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生哲学观点范文

时间:2023-08-09 17:18:10

序论:在您撰写人生哲学观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生哲学观点

第1篇

《且以永日》

作者:安妮宝贝

定价:36元

类型:散文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安妮宝贝15年散文精粹的完美呈现,以《诗经》作为编选脉络,叙及爱、情感、家人,以及生死等命题,保持着安妮宝贝一贯的独有的文字质感。在书中,安妮宝贝说:“我把这些文字写给自己,以此作为一种思省、记录、整理、清洗。”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作者:毕淑敏

定价:36.8元

类型:随笔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本书对现世人生、内在心灵、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进行探讨,作者从青春、爱情、婚姻、友情、孝心、幸福、生死、旅行等角度诠释她对世界的看法,启发每个人去思考如何给内心坚强的力量,怎样更积极地度过人生。

《神经漫游者》

作者:[美]威廉·吉布森

定价:32元

类型:科幻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纳米技术、身份盗窃、黑客入侵,甚至是当下最火热的“谷歌眼镜”技术等,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人将这些不差毫厘地写入了小说里。他就是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影响人类进程的科幻小说”。

《黄雀记》

作者:苏童

定价:37元

类型:小说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本书描写了一宗绵亘了两个时代的错综复杂的案子,带给三个懵懂少年的无常命运与纠葛人生,而背后是时代的变迁、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作者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精准的解析和流畅的描摹。

作者:周国平

定价:32元

类型:哲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30年来生活阅历沉淀出的智慧表达,他不玩复杂的文字游戏,不追求华丽出挑的表达,只是用最简单的文字,对人生中普通的50个关键词表达他的理解与感悟。关于人性、幽默、幸福、智慧、觉悟、安静等,他坐下来与你一一交流,他用平实的笔调稀释哲学的晦涩难懂,用智慧的火花照亮人生的玄妙。

幽默是智慧的表情

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笨蛋”两个字。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署名,忘了写内容。”丘吉尔的幽默源自人生智慧,但有人生智慧的人不一定是善于幽默的人,其原因大概在于,幽默同时还是一种才能。幽默和嘲讽都包含某种优越感,但其间有品位高下之分。嘲讽者感到优越,是因为他在别人身上发现了一种他相信自己绝不会有的弱点,于是发出幸灾乐祸的冷笑。幽默者感到优越,则是因为他看出了一种他自己也不能幸免的人性的普遍弱点,于是发出宽容的微笑。所以幽默者必须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用疏离的眼光揶揄人生中的缺陷。

幸福都有个平庸的结尾

作者认为,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她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的确,幸福从来都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事实。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把它视为遥不可及的目标,仿佛它只能是悬挂天边那轮神圣的月亮。年轻时,大家都以为幸福在未来,卯足了劲一路狂奔,年老时,感叹幸福在过去,疯狂地抓取回忆。我们何时才能把眼前的平凡与琐碎归结为幸福?

许多时候人们被财富、权利、地位、名声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了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如果你暂时迷失了人生方向,觉得自己成了最不幸的人,翻开本书,或许能找到出口。

影片速递

《被偷走的那五年》(中国)

导演:黄真真

主演:白百何/张孝全/范玮琪

类型:爱情

上映时间:8月22日

爱一个人可以坚持多久?色彩斑斓的浪漫总希望得到时间的加冕,但事实往往残酷。何蔓(白百何饰)就是在爱情中迷失的女人,离婚后的她寻找5年婚姻的线索,却发现在爱情的角力中,她和前夫(张孝全饰)似乎都忘了当初那个承诺。

《海啸奇迹》(西班牙)

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

主演:娜奥米·沃茨/伊万·麦克格雷格

类型:剧情/家庭/灾难

第2篇

电影《在云端》(up in the air)是导演贾森·瑞特曼(jason reitman)2009年的一部情感片, 根据美国作家walter kirn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获得奥斯卡六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剧本改编奖。一经上映, 该片即获得美国观众的青睐, 被美国媒体评价很高。没有英雄史诗般的动人情节, 没有好莱坞大片的惊悚镜头, 更没有近年来眩人眼球的3d或imax等高科技影像, 但此片却通过看似平淡简单的生活片断: 爱情、亲情、友情、事业等等这些构成小人物生活的基本元素, 打动了人心, 折射出美国普通百姓的人生哲学观——有伴侣的人生才更好。观后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该片由好莱坞名演员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 担纲男主角瑞恩(ryan) ,以瑞恩的工作生活为主线, 以与他的工作、生活、情感相关的人的生活为副线展开情节, 讲述了瑞恩这个“空中飞人”独特的生活: 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以替人裁员为生, 一年有322天在旅途中, 飞机就是他的家, 轻装上阵的“背包客”理论先生, 高富帅, 独身, 天马行空, 无拘无束, 为积攒自己的1000万英里的飞行里程数而奋斗;不曾料想新加盟的年轻新同事娜塔丽(natalie)对高科技的运用差点改变了瑞恩的生活方式, 不信奉婚姻家庭的他回家参加妹妹茱莉(julie)的婚礼时,阴错阳差地向妹夫布道“婚姻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途中邂逅的美艳女“飞人”艾丽克斯(alex)也一度让他幻想摒弃原有的人生理念开始认真严肃的家庭生活, 然而影片的结尾却又出乎意料地回到了原点:本文由收集整理 高科技的网络裁员方式比面对面的人与人的交流方式逊色, 有夫之妇的艾丽克斯只把瑞恩当成生活的调剂品,大失所望的瑞恩再次踏上旅程……这不禁让人对瑞恩的生活产生了怀疑, 他真是那么死心塌地喜欢这种生活吗? 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生哲学观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一切意义在观众的心中。”{1}

