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06 10:45:38

序论:在您撰写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儿童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文学;课程思政

在幼儿文学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思政融课,可增强育人功能,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符合新时期课程思政理念的要求,并且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了幼儿文学的教学目标。”[1]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前幼儿文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1.“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前幼儿文学课

程思政让教育内容变得更加有广度如,绘本《小蓝和小黄》,讲述的是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小蓝找了好久才找到小黄,于是小蓝和小黄惊喜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结果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绿”回到小蓝家,小蓝的爸妈认不出来是小蓝了。去了小黄家亦是如此。“绿”很伤心,哭呀哭,最后全变成了蓝色眼泪和黄色眼泪,蓝眼泪集拢到一起变成小蓝,黄眼泪集拢到一起变成小黄。于是小蓝和小黄先回到小蓝家,小蓝爸妈高兴地拥抱小蓝,又拥抱小黄,结果变成绿色,直到此时,爸妈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绘本的主题内涵是什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理解“包容与接纳”“距离产生美”等主题内涵。“有容乃大”是小蓝和小黄彼此接纳后的新高度。此绘本又可以解读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产生美。在“互联网+”背景下,“”“和而不同”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从绘本中挖掘这样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就拓宽了绘本内涵的广度。如,作品《一只小鸟》的审美教育,目标设为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敬畏之感。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把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观贯穿教学始终,把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放在首位,体现“儿童本位”“以人为本”的精神。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让教和学都有更深广的内涵。

2.“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前幼儿文学课

程思政让教育内容变得更加有温度2017年课程思政引起学术界关注,各大高校逐渐展开思政课程的教育,挖掘各种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所谓文史哲不分家,文学课能体现的思政元素是非常多的。如,幼儿作品望安的《小太阳》,内容讲述的是孩子陪刚刚病愈的姥姥晒太阳,姥姥认为孩子剥桔子、陪老人晒太阳这一行为是体己的,把孩子比作是自己的小太阳,这就体现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互联网+”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多的是在网络上,减少了彼此面对面的互动,这使得人际关系产生了距离感。在幼儿文学审美教育中,强化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传承优良的传统美德,使教育内容变得更有温度,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并能够强化师生的专业素养。

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前幼儿文学课

程思政让教育内容变得更加有力度课程思政能为教师和学生指引前行的方向,使教师在教学时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科课程标准承载着教育的理念与理想、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规范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幼儿文学课程应先确立教学理念,在课程标准中渗入总的思政目标,再具体细化到每一个章节。例如:在学习幼儿散文鉴赏一章节,引导学生进行幼儿散文作品诵读与赏析,学习如何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之美。再通过实际的幼儿散文阅读设计案例,掌握散文的阅读设计步骤,从而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所需的教学能力。同时,能适时地在文学美育过程中融入有针对性的伦理道德观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如,案例作品《春雨的色彩》审美教育过程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生学习诵读幼儿散文环节,引导学生了解诵读幼儿散文应该做的准备,掌握诵读的技巧,争取做到诵读时能情景再现。以文学作品《金色的小船》为例,师生共同讨论,掌握朗读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把立德树人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把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放在首位,体现“儿童本位”“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幼儿文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和路径

1.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体现思政教育

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既是一门文学课,又是一门专业课,具有融合幼儿与文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是提升幼儿教师职业修养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幼儿文学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等理论,掌握幼儿文学各文体的特点,拓展阅读视野,增加作品积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要求,提高学生鉴赏、分析评价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文学作品阅读推广、指导的能力,强化多学科交叉学习,提升实践综合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综合素质和思政目标是通过文学阅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觉形成并强化对文学和幼儿的热爱,提升儿童文学素养,使其具有致力践行于幼儿早期阅读的美好理想。将自主创新、小组合作探究、自强自立、树己树人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发挥幼儿文学的德育功能,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认同。

