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6:46:00
序论:在您撰写科研课题的学科分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40-01
我国教育专家很早就对于“闯关式”教学专门成立课题组进行研究,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运用较少。并且研究的方向主要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和更有兴趣的接收知识点。高等教育中有别于中小学教育,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不在特别需要这种游戏娱乐的上课模式,或者说此模式不适用于所有课程。由于学生过去是修完一门课程,在按照学校安排修另一门课程,上课时间集中。如今学生选修的多门课程同时开课,上课时间由过去的集中上课改为每周一次课程。此改变学生会遇到一下几个问题。首先,学生本身的自控能力较差,学生在完成老师作业的时候出现赶作业的情况,导致作业质量差。其次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前一周讲的知识,在其中学生没有进行研究消化,第二周部分学生会将知识点遗忘,教师如果重复讲授,会拖慢整体教学进度,严重影响教学成果。
本文所谈的“闯关式”教学主要集中在课下,以课上为时间节点,利用心理因素无形的规范学生的作业完成及课下学习。传统的“闯关式”式教学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闯关式教学放在课上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闯关游戏的体验过程,对学习的知识点不会做过多的分析,这样虽然可以带来良好的课堂气氛,但是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堂教育目的有待继续讨论;“闯关式”教学可持续性较低,课堂上的“闯关式”教学使用个别次数效果较好,但一直采用这种形式学生也会觉得单一;课堂“闯关式”教学,游戏环节的把控难度大,对于课程的教学秩序不好把握,由于课堂人数众多,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点,还要组织学生参与闯关,最终学生闯关成功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没有闯过关的学生需要的到教师的鼓励,这样对于一人制配备的教师课堂管理来说管理难度太大。
在针对于高等教育的“闯关式”教学也应该根据受众学生以及学科的不同,其模式要有所改变,课上只需要教师点评作业时在全班宣布通关或者未通关。教师需要在每周课程结束时布置与课程知识点有关的课后练习或者延展,在下次上课时将作业收齐并在全班公开点评,点评时有了公开对比,学生很清晰的得知自己的不足,教师在课堂上宣布通过或者未通过,通过的的同学就可以进行下次作业的研习,未通过的同学需要继续研习本次作业。此时教师要把握好课程的作业安排最为重要,课程的作业安排不能过多并且需要采用递进式的由浅入深的设置,如果关数过多学生会产生反感甚至放弃课程学习,课程作业最好设置两到三次左右。课程作业的内容不仅可以设置学生单独完成的部分,还可以设置学生分组完成部分。教师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能力,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生的团队协作完成“闯关”可以培养学生仅个人的突出是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协作的方式共同克服困难,最终达成目的。本人所承担课程为造型原型设定,是动画造型类课程,在此课程中本人设置了三次作业,一次运用课堂上所讲述的造型创作方法创作出符号类动画造型。由于此课程为每周一次,因此学生就会用一周的时间来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没有老师督促和辅导,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非常认真的研习,希望可以一次“闯关”成功。另一部分同学处于观望态度,观察老师底线,还没有非常强的心里感受。那么在第二次课程开始前,教师将所有同学的研习成果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当堂宣布没有过关的同学,此时对其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刺激,落后大多数同学此时就会非常焦急,努力认真的完成第一阶段的研习。甚至主动寻找已经通关的学生取经,此方法不但刺激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还促进了学生主动交流,共同学习的能力。此时的学生已经被自动分层,教师也可以利用时间差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对于进度快的同学鼓励其更深层次的辅导,对于接受能力慢的同学,教师有时间进行知识点补充。打破了教师“一视同仁”的弊端。教师更明确辅导对象,切实的解决学生所出现的问题。
此次课程效比以往此类课程有很大的提高,此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也明确教师辅导的目的性。学生自动分层使教师的分层教学更好的实施下去。使教师更好的进行课堂管理,让师生更好的利用课堂共同成长。
关键词:基于问题解决;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分析化学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本科生在学习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应该有一个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过程。“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体系”的提出,就是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针对一个个具体的分析测试对象,从查阅文献到拟定实验方案、最后实施样品处理及分析测试,让学生亲自参与定量分析的整个过程。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分
析化学类实验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索及开拓意识、踏实有序而讲求效率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锻炼,培养他们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于解决问题” 实验课程教学理念的诞生
按照教育部在《新世纪教改工程》【1】中提出的“新世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求深人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时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继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其中提出了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宗旨,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应该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目前多数老师采用讲解-示范-学生听的方式,然后学生照章抓药、机械操作,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会到分析化学实验就是要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特别是对拔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型大学将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这些时代特征对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西北大学校长姜澄宇在“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中,首先提出“坚持教育创新 构建教育教学新体系”【3】,即在总结和提炼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坚持教育创新,积极构建包括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个性化培养体系、综合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高教研究体系、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保证体系等的教育教学新体系。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理念,以期通过此教学改革,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解决问题”实验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计划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
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达到上述教学改革的目的,必须从以下各方面着手:
1.转变教与学的理念,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白,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样品的分析测试技能,包括待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分析数据的处理计算、实验报告的上交等;
2.改变教学计划,所有化工化学类的本科生都要完成《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修改完善相应的教学大纲;
3.调整学时比例,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总学时的50%用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剩下的学时全部用于“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课程教学”;
