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18:22
序论:在您撰写现代农业行业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土地流转;现代农业;浙江杭州;余杭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87-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优势和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在中国农村尤为明显。土地的连片流转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农业企业的引进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立不仅增加了村级集体的经济收入,促进当地农民就业,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余杭区及余杭街道非常重视土地流转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土地流转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园区也在蓬勃发展。
1 余杭区农业发展的大背景
余杭区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近年来,更是积极探索实践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余杭特色发展路子,并明确要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中做精、做优现代都市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规模流转。余杭区积极鼓励土地流转,加大土地流转的奖励力度,截至2012年9月底,全区实现耕地流转1.85万hm2,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64.62%。在此基础上,余杭区政府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建成100个66.67 hm2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1]。余杭区对土地流转的鼓励政策为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余杭街道的土地流转现状
2.1 2009—2012年土地流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5年以上的耕地流转已经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组成部分。耕地流转面积在短短4年时间内增加了999.34 hm2,而流转时间在5年以上的就有723.80 hm2。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有农户间自行流转、委托流转、入股流转和其他方式,其中农户间自行流转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8.3%,委托流转占到74.6%,入股流转占到7.1%。由此可知,委托流转是目前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
2.2 余杭街道土地股份制改革情况
土地股份制也是当前土地流转的一种方式。余杭街道从2009年开始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以每年1个村的进度逐渐推进,截至目前,已经有4个村进行了土地股份制改革,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其基本情况见表3。
土地股份制改革为土地的成片流转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在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各股份经济合作社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型和先进的农业企业,一方面可以为股民分红,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土地股份制的改革将会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又一主体方式。
2.3 余杭街道66.67 hm2以上土地规模流转情况
截至2012年上半年,余杭街道土地规模流转且经营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经营业主有7家,分别分布在4个行政村中,经营范围涉及瓜果蔬菜、花卉苗木、水产养殖和休闲观光等领域。土地流转类型涉及到耕地(含园地和水面)和林地。流转期限10年以上。具体情况见表4。
土地的规模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基础。土地连片流转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建设和规划,现代农业企业的引进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就业率和收入增长率,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余杭区及余杭街道的土地流转补助政策
3.1 余杭区的土地流转补助政策
近年来,余杭区着力推动土地连片流转和规模经营,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拓展了空间。该区还把土地流转工作列为对镇街年度综合考核的重点内容。在鼓励土地连片流转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各相关主体的补助和扶持力度。2009—2011年,区财政共下拨土地流转以奖代补资金1 551万元[2]。
文件中的补助均指当年新增的土地流转,对于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及镇街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补助,耕地流转期限要在5年以上,林地流转期限要在10年以上;文件中对于土地流转农户的补助均为一次性补助。对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补助均指当年新增,入股面积20 hm2以上,入股期限10年以上的。
从表5、6可以看出,余杭区政府对各相关主体的补助政策的变化,2011年制定的政策中相关的补助范围和主体更加明晰化,补助的力度也有所加大。对农户的补助中土地流转在5~10年的补助标准是2009年政策中的2倍,流转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则为3倍。对规模经营主体扶持力度的加大和优惠政策的多样化,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吸引农业企业的入驻、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增加本地农民的收入。
3.2 余杭街道对土地流转的补助政策
对于每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耕地3.33 hm2以上、林地6.67 hm2以上(流转期限耕地5年以上,林地10年以上)的村,镇政府给予农户1 500元/hm2的一次性奖励;对于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运作规范,同时每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耕地20 hm2以上,林地33.33 hm2以上(流转期限耕地5年以上,林地10年以上)的,镇政府要给予5万~10万元的工作经费补助。
