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市域社会治理经验范文

时间:2023-08-10 16:51:54

序论:在您撰写市域社会治理经验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市域社会治理经验

第1篇

1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较好的地区多为一线城市,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在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管理能力薄弱,制约着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如下:

1.1存在“两种模式”的弊端所谓的两种模式。一是在资金投入上存在困难,费用花费较大。二是,相关治理技术和管理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地区之间的治理和管理也具有双重标准,无法保证城市污染建设的正常运转。

1.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能力有限城市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单一的治理手段,无法保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也不能发挥管理的效力。例如,我国南京在2012年治理水污染中,虽然运用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治理对策,但是却没有形成制度规范,在实际管理中缺乏效用。

1.3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亟待提高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起步较晚,在众多排污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交给专业公司运营的企业。但是从中国大环境上着眼,很多城市的认识还相对薄弱,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都有待提升。

2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应该采取的有效方式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在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我国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建设工作,根据污染设备建设的实际,完善相关管理对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

2.1加强社会城市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法律是规范行为的基准,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建设问题的核心,也是引导工作积极开展的重点,有助于规范运营单位的工作流程。因此,我国相关管理机构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鼓励城市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通过法律的制定明确治理的方式和手段,为城市环境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2.2环境污染治理要建立激励政策在现行的政策体系中,扶持和鼓励环保与社会管理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必须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上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的治污能力,使城市环境污染与社会管理服务尽快实现市场化。例如,国家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城市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营服务方法,形成良性竞争的机制,充分发挥治理功效,为相关机构提供一定政策上的优惠。

2.3强化监督职能有效地监督监管是保证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良好运转的保障,也是做好管理的有效环节,对此,环保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运营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保证管理运营朝着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4环境污染治理要采取双赢机制环境污染治理要注重双赢,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投入,使城市环境治污的市场空间得到扩展。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中需要平衡双方的利益,使城市环境治污企业在优化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空间。另外,治理机构还要确定合理的、科学的运营经费,这项经费的开支必须要低于排污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从而取得运营市场的最终认可,实现运营公司与排污企业的双赢。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经验 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新型的社会治理体制,需要进行一系列观念的更新与重建,其中最主要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构建一种适应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型治理理念。只有真正更新社会治理理念,尊重各方各类利益诉求,才能认识和把握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与作用,带动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创新。社会组织对于提供服务,拓展公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社区、乡村基层自治,践行新型社会治理理念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要树立社会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依托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等治理主体,尊重自治,推动社会自律,使社会治理政府化转向社会治理社会化,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主要做法和经过

贵阳市观山湖区秉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构建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三者良性互动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在实践中践行“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在缓解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有组织地引导群防群治,构建社会和谐。

(一)落实发展政策,引导发展方向

贵阳市观山湖区通过深入调研,分类发展,倾斜政策,加大扶持等措施,重点发展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公益慈善、文化体育和自治维权等五类基本型社区社会组织。截止2015年12月,全区已登记注册社会组织共有79家,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58家,社会团体21家。平均每万人拥有1.6个社会组织。虽然没有超过江苏省现代民政示范区要求的每万人拥有8个的标准,但是全区社会组织业务范围覆盖敬老养老、幼儿教育、文体娱乐与艺术、社区卫生服务、助残助孤、志愿者服务、环保、社会工作等方面。

具体做法:一是降低准入门槛。通过广泛宣传,多层次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以及《观山湖区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园工作方案》和《观山湖区社会组织资金扶持办法(试行)》的要求,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视情继续适当放宽会员数量及开办资金要求,进一步简化手续。对备案组织已达到登记注册的协助其到民政局注册登记;二是扶持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深入各社区调研,指导基层挖掘社区好的服务项目,选好项目带头人,把项目社会组织化,对社会组织中开展活动好的从专项扶持资金给予支持。同时挖掘社区热心公益人士、骨干分子带头成立社区社会组织;三是积极开展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社会组织生命力的源泉,我区注重引导各社会组织开展贴近居民、满足群众需要的各类活动;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组织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基地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社会组织数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实施公益创投,提升能力建设

