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45:51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语文有效学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成就有效的学习
1.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终身学习
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渊博的知识和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过去教师的形象,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让学生快乐的人。众所周知,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内涵,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2.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高效课堂
要创造多彩的课堂,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单调的课,而是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自己教了什么,学生学会了没有,改变了没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同时,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主动的课堂学习成就有效的学习
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
在语文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第一,多读书,读好书。语文的学习,如果知识面狭窄,是很难有突破和创新的。课外书籍在此方面可以做极为有益的补充。多读课外书籍,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当然还可以提高修养,开阔视野,不论在交谈还是在写作时都可以信手拈来。现在比较好的课外读物有《中学生阅读》《散文选刊》《读者》《萌芽》等,此外还可以精选一些原创性的经典,如史铁生、余秋雨、王蒙、韩少功等的随笔。有些好文章要多次阅读,甚至做些摘记,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语文水平就会提高。第二,勤查工具书,勤背诵,多朗读,勤动手,做好读书笔记。第三,善于思考,用心感悟;勤于练笔,感悟生活。
2.抓住课堂45分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就不会有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
第一,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端正态度,态度决定效率,学习态度影响着听课的质量。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又不明确学习目的,上课只是应付,那么他们就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教师所v的内容。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会影响听课的质量,认为教师课讲得好,就认真听课;认为教师讲得不好,就漫不经心。如果学生持这样的学习态度,教师下的工夫再大,收效也微乎其微,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学生自己。可见,要想提高听课质量,端正学习态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第二,学会带着问题听课,边听边思。孔子说“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有了一种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做事效率无疑会提高。同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就有了听课的目的性,上课就会主动去探索,或从教师的讲解中寻求到答案,而不再是被动地去接受了,那么听课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思想会更加集中,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第三,边听边记,抓住知识重点,力争当堂掌握。首先,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其次,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教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教师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小结,抓住教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一节课中,重点内容是不太多的,并且教师在课上肯定会着力讲解这些重点,如果学生在听课时积极思考,当堂掌握,一般来说问题是不大的。
关键词:科学分组;注重对话;科学评价
新课程积极倡导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很多一线教师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纷纷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教师都感到非常困惑。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到实处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科学建组、合理分工、责任明确
科学分组是学生进行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之前如何科学地分组呢?是让教师硬性分配还是学生自由组合呢?细细研究会发现,两种分组的方法各有利弊。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这样的小组成员之间易于敞开心扉、坦诚交流、互助合作,但是这些同学往往因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导致他们的观点大多雷同,在交流探究中缺少观点之间的争鸣和碰撞,因而这种分组方式不利于小组的有效合作。如果按照由教师主导的异质分组,可能使课堂上的讨论更具有挑战性,学生也能做到自律,但是也会出现由于异质的存在造成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和相互排斥,不利于小组之间合作的深入持久。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多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小组学习的有效性。以后,随着小组合作的深入以及对讨论问题的深入,要逐渐向异质分组过渡,分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水平、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甚至学习成绩等因素。既可以四人一组,也可以六人一组,这要根据班内学生的数量而定,不做硬性规定。要选出一名负责任的学生担任该小组的组长,负责分配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组织能力学生发言,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选出一名甚至两名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本小组内的发言人,可以代表本组成员交流展示学习的成果;选出善于观察的学生担任观察员,负责督促本组成员进行全员讨论,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一段时间后,把角色相同的组员组成专家组,探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对小组成员工作学习的策略及时调整,还可以给这些学生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二、预留时间,注重对话,加强展示
语文是语言类学科,比其他学科更重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怎样说话,怎样表达出脑中所思的、心中所想的。在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社会背景的不同,知识积累的程度不同,往往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重视小组内的讨论和同桌间的交流,这样不但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思维火花的碰撞,还能加强学生对话能力的提升,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担心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没有被学生准确地答出来或者学生回答得不够熟练,往往容易打断学生的发言,甚至打断学生的活动,这样小组内的合作也就成了“蜻蜓点水”式的合作学习,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极力避免的形式主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既然小组合作学习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尊重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讨论的时间,保证小组内学生的充分交流,使学生的思维碰撞的火花不被教师掐灭,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拓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学习,就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言、辩论,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尽情地发挥。
真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还要加强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讨论,还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果,形成良好的循环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的是小组的探究成果,所以,展示的方式要多样,既可以由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言,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手段进行全组成果的展示,更要倡导学生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加以展示,学生在共同欣赏本组成果的同时,还能收获个人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及时激励、科学评价、注重表扬
