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6:45:51
序论:在您撰写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科研育人;人文素质;实践
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地方本科院校的各项工作都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但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科研氛围不浓,教师科研水平不高,人才培养质量受到限制;忽视人文教育,学生人文素质较低;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强等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科研育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一、科研育人
人才培养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之根本。“育人为本,科研是魂”,育人是高校科研的本质特征,科研育人在高校也是无处不在的。高校科研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教师只有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的前沿,研究学科专业的最新问题,才能教给学生更多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和科研都是大学育人的手段和形式,教学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科学研究则是大学活力的源泉,高校教师必须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树立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将科研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1]。然而,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育人方式相比,科研育人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加全面,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科研育人”只是“研究型大学”才有的“专利”,而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科研水平低,不可能做到科研育人,甚至认为根本不需要努力去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十分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其实,科研育人适用于不同类型高校,只是不同高校的服务对象不同,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要求不同而已[2]。地方本科院校既不同于职业院校和中小学,也不同于科研院所,地方本科院校是培养创新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科研和教学是它的两大主要职能,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应该将其放在首位,然而,科研对教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研可以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地方院校应该重视科研的育人作用[1]。
提倡和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是科研育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虽然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是科研育人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部分重点高校和少数优秀学生,而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和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是不适合的,因而,要根据高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科研育人的形式。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和教学都比较薄弱,如果过分强调科研,那么就有可能对本不是很坚实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冲击[2]。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原则,源源不断地为教学提供新思想、新素材,为人才培养服务。
二、文化育人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文化育人。其主要表现为:在教育目标上,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成材,忽视成人;重视知识性、技能性、工具性,忽视思想、智慧、灵魂的培育。在教育内容上,重视专业性,忽视通识性;重视知识运用,忽视自由创造;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在教育形式和手段上,重视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重视他人教育,忽视自我教育;重视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3]。重视文化教育,突出文化育人,应该引起地方本科院校的高度重视,但本文主要讨论加强人文教育,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教育要解决的是“做事”的问题,人文教育要解决的是“做人”的问题。只有“做事”的科学教育与“做人”人文教育完整地结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地方高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实用性”的过度追求造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调,出现了重实用轻人文、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谋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致用[4]。大学教育不仅仅是通过科学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更不是简单的制器,而是要育人。然而,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由,只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许多学生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技能课的训练,轻视和冷落人文课程,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他们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必须彻底改变地方高校中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4]。(2)完善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文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建立由人文专业课与选修课、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组成的,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5]。(3)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专业课程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而且备受学生重视,同时,专业课教师又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精神是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6]。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的人文因素、渗透人文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良好的师德风范,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4]。(5)构建先进的大学文化体系。大学文化包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文化,具有艺术性和育人功能的、富有人文内涵的、以校园景观和校园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以及能够体现人文风尚的校训、校风等精神理念的健康高雅的精神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耳濡目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大学文化,是实现人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发展的灵魂。(6)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锤炼。由于人文学科对实践能力关注较少、对动手能力要求较低,因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理念与实践相互脱节。然而,人文素质不是封闭的、静止的、纯意念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因此,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将人文素质内化于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锻炼,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外化于行[5]。总之,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只有做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才能使学生既有科学素质、又富有人文精神,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则更多地强调实践能力的提高[7],因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8]。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必须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上岗适应能力和换岗应变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关键性作用,真正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特色;必须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要求。
地方院校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各种专业综合竞赛、社会实践等进行统一设置,构建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课程实验教学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现在的课程实验主要是一些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固定的验证性实验,且不同课程实验之间缺少联系,这种实验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应以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替换验证性实验,另外,整合相关课程实验,并且单独设实验课,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课程设计应该由单一课程设计向课程群设计发展,增强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学年设计的内容不要求有太大深度,但要有典型性、系统性和先进性[9]。毕业设计应紧密联系生产、联系社会,并尽可能臻于实用。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应该重视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而且还可以提供各种专业课程所需的项目。(1)实施企业参与模式,企业既可以参与课程设计,也可以对现有课程提出建议,从而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行业保持高度的同步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2)通过实习训练,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同时,企业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10]。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更需要通过课外研究性的科学探索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引导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训练是培养其基本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研实践训练计划,如举办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使学生知识来源与能力培养多渠道、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实力、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其办学类型和层次一般定位于教学型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以教学为主,并不排除地方本科院校重视科研的育人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高水平科研为支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要求很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地方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但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高人文素质、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彭小平,郑建生.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6):45-46.
[2]马海泉,胡秀荣,薛娇.对科教融合的几点认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吴培亨访谈[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10-13.
[3]刘献君.抓住四个关键问题 加强大学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40-43.
[4]陈元福,徐美玲.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98-101.
[5]杨艳秋.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省思[J].教育探索,2013(7):36-39.
[6]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21-27.
[7]严丽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中的两难问题[J].江苏高教,2013(3):85-87.
[8]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
[9]仲伟峰,何小溪.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37-139.
