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06:54
序论:在您撰写中医脉诊的操作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脉诊实训;多元化;教学改革;中医诊断学
《难经》云:“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道出切脉是一种技能、本领,要勤于实践,方可熟能生巧。因此,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践行脉学理论,体悟脉学文化。为此,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诊脉思维和操作技能,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实训结果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使学生真正掌握切脉的技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1]。
1脉诊多元化实训
1.1集中示教
30名学生在脉诊实训室集合,带教老师将脉诊操作的重点及注意事项进行回顾并演示。1.1.1理论讲解再现着重回顾切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切脉者与受诊者的坐位,受诊者的姿势及脉枕垫的放置),如何正确确定三关,如何布指、运指,切脉时间的把控及脉象要素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正确的是获取准确脉象的前提,规范的操作才能体会到客观真实的脉象信息。1.1.2教师切脉演示脉诊理论回顾后,教师进行切脉演示。首先,随机让一名学生模拟受诊者进行姿势(平臂、直腕、仰掌、前臂与心同一水平)演示,教师给予适当的纠错指导并演示操作脉诊垫的正确手持姿势及放置位置,提醒学生脉诊垫不是切脉的道具,放置的位置会对脉位的深浅产生影响,过于靠前脉位会变深,过于靠后脉位会变浅,从而导致脉象结论失真。其次,在学生的配合下,指导教师现场演示切脉的操作过程:师生模拟医患侧向坐,切脉者中指找到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前后、左右推移寻找,确定脉象位置定关,依次定寸和尺。三指指端平齐,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角,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强调为了获取指感清晰的脉象,要用指目切脉,因为指目部位触觉较灵敏,与脉体接触面积小,推移灵活,便于指力调节,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指都不准确。同时布指要注意与患者手臂长短进行疏密的调整等。由于指力比较抽象,在指导学生切脉体验的环节给予指导讲解。总按、单诊的演示操作中,提醒学生不要将其他手指翘起,避免出现兰花指。通过指导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通过视觉刺激更直观地学习切脉的方法,加深理解和认识。
1.2分组体验
通过脉诊知识的回顾和切脉操作方法的演示,学生对如何切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以致用,趁热打铁,让学生亲自体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脉诊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先将30名学生分成2大组,真实脉象体验组和仪器模拟体验组。学生随机6人组成1小组,共5个小组。大组间角色在课程中间时段进行交换体验,即真实脉象体验组变成仪器模拟体验组,反之亦然。1.2.1真实脉象体验组(1)指导学生切脉。小组内学生2人互相切脉,教师给予手把手的指导、纠错,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确定寸、关、尺三关的位置及正确布指。由于指力比较抽象,举、按、寻力度如何把握,如何调节指力及推移寻找脉动最明显的部位,让指导教师当模特,学生在老师手臂上操作,或者指导教师在学生的手臂上直接操作,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完成知识的内化与重构,从而真正学会如何切脉。(2)同学间交互切脉。学会切脉的方法只是第一步,切脉的最终目的是辨识常脉与病脉,通过病脉的识别给临床辨证提供重要依据。常脉是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具有“胃、神、根”的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某种脉象。由于学生大多为“常人”,通过小组内同学间的相互切脉,训练一息4~5至的技能;并认真体会脉有胃气、有神气、有根的指下感觉,让学生认识到正常人的脉象也有差别,而不是完全相同的,从而对正常脉象有更加客观、全面、深刻的理解,正所谓“知常达变”。(3)障眼双盲切脉。脉诊的基本环节是诊脉的方法、脉象的辨认、脉象的确定、脉象的临床意义分析,其中脉象的辨认是各个环节的关键[1]。脉象的辨识主要靠指下的感觉,故而很多中医后学都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困惑,但是,脉象也有其客观性,脉象要素就从8个方面比较客观的描述了脉象的特点,提供了解开困惑的金钥匙。