2.从教学材料中挖掘思政元素

在幼儿园文学教学活动中,选择的儿童文学作品直接决定了幼儿阅读的走向。在选择儿童文学作品时,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知识经验水平和审美能力,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在立德树人的目标引导下,要充分考虑作品的德育价值,选择具有丰富内涵、充满教育智慧的文学载体,进而探寻作品内容中与课程思政的映射点,挖掘故事中的思政元素,从而梳理教学的思政目标,向幼儿传递具有正向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幼儿形成高尚的品德素养。在学习幼儿散文的诵读方法和阅读方法时,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上一些示范视频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模仿,从而掌握正确的幼儿散文诵读方法,并将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诠释在诵读过程中。如,教师在讲授郑春华的《很大很大的爸爸》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先判断散文的类型属于抒情散文,再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分析,读到将爸爸比作一座楼、一艘船,“我能装进他的口袋”时,是能体味文中传递的父子亲情,从而正确把握幼儿心中对爸爸的自豪感。教师在授课时,适时传递亲情的重要性、亲子沟通和亲子教育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教育幼儿尊重父母亲,还能够使优良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3.做好幼儿文学课程的“互联网+”思政融课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这类主题的儿童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幼儿戏剧与影视文学项目中,嵌入的思政元素是时代的进步改变着文学的内容与样式。中国的戏剧文化历史悠久,创新和改变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与动力,作为幼儿师范学生要理解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幼儿影视作品的创作与选择应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要以积极明快、充满爱心为原则。如,创造性戏剧源于欧美,要引入中国就应适当做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中国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搜集经典优秀幼儿戏剧和影视表演视频,如,《小熊请客》《小红帽》《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并将其上传至教学网络平台供学生观看,为学生初步感知这些文学样式及其表现形式提供具体真实的素材,让学生在了解的同时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剧本进行文学样式的分析,再利用测试题巩固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将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创新,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剧本改编后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并通过自身的理解,将剧本生动地演绎出来,录制后再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课后通过票选活动,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作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即使疫情期间仍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创作、合作和交流。如,学生在线上合作戏剧作品《小熊请客》,小组成员一人扮演一个角色,通过拍摄工具所带有的趣味AR功能,将学生扮演的角色变得更加形象,省去了道具制作环节。虽然角色所在场所不同,但通过后期制作,也能让戏剧故事拥有画面感和舞台感,再加上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小狐狸、小公鸡、小熊等形象便跃然画面了。但是,由于道具的缺乏,导致创新形式不够丰富。

4.构建多元教学评价平台,强化师生思政价值观

第2篇

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不仅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欢乐,契合了幼儿的精神世界,也为幼儿的审美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对象,给予他们多方面的营养。

一、利用童话的蕴涵,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

童话具有妙趣横生的童话形象、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浅显易懂的语言、独特的文学构思方式等,从美学角度来审视童话,童话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底蕴。我们尝试利用美的童话意境,激发幼儿产生审美愉悦,许多道理可以很轻松地在通话欣赏中倾入幼儿的心扉。如跟幼儿讲“不要以外表取人”的道理时,就可以选择《动物王国的故事》:外表漂亮的金龟子、蝶类和各种蛾类,虽然它们“鲜艳夺目”,但因为它们啮食农作物,与人类为敌,往往不被认为是美的;而外表并不好看的蝙蝠、青蛙,却因为能够消灭害虫,有益于人类,人们都时时不忘它们,它们的本质是美的。

童话的艺术表现形式、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等都很独特,多让幼儿接触和学习童话故事,能够为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格林童话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特别是儿童故事,开辟了民间童话许多新的表现领域。在表现形式上,差不多囊括了民间童话所有的类型,如魔物宝物型、哲理型、“灰姑娘”型、特殊小人型、奇人奇事型、“小红帽”型等。利用这些童话蕴涵的魅力,发挥这种文学美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功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建构童话环境与氛围,使幼儿产生审美意识

美的感受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认识和反映,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联想、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对美的理解能力,感受美是理解美的前提。

在一些教学或游戏活动中,投幼儿所好,选择幼儿平时喜欢的童话故事的形象、场景,为幼儿先创设好环境。如在课外自由自选活动中,我首先是为幼儿合理地划分好场地,利用走廊与平台,划分好区域把幼儿分散开,“白雪公主”、“蓝精灵”、“樱桃小丸子”、“葫芦娃”等区域有明显标志,幼儿对各个区域都有很浓的兴趣,玩起来也很逼真、很容易遵守规则。同时这样由于游戏人员的分散,活动时就显得非常安静,此时幼儿会感受到一种幽静、整齐的童话境界的美。其次,在场地划分好后,我提供给幼儿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供幼儿选择,如彩色拼图、玩具汽车、童话故事插画书等,孩子们看着色彩鲜艳的玩具、精彩有趣的图画书往往会爱不释手,特别是对一些图书中的优美画面他们会很喜欢,此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色彩鲜艳的美。美工室里师生一起创作,用吹塑纸做出童话里出现的小动物,用彩纸折出各种手工,如桌椅、窗帘等,用彩泥捏出各种童话故事里的形象,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把这些作品有机组合,布置成一个童话故事的场景,给孩子以熏陶。

三、挖掘童话的语言美,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

陶冶孩子心灵美,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思想情操的培养,坚持从上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美的语言标志着家庭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优秀的童话往往融思想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于一体,给儿童以巨大的美的享受。童话中的人物、童话中的故事、童话中的环境,被幻想笼罩着的一切都是美的。而童话的美,最集中表现在有色彩有节奏的意境美。冰波的《大海,梦着一个童话》开头意境的创造很有代表性。“当圆圆的月亮,微笑地望着大海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它的温柔。当清凉的海风,缓缓地、轻轻地唱起一支古老的摇篮曲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微微的倦意。它轻轻地和着海风的节奏摇荡起来,把雪白的浪花推上金黄的沙滩。大海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呵,我真想睡了,看那星星都在眨着眼睛哩。大海睡着了。月亮披上了白云的薄纱,海风还在唱着轻柔的歌。大海安静地睡熟了。”这是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心灵纯净的美的意境。美的陶冶会使人变得纯真而高尚。