关键词:理科基地;平台教学;科研实践训练;强调学习兴趣
多年来,清华大学物理学基地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物理教育机构为目标,以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为己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现有体制,以“宽口径、厚基础、强实验”及“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指导思想,建立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教学体制和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各种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拔尖人才。
一、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培养拔尖人才
判断我们今天办学是否成功,是否一流,要看几十年;看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最终有多少能够成为学术大师、治国之才或兴业之士。因此,对物理系每个教师来讲,承担教学、培养学生是最基本的职责。教师对物理的热爱程度、对讲课的投入程度,将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对学物理的态度、甚至影响到对人生、对事业的态度。
1.人才培养目标与思路
物理基地包含物理学和数理基础科学两个专业的学生。
物理学毕业生应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外语基础和实验技能;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具备进一步在物理学科和其他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相关学科深造的良好基础和潜能。
基础科学班是清华大学为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于1998年开始试办的一个跨系跨学科的教学试验计划。通过同时强化数学和物理学的教学,基础科学班的本科生应掌握扎实的数学与物理学基础,并接受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实际训练。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向物理学、数学及校内其他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学科分流发展,根据自己的志趣与能力,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全校第21次教学讨论会期间及以后,物理系全体教师对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体制、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对构建理科平台并逐渐实现大类培养,逐步形成共识,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理学院本科大类平台课及培养方案,规定了理科各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理科大类及专业培养”目标,强调加强理科大类基础(尤其是数学物理基础)、扩展专业面和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教育流动通道,规定了在平台教育基础上辅修专业课群的学分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
新的教学计划体现的主要思路是:适应21世纪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大趋势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强调给学生宽厚的数学与物理基础,使其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人为本,尊重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减少课内学时,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和创新潜力;关爱学生,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博采众长,多风格,多流派,请最好的老师给同学上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以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2.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从2003年开始,在理科大类培养方寨的推动下,进一步拓宽了基础知识面。新的教学计划体现的主要思路是:
(1)强调给学生宽厚的数理基础,使其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
(2)减少课内学时,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
(3)注重人文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引导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以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5)吸收国际上不同风格的教学体系和教材,博采众长、兼容并包。
(6)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7)拓宽学生理科通识基础,允许专业流动和辅修其他专业。
特别说明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学会在研究训练中学习
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课程、教科书中学习,另一种是在研究工作中自学。课程学习获得的知识比较系统、完整,对打好基础很重要,但这样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已经相对成熟,仅凭这种方式获取知识,容易失去创造力。所以,我们提倡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研究性的内容和方式。在研究中学习到的知识比较零散。不完整,有些地方还必须要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探究。但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将来在研究前沿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物理学基地考虑到自身的学科特点、培养理念和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科研训练。经学校批准,基地先以基础科学班为试点,开设了连续三个学期的“专题研究(Seminar)课”。该课程为必修,每学期3学分。Seminar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研究,综合与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以利学生向主修方向分流和因材施教。
基本做法:在校内外聘请Seminar导师,由导师提出问题,列出必读文献,向学生公布。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选择题目和相应的导师。按Seminar课程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在小组内报告交流。在第三个暑期小学期进行全班性的Seminar进展交流。
(2)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基地除了在课程设置、引导科研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之外,十分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这必然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和创新潜力,杰出人才必然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1999年理科大楼落成,物理系结束了地处全校十几个地方的分散局面,全系师生会师理科楼,朝夕相处。学科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十分方便。环境优美、恬静,与此相对应的是学术活动十分频繁,报告不断。尤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落户清华大学和高等研究中心的成立,吸引了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纷纷来访,为物理基地的学生打开了通向前沿、了解世界的窗口。
基地还刻意为不同年级的同学开设了不同的报告、讲座。
对刚入学的新生,从2003年开始,开设了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每门16学时,吸纳10个学生。物理系请顾秉林院士、李惕碚院士、范守善院士和l位长江特聘教授上课,让大一新生就有机会与名教授探讨学术。
对大二学生,我们专门开设了物理前沿讲座(CurrentResearchTopics),每年16讲。从2000年开始,已经连续上了6届。全系所有院士,以及研究工作出色的年轻教授悉数上台讲演。让学生了解前沿,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无穷奥秘的兴趣。
我们还加强了针对本科高年级与研究生的Colloquium的组织与管理,请各领域最好的专家,报告
热点问题,场场爆满,很受欢迎。周四下午听报告,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的固定安排。