4.改革教学内容,学生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后,全部投入实际样品如药品、食品、水质、材料等的分析,在实际分析测试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体会定量分析各步骤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
5.增加考查环节,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进行基础知识考查,合格者才能进入实验室操作,督促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完成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后,再通过一系列实际样品的测试来考核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自觉地规范操作技能,严肃认真地实施实验步骤。
三、“基于解决问题”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基于问题解决的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求我们打破常规的教学理念,学生不再受课本、讲义的束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不再是严格的课本上规定的,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开拓创新,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经过对比选出最优。引导学生从查阅资料、到实验方案设计以及进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等过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同时,老师也不是绝对的权威,只是完成目标产物分析中的指导者,特别从方法可行性、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出现异常情况下给与指导。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分析化学类实验课程体系”,应该包括选题意义、涉及知识点、合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等等(如下图所示):#p#分页标题#e#
例如实验一-腊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消费品的质量,食品安全提到了议事日程,快速准确检测相关成分的含量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研究的焦点。该实验的提出当然是针对过量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危害,而腊肠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首先就想到:腊肠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到底超标了吗?结合实验中心的设备,我们要求学生处理好样品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亚硝酸盐。本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样品的预处理、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测定亚硝酸根需要除去样品中的盐分,因为腊肠的盐分很高,Cl-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亚硝酸盐的测定,学生在实验中用到固相微萃取方法以除去干扰,这个知识点,学生只是在理论知识中接触到固相萃取的概念,而今在自己设计的实验中就要用到该分离技术,学生感觉很兴奋很想实际应用。处理好腊肠样品后能顺利的测定出亚硝酸盐的含量,学生们同时又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解决了一个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完成实验后,就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两种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又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整个实验过程培养了学生全面、辨证地思考问题,一分为二地看待各种分析方法和测试结果。
又如实验二-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的测定。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对地球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和生态平衡失调现象的关注不断增强。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工业中,纺织印染业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染料和助剂等化工合成产品,一直是被视作高污染的行业之一。在纺织产品印染使用的原料中,作为部分染料中间体的芳香胺物质被许多国家视为可疑致癌物,因此含有这种物质的数十种染料被陆续列入禁止使用的行列。本实验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设的,实验要求学生对棉布和化纤纺织品两种样品中的4-氨基偶氮苯进行含量进行测定。该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固体样品的抽提、蒸馏、旋转蒸发仪操作、GC-MS操作等知识,涉及到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是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的好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这些实验的开设,首先让学生明白了“今天的实验就是要解决某个人民群众日常比较关心的问题”;继而让学生综合多方面因素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些知识?怎样设计实验方案?等等”,改变了以往老师指定实验学生按部就班操作的教学形式;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操作,得到实验结果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1. 研究对象
学科课程的分类与考核、评价方法。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及原理的运用,对各门课程进行分析、归类,以期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现状分析
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两部分,评价方式包括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形式。两部分成绩在考核、评价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以广州体育学院2007年教务处汇总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为例,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提问、讨论等)、作业、社会实践或实验、中考等。[1]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大部分课程为40%,极少部分课程是20%、30%、50%、60%。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总体分为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方式。多数课程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倾向于主观评价。
目前我国课程考试的方式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开卷与闭卷。两种形式具体的操作方式又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调查(实验)报告、文献综述等。
体育院校各类学科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也包括开卷、闭卷两类,但因为主要采用闭卷考核,所以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核的形式,绝大部分课程结束考试的操作方式都是笔试,极少采用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
无论哪种考核方式都有适宜的范围和优、劣势。闭卷考试也能反映学生的能力,例如目前我国公务员选拔考试中的“申论”部分的考核方式,虽然采用闭卷的形式,但题目的类型偏重考核学生的理解、逻辑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问题在于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选用的闭卷形式,主要测试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功夫,题型一般包括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等。大部分题型主要考“背功”。 虽然“论述题”可以反映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但学生已经习惯用“条条框框”来应付考试,许多学生写“论述题”答案时,仍沿用书写“问答题”答案的要求,缺乏举例说明、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展示,降低了原本考核的意义。长期以往,学生的各种能力缺乏锻炼,大四参加公务员、教师等应聘考试,许多学生在第一关的理论考试环节纷纷败下阵来。
因此,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指挥棒,适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大一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减少懒惰、作弊等不良风气的形成。
3.2 课程类别划分的依据及考核、评价方式探讨
