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房地产市调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04 16:49:47

序论:在您撰写房地产市调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房地产市调方法

第1篇

在*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带动下,全市房地产业继续稳步、健康、持续发展,房地产立项数量、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实际投入资金、实际销售面积等较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整个房地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然而当前房地产还处于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购房变得更加理性,因此研究购房者的需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司进行了“*市住房消费状况研究”的市场调研活动,我们从*市常平镇的总体住房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民众对住房需求特点以及置业特点等进行了较为分析和研究。以此作为我司常平项目下阶段销售的市场依据。

二、宏观规划对常平房地产的影响

1、高水平的城市化目标,常平房地产业成为仅次于制造、物流为主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市政府关于常平(20*~2020)经济发展战略预测:20*年、2*0年和2020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2.16亿元、165.25亿元、428.61亿元;20*年、2*0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分别为70%、75%和80%左右。

2、常平的城市定位及重心南移的决策,使镇区南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成为常平房地产市场的热点。

根据常平镇新的城市规划城市性质为“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铁路枢纽、客流、物流中心、*市东部经济、文化中心、华南商贸重镇”。规划常平镇20*年、2*0年和2020年的城镇总人口分别为47.5万人、52万人、60万人左右;20*年、2*0年和2020年基础设施配套人口分别按31万人、36万人和45万人计算。规划20*年、2*0年和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31平方公里、36平方公里和54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为主要向南,并适当向东发展,采取生活内聚、产业外延的拓展方式。

3、生态住宅将成为开发商及消费者共同关注的投资亮点。

常平镇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将其中2020年常平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小于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为“一轴、两带、三心、五点”。规划常平城市景观体系为“一点十廊,五轴十六节点,三区七门户”,以“新城、碧水、绿脉”作为城市总体形象特征,将常平建设成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阳光中,绿、水、城共生共融”的生态城市。

三、房地产市场分析

1、常平各个区域分析:

1)常平中元街及中心地段

沿中元街分布联邦大厦、星汇大厦、建汇大厦、好运广场、广裕中心,中心地段分布常阳花园、金地利、天鹅湖花园、丽景新园、明珠广场等,其座落于常平商圈区,整个区域以小户型,小面积为主,绿化率低,配套设施少,其成功销售的主要原因来自地段,地段决定它的价值,此区域楼盘极具投资性,投资价值高,回报快,出租率高,购买以*本地投资客较多,部分买来住家,其交通购物方便,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是常平最繁华的商业圈。

2)西北面区域

西北面零星分布金美花园、蓝月湾、豪苑广场,北面为碧湖花园,并期主要以外销为主,开发以大户为主,大面积。主要针对*人,新楼盘蓝月湾前期目标客源定位以港人为主。一期销售总结,本地人购买占80%,本地人购房以三户为主,面积要求在大,对住户要求舒适、宽敞。作为住家,*人以二房面积小购买较多,作为旅游渡假的落脚点,北面碧湖花园是居家、渡假的好去处,空气清新、环境污染小、配套设施齐全,注重环境,以中心湖为卖点,至力打造常平明星楼盘,该区域楼盘销售一直看好。

3)常平南面,常黄公路沿线区域

住宅空置严重,原有“外销”住宅的设计与需求日趋“内销”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南南零星分布*山庄,产品有别墅,洋房售价不等,以中小户型为主,早期针对长*业主,如紫荆花园购买者98%为*人,其产品户型设计针对港人设计,目前港人购房所占比例仅仅20%左右,而阳光山庄20*年购房80%为内地人,常黄公路沿线区域销售很不乐观,目前处于滞销局面,目前购买客户向本地内地市场延伸,其产品已不适应消费者需求。

4)常平东门区域,

常平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向东门聚集,镇政府全力打造文化新城,一大批基础设施相继施工,如:*大剧院,因市场配套的大力支持,成为常平市场新地热点区域。加之政府全力扶植该区域的房地产,如东田丽园,旺角新城,*年一经推出就受消费者的相当大的关注,这与常平的规划是分不开的,成为常平打造文化新城的有力依托。