学生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训练基本掌握了正确切脉的方法,障眼双盲切脉环节的训练,旨在帮助学生静气凝神,专注指下,辨识不同的脉象。过程如下:小组内每名学生用眼罩将双眼遮住,依次给其他5名学生切脉,从脉象8要素认真体察脉象,做好记录,并记住每个同学的脉象特征。障眼双盲切脉法的优点在于更贴近临床,也更加符合中医的思维。学生通过训练,能做到从脉象8要素辨识脉象,体察不同个体的异同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困惑。1.2.2仪器模拟体验组脉诊实训除了真实脉象的体验外,还引进了仪器设备,脉象仪器的使用,是脉诊客观化研究成果反哺教学的最好体现。指导教师先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而后让学生体验。(1)脉象训练仪体验。脉象训练仪模拟人体的常脉和病脉,让学生在接触临床前对常见病脉有了切身的体验,对病理脉象的指感及特征有了更直接的经验积累,是与理论知识的互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同时,指导教师要提醒学生,脉象训练仪所模拟的脉象与人体的脉象有一定的差别,要辨证地对待,随时与指导教师沟通。(2)脉象采集仪体验。脉象采集仪相对于脉象训练仪更加客观、准确,能真实地依据脉象8要素描记出每个受诊学生的脉象,并辅以脉图和结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个体脉象的差异及左右两手脉象亦可不同,从而领悟到脉象的玄妙和中医的博大精深。
2脉诊多元化考核
脉诊实训环节结束后,为了客观地考察、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及对脉诊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脉诊2站式考核。
2.1脉诊实训抽签考核
第1站考核为脉诊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演示。操作如下:学生随机抽取考核题签,按照题签的题目要求作答或操作演示,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赋分。此种考核方式涵盖的知识点较全面,从总体上考察学生脉诊学习的情况。
2.2障眼双盲切脉考核
以小组为单位,被考核学生用眼罩遮住双眼,指导教师随机从小组内的其他5名学生中选出1名学生,要求被考学生通过脉象辨识,说出该名学生的名字,如果辨认正确,则要求其说明是根据该同学的哪些脉象特征进行辨识的;如果判断错误,则让其再次辨识错误的2名同学的脉象,并指出他们脉象的不同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赋分。此种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辨脉识脉的能力。
3教学效果与反馈
脉诊实训与考核多元化的探索,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学生的满意度可达90%以上。同时,有学生希望能增加脉诊实训的时间,亦有学生反映对病脉的体会有些不够,学生的建议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进行调整。
4结语
脉诊多元化实训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抽象深奥的脉象变得具体形象;同时多元化考核方式更拉近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让所学的知识富有生命力[2]。当然,脉诊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日积月累,在实践中不断历练、积累经验的过程。初学者没有机会到临床体会各种脉象,无法获得对脉象指感、特征的直观认识。通过脉诊多元化的实训与考核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中医常见脉象得到强化训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医脉诊教学过程中的学习难度大、时间长的问题[3,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雪娟,闵莉,甘慧娟,等.中医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43-145.
[2]梁玲,聂坚,张建英.中医诊法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5,21(22):112-114.
【摘要】 介绍张沛霖主任以耳前脉、头维脉、趺阳脉、寸口脉辨证,针刺通天穴、天柱穴治疗清阳不升型足跟痛的经验。
【关键词】 名医经验;针刺;足跟痛
【Abstract】 Introduced that Director Zhang Peilin before the ear arteries, Uygur arteries, instep positive arteries, pulse at the wrist arteries dialectical, the acupuncture exceedingly high hole, the Tienchu hole treat clear positive do not rise talalgia’s experience.
