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范文

时间:2023-08-10 16:52:02

序论:在您撰写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

第1篇

摘要: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二者同步发展的有效方法。从国外校企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的限制条件、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国外成功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几个方面,就近几年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基本形式;限制条件

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质量是决定国家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这已是经济领域与职业教育领域达成的共识。各国政府均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列入总体政策的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途径加以干预,如立法、拨款、建立专向的管理机构等等。而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国外校企合作的基本形式

在国外,校企合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教学机制,它为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国外校企合作基本形式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进行分类对比。朱建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内容及深度方面将校企合作形式分为浅层合作、中层合作、深层合作三种合作类型。肖楠等人从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作用程度方面,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校企并重型三种模式。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较侧重于研究以下几个国家的典型校企合作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办学模式,该模式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通常每周在企业接受3~4天的实践培训,在学校进行1~2天的理论培训。在双元制的教学过程中,企业是主导,决定着开办专业及学生数量。双元制学校顺应并满足企业的需求。

2.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制。TAFE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的简称。TAFE学院根据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组织学生进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TAFE教育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培养达到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的合格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TAFE学院制是一种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运行机制。

3.美国的“合作教育”。“合作教育”根据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原则,其基本模式可以分为工读轮换制、半工半读制、劳动实习制、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四种方式。培养目标由学校聘请行业中的一批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按岗位需求确定,并以此培养目标为基础构建各项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学校组织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按相应知识模块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合作企业签订实践培训合同,组织学生实践。

4.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的教学计划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制订,课程安排借鉴“双元制”的经验,第一年为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年是专业课;第三年半年学习应用性课程,半年做工业项目设计。“教学工厂”模式在实施中重点放在动态调整模式与专业的适配性上。它需要持续性的运营资金的支撑,而运营资金的来源在于与企业的充分合作。

5.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及“现代学徒制”。“三明治”模式是一种“实践―理论―实践”或“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施方式是在两学期之间,通过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实现以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学徒制”是英国政府于1993年宣布实施的计划。自1995年9月起,现代学徒制开始在全国范围更多的行业部门展开,其旨在通过为16-24岁的青年人提供一种工作本位的学习路线,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劳动者。

这些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都有他们各自的运行机制,但最终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成功地实现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每一种模式都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这与它所处于的社会背景及各部门的工作投入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往往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只能依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借鉴。

二、校企合作的限制条件

校企合作从字面上看涉及了两个主体:学校和企业。但实际运作起来不止这两个主体,而是全社会各部门多方面的协调合作。校企合作的实现有多种形式,而每种形式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所具备的条件不同也就决定了校企合作在当地的实现形式。当各种条件达到时,学校和企业双方就会按照一定的轨迹进行合作,并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以下就国内学者关注最多的几个国家分别对这几种限制条件加以说明。

1.法律规定。为推进校企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相关的立法工作,使校企合作有法律做依据,有法制做保障。美国1962年就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方向,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分别签署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把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作为高职教育的一条根本原则,促使工商企业与大学进行深层次合作。1990年澳大利亚的《培训保障法》规定:年收入22.6万澳元以上的雇主应将预算的1.5%用于员工职业培训。这些法律从法理层面上确保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可能性,明确了企业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2.政策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仅仅依靠法律的硬性规定还远远不够,各发达国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加以引导和规范。政府所采取的优惠政策或规定性政策鼓励和促进了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形成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如德国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免交部分国税。澳大利亚则规定企业必须拿出工资总额的2%用于教育培训。新加坡从1979年起,通过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由国家生产力局掌握此项基金。这相当于是对雇主的一种强制性征税,迫使雇主减少雇佣低技能职工,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3.资金保障。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发展职业教育都是需要资金的保障。各发达国家也都在这个方面加以重视,例如从1994年至2005年,新加坡的教育开支从33亿元(新币)增加至61亿元(新币)。在61亿元中,超过10亿元投资在理工学院及工艺教育。澳大利亚采取商业化运作的职业教育投资方式,一般来说,在TAFE学院机构中的经费开支中,国家投资占其总数的2/3,机构自己创收部分占1/3。但TAFE学院中进行的学徒培训和实习培训的费用,则主要由国家支付,企业支付的学费不超过850澳元/年。

4.建立相关监管行政机构。企业要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有个平台表达企业的心声。建立相关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保障。如英国为了使企业在地方的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成立80多个“培训和企业协会”,专门协调学校和企业关系。在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全美院校的合作教育工作。德国设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这些机构承担着职业教育管理职责,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资格认证。在职业教育中能够证明一个学生的职业能力或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途径就是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系统的建立是保证毕业学生质量的一道可靠关卡,同时要建立起资格认证与普通学位认证互通的机制,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英国在政府主导、企业和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的合作下,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体系,可分别颁发职业课程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等值互通。澳大利亚通过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资格证书与学术证书的等值,以满足青年人升学和参加工作的多样化要求,提高入学率和技能水平。

