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08 16:45:48

序论:在您撰写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

第1篇

一、概念界定

基于移动端的老年远程教育市场,是指教学对象为老年人群、使用移动互联网为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老年远程教育市场是养老产业中的细分市场之一,属于“养老产业三大板块”(养老住宅市场、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日用品市场)中的“养老服务市场”,属于“养老产业细分市场”中的“老年教育市场”,属于养老产业的“衍生产业”中的“教育培训”。另外,老年远程教育市场也属于“智能养老产业新业态”的“智能文化服务”中的“网络教育”。

二、现状分析

(一)需求数量

我国移动端老年远程教育市场需求量大。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增长态势明显,且还应考虑60岁以下退休或下岗的人群,预计,2014-205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2.12亿增长到4.97亿,老龄化水平将由15.5%提升到34%,是同期全球老龄化平均速度的约两倍[1]。在知识型社会中,接受教育成为老年人的重要追求之一,这意味着我国老年教育有较大的潜在需求。

(二)需求类型

老年教育学大师麦克拉斯基基于西方社会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一是应付需求;二是表现需求;三是贡献需求;四是影响需求;五是超越性的需求。另外,也可将老年人学习的动机分为五点。第一,补文化课,圆“大学梦”;第二,学习知识,与时俱进;第三,学习保健知识;第四,学习教育孙辈的方法;第五,结交朋友,减少孤独感;第六,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

(三)需求内容

一是学习目的,包括有学习群体相互交流;学习多方面知识技能等。二是学习内容,包括健康知识课、电脑培训课、器乐课、文艺课、摄影课、书法课、绘画课、太极课等。

(四)抑制因素

1.认知程度不足

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手机感觉陌生,畏惧心强,自学能力低。多数老年人拥有手机和网络,但上网时间特别是上网学习时间少、花费少。詹霞等(2016)的调研显示,40%的老年学习者会使用网络交流工具,60%的老年人不会使用网络交流工具;25%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学习,20%的老年人偶尔上网学习,55%的老年人不会上网学习[2]。柳华盛(2017)的调研则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听说过移动端学习,超过40%的老年人已经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3]。

2.健康状况不佳

一方面是身体原因,老年人普遍视力、听力下降,看手机屏幕的文字比较吃力,存在使用移动型学习设备的客观障碍;另一方面是心理原因,部分老年人对手机、无线网等新生事物具有排斥心理,不易接受新型学习方式。

3.资源整合度低

目前我国基于电视、电脑的远程教育已得到初步发展,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也比较丰富,但是尚未整合至手机平台,加之适合老年人的、且适用于移动端的“微课”较少,造成老年人学习的搜寻成本较高。

(五)供给分析

较之于传统的面授教育模式,老年远程教育具有开放式、普惠式等特点,且具有覆盖面广、便捷、质量有保障、个性化等优势。然而,目前,存在抑制移动端老年远程教育市场的市场供给的因素。

1.社会资源供给不足

一是社会网络环境;二是课程学习内容;三是老年群体的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目前,随着无线网覆盖面推广,社会网络环境已大大优化;但课程学习内容和老年群体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不足,特别是与移动端相结合的课程活动偏少。老年教育具有公益性的特点,政府财政的补助尤为重要。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市场活力欠佳,是资源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2.移动学习设备缺乏

虽然可供老年人学习设备看似种类繁多,如电视、电脑、PAD、手机、收音机等,但真正为老年人学习提供专门服务的电子产品较少。就移动设备而言,普通智能手机的定位人群多为青年人、中年人,各方面均不适宜老年人使用;而“老人机”更似“傻瓜机”,设计单一、操作简单,但牺牲了作为学习设备的功能。

三、结论与建议

(一)社会资源供给

一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强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整合现有资源,如老年开放大学课程,将移动平台与相应的课程、活动对接,建设基于移动网络的老年教育资源库;三是生产适合老年教育的移动设备,破解目前老人机功能不足、智能机对老人友好程度较低的尴尬局面。

(二)移动平台建设

一是提供移动端平台的交流?贤ǖ那?道,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手机APP等;二是建立友好的操作界面,如设计简洁清爽的界面,提升视频的音质效果,将字体调整为大号;三是提升平台的实用性和反馈的及时性。