【Keywords】 Famous doctor experience; Acupuncture; Talalgia
足跟痛是因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的以足跟部疼痛、行走时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形成是以肝肾亏虚、气血失和、筋脉失养为先决条件,复因风、寒、湿邪侵袭及外伤、劳损等致使气血阻滞而成[1],针灸治疗多以足跟周取穴为主。
全国著名老中医张沛霖是昆明市延安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作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全程随师学习,现将导师舍症从脉治疗清阳不升型足跟痛经验介绍如下:
1 取法内经,明辨病机
张沛霖主任强调足跟痛的辨证,如果局限地理解为是由肾虚引起,那么治疗思路也就窄了。张沛霖主任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末”的理论,认为清阳不升,四末无以实,足跟失于濡养也可发为本病。这与道家重视“真人之气在于踵(即气要沉到足)”的修炼不谋而合。
2 注重脉诊辨证
张沛霖主任借鉴古老的三部九候诊脉法,重点观察、比较耳前脉、头维脉、趺阳脉、寸口脉的大小,为本病辩证施治提供依据。
2.1 耳前脉、头维脉 以耳前脉、头维脉候头部之气。正常情况下,头维脉比耳前脉小,二者之比约为1:3。若耳前脉弱,则头维脉不出,提示清阳不升。
2.2 趺阳脉 以趺阳脉候足部之气。正常情况下,趺阳脉较寸口脉大,二者之比约为3:1。若趺阳脉小于寸口脉,提示足部气血不足,失于濡养。
2.3 寸口脉 寸口脉是三部九候脉的缩影,可以诊察全身状况。寸口脉弱提示阳气虚衰、气血俱虚,与耳前脉弱、头维脉不出、趺阳脉弱相符。
3 下病上治、选穴精炼
张沛霖主任运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采取“升清阳以实四末”的方法,精炼地选取通天、天柱二穴治疗本病。
3.1 通天穴 通天穴具有引动足太阳经气,通达人身最高位之意,升举足太阳经气。当第一次补通天穴后,若耳前脉增大,验证治疗方法正确。应用“一穴二针”的方法,在通天穴上再补一针,以加强升阳的治疗效果,针后可观察到耳前脉再增大,头维脉出。
3.2 天柱穴 天柱穴犹如“擎天之柱”,可助通天穴促足太阳经气通达足部,以濡养足跟。补天柱穴,可观察到趺阳脉、寸口脉增大。
4 典型病例治疗经过
患者吴某,女,56岁,于2010年4月9日以“左足跟痛半年,加重一周” 初诊。2009年9月无明显诱因感左足跟刺痛,X线射片检查示:跟骨骨质未见异常。经中药外敷、封闭治疗未好转,即在鞋内跟部放置海绵以减少足跟部受力,缓解疼痛。近一周左足跟刺痛加重,站立、行走疼痛明显,足跟不着地疼痛方可减轻。
体征:左耳前脉较右侧小,左头维脉不出,左趺阳脉弱,较左寸口脉小,左寸口脉较右侧小,左寸口脉弱,左通天穴凹陷,左足跟压痛明显。
诊断:左足跟痛(清阳不升,足太阳经气不升)。
辨证分析:患者年逾五旬,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足跟失养发为本病。左侧清阳不升故见左耳前脉较右侧小,左头维脉不出;通天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左侧足太阳经气下陷故见左通天穴凹陷;左足失于濡养故见左趺阳脉弱;左侧肢体气血不足故见左寸口脉较右侧小,左寸口脉弱。
治疗原则:升足太阳经气。
治疗经过:
针刺左通天穴,针尖向后且用提插补法,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推断以上治疗方法正确。
再针刺左通天穴,操作方法同上,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左头维脉出,左趺阳脉仍弱。
针刺左天柱穴,用提插补法,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左头维脉出,左寸口脉,左趺阳脉。
留针20分钟,嘱患者在留针时行走,并体会足跟疼痛的变化。
取针后患者诉左足跟痛明显减轻。
守上方,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后,患者左足跟疼痛消失,遂停治。一年后随访未反复。
张沛霖主任在诊疗中四诊合参,尤重脉诊,注意观察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从而判断治疗方案的正确以否,了解穴位的特异性。通过这个医案,可以感受到张沛霖主任的这一诊疗特色。
【摘要】 介绍张沛霖主任以耳前脉、头维脉、趺阳脉、寸口脉辨证,针刺通天穴、天柱穴治疗清阳不升型足跟痛的经验。
【关键词】 名医经验;针刺;足跟痛
【abstract】 introduced that director zhang peilin before the ear arteries, uygur arteries, instep positive arteries, pulse at the wrist arteries dialectical, the acupuncture exceedingly high hole, the tienchu hole treat clear positive do not rise talalgia’s experience.