6.企业参与。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但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企业本身并不承担教育机构的角色,这也是各国用法律政策强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因。在强制及鼓励结合的政策下企业也从一个非教育机构慢慢转变为一个具有培养社会劳动力、参与教学过程的义务的集体。企业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地参与到办学过程中,包括教学经费投入、课程及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教学计划、教学条件建设、学生成绩考核、资格证书发放等。例如在德国,企业承担的培训经费主要包括设备、管理、指导、耗材和生活补贴,企业每年为每位学徒提供培训经费合计约8000欧元。在澳大利亚,企业把先进的生产设备提供给学院使用,为TAFE学院学生实训提供场所,并派遣掌握先进技术的一线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得到更好的锻炼。

7.社会认可。社会认可是职业教育顺利发展的一个精神支柱,也是让企业更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建立了“英国行动组”,就是要让高层领导认识学徒制度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对学徒制度更加关心,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在美国,人们不会歧视技术工人这样的职业,几乎每个社区至少拥有一所社区学院。高级技术工人的待遇往往会更高,地位也更突出。美国的这种强烈的实用主义文化价值观,使得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变得更加容易。

三、我国校企合作现状研究

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职业教育政策。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也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所突破,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会认可度低。由于“重学轻术”传统思想的禁锢,人们过于看重普通高等教育,忽略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对职业教育带有偏见和鄙薄,这种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社会的认可度低也使得企业难以肯定职业教育的作用。

2.政府法规政策支持不够。我国虽然在立法政策方面逐步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关注,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这些法令条例均处于宏观、中观层面,较少涉及微观。比如普遍缺乏对企业的奖励性措施和企业的强制性义务规定,缺乏对企业利益的保护和对企业的监督。这些都导致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

3.经费缺乏合理配置。“十一五”期间政府拟投入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但从经费的配置来看,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学校,缺乏对企业的相应补助。教育和企业属于不同的系统,政府没有设立校企合作统筹拨款的机制,而投入到学校的经费也缺乏合理的配置及监督。

4.师资队伍有缺口。我国高校从扩招以来,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缺失,这也是导致职业学校学生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职业学校的教师水平普遍不高,而企业更是极少向学校提供实践型教师,并且很少为职业学校教师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

5.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企业参与管理平台。我国职业学校和企业的结合不够普遍和深入,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充分协调,其原因在于尚未建立专门的有效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缺乏监管部门规范校企合作的要求,监督检查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过程和成果。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除了简单提供一些岗位外没有其他的参与途径。

6.职业资格认证系统不完善。职业资格认证没有硬性的规定和统一的要求,资格认证的含金量也有待提高。普通职业院校不会强制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考取较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降低毕业的难度实质上是降低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这也是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否定职业教育作用的一个原因。

四、外国校企合作给予我国的启示

由我国国情所限,我们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而在我国,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只有政府这个纽带从立法、政策、机构建立、制度规范、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才能使得企业不得不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再通过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偿奖励,让企业看到有利可图,进而让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目前国内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层面上,即便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也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宏观解决方案,缺乏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和建议。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肇英.对校企合作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J].新乡教育

学院学报,2009,22(2).

[2] 周会青.德澳英三国高职产学结合办学模式的特点[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0(1).

[3] 金长义,陈江波.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7).

[4] 谢丽英.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给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

启示[J].成人教育,2011,(5).

[5] 马强,付艳茹.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典型分析与比较

[J].科技管理研究,2011,(6).

[6] 张苏俊.中外校企合作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9).

[7] 于长东.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典型模式及借鉴

[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4).

[8] 石晓天.英、美、澳三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政策

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1(6).

[9] 黄日强,何小明.澳大利亚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2).

第2篇

【关键词】人性假说;家庭教育;家庭德育

一、孟轲的“四端说”

(一)、“四心”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孟子认为,人性是指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属性。“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基础,“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仁的基础。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有社会道德属性,正是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分。孟子的性善论是以人类的道德属性来规定人性的,并认为这一属性人生而具有,这正是揭示了人于动物的区别。

(二)、“仁、义、礼、智”是人性发展的规范

在我国的传统的道德发展中,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仁是核心,其他方面的德是仁的体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率然见于面,蛊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在孟轲看来,人的行为规范起源于“四心”派生出了仁义礼智,拥有仁义礼智品德的人才是善的人,才是达到圣人同等的完善人。

二、我国家庭道德教育与人性假设关系的考察

(一)人性是道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教育的人性假设,是指道德教育理论中关于人性的各种判断及其相互之间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人性假设中的某个判断作为逻辑核心,相应展开以此判断为基础的理论重点内容 从道德教育理论史来看,无论哪一种道德教育理论,都包含某种人性假设的逻辑,如果一种道德教育理论没有任何形态的人性假设,那就意味着它已经搁置了道德教育的载体目的和方法,而这样的道德教育理论是难以建构的。

