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水利工程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09 17:17:56

序论:在您撰写水利工程的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水利工程的发展

第1篇

1.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必要性

伴随着21世纪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加强,水资源作为一种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俗话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更是从心理上给人类震撼,告诫人们珍惜水资源,珍惜用水。但是,事实却不尽然,二十世纪以后,地球上人口数量剧增,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水利工程事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资源的利用幅度加大自不必说,重要的是,伴之而来的严重水资源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海洋水资源占总水量的97.2%,而陆地水尚不足3%,其中河流水仅占0.0001%,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来排名,中国的水资源占全球的第六位。但是按照人均水资源来排名,在世界上排名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另外,一些社会现象、社会动态更是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大批农民工如今涌进了城市,伴之而来城区水资源供给加大,有时甚至不能满足需要,超出了地区供水的能力范围。另外,工业用水未经过处理排入地下水,严重污染了潜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的供用紧张。基于此,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保证水资源的供给,水利工作者必须向资源水利侧重,并注重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工业用水,有利于实现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具体内容

实际上,人们对于资源水利有所误解,资源水利并不是完全取代了水利工程,而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样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只不过是通过资源水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如果要将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工作做到完美,那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方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等方面,如果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变人们对于传统水利工程的看法,宣传资源水利的优势,从思想上让人们意识到资源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性。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目前已经不能够再适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向专业化建设管理体制改变,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只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然而思想上并未从传统水利的观念上转变过来,将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倾斜则能够弥补在解决自然灾害中的水资源浪费的不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2)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完善水利的内容并将资源水利完全运用到目前社会发展建设当中。实际上,传统的水利工程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解决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它主要解决洪涝灾害所酿成的损失,与之相比,资源水利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许多问题,资源水利通过研究社会经济的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工程制定出一个合理而严谨的水利工程方案,在无形中保护了水资源并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资源水利主要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水平来解决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资源水利的核心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如何处理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道德效益和环境效益,关键就在于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水利基本上涵盖了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资源水利强调水利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工程的考虑不仅要考虑对单项工程的可靠性,而且要考虑这项工程在整个流域、整个区域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工程的规模、标准,还要考虑这项工程与大系统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关系。资源水利是对工程水利的延伸和发展,工程水利和资源水利都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历史产物。从工程水利转到资源水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治水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客观需要,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资源水利,使其更加详细具体。

(3)对社会各个部门的水利利用和排放进行科学的管理。在规划工利工程的设计时,要将自然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不仅要考虑单项工程的合理性,也要考虑该项工程在一个地区、一个流域或者在全国的合理性,此外,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也应在考虑的范围内。提高法制政策保障水平,真正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纳入法制轨道,遵循自然规律的经济规律,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促进和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发,制定水利投资、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政策。

3.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进程发展

(1)加大资源水利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使资源水里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使资源水利的建设发展更迅速。相关水利部门不仅要对水利工作者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的思想教育,使人人都能够认识到资源水利。

(2)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针对淡水资源稀缺以及人们浪费水资源的现状,科学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计划基建要统筹安排,改变以往的单纯工程计划,将节约水资源优化调度,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摆在重要的位置,统筹安排;改变以往重主体工程建设,轻配套工程的倾向,并努力做到一次建成生效;加强管理,彻底改变重建轻管的现象,现实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水利建设工程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失,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时,要切实建立有效地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用水定额和指标评价体系。

(3)政府要采取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水利技术人员,要使资源水利项目顺利实施,相关的技术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为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构和教育机构,挖掘人才,是他们具备完善的水利工程知识,投入到水利建设中去,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发展进程。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努力做好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工作,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参考文献:

[1]张泽中,贾屏,齐青青,乔鹏帅.钠基膨润土生态防渗工艺在城市河流治理中的生态作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0(3)