【keywords】 famous doctor experience; acupuncture; talalgia
足跟痛是因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的以足跟部疼痛、行走时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形成是以肝肾亏虚、气血失和、筋脉失养为先决条件,复因风、寒、湿邪侵袭及外伤、劳损等致使气血阻滞而成[1],针灸治疗多以足跟周取穴为主。
全国著名老中医张沛霖是昆明市延安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作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全程随师学习,现将导师舍症从脉治疗清阳不升型足跟痛经验介绍如下:
1 取法内经,明辨病机
张沛霖主任强调足跟痛的辨证,如果局限地理解为是由肾虚引起,那么治疗思路也就窄了。张沛霖主任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末”的理论,认为清阳不升,四末无以实,足跟失于濡养也可发为本病。这与道家重视“真人之气在于踵(即气要沉到足)”的修炼不谋而合。
2 注重脉诊辨证
张沛霖主任借鉴古老的三部九候诊脉法,重点观察、比较耳前脉、头维脉、趺阳脉、寸口脉的大小,为本病辩证施治提供依据。
2.1 耳前脉、头维脉 以耳前脉、头维脉候头部之气。正常情况下,头维脉比耳前脉小,二者之比约为1:3。若耳前脉弱,则头维脉不出,提示清阳不升。
2.2 趺阳脉 以趺阳脉候足部之气。正常情况下,趺阳脉较寸口脉大,二者之比约为3:1。若趺阳脉小于寸口脉,提示足部气血不足,失于濡养。
2.3 寸口脉 寸口脉是三部九候脉的缩影,可以诊察全身状况。寸口脉弱提示阳气虚衰、气血俱虚,与耳前脉弱、头维脉不出、趺阳脉弱相符。
3 下病上治、选穴精炼
张沛霖主任运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采取“升清阳以实四末”的方法,精炼地选取通天、天柱二穴治疗本病。
3.1 通天穴 通天穴具有引动足太阳经气,通达人身最高位之意,升举足太阳经气。当第一次补通天穴后,若耳前脉增大,验证治疗方法正确。应用“一穴二针”的方法,在通天穴上再补一针,以加强升阳的治疗效果,针后可观察到耳前脉再增大,头维脉出。
3.2 天柱穴 天柱穴犹如“擎天之柱”,可助通天穴促足太阳经气通达足部,以濡养足跟。补天柱穴,可观察到趺阳脉、寸口脉增大。
4 典型病例治疗经过
患者吴某,女,56岁,于2010年4月9日以“左足跟痛半年,加重一周” 初诊。2009年9月无明显诱因感左足跟刺痛,x线射片检查示:跟骨骨质未见异常。经中药外敷、封闭治疗未好转,即在鞋内跟部放置海绵以减少足跟部受力,缓解疼痛。近一周左足跟刺痛加重,站立、行走疼痛明显,足跟不着地疼痛方可减轻。
体征:左耳前脉较右侧小,左头维脉不出,左趺阳脉弱,较左寸口脉小,左寸口脉较右侧小,左寸口脉弱,左通天穴凹陷,左足跟压痛明显。
诊断:左足跟痛(清阳不升,足太阳经气不升)。
辨证分析:患者年逾五旬,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足跟失养发为本病。左侧清阳不升故见左耳前脉较右侧小,左头维脉不出;通天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左侧足太阳经气下陷故见左通天穴凹陷;左足失于濡养故见左趺阳脉弱;左侧肢体气血不足故见左寸口脉较右侧小,左寸口脉弱。
治疗原则:升足太阳经气。
治疗经过:
针刺左通天穴,针尖向后且用提插补法,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推断以上治疗方法正确。
再针刺左通天穴,操作方法同上,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左头维脉出,左趺阳脉仍弱。
针刺左天柱穴,用提插补法,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左头维脉出,左寸口脉,左趺阳脉。
留针20分钟,嘱患者在留针时行走,并体会足跟疼痛的变化。
取针后患者诉左足跟痛明显减轻。
守上方,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后,患者左足跟疼痛消失,遂停治。一年后随访未反复。
张沛霖主任在诊疗中四诊合参,尤重脉诊,注意观察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从而判断治疗方案的正确以否,了解穴位的特异性。通过这个医案,可以感受到张沛霖主任的这一诊疗特色。
关键词:穴位埋线;继发性闭经;脏腑同调
闭经一证首见《内经》"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其表现主要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必经过两类。原发性闭经是指年满14岁,无月经来潮且无第二性征发育;或年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仍未来潮者;继发性闭经是指妇女曾已有规律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其中原发性闭经仅占全部闭经病例的5%,大多数的闭经,属于继发性闭经[1]。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有了一定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主要本文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科门诊收治的继发性闭经患者42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组)和观察组(埋线治疗组),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现将具体结果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以来在我科门诊进行治疗的42例继发性闭经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32.3岁。其中,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症者为2例、卵巢早衰者10例、未明确诊断闭经者(各项检查均为正常范围,排除卵巢性闭经、垂体、下丘脑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闭经)28例。中医诊断上,予舌诊及脉诊后,辩证诊断为气血虚弱证者12例;肾气亏需证者7例;阴虚血燥证8例;气滞血瘀证10例;痰湿阻滞证者6例。临床资料特点:①均排除少女停经、育龄其停经及未绝经前停经。②均否认羊肠线等过敏史。