语文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水平及时作出正面的、激励性的、积极的评价,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合作需求。教师在对小组的集体成果进行认可和评价的时候,要针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不能针对小组内某一个人,要善于从小组的角度来表扬,把小组内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结合起来,不仅要参照小组内学习情况得分的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技能和合作态度。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学习方法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各个环节,其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也十分重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该积极掌握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本文就有效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进行探讨。
一、积极进行课前预习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喜欢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和英语等学科的课前预习,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有进行语文学科预习的习惯,实际上学生进行语文学科课前预习也十分重要。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对于课堂上教师要讲解的内容,在没有教师的指导的情况下积极去探索知识,学生独立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学习体验,是任何阶段的学习无法代替的,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关键阶段。为了提高高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预习。
二、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
在众多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方法中,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就是一种有助于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导致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学习方法等对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产生关键影响的因素,学生难以及时掌握,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就越来越难以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为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本人认为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及时弥补知识盲区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知识盲区,因此学生为了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应该对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盲区及时加以弥补。例如:教师在高中要讲解的一些重要修辞方法就是“暗喻”,学生可能在听讲的过程中难以明白其含义,也难以理解其实际的应用方法,那么学生就应该及时弥补与暗喻知识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可能并不明白什么是比喻修辞方法,这时学生就要及时掌握什么是比喻修辞法,这样再去理解什么是暗喻就显得十分容易。语文也是一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因此,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才能逐渐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二)注意力高度集中
为了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还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高中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点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只需要教师简单地讲解学生便可掌握,而有些知识点则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体会才能掌握,因此,学生如果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很多知识点就很难理解,也就很难再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要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教师的讲解引起重视。教师也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才能更加高效的开展。就学生的学习而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一个有效的语文学科学习方法,就是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的进行思考。
一些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下了大工夫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尤其在考试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在作答的过程中却难以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有效应用,灵活的应对不同的题目。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自主思考不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思考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十分有利,对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学习的过程中巧妙设问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可以针对讲解的知识点巧妙设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巧妙设问,学生自主设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巧妙设问,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并结合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学生一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还要积极的进行思考,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才能更加深入,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对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
【关键词】语文 有效学习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44-01
语文教授给我们母语,语言是我们日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学校作为传授优秀文化的场所,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主课,占据很大的分量,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但在高考、升学种种压力之下,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关注率却不高,学习效率也有待于提高,应该及时的转变这种不健康的学习现状,从自身出发,做到积极有效的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基本理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从自我出发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一般来讲,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三方面。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的将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了解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安排和调节。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生语文学习普遍现状
1.听课效率不高
高中课程紧张,学生压力大,不仅学习兴趣减弱,连最基本的课堂听课效率也普遍下降。
课前不做预习准备工作,没有提前对要讲的课文内容进行粗略的阅读,也没有找出自己不会的生字词和对学习内容疑惑的地方,不知道自己的课前水平是怎么样的,盲目的跟从老师课上所讲内容,所学的内容于学生本身来讲没有针对性。
课堂上学生精力不集中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只是单纯的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表面的学习,开小差、交头接耳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因为疲惫或者是对课文没有兴趣而打瞌睡,虽然这些现象授课老师也有责任,但是更多的不利是相对于学生来讲的,导致了课堂听课效率的下降,也影响了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习积极性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升学压力大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最拉不开分数的学科,学与不学都不能对自身的整体分数造成大的影响,消极对待语文课程的学习。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被动的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安排的考试,缺乏自己主动的安排,老师让做什么才去做什么,而从不从自身考虑想做什么和该做什么。
3.没有时间观念
世界上只有时间是平等的,每个人每一天,不论富贵与贫贱,都是只有二十四个小时,这一天是否是有价值的一天,就在于自己如何好好利用。现在的学生必须要文理兼顾,所学的科目繁多,如此了解自己的生物钟,制作自己的学习时间规划就尤为重要了。有的学生整天埋头苦学,可是成绩总是得不到提升,并不是说自己努力不够,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一个人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以及怎么才能做到出彩。
