中。如果结点是叶结点,那么磁盘页D中存储的将是区域I范围内的一系列子区域,子区域紧紧围绕空间对象,一般为空间对象的外接矩形。

R树中每个结点所能拥有的子结点数目是有上下限的。下限保证索引对磁盘空间的有效利用,子结点的数目小于下限的结点将被删除,该结点的子结点将被分配到其他的结点中;设立上限是因为每一个结点只对应一个磁盘页,如果某个结点要求的空间大于一个磁盘页,那么该结点就要被划分为两个新的结点,原来结点的所有子结点将被分配到这两个新的结点中。令M为一个结点中记录数目的最大值,m≤M/2为一参数,说明一个节点记录的最小值,m可作为调节树结构的一个可变参数,R树满足如下几项特点:根节点若非叶子节点,则至少有两个子节点;每个非根叶节点和非叶节点包含的实体个数均介于m和M之间;所有叶子节点在同一层次。

R树兄弟结点对应的空间区域可以重叠,可以较容易地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但正因为区域之间有重叠,空间索引可能要对多条路径进行搜索后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当查找与给定的查询窗口相交的所有空间对象时,空间搜索算法是从根结点开始,向下搜索相应的子树。算法递归遍历所有约束矩形与查询窗口相交的子树,当到达叶结点时,边界矩形中的元素被取出并测试其是否与查询矩形相交,所有与查询窗口相交的叶结点即为要查找的空间对象。R树的查询效率会因重叠区域的增大而大大减弱,在最坏情况下,其时间复杂度甚至会由对数搜索退化成线性搜索。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了R+树的产生。在R+树中,兄弟结点对应的空间区域没有重叠,而没有重叠的区域划分可以使空间索引搜索的速度大大提高,克服了R树中多路查询的问题,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对某个最小约束矩形的划分,可能会引起相关子树上其他结点也需要重新划分,向下分裂操作可能使得已经划分好了的结点被重新划分,空间对象在R+树的叶结点中被重复标记,完成删除运算后,必须对R+树进行重建等,同时由于在插入和删除空间对象时要保证兄弟结点对应的空间区域不重叠,而使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降低。R*树是最有效的R树变种,它能对覆盖区域、重叠面积和边界周长进行启发式地优化,并通过重新插入节点重建R*树以提高其性能,但重新插入这个过程相当繁琐,其实现过程太过漫长。

压缩R树的空间数据集是预先己知的,通过预先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可以保证其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和良好的查询效率,但由于其不能进行动态插入和删除,因而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3 空间数据查询技术

3.1 点查询与区域查询

点查询(Point Query, PQ):给定一个查询点P,找出所有包含它的空间对象O。使得PQ(p)={O|PεO.G≠?},其中O.G为对象O的几何信息。

范围或区域查询(Range or Regional query, RQ):给定一个查询多边形P,找出所有与之相交的空间对象O。当查询多边形为矩形时,成为窗口查询:

PQ(P)={O|O.G∩P.G≠?准}

对这些查询的处理与包含该查询关系的文件的组织方式有关,根据参与查询的空间数据集是否具有空间索引,其相应的处理策略各不相同。

1) 数据集未排序且没有空间索引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方法就是采用穷举法扫描整个文件,并判定每一条记录是否满足查询谓词,利用过滤、精炼两步处理来实现。如果空间对象用它的MBR来近似表示,则区域查询的过滤步骤就对应着检验矩形与查询矩形的交集。这个处理与没有过滤就处理整个对象相比,其代价是非常低的。扫描的代价为O(n),其中n是进行区域查询的关系中包含的页面数。

2) 数据集具有空间索引在数据集具有空间索引的情况下,查询可通过扫描索引文件过滤掉大部分不满足查询条件的空间对象,从而避免扫描整个数据文件,减少系统负载。通常使用的空间索引为R树族。使用索引树,点查询通常可在O(logn)时间内完成处理,区域查询的代价则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数据矩形的分布、查询窗口的大小、树的高度及用于构造索引树结点的压缩算法等等。采用R树的缺点是不同分支的MBR可以交叠,这就可能导致沿着索引树的不同分支进行搜索。R树的一个变体树避免了内部结点的交叠,R+树的主要问题是空间对象的外接矩形可能在多个内部结点上存在重复,这会导致搜索时间增加和结点的频繁溢出。