余杭街道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文件中都将鼓励土地流转放在重要的位置,对农户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的奖励政策始终如一,对流出土地农户的奖励,在区级奖励的基础上再奖励1 500元/hm2,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户进行委托流转其所属土地有很大的刺激和鼓励作用,这也是土地连片流转的深层次基础。对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的奖励也是在区级奖励的基础上,街道办事处再给予5万~10万元的工作经费,这在极大程度上鼓励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农户土地流转的动员和引导工作,并且也激励他们积极为农户委托给站里的土地寻找合适的经营主体,增加村级集体收益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
4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大幅度的补助和奖励政策不仅增加了农户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土地流转服务站和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促进土地流转的动力,也增强了村级集体积极寻求现代农业企业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的信心,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的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5]。
土地的连片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余杭街道目前规划在2016年前提升扩建8家现代农业园区,其中有6家为面积66.67 hm2以上的园区,2家为面积33.33 hm2以上的园区。
(1)上升甲鱼园区的建设以浙江上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现有面积为74.70 hm2,产业类型为生态鳖养殖、种苗繁育、休闲观光、甲鱼加工等。现进行扩建提升,拟将投入2 600万元,预计在2015年建成国家级中华鳖良种场,建成2.6万m2的甲鱼深加工及研发基地及2.2万m2的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村。
浙江上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为单个农业企业,公司现有职工12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2名、研发人员10人。在公司中本村村民约15人,年收入为3万元左右。目前的产值为7 256.69万元,预计在2015年上升甲鱼园建成后产值将达到1亿元。
随着园区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及知名度的提升,公司的运作则需要更多的员工补充,这将为本村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更深层次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2)仙宅蓝莓种植园以浙江贝莱特蓝莓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浙江贝莱特蓝莓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占地面积为78.47 hm2,其中种植区66.67 hm2,新品种引种区4 hm2,农业附属建设1.33 hm2,道路及绿化等6.47 hm2。拟投入959万元,在2014年底完成提升工程,并预计在2016年建成集蓝莓种植、深加工、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精品区。
浙江贝莱特蓝莓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仙宅基地的运作模式为单个农业企业,固定员工有30多人,季节性用工200~300人,平均月收入2 500~3 000元。固定员工中大部分都是本村的村民,季节性用工则全部为本村及周边村民。目前的产值为2 500万元,预计到2016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
仙宅基地从2009年开始举办1年1次的“蓝莓采摘节”,截至2012年已经举办4届,每年都迎接大约3万人到仙宅基地采摘蓝莓,不仅提高了余杭街道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和本村村民的增收。
(3)杭州香草文化园以杭州香韵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杭州香韵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的占地面积为67.87 hm2,其中休闲观光农业54.53 hm2,科研生产13.33 hm2。拟投入2 800万元,预计2015年底完成提升工程,并将园区建设成以香草为主体,薰衣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
杭州香韵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以香草为主题、薰衣草为特色,集观光、美食、养身、科研于一体的香草文化园。园内种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个香草品种,百万株香草,是华东地区香草品种最多、最全、实际种植面积最大的香草主题文化园。园区优美的环境成为多家婚纱摄影公司的摄影基地,同时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园区旅游观光。游客来园区不仅可以观赏到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而且还可以品尝到香草做的各种美食。随着游客的增多,香草园的知名度也会大大提升,不仅可以带动本村周边的经济发展,也可以带动街道其他景点和园区的客流量。
杭州香韵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员工中有30名为当地村民,季节性用工约40人,人均月工资为2 000~2 500元;公司目前的产值为500万元,预计到2016年产值将达到8 000万元。
政府不断加大的扶持力度和良好的政策保障使得各园区的业主更愿意加大对园区的投资力度[5-6]。园区的持续发展和提升不仅可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农村村民的收入,而且也可以提升余杭街道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入驻,提高村民的就业率,增加村民的收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政府的扶持政策深化了土地连片流转,土地连片流转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基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立又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7-9]。
5 参考文献
[1] 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充分肯定我区农业工作[EB/OL].(2012-10-26)[2013-02-18]..
[2] 沈鹏.余杭区深化土地流转打造共赢平台[N].杭州日报,2012-11-03(001).
[3] 蔡新民,王诗俊.加快土地流转 发展现代农业[J].三明农业科技,2007(2):21-24.
[4] 杨会能.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1):105-106.
[5] 魏凤娟.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之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5):29-31.
