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生儿怎么护理范文

时间:2023-08-09 17:18:20

序论:在您撰写新生儿怎么护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生儿怎么护理

第1篇

新生儿医保办理 孩子一出生,家长一定要记得先给孩子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给孩子取名,第二件事是给孩子户口,第三件事是给孩子买医疗保险。

新生儿医保必须回户籍地办理吗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90天内申请医疗保险,新生儿的费用可以部分报销。办理新生儿医保卡很简单,只需持父母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新生儿照片到当地街道社区申请即可。

新生儿医疗保险卡不必在户口所在地办理,根据新的医疗保险规定,取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户籍限制,也就是说,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参加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当地居民的相同标准支付费用,各级财政也将按照当地被保险居民的相同标准给予补贴。对无居住证的新生儿,可随父母在居住地参保。

注意:如果异地申请新生儿医疗保险卡,新生儿父母需要持有居住证并在当地购买医疗保险。 新生儿医保怎么办理

1、为新生儿办理入户手续。只有在新生儿取得当地户籍后,才有资格参加新生儿医疗保险;

2、到当地医疗保险服务点为新生儿办理保险手续,并支付相应的费用。家长在办理保险手续时,应向工作人员提供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3、领到医院门诊诊疗的就诊凭据。这一凭据包含《社保卡》和《就诊记录册》;

4、领取住院医疗的就医凭证。这个凭证是指《少儿住院基金医疗证》。

注意: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最好在孩子出生后三个月内为他申请新生儿医疗保险。这是因为你越早为你的孩子申请医疗保险,你就越早享受相应的优惠待遇。此外,新生儿的医疗保险待遇从出生之日开始享受。因此,父母可以在参保后报销参保前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 新生儿医保卡交完费多久能用

如果新生儿医疗保险卡在出生后3个月内支付,则可立即使用,出生后可报销的医疗保险费用可享受报销;如果在出生后3个月内完成,则可在支付后的下个月使用,以前的费用不予报销。

此外,由于不同地方的医疗保险政策不同,不同地方规定的新生儿医疗保险卡可以立即享受不同的治疗期限,实际上以当地的医疗保险政策为准。

第2篇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母婴皮肤接触;早期

新生儿在分娩后会有体温降低的现象出现,并且对于母乳的喂养也会有不成功现象的出现,因此这个时候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曾有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新生儿进行早期母婴皮肤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新生儿出现低体温的现象,同时可以提高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然而对于母婴皮肤的接触应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时间内[1]。本文通过对母婴进行早期皮肤接触对于新生儿的体温以及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以促进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可以科学合理的在临床得以推广和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中随机抽取92例,孕妇均产下单胎儿。将产妇以及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类。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9.6岁,其中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产妇有61例。约有82%的产妇曾经参加过过于母乳喂养活动的训练,并且是非常支持用母乳进行喂养的。产妇的平均产次为1.4次,平均孕次为1.9次。将两组中产妇一般资料里所有的指标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中,85%的新生儿没有出现宫内窘迫的现象,73%的新生儿在出生之前没有出现胎膜早破的现象。新生儿的平均胎龄是278.6天,平均体重是3371.6克,平均体温为35.4℃。将所有新生儿的体征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于对照组中新生儿的护理 对新生儿实行常规性的护理。在其出生之后对呼吸道进行清理工作,断脐带并进行消毒和包扎。把新生儿放于辐射台,温度为28℃—30℃,使用温水轻轻洗掉新生儿身上的血迹,并且用婴儿的润肤油擦掉胎脂,为新生儿注入维生素k1[2],并且按脚印,测量体重与身高,最后用婴儿的毯子将婴儿包裹好,将其放于婴儿车里。