(三)课程内容设计

一是有健康养生的系列课程,如健身知识、养生知识;二是有满足兴趣爱好的内容,如琴棋书画、养花垂钓、电影电视等。三是整合学习资源,不仅要加强建设移动端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整合、推广,确保老年群体能够对信息有充分的了解。

第2篇

一、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约翰·海因里希·裴斯泰洛齐是世界影响巨大的伟大的民主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值瑞士社会处于封建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时期。在家庭、学校中有民主进步倾向的教师及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裴氏成为一个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者,他在青少年时便立志要献身于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的事业,并为此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

1、实验和著述活动

裴氏自大学毕业后,就开办“新庄示范农场”,他试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农业种植示范实验,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结果实验失败。裴氏以不折不挠的精神总结失败教训,苦苦思索,选择—条通过教育贫苦儿童的手段,用教育的方法去提高人民生活、改良社会的道路。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他从1774年开办新庄贫儿教养院开始,直至1825年伊弗东学院关闭为止,前后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在新庄、斯坦斯、布格道夫和伊弗东等地,结合教育实践,坚持不懈地长期进行教育实验,作教育演讲,宣传新教育观,推广民主教育制度,同时还以惊人毅力,在接受前人和当代科研新成就的基础上,以求知探索精神,寻找教育规律,开拓教育理论新领域。

2、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理论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思想主张不是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来的,但真正付诸实践把二者的结合看作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却是他的功劳。

裴氏重视劳动教育,视之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裴氏所说的劳动教育包括:身体器官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手工职业训练,以及其它一切有实践技能训练意义的教育。裴氏认为,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德、智、体(心、手、脑)的统一体。他从儿童个性发展的角度提出,教育不仅是向儿童传授知识并发展他们的智力的过程,还必须是发展他们的手艺、活动技巧的过程,以及发展他们的道德、德性、心性的过程,三者密不可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培养有智慧、能思想、能实干的道德完善的人。他从当时瑞士社会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强调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指出,劳动教育是发展儿童劳作能力的民众教育所必需,也是对儿童进行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新庄时期,他就开始试验,每天既教儿童手工劳动和园艺劳动,又进行初等文化知识如读写算的教学。他认识到由于发展了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必然能给他们以后谋生的手段。因此他更深刻地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教育心理化的基本原则下来进行,他深信这样一来,必将在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中发挥真正作用。教老结合思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对社会改革和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将推动教育的面貌、人的发展出现崭新的一面。

裴氏还根据教育心理化原则,对劳动教育应如何实施和进行提出了看法。劳动教育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家庭实施最早的劳动教育,就应从手、臂、腿等的关节活动锻炼开始,并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原则,从关节活动,逐步扩展到全身的复杂的体力活动。裴氏还提出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应以家庭生活为教育中心,实施生活教育。他认为,意志的锻炼是人类才能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幸福的源泉。他把意志这个非智力因素突出地放在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看到家庭从儿童幼小时起,有意识培养吃苦耐劳、顽强奋斗、持之以恒进行劳动的意志力,会激发他们主动进取精神,而这是儿童的才能发展和将来能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

由于时代的局限,裴斯泰洛齐提倡的教劳结合没有反映大工业生产发展趋势,两者间的结合是机械的而不是有机的。但他通过长期实践,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儿童能力全面发展上的意义,以及提出教劳结合是未来新教育的基本途径,这个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三、现实意义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目前学校存在的教劳脱离现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规则的趋利原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的泛滥,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滞后性还没有来得及对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作出思考,一是思维中的陈旧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传统管年根深蒂固,因此,导致了教育中出现了只学习不做事的现象。家境优越、社会富有、时代进步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但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出现了好逸恶劳的不良发展倾向。有人说这种倾向的形成责任在于家庭的溺爱和事事包办。这不无道理,但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分学校一味抓升学率,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开设了劳动课,但往往被一些考试科目挤占,而有些学校则干脆不开课。此外,劳动在一些学校被个别老师扭曲异化成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导致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劳动教育中的“好逸恶劳可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是非判断上,更表现在实践行为上。

第3篇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日益增加,最终这将会缩小甚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但与此同时,它还将建立具有中国的特点“双重劳动劳动和就业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在2006年,蔡?P认为使用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当前阶段的中国,由于很多不完整的条件,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是主要的现状。

一、研究综述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学最早的研究者是刘易斯,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使城乡经济一体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其次,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改善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个先决条件,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技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最后,另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差异,还取决于成本―收益对比。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心理动机是主动转移。这显示出对他们个人的主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品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教育培训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和转移后的工资状况受职员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因此,转移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成为转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受教育水平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水平。