(二)家庭中的情感交流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基础

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儿童道德观念的奠基有重要作用。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而道德的灌输与观念的传递无不是通过亲子关系的感情纽带,在无形中得到教化,包括言教与身教。人们的外在行为其实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道德行为展现其实也是与子女内部情感的交流,这如同证实有爱心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一样。

(三)家庭道德教育与社会的道德标准相互作用

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在社会道德观念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家庭的道德教育起着小加工式的作用,对社会这大机器进行作用;反过来,社会里大家对认同的道德规范又在规定者家庭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与行为准则。儿童在经过家庭教育之后最终要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在家庭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环境交错的过程中,掌握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实现了道德的内化过程。

三、基于孟轲的人性假说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几点构建

(一)用理性的关爱尽力呵护孩子的“四心”

孟子认为“四心”是先天潜在的一种自性,如果这种自性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人的发展会出现偏差甚至畸形发展。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依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它是站在整个人类道德的起点而发起的一种理性呵护。理性的关爱就是要把握好关爱的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成了溺爱。因此,用理性来把握好这个度,比如给孩子充满爱的环境,展示榜样的力量加上正确的表扬,让批评也成为一种关爱等。

(三)家长健全自我价值观,发展孩子的“仁、义、礼、智”

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教育,主要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进入社会的“培训班”。“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内容。在家庭教育中,除了要注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外,家长自身也应该健全自我价值观,在培养孩子四心时,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要求。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人们的家教意识也普遍崛起,为了提高父母们的家庭教育质量,各种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讲座普遍兴起,加上我国近年来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回归,在进行孩子的德育时,家长更应该关注、更正和健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郭沂.德欲之争——早期儒家人性论的核心问题与发展脉络[J].孔子研究.2005(05)

[2] 白奚.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J].哲学研究.2005(03)

[3] 张光成.孟子四端说再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小学数学学科概念性较强,而概念又是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学习所有领域的知识都离不开最基本的概念。小学生尚处于学习教育的启蒙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独立理解和表达数学概念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假若教师自己再对数学概念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教学中只是按部就班地参照课本和教参,在某些问题上自身也拿捏不准的话,又如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呢?因此,在当前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概念的高效教学,是在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内容本质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

一、引入概念,为理解奠定基础

1.借助感性材料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在概括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抽象而形成的。小学生的思维以能感知和体会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还不具备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引入概念时,可以借助于丰富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产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和提高。

2.借助已有概念引出新概念

小学数学中虽有一些概念,例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非常抽象,难于表述和理解,但是这些概念也是与学生之前学过的已有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的。所以,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认真分析研究新概念与已有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这样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作为学习新内容的前提,以旧促新,转新为旧,不断循环,既让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

二、形成概念,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形成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其本质属性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为概念的灵活应用打下基础。

1.引导学生通过概念语言来对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

可以先给学生列举实际的例子,启发诱导学生分析概念的属性,接着再从具体到一般,一步步进行提炼和归纳。比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可先举例让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特征进行分点探究和概括,如“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其整数部分没有关系”“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且是连续不断的”,抓住这两个关键特征,再进行归纳而得出循环小数的精确概念。

2.借助变式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可先引导学生对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的面积、形状、位置等进行观察和比较,这样对三角形的概念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三、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1.促进记忆

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及时地复习和巩固。小学生虽然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好,能很快记住教材中的概念表述,但是遗忘的速度也很快,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拓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促使学生从机械记忆上升到理解记忆,使其能够根深蒂固并灵活运用。

2.自举实例

在教学最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自己举例。这样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便更加具体化。例如,在学习完加减法以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实例运用到了加减法,促进其理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3.强化应用

要让学生灵活掌握概念,不但要求他们能会表述概念的定义,还要能灵活运用概念。对此教师应加强应用训练。比如,在课堂上以复述填空、判断对错、概念证明等形式抽查之前学过的概念定义,让学生根据概念举例,辨认例证的对错并说明理由,同时,还可以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练习,扩展概念的外延。

四、拓展概念,活学活用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的理论,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大的启示。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能亲自操作的小实验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的活动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得到进一步体验和内化,取得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例如,小学生对诸如“千米”“吨”这样较大的单位,受其经验的限制往往没有什么概念,往往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述而机械记忆,如果只是通过课堂教学,“千米”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仅是“1千米=1000米”,它是一个不能用手直接丈量和感知的长度;“吨”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便是“1吨=1000千克”,也是一个拿不动的质量。而对于“1千米”到底有多长,“1吨”到底有多重?学生心中并无底。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切身体会的小实验活动,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教师应首先立足于教材研究,在全面深刻地把握小学数学概念深厚内涵及本质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并通过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并获得数学概念。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研究性学习

创新是教育的生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是教师创新能力的表现。所以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武装头脑,与学生一起,共同培养创新能力。笔者在处理教材环节的实践中,对培养高中生物教师创新能力作出了一些尝试。