1.2方法
1.2.1选穴 采用脏腑同调的指导思想,选腹针之"天、地、人穴"即中脘、气海、关元以调理脾胃及冲任二脉;选妇科要穴"子宫"以通经活络;予三阴交汇之"三阴交"以调畅冲任、调理胞宫气血。其中气血虚弱者加血海、脾俞、足三里以健脾养胃化生气血;肾气亏虚者加肝俞、肾俞以滋补肝肾,调理肝肾;阴虚血燥者加膈俞、阴陵泉以滋阴润燥;气滞血瘀者加肝俞、膈俞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经;痰湿阻滞者加丰隆、脾俞以祛痰化湿通经。
1.2.2操作方法
1.2.2.1埋线操作方法 患者先取仰卧位,选定穴位,用碘酒及乙醇常规严格消毒。取出适当长度的羊肠线,取出放入一次性埋线针头内,不用局麻,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操作手法。然后再取俯卧位,同法在背部的穴位上埋线。
埋针时操作手法:气血弱、肾气亏虚型闭经采用补法操作。补法操作手法:予呼气时进针,行针时重插轻提,得气后退至0.3~0.5 cm用针芯推入羊肠线后缓慢出针,用无菌纱布迅速按压针孔。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型闭经采取泻法操作:予吸气时进针,行针时轻插重提,得气后退至0.3~0.5 cm用针芯推入羊肠线后快速出针。若未出血不予按压。阴虚血燥患者行平补平泻法,即不采取运针手法,直接快速进针,得气后退至0.3~0.5 cm用针芯推入羊肠线后出针,后按压止血。三种手法均待全部埋线做完后施针穴位予碘酒消毒。
1.2.2.2 针灸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选定穴位,用乙醇常规严格消毒。予1.5寸一次性针灸针,不予运针等相关操作。后留针30 min,然后再取俯卧位,同法在背部施针并留针。
1.2.3治疗疗程 治疗疗程埋线组为3次,间隔为14 d;针灸治疗组为10 d,每天进行针刺治疗。
1.2.4 有效性评价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疗效评定。治愈:月经来潮,连续3个月以上经经量、周期节律正常;有效:月经来潮,但月经周期尚不正常;无效:月经仍未来潮,或偶见少量黯黑经血。
2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患者为12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患者为17例, 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闭经,是一个常见的病症,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属于中医妇科疾病的疑难病之一。中医认为月经是血海满而溢,其产生是脏腑、天癸、气血、冲任共同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主要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功能失调都可导致血海不能满溢而闭经。可见务必要保持冲任二脉脉道通利,气血冲盛,月经方可能按时而下[3]。而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月经的建立和维持有赖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靶器官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出现月经失调,导致闭经[4]。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融多种疗法于一体的复合性疗法。长期临床实践经验表明该疗法具有较多潜在的优势,可能具速效和续效双重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埋线疗法能够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其机理主要是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及生物化学变化,产生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人体内,把穴位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和组织疗法效应等多种刺激方式融为一体,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的刺激冲动,通过神经----体液来调整脏腑机能状态。穴位埋线疗法实际上是留针和埋针方法的延伸和发展,线体在体内软化、分解、吸收,对穴位产生的刺激时间较长,很好的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等缺点。本观察以脏腑同调为指导思想选穴,通过穴位埋线,并加之相应补泻手法的方法来疏通患者脏腑气血,以达到冲任调和气血充盈之效。其结果示,脏腑同调埋线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效果远远高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洁,150例继发性闭经患者的相关因素的分析[D].云南:云南中医学院,200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2.