对课程类型的划分要有依据,依据不同,划分的类型不同。例如体育课程的划分,依据知识的组织形式,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依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依据课程设计管理主体,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本研究根据体育院校学科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即A类、B类、C类。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建议主、客观评价结合。
3.2.1 A类课程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理论的了解和记忆。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3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素质与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提问、讨论、作业等。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3.2.2 B类课程
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平时成绩比重可适度提高,建议5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作业、社会实践、实验等。作业、实验、社会实践等可以个人完成,也可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鼓励同学之间合作、探究、创新。应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平时成绩的评价范围。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操作步骤等,评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际操作等能力。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3.2.3 C类课程
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在4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考勤、提问、作业、实验等。
课程结束考核可以闭卷,也可以闭卷、开卷结合(基础知识部分闭卷,能力考核部分开卷);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等,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及知识运用情况。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开卷、闭卷只是形式上的划分,并无绝对的优、劣势,即使闭卷考试,只要教师科学、巧妙地将考核的重点融入到试卷的适宜题型当中,也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本研究将课程分成三类,对不同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予以建议,目的是提醒大家:不同的学科课程特点不同,课程目标的重点不同,考核、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4. 结论
4.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差异不大
多数课程平时成绩评价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偏重于主观评价;课程结束考核一般采用闭卷形式,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4.2 按照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类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的了解和记忆;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4.3 三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区别
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形式。
A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3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闭卷为主,适宜客观为主的评价形式;B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5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开卷为主,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C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4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开卷、闭卷结合或闭卷形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
5. 建议
5.1 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
现在中国的教师行业不缺乏行业规范,缺乏的是宣传、执行力度。学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加强年青教师的岗前培训,培养教师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意识,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力。
5.2 加强管理、惩罚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屡教不改者应予以一定的处分。
5.3 科学制定平时成绩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
长期以来,平时成绩的管理未受到各方的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教师有清晰的评价标准,有些教师非常随意和主观。学校应加强管理和检查。
5.4 教研室应加强相关的教研活动
每个学校对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有不同的要求,许多教师担任新的课程,完全靠自己的理解讲授课程内容,考核、评价的重点也由自己决定,出现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定期的教研活动可以起到规范的作用,对年青教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 教学大纲[Z].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出版2007.7.
[2] 张学秋. 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教育,2005.1.
关键词:分类教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但要了解计算机,而且还要能应用计算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把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和相关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施, 应按不同的学科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进行。
(1)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本层次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计算机意识和培养其使用计算机的最基本技能。
(2) 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本层次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
(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本层次目的是使学生能初步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必然会出现。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都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这样课程的设置在原先学校规模比较小、学科比较单一的形势下是勉强适应的。但随着我们学校逐渐成为一所包括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医学类等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特别近两年,学生数量剧增,专业的设置越来越多样化,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如何建设好综合性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分类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和新课题。
1构建以应用为目的分类、分层次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框架是围绕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业务能力所构成的课程结构。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三层次要求,我校建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 面向全体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2) 面向不同专业领域应用开发能力所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开设与专业应用能力相关的课程。这个层次的课程以计算机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为主,主要是在第二学期开设的VB、C、动漫等必修课程。第二层次将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中的问题。这个层次应是在熟悉计算机的相关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跟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层次的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双重要求。换句话说,讲授该层次课程的教师应以熟悉计算机的专业教师为主。