5)丽城开发商住居区,依托于隐贤山庄风景区的人文底蕴与自然景观为价值支撑,早期居家型物业的主要开发地。

位于常平东面铁路旁边分布有*,规划新建落成的世纪康城,相邻新天美地,以*四大旅游景点之一隐贤山庄,为文化背景,集居所、餐饮、商贸、娱乐、渡假、旅游为一体,其区域开发的商品房,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绿化率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空气清新,远离工业区,污染小,户型设计超前,购买者都以早期港人居住渡假为主,投资客较小,一般自住。其购买的主要原因,来自周边环境,空气新鲜,其户型设计符合早期港人需求,现区域内以*人居多。现今推出的新楼盘如新天美地5期、世纪康城都以精美装修突出个性化特点,以优质的管理服务,新颖的产品设计为基础,销售均价在3600元/平方米左右,目前片区内*人购房呈下降趋势,本地与内地呈现上升趋势,且该区域出租率不高。

2、本区域竞争楼盘分析

针对本案丽都花园附近几个楼盘市调分析。

丽城鹿儿岛早期以风景区,大环境为卖点,在售户型有二户至三户。早期以*人为主,后期购房以外地人和本地人为主,占比例的80%,其户型方正实用,楼价适中,各方面配套齐全,03、*年销售不是很乐观,现仍然有部分空置房,导致现暂停原因来自发展商,根据调查其空置房是作为抵扣工程款所用;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其中房地产业就是一个方面。然而,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务的实施仍然在试验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而且市场发育比较迟而且还不够健全,因此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供给过量”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处于逐渐激化的阶段。这就说明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实际发展过程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一定要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这样才能够使得二者共同进步,互惠互利,共同为增加国民经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1 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理

1.1 房地产投资的概念

房地产投资属于投资的一个方面,它指的就是不同的投资主体,如企业或个人、政府等为了达到某种指标,对房地产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投资。由上述的定义可以得知,房地产投资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房地产开发、土地开发、房舍建筑、置业等方面的内容。对房地产业进行投资的最终结果就是新的房地产生成以及对原来存在的房地产进行改造与变革等。换而言之,就是上述投资者以房地产投资为主要跳板,来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达到经济上的增值。由以上所述可知,房地产投资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房地产投资对象位置是固定的;房地产投资时间较长;房地产投入资金量大;房地产投资可以增值。

1.2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的重要作用

房地产投资是投资者将手头上的资金融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之中,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是一条必经的途径与方式。除此之外,它也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的重要能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2.1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的供给作用

加大对房地产的投资力度,一方面能够使得房地产作为产品供给的增加,另一方面又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性十分强,这就意味着房地产投资一旦增加,就会在带动其他产业投资的增加。房地产的这种供给作用不仅能够对投资规模以及投资范围与领域进行放大和拓展,而且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投资期限,从而最终能够引起连锁反应,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其他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1.2.2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的需求效能

房地产投资的需求效能主要表现为房地产首先能够引起其他与之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由此就会带动城市需求的增加。如某个城市加大力度投资房地产,那么就会使得房地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那么这就使得这个城市的经济有很大的增长,然后就会拉动人们的消费,从而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1.2.3 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

所谓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指的就是由于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而影响社

会对其他行业或产业的投资。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型市场,供求双方在地位上不对等,市场信息的占有与获取不对称,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被垄断者操控,因而其利润空间大大高于正常市场水平,投资回报率同样远高于一般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因此,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有很大的企业融入其中,这就使得很大没有融入其中的企业的资产被占用。