2015年起贵阳市观山湖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公益创投实验活动,依托社区搭建平台,引导社会组织服务,通过创新机制、资金保障、培育与孵化等措施,助力初创期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通过公益项目为抓手,引导社会组织挖掘社区居民需求、设计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逐步实施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针对社会组织实施开展项目活动经验欠缺大多没有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支持,期望得到更多专业力量的指导的需求,贵阳市观山湖区组织专业社工与实施公益项目的组织对接,全程督导公益项目的活动策划、项目实施、效果评估等,促进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公益项目顺利实现有关项目目标的同时,也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水平,扶持壮大初创期社会组织。

(三)凝聚社工力量,激发组织活力

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为解决。

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人才缺乏这一瓶颈,云龙区民政局采取多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建设社工人才队伍。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唤醒社会组织的活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治理功能。

一是提升现有社工队伍能力水平,促进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良性互动。不定期邀请专家、专业人员开展系列社工人才培训、社工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建立成长支持小组等活动,提升现有社工队伍能力水平。组织社工人才与社会组织对接,参与社会组织活动,引导社工能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到社会组织服务中,达到“发展社会工作,增强社工素养,提升服务水平”的目的。

二是加强对社会组织负责人和社会组织团队成员、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贵阳市观山湖区积极探索,把开展志愿服务与推进“三社联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管理、志愿服务信息收集、记载、保存机制、志愿服务星级评定与回馈激励机制、志愿服务记录信息化等各项制度。将社工与志愿者这两部分人力资源有效结合,实现互动合作,资源互补,以社会组织为平台,“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公益项目联动运作”的方式,推进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在公益领域的深入合作,产生“1+1+1”大于3的效能,在全区引导形成了“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优秀志愿者组建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共同开展社区公益服务”的良好局面。

三是引导优秀社工人才领办成立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论和技巧服务于社会有需要人群和社区,创造最佳社会服务效益,推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进程。

二、经验与启示

贵阳市观山湖区在实践中进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探索,在践行新型社会治理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形成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并探索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指导,实施公益项目为抓手,达到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培育发展新的社会组织、培养一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倡导公益和社会治理新理念的目的。

贵阳市观山湖区在2015年社会治理和群众工作满意度调查中,群众满意度达89.38%,同比增长0.74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

由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共事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社会组织参与治理依然面临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需要各方协力解决。同时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民众的心里还不是很清晰,人们还需要一个认知、理解、接受到实践的过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增加社会组织的活动频率,还需加强社会治理理念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培育发展特色品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治理,加强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度等方面做进一步尝试。

通过从实际出发,贵阳市观山湖区结合实地调查分析,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反思不足,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即:社会治理理念的教育宣传常态化,监管社会组织构成要素常态化,弘扬公益精神常态化,社会组织内部结构设计规范化,加强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现代化,培育自筹资金能力强的专业经济协会重点化。以明确理念、大胆设计、开拓创新、突出重点、鼓足精神、合法实践来规划新一轮社会组织的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

随着“小政府、大服务”管理模式、“政社互动”的试行,政府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社会组织的发展必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社会组织扎根于社区的土壤,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通过“三社联动”,倡导“以人为本,慈善为怀”的社会互助精神,增强全社会“助人、互助、自助”的公益意识,吸引社区居民更多的热情参与,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以治理现代化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改变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郑琦.社会组织监管: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3(2).

[2]吴津,毛力熊.公益组织培育新机制――公益组织孵化器研究[J].兰州学刊,2011.