四、塑造童话形象和事件,陶冶幼儿美的情感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动漫影视制作技术也日趋高超,将传统的童话主题进行了很大的变革。如今孩子们更多的是“看”童话,通过电影、电视和光盘。连续剧形式的动画和漫画故事正在快速取代传统童话,形成势不可挡的“动漫潮流”,其主题也跟它们的外表一样丰富多彩。

第3篇

【key word】Skopos Theory; Children’s literature;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摘要】本文从德国功能论的译文目的论出发,针对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对《爱丽斯奇境历险记》的译本进行分析、比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为实现译文的目的,译者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充分体现了目的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目的论 儿童文学 《爱丽斯奇境历险记》

The outstan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version can not only provide the materials to rich spiritual life to children in our country,but also inspire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creation of our country.From the latter Qing dynasty,there are the foreign children's literature work to be introduced one after another to the general Chinese readers.In numerous versions,such as“Little Prince”,“Alice Wonder world Adventures”and “Harry potter” were classical textbook which can satisfied with Children’s demand,but many cannot satisfied with Children’s demands.It is related to studies which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cannot obtain now enough attention,Up to now there are still not complete expert guidance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s system,only several excellent children's literature versions are also translated according to the wise experience of translators,it is not a systematic.Based on the above reasons this article tries to seek for one translation theory to be used to guide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English-Chinese as the example,and prove the Appliance of the Skopos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

The Skopos theory i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a proposed by German Functionalist School.This theory is the important breakthrough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It is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equivalent translation,but thinks that the translator may do suitably change to meet reader s ' needs.The teleology requests translators before beginning to translate grasp clearly about the translated edition goals,then this goal must run through the translating process,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is based on this goal completely,while the translation goal primarily is decided by readers.Regarding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besides the small part ofreaders,children is mainly readers.Owing to Children’s limited experience,the language standard and acceptance ability are in the low level.A important principle in Skopos theory,“intratextual coherence” requests version at least must be understood by the target readers.Therefore,a qualified translator first basically must guarantee that the version can be accepted by the children.

1.Introduction to the Skopos Theory

Skopos is the Greek word for ‘aim’ or ‘purpose’ and was introduced into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1970s by Hans.J.Vermeer as a technical term for the purpose of a translation and of the action of translating .Translation is considered not only as a process of translation,but also as a specific form of human action.In the frame work of this theory,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purpose of a translation is the address,who is the intended readers of the target text with their world language.Vermeer regards it as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that is partly or wholly turned into an “offer of information”for the target audience.There are three main rules which are Skopos rule,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2.Appliance of the Skopos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Skopos theory has three principles,namely Skopos rule and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The Skopos rule have been introduced.What the continuous principle refers to is language intratextual coherence,namely a translation should be acceptable in a sense that it is coherent with the receivers’ situation,being part of the receivers’ situation.Fidelity rule refers to intratextual coherence,namely a translation should be as faithful as possible to the original,but this kind of faithful degree and form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original text jointly decided by the translation goal and translator.This article takes two translated editions of the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an example.The author will take the three rules as the foundation,and study the translated edition whether has realized the translation goal or not,and transmit the culture function in the version.

After definiting the purpose of version,what translation methods should the translator adopt and how to deal with some issues,this must be explained through using the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

(1)Coherence rule

Coherence rule refers to the translation being probable to tally translate the language and the expression,let the receiver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translation.Regarding the translation of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what the translator first considered is the translation receiver.Translation receiver for age about 10-year-old Chinese child,then the translator should understand the acceptance characteristic of children's reader.Children's thought gives priority to the thinking in images,its abstract logical thinking still had the big concrete iconicity.When this characteristic requests the translator to be at translation,the attention language's image,concrete and vivid.Not only children's literature's language body has the high request to language anglicizing,the request language must be full of the significance,moreover must be straightforward,English.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requests the translator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ldren's language body,translates to suit the Chinese children to appreciate the taste the work.They are necessary to create a special fantastic,humorous and delightful atmosphere.The description of fairy tale multipurpose folds the word and interjective and has the color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reover the word usage is simple,tries best to avoid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at is abstrusely difficult to speak.

e.g.…;and I’m sure I can’t be Mabel,for I know all sorts of things,and she,oh,she knows such a very little!

a:……我也敢保证,我不可能是梅布尔,因为我懂得许多东西,可她却是一问三不知!

b:……我肯定不是玛贝尔,因为我知道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她,哼!她什么也不知道。

In the original text has used an interjection “oh”,contrasted two kinds of translations,the first translation has abbreviated this interjection,but the second translation uses an interjection that has corresponded in Chinese,the latter has achieved the coordination with the original text,realizing the function that the version want to transmit.This interjection expressed vividly that Alice is not convinced and not believe Mabel’s the innermost feelings,and has vividly transmitted Alice’s self-confident to the reader.The persona appears lifelike through this interjection.But method of the second translation actually appears somewhat light,and has not realized the translation goal very well.

(2)Fidelity rule

A version should be as faithful as possible to the original.But in the Skopos theory,faithful rule belongs to the goal principle,namely the faithful degree is decided by the version goal.If the goal of translation demand to change the text’s function,the translation is impossible to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In brief,the language must service for the translation goal,otherwise,this kind of translation is meaningless.