(3) 贯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全过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图1概括表示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
由于学时限制和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同,我们提出将计算机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若干门课,实施“1+1:X+N:Y”新课程体系,即:大学计算机基础+1(或若干必修课)+N(若干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需求,我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时采用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必修)+“电子商务”或“多媒体技术”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选修),适用经济管理类专业。
方案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必修)+“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或“网页设计”(选修),适用信息类专业。
方案三:“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动漫设计基础”(必修)+“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网页设计”或“多媒体技术”(选修),适用艺术类、广告等专业。
方案四:“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计算机实用技术”(必修)+“多媒体技术”或“动画设计”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选修),适用文科类专业。
方案五:“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或(C)”(必修)+“计算机硬件技术”或“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或“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适用医学、理科类专业。
其中,选修模块的建设主要通过专业自行建设和开设公选课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积极探索并实施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1) 积极探索探究式、互动式、案例式、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坚持“精讲多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从应用入手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案例为任务驱动,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面向应用快速开展学习,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法的困惑与学习应用的迷茫,同时以讲座的方式在学生群中开展教学,发挥激发兴趣,引导选课的作用。如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强调以案例教学为驱动,以直观的方式直接引导、告诉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做什么、如何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以大作业或课程设计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2) 积极探索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积极开展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以大作业、课程设计等为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
(3) 动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
各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计算机发展潮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结束之时,布置综合性大作业,大作业也可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结合,通过开展课程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已有的零散知识用线串起来,将计算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来。
(4) 探索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主张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作品、大作业的方式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坚持“教考分离”,对于操作性强的课程,以机考为主。例如,“动漫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实用技术”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取了笔试+大作业的方式,既兼顾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考虑了这些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类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第一层次,各个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它是整个课程体系分类教学建设的难点所在。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类教学改革,要依照教学计划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测试。具体措施如下:
① 了解差异,创建分类的具体办法。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初步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全体学生划分为理工类和文科类两大类。针对理工科学生和文科类学生不同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进行分类教学。在改革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将继续对分类办法进行优化,例如,将文科学生分成艺术、经管和人文语言类等,将理工科学生分成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② 针对差异,对不同类别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大部分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所包含的主要模块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常用工具软件等。
按文科、理工科等专业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教学。表2为目前我校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分别需要掌握的知识模块。
③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因材施教方面,具体做法是分类教学、分类练习、分层个别指导。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也要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实践题和练习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班级中的后进生进行个别指导。
④ 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不仅重视主教材的选择,还要注重相应辅助教材的选择。
在考核方式上,改革考试方式,推行无纸化。对于文科类学生,考试内容要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测试;对理工科学生,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试。
3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应以应用为目标,计算机作为工具,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和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动漫技术基础等作为必修课程,网页设计基础、数据库基础等作为选修课程,实施分专业、分年级的分类、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又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形成了连贯、分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满足了我校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 董志民.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J].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8(3):38-39.