一、夯实基础,用生物学思想指导创新

基础扎实是进行创新的条件。教师要对教材非常熟悉,如对每节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重点、难点、热点、冷点、兴趣点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这些目标进行分层要求,如基本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以便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再如对实验教学中的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结论、讨论、意外处理等也要了然于心。对实验设计理论中的变量理论,对照理论的原理方法也要熟练运用。对教材分析处理时首先通过想象、联系、挖掘,那么就可能出新意。

二、寻找创新素材,化平凡为神奇

学习知识贵在联系实际。教学中如果仅用教学参考上的例子是远远不够的,容易桎梏我们的思维。我常常给学生介绍与生物学紧密相关的例子,如家庭生活、社会生产、前沿科技、古代成果、社会热点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只要密切联系实际,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在实践中不断闪现。

三、训练创新思维,循量变求质变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要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训练创新思维。教师先做这方面的训练,然后再推己及人。可以首先训练常规思维,再循序求创新。

1.常规思维训练,打好创新思维的基础

常规思维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比较对照、系统梳理、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等方法。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先将这些方法自行训练,然后教给学生,使教学双方都打好创新基础。具体方法有比较对照,求同求异。比较方法是把一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可以异中求同,也可以同中求异。

(1)系统梳理,形成框架

系统化方法是指几种有关事物或材料,归出一定的顺序,纳入到一定的体系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列表、绘图把新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可以加深理解各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灵活掌握原理,还可形象记忆,温故知新。

(2)抽象概括,认识本质

抽象方法是把事物的共同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思考的一种思考方法。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本质与表现分清楚,使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关键。

(3)归纳总结,找出普遍规律

归纳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思维的方法,即根据大量已知的事实,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2.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高度综合,以创见性、新颖性和独特性为主要特征的思维。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成分。发散性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方向去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克服思维定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故意设置歧路,使学生容易出错,在惊讶感叹之中深刻理解概念、原理,进而学会应用。

多进行一题多变训练的方法。通过条件变造,达到训练教师和学生思维的目的。

充分联想。联想可以分为因果联想、时空联想、对比联想、意形联想、成语联想等等。其中因果联想可以由因循果,也可由果

循因。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大胆质疑。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

怀疑。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游戏法,鼓励讨论法,表演法等等,也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拓展思路,尝试多种教法

教师要在教法上不断创新,必须用现代教育理念来做指导。钻研教育教学法,而后才能灵活运用,熟悉创新。例如我常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发现新问题,获得新感知,实现创新。例如:我改变验证式知识传递程序为探究式程序,在动物甲状腺激素教学中,我首先介绍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对照实验,得出结论。然后改变条件进行引申,如果换作甲状腺抑制剂又会有什么现象,再要求学生另行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研究作答。学生探究的途径有很多,如阅读、图书馆查阅资料、网上查询、做实验、讨论、调查、参观、访问,都是获得新知的途径。据此教师可设计出多种研究性学习模式,这样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

另外其他教学法也能不断创新。如讨论法可以通过思维激荡,也能激发出许许多多的灵感。用观察法可能找出新问题,等等。

第5篇

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1.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必须落实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

陈经纶中学自2002年起,就一直抓住示范校建设发展的机遇,本着示范校建设永无止境、永不停步的办学追求,在全面推进学校个性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保证了师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而且精炼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在德育、体育、科技、艺术、校本开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办学创新成果,促使学校在践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示范性作用。

我们遵循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出“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做到“五个优先”:优先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学生的个性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优先育人为本,加强并实施德育,继续完善“实施做人德育,创建青春校园”的校本德育规划;优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构建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的民主、平等、活跃、自主的教育氛围;优先教育教学质量,正视而且不回避学校对教育教学高质量的追求和要求,全力维护并支撑学校发展的质量生命线;优先学校个性化的特色发展,继续深入打造具有陈经纶中学风格的育人模式和办学模式,成为朝阳人民最满意的学校。

2.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要搭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平台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搭建为促进师生发展的素质教育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素质教育平台,可以认为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所构建的学校教育实践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为促进师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稳定的学校教育环境和条件。作为结构框架,它突出学校素质教育实践要系统地把握学校教育整体活动及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内部协调关系,发挥好系统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要突出素质教育实践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认为,作为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的实实在在的办学行为,是为提高学生、教师的素质搭建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平台,为促进师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稳定的学校教育环境和条件。学校构建素质教育平台,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配合师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地、系统地、有特色地构建素质教育平台,让素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保证素质教育在学校平稳、渐进、有效地践行。

3.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的模式选择,必须要坚持内涵式发展

人们提出的“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在我国“内涵式发展”由经济领域迁移到高等教育领域应用时,往往表达“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涵义,多指通过挖掘学校的潜力,调动和提高学校现有教育因素的品质以促进学校教育要素结构的优化,提高学校现有的内部效率和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陈经纶中学在“示范校建设”的第二阶段就提出“坚定走内涵式发展学校之路”,并主张应该立足于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特征去理解“学校内涵式发展”。