(3)关爱学生,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基地十分重视各类学生、各个时期学生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障碍,并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和人员投入。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是清华大学的传统,他们一般都是研究生,但都和本科生住在一个楼层。它们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有什么问题愿意找他们获得帮助。但在有些问题上学生更愿意找老师,甚至教授咨询,所以我们另设班主任。2001年以前,我们在每两个行政班派一位辅导员,一位班主任。辅导员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关心帮助60个左右同学健康成长。2001年实施新教学计划时,估计到学生有了较大的选择机会后会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决定班主任增加到每一个行政班派一个。并且,当时的系主任和两位副主任都兼任班主任之职,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2005年4月,全系教师大会通过决议实行教授接待日制度,安排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固定时间“出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诸方面的问题。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一位教授值班。每学期在选课、保研、期束、新生入学等关键时刻,更要加强师生接触。基地还十分重视学风建设。为了扭转学生中存在的学风问题,我们召开全系学生大会。大多数老师,包括7位院士都参加了大会。系主任、教师代表从不周侧面讲述学风问题。
基地还开展了“与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杨振宁、彭桓武、何祚庥、姚期智、黄祖治、林家翘等学术大师相继和同学们见面。
2006年建立了导师制,导师既是老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要和学生谈心,经常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或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及时将同学的普遍性问题反馈到系相关部门。经常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热爱专业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同学在学习和选课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并根据同学的特点,对其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咨询意见。
二、硬件建设
1.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
在学校的支持下,1999年9月物理系的部分单位搬进新建的理科大楼,科研环境以及近代物理和高等物理两个实验室的条件得到了可观的改善。学生收益面最大的基础物理实验室、很有特色的Nobel奖实验室、深受学生喜爱的趣味物理中心和已建成新的教学用天文观测实验室都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2.图书资料
图书资料初见规模。“九五”期间,利用基地基金,我们购买了八千多册书和专业期刊、与教学有关的软件、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和素材等,但由于复系时间短,积累不够。“十五”期间,加大了投入,使资料室的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大大支持了我系的教学工作。新成立的天体物理学科,争取国际同行支持,很快就建立起天体物理阅览室。
3.研究训练基地建设
研究训练基地主要是物理系的3个相关国家重点学科和三个教育部与科技部重点实验室,还包括量子信息、应用超导、天体物理及原子分子与纳米科学四个跨学科中心。近五年来,在科教兴国和建设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支持下,实习基地的建设获得显著成效。在学校“211工程”和“995工程”中,物理学科均得到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实验室得以建设和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
1.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物理基地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不妨看一下历年物理基地录取新生的成绩在清华招生各专业中的相对排名。1999年前,约排在清华30个招生目录上公布的理工科专业后1/3位置:到了2001年开始,跃入前1/3位置,2001、2002、2003三年的稳定在前10名位置;2005年招生结果物理系列各专业第6,而基础科学班则名列各专业之冠。我们并不认为,高考多几分少几分就一定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给我们一个信息:物理在升温,逐渐成为许多优秀青年向往的方向。每年各系有许多学生要求转系到物理系来也说明了这种趋势。
那么有了好的生源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吗?这还不一定,最重要的条件是还要有一流的师资。物理系及基地历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我们认为大致应该有三个条件:其一是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能够引领优秀学生、启迪优秀学生;其=是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肯花精力投入教学;其三,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物理系在2003年教授大会通过的决议中决定实行Tenue in Track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的学者来此任教,几年后再到国际上评估,合格的留下,不称职的流动,这是物理系师资队伍提高水准的重要举措。
2.建设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教学骨干队伍
关键字:新型人才;青少年;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通过活动开展,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培养其学习能力,鼓励实践、探索、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每位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为了达成愿望的实现,在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和文化课补习上不惜重金。认为文化课相对的优秀便可“成龙成凤”。
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每每提到发明创造,家长和学生的脑海里都情不自禁的联想到爱迪生、牛顿、居里夫人等与我们差之千里的伟人伟事。让青少年去迪生未免有些贻笑大方。家长普遍的这种心理,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小学生究竟如何做到国家对其一直提倡的发明创造呢? 发明创造从广义上说,既有高科技的大发明,也有小科技的小发明,青少年在有限的知识前提条件下无法创造航空航天,也创造不了飞机导弹;但是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作一些小发明。国家对青少年提倡的科技创新,不是要求发明的成果史无前例,而其深远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全方面的成长和自身各种潜能的引发。
从古至今每一个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不起眼的小发明开始,从失败开始。正是青少年在常人熟视无睹的小发明中,培养和锻炼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以后的伟大创造奠定基础。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曾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发明创造,创造意识非常重要。当有人称爱迪生是天才的时候,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而那1%的灵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日常生活身边,有不少青少年看到其他同龄人的发明成果以后,十分惋惜,原来原理是如此简单,惋惜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机会。生活处处有科学,发明就在你我身边。你的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你缺少一件十分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创造意识。每位青少年都希望自己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兴趣是进行发明创造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必须重视创造兴趣的培养,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兴趣和能力的收获是任何都无法估量的。
二、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提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科学素质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信念,并具有实施、应用处理和参与实际事务的能力。在公众的意识里,已经认识到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使国强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将为培养科学技术新型人才打下结实的基础,也为发展国家经济建立科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处于把升学作为最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阶段。但凡与升学有关的各种科目补习班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加,从小学入学到高考,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的标准。这种片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个人潜在能力的爆发,束缚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长。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本应该是生活与精神又与科技的交流活动,这些是不能仅凭一张试卷就能概括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而深化对科学技术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发展其对陌生事物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多样的探究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露出新型人才的一角。