3.2 最近邻查询

最近邻查询在许多应用中都很常见。如电子商务网站接收到书籍订单后该把订单发送到最近的配送中心。典型的算法有两遍算法和一遍算法:

1) 两遍算法第一遍检索包含查询对象QO的数据页D,以确定D中任意对象到QO的最小距离d;第二遍通过一个范围查询检索与QO的距离在d内的对象以确定最近邻居。这个方法使用了用于范围查询和点查询的算法。

2) 一遍处理算法该算法的最近邻查询需要用到与区域查询和点查询完全不同的算法。最早由ROSSOPOULOS提出,使用了一对距离度量,即搜索修剪条件和搜索算法。

3.3 空间连接查询

空间连接查询是空间数据库系统一种重要的多路查询,即从两个数据集合中检索出所有满足某一空间谓词,如交、包含等的空间对象。如给定两个对象集A、B,其空间连接是从A中的对象到B中的对象应用谓词S的结果。谓词S包括覆盖、距离、方向、邻接和包含等。

当两种空间关系连接在一起时,我们称之为空间连接。空间关系是指空间对象之间具有空间特性的关系,主要包括拓扑、顺序、度量三大类关系。因此空间连接查询又可分为拓扑连接查询、顺序(方位)连接查询和度量(距离)连接查询。与其它空间查询一样,空间连接查询的实现过程通常分两步进行过滤和精炼。过滤即是借助空间索引与MBR,查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空间对象候选集,建立空间连接索引。精炼则是用相应的空间对象代替进行具体的连接处理,检索出满足实际需求的空间对象,即从第二存储区检索候选集中每个对象的精确形状信息,来测试其是否满足查询条件。

参考文献:

第3篇

1、预算控制的程序包括预算执行和预算分析两个环节,具体又包括下达执行、反馈结果、分析偏差、采取措施。

2、预算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预算授权控制、预算审核控制和预算调整控制三种类型。

3、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部门活动,以保证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约束的过程。预算控制通过编制预算并以此为基础,执行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比较预算和实际的差距及原因,然后对差异进行处理,是管理控制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朱彩兰在《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目标区别于传统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具有过程性和结果性的双重属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设计与描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时,不但要从思想上重视过程性属性,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保证学生经历过程,在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获得体验,而且要侧重学习过程的描述要与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相关,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与内容具体结合,过程才能落到实处。

构建教师培养和培训相融合的新型体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在2012年12月19日《现代教育报》上撰文认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大胆改革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不仅要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多元的教师教育新渠道,而且要打破原有的以师范院校为核心的相对封闭的教师教育系统,形成一个有综合性大学参与竞争的开放性系统,形成教师来源的良性竞争的局面。为了打破教师培养和培训分离的状态,实现培养和培训的全面融合,可以尝试师范毕业生在大学学习和在学校任教之间建立一种过渡教育系统,使“新任教师”摆脱从“不会教学”到“胜任教学”的艰难过程,能够直接成为“胜任教师”。

“全球化”催生当代教师观念的变革与能力的提升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潘涌在2012年12月19日《光明日报》上撰文认为,“全球化”催生人类教育从适应现在到创造未来、从满足已有到颠覆既成、从遐想到重构,这种全球化与人、与教育变革之间内在的深度逻辑关系,不但催生着当代教师知识价值观的变革、教育目的观的变革、教师角色观的变革,而且也对教师的思想创生力、课程开发力和语言表达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课程开发力方面,要求教师养成以“全球化”课程理念为核心的对特色课程的开发,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既强调分析综合、批判思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调跨越各主要学习领域的较高的课程融合标准,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外部世界和多元价值取向所应具备的包容力和理解力。

推进高中课改要着眼能力培养和学校课程重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周彬在2012年11月15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深入推进高中课改,对课改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层面,而应上升到学生的经验与能力的层面,实现高考与课改的对接。另外,课改要走进学校教育的现场,还要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和重构,建设开放的课堂,以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容纳多元的课程体系。作为老师,要认识到课改不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上做简单的加法,而是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改革,当我们从课程的角度审视教学时,就要做到能够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遵循知识的理性逻辑与学习的实践逻辑,重构教学内容。

教师须具备研究学生的意识与能力

第5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加固;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建设主管部门建筑结构的质量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给予重视。建筑结构是指在建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成来承受各种荷载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结构也随之不同。对各种类型的建筑结构进行检测与加固施工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作为建筑工程的首要任务,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程序与基本原则。为了我国的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建筑设施的质量问题也成为了人们每日关注的焦点话题。而检测技术是作为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的最直接的一种工程技术,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开发和应用决定着。