第3篇

1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较好的地区多为一线城市,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在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管理能力薄弱,制约着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如下:

1.1存在“两种模式”的弊端

所谓的两种模式。一是在资金投入上存在困难,费用花费较大。二是,相关治理技术和管理能力有限,很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地区之间的治理和管理也具有双重标准,无法保证城市污染建设的正常运转。

1.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能力有限

城市环境治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单一的治理手段,无法保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也不能发挥管理的效力。例如,我国南京在2012年治理水污染中,虽然运用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治理对策,但是却没有形成制度规范,在实际管理中缺乏效用。

1.3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亟待提高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起步较晚,在众多排污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交给专业公司运营的企业。但是从中国大环境上着眼,很多城市的认识还相对薄弱,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都有待提升。

2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应该采取的有效方式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在设施建设与社会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我国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建设工作,根据污染设备建设的实际,完善相关管理对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

2.1加强社会城市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法律是规范行为的基准,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建设问题的核心,也是引导工作积极开展的重点,有助于规范运营单位的工作流程。因此,我国相关管理机构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鼓励城市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通过法律的制定明确治理的方式和手段,为城市环境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2.2环境污染治理要建立激励政策

在现行的政策体系中,扶持和鼓励环保与社会管理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必须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上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的治污能力,使城市环境污染与社会管理服务尽快实现市场化。例如,国家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城市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营服务方法,形成良性竞争的机制,充分发挥治理功效,为相关机构提供一定政策上的优惠。

2.3强化监督职能

有效地监督监管是保证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良好运转的保障,也是做好管理的有效环节,对此,环保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运营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保证管理运营朝着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4环境污染治理要采取双赢机制

环境污染治理要注重双赢,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投入,使城市环境治污的市场空间得到扩展。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中需要平衡双方的利益,使城市环境治污企业在优化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空间。另外,治理机构还要确定合理的、科学的运营经费,这项经费的开支必须要低于排污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从而取得运营市场的最终认可,实现运营公司与排污企业的双赢。

3结语

第4篇

一、公共管理形式的具体概念分析

(一)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具有广泛性的公共特点的管理组织,而且在社会中不以经营利益为目的的事务组织活动都是公共管理模式范围内的,例如,广泛社会自治力量组织的活动、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它们都是由公共管理主体管理范畴内的,这些组织通过与政府一同进行合作,有效开展公共事务管理工作,并且以公共利益为直接管理目标进行相关公共管理工作。但是近几年,在公共管理工作中,有效人认为可以将公共事务交给私人自主进行公共管理,进而出现了将公共事务管理内容包给私人组织管理工作的行为,但是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由于私人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与公共管理思想不符,所以不可以将公共事务交给私人组织,要严格按照相应要求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确保公共事务能够正常实施。

(二)公共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服务于公共事务,主要是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活动效率来体现的,它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也确保我国共享社会的成就发展。公共管理目标体系是具有多层次特点的,它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我国社会发展速度和促进我国各个利益发展,所以在实施公共管理体制时定要注重社会公平,有效提高社会发展效率,并对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力给与不断的支持,保障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发展带来帮助,良好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三)对于公共管理形式来说,其管理手段和管理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围绕的范围是政治、法律(政策)和管理几个方面构成的公共管理形式。现今我国社会治理过程由于过分追求专业化要求,已经脱离了政治、法律(政策)和管理的手段,而在工作是只运用其中一种手段进行工作管理,但是随着公共管理形式的崛起,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长,所以的公共事务都需要将政治、法律和管理的手段进行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对公共事务进行处理。因此,公共管理的手段是法治基础之上,在通过公众参与而提供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形式,通过依法治理、民主行政、科学管理三个基本方面所形成的公共管理手段。

(四)公共管理體系是通过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所形成的,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合作关系形成的纽带,也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项目为主要目标,传统的社会治理活动多数有政府来管理,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民主也逐渐的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机构,但公民权利也受政治途径所局限,民主治理形势完全没有发挥其作用,依然是政府垄断社会治理形势。而公共管理形式属于非政府组织和不同类型的自治力组织的管理范围,这样使得政府垄断社会治理形式受到的不小的>中击,所以政府现今已经融入到一个更大的治理体系中去了。这样公共管理系统就会表现出良好的结构体系,有效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良好增强多元治理体系的互动形式。