鲍身涛(1962-),男,山东烟台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男科疾病和生殖健康相关性研究及皮肤性病防治工作。
【摘要】 应用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和针灸三为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35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显示中医综合疗法疗效远较单一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综合疗法; 精浊; 劳淋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病之一,本病具有病因复杂、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容易复发等特点,属于中医“精浊”、“劳淋”等范畴。笔者在18年的男性病临床工作中,认真总结了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规律,发病特点以及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的内外因素,结合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各种方法,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制定并实施了包括中药内服和中药保留灌肠加针灸,三方面为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为这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临床观察共纳入107例,均来自本院男科门诊和生殖医学专科门诊。病例采集时间为2002年3月~2005年8月,将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35例。
1.1一般资料
年龄分布:治疗组72例,平均年龄36.8岁;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36.1岁。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具有可比性。病程情况:治疗组72例,平均病程18个月;对照组35例,平均病程17个月。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临床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且易反复发作,难于根治。也无特异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只有前列腺液等检查异常;有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客观检查不成正比。将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前列腺液检查:两组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1)典型症状:①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②疼痛症状:疼痛表现在以前列腺为中心的广泛区域,可为会、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及周围坠胀疼痛,以上疼痛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③障碍症状:可减退或消失,障碍,或阳痿或疼痛。④精神神经症状:精神萎靡不振,头晕眼花,乏力,五心烦热,抑郁或失眠等症。(2)前列腺触诊: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局限性硬结或局限性柔韧区,或质地较韧,可有局限性压痛。前列腺大小不等,可以是正常大小,也可以因腺体纤维化而硬化萎缩,或因细胞浸润而肿大。(3)前列腺液(EPS)镜检:WBC≥10个/ 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1.2.2中医证候辨证标准(1)湿热下注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道滴白,阴囊潮湿,尿后滴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2)气滞血瘀证:会、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区、腰骶及周围坠胀或疼痛,尿后滴沥,尿痛。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3)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五心烦热,头晕眼花,或遗精,舌红少苔脉沉细。(4)肾阳不足证:畏寒肢冷,腰膝酸痛,尿后滴沥,精神萎靡,或阳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5)脾虚湿滞证:尿频,排尿乏力,会阴少腹坠胀隐痛且遇劳加重,纳呆食少,舌淡而胖大苔白腻脉细无力。
1.2.3病历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药物治疗(1)中药内服:自拟慢性前列腺炎方。基本方:蒲公英、鹿含草、丹参、赤芍、乌药、川楝子、泽泻、车前子、枸杞子、菟丝子。湿热下注证减枸杞子、菟丝子,加萆解、黄柏、滑石;气滞血瘀证加王不留行、山甲、桃仁、红花;肝肾阴虚证减蒲公英、鹿含草,加熟地黄、泽泻、山萸肉、山药、女贞子、旱莲草;肾阳不足证减蒲公英、鹿含草、泽泻、车前子,加肉桂、山萸肉、益智仁、桑螵蛸;脾虚湿滞证减蒲公英、鹿含草、赤芍、川楝子,加党参、白术、升麻、茯苓、炙甘草。用法:每付水煎3次,均分两份,早晚各一份,每日一付。(2)中药保留灌肠:自拟前列安灌肠汤。基本方:鱼腥草、大青叶、苦参、土茯苓、车前子、郁金、鸡内金、当归、丹参、桂枝、竹叶、甘草。用法如下:每付中药水煎成300 ml,每次用150 ml,药温保持37℃~40℃,待排空大便后用灌肠器由将药物注入,改变呈俯卧位,保留30分钟,同时嘱患者收缩,早晚各一次。每疗程为30天,治疗两个疗程为限,两疗程之间休息3天。