1.2.2 对观察组中的新生儿进行护理 对于观察组的新生儿,则除了常规护理之外,还要增加一些干预性的措施,这些措施要在产妇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产妇分娩之前要帮助产妇将内衣脱掉,在分娩之后产妇要以较为舒适轻松的仰卧姿势将上衣解开。而新生儿经常规护理之后要,以俯卧的姿势放于产妇敞开的胸前,将室内的温度调成28℃左右。将新生儿的头放于产妇的中间,脸则偏向于一侧。新生儿的后背要覆盖着婴儿的毯子,与此同时,引导着产妇使用一只手将婴儿的臀部托住,另一只手则要放在婴儿的后背上以保护其安全。产妇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的时间大约要持续一小时。在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要多鼓励产妇同新生儿进行一定的交流,包括对婴儿轻声的说话,呼唤新生儿的名字,抚摸以及亲吻新生儿的头部。后背等等。

1.3 疗效标准

1.3.1 对新生儿的体温进行观察 对两组新生儿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的腋窝体温进行测量和记录。

1.3.2 对新生儿进行喂养的情况进行观察 对新生儿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具体状况进行评估,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为护士或者产妇将新生儿包起来进行喂奶的时候新生儿的状态怎么样;第二个为新生儿接触到产房的时候具体表现怎么样;第三个是新生儿对于母乳进行吮吸的情况;第四个为新生儿对进行含接的具体姿势与方法如何。进行评估时,每一项的最高分数为三分,最低分数为零分,总分若是大于八分则表示母乳进行喂养的情况为成功。

1.3.3 对婴儿开始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以及整个吮吸持续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的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结果

由表3得知,观察组中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是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55.00%,两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由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对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增加母婴早期皮肤接触的环节可以有效的提升新生儿的体温,优化母乳喂养的情况,提升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

参考文献:

第3篇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省宿迁市223800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8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90例产妇,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2组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A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技能掌握率高于B组产妇,且A组产妇风险问题发生率低于B组产妇。结论: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新生儿护理技能,实现产妇产后的顺利恢复,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其主要的护理对象为产妇及其新生儿。由于很多产妇没有分娩经验,对于分娩的方式、在分娩前及分娩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照顾新生儿等非常不了解,导致分娩的过程中存在着危险,在分娩后产妇身体恢复不佳,新生儿没有得到有效照顾等问题。因此,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全面的了解分娩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有助于产妇顺利的分娩及产后快速的恢复。因此,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产科护理工作,提高产妇护理的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8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90例产妇,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A组产妇年龄在26岁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士1.4岁。B组产妇年龄在25岁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士1.2岁。

1.2方法

对2组产妇均进行产科常规护理,根据产妇产前的情况实施环境护理、胎儿日常检查、产后产褥病预防护理、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等等,对A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具体的健康教育措施如下。

1.2.1产前健康教育

在产妇分娩前,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教育。由于很多产妇为初产妇,没有分娩经验,对于分娩过程不了解,也不知采取怎么的分娩方式最为合适,护理人员可以为产妇介绍分娩的过程,并且通过对产妇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查,对分娩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以确保产妇顺利的分娩[1]。

(2)指导产妇进行自我观察。产妇在分娩前,会出现腹痛加剧、阴道流血等产前征兆,产妇应该注意自我观察,当出现此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告知护理人员,以提前做好准备。

1.2.2产后健康教育

在产妇分娩后,其主要的健康教育措施包括:

(1)饮食教育。在产后,产妇在饮食方面需要重点注意,产后的前几天应该以流质食物为主,然后逐渐的过渡到普食。在饮食上需要注意营养的搭配,确保产妇产后能够快速的摄取营养,以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

(2)对产妇进行预防产褥病教育。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产褥病,进而给产妇造成较大的伤害,影响到产妇日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产妇进行预防产褥病的教育,护理人员应该要求产妇注意保持下阴的干燥、清洁,勤换内裤,注意做好自我的防护等等。

1.2.3新生儿护理教育

很多产妇没有照顾新生儿的经验,不知如何进行新生儿护理。因此,护理人员还应该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教育,确保产妇能够快速的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更好的照顾新生儿。首先,在对新生儿哺乳的过程中,产妇需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其次,做好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工作,要保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尿粪污染脐部,示范新生儿更换尿布的手法。再次,对新生儿的体温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异常,应该及时的告知护理人员,以便于及时的解决,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1.3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标准