二、公共行政形式到公共管理形式的变革过程

公共行政转变为公共管理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这样才导致公共行政形成公共管理形式。我国的公共行政在工作中一直承受着社会治理的负担,并且在工作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二十世纪末,发达的市场体系与先进的私有部门管理意识的衬托中,我国社会主流的公共部门出现管理效率逐渐下降,活力也渐渐匮乏等问题,而且因此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财政危机事件、管理危机事件和信用危机事件,由于这些因素迫使人们对公共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发展进行从新审视。

我国的公共管理形式是直接通过公共行政形式中转变而形成的,公共管理还没有出现时,政府一直以公共行政为基本社会治理形式,可以说公共行政形式通过改革形成的公共管理形式,而公共管理形式的出现就意味着,以工业社会治理模式为代表的公共行政形式的终结,但这并不代表公共行政问题的完全消失,公共管理形式一定要根据公共行政形式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社会发展速度。公共管理形式是具有多元治理主体合作而成的形式,这样也使原有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分化和分离形式进行转变,逐渐向融合统一的形式发展。而且相关公共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要与私人管理部门的管理形式相同,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项目,有效确保我国公共管理形式的良好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公共管理形式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形式,它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具有广泛性的公共特点的管理组织,公共管理形式的主要目标就是服务于我国公共事务,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公共管理制度能为社会发展带来有利帮助,而且管理手段和管理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效保障公共管理制度的正常实施,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历史背景;科学哲学;科学史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其发展脱离了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它不再把科学看成是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社会体制来加以分析,而着重对科学知识本身进行考察。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转向不仅造就了欧洲知识社会学在科学社会研究领域的复兴,而且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脱离了传统的科学社会学。

事实上,70年代中期以后,在科学社会学日趋成熟的同时,它所遭受的批评和挑战也日渐增多。一方面是对默顿学派的两个基本理论:四条科学规范和科学奖励系统进行批评;另一方面,对整个传统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也就是对默顿模式提出了批评。科学社会学所遭遇的困难并不是孤立的,这有着深刻的哲学和历史背景,也正是这种哲学和历史背景导致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

一、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的科学史背景

科学史是最早出现的研究科学的学科,因此科学史的研究方向自然极大地影响科学社会学的研究。20世纪近大半个世纪,在科学史研究领域中,30年代是“外在论”占据优势,而二战期间和战后20多年,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内在论”。“内在论”者更多关注的构筑一幅前后一致的科学进步图像,而较少考虑,或即便是注意到了科学演进中的争论,也只是先人为主地肯定或否定了争论的某一方。虽然库恩提醒内在论者,“在重构历史的过程中‘科学家应当特别留意他的对象的明显错误,这不是因为错误本身而是因为这些错误揭示了更多的实际思想,而不只是给出科学家如何记录下现代科学家依然保留的那些结论和论据’。但实际情况仍然难尽人意。”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新的“外在论”浪潮又重新占据优势。70年代以后复兴的“外在论”决不意味着简单“返回”30年代的“外在论”,而是对过去全部争论中所蕴含的概念意义进行一次彻底再思考,这个再思考导致了新型研究方法迅速进入“科学”(确切地说是进入“自然知识”)。默顿学派的科学社会学家在科学史的研究中,虽然对科学发现中的“优先权”之争进行了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争论来理解科学的运行过程,但其过多地诉诸于心理因素,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分析。这时,科学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从“内部”的思想史转向复杂文化整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英国科学哲学家海斯也谈论到这个问题,她认为,科学史界关于内史和外史的传统争论或严格界限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正在消失,科学史的研究注意到了科学理论信念体系的社会条件。