第2篇

1.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必要性

伴随着21世纪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加强,水资源作为一种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俗话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更是从心理上给人类震撼,告诫人们珍惜水资源,珍惜用水。但是,事实却不尽然,二十世纪以后,地球上人口数量剧增,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水利工程事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资源的利用幅度加大自不必说,重要的是,伴之而来的严重水资源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海洋水资源占总水量的97.2%,而陆地水尚不足3%,其中河流水仅占0.0001%,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来排名,中国的水资源占全球的第六位。但是按照人均水资源来排名,在世界上排名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另外,一些社会现象、社会动态更是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大批农民工如今涌进了城市,伴之而来城区水资源供给加大,有时甚至不能满足需要,超出了地区供水的能力范围。另外,工业用水未经过处理排入地下水,严重污染了潜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的供用紧张。基于此,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保证水资源的供给,水利工作者必须向资源水利侧重,并注重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工业用水,有利于实现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具体内容

实际上,人们对于资源水利有所误解,资源水利并不是完全取代了水利工程,而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样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只不过是通过资源水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如果要将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工作做到完美,那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方法,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等方面,如果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变人们对于传统水利工程的看法,宣传资源水利的优势,从思想上让人们意识到资源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性。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目前已经不能够再适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向专业化建设管理体制改变,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只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然而思想上并未从传统水利的观念上转变过来,将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倾斜则能够弥补在解决自然灾害中的水资源浪费的不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

(2)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完善水利的内容并将资源水利完全运用到目前社会发展建设当中。实际上,传统的水利工程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解决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它主要解决洪涝灾害所酿成的损失,与之相比,资源水利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许多问题,资源水利通过研究社会经济的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工程制定出一个合理而严谨的水利工程方案,在无形中保护了水资源并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资源水利主要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水平来解决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资源水利的核心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如何处理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道德效益和环境效益,关键就在于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水利基本上涵盖了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资源水利强调水利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工程的考虑不仅要考虑对单项工程的可靠性,而且要考虑这项工程在整个流域、整个区域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工程的规模、标准,还要考虑这项工程与大系统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关系。资源水利是对工程水利的延伸和发展,工程水利和资源水利都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历史产物。从工程水利转到资源水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治水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客观需要,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资源水利,使其更加详细具体。

(3)对社会各个部门的水利利用和排放进行科学的管理。在规划工利工程的设计时,要将自然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不仅要考虑单项工程的合理性,也要考虑该项工程在一个地区、一个流域或者在全国的合理性,此外,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也应在考虑的范围内。提高法制政策保障水平,真正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纳入法制轨道,遵循自然规律的经济规律,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促进和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出发,制定水利投资、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政策。

3.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进程发展

(1)加大资源水利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使资源水里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使资源水利的建设发展更迅速。相关水利部门不仅要对水利工作者加大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的思想教育,使人人都能够认识到资源水利。

(2)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针对淡水资源稀缺以及人们浪费水资源的现状,科学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计划基建要统筹安排 ,改变以往的单纯工程计划,将节约水资源优化调度,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摆在重要的位置,统筹安排;改变以往重主体工程建设,轻配套工程的倾向,并努力做到一次建成生效;加强管理,彻底改变重建轻管的现象,现实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水利建设工程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失,所以在建设工程项目时,要切实建立有效地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用水定额和指标评价体系。

(3)政府要采取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水利技术人员,要使资源水利项目顺利实施,相关的技术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为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构和教育机构,挖掘人才,是他们具备完善的水利工程知识,投入到水利建设中去,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发展进程。

第3篇

水利工程建设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多,促使了我国水利事业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在提高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有利影响和一定的不利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优化了生态环境结构

水利工程是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平衡的剂和动力。科学的水利工程在满足现代社会人们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及旅游等需求,带来效益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同样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调节水量合理配置水资源,防止河道断流,减轻或排解水污染,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减轻水旱灾害损失,抵御洪水对生态系统的冲击等,可以有效地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水利工程建设不当会影响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上述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是需要水利工程建设按照一定的生态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并在经过精心设计施工后才能达到的生态良性循环效果。若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中缺乏科学管理,施工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或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都会起到相反的生态作用。再加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水工建设监管制度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缺陷等等,就会使得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影响了水工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从当前的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来看,若要促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都能够得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观念,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将生态保护理念与水工建设设计理念高度融合在一起,建立一定的生态系统补偿机制。