三、培养科学素质教育 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交替,人人都需要知识的充电。 “少年强则国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是提高其科学认识培养科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兴趣才能有产生探究的欲望。青少年的兴趣需要引导,经过科学教育的引导,其可能会对科技产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展望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我国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引以为荣的惊喜。遗传学告诉我们,在基因组中的DNA决定了个体在生理结构上和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因此,让青少年学生在做中发现、感悟、理解、探索,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动态的探索活动尤为必要,而实践可以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宝贵的感性知识,是学生经历、感受、体验和获得知识的源泉。实践又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如果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能利用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作用,充分动手操作,尽心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助于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智慧潜能。
四 、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
为了拓宽孩子智力发展的空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可以广泛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的管理人员及师资可由退休教师、退休技工、熟练工人来担任,主要起到管理和技术指导作用,人员不宜多。平台还可以开设“技术培训”专题频道,播放趣味科学、实操技能、机械制造与维修等知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的作用。
五、建立家庭小实验室
关键词:服装设计;课程;改革教学
服装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融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一体,从设计思维的萌芽到服装结构的制定,再到缝制加工后流通市场继而被消费者接纳,这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在当前的服装教学中,国内大部分中职服装专业课程之间的设置是独立的,各门课程建立分水岭、独自为政,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不系统,难以将课程之间知识内容进行转换、互通。比如服装设计课程中学生只重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强调灵感的来源,而作品的实用功能和构思表述却显空白,忽略内涵设计服装无法实现;有些学生结构制图非常工整,但审美能力则一塌糊涂。这种课程的独立教学现状和学生偏科现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通过自己所授课程的教学来减轻这种状况,是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理清服装专题设计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服装专题设计课是服装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该课程知识点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经济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学科知识有密切关联,这就要求服装设计人员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美学修养。对于服装专题设计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服装款式设计或服装效果设计;在设计的初始,由于灵感的触发设计师的头脑会有由某一花色或材质的面料所形成的一定样式的服装,甚至连同人体的整体着装形象,并以效果图的方式进行记录。但设计的具体实现以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必须到结构设计图中去验证。服装结构设计图是将款式设计具体化、精确化和数据化的工作,它是将设计师头脑中形成的形象进行一次立体转平面的成型过程,将虚构的设想用平面形态的二维图形来绘制。服装工艺则是将二维图形转化为服装裁片,通过制作后穿着在模特身上再一次进行三维立体的展现。由此可见,有了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才能使服装设计的方案得以实现。服装设计把握的是服装的宏观效果,而结构设计把握的是服装的具体关系。前者是艺术的,审美的呈现,后两者则是科学性与技术性的体现;设计是灵魂,结构是关键,在教学中都不可偏废。
二、多方位着手服装专题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内容。本课程在笔者学校只开设一个学期,每周4课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依赖教材,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每一或两周讲解一个专题,学生则主要以收集资料进行修改或创新效果图设计为主。当前市面上服装专题设计教材很多,内容主要以创意设计和成衣设计两大类为主,不过每一个内容牵涉的章节很多,学生学习以后收效较少。考虑到学生学习效果、结构和工艺课程所授内容以及学生就业方向等,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采用以教材为参考,精简教学内容形成项目。在专题设计课程教学中选择以女装设计和研制为主,将课程分为5个项目:创意设计——礼服,成衣设计——职业休闲装、生活装、运动休闲装、牛仔装,通过重新编选教学内容力求与结构、工艺教学同步。
(2)改革教学目标。精简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每次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清晰知道,本次教学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是什么,并确定一个详细的教学目标。对于中职学生的教学目标确立应该不单纯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应该有别于大学的设计性思维培养,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主,包括企业非常看重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题的方法能力,以及让学生在每一个内容的学习中同时获取系统的专业技能,真正体会自己的设计作品能否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在获取设计专业技能同时增进结构和工艺的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改革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依照教学惯性进行系统理论知识讲授,封闭式地开展练习。简单生硬的教学环节,无法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专业知识,甚至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养成生搬硬套、按部就班的习惯,在真正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操作中反而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两个环节的对接。借鉴德国的专业教学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采用项目教学法,将课程的每一个内容定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从搜索资料——确定构思——分组设计——绘制纸样——裁剪面料——缝合裁片——展示作品整个环节完成。在每个项目中,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也通过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了一次设计、结构、工艺课程知识的转换联系,明确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可以转化为真实的成品,而增强自信。为了使每一个项目发挥学习的最大效率,在各个教学环节笔者又进行了如下新的尝试。
①多形式分组。在教学环节,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分组要考虑许多综合的因素,如学生的专业成绩,男女学生的比例,学生的性格差异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一次新的分组,分组采用抽签分组、自由组合、教师搭配组合等不同的形式。多形式的组合既可满足学生自我组合的愿望,又可以达到教师预期的合理搭配效果,可使学生不感枯燥,充满新鲜和趣味感,增强专业学习兴趣。
②企业角色的承担。每个项目小组由4~6人组成,按照企业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确定一个主要的角色,如设计部、纸样部、车间部、质检部、展销部。在小组合作中,当轮到某个环节的时候,该成员负担主要指挥和协调作用,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逃避、偷懒的现象产生,也可通过该形式培养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