2.1.2针灸治疗(1)湿热下注型:患者侧卧,取穴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操作方法:平补平泻。(2)肝肾阴虚证:患者俯卧,取穴肾俞、命门、志室、太溪、三阴交。操作方法:采用补法。(3)肾阳亏虚证:患者侧卧,取穴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操作方法:采用补法。(4)脾虚湿滞证:患者仰卧,取穴百会、气海、足三里。操作方法:采用补法。(5)气滞血瘀型:患者侧卧,取穴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血海、委中。操作方法:采用平补平泻。前10天每日一次,后20天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休息3天。每疗程为30天,治疗两个疗程为限。
2.2对照组
前列康片每次5片,每日3次,连用30天。消炎痛栓1枚,塞,隔日一次,连用30天。30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为限,两疗程之间休息3天。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辩证标准,制定本病的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① 临床症状消失;② 前列腺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③ EPS检查连续 2次以上正常。显效:① 临床主症消失;② 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明显改善;③ EPS检查连续 2次以上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 60% 。有效:① 临床症状减轻;② 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所改善;③ EPS检查连续 2次以上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 30%。无效:① 临床症状略有减轻或无变化;② 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无改善;③ EPS检查连续 2次以上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减少
3.2治疗结果
3.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37例,占51.39%;显效19例,占26.39%;有效16例,占22.22%;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占14.29%;显效10例,占28.57%;有效11例,占31.43%;无效9例,占25.71%,总有效率74.29%。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显著,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2.2治疗后细菌培养转阴情况治疗组72例中,细菌培养阳性者16例,占22.22%,治疗后细菌转阴者13例,转阴率81.25%。对照组35例中,细菌培养阳性者7例,占20.00%,治疗后细菌转阴者1例,转阴率14.2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远远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3.2.3治疗后三个月复查情况治疗组病情稳定者66例,占91.67%;对照组病情稳定者19例,占54.2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4体会
【关键词】 灸法;泻法;实证;热证
灸法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其特点是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阴阳、虚实,激发人体内在的平衡调节机制,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而历来皆以灸法只可补虚,不可泻实,未免谬于主观。艾灸在治疗疾病及预防保健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且操作简便、安全,适应证广而少毒副作用,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灸法,笔者不揣浅陋,对艾灸泻法的立论依据、机理、操作方法、治疗作用、临床运用等方面作如下探讨。
1 立论依据
有人认为灸法有补无泻,灸法只能应用于虚证、寒证。这种观点的片面性是仅仅强调灸法是温热性刺激,而忽视了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整体观念。艾火作用于腧穴,是通过经络的调整作用,以达到其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不只是温暖身体的作用。以温补来定论灸法,也违背了中医学的另一特点——辨证论治。喉痹鼻衄灸少商,外感发热灸大椎,肝阳上亢灸涌泉,皆是实证、热证使用灸法的常见事实,说明灸法亦有泻的作用存在。这些治疗经验在历代医籍都见记载。如唐代《黄帝明堂灸经》有“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1],孙思邈《千金要方》云:“五脏热及身体热,脉弦急者,灸第十四椎与脐相当五十壮。”[2],王怀隐等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小儿热毒风盛,眼睛痛,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3],即使在《内经》中也有不少实证、热证应用灸法治疗的记载。如“大风汗出,灸意喜”[4],“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4],“痈发四五日,逞火芮之”[5],“狂而新发,……灸骨骶二十壮。”[5]。由此可见,无论外感、内伤,还是寒病、热病,病情属虚属实,皆可应用灸法治疗。近代著名针灸大师承淡安指出:“灸之要,并不限于虚证或慢性病,有谓灸有补无泻者,盖亦似是而非之谈。其效用与针治无异。”[6] 。
2 机理探讨
灸法是针灸学治法的一种,探讨灸法的机理,不能离开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笔者认为艾灸治疗寒、热、虚、实诸证,其机理归根结底在于艾灸通利经络的作用,这一作用是以艾叶通利经络为前提,借助火力的帮助,以腧穴为施灸点,以经络为途径来实现的。提出艾灸泻法的机理在于艾灸通利经络的作用这一论点时,必须对“通利经络”予以更深刻的理解。经络不通应当包括虚、实两方面,水渠干涸,谓之不通;水流滞涩,亦谓之不通;使虚者补,实者泻,寒者温,热者凉,皆通经络之意。正如《医学真传》所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也”。因此,笔者认为泻热、散寒、补虚、泻实是通过艾灸通利经络这一中心来完成的。