Eg:“Curiouser and Curiouser?”cried A lice(she was SO much surprised,that for the moment she quite forgot how to speak good English)

a.“越来越离奇了?”爱丽丝嚷道(她惊异之下竟然忘了正规的英语语法)。“越来越离奇”的原文是curiouser and curiouser。英语习惯:形容词和副词如超过三个音节。比较级不在字尾加er后缀,而在字前加more。

b.“越变越稀怪了,越变越奇罕了!”(因为爱丽斯自己诧异到那么个样子,连话都说不好了)

In translated edition a,although the translator explained the correct view about “curiouser and curiouser” in annotation,but actually lost the mood“strange”in the original text,moreover the readers is hard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in the parenthesis with the connection of front content .Furthermore,the annotation not only diverted the children's reader's attention,causes its reading to lose the continuity,but also has no any help to the understand the content to the readers :it is the possibility that due to the readers' knowledge to English is limited,even does not understand completely,then such explanation possibly does not have the significance even to make it more difficult to paratively speaking,the second translation made one quite satisfied in processing of here:He combines two words “strange” and “rarity ” and confuses them,and transmits that Alice cannot reach an agreement in great surprise with the one kind of dislocation expression of Chinese under the words .Like this both maintained the continuity of translation,and simultaneously let th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interest of original text.

3.Conclusion

To sum up,the successful usage of the Skopos theory in the translated version contributes to the succes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What's more,the purpose of the target text expresses exactly what the author wants to express to original readers.Due to the guidance of the Skopos theory and the skillful translation on the rhetorical devices,the Chinese version is a good one.

References:

[1]王淼.“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2]张鲁艳.儿童文学翻译简述.平项山工学院.

[3]王小曼,赵慧君.Skopos theory in translation studies.广东培正学院英语教育中心.

[4]E13 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e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

第4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电影叙事;情节;文本语言;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Literature Impression of Film Works: Plot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Film Texts

LIANG Yu-qiao

一、关于传统文本与电影文本

文本,在纸质时代是指“以文字符号为媒介,以纸质为载体承载作者‘表情达意’之信息”。在现代社会,这个视听影像元素相互交融的多媒体共存的时代,文本的意义已不再是局限在文字的领域,而是向多媒体文本形态逐渐演变、发展。因而,可以说,影视文本即是由文学文本的范畴延展开来的。因而在多元化影像充斥眼球的今天,我们不应将目光停留在表面的幻化万千,被各种商业因素掩盖关于文本的研究。

而影视范畴中的电影,能成为一门艺术,除了它利用光影的特性来复原真实的世界,它让视听元素不需要想象就可以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其产生一种仿佛目睹的切身感受这样的魅力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具有叙事的潜能。

大多数人都只注意到了电影的影像性的特征,认为电影文本本身并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纳入电影赏析、批评的范围内。但这恰恰忽略了电影的叙事性特征。影像性与叙事性是电影的两个基本特征,同时这两个特征并不相互对立、排斥,它们更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塔可夫斯基论述的那样:“电影中没有任何孤立的组合元素具有任何意义:唯有电影本身才是艺术作品。”

因而当我们将两者分割开时,不应该将重心完全转移在影像性上而论,其叙事性同样举足重轻。

二、电影叙事中文本的文学性特征

谈及电影的叙事性、电影文本的领域,于我来说,情节和语言是我最用心关注的两个落脚点。情节,是电影文本的叙事结构构成之一,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文本语言,是电影的叙事在听觉上的外在展现。文学性的语言特征,使电影在影像性特征中的“听”这一关节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论是大规模的商业电影,还是为数不少的小众电影,亦或是在小众电影中的一些在很多人看来是属于供小范围人群欣赏的小制作(小班底、小成本、演员非著名)文艺片,其实都有很多在电影叙事的文本中有很多亮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幻真幻灭的电脑特技制作,更有不少电影因为它的美丽、巧妙的叙事的方式、手法,使作品增色不少。

(一)故事情节的巧妙编织

电影叙事文本中的故事是由若干具体的人物行为表现出矛盾冲突的情节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不是单纯的组合,而是按照因果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的一个个故事节点。情节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合理的情节设置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例如在《天堂电影院》中,电影院被烧毁,这本是个很小的着墨点,但却有着帮助故事发生重大转折的情节点。正因为电影院被烧,阿尔弗多的眼睛被火灼烧失明,多多才真正踏上放映之路,从此与电影结下深厚的缘分。同时,也正是由于这场火,多多将火堆中受伤的阿尔弗多救出火海,两人日后更记下了忘年的友谊与情同父子的亲情。可见,这简单的一个情节点在故事的叙述上却达到了不可抹去的位置。在推动文本中故事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2)恰当的情节交织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以《无间道》这样的商业片为例。韩琛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十年前就处心积虑地将刘建明安插到警局内部作黑帮的卧底。于此同时,警方为了准备详细掌握对方的犯罪事实,将陈永仁安排到黑帮里做警方的内线。这两个人,两条线索,看似没有联系,但其中也是黑白道间斗争的必然结果。两个线索共同迁出这两个身份足以以假乱真的卧底,为了摆脱无间炼狱那般不黑不白的生存现状所挣扎的煎熬,展开或是代表各自群体或是代表他们个体的殊死较量。