③不同专业任务类型的承担。小组确定之后,教师布置项目任务。第一次任务,一般由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各小组通过自选和抽签确定不同的任务进行完成。如设计生活装,可以选择从风格来分类,不同小组设计不同风格的服装。而后期的每一次项目任务,则先由各小组找出不同类型,再组合任务类型,进行交换任务的方式,完成项目。这样每次项目可以设计和研制不同或多种服装类型,最后通过每一小组的汇报,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则可以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④缩比例制版、手缝工艺的成品制作。专题设计课程虽然要考虑设计与结构、工艺的联系,但又不能以结构和工艺为主,否则就违背了课程的主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缩比例的方式,让学生将设计的作品用缩小的比例、制版,并用手缝的方式制作出成品。这样既不和工艺课程、实训场所冲突,也可快速看到设计的效果,使学生清晰了解制作后的成品和设计出入在哪里,并能及时修改设计作品和服装成品。
⑤重视评价过程,收获学习成果。制作的过程教师必须不断参与,并及时为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这也要求设计课程教师全面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学生成品完成之后,要求利用多媒体或海报的形式,让各小组展销部负责人对本小组的作品进行汇报,主要讲述运用了哪些专业知识,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解决,哪些问题解决的不是很完善等。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各小组分享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可以从该小组的汇报中学到本小组没有学到的知识,这个过程时间一定要给予充分。同时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之间互评方式,肯定学生学习的成果,并提炼总结课程重点专业知识。
服装专业的教学,无论是服装款式设计,还是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如果各门课程完全独立教学,将会使学习缺乏知识的系统性,也会使学生就业出现局限性,学生一旦走入工作岗位将无所适从。同时教学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训练满足上岗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带着狭隘的职业技能走向社会而适应不了社会。对于现代教学,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多方面发展学生,这样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才有韧劲和后劲,也将不会面临结构性的失业。
参考文献:
[1]周萍.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技师学报,2001(1).
[2]吴国智.项目教学在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
索,2012(7).
关键词:广告设计;美术基础;创造性思维;广告专业人才
中职学生基本都是初中毕生,还有初中未毕业的,还有就是在社会上参加过工作再回到学校的。读中职的这类学生,相对文化基础薄弱,美术基础普遍不好,甚至很差。所以,对选择就读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提升他们的艺术熏陶和美学意识,基本上是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用艺术武装他们的美学意识。
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关键在于创意,无论就读的是哪一种生源,我们的培训目标都是始终不渝地把他们培训成广告设计师。而在广告设计的专业开设美术基础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美的意识,培训学生的美学修养,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广告专业人才。
一、我校广告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现状
现在中职学校的培训,重视“蓝领”人才培养。想从事广告专业方向的学生,有的文化基础差,美术功底普遍不好,但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美术基础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绘画技能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的。在一年级,开设绘画基础,包括素描和色彩、设计基础、美术鉴赏课程、计算机基础课,在下学期可以开设少量的CorelDraw或Photoshop的课程;二年级,重点开设CorelDraw、Photoshop或者AI的电脑设计类的软件课程。从手绘创意到电脑设计,学生通过美术基础与艺术设计的训练,可以把自己的创意作品在电脑中完美体现出来。
二、素描和色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绘画属于视觉和造型艺术。要告诉学生如何构图,如何选色彩。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怎样去表现一幅画的意象,体现自己所要表达的理念。学习素描色彩并不是单纯在于临摹,关键是通过学习素描来表达自己想要表现的物体和平面形象。
(1)线描能力的培训。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透视原理,能把物体的形状通过线描表达出来。把握住透视感觉即可,不用一味地进行全方位的素描训练,比如如果一味强调比例准、结构准、造型准,这样不仅起不到培养感觉、发挥想象的教学目的,反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达不到“通过素描,训练思维,发展技能的目的”。对于广告设计方向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运用线描。通过学习,用线描来表达物体的基本形状。自然而然,我们教师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侧重,而不是一味强调临摹,强调像不像。所以,对美术功底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学起来也不会感到有压力。
(2)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个从认识到改变的进程。①在素描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应该重点放在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做才有利于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在素描基础训练上,要注重构想能力的训练。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广告视觉设计大师或者从世界经典广告设计作品中感悟到创作的灵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在学生的思维中贯串“设计的灵魂在于意,不在于形”的理念。②在素描课堂上,尝试“联想与想象简笔训练”的课程,例如布置“以基本形态苹果、铅笔、条形码等图形为原点进行联想,寻找形态与其相似的形象”的作业。通过这些基本形态的形似或意连的简笔画练习进行想象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设计基础的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课。我们广告设计专业可以把设计基础的课程重点放在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
(1)平面构成的课程是让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形式,以此了解平面丰富的构成方法。平构课程应该以多鼓励学生自我创造平面形象的基本练习为主,当然是给定主题。对学生进行点、线、面这些设计元素构成的基本训练,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掌握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同时了解和掌握对称、重复、渐变、发射、变异、密集、对比、分割和错视等基本形式。一幅好的作品,必然会通过一定的构成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布置课堂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平面构成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的设计意识,以便能创造出学生所要表达的平面图形,比如稳定、和谐、运动、夸张等不同的画面风格和视觉效果的作品。比如,可以在教学中布置类似“尝试在四个正方形画面建立一个表达以下四个单词所表明的含义的平面形象:分、合、聚、散”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
(2)色彩构成课程,是探讨色彩的物理现象和色彩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关系的课程。色构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色彩的功能与表现方法上。总体上通过对色彩的认识掌握色彩的形式美的法则。色彩的关系包括: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让观众获得美的感受。色彩构成的学习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今后学生设计作品中色彩的修养。在色彩构成课上可以把重点放在色彩与情感上、与心理的训练上,把设计的观念融入到色彩构成课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分析,如“色彩与情感”“色彩与自然”等等。比如,可以在教学中布置“尝试在四个正方形画面建立一个表达春夏秋冬的平面色彩形象”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
(3)培养学生审美认知能力,能够掌握绘图工具及一些手绘的表现技法和效果是色彩构成课的重点。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电脑进行辅助设计,比如让学生利用CorelDraw矢量图软件进行学习。比如空间混合练习,如果用手绘训练,学生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画小方格,然后还要用调色盘来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并涂上。这样不但耗时,而且效果也不一定满意。如果用CorelDraw的网格工具,不用一分钟就可以完成小方格,几分钟内就能填充好颜色,效果非常之好。通过软件的演示方法,可以有效地把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浪费在格子和如何调颜色上面,为后面的电脑辅助设计课程打好扎实的功底。
四、美术鉴赏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见识的课堂