三、高中生语文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对语文课程的关注不高以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二是学生自身的态度不端正。
1.社会大环境下的语文课程
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的好坏优劣和升学的关系没有数理化那么大,太多的投入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而且从语文教授的母语的基础层面来看,学生也认为没有必要在语文上花时间和精力。
当今社会的影视传媒、信息量充足的网络慢慢的取代了语文学科本有的审美性和工具性,致使语文学科越来越被动,学生的空余闲暇时间被电视网络所充斥,能够静下心来,兴致勃勃地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重要地位的文学艺术类书籍的学生日益减少,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失却。
2.学生自身的态度不端正
从学习成绩来看,存在以下情况:
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唯独语文学科薄弱,成绩不高,拉分情况严重。学习成绩中等,语文成绩在总体成绩中不稳定,学习停滞不前。学习成绩不好,对学习失去兴趣,放弃对学习的求知欲。
由此来看,存在问题的学生多数是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影响了自身的学习态度,久而久之,就会放弃对语文学科原有的期盼。有的学生力不从心,有的学生悟性变差,有的学生破罐破摔,平时看来语文学科在总体学科成绩中拉不开差距而掉以轻心,最终栽跟头的还是一直没改正的学习态度积攒的弊病的学生。
四、高中语文课堂有效学习的方法
1.学会从自己做起
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出学习的策略,学生同时有权利从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了解自己应该怎么学习,应该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应该怎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一定要从自己出发,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做到对自己能力的开发。
2.教师的力量
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树立学业自尊。教师要做到相信自己的学生,因为任何不信任与怀疑都将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极大的学习热忱。自尊是一个人人格的保证,要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自尊心所占的比重是极大的。提高学生自尊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将学生每个阶段小小的进步记录下来并对此表彰,让学生感受到进步与小成功的喜悦,充实学生自己内心的体验。
3.学习环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能够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好的发挥,使得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身的参与实践,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摸索总结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语文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小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2]《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1.对学生的预习不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在预习时只是对学生提出了预习要求,而对于学生如何做到高效率的预习不进行指导。这就让学生在预习时获得不了有效的效果,会使他们感到预习和不预习的区别不大,失去了预习课文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认为预习是培养学生自觉性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自主体验经过预习能使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来促使他们更认真地进行预习。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预习不得法,导致预习的效率不高。而有的教师不清楚预习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布置预习要求时也仅仅是让学生把文章读两遍,在文章中画出要学习的生字词,而对如何理解和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体验不作要求。
2.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不到位,导致学生在预习时不重视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没有完成预习任务也不会受到教师的批评。这就使一些学生在预习时钻了空子,不认真预习。而有的教师布置了预习任务时,根本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出检查,对学生预习是否到位的情况不清楚。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对学生预习要求不高,认为如果学生仔细进行了预习,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就会对教师的讲解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要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因为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的教师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所以他们认为学生是否预习不重要,只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就行了。要解决这些语文中的“黑洞”问题,教师必须把预习的重要性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预习的重要性,提高他们预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增强学生的三种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成功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解决办法
(一)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读文本首先,利用《智慧苑》设计精彩的单元话题导读及围绕文本或作者链接的相关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优美的语段,掌握与文本相关的诗词、文学文化常识,丰富其语言积累、文学文化内涵。其次,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语境辨析等多种方式理解字义、词义,积累文本中的重要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等基础知识;文言文中则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通过自查互批,加强重要知识的积累。再次,既然以学生为主体,那就要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不给学生任何的束缚,让学生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并随时将自己的初读体验记录在《智慧苑》上。带着这种体验,再借助《智慧苑》了解学习的重难点,根据上面的思考题,再读文本,进行初步的整体把握,作出批注,写出自己的读后体验,达到初步解读文本的目标。
(二)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高中学生由于其心理发展特征,具备很强的表现欲望,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后让他们进行成果展示,可以促使学生更仔细、认真地进行预习。预习成果展示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打好基础。要想让学生养成长期的预习习惯,仅仅靠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还远远不够,还要让学生具备坚实的学习基础。在加强学生基础的同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让小组长来检查小组成员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教师然后再随机抽查出一个小组进行抽查。检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听写的方式进行。在学生基础知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学生逐渐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他们通过努力在每次检查时都能获得很好的成绩,激发了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打好基础的决心和信心。
一、制定有效合作策略,优化教学资源
合作教学法的开展,首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合作教学策略。
首先,合作教学是一种以开放民主课堂构建为主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掌握合作教学开放的“度”是有效合作教学的关键。教学任务要在合作教学中实现,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很关键,要把知识、方法、情感渗透进去,才能掌控教学进度。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如果不掌握好进度的话,学生会从梦想聊到美国民主上去,片面地认为美国民主就是民主的标准,而跳出了教学任务。
其次,合作教学要创新教学机制,在教学评价、考核机制、学习过程上有所突破,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拓展作为合作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学生开始理性看待世界,但其理性思维的发展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只有拓展其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理性思考的真正力量。以《赤壁赋》为例,苏轼在大气磅礴的背后,对世界的认识与其前期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与作者本身的经历关系如何?通过这样的讨论与引导,学生就能充分体会面对赤壁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从而掌握课文要点,获得思维能力的拓展。