2 城市经济对房地产投资的带动与制约

由如上所述可知,房地产投资的力度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作用,相反而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与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的投资力度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处于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城市经济可以通过此种均衡的状态对房地产的投资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调整。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房地产投资力度的扩大不能离开城市经济的推动,唯有对城市经济进行积累,方能为房地产投资的持续、稳健增长提供非常大的支持与后盾。

总而言之,城市经济对房地产投资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即制约与带动。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处于平稳的发展状态,也会使得房地产投资同样出现平稳地增长;若一个城市经济的增长处于停滞状态或是发展非常缓慢,那么就会导致各种投资与消费需求必然会受到城市经济萧条状态的影响而呈现出不景气的景象,对于房地产投资而言也不例外,从而使其发展受到严重地制约。

除此以外,城市经济还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房地产投资。一定的经济增长能够积累房地产投资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增加社会投资资金积累的规模,为房地产投资提供资金来源。同时,一定的经济增长能够增加国民收入,人们收入水平增加,消费水平也就同时增加,作为房地产投资标的物的房地产,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对其产品进行消费,那么其投资的利润与规模必将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没有任何利润可以获取,房地产投资自然得不到大的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时期下随着我国房地产业地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人们对房地产投资力度的增强,房地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消费需求;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大了房地产的投资力度。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该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方梅. 钢筋混凝土随机有限元在非杆系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6).

[2] 方梅. 知识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融合――论武汉智能型城市的建设. 科学进步与对策,2003(5).

第3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越来越高,房地产业日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大中城市出现的房价“爆涨”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本文就**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位于**中部,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是**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房地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投资环境改善及城市改造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情况

目前,**市共有各类房地产开发企业231家,其中有资质等级企业85家,暂定资质企业146家,有资质等级企业中二级企业10家,三级企业23家,四级企业52家。开发企业以内资和民营为主,国有企业数量逐年减少。外阜开发商加快进入**市场步伐,这加剧了市场竞争,同时也抬高了本地企业参与竞争的准入门槛。开发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达到22.51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808人,人均占用资金量达到46.83万元。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20xx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9.29亿元,与20xx年全年相比同比增长91.3%,是“十五”期间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的1/3。

在房地产开发总投资中住宅建设完成的投资为47.8亿元,同比增长136.6%。其它用途房屋的投资共11.49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增幅明显。

(三)20xx年新开工项目情况

在全部施工面积中,20xx年新开工面积为40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约为35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1.2%;房屋竣工面积194.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51万平方米。

(四)房地产交易市场情况

1、新建商品房交易情况

20xx年,新建商品房成交14413套,同比增长17.97%,成交面积125.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8%,其中住宅9995套,同比增长11.40%,成交面积104.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67%;非住宅4418套,同比增长36.15%,成交面积2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91%,其中商业营业用房成交3748套,成交面积20.11万平方米。20xx年**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1526.5元/平方米,较20xx年上涨7.5%。

2、新建商品房供求情况

20xx-20xx年,**市房屋竣工面积分别为91.5万平方米、78.64万平方米、133.6万平方米、139.01万平方米、204.15万平方米、194.8万平方米,6年间商品房竣工面积840.7万平方米。而同期房屋销售面积分别是67.95万平方米、75.21万平方米、114.04万平方米、137.52万平方米、217.49万平方米、262.03万平方米,6年间销售面积904.27万平方米。

3、存量房交易情况

20xx年,**市存量房成交套数11692套,成交面积104.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1%、9.08%。其中:住宅成交10688套,成交面积88.83万平方米,成交金额7.67亿元,平均成交价格863.1元/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成交877套,成交面积11.67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76亿元,平均成交价格1508元/平方米。

二、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1、房屋价格上涨及成本分析。

20xx年**市住房价格受土地供应、建筑材料价格、拆迁补偿费用等影响,住房价格有所上涨,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房价上涨外,其他因素也影响着房价。