[6] 侯博文,李静,陈勉乔.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土地流转[J].商情,2011(33):26.
[7] 柳百萍,胡文海.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16-20,110.
关键词: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职业农民;农业发展方式;粮食主产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41-03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发展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在不同时间、空间的表现,它是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的体现,是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综合反映。
国内学者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较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因此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闻学良、袁天佑等做了较多的阐述。对于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马永耀、刘瑜琛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从劳动力、技术、制度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还有学者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现代农业、创建品牌农业等方面进行研究,如滕锡尧、徐国建、王朋等,探讨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法。国内学者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研究较少,本文正是基于黄淮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粮食生产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对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着重要意义,开展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正确看待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科技化。农村人口的流动、国家农业政策的变更等加快了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善。但是,单纯农业生产力的提升、生产方式的改进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生产具有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
应该看到,在较短的历史时期中,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并没有明显的跳跃、提升痕迹。因此,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不能简单地从今天跳跃到明天,历史的、社会的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的特点。新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已经基本满足了国内粮食安全、国家储备的基本需要,但是国内农业需求向多样化、农村城镇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长期课题。因此,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点应该是现代农业的建立。
三、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为便于样本的收集与整理,本次调查以河南省、安徽省为主,以周口市、驻马店市、阜阳市、亳州市的农户为对象,根据样本选择的要求,确定了323户农户为调查对象,以下数据均来自这些农户。
农村土地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状况是农村市场经济活跃的重要标志,是非农行业向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下页表1是黄淮地区2007―2012年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
1.农村土地流转比例低
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少,真正被流转的土地少,这表明,土地作为农业市场经济资源的灵活性没有发挥出来。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必须让土地的经济特性发挥出来,特别是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作为国内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供给区,黄淮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悠久的农耕历史和适宜的气候资源,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粮食、油料、棉花产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农业本身延伸出了粮食安全、农业观赏等更多种类,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土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土地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不平衡,地区与特定用途的土地权属、地价、地租等矛盾越来越大。
2.企业机构参与土地流转比例低
可以看到,农村土地流转到非农企业的比例不到5%,流转对象以本自然村农民为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发展设施完备,现代科技充分应用到农业中去,农产品、农业服务规范是现代农业的表现。
单个家庭、农户是国内农业生产的单元,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农户”等没有根本改变土地经营承包权,非农资金没有进入农业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缺乏成熟的市场机制,行政干预经营权转让成分较多,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市场为主的产品供给体系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很难实现。
3.二次流转中纠纷较多
在农户农地承包权流转过程中,首次因承包权流转而出现的纠纷并不多,不到9%,这主要是流转双方主要是本乡本土、亲戚、熟人,双方的矛盾、纠纷并不多。但是,连续二次以上的比例较高,一直维持在35%以上。在流转过程中,因承包费用问题、流转对象为单个农户、农民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等原因,造成同一块土地,在本村(集体)多次流转,影响了部分土地的高效利用。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及职业农民情况
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它是农业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使用和生产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无论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还是以农业企业经营为主,都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参与。表2是黄淮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它反映出以下问题:
1.农业行业就业劳动力比例持续减少,非农行业就业比例逐步增加
2007年农业行业劳动力就业比例为32%,到2012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9.8%。而非农行业就业比例由2007年的40%,2012年增加到47.2%。这显示出农业行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引力在加大,农业行业工资水平远远低于非农行业,农民或外出就业,或本地非农行业就业。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传统就业模式,到非农行业就业,农民就业的空间、时间变化越来越大,会导致传统的农村、农业、农民的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农业人口流动加剧。
2.农民在农业行业内部就业比例变化不大
农业内部就业比例来看,家庭种植、养殖就业比例最高,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农业企业就业比例不高于15%,农业合作社就业比例保持在22%左右,这反映出,农业劳动力集中在生产环节,黄淮地区农业生产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劳动力在产前、产中、产后分布合理。
3.农业行业农民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从上页表2中可以看到,农业行业就业农民高中以上比例低于非农行业就业比例,2007―2012年,每年相差10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农民离开农村、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职业农民越来越少,农业、农村的发展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他们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技术农民”,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作用巨大。
可以看到,随着农村、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成熟,更多的职业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中,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摆脱传统家庭经营模式,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由职业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农业员工,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黄淮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的特点