我们坚信,学校只有选择了关乎学校教育本质属性发展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才能够真正体现坚持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陈经纶中学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归属于学校教育本质属性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一方面使学校的示范校建设的指导思想更为明确,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更能把握方向;另一方面,正是抓住了与学校教育本质属性紧密相关的学校办学内在教育要素的发展,构建各个相应的教育平台,使学校践行素质教育落在实处,让素质教育在学校不成为空谈。

学校提出以内涵式发展促进学校构建素质教育的平台,是主张办学要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并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为方向、队伍为根本、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管理为基础、文化为氛围的办学思想,促进办学指导思想、教学观、学习观的更新,加强学科课程和道德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完备地搭建学校教育活动平台,推进新课程改革,收获素质教育的践行成果,发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性作用,彰显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系统构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师生发展平台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在践行素质教育的10年示范校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提出和形成了构建学校素质教育平台的基本架构。

1.素质教育着地办学平台

构建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平台:学校紧扣示范校建设任务,着手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构建了个性教育、工作创新、校本管理、和谐学校的工作平台。

构建和谐校园平台:为了共建和谐校园,建立了以育人和育德为本的校内教育活动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以管理育人为宗旨的行政服务体系,以环境育人为标准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学生、家长和社会为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

构建数字校园平台:坚持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构建现代学校的信息办学平台,并以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办学方式,引领学校朝着现代化创新发展,保证学校办学硬件的一流水平。

构建学校发展创新实践探索平台:结合学校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如常态优质、优生培养、德育实效性等,定期举办管理创新论坛或沙龙。让各校区管理干部对话交流,让干部与专家团队交流,让管理实践与理论学习交流,让管理经验、问题与规划交流,激励创新,逐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干部管理能力,落实办学个性化和施教科学化目标。

第6篇

关键词: 体育道德性 本质 目的 功能

一、体育之根:善的内在品质

现代社会中体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以多种形式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展开,而在此期间,人们对“体育”其事的理解却从未达成过共识。1980年召开的世界体育科学大会重点研讨了体育概念问题。1982年我国首次举办以体育概念为专题的研讨会,形成了一个悬置矛盾且内涵宽泛的体育概念体系并推行至今,其内在实存的困扰也一直遗留至今。对体育概念的理解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偏窄,二是偏大。尽管如此,体育及其概念的内涵从来都不只是增强体质,而是着眼于身心两个方面的教育训练或陶冶。

本文并不主要讨论体育概念,而重在阐述对体育的理解,以此证明体育具有道德的内在规定性。而探讨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以及对各种不同体育概念作出批判或保留。

其实,体育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在传世佳作《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为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身,乐乎吾心而已。”①这说明,体育以运动为手段,根本目标是促进“体魄健全,精神文明”,培养身心俱泰、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体育的精髓所在。他又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的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②可见体育受到重视,在于可以强健体魄,进而对学问道德大有裨益。体育从一开始就被赋予善的意义,以追求善的目标而存在。

体育的道德性便是指体育本身蕴含的追求善的内在品质。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还需阐明体育与运动的不同之处。许多人将“体育运动”合在一起使用,进而把运动理解为体育,其实“体育运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研究具体问题时最好加以区分。运动侧重于具有特定性质的身体活动,而体育是有意识地用人体自身的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科学方法,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人们对身体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对体育除直观的感性认识以外,还有理性认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是运动的升华,是实践中运动知识的总结。运动是体育的核心,没有运动就没有体育。没有无运动的体育,但却有不符合体育目的的运动。不是所有的运动都在体育的范围之内,运动中不利于健康的部分就应划在体育范围之外是不符合体育本身的道德性的。例如有些竞技比赛以必然的身体伤害为结果,有些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采取非常手段以致损伤肌体和生命,这些现象并不符合体育的本意,却客观存在,说明有些运动的方式和方法还值得研究。

善是体育的根本。尽管取胜是体育竞争的根本,但它必须以善这一道德原则为依据。纵观世界各大体育盛会,我们可以感受到体育在向着“更快、更高、更强”迈进的同时,也向着“和平、友谊、进步”的方向发展。人道主义、公平和公正、诚实和信任、勇敢和团结等人类美德已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弘扬。现代体育竞技在体现体育竞争的同时,也体现出人类道德理性文明的成果,体现出人性的光芒和价值。体育竞技不仅仅是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同时也体现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根本上就是一种善的关系。