这两条情节线相互缠绕、交织,绘制着人物间的冲突与矛盾,并且来自陈永仁与刘建明内心的“我是一个警察”与“我想做个好人”与现实撞击出强烈反差的真实情感,足以使整个故事的叙述充满了张力,与可延展性。

作为商业片,《无间道》是商业运作的成功典范。但就其电影文本本身来说,就已经极具吸引力。文本中情节“鬼斧神工”般的相互交融、分离、再次融合,使得作品如同小说一般,不再光是用蒙太奇的手法来牵引观众,而是体现在其舒畅的文学叙事技巧在影视作品情节上的巧妙运用。

(二)文本语言的精心雕琢

不少制作人对电影文本的忽视,影评人对电影文本的“唾弃”,其中的原因不乏电影改编中存在的偏离原著主题,甚至曲解原作者写作意愿的现象。客观的看来,有不少电影作品的诞生是离不开文学作品的。如,戏剧《雷雨》改编的同名电影《雷雨》和最新改编版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由柯蓝的散文《神谷回声》改编的电影《黄土地》等等。不得不说,电影文本是离不开文学本性的。即使当代的电影更强调画面的精致、美轮美奂,但也不可脱离语言本身带有的文学意义,而这个意义不仅仅局限在改编电影的集合中。因此,可以这样说,电影叙事文本从文学(特别是小说)中汲取到了丰富的艺术养分。

文学(小说)特征对电影的叙事结构(三色系列电影《蓝》、《白》、《红》的散文式结构)、时空转换(顺叙、倒叙、闪回等手法在镜头语言上的启示)和语言表达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在此,文本语言是主要关注对象。

由须兰的文学作品《银杏,银杏》改编的电影《爱有来生》及喜剧电影《独自等待》两个不同风格的电影为例,分析电影无处不在的文学性的语言特色。

(1)重复(repetition)

影片《爱有来生》文本即台词的成功,在于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其中重复这一辞格更是贯穿电影的始终,“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在影片中反复使用了14次之多,可以说构成了整部电影的灵魂。

何谓重复?美国当代批评家希利斯•米勒论述道:从细处看,是词、修辞格、外在形式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上的不断复制;从大处看则是“由事件或场景”或“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中的复制”。

“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这简单的一句话在不同时间点出现,并且意味不同。从才开始阿九用这句话来搪塞阿明、化解两人相处的尴尬,因为她不爱他;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这句话慢慢变换着味道,这句话成为了两人的倾诉爱意的标志语,直到最后,竟是两人相约来生的生死约定。五十年后,当阿明的鬼魂与投胎后的阿九的今生小玉相遇相知,小玉最终明了眼前的鬼与自己前世的那份不解之缘时,这句话成了最后抽动人心的诀别。一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如影随形般相伴于他们生活左右,可以说这句话贯穿了他们的前世今生。这种高强度的反复给整部影片注入了一种奇特的韵味,增强了电影台词的语言表现力,听之令人感同身受,令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重复手法在整部片子中,渲染了一种哀婉咏叹的意味,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的美感,体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2)预设(presupposition)

预设也叫前提、先设,这一概念起源于哲学和逻辑学。预设,是指首先说话的人在预先假设某个信息是接受信息的那一方已知的前提下,才表达某个信息或者问题假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影片《独自等待》,这样的预设手法比比皆是:

陈文和刘荣吃东西的时候,气球突然飞了!

陈:就像那本儿童卡通书《神奇的气球》。

刘:对啊!小时候我也看过。

陈:不会吧,我刚那是瞎编的。

刘:我瞎说的不行啊,切。

陈文瞎掰的一个书名,刘荣却应声附和说看过。而后来被陈文指明这书不存在是,刘荣又称自己刚才瞎说。刘荣的一点点虚伪和心不在焉在这样的对话中表露无遗。这样的预设在前后短时间内的设置和取消带给了电影观者心理上的跌宕起伏,很容易吸引他们去思索和发掘更深层次的内容。

再如:

主编:什么东西,一堆狗屎!

陈:我要是,我加一飞碟您觉得行不行?

主编:酷酷酷,小孩子最爱这东西。

陈:我就是不加!