本文仅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及职业农民方面,对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探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环境不充分
改革开放后,黄淮地区农业经历了跨越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科技对农业的支持持续增加,农民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农业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农民收入有了加大提升。
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相比,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还处于较低阶段,作为农村、农业市场经济标志的土地资源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土地经济资源稀缺性的本质没有出现,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行业的机制体制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市场经济调节功能,仅靠农业行业内部的资源调节、技术支撑还远远达不到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农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还处于萌芽阶段。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农民的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劳动力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使农业劳动力的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正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与质量的不断提高,才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了可能。因此,农村劳动力没有剩余,只不过是农业发展方式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农业产前、产后的功能没有产生,部分农民从农业、农村转移出去,促进了社会非农行业的发展,却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客观上妨碍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2.非农行业的资金、技术投入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黄淮地区为国内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还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粮食安全放到了首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非农行业的资金技术投入农业行业变得非常迫切,特别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农业本身没有更多资金、技术投入,非农行业向农业部门的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3.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离不开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技支持,黄淮地区农村科技体系有待加强,通过壮大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培训更多的职业农民,让更多的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经营农业,使农业先进技术更多的服务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现代农业形成。
从构建层次结构上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构建包括政府、行业中介、企业三个层次。政府层次:国家在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构建中主要起着加强规划引导作用,基本目标是以全国主干物流网为基础,以现代物流技术为手段,以降低农业物流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前提,结合农村和农业特点,通过市场化原则,优化重组现有农业物流资源,建设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以满足全国农产品需求和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中介层次:主要有运输、通讯、生产、贸易、加工、教育科研等诸多行业,这些行业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农业和物流业的趋势及特点来构建自己的农业物流体系。企业层次:作为微观运作层次,农业物流企业、农业生产、加工及贸易企业和中介组织要根据自身特点来构建其内部的农业物流体系。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无论是体制还是促成农业物流模式的转换,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干预,既需要有政策的指导,也需要行政和法制的强制,以及必要的资源支持。因此,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现代农业物流发展中的基础建设创造者、产业进步推动者、运行秩序维护者的作用。让政府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助推器”。政府应加强对该行业发展的组织和引导,把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作为中原崛起发展经济的新增长源,采取有力措施,从政策、体制、法规等方面为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要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政府机构来推动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
这个机构应该有三个作用:第一、为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包括准入、政策、法规等等;第二、要起到各厅局委合作协调的作用;第三、应该设立一个非常设机构,定期协调、解决现代农业物流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物流行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要求拥有一批具备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的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要充分调动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要加强培训现有人才,包括物流管理、物流技术操作、物流宏观决策与规划、物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人才。同时,要以优惠政策吸引国际、国内物流专业人才来河南创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市场。要发展农业物流,就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鼓励农业物流业的发展,确立农业物流的合法地位,规范农业物流的组织行为,将建立农业物流体系作为工作的重点,尽快研究制定构建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促进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另外,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物流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效调控农用物资、农副产品并引导农业健康发展、同时农业物流市场的开发与现代农业供应链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制造宽松适度的环境,保障市场运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紧密对接,形成我省农业物流系统的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一体化运行格局。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必须做到:一要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地等,都要全面筹划,建设合理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二要加强现有物流资源整合,建设培育物流市场。要全力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要防止物流“虚热”,避免重蹈其他产业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旧辙。
加强企业主体自身建设
一是校企深度合作有难度,协同单位与行业企业合作缺少法律和制度保障;二是科技创新开发需要联合攻关,现实情况是平台还要加强;三是农业科技一些成果地位偏低、行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四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有效供给不足,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应用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推广有难度;五是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生效益整体不够。总的说来,推动“集团健康成长并发挥更大作用”是一项庞大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当前,集团的综合实力有待提升,还不能适应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突破创新机制障碍,力促各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同步提升。