二、体育之实:社会目的性

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一定历史时期,体育目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体育最初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又逐渐从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育化方式。体育作为对自身身体进行改造的适应自然的活动方式,在最初人类以身体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完全依附于劳动,并同一于劳动。生产工具的改进,在延伸和扩大人的劳动能力的同时,不断剥离人对身体的依赖,从而使得对身体运动的调节也游离出来,并成为专门性的社会活动――体育,对自身被动、从属的改造已转化为自觉能动的专门改造。体育一旦独立出来,就获得了异于劳动的表现形态和目的,“体育作为文化的现实性,在较早的时代是人的身体活动的顺便结果或‘副产品’,只有人的意识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人才把自己身体的健康、强壮和优美作为文化目的,从而产生体育”③。到了此时,体育对人生理和心理的保持与提升、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意义则高于对劳动的意义,体育的目的也便经常地与培养人和教育人相联系在一起。

早在西周时期,贵族就实行“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称为“六艺”。射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用于挑选人才的礼仪。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④即是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即使在射箭比赛的场合也是相互礼让,是君子之争。孔子强调的礼其实是统治阶级赖以统治的基础,这里体育被赋予为意识形态服务的色彩。北宋司马光在《投壶新格》中说:“夫投壶细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用诸乡党,用诸邦国。”“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投壶礼是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礼制,由西周射礼发展而来。这些论述明确反映出体育应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意思,且运动的方式方法,往往受到体育目的的制约。

在西方的斯巴达、雅典时期,体育也富有政治色彩,和军事目的相结合,旨在参加战争,报效祖国,即使在非战争时期也不停止体育锻炼。为了民族下一代的健康,甚至妇女也要求参与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雅典的体育更注重道德品行的培养和艺术情操的陶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体育事业既要符合一般的体育目的,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又要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服务,即要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决定了我国体育事业目的的道德性。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体育与智育、美育、德育一起构成了实现这一至善目标的途径。2004年出版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中将体育目的规定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⑤体育的目的决定着体育的方向,规定体育发展的进程,制约着体育内容、体育计划、体育过程及体育结果各个方面。社会主义的体育事业,要为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在体育目的方面的反映,是社会对体育事业的要求,指明了我国体育的性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三、体育之能:育化的方式

体育的功能指的是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任何事物发挥功能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因素,也称为构成事物功能的两大要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的需要。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不同,会引起对体育功能认识的差异。前面我们论述了体育具有善的本质属性,那么体育的功能也必须与善的属性密切相关,离开本质属性来研究功能就违反了事物的规律和逻辑关系。因此,体育的功能是通过自身特殊的育化方式来实现对善的本质的追求。

无论是人类种群的演进,还是人类个体的成长,都是一个系统的育化过程。体育是人类的育化方式的一种,之所以称为特殊,是指它区别于非身体教育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尽管体育承载着育德、育智、育美等功能,但它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等育化方式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体育以育体为主要对象,离开了这一点,体育便失去了合理存在的根据。在育体的基础上,体育的育德、育智、育美功能也表现出其内容的侧重和手段的独特。例如,在智育中育德,得摆事实、讲道理,使人明理成性;在美育中育德,讲究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去打动人;而在体育中育德,就是告诉我们要坚持集体主义,积极锻炼,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必须做到人自身内部的和谐。

体育的育化功能体现着体育的道德性,体育只是一种方法或工具,是为达到教育功能的工具。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认为,体育训练虽然很受重视,却是教育的最重要部分。它不仅能使儿童健壮,而且能产生品德方面的效果。英国哲学家洛克也认为,体格健全是教育金字塔的基础。我国的许多教育家也将体育的育化功能放在重要的位置。如认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随后又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主张。这种“体育第一”的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是非常难得的。可见对于完成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体育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的本质、目的、功能无不体现体育本身内在的道德性。同时体育的本质、目的、功能又是相互密切联系构成体育完整内涵的不同维度。体育是人们追求善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人类在追求突破自我、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引下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在物质生活丰裕之时个人为了得到健康的体魄和更好的生活品质,还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条件下以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提升社会现代化水平为宗旨,体育的发展进步都源于人类对善的不懈追求。这就是体育的道德性。也正是因为体育被赋予这样美好的期待和神圣的使命,当体育领域出现不道德现象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公平遭到破坏,正义受到践踏,善的追求被扭曲,这也是如今体育道德建设备受关注的原因。坚持体育的道德性,是反对和谴责违背体育道德行为的依据,也是体育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注释:

①体育之研究[EB/OL].

.

②体育之研究[EB/OL].

.

③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4.

④论语・八佾.

⑤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8.