首先,旺盛的市场需求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城市常住人口增加,考虑房屋拆迁,住房新增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改善住房需求不断增加。20xx年,共核准预售住宅项目60个,预售面积178.83万平方米,可销售房屋共计18747套,目前已销售10425套,已销售了55.6%。

其次,房地产信贷市场活跃,土地交易价格上涨是重要原因。随着房地产金融支持力度的逐年加大,在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双重支持下,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当大量储蓄资金及闲散资金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渠道时,纷纷流入房地产市场。从土地角度来看,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牌挂”政策后,土地市场交易活跃,土地购置价格逐年上涨。

第 三,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是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拆迁成本增加,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成本437元。住宅单体造价上涨,钢材、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受市场影响价格涨幅较大。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所调整(如人防费已由25元/平方米涨至80元/平方米),使得住宅单体建设成本增加150元/平方米左右。其次,普通外墙节能保温材料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成本40元,住宅小区配套设施随着住宅品质的提高,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成本也在提高。

第四,住房供应渠道不完善,住房梯级消费没有完全形成。房地产二级市场发展缓慢,二手房供给短缺,由于中介不成熟、房地产交易税费过多等原因影响,特别是包钢等大企业近6万户职工住房在企业内部流转,没有进入市场,**市二手房市场没有发展起来;房屋租赁市场还不够完善,大多数居民还只能通过买房解决居住问题;房地产一级市场中,中低档住房比重偏低,住房超前消费现象十分突出,这些因素造成了房价的上涨。

2、住房供给结构局部失衡。在市场繁荣、供销两旺的形势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过分集中于中高档商品房的建造,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呈现明显不足,**地处中、西部偏远地区,中、低收入家庭较多,目前,开发的高档住宅基本上供求平衡,但中、低价位的住宅所占比重相对较少,无法满足中低收入群体改善住房的强烈愿望,现有的经济适用房根本满足不了中低收入家庭对住房的需求,导致住宅供给结构局部失衡。

3、房地产贷款增势不减。在各类消费贷款中,房地产贷款发展较快,而且已成为发展房地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20xx年,**市个人商业住房贷款余额205933万元,较年初增加47562万元,同比多增18710万元,全年累计发放80583万元,收回33021万元;商用房贷款余额59285万元,比年初增加9260万元,全年累计发放23269万元,收回14009万元。

三、房地产市场预测

1、房价近期内将保持小幅震荡的发展态势。20xx年房地产市场仍是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如果房价过高或房地产市场收益过高,必然吸引社会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涌入房地产市场,势必形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新的热潮,引发房地产泡沫。为此,调控房地产市场,确保房价稳定仍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之 重,房地产业将会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2、成本提升。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和项目经营期间的费用、税金及附加等内容,再加上开发利润就形成了商品房或楼盘的销售价格,据调查资料显示,土地成本占房价的30%多,建筑安装工程成本占28.8%,项目管理费用、税金及附加占17.3%,开发利润占21.9%。随着土地获取方式的改变,土地在房价中的比重会有所提高,造成建房成本增加;建安人工费、材料费价格的上涨,也将导致建安工程成本增加。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因此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不协调之处。首先是长期的滞后,随后出现了短期的过热,即使在经过调整后的今天,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的不协调性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如何采取措施,才能促使形成房地产业这一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房地产业这一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更好地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

1、城市规划的概述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而城市规划其实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同时城市规划的研究是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城市建设的依据,房地产开发则是城市发展目标的实施过程。房地产开发必须服从城市规划,服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全局利益出发考虑的,同时也保证了房地产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然而,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之间并非是理论上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房地产开发速度过快,过度开发、破坏性开发等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则滞后于城市房地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宏观控制力。