2协同创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1)争取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统筹、引导作用。争取广东省教育厅与广东省农业厅支持集团建设,共同把集团建成广东现代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如争取省教育厅对集团协同培养人才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对集团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等。争取省农业厅大力支持集团建立政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政校企合作的联席制度;引导、支持行业企事业单位积极与集团开展多方面合作,支持集团在行业内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支持集团参与农业行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为集团提供与行业实质流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充分发挥集团作为全省现代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
(2)优化协同机制,促进“校企所协”深度融合。优化构建集团“校企所协”协同激励机制,以提高协同单位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合作大环境,提高合作成效。以科技服务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充分体现“重实效、重发展、重贡献”的内涵,出台服务团队、服务平台及考评奖励等系列激励制度;确立协同合作目标任务、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完善协同各方人员业绩考核制度;多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系列的学习活动,弘扬“三农”服务专家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良好的“三农”服务氛围,鼓励教师、科研人员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
(3)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发挥效能和作用。不断吸收扩大集团成员单位,以设备、技术人员、校舍和共同育人为纽带,在学生实习实训、对外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利用等方面搭建合作平台,实现互惠互赢。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协同各单位资源,对各种创新要素加以整合,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效能和作用,形成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如学科、专业与省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依托项目部、教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校中厂”、“厂中校”及生产性实训车间、研究所等载体,通过“校企所协”互兼岗位、互聘职务、联合攻关等方式,拓宽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协同创新渠道,打破体制束缚和身份界限,拆除“校企所协”之间的藩篱,实现人才无缝对接、互派共育。
(4)加强“三农”服务专家型团队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完善集团相关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和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按照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三农”服务专家型团队建设。如实施“百师百村百场”工程,开展百师接百村进百场活动,3年内组织100名专家教师对接100个村(经济社),深入100个农场开展“三农”技术、经济问题研究,积极承担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干部培训、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工作,从而全面提升集团专家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服务“三农”能力。
(5)协同开展科研项目,为“三农”服务。依托“三农”服务平台,汇聚各方创新主体的力量,联合攻关,通过项目带动科技服务,按照“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方式,将技术支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试验示范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行业生产关键技术的需求。
(6)促进科研成果应用,提高成果转化率。鼓励集团成员单位以项目为纽带,集成由新技术研究、成果开发、推广及配套服务在内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科技研究与综合科技服务团队,为项目取得成效提供专业技术支撑;通过项目实施,相关协同单位主动拉近距离,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第一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并推广应用;通过产品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集团内协同平台主动融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建设,促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前景好的精品项目入园转化。
(7)入生产一线,为企业、农场(户)服务。组织集团专家教师采取点面结合、长短结合、实验室与生产场结合、脱产与业余结合、技能学历结合、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结合等多种形式,深入生产一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横向科研课题,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进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如解决茶叶制作加工、花卉栽培、蔬菜种植、动物饲养、饲料营养、动物疾病防控等生产难题;通过举办行业交流会、培训班、技术咨询以及现场服务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训和服务基层技术人员、种养场(户),使广大种养场(户)增产、增收;通过承办肉鸽行业发展研讨等全国性行业大型会议,促进全国行业相关人士的交流及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也为教师实践、学生了解社会及实习、就业创造机会;通过与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三农”直通车信息平台为载体,以在线咨询、专家信箱、专家热线等方式为广大农村、农场、农户开展技术服务,快速解决种植、养殖问题。
关键词 职教集团 职业教育 协同创新 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02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Serve the Community through Agricul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ZOU Yongxin, XIAO Zhiyuan, WU Xia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rad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30)
Abstract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build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platform, promote research, agriculture, science clos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service "three rural" capability,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summarized; for group faced difficulties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ork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mprove services for the local economy and industry capabilities, make contributions for Guangdong culture system for building high-level technical skills of modern agriculture personnel, content rich Guangdong moder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ervice Guangdong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ervice
经广东省教育厅、省农业厅批准,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简称“学院”)牵头成立了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简称“集团”)。集团以相关涉农类职业院校、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等为主体,现有成员单位50多家。集团突出农业特色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办学体制与机制,实现校企双赢;成立以来召开2次“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共有800多人参加;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场次;根据行业协会发展,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为构建广东现代农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广东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服务广东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 开展协同创新,成效初显