1、改变工程设计观念,制定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改变原有的重视工程建设的功能作用而忽视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设计理念。把人水和谐理念贯穿于水利规划编制、项目论证、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治理为主向自然修复为主转变。在设计前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把即将建设的水利工程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调查与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估制度和减灾避污措施,有前瞻性地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设计方案的经济性、科学性与生态性。

2、积极发展生态设计理念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中,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水危机、水生态意识,营造重水、惜水、护水的水文化氛围。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应本着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和谐共同发展理念,给动植物的生存尽量保持其特有生活的条件,为被破坏的栖息地的鸟类以及鱼类创造更好的避难所和居住地。在施工建设过程阶段中,应从细节上的施工考虑如应用环保的材料,这些材料最好对动植物的生长没有负面的影响。当水利工程兴建完成后,后期的环境处理更为关键,应建立一个检测监督部门对完工后的水利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并且建立及时的结果反馈机制,全方位的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动态的跟踪监测,若有不良的环境影响可以立即的制定解决措施,处理好存在的问题。

3、建立对生态系统补偿的机制

通常来讲,既然人类对自然进行了改造,那么就必定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将这种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就很有必要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补偿机制,来尽力弥补水利工程建设为生态平衡带来的影响。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来建立生态系统补偿机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和政策等手段来约束水工建设对生态的破坏。并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对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的补偿改善,以促使生态再次平衡,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农村 小型水利工程 管理 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一、承德县水资源及小型水利工程现状

承德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水资源匮乏,且年际和年内时空分布不均,山体自然蓄水能力低,可开采的地下水有限,部分地区历史以来饮用水就很困难。根据2005年初对全县农村饮水现状的初步调查,全县人口其中有22.43万人饮水不安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2.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1.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3.开发人力资源

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DF417 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城市生态建设、各行各业用水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目标是为了提升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很多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有如下特点:

1、水利工程施工季节性较强。由于水利工程都是在河流、沿海等水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果遇到气温变化、降水量的变化和洪水的自然气候,就会导致施工的暂停,危害施工的质量。

2、水利工程施工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由于水利工程的堤坝大多采用混凝土进行施工,需要分缝分块进行浇筑,如果施工的温度条件不符合混凝土施工的条件,将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3、水利工程施工对工程量较大。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为大型工程,混凝土的用量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从工程的设计到施工的竣工,一般都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4、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较为复杂

水利工程由于用途与其他工程不同,因此施工技术复杂多样,往往需要多种等级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并且,水利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很多学科和工种,交叉作业有时会产生相互干扰,产生较复杂的矛盾。[1]

二、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现状

《2013-2017年中国水利工程行业领先企业经营策略与优劣势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总损失的60%左右。国务院2010年11月份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未来15-20年间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等定下主基调,水资源正式上升到国家资源战略层面的高度。由于关乎通胀和粮食安全问题,农村水利将成为重中之重;而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水电建设预计仍将持续快速推进。水利行业从2009年开始已迈入了加速通道,上行趋势已经确立,“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投资将达到2.11万亿,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83.85%。[2]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多环节与一般建筑工程相一致。其中,导流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的进行。一般在较为宽阔的河道,一般采用分段围堰的方式,在河道的一侧先围出基坑进行施工,另一侧供河水经过,当这一侧完工之后,再拦截另一侧并进行施工,使河水从已经建设完成的建筑物中流过。此外,还有采用河岸泄水隧洞或坝身底孔导流,这些洞和孔有时专为施工期的导流而设,但也可在施工完毕后留作永久泄水设施。

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短期的水利工程建设一般在一至二年,长期的水利工程建设一般在五至十年。水利工程建设与国民经济和人们的安居乐业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在运营后期不进行妥善管理,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使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且其质量问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为了能够确保水利工程能够科学地使用,每个水利工程都应配备一个专门的 运营管理机构,负责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测与维修,并且使水利工程更为有效的发挥工程作用,使水资源实现经济、合理、安全的运用。

