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6:52:04
序论:在您撰写电厂风险管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PT规程;大修主格离;信息交流
0 概述
机组大修期间,主控室操纵员所要面对的是:机组状态变化多,主控操作多,外部接口协调的事情多。所以这三多必然会造成风险系数的增加。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善于总结大修活动的特点,认清大修期间的各个风险点是主控操纵员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下面就以下几点谈谈大修时期主控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1 操纵员大修期间注意事项
1.1 大修文件的使用
大修文件这里指的是D规程主程序和相应的文件包、电气操作单、主隔离文件、大于等于1C的PT规程、通用特许申请单、各种临时操作单等等[1]。其中大修规程是系统化、体系化非常强的操作程序,它包罗了机组从满功率运行到停运检修在启动的所有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严格正确的执行主程序自然不必细说,这里要值得注意执行各种文件包的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每个D规程文件包封面上的执行条件很重要,这是执行该项具体操作的大前提,如违反前提可能会出现重大失误,拿到文件包应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具体文件包的执行者往往是现场操作员。所以主控操纵员在发放文件包时一定要向执行者交待清楚。同样在机组停运是执行的各项主隔离不但互相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每个主隔离单上也有该项隔离执行的条件和一些特殊的要求,执行时一定要看清楚。第二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实际预期不符的地方,一定要在封面上的遗留项内明确注明,以免重要信息被遗漏造成安全隐患。操纵员要仔细审查每个遗留项,如果影响下面工作的话,应积极处理消除。文件中要是有错误也不要擅自修改,应及时联系运行大修组人员进行沟通。文件执行完毕时要注意两点:(1)及时地在主程序中签字确认,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2)检查和保证文件的完整性,不要缺页(大修标准文件包都有明确标有页数),及时地归位避免丢失,临时操作单应放在专门的文件夹子内。
1.2 大修主隔离的实施
执行主隔离是机组停运各个阶段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操作量大、时间要求紧。核岛标准主隔离大概有49个,常规岛标准主隔离大概有35个。指导现场主隔离是应注意实施条件,人力分工和执行次序。核岛内的主隔离应避免在主回路氧化期间实施以避免不必要的剂量。涉及到系统疏水的应注意三废的状态,疏水量大时要及时通知三废值班员想好应对措施。主隔离实施完毕后要及时告知隔离经理或运行大修组相关人员,因为后续的工作可能和此相关。
1.3 主控的信息交流
大修期间主控人员复杂,维修人员、运行大修组人员、专工都在忙着自己分内的活,有的对机组状态有影响有的则没有影响,主控操纵员应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尽量了解他们所进行的工作。如比较重要的是当班值和大修组操纵员的交流,了解他们所执行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在工作的开始和终结这两个点,如有临时性的操作和设备状态变化大修组操纵员应告知当班值操纵员和值长。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大修操纵员每次在主控执行操作都应事先和当班值进行交流,在得到值长许可后方能执行,出现异常情况则第一时间通知当班值。主控操纵员在执行规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及时地和大修组人员进行交流,有的还要通知大修办或相关人员[2]。
1.4 主控良好习惯
保持文件的完整性,包括签字要完整,时间纪录要完整,遗留项纪录完整。善用临时状态变更牌,有些设备比如说有缺陷或者不希望别人改变其状态,应该利用绿牌来表明,以防误动,特别是设备异常拉电的,一定要用绿牌将其隔离,防止触电。大修期间REA的状态变化比较多,有时为了充补水操作,REA很可能作了临时一些在线,主控操纵员要尽可能保留操作信息,使信息传递到位。另外当班值启动REA进行补水操作时一定要附上完整的操作单,以免遗漏。
1.5 设备再鉴定
大修期间有很多设备需要再鉴定,大到主泵主给水泵,小到一个阀门,只有通过正常的再鉴定程序才能宣布设备可用。关于主控配合在鉴定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准备完整的再鉴定文件,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防止出错,现在主控已经配备了大部分设备的再鉴定专用程序,但是有的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取用时要注意审核。开展工作前和当班值交流清楚(2)清楚设备的检修内容,这样才有侧重点,比如说有的是泵解体,有的仅仅是对中,前者关注的更多。(3)良好的操作习惯,大型电动机首次启动必须点动,看启动电流返回时间,如返回时间过长(一般为5秒),应果断停运。点动的停运时机应该选在电流回稳后,避免在电流尖峰分断开关(接触器)。点动完的电动机不要立即启动,应该再过15分钟左右,有经验反馈。泵再鉴定,主控有条件的应在启动之前检查其出入口阀门的状态。(4)负责的工作态度,设备再鉴定的工作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可能会出于个人的考虑,想把再鉴定时间缩短叫运行人员签字认可。往往有些设备特别是在核岛的转动设备都是要运行一个寿期的,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的验收标准来严格要求,有时电机温度的稳定要花上2-3个小时。再鉴定期间设备出现小问题时,往往工作负责人都想走捷径作临时隔离处理,但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方面运行人员要立场坚定。
2 大修风险控制
大修期间,操作任务繁重时间紧,相对操作熟练度不够是造成运行事件多发的主要原因。如何避免和控制风险,不光体现在个人操作技能上面,更体现在做事的方法和习惯。开工前进行风险分析,对不清楚的事情寻求帮助,对风险等要充分认识并做好事故预想,如放SEC闸板等。合理安排工作量,对于本班工作量大的活要优先安排,计划工作尽量完成,完不成的要提早和大修办联系解决。善于利用关键点检查避免人因失误,运行操作难免存在非联系工作,上一个值做好的系统在线,这个值就要启动设备,全盘否定上一值的在线一是不现实二是极大浪费人力,启动前对系统的关键点进行检查,如泵回路出入口阀,小流量阀,启动时现场留人等,大大地避免了设备损坏的风险。完整记录本班的操作记录,避免重要信息丢失,交接班时做到细致完整。涉及到传水操作时应计算水量关注相关罐子液位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如REA打循环、利用REA给PTR传水等操作;对于主控硼表数值的变化要敏感些。执行大修试验也是失误的多发期,因为大于等于1C的PT规程对于操纵员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况且有的PT涉及的范围很广,所以在执行时要仔细研读,谨小慎微,不可为了赶时间进度跳项漏项。执行临时操作单或文件包也是风险的一个来源,临时文件一般都是应对的突发事件,计划外的一些操作,编写操作单的人员有可能会对一些问题考虑不周,所以执行起来应该针对当班的实际情况来,并且从风险的角度考虑地多一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东风发电厂 增效扩容 安全质量风险
1 前言
东风发电厂系上世纪60年代末开工,70年代初建成投产的引水式发电站,对其进行增效扩容改造属首次,整个项目改造由外来施工队伍承担。本文重点分析了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管控的安全和质量风险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地管控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东风发电厂增效扩容改造项目概况
东风发电厂是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改善环境、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电枢纽工程。本次改造历时时间长,施工任务重,存在参与施工的人员多、施工过程复杂、现场交叉作业较多等情况和特点,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管控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涉及外来施工队伍就显得更为重要。
3 风险因素分析及管控措施
东风发电厂增效扩容改造,涉及2台套2.7MW水轮发电机组、机械、辅助设备、电气设备等多个项目拆卸、改造和安装,安全和质量管控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3.1 施工前重点是施工组织安排和准备
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如果对各环节考虑不全面、不充分,会直接影响后期施工,需要着重把控的风险点有:(1)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导致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失控;(2)施工准备不充分,影响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3)不按要求对到位设备进行质量验收,影响工程质量。
防控措施: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工程规模、特点、施工环境及条件,一是制定详细的施工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施工安全目标、安全职责、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等,编制质量计划,明确主要质量目标。二是做好人员、材料、设备和施工工器具等方面准备,组织人员安全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合理搭配作业人员,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危险点及安全措施,准备施工用工器具、材料等,满足施工需要。三是对到位的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充分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等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四是各施工场地及营地按要求配置足够可靠的环保及消防设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五是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要加强工作沟通和配合,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技术和质量问题,保证施工高效率进行。
3.2 施工中重点是过程安全和质量管控