[2] 胡立智,李泽文,林瑜. 对计算机公共课分级分类模块化设置的探讨[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5,2(7):59-66.
[3] 陆汗权,何钦铭. 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研究[C]//陈国良,冯博琴,卢湘鸿,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5-49.
[4] 尹建新,祁亨年,夏其表.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S1): 117-120.
[5] 李丽.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谈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J]. 现代企业教育,2007(2):1-3.
[6] 夏其表.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S1):114-11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ategory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s Curriculum System
XIA Qi-biao, YIN Jian-xin, YI Xiao-mei, XU Feng-ya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Linan 311300, China)
摘 要: 医学类高职高专为推动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课程体系优化,增开了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近两年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仍存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科学、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构建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医学类高职高专 创新创业课程 构建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根据《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的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即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1]。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进行学分规定。但是由于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重构。
一、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
(一)课程体系欠科学。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国家要求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体系欠完善,通常以选修课形式开设,部分学校规定了创新创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但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多数都是流于形式,为应付上级检查或考核而设。课程内容单一、质量不高,没有形成统一、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也没有真正纳入学分制管理。课程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重专业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医学是典型专业教育,专业特色明显,应用性强,专业要求高,社会公众、高校和医学专业学生均将专业学习置于大学生涯最重要的位置。但医学类院校与职业教育学校的最大区别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兼具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课程的使命,也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三)课程内容与实践融合不够。医学类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理论多于实践,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中缺乏实践环节,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还有的学校开设幕课、SPOC等,辅以SYB创业培训。教学模式较单一,局限于书本上现有的创业知识,欠缺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创业团队互动等实战环节。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实战经验,致使对学生创业团队的辅导力不从心。在实践活动方面,大多是参与或者组织一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参观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场所等,这些实践活动形式太过于单一,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不能满足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3]。
(四)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不强。创新创业课程对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实践经历及授课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来源于校内兼课教师,专任教师很少,名师更是匮乏。某些教师缺乏创业实践与经历,偏重理论教学,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课程地位较低,课程开出率及质量不高。加之学校对创新创业课程不重视,教师指导和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对于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不管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大多认为作为医学生,毕业时马上创业是不现实的。因为医学生毕业后的服务对象是人,是为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不能有失败。医学生在校实践经验不足,需要经过多年的磨炼才能有创业条件。因此,对医学生而言,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开设一两门选修课,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或者讲解几个创业案例,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学制短,课程任务重。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专业性强,课程门类繁多。学生课业负担繁重,除完成正常的课堂学习活动外,还有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医学专科教育三年的学制较短,学生在完成专业必修的课程学习外,没有更多的富余时间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即使迫于修业需要,选修一两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是走走过场,混个学分。
(三)就业形势良好,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在“健康中国”建设大背景下,医学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广,社会需求量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小。在就业形势较乐观的前提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创新创业课程开设量不足,质量不高,某些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为选修课,将其设置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课时量少。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兴趣和意识,更多的学生满足于毕业时及时找到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识教育模块。此模块课程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向学生介绍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及医学生应具有的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机会、创新创业风险、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创业计划及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经济法》、《创业精神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通识性课程,学分设定一两学分,可以幕课、SPOC等在线课程的形式开展,主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创新创业知识并激发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双创”优惠政策,了解创新创业对国家、学校、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其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力[4]。