与科学史戚戚相关的科学社会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70年代中期开始了深刻的变化,如布鲁尔、巴恩斯、夏平等人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发现:在人们以为最纯粹的理论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学领域仍然是社会力量在起作用,科学发展并不完全是靠它本身的理性力量,科学工作也与非科学工作一样是从无序到有序,科学并不先验地比其它知识形式更优越,科学的思维模式也可以与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比较。因此,着重对科学知识进行研究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正是在这种科学史发展背景中滋生蔓延。同时,科学知识社会学也化解了科学史研究中内外史的矛盾,因为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研究,不仅关注科学理性对知识的影响,也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的作用。当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也离不开更大范围的科学哲学背景。

二、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的科学哲学背景

实际上,默顿学派科学社会学的哲学“搭档”是统治科学哲学领域40多年的逻辑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遵循l8一l9世纪理性主义传统,坚持知识“二分法”,认为科学知识是实证的、客观的和线性积累的。理论的选择有统一的客观标准,判断知识是否科学应诉诸于经验证实。这种哲学观点主张对科学进行纯粹的理性重建,完全排除各种非理性因素,把科学认识论或方法论加以高度逻辑化和形式化,把对科学的研究局限在认识论的范围内,似乎科学只是个别科学家从事的工作,而不是一项集体的或社会的事业。这不但使社会学家从一开始便假定科学知识是“纯理性”、“纯客观”的,而且使科学社会学限于研究科学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关系,使科学社会学不过是“纯理性”科学家的社会学和科学职业的社会学。正是实证哲学的影响,使人们排除了对科学知识过程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可以这么说,科学哲学中逻辑学派的基本观点,渗入到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中来。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最初并非从社会学理论本身,而是从科学哲学的争论中引发的,更确切地说,是从打破传统科学哲学中科学知识的实证主义“标准”观点而开始的。

60年代初,库恩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代表了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出现,随着波普一库恩的争论,库恩的著作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产生重大影响。库恩学说的核心——“范式”学说超过了传统的哲学概念的范围,除了理论学说和概念以外,它还包括了科学家使用工具、在科学活动中范例的选择等等内容,特别是他把“范式”概念与“科学共同体”联系起来,范式的内容包括了科学团体从事科学活动的一切内容。也有人认为库恩的观点是与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朗依的观点一脉相承,因为波朗依早在1942年就提出了“科学家共同体”的概念,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认为科学不是开始于观察和实验,而是开始于进入科学家集体,进入科学家组织。然而,无论怎样,库恩理论的影响结束了逻辑学派在科学哲学中的统治地位,以逻辑经验主义为科学哲学背景的默顿学派当然也就难逃厄运。

库恩理论认为:所有科学知识都是由科学活动的特定“范式”决定的。离开了“范式”,科学的评价本性不可能得到理解。库恩同时还提出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的发展模式,常规科学就是在范式指导下解决难题,而科学革命则是以一种新范式取代原有的旧范式。库恩的范式学说、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的科学哲学思想与知识社会学的传统有紧密的关系,它们直接影响了70年代中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这种科学知识社会学力图突破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局限,坚持把社会学的分析应用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本身,并且倡导了某些经验研究的方法。

应当提出的是,以后出现的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家(如拉卡托斯和劳丹)的工作,他们确有区别于逻辑经验主义的地方:他们受到库恩的常规科学传统以及“范式”思想的鼓舞,提出了“方法论纲领”和“研究传统”理论。但他们认为科学家选择一种“进步”理论是理性行为,无须进一步解释这些行为,而那些依赖着“退化”理论的科学家是无理性的,解释这类无理性行为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任务。后经验主义的这一基本立场和逻辑经验主义如出一辙,因此,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有较大的冲突。

总之,科学知识社会学在70年代中期首先是在英国出现,这与英国的研究传统和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爱丁堡学派,如巴恩斯、布鲁尔、埃奇等人。另外,巴斯大学的柯林斯、约克大学的马尔凯,他们的研究重点也都是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说明,如柯林斯提出了“相对主义的实证纲领”。他们通过著书立说和学术交流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形成了英国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而法国的拉图尔在70年代后期运用人类学方法,对美国一个科学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对在实验室进行的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作了社会学的分析,著有《实验室生活》,在欧洲联盟和美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结束语