一、美国普通百姓的家庭观

《在云端》的故事平中见奇,蕴涵了深刻的人生的哲理,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国普通百姓的家庭观——有伴侣的人生才更好。

首先,浓墨重彩的当然是片中男主角瑞恩的工作、生活和情感,影片透过他的生活故事,间接地反映了普通人对真情生活的向往。

影片以空镜头开始,浮的流云,变幻的地面景象,仿佛暗示了男主人公瑞恩云端之上的游移人生。面对一群即将失业的沮丧员工,瑞恩出场了:炯炯有神的大眼,浅浅的微笑,坚定却又淡然的表情,宣判并安抚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心灵。一支拉杆箱,遍飞天下,娴熟的打包、通关步骤,稳健轻快的步伐,正如瑞恩坦言,“飞机就是我的家”。好莱坞老帅哥乔治·克鲁尼将瑞恩的形象演绎得迷人优雅,以至于他与商务美女艾丽克斯在机场酒吧的艳遇也那么水到渠成轻松愉快,因为瑞恩有自己的背包哲学:烧掉包里的一切,什么都不必背负。这不仅表现在他在爱情上的疏离,也包括对亲情的淡漠,乃至妹妹开玩笑说他像个无家的游魂,孤僻透顶。当新同事娜塔丽追问他和艾丽克斯的关系时,瑞恩说他没有触动灵魂深处的真感情,这是他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诚然,在崇尚自由彰显个性的美利坚,独身或逢场作戏是个人的生活方式,无需他人的评判和褒贬,“一个人怎样生活无需要问为什么,他愿意这样生活就这样生活,有时是他的自由选择,有时也不完全是,而是一种身不由己”{2}。瑞恩的生活方式在美国人中占有一定比例,但绝不是主流。尽管美国离婚率居高不下,但家庭的观念却是深入人心的,普通美国百姓并不像中国观众想象的那样任意挥洒爱情和亲情而置家庭于度外,家是伴随他们度过人生难关相携走过漫漫人生长路的支柱,这也是本片意欲渲染的主题。尤其是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以后,美国人更加明白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 珍惜家庭作为维系生命纽带的不可或缺的价值。

从影片中,我们看得出,也许是受了他人的感染,也许是真心所为,瑞恩对两情相悦天长地久的爱情还是向往的,要不然,他也不会突然醍醐灌顶,在风雪之夜如情窦初开的小伙子归心似箭般地叩开艾丽克斯的家门。虽然在开门的一刹那间被当头棒喝,梦想从万里之遥的云端堕入现实沉重的大地,但瑞恩多少还是动了真感情的。在回程的飞机上,瑞恩被不合时宜地告知终于攒够了1000万英里程,然而面对掌声和祝贺, 瑞恩心不在焉,无所适从,答非所问的言行似乎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曾经朝思暮想的欢呼雀跃如今荡然无存,无人相伴的成功是多么的缥缈无趣。

片尾中的瑞恩一个人拖着拉杆箱踽踽独行,良久凝视机场大屏幕,无言的苦涩迷茫涌上心头,看着演员乔治·克鲁尼在片中微白的双鬓,皱纹细生的眼角,不由让人心生怜惜,此时观众除了一声叹息,更多的是思考。片尾瑞恩的那段独白似乎暗示了他对曾经不以为然的生活的向往:“今夜人们回家,迎接他们的是欢呼雀跃的小狗和孩子们,他们的爱人会嘘寒问暖,然后相拥入眠;物换星移,夜幕低垂,有一束光,格外耀眼,那是我的机翼划过天际的痕迹。”