(二)专业教育模块。医学类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专业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专业及社会需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开设《医疗企业创办基础知识》、《中医馆的开设》、《乡镇诊所之路》等,此类课程可邀请一些有实战经验的行业大师、技师等来主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开展,如育婴师、中药调剂师、保健按摩师等,获取一个证书给予一定的修业学分。另外,如果学生课程任务重,就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
(三)实践教育模块。实践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可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比例或者提高实践活动所占学分,完善学分体系,结合课程体系丰富学分制度,将学分分为创新创业理论课学分和实践学分,并明确规定实践学分所占比例。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成果、各类技能竞赛获奖、开放实验成果、社团成果、创业成果等纳入学分管理。通过这种学分制度既能鼓励广大学生将更多的学习重心转向创新创业实践,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广阔空间。学生在获取创新创业学分的过程中,自身的创造力得到激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5]。
(四)创业孵化模块。针对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质的学生,根据创新创业需要,允许他们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可以通过创业孵化课程的开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创办企业可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常见问题,如企业组织建设与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形象设计、法律风险防范等,引导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巧,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此模块的课程主要面向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大二或大三的W生,属于精英教育模块,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一定的创业积累[4]。
总之,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专业教育为背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面向全体学生,服务个性发展,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36号,2015.
[2]付恩砚,陈飞宇.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分析[J].亚太教育,2016,8(15).
[3]马永斌,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8-140.
[4]林雪治.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6(2):67-68.
论文关键词:参与体验;酒店管理;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技工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需要。围绕如何提高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课题,在校领导支持下,笔者进行了教改试验,先后将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应用于2008、2009、2010级星级酒店管理班的《饭店管理基础知识》、《饭店公共关系》、《前厅服务》及《饭店服务礼仪》等几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合作企业的支持配合下,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教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此作一些探讨。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设计思路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又称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开放式学习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题为内容,以参与为形式,以发展为目标。在沟通、参与、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着力提高职业能力。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同步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备课、选题、讲课、评课、分组活动、专题调研、考试命题以及成绩评定,使学生的能力在参与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实施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具体实施如下。
学生参与设计课堂活动,以学定教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就是让学生参与备课,选择确定研究课题,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让学生参与讨论,将教材中易混淆、难定位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知识设计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又便于学生理解的相关课题或命题来研究。例如,在《饭店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关于“饭店功能与饭店产品”的教学中,鉴于东莞有“中国酒店天堂”的美名,为加深学生对“优质饭店产品的定位和意义”的理解,笔者先指导学生分成6个小组,利用节假日走访东莞老牌和新兴的几家星级酒店,如东莞宾馆、东城会展国际、索菲特御景湾、凤岗金凯悦、厚街喜来登等6家酒店,了解其经营情况及经营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生集思广益,确定研究课题为“东莞星级酒店应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产品来满足东莞城市形象营销的需求”,并设计了该课题的整个课堂活动,包括相关调查报告、数据分析、业内人士评估、酒店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访谈资料的展示等。这样,学生人人都参与,个个有任务,大家胸中有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学生参与讲课评课,彰显主体地位学生适当地参与讲课、评课,可以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获得丰富深刻的体验。(1)学生参与讲课的形式不拘一格,有时是让学生直接导入开讲,可通过演示图像或播出视频等来论述课题、呈现内容;有时是让学生担当活动角色表演节目,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还可以采取老生带新生的模式,教师只需在旁边观摩纠错等。例如,在《饭店管理基础知识》第五章关于“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就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感受来讲述自己对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负责调研厚街希尔顿酒店的学生在自己准备的PPT课件里插入大量该酒店一线员工上、下班时的视频和照片,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休闲,他们面对镜头时,无一例外都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学生讲课时深有体会地说:“我在希尔顿酒店拍摄的过程中,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大堂,还是洁净典雅的客房,无论是精巧的茶品,还是丰盛的菜肴,都让我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但我更注意到这一切都是人劳动的成果,而且这些很显然都是要用心才能做出来的。”笔者因势利导和大家一起学习现代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明确饭店管理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管理。饭店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员工的切实需求,运用好饭店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员工准确定位、找准方向,与饭店荣辱与共,积极参与到酒店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去。通过这样的讲课,学生觉得由自己来讲与自己将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十分新鲜有趣。教师就是要把他们尚未成型的构思和零碎收集的图文视频资料加以有机组合,明确课堂主题,分配教学任务,体现教学目标。(2)评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评课只是教师的事,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对于一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如果没有学生的意见和声音是不完整的。