陈文作品被否定,表面为了迎合主编的编审品味,便提出加“飞碟”这一建议。进行至此,大家都觉得两人均认同小孩子最爱飞碟这一论点,让大家都对陈文作品的成功审批有了心理上的期待。接着那句“我就是不加”,大大出乎了观众的意料,同时也彰显了陈文这个人物独特的性格以及个性形象。这在对人物形象、行为的塑造上拿捏地非常到位,真实贴切,不会因为银幕的分隔产生影像与现实的距离感。

重复与预设只是在此重点讨论的两个角度,此类的手法在电影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与表现。可见,这些大多在文学上有显著地位的叙事手法在我们电影的制作中利用起来,同样非同反响。

三、文学手法在电影叙事文本中的价值

“成功的文学文本对语言的运用都不会只以表达作家的构思成果为满足,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语言特有的优势,为读者营造出更广阔的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

于我说来,当我们的电影在技术方面已经做到炉火纯青乃至正是极致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转向另一个角度思考电影创作,“利用语言特有的优势”,让读者在文本语言接受过程中,充分调动自我的生活经验、情感体悟,将自身融入作品中,进而再超脱于文本之外,体味“象外之旨”。 文学手法在电影叙事文本中的意义、价值可大致归纳为:

(1)表达有条有理,让观众产生第一层面上的可信性;

(2)电影文本让电影叙事、人物形态、意识环境及台词等多个方面做到统一、全面;

(3)高科技对于电影来说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数字技术让电影在画面中营造出一个偌大的梦幻般的乐园,而忽略了“有关电影文化、电影审美的取向”。而文学的身影穿插于电影中,让电影增添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与理想,直叩人的心灵,让电影更具有学术价值。

四、结语

文学虽然对于影像性特征鲜明的电影作品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或许在多数人看来是可以忽略的一个点,但是在众多电影中,依然在某些电影的文本中显现出了清晰的文学现象。因而文学与电影或者说影像是不可完全区分开的,两者更应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汲取。

另外,在我看来,文学也给电影指明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当视听技术已经发达的今天,何不另辟蹊径,摆脱只求画面质量的文化荒漠般的电影,让电影成为呈现文学、文化盛宴的另一载体,也是对电影、对文学、对文化的重新组合与创新。这条道路令人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袁智忠、虞吉 影视批评纲要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陈丽贵、李泳泉(译) 雕刻时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希利斯•米勒 重复的两种形式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李荣启 文学语言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5篇

一、同人文学

1、定义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也有人认为来自中国。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作为ACG文化的用词,所指的是,由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影视等作品甚至现实里已知的人物、设定衍生出来的文章及其他如图片影音游戏等等,或“自主”的创作。所以同人文学就是根据对这些人物的二次创造产生出来的文章,同人文学的创作者一般都是原作或者现实人物的追随者,而非原作者。受原作的流行程度和主人公身份的影响,同人文学也只在小众范围内传播。

2、特点

同人文学是网络文学的一个小支流,与传统作家相比,同人文学具备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但是与主流网络文学相比较,它自身又显示出独特的一面。

首先,创作者群体特点。总体上看,创作者具有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广义特征:青春性,主要在16到30岁之间;写作目的以乐趣为主,追求个性,富有幻想和梦想;业余性、即非职业化写作。具体来说,同人文学创作者的年龄更加偏低,20岁以下占极大比重,也就是说,学生群体为同人文学的主要创作者;如果说网络文学创作者经过千锤百炼,还能够得以杀出重围、修成正果,如《鬼吹灯》系列和《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作者“天下霸唱”和“当年明月”,在07年作家富豪榜上分别以280万和225万的版税收入位居第19位和22位,超过了刘心武、石钟山等知名作家,那么同人文学创作者将是几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无名小卒,而得以投身职业作家,跻身上榜富豪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其写作目的更加单纯,完全是依据个人心情和好恶;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性别划分主要以作品题材区别,如武侠玄幻历史题材主要为男性,女性则以言情题材为主;而同人文学则以女性为主要创作群体,特别是涉及耽美题材。

其次,作品的商业价值。个别网络文学作家作品得以修成正果是赖其蕴含的商业价值:网站依靠其影响力能够获得点击率,作品出版甚至盗版能够获得利润,与作品相关的游戏、影视、音乐开发也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如由萧鼎代表作《诛仙》不仅有数以千万计的点击率,由它开发的同名游戏也日进斗金。与如此景气的网络文学商业价值相比较,同人文学倍显凄惨。具体的同人文学作品的受众是非常单一的,如动画片《犬夜叉》的同人小说《夕颜》是以杀生丸和玲两个人物的感情为主线,而这篇文章的读者首先要观赏或了解这部动画片,其次要喜欢杀玲配对,再次需要关注,至少不排斥同人作品,经过层层筛选,还要除去不合胃口的读者。所以个性化、精神化、非商业化在这里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第三,原创性和受限性。网络文学标榜原创,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张独立完成,尽管部分武侠、言情作品无论从风格、人物还是情节套路都与当代名家,如金庸、古龙、张爱玲诸位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些情感和思维的巧合基本不会影响到人们对流行网络文学原创程度的认同。与此相对,显而易见,同人文学是植根于动漫、影视等媒介的土壤所开出来的文学之花,创作者可以尽情随性来衍生剧情、插入自创人物、混合人物、设定异时空和恶搞,但是好的同人作品还是会要求与人物与原作性格相符合,所以从语言动作到情节发展都要考虑得当,这样才能够使读者投入并且加深对人物的情感。同人文学的这种受限性为“低龄”创作者的飞舞戴上了枷锁。