影片以空镜头开始,也以空镜头来结束瑞恩的故事:滚滚云层,无边无际,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留给观众无尽的遐思:未来的瑞恩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哲学观和生活方式吗?我们欣赏瑞恩的这种生活方式吗?如果不,那又是为什么?习惯一个人生活——跃跃欲试的改变——挫败——不可知的未来。一方面,影片主要围绕瑞恩的生活和情感主线,在呈现瑞恩的形象的同时,留给观众自己去揣摩各自的人生;另一方面,也暗含了现代社会中生活的惭愧和无奈以及人们想寻找真心情感的艰难:瑞恩想过要去改变自己对待爱情和家庭的观念,只是现实从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如诗如画。该片不落俗套地跳出大团圆的结局,反倒增加了影片思考的空间和力度。

影片中穿插了瑞恩回家参加妹妹茱莉(julie)婚礼的场景,由于妹夫吉姆(jim)的临时怯场,钻石王老五的瑞恩被迫充当了人生婚姻导师的职责,他劝说吉姆的那番话饱含哲理,台词意蕴深长:“婚姻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每个人都向往;尝试的定义各有不同,我不想说谎,婚姻很辛苦,我们都坐在时间的巨轮上,我们无法放慢或暂停它,最终我们的生命都会结束,没有意义;但试着回想一下,你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最重要的时刻,是独自一人吗?有伴侣的人生才更好。”说这话的时候,瑞恩是否想到了自己未来可能会面临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人生呢?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两次出现瑞恩形单影只独自啜饮的镜头。一次是参加完妹妹的婚礼后回到公司总部住处,空镜头的运用更加凸显了瑞恩的落寞:空空如也的房间透着冰冷的寒光,了无家的温馨和生气。画面中,瑞恩伴着飘荡的歌声倚门沉思。另一次是得知艾丽克斯真实面目后,瑞恩独立窗前,映着黑色的夜幕,显得愈发孤寂寥落。可想而知,导演的意图不言而喻:瑞恩这个快乐的单身汉在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里活得真的那么快乐吗?

其次,片中女配角娜塔丽的工作生活构成了本片的一条主要副线。

片中,娜塔丽是瑞恩的新新人类同事,朝气蓬勃, 锐意革新,为了追随心仪的白马王子,她舍弃较好的工作来到奥马哈从事毫无挑战意义的裁员工作,但这并未阻挡她对未来生活的甜蜜向往:无论有多成功,除非找到真命天子,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为了不让自己一个人终老孤独死去,可以和某人共度一生,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可以说,尽管是配角,但娜塔丽是以一个怀抱家庭信仰的正面形象出现的。因为她的出现,才有了瑞恩这个男主角工作生活的矛盾发展,有矛盾,就有故事发展的;否则,瑞恩的故事波澜不惊,而死水微澜的故事难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本文由收集整理也难有后来观众对该片的津津乐道。

娜塔丽批评瑞恩为他自我放纵的生活方式寻找借口,为自己被男友以短信的方式甩掉而号啕大哭, 有失望,但她从没有绝望,能快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投入新的生活中,这正是美国工薪阶层芸芸众生的化影。小人物的悲欢最能引起普通影视观众的共鸣:想要有个情投意合的爱人、中意的家,只要希望还在,就要奋斗不止。娜塔丽的形象从侧面烘托了主题,推动了情节的逐步发展。

第三,一拨不幸的失业人群的家庭观。

当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美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推出该片也是赢得票房的基础。 《在云端》赋予瑞恩特殊的职业,然后由此引发的故事是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的。

影片中,这些不幸失业人群是先于主人公瑞恩出场的,他们面对镜头,震惊、悲伤、茫然失措、垂头丧气、愤懑甚至咆哮,但都无可奈何,失业对于他们来说如同死了家人一样,房贷、孩子、家人,一系列的困扰让这些失业者以苦瓜脸的方式述说着各自的不幸。经济的不景气带来了裁员业的兴盛,而那些不幸被裁掉的普通员工的生活令观众感同身受,看着影片中的人物,对照自己,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唏嘘感叹,也许这些人就活在我们中间,是他,是你,是我,是我们身边的家人、亲朋或好友,是每一个普通百姓可能要面对的人生危机时刻。但在影片的结尾处,这群失业者再次出场,同样的人却显示出与片头不一样的神情,虽然不是神采奕奕,但却是渡过难关后的感激和感悟:“要不是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我无法坚持下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想那会举步维艰;早上醒来,看到妻子在我身旁,让我鼓起生活的勇气;钱能为你买暖气、毛毯,但是它永远不及我丈夫的怀抱;我的孩子和家人给了我决心。”普通的人群,朴实的话语,朴素的真理。是啊,人生有伴,风雨同舟,总会有雨过天晴的灿烂阳光。

二、高科技时代里人与人的关系

《在云端》乍看只是一部爱情片,其实不然,它以情感为主轴,在探讨婚姻家庭观的同时,巧妙地融合进了对社会矛盾和人文关怀的探讨: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人与人,人与机器应该怎样和谐共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们同样需要铭记——有伴侣的人生才更好。