西方现代美学的开山鼻祖克罗齐曾提出:“艺术是直觉,直觉表现情感,艺术就是抒情的直觉。美就是直觉的表现。”美术鉴赏是人们通过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的过程,以此获得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活动过程中,会逐步提高审美的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让学生有目的地、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学生会逐渐养成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说,美术鉴赏课的赏析重点可以放在赏析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方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赏析传统的国画、西洋画。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前,广告设计专业人才日益热门。在广告设计专业类学生中,必须提高学生的美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都贯串在美术基础教学的系列课程中,所以美术基础课显得举足轻重。
以上,是我从事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中职学生除了要熟练掌握设计类软件比如Photoshop、CorelDraw和AI外,还要加强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今后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创意决定设计的灵魂,一幅好的作品创意是放在第一位的。把学生的创意和技术完美结合,美的作品就会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堂导入;基本方法;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教学中,熟练地运用导入式教学的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堂课都能保持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不容易实现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有极强的探究欲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要想实现优化导入,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课堂导入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 导入目标要明确
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明确课程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导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系统而完整的设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顺利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2. 导入形式要多样化
如果课程导入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很快就会觉得课程枯燥,从而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导致课程目标和课程要求难以实现。为此,在进行导入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导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为保持学生对课程的求知欲做好准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导入过程要简洁化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整堂课学习的一个铺垫,而不是重点教学。因此,教师在导入时不能占用大量时间,应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激发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教学课程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4. 导入内容要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进行课程导入时,适当地融入生活实际,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能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1. 直接导入
这种直奔主题的方法能使学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很快进入对新知的探索。
2. 复习导入
这种导入法注重了新知和旧知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于学生酝酿其学习情绪也比较侧重,因而在进行教学导入的过程中,有利于构建信息技术整体知识结构和体系,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 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故事和身边的生活事例等手段,在教学中创造围绕课程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培养情绪,让学生在该种氛围中去感受、领悟课程,追随老师的导入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中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4. 问题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导入。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课程内容,有意识地设计悬念和问题,以促进学生认知冲突的产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程导入创造有利条件
5. 趣味导入
教师用猜谜、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进行新课程的导入,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课课堂导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课堂导入应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切忌过深、过难
课程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过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进行课程导入的设计,通过这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设计来实现课程导入的目标。此外,进行课程导入设计时还要避免将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课程内容涉及到课程当中,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导入的顺利进行。
2. 课堂导入应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设计和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进行充分考虑,避免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冷场”的情况。因此,设计课程导入的方法应多样化,对学生要富有吸引力。
3. 课堂导入应简要概括,注重实用,切忌过长、过多
教师在导入时要掌握好时间,力求简洁明了,对学生有所启发。同时,导入要避免过长、过多,以免影响整节课的效率。
4. 课堂导入运用的材料应准确无误,否则会误导学生
无论是何种学科,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正确把握都是最重要的,利用导入式教学方式时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正确、科学、合理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导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课程进行全面掌握,对课程内容形成正确的认知。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导入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与学习兴趣为目标,以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群;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5-1276-03
Strengthening Program Designing Curriculums Group Construct to Cultivate Computer Applicative Talents
LEI Hong-Yan, ZOU Han-Bi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4150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gram design capacity is a key factor of measuring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of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rate for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applic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process.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planned computer science programming courses Group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school, to eff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 tof program designed, and to promote computer science applied talents clutivate.