二、同人文学所体现的反传统性

德国剧作家波托尔特•布莱希特说艺术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同人文学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世界的特定表象。同人文学没有走上网络文学高度商业化的模式,也不会像传统文学一般为权威附上神圣的光环。平等自由、志同道合是它的平台,这使得同人文学得以更加开放、个性和纯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同人文学,可以解读出作品中对现实价值的重估与个体情感的张扬。

1、理性的体现同人作品体现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身份重合。通过同人作品,可以看出观众与动漫、影视剧,或者说同其创作者的关系是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作。如对《名侦探柯南》中作者为吸引观众而设定了新一、小兰和小哀的三角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配对,而面对作者一拖再拖、幽深隐晦的情节进程,观众不再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击,创作出新兰、柯哀各种同人文,以供安抚。观众既作为接受者,为人物关系、情节结构所羁绊,又作为创造者,续写或者改写人物命运,主动迎合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期待,不再仅仅是任人摆布地为他人布下的结局所喜所忧,而是要积极地陷阱、依据个人意志完成心愿。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才算最终完成。罗兰•巴特也提出文本开放的理念,文本在接受读者阅读过程中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需要读者去创造。而同人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就是这种完成最外化的体现。后现代元小说能够让读者认清小说的虚构性质,也引导读者看到貌似逼真的世界里,却充满了幻觉和荒谬。同人文学在虚构之上所进行的虚构,看似感性,实含理性。与其痴痴地被他人所设置的迷幻所欺骗,不如自主创造所期望的世界,即使不可能完全摆脱控制,也不至于完全为虚构世界所奴役。

2、对传统道德的消解道德观念的树立能够帮助意识形态更牢靠的对人们进行控制和操纵。威严肃穆的传统道德会随着时间的前进而被瓦解、取代,进而黯然退场。在历史上,各种正值壮年的道德都有被视为大逆不道的机会。在人们对捉摸不定的宏大叙事感到疲惫的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能够把握的个体情感体验投入了更多的关怀。

(1)同性恋一提到同人小说,最普遍的误解应该是关于同性恋的作品。的确,读者对同人文学中的同性恋题材已经习以为常,耽美类作品在同人文学中占有较大比重。许多后现代作品中,一直处在主流文化边缘、一直被忽视的非主流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文化的多元性得以更加立体。同性恋便是其中的幸运儿,尽管有很多人还不能对同性恋张开怀抱,可是在同人的世界里,单纯美好的同性恋情早已得到认可。在女性为主要群体的同人文学世界中,对男男的爱戴可以理解为女性欣赏男性的心理体验,是对社会伦理的挑战,体现了女性自主意识抬头,不甘心做一个被观看甚至被欲望的性别,企图摆脱传统女性“被观看”的命运。这不仅是对性取向自由选择的伸张,也体现了女性对传统道德束缚的轻视。

(2)反传统性H文和清水文是对同人文学的一种简单分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带有直白的性描写或者黄色信息,而后者连小孩子都能够阅读。不管是具有邪目的,还是抒发人性的美,涉及大尺度性描写的作品已经屡见不鲜,但创作主体却是仍然以成人为主。而同人作品的创作者大部分为低龄女性,她们对性的抒写尺度极为跨越,年轻的阅读者们对H文充满期待,不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显示出了落落大方的姿态与平静坦然的心态。这与传统观念中的儿童形象相差甚远。在传统教育中,“尤其是在女子教育中,传统道德更是竭力使她们对无知并且视为最可怕的耻辱,而结婚却闪电似地把她们投入性生活之中,两相冲突,在她们心理上造成病态的症结。这是一般女子比男子更懦弱顺从的重要原因。”这样看来,低龄女性的创作既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抗,也体现了新时代中,人们对自我的认可。

三、辩证看待同人文学

同人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一种,也被人看到了显著的缺陷。创作的随意性,使得同人作品汗牛充栋,却良莠不齐;爱情几乎是所有同人文的主题,显得题材单一;缺少思想性、文学性,少深度。而且过于自由的形式,难免产生哗众取宠、趣味低下的内容。但是在这个平等、自由的平台之上,粗制滥造的文章很容易就埋没在了同人文大军之下。所以同人文学自主发展,也在自我调节。同人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自由,为她们提供了满足自我的空间。文学即人学,同人文学作为业余的文学也是对人和社会的反应,同人文学从创作者、接受者和文本自身,都是对时代的产物,并且反射时代。

第6篇

    长期以来,在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误认为抽 象思维才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人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方式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真理。因此,中 学语文课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 ,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会。

    美国著名脑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探明了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左脑 控制抽象思维,右脑控制形象思维。这一现代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脑优势理 论和只有抽象思维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的错误观点。它表明: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抽象思维并非是把握事物本 质的唯一方式,形象思维同样也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它们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不能 互相代替;它们必须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互相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得到健全 、发展和完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将是左右脑协调发展、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因此, 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体系,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两种思维的产物,既有抽象思维( 主题的形成),又有形象思维(人物、情节、场面等生活画面的构思),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读记叙文,特别 是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这类文章的特点,注意两种思维的结合。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既有情感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能走进作品之中与人物一起体验 人生的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语言训练为核 心,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训练抽象思维,又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