影片中,男主人公瑞恩的个人情感生活似乎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出现的,尽管他在这方面不是好榜样,但我们却不能抹杀他身上其他闪光的部分。导演没有一棍子打死瑞恩,而是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理念真实地表现人物多棱的形象。

1. 人与人的关系

瑞恩敬业、执著、关爱新同事娜塔丽、教她出行打包的技巧和社交礼仪,后来还热心地为娜塔丽写工作推荐信等等,这些都是瑞恩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中产阶级普通人具有的本质优点。萍踪浪影的瑞恩至少还没有忘记手足之情:为满足妹妹和妹夫的结婚心愿,瑞恩在自己所到之处为他们拍摄各种照片; 主动承担大哥的责任,请缨陪同妹妹步入婚姻的殿堂;尽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引导妹夫勇敢地牵起爱人的手。在现代社会,“鸡犬不闻,老死不相往来”的

生活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与世隔绝。人们因为各种关系互相联系起来,或因为爱情,或因为工作,或因为家人,或因为邻里,或因为朋友……种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让人们难以独僻一隅,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是社会和谐运转的基础。

2. 人与机器的关系

初入职场的娜塔丽对一些人情事故还懵懂无知, 推介用网络视频来裁员,本想为公司节约成本,让公司的“空中飞人”不再往返奔波,可尝试没多久后,就在现实中折戟沉沙。反倒是瑞恩这个貌似冷酷的硬汉更能体恤那些被裁员工的疾苦,这在台词中也有精彩的表现。第一次和娜塔丽出差,在飞机上瑞恩和娜塔丽聊天,谈到工作,瑞恩坚持面对面地与失业者谈话更人道,他说:“我们让地狱不那么可怕,好像是渡船,帮助受伤魂灵度过恐惧之河,直到希望之光隐约可见,然后下船,推他们下水,让他们游泳。”当时娜塔丽不以为然,对自己的网路资遣计划憧憬不已。接下来,有一个瑞恩与被裁者进行交流的特写镜头。片中,当手足无措的失业者诉说着工作对于他们养家糊口的重要性时,瑞恩同情地、小心翼翼地与被裁者交流,真诚、认真、审慎的神情溢于言表。对一位手拿一双儿女相片的中年失业男子,瑞恩通过他工作履历上提到过的曾经辅修过法国烹饪课和在高级牛排餐厅打工的经历,循循善诱:“一辈子呆在一个公司,上班下班,从未有过片刻的喜悦;而现在是大好机会,一次重生,就算不是为你自己,也是为了你的孩子们。”该中年男子遂陷入了沉思。

“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陪着他们”,显然,瑞恩不赞成娜塔丽的裁员方式有他的合理之处。比起娜塔丽用冷冰冰的机器和远程操作来遣发失业者,瑞恩的这种面对面的交心方式更富有人性和人情味。高科技电子信息和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随意, 足不出户便可运筹帷幄, 决胜于千里之外,而越来越便捷的现代通讯让人们之间的联系一触即发,但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心扉却越来越紧闭,其实有时候人们渴望的是回归真实,彼此坐下来面对面地坦诚相待。社会像个大家庭,尤其是人们在孤独、困苦的时刻,有人陪伴会更好。科技的日新月异也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高科技更好地服务人类而不是疏离人与人的交往?人与机器怎样才能和谐共生?

第3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10-02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启迪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涵义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尊重与关心,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需求的关怀,人文关怀不仅是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目标,更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是指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主体和目标,尊重个体差异,关心个性需求,促进人的健康、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心理疏导”是一个源自心理学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的涵义比较广泛,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帮助其进行适度的心理调节,以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为对其实施思想上的影响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疏导”也可以解决工作对象的部分思想问题。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启迪

(1)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角,促进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改善人的思想的特殊工作,因而它的一切内容都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的发展是不能离开社会的。同时,只有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他们才能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不排斥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由此,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的自我发展的主体地位,强化其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也必然随之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在机制与方法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此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个开放和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互联网络高度发达,媒体铺天盖地,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原来的单纯政治性教育已很难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既要坚持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又要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既要有政治性的说教灌输,也要有情感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呵护,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教育的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如何,不仅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丰富、理念灌输是否到位,还取决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态度、情绪等人文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所以,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的价值追求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表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育者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唯一主体,仅强调教育对象(大学生)的客体地位,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唯一主体”理念的支配下,教育者往往不重视师生的双边交往活动,过分地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权威,很少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忽视了他们在接受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导致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逆反心理加剧,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2.忽视学生的思想需求,教育缺乏针对性

因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同,所以他们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教育工作者往往不管学生的需要是什么,仅凭经验和感觉,照本宣科地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育,对于那些社会发展和国家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以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敏感的问题,却避而不谈或讲不清楚,无法从根本上为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