施工阶段涉及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拆卸、测绘、安装和电气设备安装与试验、土建施工等,易因施工过程组织不力、施工过程风险控制不严、习惯性违章等引发人身、设备事故,需要重点把控的风险点有:(1)在机组和主变压器拆卸、安装等过程中容易出现高空坠落;(2)在现场电源搭接和使用的工作电源不合格容易造成触电伤害;(3)在电缆沟洞打开后未及时恢复、主厂房发电机层机坑打开后施工等容易出现踏空伤害;(4)在盖板搬运、起吊发电机转子和土建及基础整治时容易出现重物砸伤及异物飞溅伤人;(5)在动火作业过程中不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和技术措施容易引起电弧灼伤,甚至出现火灾事故;(6)整个施工过程中拆卸、安装、试验环节质量把关不严容易出现质量事件。
防控措施:由于涉及多个工作任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定期召开施工协调会,认真分析各施工阶段现状、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重点防范施工作业行为和施工质量,杜绝超能力和非计划施工,避免因违章作业、质量问题发生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件;完善工程建设应急机制,建立日常安全巡查机制,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小组对重点施工环节实施跟班监督,特别是行车吊装必须有经验的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现场设置安全围栏和明显的标志;涉及升压场、电气设备安装等高空作业必须全过程正确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涉及电气试验等使用的工作电源,必须考虑作业环境并使用合格的工作照明;涉及主厂房发电机层机坑、电缆沟洞打开后要及时恢复,不能及时恢复或工作间断时必须在现场使用围网或警示桩等;盖板搬运要防止磕绊,放置平稳,基础整治必须正确佩戴护目镜,防止飞石入眼造成伤害;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作业票,现场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清理并检查现场。为确保施工质量,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各工序组织管理的合理性,针对问题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每一项施工任务结束后,要实行“三检”制度,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特别是隐蔽工程,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设备运行单位东风发电厂要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监理、建管等单位要督促施工单位刚性执行施工日计划,全面落实好现场风险管控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到安全、质量、进度“三不误”,保障作业过程安全。
3.3 施工结束后管控的重点是安全、质量验收
整个施工项目竣工后将进入验收环节,也是检验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阶段,如果未严格按照“三级验收”要求进行,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导致设备“带病”入网运行。
防控措施:此次施工项目涉及水轮机转轮、主轴装配、导叶及接力器安装调整和发电机轴瓦研刮、定子和转子装配、轴承各部分检查及间隙调整等项目,安装、装配质量非常重要,要严格参照国家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东风发电厂检修规程、竖井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艺等相关技术规范。施工单位施工质量验收小组除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把关外,还要在工程竣工后认真做好整个工程安全和质量验收,以及竣工资料的整理存档;参与验收的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进行专业的安全质量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完善后,方可出具验收合格报告,保障整个施工项目安全和质量。
4 结语
安全和质量是每一项工程控制的两大核心,东风发电厂增效扩容改造由于战线长、任务重,分析和管控好整个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很重要也很必要,本文通过浅显的论述,其最终目的是保障施工项目安全顺利完成,希望能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建设;PDCA循环;火电厂
一、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相关知识
(一)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理论知识1、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建设,通过闭环管理,逐渐完善提高的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海因里希法则和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辨识、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管理缺陷),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管住“冰山”下面的违章和未遂事件,切断事故因果的链条,防范事故发生,进而实现生产安全的。2、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由15个单元组成,包括总要求、安全生产方针、风险预控体系策划、体系文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不安全行为控制、建设项目、生产系统运行控制、综合要素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隐患和事件、安全信息、承包商、安全检查与评价、持续改进。15个单元再细分为66个管理要素,各单元管理要素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3、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准则。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由三步骤组成。第一步:统计硬性指标完成情况,即安全指标、生产指标、环境指标完成情况;第二步:按照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评审专家对被查评单位的15个评价单元、66个管理元素的开展情况逐项进行检查评分;第三步:根据第一步、第二步查评结果,对照表2,两步得分同时满足某一级别时,说明被查单位本次检查结果达到了这一级别。(表2)(二)PDCA循环原理。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不断循环下去的科学程序。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质量水平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经济成效。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本文采用PDCA循环原理为火电厂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流程
按照PDCA循环理论,火电厂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可按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设计。(一)计划阶段。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计划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主体,计划的生成、控制和管理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基础。它关系到体系建设工作能否成功地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计划阶段工作任务主要有明确目标和定位,成立体系建设管理机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1、确定体系建设目标。第一步:聘请专家,按照体系评价标准,对火电厂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全面了解其安全生产基础情况;第二步:对照评级标准表,确定火电厂当前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水平处于XX级别;第三步:按照持续改进提升的原则,制定火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目标及相关要求,详见表3。火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总体要求:结合电厂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编制体系文件,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工作,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要求,全面展开生产、安全、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促使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标准,通过不断循环最终达到体系建设一级单位标准,逐渐趋于本质安全。2、建立体系建设管理机构。火电厂应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工作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并以公司正式文件形式印发至全厂。3、体系建设项目启动期间的培训学习。体系建设项目启动期间的培训学习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是公司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学习体系建设有关理论知识、评价标准,培训方式采取聘请专家讲课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到已开展体系建设经验比较丰富的单位进行考察、交流学习,重点学习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各阶段工作如何展开。4、制订活动实施方案。(1)工作目标和组织机构确定后,制定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计划,明确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和计划完成时间、责任部门、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重点要求;(2)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公司体系建设工作内部考评标准,成立内部评审小组;(3)制定体系建设工作奖惩细则,加强体系建设过程管控;(4)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图,让员工对体系建设过程有更加直观的感觉,有助于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5)制定体系建设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及计划完成时间。