2、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的关系

所谓的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转变成房屋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者是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其共同目的是为城市服务、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满足人们需要。而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龙头",它指导和制约着城市房地产开发,而城市规划所绘制的城市发展蓝图要依靠房地产开发来实现,并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而作出调整和补充,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同时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侧重点不同。在战略上,城市规划侧重于宏观地分析城市的发展条件,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而房地产开发则多从微观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和现实收益。从信息反馈角度来看,城市规划侧重于听取市民的反馈意见,满足大多数市民的需要;而房地产开发则侧重于收集市场信息,适应市场的需要。在空间上,城市规划注重整体的空间结构组织和各类用地功能的配置;而房地产开发多从局部考虑项目的区位选择。在时间上,城市规划侧重于长远的效果,并兼顾近期的发展建设;而房地产开发更侧重近期的效果。从效益来看,城市规划注重研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互统一,侧重于研究降低社会边际成本,提高整体综合效益;而房地产开发更关心开发项目、开发土地和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城市规划是房地产开发的基础,没有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就没有方向和依据。只有在详尽的城市规划指导下,房地产开发才具有前瞻性,才能可持续发展,在收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达到其本来的目的。两者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是后者服从前者、前者应兼顾后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3、我国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之间存在的问题

3.1、房地产开发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了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

房地产开发商在经济利益目标的驱动下,忽视了开发项目的环境效益,甚至脱离了城市规划控制,使得一些地块过度开发,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建筑间距能提则提、能压则压,与居住舒适度直接相关的绿地率一降再降,开发行为的随意性较大,难以使规划控制作用真正落到实处。国外高层建筑的发展为城市腾挪出更多的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而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却只是单纯的提高了土地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开发商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微观效益,忽视了全局利益和地块的综合利用价值,使得城市宜居功能严重缺失,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

3.2、城市规划的相对稳定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需较长时间,完成后经权力机关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应,实施若干年后,加以修订,它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具备竞争机制的市场体制下.房地产开发要抓住时机和注重开发后的收益,往往会出现出乎规划管理人员预想的突发行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对现有城市规划冲击很大。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开发项目甚至导致政府决策与规划目标相悖,使整个规划构思被打破,城市发展格局严重失调,原有规划失去意义。

3.3、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面临挑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规划编制内容综合性不够,缺乏经济分析。由于房地产开发具有明显的对经济利益的投机性,因此,城市规划编制的内容综合性不够、可操作性差,缺乏经济分析和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势必削弱其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能力。(2)城市规划编制的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差。目前,城市规划的编制仍较多的偏重于物质建设规划,注重于确定规划期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对于房地产开发所需的城市土地利用基本上仍沿用功能分区的原则,注重于静态的“最终蓝图”;对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面面俱到,编制和审批的时间过长,可操作的时效性差;而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又不能从全局上把握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房地产开发用地的规模和强度。

协调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和谐发展的举措

4.1完善法制建设,强化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约束性、引导性管理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大多以终极的理性规划方式为主, 难以面对现实中的冲突。规划只是政府部门的政绩与形式,在具体的实施管理中也缺乏相关的法制依据有效保障规划的实施。所以,我国需要以《城市规划法》为基本依据,建立健全的规划实施办法和监督办法以及区域性技术规范和地方法规,增强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适应性,提高城市规划的服务意识,调节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以完整的责权约束机制和广泛的监督机制保障规划实施中的强制性,以超前意识指导和引导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保障规划实施中的持续效应。

4.2、城市空置化现象日益突出

目前,城市空置化现象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即城市的中心存在一定数量的未完全开发的土地空间。开发商开发规模过大,也会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房屋滞销,空置房过多。此外,社会上层富裕人群购置多处房产进行炒作转售从中赚取利润,实际使用率却很低,以及不法房地产商故意捂盘惜售或哄抬房价等。这就要求我们完善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引导机制。此问题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前提,以《城市规划法》为依据,制定《城市规划法》实施细则、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法规,使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对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起到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其次是增强规划的超前战略性意识。城市规划通过战略研究发现空间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影响空间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能使房地产开发部门有一定的时间和思想、物质准备,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而且能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最后是增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提高城市规划的服务意识。