3.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育方法僵化落后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从约束的角度出发,过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忽视了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学校常以管得住学生、不出乱子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停留在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规范学生的管理层面上,教育方法僵化落后,师生间缺乏情感沟通,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4.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频现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他们普遍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而许多高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由心理问题而引起的逃课、休学、退学以及各种违法违纪甚至犯罪、自杀等极端事件屡屡出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第4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主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如今,大学生的主力是90后一代,这代学生聪明、活跃、创造力强,但也易冲动、盲目、爱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传统灌输的方式,应该在尊重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的背景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大多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简单、单一的方式进行着,常见的活动是开讲座、看电影、喊口号。这些曾经非常有实效的活动,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却看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升旗仪式这类活动无故缺席或者态度散漫。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取得良好效果的体现。

(二)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时下大学生普遍是“90后”,他们身上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有他们独立的风格。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详细了解“90后”大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热情开朗又沉默孤独。在熟人或者朋友面前,这些大学生是热情的,是开朗的,是可以很好交流沟通的;可是在陌生人面前,他们又是沉默的,不愿意交流。此外,虽然他们的出行、玩耍都是一大群人一起,可是他们又是孤独的,不愿意分享心里的真实感受。

2.独立坚强又依赖脆弱。“90后”大学生不喜欢父母、教师、朋友过多地干涉或参与自己的事情,遇事喜欢自己拿主意,这些都体现他们独立的一面。当遇到挫折或者心情难过时,他们会一个人悄悄地哭泣,不会在人前展示他们的软弱,从这点来看他们是坚强的。然而,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大多数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而且他们的成长也都很顺利,所以他们无形中养成了依赖的性格,并且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较脆弱。

3.喜欢新鲜事物,对新事物充满探知欲。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爆炸、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因而他们也具有对新事物强烈的探知欲。他们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追求新鲜刺激,接受新事物的程度高,从近年来过山车、蹦极等年轻人喜欢的活动发展迅速就可见一斑。然而,对于传统单一的活动,他们就兴味索然了。

4.责任感不强,做事随性而为。“90后”大学生轻率、冒进,做事喜欢随性而为,责任感不强,他们很少能够坚持完成一件事情。

5.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更大程度上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关心所做的事情能不能让自己开心快乐,自己能不能从中获益。当代大学生凡事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和顾及他人的感受。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着力点

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目的在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来对他们进行引导。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不能很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更谈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到,单一、沉闷、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无法得到相应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改进教育方式,才能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增强心理疏导的有效性,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更是关键点。

(一)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

首先,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受教育程度差异也很大,有些学生甚至存在深深的自卑心理,如果缺乏一定的关怀,甚至会演变成对社会的仇视。因此,学校、教师等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地为未来拼搏。

其次,新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导致很多大学生陷入迷茫之中,丧失了奋斗方向。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走进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和大学生平等友好相处,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其为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准备。

第5篇

[关键词]:福乐智慧;人性;人生哲学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1020003-02

《福乐智慧》是公元11世纪维吾尔族学者忧素甫・哈斯・哈吉甫所撰写的哲理性长诗,文中用诗歌的形式、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政治、法律、军事、伦理、人生、文学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容量,一问世就成为当时整个时代的文鉴,在中亚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有着语言、艺术、天文、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哲学价值被学术界尤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福乐智慧》中还包含着丰富和极具特色的人生哲学思想,反映了十一世纪中叶喀喇汗王朝的社会思想和人的精神面貌,值得研究者给予高度重视。根据对《福乐智慧》全文的分析。文章认为其人生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性学识论

人性问题,是古今许多哲学家都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生哲学所研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距今约千年的《福乐智慧》,当然也少不了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忧素甫认为作为人,最重要的是知识和智慧,强调了在现在认为是文化素养的东西,这在当时对于大众是一个重要的启发与引导,对于现在人任然有巨大意义。

在《福乐智慧》中,人性问题除了用人性这个词外,还分别使用过“人”、完全的人、人的本质、人的本性、秉性等提法。由此可见对本问题的关注,长诗中说:“真主特意创造、选拔了人类,赋予了人类才能、知识、意识和智慧。”“他又赋予人类以语言和心灵,赋予他们廉耻、美质和良好行为。”当然。由于作者忧素甫本人是伊斯兰教徒,其思想内含了神造人说也就不足为怪了。在上述论及的人的种种特质中,忧素甫认为:“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除此以外全与牲畜相等。”由此可见长诗中反映出来的人的种种特质中,最重要的是知识和智慧。诗中多处谈到了此观点。“每说一句话,你都应该借助于学问,须知人的高贵全在于知识。”“事情,有知识,有智慧的人知晓,有知识有智慧的人能把事办好。”诗中认为人与人之所以存在着很大差距,甚至存在有巨大的距离“这个距离就在于没有知识。”进一步看,知识也算。智慧也罢,均在强调入的学识的重要性,即重视人的后天培养,打破了禁锢人思想的先天决定论,给予人一种积极向前的动力,凸显了人性中至今为止都非常重要的特质:学识。