对2组产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技能的掌握率以及风险问题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针对于A组产妇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从结果上看,A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技能掌握率高于B组产妇,且A组产妇风险问题发生率低于B组产妇。A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明显的优于B组产妇。在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分娩知识教育、指导产妇进行自我观察、饮食教育、预防产褥病教育、新生儿护理教育等等,通过采取如上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产妇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显著的提高,并且快速的掌握了新生儿护理技能,实现了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健康教育在产科临床上值得广泛性推广。

第4篇

我们医院新生儿病房对住院的每个新生儿家长都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一般采取口头讲解、电话指导的方法,电话教育的内容如下:

1 指导家长正确面对疾病

新生儿病人有些来自产房,孩子一生下来就转入儿科治疗,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表现为焦急、无助、不知所措.此时我们应该认真细致地护理孩子,讲解有关护理孩子方面的知识,如新生儿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护理以及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等。使家长对孩子的疾病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孩子的治疗和护理。

2 使家长理解检查的必要性

孩子有病,为明确诊断,做一些检查和化验是必要的,但是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拒绝抽血、化验等,以至于延误治疗,检查前护士向家长详细讲解检查和化验的目的、意义、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3 指导家长认识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护士要告知家长什么是生理性体重下降,什么是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是怎么回事,何为假月经,哪些属于正常反射等,指导家长如何辨别正常和异常现象,使家长护理孩子时充满自信,避免惊慌失措。

4 指导家长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日常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角化层较薄,表面缺乏溶菌酶,若稍护理不周到,即可擦烂感染,接触孩子前要洗手,患感冒、腹泻、皮肤感染者不要接触孩子,喂奶时注意卫生,奶具用具定时消毒。新生儿衣着应柔软宽大、舒适,尿布及时更换,做好臀部护理,防止红臀,做好脐部、口腔护理,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洗澡时注意水温,动作轻柔,防止水溅入眼、耳、口鼻中,及时擦干皮肤,扑爽身粉,多对孩子进行抚触,促进孩子的正常发育。

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34-02

新生儿科的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的康复起着延续性的推动作用,大多数新爸爸新妈妈,面对宝宝不知所措,缺乏新生儿护理知识,许多经验是靠亲属的指点,并不科学。如何帮助新生儿从医院过度到家庭的安全护理,我们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临床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方法

1.1 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最主要的方法,一般采取个别交谈,交谈的内容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而定,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态度诚恳,善于举例,使家长易于接受和掌握,既要使家长思想上高度重视,是要避免造成心理恐慌。

1.2 文字图画教育 主要印发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防病育儿的小册子。如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的彩色图片,下面配以适合的文字说明;正常新生儿的护理常识、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防治、治疗和护理知识等。

1.3 行为教育 主要是示范法,如指导一位母亲进行母乳喂养,让其他母亲模仿学习。沐浴时让亲属观看,并讲解沐浴的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1.4 入院宣教 接收患儿后,对病情做初步了解,然后向亲属发放防病育儿知识小册子,介绍主管医师,介绍科室的治疗护理程序,告知亲属探视时间、电话咨询时间及电话号码、医院规章制度、出院时注意事项,并指导母亲如何保持泌乳。视孩子病情让亲属了解各种检查化验知识,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功能和其他生化检查等。对其进行医学知识教育,讲解一般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并给予安慰、鼓励,使其信任我科医生护士能治疗并照顾好孩子。

1.5 住院期间宣教 亲属按制度每天15:00-16:00探视,护士先向他们发放住院收费一日清单。在探视前做好基础护理,亲属看到自己的孩子整洁、舒适,就会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赖,这对培养亲属的遵医行为是很有帮助的。对每位亲属询问孩子的病情都逐一解答,对一些懂医学知识的亲属提出的详细疑问要耐心解答。对于问的很笼统的亲属,以对比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的整体情况。亲属对某些治疗护理手段不理解,如孩子输液已完而头上仍有留置针时;用呼吸机全身插满管道时,他们会觉得很痛苦,有的甚至要求撤走这些管道,对此情况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使他们认识到这些管道对孩子是利远远大于弊,自然接受。对收费有疑问的逐一解释。