Key words: program designing; curriculums group; computer major; applicative talents
目前虽然国内许多高校在开展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在开展课程群建设研究,但由于我国开展课程群建设时间较短,对课程群建设尚缺少完善的理论支持。我校以课题立项的方式正在开展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工作,将深入研究课程群建设理论、课程群建设的实施方法和课程群建设绩效的评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课程群建设的现状,对课程群的建设理论进行分析,并对课程设计课程群进行规划设计,切实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促进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 课程群建设的实际情况简析
至今为止国内许多高校以多门课程组合的形式进行课程群建设。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中提出了要注重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后,许多高校陆续以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展了相同或相似的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工作[1-2]。但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有许多的实际问题并不是课程群的研究者所能左右的,如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知识点的分解与融合、师资力量的分配、课时数的确定等。一般的学校在教育部的本科合格评估中对这些问题都有严格的界定,一般的研究者不可能随意更改,所有现在许多与课程群相关的改革研究工作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甚至是理论设想的阶段。这样问题的解决实际上需要学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可以使课程群建设的研究者在提出方案后能进行必要的探讨、论证,并能进行实施。
我们学校对于学科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如确定了学科发展方向、确定了学科带头人、建立了与学科发展相关的精品课程等。对于课程群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现在正以课题立项的方式对课程群建设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准备以计算机专业课程群设置为例,提出课程群设置的有效方案、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为进一步实施课程群建设和课程群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 课程群建设的原则
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密切联系、互动有序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整合构建的课程集合,它一般从属于某个学科门类,有着整体的教学要求,具有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群内各课程之间能较好地体现出有机渗透性和整合性,有利于发挥群体优势[1]。课程群是基于知识体系构筑的有机的课程体系模块,是课程群师资的优化与整合,是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主体,也是承载课程群建设的实体。因此,课程组设置的原则是在整合课程资源、构建新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坚持个人自愿与系部统筹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院范围内将所有教学的专职教学科研人员进行重组,并按不同课程模块来整合师资构建课程组。笔者根据文献的分析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课程群建设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 核心课程地位突出原则。一个课程群中的核心课程应该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核心能力,对提高该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3]。课程群中的其它课程课程是作为该课程的基础并为该课程服务的课程。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知识点的分解与融合、教学内容的衔接、师资力量的分配、课时量的均衡等方面要充分突出核心课程的地位,都要围绕核心课程展开。核心课程体现了课程群在专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专业的分支方向。
2) 课程相关性原则。课程群不是几门课程简单的组合、叠加,而是基于知识体系构筑建立有机的课程体系模块。课程群是由教学内容相互联系、逻辑和结构上可以规划整合并形成有机整体的相关课程组成[4]。从内容上看,各门课程相互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与传承关系。课程群建设弱化了课程的独立性,强化了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凸显它们为共同培养目标的服务特征,突出各课程所蕴含的技能定位,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中的技能点抽象出来,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课程教学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课程群在形式上与课程教学模块相似, 但它注重技能培养,弱化课程个性概念, 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围绕技能培养目标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改革,打破课程间壁垒,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群建设时,充分考虑课程群内诸课程在结构、内容、教学学时数及时间分配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 目的确定原则。程群的建设,要有利于疏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5]。课程群的建设,要便于专业教学计划的组织与实施。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设置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合理和优化, 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有助于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对其它课程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同时有助于推行以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施。课程群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深化课程改革、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群建设要有效实现专业建设的规模效益,删除课程间内容重复的部分,增加了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特色的新内容。对课程内容整合,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群建设要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素养的养成和团队精神的形成。课程群建设要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否形成一支教学能力强、专业技术扎实、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衡量课程群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
4) 资源整合原则。课程群的建设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课程群如何融合和分解,它是对课程的再设计。课程的再设计应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群的各门课程从内容上看,相互之间的内容纵向有传承关系、横向有内在联系,但又自成体系。为此课程群建设必须立足整个课程群体,对课程群的所有内容进行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特色的新内容,使课程功能更完善,从而实现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和功能的优化。课程群建设是课程组合知识体系的重组,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理论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是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再设计。课程群建设与单一课程建设显著区别就是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整合。为了删除繁琐、重复和过时内容并增加新的内容,必须跳出单门课程建设中过于强调课程内容系统性的框框。要立足于大课程建设,即将几门课程融合为一门大课程,并对这一大课程进行系统的内部结构调整及内容的重组。
5) 学科发展原则。在课程群的建设中要紧密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应该除掉过时的且与学科发展不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与学科发展相关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识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等教育中学科发展中知识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在学校不可能把所有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全部介绍,但有必要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与课程群相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作用,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
3 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规划
1976年瑞士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算法+数据结构=程序。他认为程序技术在数据某些特定表示方式和结构的基础上对抽象算法的具体表述。在此,程序设计课程课程群可以确定由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四门课程组成。对该课程群的建设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