二、人生境界说

对于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是古时贤者哲人毕生努力的方向,而对于人生境界学说理论的研究又是现时人生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凸显了人生的价值;理想和意义等形而上的方面,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色彩很浓,我们研究《福乐智慧》中的人生境界学说、主要是要从作者生活的现实生活境界出发,理解作者的生活和精神际遇,根据这种思路,文章以为《福乐智慧》的人生境界理论主要地体现在其离世的人生追求和超脱的生死观两个方面。

1 离世的人生追求

在对人生境界的研究中,主要是关注对理想人生的想象和理想人格的完善。《福乐智慧》中,理想的生活是一种自觉的循世终行,此种追求,显然是有明确的指向来世,诗中描绘的贤者,那种既信仰真主,又不放弃现实的生活道路所包含的最高理想,也在于来世,只能是生人向往的,诗中说:“请你放弃今生,企求来世,在来世中你将享乐无已。”只有来世才是真正的乐园,所以,“莫要得意于今生的福乐,要争取来世的福乐求存。”为什么,生活在现实的今世,却要抛弃它,追求未知的来世呢?《福乐智慧》中认为今生并不美好,而且永无可能实现美好,这实际上是对今生苦难生活的反抗,只是这种反抗是软弱的,把一切希望寄托与来世,虽然避免了过多的在意现世生活,但其后果的消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2 超脱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人生境界的重要方面。对于生与死及其二者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在《福乐智慧》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以为生命好似一阵轻风,悠忽即逝,生命最终化为乌有,”哲人面对死亡束手无策;智者面对死亡,失却才智;“世上是事物都有法制服,唯独对死束手无策。”为什么总有一死,因为事物本身的法则便是如此,这点《福乐智慧》中反映了出来。“不足为怪,有生就有死,一切生灵终究会上丧生,奇怪的是终有一死的世人,忘记了死神的讳莫如深。”

面临无奈的死亡,诗中表现出了超然的态度。认为死是被真主召唤去了,因此人应当安然死去。甚至为有了归宿而感到快慰,当然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但他对死亡的认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接受它,给了人们一个正确看待的死亡的态度。

三、人生修养论

《福乐智慧》的人生修养论是与其文化人性说和人生境界论所紧密联系的。一方面,知识、忠诚、善德共同构成了其文化人性论的各个侧面,另一方面,由对人性的精致分析所提出的人应达到的理想境界论又留下了个这样的问题,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应当如何做。在《福乐智慧》的作者来看,这主要应当靠修养,特别是道德修养,而这种思想也是与其人性论和境界论一贯相承的。

第6篇

关键词:人生哲学;孔子;名;仁;道;为学

人生哲学是个人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以及人生价值等方面的看法。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安身立命的问题,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面对自己的处境应当采取的态度,简言之凡是探讨一个人生存在天地之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都属于人生哲学的范畴 [1] 。孔子创立的人生哲学要求的是入世,倡导建功立业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其思想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是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风气上也处于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国民精神。

一、孔子之名:修养及发展的起点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大国争霸的乱世,当时社会诸侯不安于位争权夺利。他虽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因其思想与现实不合而不被重用。一生生活贫贱颠沛流离,生在乱世又雪上加霜,中国常言的人生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孔子都遇上了。他经历了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生的坎坷不幸他没怨天尤人而把命运变成使命,没有强调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却时时关心社会。孔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战胜了自己使自己不为苦痛所系,致力于谋求社会大众的福利。他的经历教诲了后世,其思想和智慧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开启了儒家文化的先河。

孔子在论及名分时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乱世的礼乐不兴渊源于名不正,导致言不顺事不成。孔子生逢的乱世始于人际关系的迷失,人际关系的失常则由于名不正,因此孔子提出了正名,以此作为化解人际关系危机的前提。所谓正名就是用周礼匡正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辱礼。孔子重视礼视其为维护制度的手段并认为维护礼需要从正名入手。在那种名分已失天下大乱之时,“孔子惧,作春秋”,他所害怕的正是人际关系的沉沦社会的混乱及人心的败坏。他虽然重视礼乐教化却认为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德的修养,要正名得从个人的修养开始,于是提出了其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仁。

二、孔子之仁: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

孔子将仁作为人格的核心视其为完全人格,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被称为仁人。仁是个体的道德内在性是个体成圣的内在依据,所谓成圣是个体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2]。仁的意义首先是独善其身的君子;其次是兼济天下的圣人,两者的综合就是仁人即内圣外王,此为儒家的理想人格。仁的内涵有以下解释:其一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爱一切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此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其三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以礼为行事准则。其四“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妙在于将外在的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从最基本的家庭入手讲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仁学植根于家庭伦理深入最基本的血亲观念之中。他们之间关系准则更突出的体现在孝悌、友仁和守信三个方面即人际关系中涉及的孝、仁、信。[2]