(二)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根据已制定体系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的。执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体系宣贯和培训,编制体系文件,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规范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1、开展体系知识宣贯和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牵头分层级组织开展体系知识的宣贯培训,使风险预控管理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将公司的体系建设工作尽快开展起来。(1)第一个层级的宣贯培训:由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各部门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培训;(2)第二个层级的宣贯培训:各部门组织对本部门管理人员、各班组班组长以上员工进行培训;(3)第三个层级的宣贯培训:各班组班长组织对本班组员工进行培训。2、制定体系文件。第一步:根据各部门职责,按照体系建设要求,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体系文件编写任务进行分工,制定体系文件编写进度计划;第二步: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编写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受训对象掌握体系文件编写方法、格式等要求;第三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体系文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标准等文件;第四步:对于制定完成的体系文件,组织会签征求意见,经公司总经理签发后,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体系文件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被全面执行和落实;第五步:针对体系文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各部门要及时向体系文件编制部门反馈,体系文件编制部门根据需要及时修订完善体系文件。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第一步:制定年度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工作计划;第二步:对全体生产岗位员工进行风险预控相关知识培训;第三步:对生产系统固有风险、人员行为风险从人、机、环三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第四步: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危险源从设备故障风险评估、区域风险评估和工作任务风险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第五步:风险评估工作结束后,由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汇总、审核并形成风险评估表,编制全厂风险概述;第六步:制定风险控制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第七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预控,消除或减弱人、机、环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有效控制危险物质能量,从而实现安全生产。4、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进行安全管理。从不安全行为控制、建设项目、生产系统运行控制、综合要素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隐患和事件、安全信息、承包商、安全检查与评价九个方面规范安全管理,每一个要素的管理都是按照PDCA循环原理和“五定”原则进行闭环管理。(三)检查阶段。检查阶段需要完成完善生产现场设备设施、企业自查、内部评审,整改提高后,做好迎接定级评审有关工作。1、企业定期检查。为促进体系建设,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各责任部门应根据年度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制定体系建设月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各部门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各班组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及时协调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推进公司体系建设。2、企业自查阶段。体系文件实施和风险评估成果运行一段时间后,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应按照体系评价标准,逐条进行检查,对查出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形成闭环管理。3、内审阶段。自查整改完成后,应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要求,梳理各单元、各管理要素检查内容,整理资料,迎接公司组织内部评审。对内部评审查出问题,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4、评审验收阶段。在这个阶段,火电厂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成立迎检小组,召开迎检准备会议,准备迎检资料,开展一次自查评活动,撰写迎检汇报材料,做好各评审员工作期间劳动防护用品、食、宿等安排。在评审验收工作过程中,评审员按照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准则对各项指标及管理要素进行考评,并出具评审报告。(四)改进阶段。持续改进阶段的主要工作,根据年度评审结果,一是继承和发扬好的经验、做法;二是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做好整改提高工作;三是制定下一年度体系建设提升工作计划。
三、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水平是企业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建设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火电厂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关键是要结合企业实际,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其他单位。下面结合火电厂实际,为推动体系建设,提供几点建议:(一)强化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总经理要高度重视体系建设工作,为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物质保障和资源保障。安全监察部要科学组织,认真谋划,各部门、各班组要层层落实,确保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体系建设到位。(二)广泛宣传发动,确保全员参与。安全监察部牵头,各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层层组织全面学习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知识,深刻领会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大力宣传贯彻体系的理念和机制,积极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投入到体系建设工作中。要加大风险预控管理理念和有效做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方法和途径,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开展宣贯培训,努力营造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良好氛围。(三)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知识培训。开展体系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体系建设工作流程,熟悉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知道如何开展体系建设工作。(四)强化体系建设过程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要对各部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及时对体系建设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保证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虽然考核不是万能的,但是安全管理是离不开严厉的考核的,火电厂应合理地使用规则来调动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以人为本”的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实现企业安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五)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体现素质,素质决定命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是因为人的因素造成的,要实现安全生产就要根治人的不安全行为,让员工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安全文化强调“将安全监督管理与员工自主安全管理相结合”,有效调动员工实施安全行为和参与安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软实力”,形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利用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凝聚作用、导向功能宣传普及安全文化,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石。(六)注重闭环管理。安全生产是动态的和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照PDCA循环原理,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改进的闭环管理,确保在经历了各个环节以后,各项工作有所提高。
作者:田芳 单位: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泽荣.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J].2014年冶金安全与健康年会,2014.11.