最后,合作教学要重视合作组合,使不同层次、不同认识、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较大的提高。合作组合的组成,最考验教师对合作教学法的掌控能力。认识问题的方法与层次不一样,自然有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学生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才能使他们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团队精神,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制定有效的合作教学策略就要对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既要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空间与资源,又要把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渗透其中,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拓展,使学生实现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达到自主合作学习,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二、采用多种手段,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制定有效的合作教学策略,是合作教学法成功的保障。而采用多种合作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构建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则是实现合作教学的关键。合作教学重在合作,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尤为重要,而教师的引导在其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师生合作应当成为合作教学法的首选教学手段。师生合作不仅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的关系,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然选择。教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一起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把教学任务分散到合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师生合作一方面可以让教师监督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引导学生走出教学的误区,正确认识师生合作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教学则是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手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分为若干实力和水平相当的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教学任务,并根据每个小组完成的情况予以点评与评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辅导主要体现在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与分配上,把教学任务分为若干个组合单元,放在每个小组中,让每个小组既要有合作,又要有竞争。如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之间的教学任务有一定的衔接,又必须要完整把握课文才能完成,这样不仅小组成员之间有合作和竞争,小组与小组之间也有合作和竞争。
以《琵琶行》为例,将行文思路、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情感及情感共鸣分成几个小组任务,让每个小组之间完成各自的任务,并派代表讲述自己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接受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的质询。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理清文章思路,认识人物形象和情感,从而为后面的感悟与延伸学习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合作教学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延伸到课外和家庭,使教师、学生、家长三者有机地连接一起,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 作业 设计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应该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1、缺少规划,设计随意。传统的高中作业设计缺少长远的规划,教师没有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学生实际出发,重单项忽视整体,重数量忽视质量,重知识忽视能力,学生接受的知识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以致学生的习惯培养和思维训练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部分教师作业设计随意,将书后习题拿来应付,或直接将陈年旧题翻印,或从网上下载后不加修改直接使用,这些良莠不齐的练习甚至会出现题目繁琐冗长、错句漏字、答案错误等问题,导致学生对语文作业失去兴趣。
2、内容单一,注重记忆。教师往往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忽略了作业环节的设计,作业内容单调,以致学生操练记忆、机械模仿,主要表现在:⑴多书面少口头作业。部分教师寄希望于通过书面作业的机械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忽视了诵读、辩论、表演、讨论等口头作业,使得本应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⑵多课内少课外作业。部分教师利用课内作业强化所学内容,忽视了课外阅读题的训练,忽视了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关注,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目光短浅。
3、形式单调,答案唯一。在“标准化试题”广受推崇的今天,标准答案成了部分教师的金科玉律,成为教师评价的唯一尺度。作业形式单调,答案唯一,学生丧失了阅读的自主性,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难以获得个人的独特体验。试想,在这种教条愚腐的教育模式的熏陶下,孩子的自主创新意识又从何谈起呢?
二、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1、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有研究表明,学生智商的通常分布情况为:超常(130以上)和低常(70以下)约各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110~129)与偏低(70~89)约各占19%,智力正常约占60%。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作业分层的具体做法如下。⑴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至于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⑵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这些目标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⑶完成作业时间分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学困生“吃得了”的问题。这样,保证了不同学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2、作业设计具有趣味性。语文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新颖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展示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⑴诗文配画,学歌。要求学生根据古诗、课文的情景、意境配以图画。如学习《登高》、《荷塘月色》等,要求学生动笔画一画诗文景图,然后搞一次诗文配画佳作展,学生入情入境大胆创意想象。背诵《虞美人》,因为有这首词的歌曲(邓丽君唱),所以就叫学生回家学习唱歌。学生非常感兴趣,毫不费力地就把这首词背了下来;⑵角色表演。如教完《雷雨》一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⑶课前演讲。为了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我的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已推行了十年多。每节课由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完成大约三分钟的口头表达,要求态度自然大方,语言表达清楚、连贯,充分展示自我的才华。借此机会,激励表扬一下演讲的学生。这种“口头作业”实践操作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3、作业设计具有实践性。在设计作业时,应当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如学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可布置学生考察家乡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金乡古城拥有600多年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小镇悠久的历史,探究其中的文化蕴味。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加联系、接触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更广泛的交流和交往的渠道。
4、作业选择具有自主性。现代教学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树立“弹性”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由地选择练习。如《荷塘月色》一课,可设计如下作业:⑴摘抄十个形容词,供课外练笔作用;⑵将你知道的古人对月亮的美称写出来;⑶对文中比喻、褒贬不一,你的看法怎样?与同学进行交流;⑷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创作一幅月下荷塘画;⑸课后搜集有关写荷的文章,举行咏荷、读荷、写荷活动。(以上作业,学生可以自选二到三题)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具有针对性,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满足自己探索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让学生的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