为改变这种评课方式,提高评课的实效性,笔者尝试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评课。这样,评课不但评价教师的“教”,也评价学生的“学”,包括自评、互评以及学生评价教师三个方面。自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和反馈,以此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及自我教育能力。互评是学习小组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评价教师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效果等提出意见或建议。一开始,学生不太敢发言,或三言两语,或语焉不详。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会引导学生从课题或任务的构思、完成情况、优缺点以及如何完善等几方面来阐述。当然,在评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养成尊重、理解、宽容以及欣赏他人的习惯和态度。三个方面的评价,使教师从学生方面获得了最直接真实的反馈,对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大有裨益。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获得直接体验的有效途径。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内组织的活动课,二是到社会参加实践活动。(1)校内活动课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其内容、形式、场景以及环节都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设定。师生合作构建场景,让学生主动热情地投身活动中去,做活动的主人,是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途径。例如,笔者在设计《饭店服务礼仪》中“接待服务”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完全采用活动课形式,在学校酒店实训室将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他们分别承担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以及商场服务的接待任务。组内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经理、部长、领班以及服务员等不同角色,部长以上职位还需自制名片,小组各自策划布置好相应的场景以及接待服务的程序,要求组织分工严密,接待服务到位。笔者和其他几位专业课教师扮演酒店消费者,在仪容、仪表、仪态、行为、语言以及表情等几方面对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实践证明,从策划、组织、完成到点评、总结,整个活动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投入的积极性。学生对这种既有现场体验感,又有参与成就感的活动课反响很好。(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获得直接体验的又一种有效活动。每逢节假日,部分或全部酒店专业的学生都会被安排到酒店参与实习或见习活动。为避免盲目,每次实习前,笔者都会给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实习任务和要求。例如,在凯景酒店实习的2008级学生主要体验“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之我行”活动,作为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基本操作和基层管理的切实体验后,更深刻地体验到:现代饭店的生存靠服务与服务质量,除了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之外,还需注意到人性化与个性化。“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之我行”体验活动就是要求学生细心体验,切实领会顾客心理的满足不仅来自饭店产品的品质,还与饭店体贴入微的细致关怀息息相关的道理。在东莞宾馆实习的2009级学生要体验的则是“饭店产品推销的策略和技巧”,他们分布在酒店的中餐、西餐以及会员俱乐部等不同部门,推销饭店产品是他们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服务过程中,敏锐捕捉顾客的潜在需要,及时推荐适时适用的产品是酒店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逐步掌握了成功销售的策略和技巧。而对那些刚刚迈入学校不久的学生而言,安排他们的见习活动时,更要注重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他们先后前往铂尔曼酒店、金凯悦酒店以及东莞宾馆等企业参观学习,了解酒店营运的大致情况,同时,还邀请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前来组织专题讲座,鼓励他们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找准自己定位和成功的方向。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笔者每次都会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方案,事后分析总结活动成果。学生都反映这样的活动体验深刻,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学科竞赛;主题;时间;空间;模式;管理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最好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形形各级各类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层出不穷,对学科竞赛的分类也五花八门。只有通过构建一套有效的分类体系,提出学科竞赛分类准则,厘清学科竞赛内涵与外延,才能避免造成学科竞赛管理混乱和措施不当等现象,有效减少竞赛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从而推动学科竞赛有效开展以及进一步发展。
一、学科竞赛分类准则的提出
我们可以把学科竞赛定义为学生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针对所提出的学术问题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通过一定方法(或模式)进行分析、构思、尝试,争取优胜的活动。不难看出,作为学科竞赛应该包含主题、时间、空间、模式四个要素。“主题”即竞赛的内容和核心,如某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主题“智能小车制作”等。“时间”即竞赛全过程或某一阶段从开始到结束的间隔,一般一次比赛包括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或答辩陈述)阶段等时间段。“空间”即竞赛所需要的场所,如决赛场所、预赛场所等。“模式”即解决竞赛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如手工制作、计算机编程、口头表述等。
不定主题科技活动分为以下三类:
(1)不定时间不定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它是大学生一种自我的不受约束的学习或研究活动。我们把它们称为自由学习研究类活动,如学术调查、科技发明等。
(2)定时间不定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时间规定可以半年、一年,但活动场所没有统一规定。我们把这种有组织的活动称为研究训练计划类活动,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实验计划、新苗计划等。
(3)不定时间有评比空间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我们把它们称为展示类活动,如“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它没有主题限制,没有时间规定,仅以申报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等活动。
以上三类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都不设主题,它们不具备学科竞赛特征,不是本文研究对象。在此列举能清楚理解什么样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才能称得上是学科竞赛,也更加明确了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与学科竞赛之间的区别。这对我们学科竞赛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规定“主题”的大学生学术竞赛活动,根据竞赛运作模式固定与否,我们把它分为非学科竞赛和学科竞赛类两类。其中具有固定运作模式的竞赛如知识竞赛、辩论赛、技能竞赛等,它们运作模式只有笔试、口试或只有验证型动手等形式,竞赛过程过于简单,学科性不强,只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我们认为不应列入学科竞赛范畴。
规定主题的具有不同运作模式的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我们列入学科竞赛范畴。根据时间、空间二个要素把它分为开放式学科竞赛、半开放式学科竞赛、封闭式学科竞赛、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四类。
(1)开放式学科竞赛,指不定时间有决赛空间的学科竞赛。该类学科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不受时间限制,竞赛所用场地也不作统一规定,仅以提交参赛作品参加决赛。如大学生机械设计、大学生智能汽车、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等。
(2)半开放式学科竞赛,指不定时间半定决赛空间的学科竞赛。该类学科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不受时间的限制,模型制作和决赛集中在统一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如大学生结构设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