关键词:核电厂;汽轮机;跳机;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2-0084-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140
1 概述
宁德核电1号机汽轮机采用的是由东方电气生产的高压汽水分离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凝汽单轴冲动式半速机。2012年12月开始联机调试,在机组的各项联合试验中,汽轮机跳机风险控制稳妥,整个联调期间仅出现一次因设备设计问题引起的非预期汽轮机保护动作,与参考电站和兄弟电站相比,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2013年4月机组正式商运,跳机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为达到非计划停机停堆次数为零的集团公司计划目标,宁德核电仪表控制处(以下简称仪控处)以保证机组运行稳定性为重点,详细分析汽轮机跳机的各项风险,研究控制各种风险的应对措施与管理方法,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汽轮机非计划跳机风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文章首先介绍汽机保护系统(GSE),讨论了优化汽机保护设置的方法和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汽机保护的仪表、信号回路、处理卡件、控制器、执行机构、维护人员技能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对各项风险进行分阶段跟踪管理的内容和多重防御的措施;最后探讨了各种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及实施,对汽轮机跳机风险的有效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 汽轮机保护设置及优化
汽轮机保护系统(GSE)的功能是当汽轮发电机组发生任何预定的机械故障时,为汽轮发电机组提供安全停机的手段,防止事故发生、扩大和损坏设备,并将汽轮机脱扣信号传送到反应堆停堆逻辑线路中。GSE保护系统是通过切断供向汽轮机16个蒸汽阀门操作装置的动力油或保护油,同时排出操作装置内的残留油,使汽轮机的所有蒸汽阀门在弹簧作用下快速关闭来切断进入汽轮机的蒸汽,达到停机目的。
为确保汽轮机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GSE系统设置了三个独立的保护通道,由独立的电源供电。所有的保护信号都重复配置到三个独立的通道中,而且进入单一通道的一个跳闸信号对应使一个危急遮断电磁阀动作,而三个通道采用三取二保护动作设计,这样保证在任一通道出现故障时,另两个通道仍能实现保护跳闸功能。汽轮机保护具有数量多、分布广、逻辑判断复杂等特点,保护误动和拒动的风险较高,风险管理难度较大。以宁德核电1号机汽轮机保护设置为例,包括汽轮机超速保护、高低压缸排汽压力保护、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发电机保护等总计40项,涉及的仪表总计74块,相关的卡件43块,保护相关的仪表、电缆、机柜分布在电气厂房、汽轮机厂房的各个区域。为减少汽轮机误动的风险,提高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仪控处团队借鉴目前常规电厂的做法,尽量减少汽轮机保护设置的项目,通过多次推动设计院及厂家优化汽轮机保护设置,完成了低压缸排汽温度低、汽轮机轴承振动高、汽轮机油滤网差压高等保护项目的优化工作。
3 汽轮机跳机风险分析与防御
汽轮机保护从信号触发到汽轮机跳闸停运过程包括:仪表信号阈值判断、信号传递、控制器逻辑判断、跳机信号产生、信号传递、相关设备动作等。此过程中的任一环节故障都有汽轮机跳机的风险,下面就对各环节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说明。
3.1 仪表故障风险
汽轮机保护系统中涉及的仪表种类包括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液位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电涡流传感器、差压开关、流量开关、电导表、液位开关等。由于仪表安装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油污、振动、电磁干扰等因素对精密电子元器件的影响,仪表故障的风险较高。
针对这种风险,应采取的防御措施是:在仪表安装时检查仪表的校验证书、仪表安装是否规范;在调试阶段检查仪表性能、采购仪表备件;在商运后每周巡检仪表状态及历史趋势,关注仪表的备件准备、定期校验工作等。由此提高仪表的可靠性,保证即使某单个仪表故障也能够做到及时更换,降低跳机风险。
3.2 信号回路故障风险
仪表至信号处理卡件的单个信号回路中最少存在四个转接点,分别位于仪表、机柜等位置,如果现场存在端子分配箱,则信号回路的转接点还会增加。转接点一般使用端子排加锁紧螺丝的方式进行固定,由于电缆端接未固定、端子箱振动等原因,锁紧螺丝存在松动的风险;由于转接点的环境问题,粉尘、油渍可能引起信号回路的短路、接地的风险;现场大功率电器设备对电涡流信号、热电势、电流等信号的干扰引起信号失真的风险。为了降低此种风险,应采取的防御措施是:在工程移交阶段采取逐一检查机柜和仪表端子排是否牢固、端子固定螺丝是否锁紧、屏蔽接地是否正确安装、机柜密封是否完好等措施;在机组小修阶段对保护信号回路再次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确保信号回路工作正常。
3.3 信号处理卡件故障风险
保护信号涉及的处理卡件包括法国阿尔斯通P320系统模拟量输入采集卡、开关量输入采集卡、MPM123硬件保护卡、FT3124转速/超速处理卡;广利核MACS6系统的模拟量输入采集卡、开关量输入采集卡、开关量输出卡等。由于信号处理卡件的散热、环境温度、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因素,存在信号处理卡件故障的风险。
为了降低此种风险,应采取的防御措施是:在工程移交阶段,完成所有出现故障卡件的更换;在机组运行后,定期对控制系统进行状态检查,及时发现卡件异常;编写卡件故障的应急预案,包含风险分析、工具、备件、标准工作指令等,以保证当卡件出现异常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更换处理。
3.4 保护逻辑偏差风险