1.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的原因

导致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的结构一般来说是都是由于结构本身的承载能力因受到自然灾害、施工质量不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结构出现了变形以及超出承载力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使用检测与加固的方法来对其受力面积或者是受力体系进行加固,主要是采用改变传力路线来作为基点,然后再降低结构整体构件的受力性能。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建筑的检测及加固问题已经不局限于作用在旧建筑之上,更多的也面向了新建筑的需求。

1.1设计考虑不周全或有误差

在设计中,施工单位对工程的地质、水文地质尾部以及地基的情况没有进行具体的熟悉工作,地基的承载力也没有进行合理的估算,致使在计算结构荷载时,对于受力的分析过于混淆,出现计算错误。

1.2施工质量没有保障,设计质创氏劣

在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的质量问题,如果在对混凝土强度的等级问题上没有做到设计要求,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的加固性能。也可能是对于砌体的砌筑方式出现了错误,在通缝过程中出现问题等等。

1.3不当的改造

对于没有经过核算就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的情况,会造成原有的结构承载力不能达到要求,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任意更改,导致荷载曾大。而且,随意的拆除承重墙也会造成结构不平衡。

1.4使用环境恶劣

对于建筑结构长期的处于高温、振动、酸碱不平衡情况下,很容易致使结构构件出现腐蚀和损伤的现象。

1.5不符合使用要求

对于建筑物年代已久的情况,其结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损伤和破坏,所以不能满足目前使用的要求和安全系数。

1.6自然灾害的危害

由于各种灾害事件的影响使结构产生裂缝或者破坏,造成建筑物的稳定性能不能得到保证,给人们也带来心里影响,不能安心的生活。

1.7古建筑、历史建筑保护

经过历史的冲洗,长时间的搁置需要对古建筑、历史性建筑进行进一步维护、保护。

2常用的检测方法

在对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储备问题中,通常是采用试验检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检测。通常包括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措施检测、尺寸检测、钢筋位置以及直径的检测、是否开裂和变形等等。将这些结构的检测归结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砌体结构检测、钢结构检测和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检测等。可以通过对结构构件的整体性能进行静力实荷的检验,来确定其整体的受力性能以及构件的承载力度等等,而结构的动力性测试是对大型的建筑来进行检测的。

钻芯法与回弹法是目前对混凝土结构材料最为广泛的检测方式,1)钻芯法主要是对建筑构件上进行钻取混凝土的芯样,然后进行直接的抗压强度检测,这样的结构可靠准确,但是很可能会造成对结构物的局部产生破坏。如果是重要的结构部位,其不能进行检测。2)回弹法是各种检测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当在不能破坏一些重要构件时取芯或一些构件采用其他方法检测比较费劲时,则需要采用回弹法。回弹仪的检测原理:回弹仪是用一弹簧驱动弹击锤并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所产生的瞬时弹性变形的恢复力,使弹击锤带动指针弹回并指示出弹回的距离。把回弹时所产生的能量和混凝土吸收的能量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参数。回弹值随着回弹能量的增大而增加,则混凝土的强度随着表面硬度的增大而提高。 回弹仪的结构十分简单、操作起来很方便、有利于重复测试,特别是与钻芯取样法一起用时,更可靠、准确。 超声法、超声一回弹总合法所测定的参数对混凝土强度来说并不很敏感,而且其测试结果精度很低。3)拔出法,拔出法是用专用的工具拔出已置入混凝土的锚具,来测定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是一种介于钻芯法和非破损检测方法直接的检测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而且精度较高。尤其是进些年才出现的后装拔出法无需预先在混凝土中埋置锚固件,而是在己硬化的混凝土通过钻孔、扩槽、嵌入的方法将锚固件置入并固定其中,所以,对于那些已经硬化的新旧混凝土的构物上均可以使用,并且适应性能极高,可靠性也是非常客观的。

对于砌体结构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通常采用的方法为: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筒压法、回弹去、点荷法、身找丁法。对于直接法来说,主要是检测砌体的抗压强度以及抗剪强度,但是间接法是测试砂浆强度的方法检测。直接法具有着可以对砌体的强度参数进行直接的测试,测试出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施工问题。但是试验的工作量过大,导致砌体有损伤性。对于间接法来说,其测试结果不能综合的反映工程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问题,这就导致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的操作工艺简单,对于工程损伤较小,施工人员较为常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应该根据综合性清况对其进行考虑,选取适宜的方法。