1.6 出院指导 进入新生儿科的孩子有的是刚出生,有的是父母刚带了几天就住院,亲属都缺乏护理经验,担心出院以后难以胜任角色,有些要求孩子多住几天。根据这些情况出院时指导亲属如何护理婴儿,疾病康复知识,出院带药,定期复查等。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指导家长正确面对疾病 新生儿大多来自产房,也有部分来自外院转入。孩子一生下来就转入儿科治疗,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表现为焦虑、无助、不知所措。此时,护士认真细致地护理孩子,讲解有关护理孩子方面的知识,如新生儿的护理、病理、心理特点,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护理以及疾病与转归等,使家长对孩子的疾病有一全面、正确的认识,能理解及积极支持配合孩子的治疗和护理。

2.2 指导家长正确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 新生儿各项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青紫、呕吐、腹胀、腹泻、便秘、低温和发热等。护士从解剖、生理、免疫等方面向家长讲解各系统的特点,观察时应注意哪些变化,出现哪些情况视为异常,怎样解决等。循环系统又有哪些特点,血液是怎样分布的,正常心率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家长做到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3 指导家长认识特有的生理现象 护士要告知家长什么是生理性体重下降,什么是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是怎么回事,何为假月经,哪些属于正常反射等,指导家长如何辨别正常与异常现象,使家长护理孩子时充满自信,避免惊慌失措。

2.4 指导家长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日常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特点:新生儿的皮肤角化层较薄,表面缺乏溶菌素,若稍有护理不周,即可擦烂、感染。接触孩子要洗手,患感冒、腹泻、皮肤感染者不要接触孩子。喂养时注意卫生,奶具、用具应定时消毒。新生儿衣着应柔软、宽大、舒适。尿布及时换,做好臀部护理,防止红臀。做好脐部、口腔护理。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洗澡时注意水温,动作轻柔,防止水溅入眼、耳、口、鼻中,防止吸入,及时擦干皮肤,防止着凉。护士教会家长对孩子进行抚触,以确保孩子出院后得到一个正确的护理,促进孩子的正常发育。

第6篇

一、新生儿黄疸什么时候消退?

新生儿出生3~5天可出现黄疸,一般来说足月儿在2周内黄疽消退,早产儿在3周内黄疸消退。在此期间新生儿吃奶、睡眠反应均正常,这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存在的时间延长,超过以上所说的时间;或者黄疸出现得早,即在出生后1~2天内就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明显;或者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这就要考虑是病理性黄疸了。

二、新生儿是怎样传染上巨细胞病毒肝炎的?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本病的病原是巨细胞病毒(CMV)。巨细胞病毒在人群中感染率高,育龄妇女感染率约50%,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感染途径有:①宫内感染即垂直传播,当妇女怀孕时病毒通过胎盘经血流、淋巴循环或污染的羊水感染胎儿;②产时感染,经过产道传播,因一些妇女的产道带有病毒,这些病毒对妇女机体本身无害,但却可污染产道分泌物,而且在妊娠期病毒排出率可以增高,胎儿经产道娩出时接触到污染分泌物而致病;③出生后感染,主要是护理人员的手、飞沫、用具、奶具、衣物等与患儿密切接触,其中携带病毒的母亲是最主要的原因。以上传染方式中,以宫内感染为主要传染途径,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死胎。

三、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患有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胎儿出生后可出现低体重、黄疸持续不退、皮肤出现小疹子、呼吸困难、肺炎、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小头、智力低下、听觉障碍、发育迟滞、瘫痪等表现。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就可明确诊断。

第7篇

为探讨新生儿心理需求,做好新生儿心理保健,对37例新生儿进行语言、目光注视、抚触、音乐等情感交流,观察新生儿面部表情变化、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情绪的变化,吮奶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对37例新生儿进行语言、目光注视、抚触、音乐等情感交流,能增加新生儿愉快情绪,避免不愉快情绪产生。刚出生的新生儿有心理活动,新生儿在良好的环境刺激下,情绪反应、体格发育均好,良好的环境刺激有利于情商和智商的提高。现将研究情况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阿氏评分1分钟均9分及以上,5分钟和10分钟评分均为10分,出生体重均在3.0kg及以上。