汽轮机保护逻辑偏差主要是指汽轮机保护信号逻辑与设计不一致,包括控制器组态与设计文件不一致、检修工作中强制保护后未进行恢复等。为了防止此种风险的发生,调试阶段,系统负责人全程跟踪工程方的调试过程,对控制器组态与参考电站进行逐一比对,确保组态不存在偏差;对全部保护信号功能进行逐一验证和记录;在汽轮机冲转前对所有强制信号进行检查,确保保护信号正常投入。在系统移交后的检修工作中,通过临时控制变更的管理程序对信号强制进行管理和记录,确保汽轮机保护功能响应正常。
3.5 人因风险
常见的人因风险因素包括检修工作时间压力、检修人员身体状态、误动其他设备、工作指令错误等。为了防止人因失误造成汽轮机保护误动,需要规范工作负责人的现场检修行为,充分利用防人因失误的各类工具卡,针对性地评价风险,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目前的现场检修工作中,工作负责人通过工前会技术和风险交底、双重确认设备功能位置码、严格按照工作指令执行、遇到异常及时停止工作等规范行为,有效避免了人因失误的产生。
3.6 维修技能不足风险
维修技能不足可能导致检修工作中风险分析不到位,触发保护意外动作。提高汽轮机保护控制系统维护人员的维修技能是降低此项风险的关键,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包括:安排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参与汽轮机保护系统的设备出厂测试,学习厂家的测试过程和工作方法;全程参与设备安装调试过程,学习保护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对调试阶段产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分析与跟踪;对移交后的系统运行问题与工程方、厂家进行沟通交流,学习相关处理经验。通过有序的组织和系统的学习,汽轮机保护控制系统维护人员完成了多篇重要问题的分析报告,提高了维修技能水平,有效避免了因此项不足而导致的跳机风险。
4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与实施
防止仪控设备误动汽轮机保护的风险管理是机组商业运行后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宁德核电目前风险控制管理的方法与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供为内人士探讨和借鉴。
4.1 TCA管理
TCA(临时控制变更)包括临时接线修改、逻辑修改、输入输出强制参数和设定值临时变更,主要适用于:设置试验条件时现场需要通过临时修改控制逻辑和控制方案的情况;由于维修或试验需要,通过工作指令实施的变更,在工作票规定的工期内无法恢复,工作中断时间超过一周的情况;非试验确定类设定值或临时参数修改等。宁德核电1号机调试阶段,汽机冲转前要求各专业对机组存在的全部TCA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影响机组冲转的TCA推动相关责任方立即处理;对不影响冲转的TCA落实了后续行动。宁德核电1号机组调试期间的TCA管理检验了TCA管理流程的有效性,确保机组瞬态试验期间未出现保护逻辑偏差引起的汽轮机误跳闸情况。商业运行后的日常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TCA相关规定,确保了首循环无保护逻辑原因引起的汽轮机保护误动和拒动情况的发生。
4.2 CCM设备管理
CCM(关键敏感设备)是指单一设备故障就可能导致机组甩负荷或停机停堆的设备。CCM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机组可用率、稳定性及核安全。针对CCM进行状态监测管理、缺陷管理、维修关键点控制、备件保养控制、大修活动质量控制、维修策略优化、工作文件标识、工作负责人资质管理及现场作业区域管理,明确CCM的责任分工、流程及工作方法。汽轮机保护系统相关的关键敏感设备包括汽轮机转速处理卡件、高中压截止阀和高中压调节阀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异常会导致汽轮机跳闸或降负荷,降低机组的可用率。应严格按照CCM管理要求,完成汽机保护系统的CCM备件准备、定期巡检和预防性维修程序编写,确保提前发现重要设备的异常,提高汽轮机组的可靠性。
4.3 应急处理预案管理
机组正常运行期间,重要设备的故障或异常可能大幅增加汽轮机跳闸或减负荷的风险,为了能尽快处理此类设备故障或异常,可以根据设备分析及经验反馈,提前编写汽轮机保护相关的应急预案,例如:汽轮机MPM123硬件跳闸模块故障更换、汽轮机进汽阀门VICKERS卡故障更换、汽轮机主盘车故障处理、汽轮机轴承温度模块故障更换等重要设备故障或异常的处理应急预案,充分做好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核实完成应急预案涉及的备件和工具,从而在重要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利用应急预案迅速完成故障处理,降低汽轮机跳闸或减负荷的风险。
4.4 经验反馈管理
经验反馈指对现场发现和报告的异常,按照不同的异常和事件管理级别加以确认、报告、评估、分析原因、纠正和反馈;保证同行业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能够得到收集、筛选、评价、分析以及采取纠正行动和反馈,维持和提高电厂的安全水平和可用率水平。
在宁德核电1号机组调试至商业运行阶段,通过对内、外部经验反馈,特别是岭澳二期汽轮机冲转相关经验反馈信息,进行梳理,筛选出重要的经验反馈信息,针对这些外部经验反馈,推动设计、安装、调试等部门进行整改落实。如汽轮机保护中的控制器跳闸保护项目中,当汽轮机主蒸汽流量大于3%持续3s,汽轮机转速低于12rpm,则跳闸汽轮机。根据岭东经验反馈,由于汽轮机进汽阀门的固有特性,需延迟持续时间。经联系厂家、设计核实确认,将3s修改为7s,避免了汽轮机冲转时发生跳闸。
5 结语
汽轮机的各种跳机风险,只有从保护设计、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各个阶段进行跟踪管理,对汽轮机保护的仪表、信号回路、处理卡件、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各个环节严格管控,对各种风险进行多重防御,才能较好地进行控制。此外,不断提高汽轮机保护系统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充分做好风险分析,研究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编制设备事故或异常的处理流程,推动和完善备件采购工作,严格执行各项风险管理等措施,也可最大限度降低汽轮机保护误动概率。
参考文献
[1] 张善明.大亚湾核电站减少非计划停堆停机策略与实践[J].核科学与工程,2001,(S1).