    1、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 ,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 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多么细致、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 抽象的。而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再 作理性分析,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例如,讲《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文中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 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 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阅读这段文字,我不是让学生首先研究分析“排出”这个词语如何运用 得准确生动,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孔乙己在看到别人的“笑”,听到别人的“话”之后,“排出九文大钱”时是 怎样的心态,揣摩“排出”这一动词的丰富内涵,并让学生做出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来表现孔乙己的 心理和神情,让学生走进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孔乙己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对“排出”这一动词使用的妙 处作理性的分析:如果换成“拿出”、“摸出”,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由于有了对“排出九文大钱”这 一动作的丰富内涵的体验、感受,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深化了,认识到“排出”一词准确写出了孔乙己拿钱 买酒时的得意神情,以及他要在平日取笑他的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的心理,如果换成“拿出”、“ 摸出”,都不足以表现孔乙己的这种神情及心理。

    学习《皇帝的新装》,我组织学生先进行表演,然后再对课文作理性分析;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 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 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背影》,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剧,用直观的艺术形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 氛围中,师生共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等等。

    这些教学活动决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伴随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情感体验的认 识活动。在这个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交融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刻,知识记忆更加持久 。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 的全方位发展。

    2、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不应是简单的、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通过 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使之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引发学生想像,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 术形象为基本原型的、且带有自己经验色彩的新的形象。学生有了深切的形象感受作为基础,他们对人物思想 性格的理解才是准确鲜明的。

    例如,《药》这篇小说中的康大叔是个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和帮凶的形象,学生对这个反面人物思想性格的 归纳概括,是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之后得出的。康大叔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 半”,一只手“摊着”,向老栓要钱,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同时还嚷道“怕什么 ?怎的不拿!”接着“便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我用表情、声音、动作对加点词语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让学生头脑中伴随着栩栩如生的形 象,归纳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是一个多么凶狠、贪婪、粗野、蛮横的人物。

    学习《变色龙》,我让学生看录像;学习《祝福》,我让学生看电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用直观的 影视形象,取代对作品语言的理解分析,而是要使抽象概括的语言与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作品的意境紧 密交织在一起,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如果说抽象思维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清晰而简明,那 么,形象思维则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丰富而生动,二者相互补充,学生的认识活动才是情味盎然而富 有生命活力的。

第7篇

长期以来,在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误认为抽象思维才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人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方式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真理。因此,中学语文课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会。

美国著名脑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探明了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左脑控制抽象思维,右脑控制形象思维。这一现代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脑优势理论和只有抽象思维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的错误观点。它表明: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抽象思维并非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唯一方式,形象思维同样也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它们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不能互相代替;它们必须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互相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和完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将是左右脑协调发展、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体系,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两种思维的产物,既有抽象思维(主题的形成),又有形象思维(人物、情节、场面等生活画面的构思),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读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这类文章的特点,注意两种思维的结合。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既有情感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能走进作品之中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语言训练为核心,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训练抽象思维,又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

1、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多么细致、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而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作理性分析,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例如,讲《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文中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阅读这段文字,我不是让学生首先研究分析“排出”这个词语如何运用得准确生动,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孔乙己在看到别人的“笑”,听到别人的“话”之后,“排出九文大钱”时是怎样的心态,揣摩“排出”这一动词的丰富内涵,并让学生做出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来表现孔乙己的心理和神情,让学生走进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孔乙己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对“排出”这一动词使用的妙处作理性的分析:如果换成“拿出”、“摸出”,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由于有了对“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的丰富内涵的体验、感受,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深化了,认识到“排出”一词准确写出了孔乙己拿钱买酒时的得意神情,以及他要在平日取笑他的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的心理,如果换成“拿出”、“摸出”,都不足以表现孔乙己的这种神情及心理。

学习《皇帝的新装》,我组织学生先进行表演,然后再对课文作理性分析;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背影》,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剧,用直观的艺术形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师生共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等等。

这些教学活动决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伴随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情感体验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交融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刻,知识记忆更加持久。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2、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不应是简单的、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使之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引发学生想像,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术形象为基本原型的、且带有自己经验色彩的新的形象。学生有了深切的形象感受作为基础,他们对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才是准确鲜明的。

例如,《药》这篇小说中的康大叔是个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和帮凶的形象,学生对这个反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是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之后得出的。康大叔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一只手“摊着”,向老栓要钱,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同时还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接着“便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我用表情、声音、动作对加点词语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让学生头脑中伴随着栩栩如生的形象,归纳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是一个多么凶狠、贪婪、粗野、蛮横的人物。

学习《变色龙》,我让学生看录像;学习《祝福》,我让学生看电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用直观的影视形象,取代对作品语言的理解分析,而是要使抽象概括的语言与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作品的意境紧密交织在一起,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如果说抽象思维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清晰而简明,那么,形象思维则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丰富而生动,二者相互补充,学生的认识活动才是情味盎然而富有生命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