3 操作方法
《内经》始论灸法补泻。在《灵枢·背腧》中就有艾灸补泻操作方法的论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7]显然,《灵枢》是以艾火燃烧速度徐疾和火力缓急来区分补泻。《针灸大成》亦有类似称述,“以火补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且又将其同开合补泻复合在一起。
现代临床对于各种邪实为患之疾,施以艾灸泻法,用黄豆大艾炷点燃后以口吹艾火,艾火必须迅猛而强烈,每壮燃至大半,以患者感觉灼痛不可忍耐为度,随即移去艾火,连续施灸8-10壮,灸后不按孔穴。根据临床运用体会,认为艾条温和灸偏于扶正而为补,而雀啄灸偏于祛邪而为泻。
4 作用机制
4.1 祛邪逐实,疏经却病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而发散也。”[8]艾灸泻法,疾吹其火,火力迅猛,通透力强,不按其穴,达邪之路通畅,故“火气已通,血脉乃行”[7],六之邪自可外泄。
4.2 宣通发散,以热引热 “热者灸之,引其郁热外发,火就燥之义也。”[8]热邪内蕴,壅滞经脉,不得泄越,可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立“火郁发之”的治疗大法,采用艾灸有“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引热,使热外出”[9]的作用。热为阳邪,轻扬升浮,易行易散。火能畅达解郁,透通诸经,“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10],苦能泄热,辛能发散,温热则“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11],艾灸治热病,正所谓“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而揭其被。”[12]
5 临床应用
《针灸大成·艾灸补泻》篇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随着灸术的广泛应用,历代医师的多年临床经验证明,灸法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助阳,又可养阴。适应症早已并非虚证之属。如艾灸泄泻、痢疾、寒热、厥痹等便是灸术用于实证之例。可见灸法的补泻作用对机体亦应是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灸之泻法可泻毒散瘀,在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腮腺炎等选用局部穴位为主,同样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说明灸法不仅可治虚寒证,也可治实热证;既可治内脏发热,又可治肌肤发热;血压升高者可降,偏低者可升[13]。
病例:张某,男,48岁,已婚,农民。初诊:1992年6月20日。因患痔疾反复发作2年余,曾在外地医院用消痔灵局部注射数次,一度好转,后因劳累又复发,伴有便秘并时有便血。平素嗜好烟酒。诊见:外3点及6点各有一约0.5cm大小痔核。质地较硬,按之疼痛,舌红脉数。治法:用艾条在长强穴及痔核处同时熏灸,每日1次,每次约30min。五诊后痔核明显缩小,便血症状消失。后改为隔日艾灸1次,以巩固疗效。十诊时痔核已消失,只遗留皮瓣还在。4个月后随访,痔疮未见复发[14]。
按:本病例因长期负重劳动,加上嗜食辛辣食物,导致肛肠气血不调,络脉瘀滞,蕴生湿热而成痔疮。长强穴络属督脉,灸之可疏导之瘀滞气血,熏灸痔核,清泻肛肠湿热,消炎止痛,促使痔核枯萎。
136000四平市铁西区郊区卫生保健所2
资料与方法
于2002年起用针刺疗法治疗便秘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8~75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1~3年者12例,3~5年者11例,5年以上者9例。
取穴:主穴:百会、丰隆、支沟、天枢。配穴:脾虚体弱者加足三里,体壮有热象者加阳陵泉,属气机壅塞者加气海,便秘时间较长,秘结重者,加水道(左侧)、归来(左侧)、大横(左侧)。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腿伸直,两前臂内旋平放于身体两侧,选用28号1.5~2.5寸毫针,针刺前穴位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百会穴,用1.5寸毫针,先向后平刺1.0寸,快速捻转1分钟,将针退至皮下再依次分别向左右平刺,手法同前;丰隆穴,用2.5寸毫针,直刺,进针1.5~2.0寸,捻转提插,针尖可稍斜向上方,使针感向上传导,施泻法;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手法同前,虚证足三里穴施补法;支沟穴,用2.0寸毫针,直刺,进针1.0~1.5寸,针尖稍斜上方,使局部针感向肘部放散,提插捻转,施泻法;天枢穴,用2.5寸毫针,直刺1.5~2.0寸,施提插泻法,得气后将针稍微向上提起;气海穴、水道穴、归来穴、大横穴,以上4个穴位,操作方法同天枢穴、大横穴,可横刺透天枢穴。针刺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施行手法1次,以加强疗效。10次为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上述病例均以1个疗程的治疗为限定。①痊愈:治疗后大便正常,1次/日或2~3日1次,软便,停止治疗,3个月以上不复发者;②显效:治疗后大便基本正常,2~3日1次,便质稍硬,但无排便困难,3个月内不复发者;③有效:治疗后大便基本正常,但在停止治疗后,1个月内又复发者;④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结 果
32例患者,痊愈24例(75.00%),显效4例(12.50%),有效4例(12.50%),总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患者,男,65岁,2005年6月25日初诊。自诉便秘已20年,大便3~5日1行 ,且干硬难解,常服果导片、番泻叶等泻药缓解。2005年5月12日患脑梗死,左侧肢体功能部分丧失,便秘加重,大便5~7日不行,服用多种药物无效,靠洗肠排便,常因此不敢进食,夜寐不安。来诊前已5日未便,特来要求针灸治疗。诊见,面容痛苦,烦躁不安,下腹胀满,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数,左侧上下活动欠佳。证属老年顽固性便秘,血虚夹实之证。取穴:百会、丰隆、支沟、天枢、足三里、阳陵泉,所有穴位均采用中度刺激,操作方法如前所述。6个月随访,未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