三、我国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很多的问题都与水利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城市供水不足、水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同时,泥石流、洪涝灾害、水资源污染等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所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水利工程主要向着几下几个方向发展:

1、防治水灾工程日益发展

在当前自然过多的情况下,防止水灾工程与传统的水利工程相比,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水资源开发

随着人们节约水资源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水资源开发项目将启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将向着综合性与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3、水利工程建设目标的变更

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将不仅是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而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需求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并且更多的为了环境保护而服务。

4、大规模水资源调配工程迅速发展

由于我国水资源东西分配不均匀,严重影响了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均衡发展,因此为了更多的大区域、大范围水资源调配工程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解决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5、新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带动高技术水利建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始容县,并且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因此借助新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复杂地基与高水头水工建筑物也将得到发展,当地材料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水工建筑物的造价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3]

6、水利工程管理将逐步增强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有效防止水患,并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各种管理方法与建设技术将得到加强。目前,我国积极研究防止水患、开发水利资源的方法及选择和建设各项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工程建设,控制或调整天然水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防止或减少旱涝洪水灾害,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物质条件。[4]

7、加强生态水利建设

生态水利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劣,生态水利建设能够给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也能够实现环保效益的提升。

四、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牵动着我国的生态、经济与民生,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探讨与展望,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严禁的管理来使水利工程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5]

参考文献:

[1]尹康. 浅谈水利工程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A].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2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专刊[C].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2:3.

[2]沈合军.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究[J]. 科技资讯,2011,20:180.

[3]王燕. 浅谈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05:30-31.

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养殖;发展

水利工程主要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实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对水量进行调节和分配,满足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依托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通过水利工程为依托,能够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优势,以市场作为发展的导向,转变传统的水产养殖观念,采用无公害绿色的水产养殖方式,促使我国水产养殖业朝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一.依托水利工程发展生态养殖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由于生态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因此依托水利工程发展生态养殖就具有了可行性。

笔者以新疆为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的边陲,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为166万平方米,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孕育汇集成了500多条河流,但是由于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并且日照时间充足,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所以新疆现在成为了我国最为干旱缺水的省区之一,为了尽快解决水利公共供给不足等问题,在2014年全疆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重大决策部署任务,提早开始了《新疆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南疆水利规划",积极推进了塔里木河、额敏河等综合规划工作,并继续加快推进了14个重点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艾比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开工建设,在建的北疆两项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加快了在建的克里雅河吉音和克孜河卡拉贝利等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进度,新开工建设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还有末县大石门水库等20个预备项目也正在推进前期准备工作。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淡水养殖面积同比增长1.67%,2009年到2013年我国淡水鱼产量年均增长率为5.5%,预计2014年到2018年间我国的淡水鱼产量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5%。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淡水养殖业集约化程度需要不断加强,因此新疆可以依托于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优势,采用生态养殖的办法,加强对生态养殖的管理,提高生态养殖的技术,拓展发展的眼光,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水产品,促进生态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二.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意义

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生态养殖有利于实现对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促进生态养殖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以水利工程为基础发展生态养殖,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生态养殖相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实现生态养殖与发展水利工程的有机统一;生态效益主要是依托水利工程发展生态养殖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传统的水产养殖会产生BOD、COD、TN、TP等污染水体的因子,而生态养殖中的COD、TN、TP等重要的水质指标都明显要优于传统养殖的水质指标,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模式实现了保护水质和水体下面的地质;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通过合理的发展生态养殖,带动相关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宣传无污染绿色产品,使生态养殖的观念深入人心,以水利工程为基础发展生态养殖增强地方水产养殖的竞争力,提升品牌效应。

三.促进水利工程生态养殖发展的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促进水利工程生态养殖发展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产业资源