3常用的加固方法

1)托换技术。对于托换技术来说,具有着综合性较强的技术,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优点是适用于已有建筑的加固和改造,并且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费用消来到氏,给日常生产当舌带来的影响较小。缺点是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具有较多的经验以及高超的技术,才可以保证安全性的实施。2)植筋技术。该技术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以及可以植入普通钢筋,与此同时,也可以植人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3)砌体结构加固法。这是比较早又比较传统加固万去,不过施工简单、施工量较少,其受力程度非常安全,但费用

比较高,比较适合于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却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的加固。4)钢结构加固法。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节点性质、边界条件,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是一种改变钢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法,可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力量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被人们所接受。结构的加固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结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而结构加固方案的选取和加固设计对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工程改造项目的灵魂,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加固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使得加固理论更加趋于完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加固技术的发展,加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前所未有的.

参考文献:

[1]梁智峰.论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第6篇

1 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又称臭皮病、烂皮病。主要危害10年以上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此外也危害小枝、幼树和果实。枝干受害可分为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类型,一般多为溃疡型。

1.1 溃疡型

是夏季衰弱树或冬春季发病盛期形成的典型症状。发病前期从枝干外表不易识别,若揭开树干表皮呈红褐色至暗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干斑。春季,病部外观呈红褐色,微隆起,圆形或长圆形,现出水渍状病斑,质地松软,受压易凹陷,流出黄褐色或红褐色汁液,带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缩,下陷,病健分界处产生裂缝,病皮变为暗色,发病一个月内,病部表面长出许多疣状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子座,内含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雨后或天气潮湿时,孢子器内的胶状物吸水膨胀,并涌出金黄色丝状卷须,即孢子角,雨水消散。当病斑扩大环切整个树干时,致病部以上树干和大枝枯死。夏秋季,主要在当年形成的落皮层上产生红褐色稍湿润的表面溃疡,边缘不整齐,指甲大小至长宽几十厘米,病部表面糟烂、松软,一般仅2~39毫米深,底层被木栓层所限或斑斑点点局部深入;后期病斑停止扩展,变干饼状稍凹陷,病健部交界处有隆起的线纹,有的还可形成子实体。晚秋初冬,表面溃疡处的菌丝穿透木栓层向内层扩展,形成红褐色至咖啡色坏死点,湿润,上覆白色菌丝团。冬季继续扩展,导致大块树皮腐烂。

1.2 枝枯型

春季发生在2~5年小枝上或树势极度衰弱的树上,边缘不明显,病部不隆起,不呈水渍状,染病枝迅速失水,干枯,当发展到环绕枝干一周时全枝乃至整株逐渐死亡,重病树枝叶不茂,并呈现结果特多的异常现象。后期,病部产生很多小粒点,即病菌子座及分生孢子器。果实染病初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褐色轮纹,边缘清晰,以黄褐色与红褐色深浅交替轮纹状向果心发展,病组织软腐,带有酒糟味,后期病斑中部散生或聚生大而突出果皮的小粒点,有的略呈轮纹状排列,小粒点周围有时带有灰白色的菌丝层,表皮易剥离。湿度大或遇雨时,也可从孢子器内挤出橘黄色的丝状孢子角。

2 病原

为苹果黑腐皮壳,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子囊壳生在子座里,3~14个,多为4~9个,子囊壳球形或烧瓶形,直径320~540微米,喙长450~860微米,顶端具孔口;子囊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大小28~35微米×27~10.5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腊肠形,单胞无色,大小7.5~10微米×1.5~1.8微米。无性态为苹果壳囊孢,属真菌界无性型真菌。载孢体直径0.5~1.5毫米,多腔室,不规则形,有1孔口;分生孢子梗10.5~20.5微米×1~2微米;分生孢子单胞,腊肠形,无色,微弯,大小4~8微米×1~1.5微米。此外秋季形成内子座即病疤上所产生的大型疣状物,一个子座中一小时内可放出1120~8662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数量约为分生孢子的1/10。病菌生长适温28~32℃,最高37~38℃,最低5~10℃;分生孢子萌发适温19℃左右。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天门冬酰胺素,在蒸馏水、自来水中不能萌发。病害潜育期7~15天,最长35天。也可危害苹果,引起腐烂病。