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城市转移,这也体现了农村发展的不断进步,虽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他们进入城市后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制约他们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最主要的方面是知识水平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他们的可选择工作范围也将有所增加,可以和城市劳动力进行公平的竞争,提高其竞争能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可以增加城乡收入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培训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第4篇

最近,一些省、市来函询问,中小学特级教师退休、病休、离休和调动工作以后,其补贴费如何处理,要求作出统一的规定。经研究,现作如下规定:

一、特级教师退休、病休时,有补贴费的,其补贴费可以作为计算退休费和病假待遇的基数;离休时有补贴费的,补贴费照发。

二、特级教师调到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师进修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为中小学服务的各级教学研究机构的,其补贴费照发;调到上述以外单位的,从调离中小学之月起不再发给补贴费。

以上规定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日起执行。

第5篇

[论文摘要]农民历来是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主力军,只有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成为市民,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希望。本文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培训方面讨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其对策,指出农民职业教育在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又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那些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这部分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对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并无贡献,实际上处于一种隐蔽性失业状态。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人力资源的低效或无效配置,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的“三农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臼益突出。农村地区数以亿计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但他们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素质低、政策引导的力度不够等问题。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长期推行城乡二元制结构,致使我国各种资源过度地向城市斜倾,尤其是教育资源上的差别,使得生活在农村的人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减少,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不高。文化素质不高,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使他们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即使勉强移出来,也由于在生活方式、公民道德意识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差距,结果难以融合到城市的现代生活中。

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低、经费少首先,各地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底子不清,指导不力。各地普遍存在着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劳力输出基本情况掌握不够。其次,技能培训方式单一、手段不多。各地在培训中普遍存在集中讲理论多,实际操作少:填鸭式讲课多,现场擂导、观摩少:引导性培训内容多,针对性培训内容少、实效性差。有的培训班实际上在走过场、图形式,根本没有有目的和实质性的培训。

不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低,而且培训的经费也少。由于经费缺少,导致农村职业学校建设严重滞后,这些即将走出学校的富余劳动力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完全达不到教学要求。

3、政策引导的力度不够导致富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甚至造成回流近年来,教育部继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职成教育重点工作来抓。我国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非常重视,采取了不少措施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在速度和质量方面显得不够理想,进城的农民始终存在着就业上的后顾之忧,为此不少地方的农民依然在原籍保留着承包的土地和房产,作为自己的社会福利保障,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已进城的农民又回到农村的“人口回流现象”。

二、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就业转移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培训,这样才能从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1、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前提条件

普及义务教育,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岗位培训,组建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应鼓励多渠道投资,形成国家、企业、集体、农民个体和社会筹资办教育的多元投资机制;其次,运用义务教育法,整顿农村教育秩序,确保农村普及教育。要用义务教育法帮助农民克服短期经济行为,鼓励支持子女上学,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率上涨;再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提高农民素质,调动他们学习文化技术的积极性,必须搞好教育改革,大力兴办农村职业学校,对于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应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相应的职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最后,采用多种形式,搞好农业劳动力的再教育,使农村劳动者在学校教育之后继续受到教育。应发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对农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一定要帮助农民接受培训,使农民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在劳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来到城里找活干,陷入无序的困境中。培训的内容为:(1)进行观念更新教育,解决“敢于离开土地”的问题;(2)进行就业方向(包括岗位、行业、区域)指导,解决“离开土地后向何方”的问题;(3)进行技术培训,解决“离开土地后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2、因地制宜,选择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搭建就业平台

目前,关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总的来说,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有以下几种:

(1)“订单式”职教培训。“订单式”培训要求农民同样具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农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定向性和生产性,使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健全劳动力就业政策,更使在转移过程中农民充实自己,寻找一条致富的捷径,达到政府、企业、学校与农民互赢。

(2)“城乡式”职教培训。城乡融合是的理想,我国实行“城乡式”职教培训将有力推动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部分职业学校实行“1+2”、“2+1”、“1+1+1”等灵活学制,促进城乡合作办学和东西办学。例如,江苏与陕西、北京与内蒙古、上海与云南等省区的合作就有明显的成效。我认为,“城乡式”职教培训还可以在本省、市级或县级进行,只要制定适宜的课程,安排专业老师,就可以实现就近转移。北京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社区学院成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亮点。