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生态养殖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生态养殖的宣传,利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使农民能够充分了解生态养殖带来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通过整合相关的产业资源,激发农民参与到生态养殖中的积极性,实现育苗、成苗养殖、饲料生产等一体化的生态养殖方法,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农民生态养殖活动,使生态养殖的产品能够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打造地方特色绿色品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提升品牌效应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提升品牌效应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品牌效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更好的巩固原有的品牌资产,提升生态养殖产品的质量,增强生态养殖产业化水平。

(三)加强养殖技术

发展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关键是生态养殖的技术,只有不断加强生态养殖技术,根据水利工程以及水体的实际情况选择生态养殖的模式,才能够实现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生态养殖农民的相关技术培训,将新技术、新产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在各村建立水产技术站,指导农民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态养殖,加强和农民之间的沟通,真正实现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例如:某市在发展水利工程生态养殖过程中,由于生态养殖技术不过关,苗种孵化技术不成熟,不能够实现大面积的生态养殖,极大的阻碍了该地区生态养殖产业的发展。

(四)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作为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基础,极大的影响着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生态养殖中,政府应当增加资金投入的力度,转变单一的投资模式,积极号召个人、企业、银行等方面共同出资,加强地方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方水产养殖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结语:

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对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促进生态养殖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政府不断加强对水利工程生态养殖发展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养殖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养殖的技术以及生态养殖的品牌效应,从而更好的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生态养殖朝向产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尹明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东北水利水电,2010(03).

[2]胡传林,万成炎,丁庆秋,潘磊,吴生桂,高少波.我国水库渔业对水质的影响及其生态控制对策[J].湖泊科学,2010(02).

[3]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2).

第7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 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发展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指,在遵循生态平衡的要求与发展下,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走生态水利的道路,也就是说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必然的选择。

首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保护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迫切要求。近几十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冰山消融、海平面升高、动植物消亡、江河水污染等等。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水等频繁发生。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一步一步的恶化,这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怎样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都非常的明白,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各行业、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其和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也非常的广泛,主要包括土地淹没、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小气候的形成、库区移民等等。水利工程建设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利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治水思路,走生态水利的道路。

其次,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更高层次的需求。人类对水利工程的需求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又不同的要求。在目前经济社会水利工程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供给、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这5个层次最终都体现以人为本。水利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需求,即生态环境阶段。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突破以河论河、以水论水传统的束缚,创造水和生态、水和文化、水和景观等的和谐。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功能定位上必须突出生态功能。

最后,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城市的品味也随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水利工程,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应该从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

2对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发展的建议

2.1 遵循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注重生态效益

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 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的重视,做好岸坡防护措施。

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3 做好水利工程环境监测工作,加强施工区域的保护

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对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应该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项目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环保的标准。在该指标体系当中对相关监测人员与单位的职责应该做明确的规定,这样出现当出现问题就能及时的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2.4 做好完工后迹地恢复工作,注重景观建设。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施工占地对当地的影响,在工程竣工之后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恢复施工区域土地原有的功能。恢复土地的原有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就是施工迹地的整治,第二个方面就是覆土,第三个方面就是绿化,绿化应该主要种植经济林木。在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5 完善相关法律

在不适宜建立水利工程的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应该划定保护流域区,相关法律应该规定在这些区域内不能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如果违反了规定就应该得到法律的惩罚。

2.6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开发目标

在传统的水利资源规划当中是以流域梯级为开发模式,这种以流域梯级的开发模式常常追求百分百的开发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与移民的补偿费用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选择开发目标时应该充分的考虑保护耕地与社会稳定,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目标。对于那些移民相对较少、淹没耕地相对较少的河流可以按照流域梯级的开发模式进行百分百的开发。反之应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发达国家水利资源平均的开发率一般都在70%到80%之间。

3 结束语

作为现代的水利工作者,其核心工作是正确的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就水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将传统的工程水利变为生态水利,更好的促进现代化建设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斌.浅谈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0(125):157-158

[2] 张学文、马恒有.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思考[J].工程技术,2009(17):100-101

[3] 李玉会、郭德发.浅谈生态建设在水利工程中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