参考文献:

第7篇

网络德育:现实性与虚拟性的融合

1.虚拟性是网络环境的本质属性

网络有着自身的特质,在所有特质中,虚拟性是网络环境的本质属性之一。在现实世界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在网络这个庞大的虚拟世界里,万事万物都是以比特(bit)来计算并且存在的。在这个数字化空间里,你可以实现学习、交友、娱乐、网上讨论等各种活动,但这些都是数字化的运动组合方式,不具有现实环境社会行为的实体性,只具有功能上的实在性,而且,凡是现实环境中存在的活动都可在网上进行且不受时空束缚。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换为平等的符号关系,人在日常生活中隐藏的喜怒哀乐可以在网上不加掩饰地表达,可以大胆地说出平时不敢说的话,在这方面,网络因为其虚拟性而变得真实。

现实的社会关系不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一般是客观存在的,而网络中的关系则是自主选择,经常更变的。如在进行网络交往时,人们所看到的只是电脑屏幕和键盘,交往对象也只是一个个符号(在交往双方看来,我们自身也是如此),并不直接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感性个体,职业、财产、地位、名誉等都不出现,人们的个性特征、精神属性也表现得不充分,人们的一切“身外之物”、社会属性都被剥去,人们的物理特征或自然属性也不见了。也就是说,作为网络主体的人在网络交流过程中是不充分、不完整的,甚至代表着交往对象的符号也是不确定、不统一的,网络中的主体特别是行为主体,常常与现实生活中的主体不相对应。因而,网络社会相对现实社会而言,带有很大的虚拟性和藏匿性。

2.网络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并存

网络既展示着现实,也显示着现实不可能出现的事物――虚拟。当我们进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后,就会发现网络上所见的有现实中存在的现象,但并非都是现实中已经实现或可能实现的。如果说现实是人类一维选择的结果,即多维选择性中选择的一种可能;而虚拟则是多维选择的展示,其中既包含变成了现实的可能性选择,也有尚未变成现实的不可能的选择。在客观世界中,现实如果选择了一种可能性,则其他的可能性一律排斥;在虚拟世界里,虚拟则可以兼容现实,把现实的可能性与非现实的可能性融于互联网,则显示出虚拟世界的精神分量。

网络世界虽是虚拟,人在虚拟世界中的交往活动似乎只是一系列0与1的数字关系,但本质上是现实社会的人以现实社会的思维和语言在虚拟世界进行交流和交往的一种表现。人们在网络上不仅可以获得许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各国的风俗和文化,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获得自然的力量。但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类依然是肉眼凡胎,从网络上获得的知识技能、道德和规范,必须经由现实生活的检验。

从网络道德关系来说,网络道德是一种虚拟的道德,但由于参与虚拟空间交往活动的人是现实社会的人,因此,网络道德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现实道德。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经过了筛选,它的运行机制反映了人们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障社会的有效运行行之有效。可是,一些人置身于网络空间,认为找到了自由翱翔的天地,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不必履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其实不然,人们的网络行为也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网络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应该是统一的。

从网络人际关系来说,我们不仅需要网络的数字化交往,更需要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与交往。数字化交往虽然展现的似乎只是数字与数字的关系,但表面的数字关系所掩盖的恰好是深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助数字化的信息符号,人们之间形成了现代化社会新的互动模式。既然网络社会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走向数字化生存就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蕴涵着复杂的数字伦理和网络伦理问题,呼唤着人性的回归。

3.网络德育是现实德育与虚拟德育的融合

网络是现实与虚拟的并存,其实,网络德育也是现实德育与虚拟德育的融合。在网络德育中,现实性是虚拟性的基础,虚拟性是现实性的延伸和发展,虚拟性中也有现实性,虚拟性也影响现实性。现实性和虚拟性并存是网络德育的重要特征,网络德育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现实德育是它坚实的基础;网络德育也不是星外来客,他们是现实社会的主体。网络德育的现实性是德育物理空间在网络上的反映和延伸,主要表现为不可逆性和客观性。不可逆性即网络德育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因为网络德育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发生具有不可逆性。客观性是指网络德育活动创造了新的社会文明赋予了网络的全新的意义和实质,是网络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得以真正产生和发展,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网络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现实”和“虚拟”学习环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虚拟对象”“虚拟试验”“虚拟设计”等优化方式越来越普遍,在教育和教学上,虚拟也面临着新的突破,德育的“模拟教育”,学生的“模拟学习”“模拟成长”等,在现实生活与网络领域相融合的发展中,都将成为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

现实德育向网络德育的现代性转换

互联网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网络德育是现实德育与虚拟德育的融合,这是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联系所决定的。尽管在物理空间的现实行为是网络所不能替代的,同样,在虚拟空间人的生存、交往和生活也是物理空间不能替代的,但虚拟空间所存在的道德失范、网络犯罪等,其实都是物理空间所存在的严重道德问题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或者说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由此可见,由于网络德育和现实德育的主体――人既生活于现实物理空间又生活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所以,作为现实空间的现实德育与处于虚拟空间的网络德育可以转换。因而,我们在开展网络德育时,务必要把握网络德育的特性,将现实道德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运用到网络德育中并不断地丰富网络德育,实行现实德育向网络德育的现代性转换。