3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及孢子角在病树皮下或残枝干上越冬,立春产生分生孢子角,通过雨水淋溅或冲散的分生孢子随风传播,传播距离不超10米。此外,透翅蛾、吉丁虫等小昆虫也也可传播。子囊孢子也能传染,但发病率低,潜育期长,病部扩展速度慢。腐烂病菌是一种寄生性很弱的兼性寄生菌,具杀生寄生性。该病菌侵入寄主后,先呈潜伏状态,不立即致病,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或进入休眠期,生理活动减弱,抗病能力降低时,病菌才由侵入部位向外扩展,进入致病状态。外观无病的树皮普遍带有潜伏病菌。枝条带菌率随树龄增高。病菌侵入寄主后,先分解毒素杀死周围的寄主细胞,并从杀死的细胞中摄取营养向四周扩展。树体病体抗侵入难而抗扩展易。因此增强树势提高抗扩展能力能有效的控制病害发生与流行。腐烂病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

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充水度高,愈伤能力强,不利发病;大小年幅度大的果园,初冬病势发展快,立春病势下降缓慢,腐烂病严重,发病多,发病期长。有机肥缺乏或追施氮肥失调,果园地下水位高、土层瘠薄等也可导致树势衰弱,发生腐烂病。周期性的冻害是病害大规模流行的前提。冬春交替,休眠转入生长,或秋冬生长转入休眠阶段是发病最多、危害最重时期。

4 防治方法

4.1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4.1.1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 每亩秋施腐熟有基肥3500千克(株施30~50千克),再配施适量复混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复混肥的类型按土壤肥力特点确定:如果是多年高肥力果园,土壤磷水平较高应选用高氮型的,如果是新建果园或磷水平较低的应选用普通型的,株施肥量为1.5~2千克。每生产100千克苹果需施入氮钾各1.2千克,磷0.6千克,避免过量偏施氮肥和磷肥,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尤其4~9月发病高峰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增强树体含水量,提高苹果树抗腐烂病能力十分重要。施肥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宜,秋季施肥要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

4.1.2 严格疏花疏果 使树体负载适宜,杜绝大小年结果现象。

4.1.3 树干涂白 初冬落叶后树干涂白防止冻害发生。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6千克:波美20度石硫合剂1千克:食盐1千克;清水18千克。再加入100克动物油可防止涂白剂过早脱落。

4.1.4 尽量减少各种伤口 避免修剪过度,禁止严冬修剪,伤口应涂枝腐灵、愈合剂等,及时防治害虫。

4.1.5 防止早春干旱和雨季积水

使树体含水量正常,降低病菌抗扩展能力。加快伤口愈合。

4.2 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结合冬季清园,认真刮除树干老皮和干皮,剪除病枝及田间残留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4.3 及时治疗病疤

主要有刮治和划道涂治,主要原因是病菌在木质部上可存活5年,前3年致病力强,所以刮治和涂治要深达木质部并连续进行3~5年。刮治是在早春将病斑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并刮掉病皮四周的一些好皮。涂治是将病部用刀纵向刮0.5厘米宽的痕迹,然后于病部周围健康组织1厘米处划痕封锁病菌以防扩展。刮皮或刮痕可涂抹臭皮一次净、21%过氧乙酸水剂3~5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1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50倍液、843腐植酸铜原药、枝腐灵原药。该病易复发,夏秋季应及时补治。

4.4 改进灌溉方式

据调查,大水漫灌的浇水方式,常导致基部腐烂病向同畦内的其他树体传播,因此通过培土的方式避免树干基部被灌溉水或雨水浸泡是减轻腐烂病的有效栽培措施。

4.5 化学防治

结合清园在采摘后到发芽前喷洒29%石硫合剂400~500倍,落叶后60~100倍,气温在30℃以上应提高稀释倍数至600倍以上;生长季可喷洒21%过氧乙酸500~600倍;80%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或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发芽前600倍、发芽后1 000倍;或25%丙环・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4.6 抹泥法