(3)“短长班”职教培训。“短长班”培训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学历教育与短期技术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它使职前和职后的沟通衔接紧密,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同步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的办学路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了经济负担,缩短了培训周期,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4)“专德心”职教培训。“专”指专业培训,“德”指职业道德培训,“心”则指心理学培训。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同时,也应该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和职前、职后心理学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富余劳动力转移,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繁荣的社会。

3、进行终身化职业教育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富余劳动力提供社会保障

第6篇

【关键词】彝族学生教学 汉语交流 少数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71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汉语的有效教学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果,现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之间的交流,推动民族融合,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人才。在彝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的推广汉语,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借助汉语和教师及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继而凸显现阶段少数民族教学的有效性,为民族交流、国家发展提供基本的支持。

一、激发彝族学生课堂汉语交流使用

首先结合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实际经验,就激发彝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用汉语和老师及学生互动进行探究。从梳理相关的教育视角和教学方法,保障少数民族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丰富课堂汉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说汉语的兴趣

学生汉语学习与应用的前提是基本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从激发学生汉语学习与应用的兴趣方面着手,并在课堂上推广汉语的应用。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小学阶段的学生才能突破语言学习的困难,主动的学习汉语,应用汉语,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汉语才能成为交流的基本工具。现阶段,随着少数民族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师能够应用的教学资源不断的丰富,教学工具不断优化,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当丰富汉语教学内容,以趣味汉语引导学生应用汉语与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小学阶段学生较为喜欢的汉语动画,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不仅能够获得乐趣,更能够了解汉语、感受汉语传递的健康知识。在彝族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对动画片进行下载,并借助学校的教学设备,在开展汉语教学与交流之前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对汉语听说的兴趣,同时借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故事内容,引起汉语交流的基本话题。如此,在彝族语文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聊一聊生活,让学生之间使用汉语互相探讨,逐步引入生活、学习、课堂等话题。

(二)将汉语应用与日常交流,使得汉语成为课堂教学的工具

汉语成为课堂教学工具首先要满足汉语使用的便捷性,如果教师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教授一些书面语言或者一些简单的单词,学生无法在短期内有效的应用汉语,一组学生在课堂上应用汉语和教师学生互动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因此,在现阶段课堂推广汉语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授基本的汉语知识外,还应当积极的推动汉语应用与日常生活对接,为汉语成为课堂教学工具设定基本前提。

随着国家对彝族学生教学工作的不断重视,彝族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内容不断的丰富,蕴含充分的故事和哲理。教师在鼓励学生应用汉语的过程中,就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编排话剧,并结合小学语文单元活动课组织开放式教学课堂,让学生熟知汉语言的应用方法。例如在《公仪休拒收礼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分小组演练和表演,让学生根据汉语学生自己添加生活内容,应用于话剧表演之中。借助这种模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应用汉语日常交流用语,并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汉语成为课堂教学的工具,进而使得彝族学生在使用汉语的同时也能充分的感受到n堂学习的快乐。

(三)积极加强汉语文化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汉语言

汉语言的有效应用不仅仅在于课堂的基本教学,学生如果要想借助汉语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就应当深入学习汉语,真正了解汉语的准确用法。因此,在推广课堂汉语应用的同时,彝族小学语文教师同样也应当开设专门的汉语文化交流,让学生了解汉语背后的文化,汉语不同场合语意表达的差异性,以此使得学生在学习与应用汉语的同时,不断的深化自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为更好地应用汉语提供保障,为彝族语文课堂上学生应用汉语与教师和学生交流提供前提条件。

二、彝族语文教学中汉语应用推广的基本举措

从前期的探究来看,现阶段,在彝族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应用汉语与教师和学生互动,不仅要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应当使得汉语与日常交流相结合,并保障学生充分了解汉语文化,以此来为汉语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在这种条件下,彝族小学教学单位应当积极的采取相关的举措来保障这些方面的措施得到落实。

(一)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使得汉语教学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

少数民族教学资源的投入是汉语教学与应用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与信息网络,搜集有益于汉语教学的资源,因此为了保障汉语教学的有效应用,教学单位要积极地加大对汉语教学资源的投入,满足教师在教学工具、教学资源库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以此为推广课堂汉语应用设定大前提,充分保障彝族小学语文课堂汉语言应用。