1.网络德育体制:树立整体育人观念,实现从单一现实德育向现实德育与网络德育相结合的整体育人观念转换

在网络领域这个新空间,学生进行虚拟实践活动,这是一种在虚拟领域中以信息活动为主的活动,包括对信息、流向、选择、整合、优化等过程的活动。现实德育体系是以语言、文字活动为载体的现实实践活动,网络领域的虚拟实践是在学生现实实践的延伸、优化和发展,因此,网络德育体系与现实德育体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其联系的主要点是,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内容上、原则上是基本相同的。学生在虚拟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关系,如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关系。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推动学生学习、成才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心理、道德问题。正是因为现实德育与虚拟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现实的德育目标、内容、原则可以而且应当向虚拟德育领域拓展和转换,虚拟领域可以而且必须丰富、优化、延伸现实的德育目标、内容、原则。在网络德育环境下,应树立整体育人观念,实现从单一现实德育向现实德育与整体德育相结合的整体育人观念转换。根据学生成才的要求和网络领域的特点,研究和创立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的德育理念、目的、方法,形成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领域的网络德育体系。

2.网络德育内容:单纯物理空间确定内容向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选择内容转换

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网络以其开放性、多样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跨时空性等特点给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德育的内容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络大大增加了德育的信息量,有利于克服德育内容单调,信息贫乏的不足。网络不仅加快了主导性思想德育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主导性信息的影响,而且在多元信息的相互渗透和碰撞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共性的普遍的思想、道德信息和价值观念,如全球观念、普世伦理、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成为德育的新内容。网络德育内容涵盖了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国情教育、网络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网络优秀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成为网络德育的内容体系。其二,在现实的生活、学习空间中,学生进行比较、判断、选择和确定信息,要受到时间、空间的很大限制,只有在网络上,才可能获得大量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开展广泛的比较并进行合理的判断、选择,确定适应自己发展的目标和规范。因此,大量个性化德育资源的出现,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真正满足了受教育者日趋个性化的需要。

今天,互联网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去适应它,在实施网络德育时,应使单纯物理空间确定德育教育内容向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选择德育内容转换,促进互联网与现实德育的有效融合,找准人文与科技的结合点,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

3.网络德育方式:单向传授向多向互动,自主选择方式转换

在一定意义上,开展德育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就是用丰富正确的相关信息,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由于受时空的限制、观念的禁锢,长期以来,师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在这两个环节很难充分实现。传统的德育多采用教师选取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单向被动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对德育的要求。网络环境的精髓在于交互性和平等性,能够在虚拟的情景下展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甚至于陌生人之间的思想分享和观点讨论,通过思想的碰撞,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建构。所以,网络德育的教育方式应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单向教育方式为双向交流、多向互动、共同提高。

同时,在网络德育中,教育者应充分地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和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受尊重的心理诉求和个性选择。教育者、受教育者应处在平等互动的同一个平台上,双方以平等、诚恳的态度进行交流和讨论,启发和影响受教育者,变传统的灌输式、命令式、说教式、号令式的工作方式为启发式、参与互动式、讲座式、对话式的德育工作方式,平心静气地分析存在的问题,选准切入点,以一种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与网民进行交流和讨论,尊重受教育者正确的选择,能够宽容他们的失误。

4.网络德育时空:学校德育向社会、学校和家庭德育与虚拟德育相结合转换

网络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且突破了现实德育的时空限制,将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有机整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了德育的时空。由于网络德育的超时空性,人们可以最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重要的在于构建健康的网络德育环境。网络德育环境是环绕在网民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网络社会不同于以往的人类生活空间,但也不能脱离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社会之外,当前我们重要的任务是优化德育网络环境,突破现实传统德育单一的时空观,构建新型的网络环境,把社会、学校、家庭德育与网络虚拟德育相结合。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网络克服了人类技术的障碍,使地球成为“地球村”,打破地域、年龄、经济能力等对文化消费的禁锢,使未来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文化圈,进入平等、共享民主的时代。在网络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延伸到千家万户,使整个社会逐渐联为一体,社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网络德育,网络也以其开放性和覆盖面广的特性,在新的领域里拓宽和深化网络德育的社会化。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网络德育必须走出校园,加强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联系,高校网络德育也应根据社会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也要理解高校,支持高校、支持办学。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干部应自觉地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

从学校的角度看,首先,学校应根据互联网的特点,成立专门的机构,投入相应的资金,为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保证。其次,教育者熟练掌握网络知识。高校网络管理,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另外,建立优秀德育网站也是必要和必须的,在新形势下,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校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学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加强网络监管也是重要的一环,高校要主动构筑网络“过滤器”,筑好“防火墙”,尽可能地减少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降低学生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作为学生最直接的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配合社会和学校做好网络德育工作。在信息化浪潮中,家长应主动掌握网络基本知识。以便在新时代面前不落伍。父母应当正确处理好网络时代的代际关系,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接触和适应社会,避免孩子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家长应积极地配合有关部门和学校做好“政治把关”工作。并运用一些封锁方法阻止小孩接触不健康网站。

参考文献:

[1]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1.

[2]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3]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