[2] 丁震行.核电运行风险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02,(11).
[3] 周平.仪表控制系统故障和人因失效引发核电站非计划停机停堆事件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8,(5).
关键词: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具体措施
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永久主题,是供电企业创造清洁能源的工作基础。检修施工人员安全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工作。做好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是作为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础点。结合现场经验,做好检修现场安全管控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落实各级安全责任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明确强调现场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执行检修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真正做到“安全有人负责、安全有人组织、安全措施有人落实”。
作为工作票签发人,应履职认真组织现场勘查,查看现场施工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组织制定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措施。作为工作负责人是检修施工工作首要负责人,应严格地执行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并确认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点,工作班成员应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现场的安全措施,并学会关心班组成员心思落在检修工作中。作为现场许可人,把好许可关,应认真检查工作票上所列的安全措施是否正_、是否完备,工作许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的详细告知和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的交底。
2、加强宣传“我要安全”的安全理念,树立“我会安全”的责任意识。结合班前、班后会学习,“安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活动等,进行安全宣传、学习和教育,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不断提高,增强其执行力,使员工思想转变,主动遵章守纪,提高各级人员掌握现场安全、辨别安全风险及规避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
3、开展检查问题落实整改。根据季节特点开展的现场安全大检查和其他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要将现场重大危险点排查治理活动,排入检查工作中,制定检查问题整改表、专项监督督促和排查整改措施的落实,建立一档一设备缺陷数据库,促进缺陷及时有效整改和消除,形成长态的问题检查管理机制。
2 防止设备人身事故、增强安全风险控制力
1、以防设备、人身事故为重点,全面开展检修现场风险预控管控机制体系建设,认真推行电力施工检修作业现场标准作业卡制度。在作业现场,施工方案做好危险点分析,工作负责人加强监护,工作许可人对现场提出的危险点控制措施及时改进和落实。现场采取的有效措施要补充安全管控风险分析,提高全员生产现场安全风险的控制力,大力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优良工作习惯,确保不发生作业现场的设备、人身事故风险。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保护措施。严格落实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主要措施,检修现场,要在带电设备四周设置遮拦,将停电设备与带电设备隔离,防止检查施工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设备。开工之前,工作负责人开好班前会、向工作班成员宣读工作票内容,并进行危险点告知,履行确认手续后方可开始工作、工作负责人全程监督执行。工作班成员工作前,首先应该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检查现场安全措施无误后方可开始,要学会安全自保、互保工作。
3、做好暴雨大风恶劣气候抢修安全控制。夏季和冬季恶劣天气、大风、雷雨暴雪天气下抢修施工必须将防止人身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强调现场工作监护重要性不可取代。各级管理人员要组织认真检查施工安全工器具、药箱、照明灯具、是否齐全,可用,确保完好无缺。对参加抢修的作业人员及时提醒和要熟练掌握现场急救处置方法。恶劣气候、环境中的抢修,必须遵守安规各项要求。
3 严格开展现场反违章活动,狠抓制度落实
1、要根据现场违章情况,结合实际进行包括管理违章、设备违章、行为违章查处进行违章性质、违章内容、违章原因和防范措施等全方位的具体分析。习惯性违章行为普遍存在的现场要重点开展反违章治理。反违章的重点放在预防违章行为上,坚决以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意志处理违章行为。做到查出一起,处理一起,考核一起,通报一起,教育一起。
2、从违章的源头类型来看,员工行为性违章所占的比例最大,特别是检修现场中暴露的违章最严重。从违章内容来看,“两票”、安全措施落实和开工前现场勘查工作组织存在问题最多。对应措施要求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与技术规程的培训为主,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组织工作能力。同时加强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提高风险认识程度。
3、制定严格的现场违章考核办法,是预防违章行为发生的有效手段。严格实施安全风险管控,使反违章工作取得更好的实效,形成预防、检查、考核、纠正的管理机制,建立反违章长效工作机制,对查出的违章现象,需开出违章处罚通知单,被考核各单位及个人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交纳罚款后向安监部门备案。违章处罚资金列入公司安全奖励基金。
【关键词】 风险管控;坠落、坠物防护;桥梁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桥梁施工的不断机械化和自动化,施工管理理念及水平的提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普及应用,桥梁施工的结构性安全风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也大大降低了群体性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但对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安装、拆卸及吊装作业人员的个体作业安全条件缺乏系统性分析和配置,其防护用品和设施的考虑设计也显落后,导致个体性伤亡事故发生率不低反升。特别是对海中长线桥,由于其施工作业点多线长、作业环境恶劣、作业面变换频繁,加之近年来劳务队伍的工人流动性大、技能素质参差不齐。加剧了坠落和坠物风险的控制压力,因此加强对相关技术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的改进应用非常有必要。
本文以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第3合同段项目(简称沿江3标)为例,该项目全线7.134km均为高架桥型式,陆上施工区域直接跨越或紧邻多处既有线路、道路和民用设施,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另全年受海风盐潮影响大,对各类防护用品和设施的影响大,个体伤害主要形式即因高处坠落直接导致伤亡或坠海淹溺,因物料坠落导致的打击伤害。
本项目桥梁施工现场坠落、坠物隐患分析
通常在桥梁施工作业,在面积相对大、高差小的作业面/平台上,风险相对小。对于大部分现场管理人员而言,依旧存在不少的危险作业点欠缺关注,防护措施也相对简陋甚至缺乏,加之不同高处作业点的风险也相差甚大,这里将此类作业部位及内容称作“冷隐患”,在沿江3标4年的施工过程中,已知的高处作业“冷隐患(临界位置)”主要有:
碗扣支架侧面、端头;
钢管支架的立柱爬梯、与横联连接部位、主梁及分配梁架设面、支架边缘分配梁铺设位置;
各类构件施工用的模板的边缘、端头;
各类模板与平台间的空隙;
箱梁的翼板边缘、端头及上下箱梁方式;
各类张拉平台的周边、上下方式;
各类装修、封端、防撞墙施工平台及其上下攀爬方式,平台升降或移位的操作;
各类大型设备(塔吊、移动模架、挂蓝、架桥机、提升站)连接处、动力系统作业面、安装、维修、拆除作业面/点。
其中易导致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行为动作有:扶、递拿、抬、搬、扛、拖拉、推、提吊,焊接、绑扎、攀爬、扳摇,刷洗、打磨、铲、扫等。
以往施工及本项目初期的相关防护和管理方式
对以上的“冷隐患”,早期施工采用的防护不外乎:绑扎简易竹质、钢管或钢筋材质的护栏,焊接或绑扎设置简易方木、五分板平台;存在低高差(1-3m)的平台上下通常无爬梯,工人使用附着的简易支架、焊接件、预埋筋、临时焊接或钉制踏脚等作为攀爬措施,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规范、缺少挂点、甚至在不易目视察看的地方不使用。
此类防护仅对熟练工人具备初期视觉警示效果,对新工人和长期施工后的麻木期工人甚至警示效果都不足,对人员因不稳后的倒、趴、翻动作基本属无效防护,特别是以上类型的攀爬,即使有单手拉住的动态行为可以等同于无效的防护,也大大增加了人员坠落的可能。
项目初期对坠落防护多数采用半身式安全带,水上则采用救生衣,使用安全网作为最终的防护平台。但缺乏长效集中的使用、保管培训,工班以应付为主,安全网挂设不规范不牢固,防护效果难以满足应急情况。特别是现浇管桩支架的吊装、焊接、平联管焊接及主梁吊装焊接,分配梁吊装铺设作业,都涉及到人员的高处移动作业,使用平网,兜护效果不理想,多未经试验,使用的安全带在人员的移动过程中基本无防护。
在管理方面,在长大线路及人员众多的项目,像如沿江3标这样高峰期超过1500名人员的项目,教育培训的工作量及频度大,实际中对安全素养缺乏的流动性强工人的教育强度和效果有限。作业点多时,管理人员也不能做到对每个点时刻监视,作业人员即使受过充分的岗前教育,也不能保证其规范的在任何以上隐患点任何作业时间内均做足个体防护;定期培训及采取警示、处罚、通报等管理手段,取得效果也很有限。
防护设置、改进及应用的思路
按照坠落、坠物能量意外释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又可将防护划分为:隔离防护、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其中隔离防护为首选,主动防护其次、被动防护最后。
对于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致害能量主要为势能和动能。按事故发生的人、机、物三主因及事故致因的轨迹交叉、因果连锁关系,对桥梁施工,坠落和坠物的防护也可依该理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安全能量信息传达:对人员进行教育,使其掌握技巧和现场危险能量分布情况,在现场设置警示措施,阻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能量意外释放,防止人员靠近能量易意外释放的区域;
限制能量:降低高度或速度,在尽量低和稳的位置进行作业,以低(安全)的速度操作设备和进行作业;
防止能量积蓄和“失稳”:从施工设计、工序编排、作业安排上减少或杜绝需要的高处作业和设备转运、运行作业,减少或杜绝物料集中过高的不稳定堆放;
能量释放的缓冲和阻滞:设备设置限制、减速减震措施,防护用品具备缓冲减速效果,设置冗余(双重)保护措施;
能量屏蔽隔离:在能源意外释放源上设置防护装置或给作业人员配备防护用品。
后期改进的防护及应用
针对项目初期防护情况及存在弊端,项目部、各施工区段、各班组在实际施工中,提前设计或中途予以改进,在技术和个体防护、被动防护方面产生了诸多新的防护措施:有自行式化防撞栏施工吊篮、桥面横向钢绞线张拉台车、规范标准的支架吊架利于减少坠物坠落事故概率、 铺设工钢时采用防坠器、盖梁支座后装防护简单版、盖梁支座后装防护套架完善版、吊篮和垂直坠落制动器在墩身涂装中的使用,挂点保险减少支架搭设风险。高处临界危险点:提前设置安全带挂点和护栏,减少无防护作业机会。
改进的优缺点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以上防护解决了个体坠落防护的几大主要的使用和应急保险难题:提供了新的坠落用品挂点,拓宽了高处作业空间,提供了单梁上走动人员的防护,提供了垂直方向坠落的制动和缓冲保护。
坠落的主动防护难点在如何提供高挂低用的挂点、提供尽量宽的作业空间、提供尽量轻便的防护设施和用具、保证坠荡空间安全、保证安全缓冲和及时的制动。目前全身式坠落悬挂安全带在桥梁施工现场使用较少,已经不能满足新安全带标准GB6095-2009《安全带》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桥梁施工使用的个体坠落防护用具/系统进行完善,采购符合新规范的防护用品,即全身式(具备腿部保护,坠落后保证人员不翻滚);更要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设置和提前设置防护用品的挂点,且要考虑挂点的受力;另外需要考虑安全坠荡空间及坠落受力与人体承受的关系。
在技术隔离防护方面,可采取:减少或取消参与的作业人员、减少接触危险作业频次,可通过采用新方案、工艺、新技术和新机械设备或工具来达到,这需要技术人员在方案、施工工艺选取及操作流程编制时,作进一步考虑。
目前行业内在护栏、平台、斜梯、走梯方面已进行标准化,对涉及的拼装式脚手架、张拉台车和防撞栏吊篮、涂装自升降吊篮、盖梁后张吊架、卡架、盖梁支座安装防护系统等,可以在简便化、自动化和机械化上做深入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降低坠落坠物风险。
参考文献
[1] GB6095-2009(代替原GB6095-1985)《安全带》;
【关键词】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方法探讨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意义
2006年6月6日,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对中央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引》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我国有了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指导性文件,更说明了我国企业正向管理的更高阶段——全面风险管理迈进。
风险管理由来已久,近些年来更是逐步成为了国际上关注的热点。但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则相对滞后,一些企业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缺乏风险策略、风险管理较为被动、缺少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一是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不匹配。我国众多企业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上承担了过多风险,加之缺乏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导致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企业风险管理多为事后控制,缺乏主动性。企业现有风险管理对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时地评估,缺少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机制,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重大风险以及损失。三是重视具体风险的管理,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四是尚未形成企业的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五是风险管理职责不清。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职能、职责散落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中,缺乏明确且针对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的职能描述和职责要求,考核和激励机制中尚未明确提出风险管理的内容,导致缺乏保障风险管理顺利运行的职能架构。