孔子人生哲学是以仁为基础的伦理型人生哲学,是讲道德重进取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它要求为人“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以仁为基础提出了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基本规范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人都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应将做人的基本规范视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准则,这便是孔子倡导的“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伦理法则。凡在生活中能够坚持以上操节并以之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称誉的圣贤仁人。

三、孔子之道:追求的终极境界

道在孔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之道即仁道。道的产生和培养是依靠人的努力,道在人中并由人传递下去,“吾道一以贯之” ,最终依靠人们的活动而成为现实,“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经常教导弟子:“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居,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荣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些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从其深层的底蕴来讲,说到底是人生价值生命归宿的大问题。

他告诫学生以道为生活原则,有了这个原则在生活中即有所得。孔子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圣人等不同类型,如何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人格,其路径便是内圣外王之道[3],孔子人生哲学强调的是入仕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神,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安宁也将此作为立身处世的崇高目标。之后儒家《礼记・大学》所阐发的“三纲领,八条目”最能说明内圣外王之道,因此即便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贯穿孔子人生哲学思想核心的还有一大理念就是为学。其一生把学习看作是人生的一种理念。《论语・学而》的第一段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总是教导人们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途径主要是为学,正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学贯穿孔子人生哲学思想之中,并成为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孔子之名、孔子之仁、孔子之道都要经过为学而获得发展,几方面统一起来构成独特的孔子人生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邬昆如,人生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陈延庆,仁学人生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简论,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4月,第22卷第二期

[3]高云伟,仁、道:孔子的人生哲学,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6卷第2期

第7篇

教育对人的关注,无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发展人的个性无论是发现人的价值,还是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或是兼而有之,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有一个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那么什么才是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美好的、有意义的人生需要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立场?教育要对此做出回答,就务必将对人的一切关注都转向对人的整体人生的关怀,只有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教育的理想、愿望才能有所依附。在此意义上,教育就是关于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而进行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生成自身的活动历程,这种活动自然需要人生哲学的指导。教育并不只是在现实功利层面上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更应该能从深层的意义上为人提供一种生存的理念、生存的态度、生存的姿态。为个体的人提供一种对待人生、对待世界的宏大的视野和广袤的背景[1]。只有关注人生需求,从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的意义上来思考教育,确立教育的价值,我们才能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和批判教育的现实,引领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只有在广阔的视野上,才能增加理念引领的超前性和正确性。从另一方面来讲,真正的教育智慧,本来就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光芒,如何唤醒人心,完成心与心的“叩问”;如何实现人性之觉悟,人情之通达,此乃地地道道的人生哲理、人生智慧P]。所以,一个对人生“有为”、“有用”的思想和活动,绝对不可能对人生毫无了解,缺乏认识,或者忽视和漠视。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总是伴随着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对教育信念和教育智慧的追求也不能脱离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的认识。教育信念的确立,教育智慧的生成,不仅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的深刻理解,更是教育者自己人生智慧和信念的渗透和融入。因此,教育基础理论的建构,就不可能把人生哲学的知识、思想和理念“束之高阁”弃而不用,关注人生是教育的必然。人生哲学就是关于人生的哲学理论,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人生观,它运用一般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结合有关人生的科学知识,总结人生经验并把经验、知识和哲理融为一体,解释人生的实存,阐明人生的价值,指出人生所能达到的境界,从而展示人生应当所为的生活。因此,以人生哲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更现实、更具体、更直接的

二、教育理论基础中人生哲学的缺席

首先,在教育的理论基础中通常强调心理学、生物学、脑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作用,将它们作为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诚然,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各学科的支撑,正是由于其他学科的日益进步、逐步丰富和完善,才使教育逐渐脱离曰常经验,为我们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使教育向科学化迈进。它们为教育、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但却无法从“整体的”、“现实的”意义上把握教育中人的真实性存在和发展规律,从而也就难以达到在正确理解教育中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教育学在其科学化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与心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往往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论,从不同的方面促进教育学的科学化。特别是西方,有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形式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实质教育论、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实验教育学,当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更是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部分心理学以科学求证的思维认识教育中的人,而且是把人作为感知的对象去认识,尤其是比较偏重从人的某一方面研究人。生物生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脑科学(或称神经科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脑内成千上万的神经细胞如何活动产生行为,以及环境(包括他人的行为)如何影响脑的活动,最终以脑的工作原理来解释行为(包括复杂、高级的认知行为一感知、语言、思维、智力等。利用对人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研究成果,寻找学生语言、智力、创造力、情绪等的发展规律。甚至认为,教师对脑的理解越充分,就越能够设计更好的方案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通过其他学科的支持,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事实”问题,进而通过对事实问题的研究,回答教育是什么以及它存在什么样的规律,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教育。然而,由于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受到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日趋严重,不少人倾向于将全部教育理论等同于教育科学。注重研究教育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从事教育工作的具体方式或手段,强调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研究的技术性与应用性[4]。这有些盲目追求教育科学化的倾向,但教育领域中有许多问题并不是都能“量化”、“科学化”的。教育所面对的是人、人的生活世界,这不是一个客观化到可以让我们有条不紊的解剖、分析、观察、计算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作为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手段,它是超科学的,它凝聚了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全部理解,因而必须关注人生历程的建构、人生意义的实现。