4.3、尽快完善房地产市场的预警监测体系

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系统,形成统一的房地产信息库,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其所必需的信息。因此,要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加强对房地产特别是商品住房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要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供应、土地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分析。与此同时,要尽快结束当前土地市场的“双轨制”,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市场化,以强化地价对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

4.4城市规划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

城市规划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首先必须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各城市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城乡规划法》为依据,制定实施细则、规划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法规,使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对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起到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其次是必须增强规划的超前意识。城市规划超前不仅能使房地产开发商有一定的时间准备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而且能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第三是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各项控制指标来控制过度开发,它一般规定8-9项控制指标(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为了吸引投资,让投资者在选址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又符合规划要求,控制性详规的各项控制指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甚至可以使用奖励容积率等手段。第四是必须增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意识。许多城市的实践证明,新形势下规划管理权必须高度集中,不宜下放。通过强有力的执行、调控和整合,协调各方利益,真正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别利益服从大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结束语

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都是为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服务。由于行为方式、实施主体、实现周期和实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采取适当措施,使两者协调互动,才可以使城市得到更好的和谐发展,不仅可以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而且还可以使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协调互动,从而实现城市开发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房地产开发 协调发展

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因此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不协调之处。首先是长期的滞后,随后出现了短期的过热,即使在经过调整后的今天,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的不协调性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如何采取措施,才能促使形成房地产业这一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房地产业这一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更好地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规划方案多由政府部门组织编制,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房地产开发多是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这决定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不同特点。

1.城市规划的整体最优和房地产开发的个体最优

城市规划考虑整个城市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用地的合理组织,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全局性的特点。房地产开发是个体经济行为,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选择区位条件最好的地段,采用收益最大的开发方式,要求更高的容积率。

2.城市规划的长远利益和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

我国城市规划年限比较长,约5―20年,甚至更长,长期发展利益为其重要依据;而对城市房地产开发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使投入资金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润,短期行为目标成为衡量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城市开发建设要协调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使城市规划的宏伟蓝图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开发的短期活动来实现,城市得到稳步、协调的发展。

3.城市规划的相对稳定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需较长时间,完成后具有法律效应,实施若干年后,才加以修订,它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具备竞争机制的市场体制下,房地产开发要抓住时机和注重开发后的收益,往往会出现出乎规划管理人员预想的突发行为。

二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

首先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起到必要的管制作用。我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城乡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性质、位置、面积、建设工程的外观、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都必须接受规划管理。由于房地产开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若没有规划干预容易产生过度开发,随意开发和忽视公众利益等问题,通过规划手段对其进行管制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城市规划指导和促进房地产开发。建立在详细调查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城市规划,为开发商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开发依据,房地产开发的地段选择,开发方案选取,价格评估等都能从城市规划中获得指导。

再次,城市规划设计也是房地产成片开发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手段。房地产成片开发必须经过规划设计才能进行工程建设,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在较高层次规划许可的范围内,获得数量更多、用途更广的物业,从而使开发者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多快好省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总之,地产开发必须接受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同时也能从城市规划中得到指导和促进。

三 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发展的表现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仍存在着房地产开发背离城市规划的现象。如过度开发、随意性开发等行为,导致开发部门为提高出房率,对住宅间距一压再压,尽可能增大建筑密度,压缩基础设施、绿化、道路等公用设施的开发,往往导致居住区面貌单调,公用设施配套不完善,日照不足,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等。

四 我国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采取的措施

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业发展调控的作用最直接、最具体,也最有影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而房地产开发又是城市规划的落脚点和得以实施的执行者。因此,只有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城市规划才能有效控制房地产发展。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具有短期行为和突发性等特点,也给现有城市规划体制带来很大冲击,要求城市规划在新形势下作必要的调整。