方法:测试者通过统一标准培训,宝宝父母参与,测试在病房进行,病房光线适宜、安静,无干扰物,宝宝不饿。

标准:新生儿愉快情绪表现:呼吸、心跳平稳,“微笑面容”,睡眠好,睡眠时肌肉放松,醒着时肌力正常,握持力好,消化功能好。新生儿不愉快情绪:宝宝睡眠不稳,紧张面容,易激惹、易惊,肌肉紧张,易出现消化不良等。

结 果

31例哭闹的新生儿测试者用手握住宝宝的手、用目光注视着新生儿的双眼、用温柔的声音轻唤宝宝,30例新生儿在1分钟内哭声停止、情绪稳定。

30例易惊吓的新生儿在睡眠时肢体抖动,测试者用手握住宝宝的手在胸前拥抱状轻拍、轻唤宝宝,这样增加了新生儿的安全感,30例新生儿肢体抖动立即停止,睡眠安稳。

37例新生儿在哺乳时,其母温柔地注视宝宝,37例新生儿在吮奶时心跳、呼吸平稳,面部出现满足的表情;37例新生儿出生周内在轻音乐环境中,其母、家属和测试者等,经常和宝宝进行语言、目光的交流,皮肤抚摸,21例新生儿未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15例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不明显;35例新生儿会出现“微笑面容”。

讨 论

有文献报道,大多数人认为新生儿不会说话,谈何心理,其实语言并不是心理活动的惟一表现,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新生儿具有心理的器官-脑,并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而产生心理现象[1],因此,新生儿具有新生儿心理活动,有一定的心理需求,在照顾新生儿方面除了照顾孩子的生理需求,更应照顾孩子的心理需求,为以后新生儿智商、情商发育打下基础。

新生儿的心理特点:具有多种感觉和记忆功能: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有听觉,有人说话会向说话声音的方向转动身体,有和成人几乎一样的触觉神经,新生儿的触觉很灵敏,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新生儿嗅觉特别发达,出生后即有对客观发生视觉固定的能力,特别对人脸感兴趣;母子相依;新生儿具有的情绪反应,情绪的状态主要取决于需要的满足和身体的健康状况[2];本文31例哭闹的新生儿测试者用手握住宝宝的手、用目光注视着新生儿的双眼、用温柔的声音轻唤宝宝,30例新生儿1分钟内哭声停止、情绪稳定,30例易惊吓的新生儿在睡眠时肢体抖动,测试者用手握住宝宝的手在胸前拥抱状轻拍,这样增加了新生儿的安全感,30例新生儿肢体抖动立即停止,睡眠安稳;新生儿哭闹说明宝宝除了身体生理有需求,心理方面也有需求,抱起新生儿握住新生儿的手,用目光注视新生儿,用温柔的声音轻唤宝宝,从新生儿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综合满足了新生儿的心理需求,使新生儿出现愉快情绪。

有文献报道,孕妇在保证充足营养与休息的条件下,对胎儿实施定期、定时和适宜的音乐刺激,可促进婴儿的感觉神经和大脑皮层中枢的更快发展,使婴幼儿智商发育得到提高[3]。音乐使新生儿的神经舒缓,消除紧张,使新生儿出现愉快情绪,增加新生儿的食欲,促进消化,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新生儿有心理需求、心理活动;音乐有助于新生儿智商情商的发育;良好的刺激能促使新生儿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在新生儿生活环境应充满温柔美妙的轻音乐,新生儿护理人员包括其父母、家属和医护人员应注意做好新生儿的心理保健,经常为对新生儿抚触尤其是双手双脚、和新生儿拥抱,并进行目光和语言交流,增加新生儿愉快情绪,避免不愉快情绪产生。

参考文献

1 王树庄.婴幼儿心理和早期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