通过集团平台,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强省、现代农业强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发挥特色和优势,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平台,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三农”能力。
(1)推进“校企所协”深度融合的协同模式。在集团的框架下,借助雄厚的行业基础,与企业紧密结合,多层次促进校企合作。重点借助学院领导及部分专业骨干在省级或以上协(学)会担任了主要领导职务的优势,完美“校企所协”深度融合协同模式。通过以“院”为主体,以“所”为依托,以“企”为基地,以“协”为平台,探索并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行业经济发展能力。在组织管理、人员团队、人才培养、科研组织、资源共享五个方面的协同,形成了系列管理制度,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团队、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2)以行业重大需求为引领,搭建“三农”服务平台。以集团为组织载体,围绕广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搭建“三农”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服务。如以家禽业重大需求为引领,汇聚一园(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三所(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省动物科学研究所、省动物卫生研究所)四协会(省家禽业协会、省肉鸽行业协会、省饲料协会、省农村经济学会)和多所学校及众多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构建资源互补、优秀创新人才凝聚、运行机制灵活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成立广东家禽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下设4个平台(黄鸡产业化、鸽业技术、饲料营养技术及家禽产业经济信息研究平台),以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充分发挥畜牧兽医、饲料营养等专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专业群发展。利用创新平台,形成培养标准共同制订、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师资队伍共同培育、实践基地共同建设、教育教学共同管理、就业服务共同担当的机制;建设农村科技服务团队,开展农业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研究与服务,为广东新农村建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贡献。
(3)协同培育“三农”服务团队,成效突出。依托集团平台,主动联合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协同开展优良品种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饲料检测、农村政策法规以及面向“三农”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相关专题研究与开发、服务,为广东“三农”出谋划策,做好规划。如根据家禽业遭遇禽流感,联合省家禽业协会、企业提出应对措施,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定期举办新技术培训和学术会议,传授最新种养技术。如为全省饲料加工企业进行饲料检验化验员培训300多人,为全国养殖业培训技术员、农户约6000人。提升了集团服务“三农”能力,培育了多个农村科技服务优秀骨干团队及一大批农村科技服务优秀师生,获省科学技术厅认定学院为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认定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8个。
(4)协同开展科技服务,特色凸显。集团通过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广东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2000户以上,提升技术水平,为农业和地方经济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拓宽了科技协同创新领域,凸显了特色。如广东家禽业产学研用团队多年来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省级科学技术奖4项、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6项,国家专利6项;公开出版教材、专著28部,合作的教材注重“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185篇;主办的《南方农村》、《广东禽业》、《广东鸽业科技》刊物,成为政府、学者和农民之间联系的纽带,学术交流的好平台,农村工作者的好参谋,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种养户的生产及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与指导;开展“三下乡”社会服务,在多个动植物种养场、饲料厂、园艺场、茶园等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支持和合作,服务了100多个企业,提供技术咨询15000人次。
2 开展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集团在协同创新工作中面临五个难点:一是校企深度合作有难度,协同单位与行业企业合作缺少法律和制度保障;二是科技创新开发需要联合攻关,现实情况是平台还要加强;三是农业科技一些成果地位偏低、行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四是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的有效供给不足,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应用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推广有难度;五是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生效益整体不够。总的说来,推动“集团健康成长并发挥更大作用”是一项庞大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当前,集团的综合实力有待提升,还不能适应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突破创新机制障碍,力促各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同步提升。
3 协同创新,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1)争取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统筹、引导作用。争取广东省教育厅与广东省农业厅支持集团建设,共同把集团建成广东现代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如争取省教育厅对集团协同培养人才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对集团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等。争取省农业厅大力支持集团建立政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政校企合作的联席制度;引导、支持行业企事业单位积极与集团开展多方面合作,支持集团在行业内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支持集团参与农业行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为集团提供与行业实质流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充分发挥集团作为全省现代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
(2)优化协同机制,促进“校企所协”深度融合。优化构建集团“校企所协”协同激励机制,以提高协同单位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合作大环境,提高合作成效。以科技服务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充分体现“重实效、重发展、重贡献”的内涵,出台服务团队、服务平台及考评奖励等系列激励制度;确立协同合作目标任务、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完善协同各方人员业绩考核制度;多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系列的学习活动,弘扬“三农”服务专家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良好的“三农”服务氛围,鼓励教师、科研人员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
(3)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发挥效能和作用。不断吸收扩大集团成员单位,以设备、技术人员、校舍和共同育人为纽带,在学生实习实训、对外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利用等方面搭建合作平台,实现互惠互赢。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协同各单位资源,对各种创新要素加以整合,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效能和作用,形成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如学科、专业与省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依托项目部、教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校中厂”、“厂中校”及生产性实训车间、研究所等载体,通过“校企所协”互兼岗位、互聘职务、联合攻关等方式,拓宽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协同创新渠道,打破体制束缚和身份界限,拆除“校企所协”之间的藩篱,实现人才无缝对接、互派共育。