(二)强化彝族语文教师水平,保障汉语文化的有效讲解

教师汉语言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汉语学习与应用,因此在推广彝族语文课堂汉语言应用的过程中,教学单位不仅仅按照普通话等级标准来要求教师,考核教师,而应当深度挖掘汉语言文化内容,强化教师对汉语整体文化的把握能力。教学单位既要通过再培训、教学单位的交流研讨来提升彝族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水平和文化积淀,还应当设定科学的考评机制,对教师在汉语言文化方面的提升进行督促,继而为彝族学生掌握汉语,应用汉语,在课堂上借助汉语进行交流互动提供保障。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的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农民收入经历了从低速增长到较快增长的发展历程,逐渐走出了徘徊状态,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如表1所示。

从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河南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93%以上,构成了农村居民的基本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逐年攀升,不断提高。2010年达到1943.86元,比2000年增加1470.18元,年均增长15.2%,其间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1.6%;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3.9%提高到35.2%,十年间上升了11.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个百分点。这充分证明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日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河南是中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2010年,全省农业人口为7109万,占常住人口的7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89个百分点。面对严峻形势,河南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围绕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以落实河南省省政府与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签署的“共同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为主线,以“春风行动”为载体,千方百计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363万人,新增105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980亿元,人均年劳务收入8380元,比2009年增加873元,增幅达11.63%。

(二)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河南省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构想的提出,采取大力招商策略,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大量吸引外部资金。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下,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农民在本地务工收入与沿海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就业。2010年,河南省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142万人,占48.33%,与2009年相比,省内转移增加123万人,增幅为12.07%。

2、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转移就业主要力量。据调查,目前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中30岁以下的占总量的50%以上,说明80后、90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河南省外出务工的主要力量。

3、知名劳务品牌不断增多。目前河南省12个县市被授予“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称号,数量居全国首位。培育出“林州建筑”、“长垣厨师”等有较大规模的劳务品牌95个,涉及30个行业50多个工种,初步形成了建筑、服装、餐饮、电子、家政、装卸、采摘等成规模的优势劳务产业。

4、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渐向高层次过渡。部分农村转移人员通过自身打拼,逐步走上了企业技术岗位和管理阶层;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掌握了本领,积累了一定资本,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返乡创业当起了老板。尽管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但已成为推动河南省县城经济发展不可低估的力量。

5、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目前河南省农民工外出务工时间12个月以上的达到933.13万人,平均外出务工时间由2005年的7.5个月提高到目前的10个月。

二、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薄弱,就业服务对农村和农民覆盖不够

目前,全省1400多家就业中介机构和800多家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几乎全部在城市,多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存在人员不足、经费紧张、没有办公场所的困境,县、乡两级公共服务机构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二)业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回乡创业农民工比例较低

河南省目前回乡创业人数仅占到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95%。同时,由于创业观念滞后、缺乏开办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大多科技含量低、规模较小,生存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三)城市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务工农民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诉求尚未得到重视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部分务工群体,由于城市户籍制度尚未改革到位,很难获得城镇户口,无法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权利,且绝大多数没有能力购买城镇住房,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加快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农村内部的“推力”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艰苦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推动农村劳动力向条件好的区域转移。

2、偏僻、落后的地域环境推动劳动力的转移或流动。

3、有限的耕地面积维持不了基本的生活所需,劳动力不得不外出从业或从事非农行业。

4、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下,与非农产业相比反差较大,农民愿意从事非农产业。

(二)充分发挥城镇的“虹吸”效应,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虹吸”主要来自于城市,属于劳动力的地域转移。包括城市环境的吸引,收入、子女就学、公共服务等引力作用。

(三)加快政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农村就业、创业和到城镇就业的外部环境

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以及近期出台的“限购令”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迫切需要给农村劳动力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权租赁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的产业政策。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制定政策,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归创业。同时,注重培育农村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多方面为创业人员构建安居乐业的环境。

(四)努力消除就业空间障碍,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

劳动力转移从空间地域上一般表现为省内、省外和国外。近几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城市中就业困难群体激增,大学生、退伍军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也要求解决就业就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工转移的就业的空间、渠道更加狭窄。因此,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和渠道就更为紧迫。1、完成服务网络;2、输出基地化;3、培训层次化。

(五)消除产业转移的障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间带来新的矛盾。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辛小柏.“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