(3)封闭式学科竞赛。该类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阶段定的时间统一规定,场地实行全封闭,如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4)半封闭式学科竞赛。该类竞赛准备阶段、理论方案阶段、模型制作阶段、决赛阶段定的时间作统一规定。竞赛场地分散于不同地点进行竞赛,竞赛期间参赛人员可以运用网络、书籍、各种文件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有关特征如下表所示:
学科竞赛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竞赛的发展和主题变化可以调整。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反映学生真实参赛水平,更加公平公正,从起初开放式调整到目前的半开放式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因隔年竞赛的主题不同,采取了两种不同形式竞赛,逢单年为半封闭式竞赛,逢双年为开放式竞赛(嵌入式竞赛)。
二、针对四类不同的学科竞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我们根据时间和空间对学科竞赛进行了分类,针对四类学科竞赛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以下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指导学科竞赛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得到较好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1)开放式学科竞赛一般是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竞赛。从竞赛主题看,一般采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要求参赛学生拟定解决方案或按所设置的测试标准设计制作作品。竞赛难度一般较大,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以及验证方案,进而实现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竞赛整个过程需要参赛者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这种特征决定了形式必须开放,过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如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竞赛。开放式学科竞赛的主体是参赛学生,同时需要教师在赛前进行指导和提供必要硬件、场地等帮助。开放式学科竞赛必须把诚信放在首位,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有的学生和教师不免会利用开放式竞赛特点,为了获奖而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为此,要实行诚信一票否决制,对违纪现象及时查处。另外,一方面在竞赛内容上增加决赛答辩评审环节在获奖的权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推行和健全竞赛举报机制,加强作品真实性考证。
近年来,浙江大学针对开放式学科竞赛,通过制定《浙江大学大学生竞赛管理条例》,规范和引导参与学科竞赛的师生行为,引导学生树立“重参与、重过程、争取获奖”的竞赛观,在竞赛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督促教师要以“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约束自己,在竞赛中以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我们还推出竞赛过程跟踪机制,实行网络监控、评议等等方法保证竞赛公平公正。我们充分认识开放式学科竞赛答辩环节的重要性,尽力为竞赛作出公平公正的评判。
(2)半开放式学科竞赛分两个阶段,竞赛理论方案设计(或竞赛准备)阶段和竞赛模型作品制作阶段。竞赛理论方案设计(或竞赛准备)阶段实行开放形式,竞赛模型作品制作阶段实行集中封闭形式。半开放式学科竞赛有现场集中封闭制制作竞赛作品环节,因此竞赛命题十分关键。在考虑题目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前提下,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如果主题选择偏难,会造成参赛队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制作竞赛作品而无法参加接下来的决赛。如果主题偏易,失去竞赛的挑战特性,不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激发,最终会造成评奖等级难以区分问题。
为保证半开放式学科竞赛的公平公正,必须有相对完善的竞赛章程作支撑。明确竞赛的性质、目的、意义、方式,组织机构及职责,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作品的展览、交流、转让,奖励等内容,使之体现原则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邀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专家学者组成竞赛专家委员会。
浙江大学承办了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该竞赛采取半开放式。为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一方面,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通过制定竞赛章程明确竞赛的宗旨、组织和规则,以及参赛资格、参赛形式、参赛经费、评奖办法、参赛时间安排、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另一方面,每届竞赛承办学校都制定实施办法暨竞赛指南,明确竞赛开展程序,作品的要求和评审标准、奖项设置的具体方法、参赛者必须遵守的纪律。在竞赛设置上,我们适度增加模型作品制作阶段在评奖中的比重,力争使竞赛公平公正公开。
(3)封闭式学科竞赛是在同一时间,提供统一的竞赛设备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封闭式学科竞赛有两个重要阶段和两个重要环节。两个重要阶段:第一,赛前准备阶段,包括制定竞赛规则,通知,明确参赛条件、竞赛范围,成立专家委员会、命题等。第二,竞赛实施阶段,包括场地布置,竞赛现场秩序维持,领奖及颁奖工作安排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对赛场的控制与调节,开赛后,要严格按照规则实施,对违反竞赛规则的选手及时予以处罚。竞赛中如果出现问题,要依靠评委会迅速解决,以保证竞赛不间断地进行。二是竞赛题的选择与确定,要考虑竞赛难易度,确保竞赛各奖项能顺利评出。
封闭式学科竞赛从形式上看,最为公正,但要避免 “以考代赛”和走入知识竞赛模式,所以不能过于提倡。另外,考虑到本科、专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竞赛组别上最好按高校学生学历层次分本科、专科组别制定不同的评审标准。由于封闭式学科竞赛场地限制,该类竞赛还不能满足各校参赛要求,竞赛可以通过开展学校或赛区的初赛与复赛,扩大学生受益面。
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封闭式学科竞赛,浙江大学已经开展十三届。我们重视竞赛的每个阶段和环节,统一竞赛规则与技术数据,保证了每支参赛队公平参赛,至今乃保持竞赛零举报的好声誉。我们紧紧抓住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一封闭式学科竞赛特征,通过竞赛题目的创新性、交叉性和多样性,以弥补封闭式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通过扎实富有成效的开展,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每年有3所高校3支代表队进入世界总决赛,约占全球3%,约占国内进入总决赛队伍16%,受到世界注目。浙江大学2003年以来每年参加世界总决赛,并在2011年第3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摘得全球总冠军。
(4)半封闭式学科竞赛是在规定时间分散于不同空间进行的学科竞赛。它与封闭式竞赛不同之处在于参赛队处于不同地点进行竞赛,允许参赛者可以运用网络、书籍、各种文件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允许参赛者外出加工、购买竞赛所需物品。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关键在于竞赛过程监控,通过设立巡视制度,进行随机随时抽检,增加现场答辩环节,对违规参赛者实行一票否决制达到参赛过程的公平公正。在评委的选择上,建立评审专家资源库,将为人公正、专业能力和水平在本学科领域突出、竞赛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纳入其中,每届从中随机抽取评委名单。另外还可以通过评审过程公开,允许被测试队之外的其他参赛队观看,一则互为监督,二则互相学习。
浙江大学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赛区秘书处单位。多年来,我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赛前制定严格的纪律制度和评审制度。竞赛期间赛区组委会组织巡视检查,委派巡视员进驻参赛学校。安排学生进行现场答辩;评审专家采取回避制度。在评奖结果上,采取公示制度和举报制度等等。通过以上针对性管理措施,浙江省半封闭式学科竞赛卓有成效,如全国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0年浙江大学参赛队荣获本科组全国唯一“高教社杯”奖项。2008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荣获专科组全国唯一“高教社杯”奖项。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学科竞赛的现状,找出发展规律,通过厘清学科竞赛内涵与外延,进行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管理措施,学科竞赛工作才能提高一个层次,才能富有成效持续开展。近年来,浙江大学在这方面已经迈开了一大步,取得了较大成绩,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争取让更多学生直接受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