(4)加强“三农”服务专家型团队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完善集团相关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和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按照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三农”服务专家型团队建设。如实施“百师百村百场”工程,开展百师接百村进百场活动,3年内组织100名专家教师对接100个村(经济社),深入100个农场开展“三农”技术、经济问题研究,积极承担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干部培训、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工作,从而全面提升集团专家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服务“三农”能力。
(5)协同开展科研项目,为“三农”服务。依托“三农”服务平台,汇聚各方创新主体的力量,联合攻关,通过项目带动科技服务,按照“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方式,将技术支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试验示范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行业生产关键技术的需求。
(6)促进科研成果应用,提高成果转化率。鼓励集团成员单位以项目为纽带,集成由新技术研究、成果开发、推广及配套服务在内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科技研究与综合科技服务团队,为项目取得成效提供专业技术支撑;通过项目实施,相关协同单位主动拉近距离,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第一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并推广应用;通过产(下转第31页)(上接第4页)品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集团内协同平台主动融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建设,促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前景好的精品项目入园转化。
关键词:现代农业; 新型农民;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232-03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靠“两大动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大力发展与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1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
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加速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员,这一问题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纲要》极具战略眼光地将农村与县域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紧密联系、同步建设。从《纲要》的表述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促进教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培养技能型人才,造就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原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认为,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要建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内核,教育、生产、科研相结合为具体表现形式的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机制[2]。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相关论述也只是提到了农村职业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工程等概念。笔者认为,所谓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指以教育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
2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定位
2.1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来看,全国农村人口仍然有6.74亿,占50.32%,农民占到了总人口的“半壁江山”。尽管中国正在向工业化、城镇化不断迈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持续衰减。要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是大势所趋。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和历史使命。
2.2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形式,解决“三农”问题,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农民,或者叫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三个会”特征:第一,会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使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第二,会运用、开发和推广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三,会运用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懂经营,会管理。新型农民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法制素质。如何让传统农民变为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框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2.3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适度规模化、现代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转变,必须有大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只有这样,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才可以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才可能推广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才会得以提升。然而,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农户仍然沿用一家一户的生产种植方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这个国家农业科技才能展现其生命力,农业经济与其他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而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4]。只有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2.4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笔者认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以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主,以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行业(企业)内部培训为辅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或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误认为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观点是很片面的。市场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强大需求是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借助市场需求的拉动,加快认清自身的定位,建立和完善体系建设,使其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3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办学思想陈旧,自身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本上是由高等教育涉农院校和专业来承担的,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绝大多数是由中、高等职业院校或政府组织的培训班来承担的,这些院校大多数是公办院校,办学观念陈旧,办学思想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和“三农”发展的步伐,缺乏就业形势发展变化的洞察力和办学理念的转变,招生和就业工作都没有与市场经济接轨,从而导致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暗淡的就业环境反过来影响其生源逐年减少。如何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是这些涉农教育机构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2 社会观念制约,涉农专业受冷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前的农学专业由热门也变成了冷门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第一,办学思想、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方式落后于社会需求,就业率不高;第二,许多涉农院校和专业不能与时俱进,却想走学科设置“去农业化”的捷径;第三,社会地位不被重视加之一些社会偏见,很多青年人觉得学农和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第四,工资待遇低、缺少发展潜力,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业企业、基层农技部门就业。这些原因都使农业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多数学生及家长不愿选择农业院校,学校普遍存在生源少、质量差的现象[5]。