第6篇

一、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本研究在ENVI 5.1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对2000年和2010年Landsat-5 TM影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后,根据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标准,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水体、耕地、林地、建筑用地、草地、未利用地六类,利用粗集理论和最大似然法对图像进行分类,从而得到了2000年和2010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经检验,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87.81%和84.09%,Kappa系数分别达到85.12%和83.5%,分类结果的精度符合应用要求。

本研究利用ArcGIS 10.1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对2个时相的分类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京市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覆盖面积由57%减少为42%,面积减少98967.15公顷,而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覆盖面积由15%增加至28%,面积增加87091.09公顷。整体上来看,10年来耕地大量减少的同时,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大量耕地转变成了建设用地,这一现象在南京市长江以南地区尤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2000年以来,南京市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镇的扩张与发展,侵占了大量的耕地面积,致使耕地面积急剧降低。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覆盖面积由15%增加至16%,面积增加5278.25公顷。林地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草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覆盖面积由1.51%减少至1.3%,面积减少1392.14公顷。草地面积的减少也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密切相关,大量的草地转变成了建设用地。水体面积呈增加趋势,覆盖面积由10%增加至12%,面积增加13195.62公顷,这与南京市近10年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覆盖面积由1.5%减少至0.7%,面积减少5212.27公顷,减少的未利用地面积绝大多数被建设用地所覆盖。

二、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指标耦合分析

本研究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与人口、GDP、农产品产量、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道路铺设面积等指标进行耦合分析。研究表明,耕地与草地面积的变化与人口、GDP、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道路铺设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与这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南京市总人口从2000年的544.89万人增长至2010年的632.42万人,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减少,使得南京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2000年南京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137.66万平方米,而2010年南京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4570.49万平方米,增长率达到114%。城镇化的发展,也导致道路铺设面积的增加,2000年南京市道路铺设面积为7392万平方米,而2010年南京市道路铺设面积达到9576万平方米。有研究表明,GDP的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张最重要的驱动因素[6]。南京市GDP由2000年的1021.3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5130.65亿元,增长率达到402%,第一、二、三产业GDP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而导致建设用地的明显增加。

研究表明,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农业人口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以来,南京市农业人口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南京市农业人口数量为165.21万人,而到2010年,农业人口数量下降至90.22万人,这与耕地面积的降低有关。

水体面积的变化与水产品产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南京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特别是高淳县表现尤为明显。部分耕地转换成了水体。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以来,南京市水产品产量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南京市水产品产量为17.41万吨,而到2010年,水产品产量上升至22.17万吨。

三、结论

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2000年和2010年南京市Landsat-5 TM影像进行分类,得到水体、耕地、林地、建筑用地、草地、未利用地6种类型的分布数据,并对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而建设用地、水体、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通过和人口、GDP、农产品产量、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道路铺设面积等指标进行耦合分析,发现耕地与草地面积的变化与人口、GDP、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道路铺设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与这些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农业人口的变化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水体面积的变化与水产品产量的变化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08-02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适应性是“社会生活主体与他人、与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接纳、共同作用的一种和谐状态与过程。这种适应既是一种现存的关系状态,又是一种能动的、变化的动态过程”[1]。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职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同时,比较缺乏对社会新角色的顺利转换及融入相应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培养和训练,导致大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自我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转换、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无能为力。

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大学生对于变化的社会环境进行识别和反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刚刚离开父母、独自踏入大学之后的初期校园适应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过渡期的校内角色转变适应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真正投入社会生活,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职场适应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大学生必须“完成从基本理念认知到实际生活观念准则形成、从基础知识训练到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转化,还要学会独立进行自身心理调整以及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并能从家庭、学校相对单纯的角色扮演过渡到胜任在社会系统中的自我定位与发展”[1]。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统一