1) 知识点的分解与融合。属于同一课程群的课程之间在知识点上有一定的相关性,知识点有重复的情况,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和融合可以使课程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层次分明,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了解所学知识的递进关系[6]。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包含的内容为:数据类型、函数、数组、指针、构造类型、文件;数据结构的内容为:线性表、树和二叉树、图、查找、排序;离散数学的内容为:数理逻辑、函数和关系、树和图、代数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包含:递归与分治法、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分支限法、概率算法、线性规划和网络流、完全性理论与近似算法。数据结构与离散数学是数据结构的先修基础课程。数据结构的树与二叉树、图与离散数学中的图论虽然描述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但实际内容一直,存在重复。从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出发,在图论中以图的基本概念为主,重点突出几种特殊图的特点与应用;在数据结构中有关图的内容可以作为阅读内容,重点介绍图的存储结构、图的表示与实现以及与图相关的算法。
在数据结构的学习中,许多学生觉得自己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学习吃力,主要原因有个方面:一是在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过程课时少,在开始的时候老师为了使学生入门,讲得认真仔细,花费了一定的教学时间,在后面讲指针、构造类型的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速度快、内容进行精简,学生以为不重要,没有很好的掌握。但这部分内容在数据结构的学习中基本上每章都会使用。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应该考虑到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学习一们课程的时候,即能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又能了解该课程相对于后继课程的重要性。
算法分析的一些内容实际在数据结构中也有体现,如算法分析、递归、回溯法。在数据结构的学习过程可以把这部分知识加强,而在算法分析中这部分内容可以不讲,可以作为学生自学部分。这样可以避免前面讲了学生不清楚,而后面再讲,学生认为前面学了,不重视。
2) 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实验教学在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程序的实现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在程序的编译调试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在实验教学中,老师不像理论课那样讲,主要以学生上机调试程序,解答问题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整合。程序设计的实验主要以验证实验为主,包含简单程序设计、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函数的使用、数组的使用、构造类型的定义与使用。
离散数学大部分学校都没开设实验课,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但实验课的开设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推进数学知识的应用,如电子科技大学就在理论数学课程中开设了实验。数据结构的实验内容主要以应用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基本操作的实现外,在实验中要整和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相关的内容,如指针、结构体等的。
算法分析与设计的实验内容在验证与应用的基础上,可以对算法的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算法性能的改进,再使用高级语言编程进行验证。
在课程群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都是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作为编程工具,所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实验教学应该明确每堂课的任务和目标,老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学生课前准备,实验中老师答疑问这样一个步骤来完成。在内容的整和上主要是根据内容的约束关系进行整和,打破课程、实验、师资等方面的壁垒。根据培养目标,从逻辑上和结构上加强各门实验课程的联系和综合,使教学资源实现共享配置以提高整体办学效益。
3) 综合课程设计的构建。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为毕业设计作准备。根据教学计划,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都开设了课程设计。但大部分课程设计的选题都是在重复实验的内容,由于在实验环节没有过关,课程设计成了上网下载调试,最后学生为了应付完成任务就相互之间复制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课题的选择,设计内容的要求要能整和该课程的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课程的应用范围,掌握任何进行应用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构建综合课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课程设计按照一个完成的项目要求设计,具有一个完整的功能,具有实际意义,以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综合课程设计可以在课程群所包含的所有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开始,在时间的安排上不能像课程设计那样安排一周、二周的时间,而是分段集中讲解、答疑、跨学期进行。在题目的论证、文献的阅读、资料获取、设计、编程过程中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让课程设计不成为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找到学习的方法与学习的乐趣。
4)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规范。按照教学管理的要求,任何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都要严格的时间限制,但由于师资水平和学生能力的差异,使不同班级不同老师讲授的同一们课程进度不同一,内容也课程存在增减。为了达到课程群在知识点融合、分解过程中取得整体优化的功效,规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尤显重要。
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章节进行规范,每章老师要讲述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课时上有一定活动范围,但要讲的一定不能减,否则学生考试的时候是通过了,但在后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前面课程的基础不扎实而学习困难。规范过程可以在相关责任人组织课程群建设的相关老师在集体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完成。
实验教学是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的关键,因为它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实验课时相比课程理论课时少,基本上是一次课一次实验。现在一般学校的实验课是上课的时候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就开始编程,但实际上由于学生能力和时间的限制,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根本完成不了实验,有的同学可能根本无法动手做,因此实验教学内容应该进行规范。实验教学首先要规范教学顺序,其教学顺序是:老师布置实验内容,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老师讲述实验的具体内容,学生实验完成的内容。教学内容也要严格规范,使学生一次实验就能掌握一个知识点。
5) 基础理论与热点理论的关联。计算机科学发展速度非常快,而课堂教学的教材服务教学的时间较长,一些与学科相关的新理论在教材中并没有体现,但学生毕业后涉及这些新理论的概率非常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知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群建设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的热点理论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包含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数据挖掘、智能计算、网格等多方面,这些问题实际都涉及到算法,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在研究算法、提高效率、提高算法执行结果的质量以便更好的应用到实际应用领域中。在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适当引入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方向,明白学习内容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束语
课程群建设从逻辑上和结构上可以加强各门课程的联系和综合,使教学资源实现共享配置以提高整体办学效益,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课程群建设水平、实现课程群建设的规模效应、提高课程群建设效益等。通过对课程群建设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针对的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进行规划。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议可以解决一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增强学生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促进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112.
[2] 郭必裕.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3] 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25-27.
[4] 胡恩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设计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