春季用树冠下的泥土抹于病斑上,厚度3厘米以上然后用塑料布绑扎上,可使病原菌失去活性。

4.7 桥接

对主干、主枝上的大病斑进行桥接,可恢复树势。

第7篇

2方正民间剪纸的起源与发展

1909年至1913年四年之间,满族移民大批落户方正。满族人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将天地、山川、河流、动植物都看作神灵而进行膜拜。在诸多的宗教活动中,剪纸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不仅承载着满族先民们的信仰与崇拜,也是重要的祭祀道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信仰逐渐退淡化,但是满族民间文化中粗犷、热烈和亲近自然的观念得以传承延续、深深扎根在方正这块黑土地上,成为东北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初期,大批的关内移民“闯关东”来到东北落户,方正县人口猛增至40倍。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开始在方正这片土地上落户生根、开花结果。每到节日,当地妇女都喜欢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来装点气氛,剪纸作为妇女们喜闻乐见的民俗表现形式在这片黑土地上得以传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爱好剪纸的人数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与满族萨满剪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方正剪纸艺术。

近代方正剪纸具有黑土地特有的淳朴气息,在题材内容上,主要表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出当地民风民俗的各个方面,民间剪纸艺术家倪秀梅创作的剪纸作品《东北大豆乡》,以展现浓郁的东北风情获得中国民间民俗博览会山花奖金奖,作品立意别致、构图饱满浪漫,充分体现了传统民间视觉元素与现代构成形式的融合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的表现题材越来越广泛,在剪纸爱好者们的不懈努力下,方正剪纸打破传统固有的创作模式,作品更富趣味性、感染力,创作内容紧跟时代主题,地方风格与乡土气息更加浓郁。由方正民间剪纸艺术家程文霞创作的《和谐中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黑龙江馆中展出,引起各方面关注,整幅作品长约16米,画面上一条巨龙奔腾跃然纸上,作者在有限的画面中,以线条的形式展现出56个民族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作品极富感染力,体现出各民族和谐团结的美好寓意。

3方正剪纸的艺术特色

(1)内容特征——乡土气息浓郁。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文化,是淳朴民风的体现。方正民间剪纸在融合民俗生活的基础上,打破了剪纸的传统模式,在创作中融入了生活情感符号,展现出黑土地特有的民风与民情。如《东北三大怪》《回娘家》等作品,趣味性强、自然大方,将黑土地人特有的审美观念、思维方式、地方艺术特征体现在剪纸画面中,在形式和内容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也是方正人民智慧和民间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2)造型特征——大气简洁、形神兼备。方正剪纸结构布局大气、完整、一气呵成,在造型处理上,抓住形象的重要部分,省略次要部分,简洁明朗、概括力强。在体现出东北人特有的粗犷豪放的作品《硕果累累》中,人物形象没有做具体修饰,而是抓住了大的动态特征,将怀抱果实的喜悦心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显示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让观赏者也能够真切体会到金秋丰收时节的美好心情。

(3)技法特征——以剪为主、不断创新。生活在民间的能工巧匠们对剪纸的各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改造,方正剪纸在制作工艺上主要以剪为主,为了得到精巧的效果,将传统剪法与掏剪、局部折叠相结合,艺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良工具并突破材料局限,在单色、套色等传统样式基础上又创新了“双面贴”的新形式,增强了观赏价值,提高剪纸的艺术品位。

4方正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方正民间剪纸主要以家庭式传承为主,家庭式传承是方正剪纸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特殊的气候决定了在漫长的冬季农闲期里,劳动妇女们聚在一起交流剪纸技艺打发时光,外婆将一手绝活儿传给母亲、母亲又传到女儿,依靠心口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传达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守护着这方黑土地。在这个只有20余万人口的小县城,拥有剪纸爱好者1万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还在读幼儿园。剪纸在民间的不断成长得益于当地政府多年来的重视与支持,如今,在方正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开设了剪纸课,大批的民间艺人们走出去交流学习,《方正剪纸报》也开办的红红火火,作品的档次更是达到了参加国际展览的水平,在传承和弘扬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朝向产业化发展。

综上所述,方正民间剪纸根植于方正这片沃土,作为民俗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继承并发展自己特色的同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正是那些生活在这里的普通劳动农民用她们的智慧巧手,谱写着民间艺术的精彩乐章。本文通过对方正民间剪纸艺术特色与起源发展的分析,旨在阐明方正民间剪纸特有的文化价值,为更好地守护好这方黑土地的精神家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7).

宋词.东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与价值传播.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徐德润.东北民间剪纸的渊源及其艺术特点.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