鉴于目前风险管理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若企业能够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则能有效改进上述不足,原因在于:一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动态的自我运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风险管理平台,形成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二是达到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相结合的风险最优化。全面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战略执行的层面之上,将企业成长与风险相联,设置与企业成长及回报目标相一致的风险承受度,从而使企业将战略目标的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并随时调整战略目标,保障企业稳健经营。三是避免企业重大损失。通过对企业重大风险的量化评估和实时监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重大风险评估、应对、重大决策制定及重大流程内部控制的机制,从根本上避免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二、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含义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
对于内部控制的含义不同部门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会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审计权威机构COSO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一个受某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影响的过程。具体包括:1.内部控制是一种程序,它意味着向某一终点努力,但不是终点本身;2.内部控制是用来取得一种或多种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的目标;3.内部控制受人的影响,而不只是政策、守则或表格;4.只能期待内部控制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合理保证程序或过程。
三、内部控制的目的
1.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的贯彻执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2.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有效使用;3.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使各项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4.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可靠、真实、完整和及时提供;5.尽量压缩、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6.预防和控制各种错误和弊端,以便及时、准确地制定和采取纠正措施。
四、内部控制的内容
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以及内部监督等方面,从总体上渗透到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有效实施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一)内部环境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方面。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简历优良的企业组织架构,完善权责分派体系;注重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以审计委员会为核心的内部监控机制。
(二)风险评估
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评估机制包括:识别内部、外部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有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
根据企业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常用的控制活动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核心就是“内部牵制”;授权审批,包括“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会计系统;财产保全,指限制接近,定期盘点、财产保险等措施;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运营分析,包括:资金分析、经营分析、资产分析、投资分析等;绩效考评,使员工感到努力得到认可,收入有一种公平感。
(四)信息与沟通
企业及时、准确的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包括:1.公司机构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应广泛的收集相关信息,从源头获取准确数据;2.通过内部沟通,包括与董事会的有效沟通,员工间的沟通和举报流程,促使员工相互理解;3.影响控制目标实现的事项应在一定条件下与外界沟通,包括供应商和客户,以及股东;4.建立反舞弊机制,营造发舞弊的企业文化环境,明确反舞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成立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接受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监督。
(五)内部监督
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内部监督的内容包括:1.持续性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2.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程序、方法和要求;3.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4.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5.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6.以书面或其他适当形式妥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过程的课验证性。
六、制度建设的方法、体系
在内审专家的指导下,对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由培训合格的人员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制度梳理,从管理、经营等环节识别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删除多余、重复的制度,合并内容相同、相近的制度,增加缺失、空白的制度,使制度覆盖全部管理内容,渗透到所有管理过程中,使企业的所有管理、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管理流程进行流程再造、固化,使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可控,明确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规定每个流程环节的工作日,确保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制度修编过程中,融入风险理念,增加控制手段,加入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内容。修编完的制度要经过更高一级人员的补充修编、部门主任审核环节。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制度要进行部门会签,会签完的制度经分管领导审核后,由总经理或董事长签发并。通过制度的梳理、修编、审核、等环节,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实现企业的各项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