3.3 实践经验缺乏,教育方式死板
影响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问题。农业职业院校一线的专任老师大多是从普通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刚走出校门又进了校门,在实践技能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在职业院校推崇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教育教学中,其理论知识不能很顺利地融入实践教学中,而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研人员本就不多,且这些科研人员又不愿意到农业职业院校当专任老师。因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和农民对实用技能的需求,更谈不上服务“三农”。
4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关键
4.1 健全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制度
政府应该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要将中等职业教育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的政策继续深化扩大,切实转变“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农业主管部门在构建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行业在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推进校企合作、指导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指导农业职业院校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种、养、加、机、贸”专业体系,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衔接。
4.2 建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建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创新性项目。2010年,陕西省开始实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成立了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2011年,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宣告正式成立;2012年,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组建,省内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企业联合组建的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一些省市相继成立了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推动了行业企业与农业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农业职业院校承担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项目,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农业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农业职业院校兼职从教,实行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措施,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长效机制[6]。
4.3 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的创新。农业职业院校要坚持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使教学内容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二是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的创新。要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委托培养、职业培训等方式,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乡镇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现代农业企业人才队伍素质,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善于生产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法的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还要培养农民创新精神,其关键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集现代农业专业理论、实践技能与创新精神于一身的高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推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制度创新 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
展[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
[2] 程晓强.刘瑞龙农业教育思想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启示[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2-106.
[3] 王思萍.浅谈加强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农业考古,2008(3):356-357.
[4] 万宝瑞.当前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N].农民日报,2012-09-05(3).
我国传统农业综合开发大多数局限于平整土地、粮食中低产田改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补助等。传统农业综合开发从体制和机制上创新不大,整合各种资源措施较少,更谈不上区域品牌推广。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是在传统农业综合开发基础上的创新,系统整合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把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村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建设、文化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招商引资等完整综合起来;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完美的统一。
二、亮点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策划,最大的亮点就是在第一、二、三产业众多的行业中,挖掘主导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内涵:在同质化的产品中,着力寻求区域产品差异化:通过大量调研、评估策划,准确的提出该区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发展战略、定位、核心价值和独特卖点:同时运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技、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理念,加以综合提升,并且导入新型行业产品,优化产业结构,达到农民致富、企业增收、政府增税的目的;重塑区域品牌形象,加强城乡统筹,从而达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该区域经济快速腾飞。
三、地点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是以市(区)县级单位(含乡镇)统一安排
四、规模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策划区域在151000万亩。
五、县(区)政府承办
县(区)政府根据《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具体要求,组织农业、林业、交通、水利、国土、建设、环保、工业、统计、旅游、文化、招商等部门协助。
六、规划策划费用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一般规划策划费用在60-200万。
七、规划策划优势
1、我院拥有中天玫瑰等专利技术优势;
2、我院对农业产业化立项,申请国家有关部门扶持资金给予协助;
3、参与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策划的专家教授,大多数来自北京有关大学、研究单位、文化传媒和营销策划机构,能够对当地区域经济进行全方位的咨询和指导。
4、各市(区)县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策划
联系人:王平华 手机:13801206637 邮箱:
陈效龙 手机:13720028572 邮箱:xlong929@126.con
单位:时代中国神州时代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