(一)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价值的应然表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为价值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在教育的理念、目标、价值追求等方面是一致的,都突出“以人为本”,旨在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在成长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意义。”[2]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然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引导价值。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的社会适应性危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细致分析、理性规划、主动应对、积极引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始终贯彻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理念,以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切入点,从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做事能力、调适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并提供条件保障。

(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益拓展

一方面,体现在广度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政治意识,但其精神不是‘政治’二字能够完全覆盖的。”[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政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政治价值延伸到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等方面,从国家管理的需要拓展到学生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从高高在上转变为生动鲜活接地气。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应从宏观入手、在微观落脚,其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另一方面,体现在深度的拓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在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中均包含有大量与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这些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途径

(一)深挖教材内容,实现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过程覆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缺乏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和亲和力,缺乏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结合大学生教育的三个阶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凸显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原有的教材体系中对教材内容与“社会适应”这一主题结合紧密的部分进行深度挖掘、充分映射和全面分析,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活的第一阶段即初期校园适应阶段,这一阶段重点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角色转换。这一阶段大学新生首先体现在心理上不适应,表现在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学习目标的缺失、优势地位的丧失以及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新生接触到的第一门思政课,包含了大量与学生适应性直接相关的内容,如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就是对刚踏入大学校园既新奇又迷茫的大学新生给出的最生动一课,内容涉及如何认识大学生活、如何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自己成才目标的设定、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等。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生、学校实际,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了解学校及所学专业,这是大学新生对自我的初步认知过程,同时也是角色转换和角色定位的过程,是学生能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次是行为上不和谐。大学新生在行为上的不和谐表现为缺乏包容性、人际关系紧张、成人幼稚化、违背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精神管理来实现行为管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各章节内容中主要是通过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出发,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社会道德,恪守职业道德,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最终形成被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行为,实现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状态。

第二个阶段是过渡期的校内角色转变适应阶段,重点在于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后开始有了对社会的初步接触和了解,行为规范也初步形成。在此阶段,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较为系统地构建社会认知知识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对国家历史与现在的了解,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对革命人物、革命事迹的了解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品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目前中国“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确立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心理适应,尤其是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要看清形势的主流,有接纳多元社会的心理承受力,在大是大非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大学生的职场适应阶段,这一阶段重点在于职业认知和生涯规划。对于职场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不在于教会学生胜任工作的具体知识和技巧,而是告诉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调查显示,“诚信品格、责任心、积极态度、吃苦耐劳的意志、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再学习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均排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前。”[4]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二)强化社会实践,实现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环节覆盖”

社会实践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并真正取得实效,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真实了解,降低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心理的冲击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提升学生的抗挫折力和情绪控制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政治观。课外实践主要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创新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要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功能和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作用。第一,学校层面。学校应进行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提供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从而保障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实现科学化、常态化、高效化运行。第二,教师层面。首先,教师应遵循梯度推进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课程特点和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储备与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情况,对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和内容进行综合设计。低年级学生实践目标主要体现在品格的形成和行为的养成,高年级学生实践目标重点体现在自我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次,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从主题的选取,到前期的准备,再到过程的开展,直到最后成果的总结与展示,教师都要全程关注、积极推动。最后,验收要严格具体,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使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因此,要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把同学之间互相考核与教师考核相结合,把对实践团队的考核与对学生个人考核相结合,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实践成绩,不合格者则继续完善,延迟取得成绩。第三,学生层面。社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完成的环节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对此项活动的认知度不高,重视不够,往往在完成社会实践的时候消极对待,不参与、搭便车、敷衍了事。因此,要加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和推动力度,充分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让学生知晓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其自觉感受到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纳。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是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准确把握并力求实现这种结合,无疑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和实现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应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并在教学中寻求二者的有效结合点,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用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萍.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危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l).

[2] 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