第二,哲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已得到认可,就像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认为的,哲学是教育的理论,教育是哲学的实践。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往往在理念或观念的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其中包括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哲学一旦形成后,就会对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即教育与哲学的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没有表现出对教育的对象一具体的人以特殊的关怀。改革开放后,教育学基本上都不乏对人性、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问题的探讨,但基本上属于哲学领域对“普遍人”的探讨,而且多是一种演绎推理式的探讨。都将教育问题,如教育目标、课程与方法等等,附属于哲学范畴之内。而教育反倒像仅是附在哲学骨骼上的皮肉一样,只用来阐明哲学的原则。然而,哲学思考也许能为我们提供教育中人的一般性假设和对人的认识的大前提,却不能取代具体教育情境中人的认识。从以往的哲学主题来看,虽然都与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但都是从人之外来探索与人有关的问题。

    古代的哲学属于本体论哲学,它认为在人之外存在着一个比人更高更根本的存在,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人类的智慧就是要寻找和揭示这个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高本体。近代哲学属于认识论哲学。近代以来,人类力量的不断强大使人成为世界的主体,这种主体的主要使命在于用人理性说明世界,解释世界。近代哲学的兴趣不再是寻找和揭示人之外的最高本体,而是研究和探讨人如何认识人之外的世界气在认识论哲学视野中,世界虽然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但这种世界仍然存在于人之外和人之上,成为制约人的本体性的存在。这些哲学都是对抽象的人性、人的形象的思考,而没有涉及到个体人的生存与本质问题。以近现代意识哲学为基础来观照教育,主要强调的是教育的本质问题。对于意识哲学来讲,教育的本质是真实存在而且确定无疑的。在柏拉图至黑格尔主义漫长的哲学发展史中,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获得那个现象背后的确定无疑的本质,因此,教育曾倾力于教育本质的逻辑建构。理解教育本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对教育过程的掌控,但以知识论的方式寻求教育本质似乎没有出路,认为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本质不过是知识,教育的本质也只能作为“我思”的结果。意识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是什么”即教育的本质,而人生哲学观照下的教育主要思考教育“应该是什么”即关注教育的本体性,关注人的生存及人生智慧。哲学只有关注人的生存方式,探索人生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提出理想的人生状态,并以此来反思和批判现实,才能真正算得上对人的关怀,而这样的哲学就是直面人生的哲学,即人生哲学。教育作为关切人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与人生哲学具有最高的相关性。

第三,当人们将研究的视野从客体转向主体、从外界转向人自身的时候,人学成了时代的主题。教育也积极主动地以人学为基础,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提出教育要以人为出发点等观点。但由于仍然机械的以近代哲学的方式来理解人学,在对人学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尤其是没有正确理解哲学。自20世纪上半叶传播以来,就开创了以为指导进行教育学研究的学术传统。然而,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直到今天我们在运用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立场上的意识形态化大于学理研究,态度上的忽冷忽热、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方法上的机械照搬、演绎推理,内容上的随意剪裁、不求甚解等。认识不到哲学是一种以人的解放为最高目的人学形态,从而导致没有把人作为最高目的,而只是停留在工具层面,使得教育的人学基础形同虚设。基于外烁论、决定论、认识论立场之上,把教育看作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仿佛人就被动地站在那个地方,等待着“教育”来填充[7]。这种对人的静态理解,使教育缺乏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关照,缺乏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关注,就有可能在培养人的旗号下消解了人。成天喊着培养人、重视人,然而,无论在教育理论层面,还是在教育实践层面,都存在着深层次的“人”的缺失。

三、教育应自觉具有人生哲学的视野

教育理论基础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学研究者缺乏必要的理论自觉造成的。所谓理论自觉,是指理论能够清醒地认识和把握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够以一种强烈的自我反思、自我超越意识摆脱旧有束缚,以指明前进的方向。简言之,理论的自觉就是对思想的思考。教育的理论自觉就是对教育理论的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育问题进行寻根究底的追问。

第一,要自觉拓宽理论视野。从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得到启迪,只有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一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才会有教育理论的长足发展。因此,教育理论的反思就需要在一个更高、更广和更恰当的位置来审视教育问题,而不是仅从教育自身的角度来自我剖析。正所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从人生的视角看教育,给予教育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可以避免仅从教育的规律来审视教育的事实,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人生的视角所需的知识和背景就是人生哲学。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服务与支付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