1.市规划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

首先,必须增强规划的超前意识。城市规划超前不仅能使房地产开发部门有一定的时间和思想、物质准备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而且能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其次,必须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各城市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城乡规划法》为依据,制定《城乡规划法》实施细则、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法规,使城乡规划的法律效力对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起到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第三,必须增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意识。许多城市的实践证明,新形势下规划管理权必须高度集中,不宜下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开发区的规划管理。

2.规划要充分考虑开发者的利益,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具有开发的决定权,而只具有否决权,因此城市规划要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研究,做到以规划为“龙头”,带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促使使规划设想付诸实施。另外,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体制仍以终极式理想规划方式占主导地位,难以面对现实中的冲突。今后应增强城市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针对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对规划作出调整和补充,逐步实现“滚动规划”。

3、加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范围。对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作出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为了吸引投资,让投资者在选址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又符合规划要求,控制性详规的各项控制指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甚至可以使用奖励容积率等手段。

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机制不够规范和成熟,体制也不够完善。房地产金融的创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发育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对法制建设的重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房地产公司加强金融法律研究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尽快了解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加强对现有的法律、法规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例如:房地产证券化在国际上是房地产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现在中国证券法对于房地产证券化的问题又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企业提前介入法规研究,以备在法规出台时及时运用。此外,我国的《证券法》、《担保法》、《保险法》等都存在不适应房地产金融发展与创新的条款,企业要研究这些法规可能发生的变化。

第6篇

关键词:规划;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房地产业是一种城市形态的产业。房地产业的兴起、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地域,它是在人群聚居的城市地区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并形成的独立产业。而房地产业在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主要是在城市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可见,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但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因此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不协调之处。首先是长期的滞后,随后出现了短期的过热,即使在经过调整后的今天,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

1.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特点: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规划方案多由政府部门组织编制,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房地产开发多是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这决定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不同特点。

1.1城市规划的整体最优和房地产开发的个体最优

城市规划考虑整个城市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用地的合理组织,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全局性的特点。它寻求城市发展的整体最优模式,对某一特定地段,某一特定行业的发展往往不是最优,甚至可能是极为不利。房地产开发是个体经济行为,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选择区位条件最好的地段,采用收益最大的开发方式,要求更高的容积率。如果缺乏规划管理,其开发活动很可能造成交通拥塞、环境污染、缺少公共设施等问题。

1.2城市规划的长远利益和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般为20年,即城市规划最终形式表达为20年以后的城市物质形态,城市长期发展利益为其重要依据。而对城市土地投资者和开发商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使投入资金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润,短期行为目标成为衡量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城市开发建设要协调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使城市规划的宏伟蓝图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开发的短期活动来实现,城市得到稳步、协调的发展。如果过份强调长远利益,会失去经济发展的机会;过分强调短期效益,则可能加重未来城市的负担和损害城市公众利益。

1.3城市规划的相对稳定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需较长时间完成后具有法律效应,实施若干年后,才加以修订,它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具备竞争机制的市场体制下.房地产开发要抓住时机和注重开发后的收益,往往会出现出乎规划管理人员预想的突发行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对现有城市规划冲击很大。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开发项目甚至导致政府决策与规划目标相悖,使整个规划构思被打破,城市发展格局完全打乱,原有规划失去意义。

2.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首先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起到必要的管制作用。

首先,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性质、位置、面积、建设工程的外观、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都必须接受规划管理。由于房地产开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若没有规划干预容易产生过度开发,随意开发和忽视公众利益等问题,通过规划手段对其进行管制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城市规划指导和促进房地产开发。建立在详细调查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城市规划,为开发商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开发依据,房地产开发的地段选择,开发方案选取,价格评估等都能从城市规划中获得指导。合理的城市规划也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和形成一批开发"热点"。

再次,城市规划设计也是房地产成片开发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手段。房地产成片开发必须经过总体的规划设计才能进行工程建设,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在较 高层 次规划许可的范围内,获得数量更多、用途更广的物业,从而使开发者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多快好省地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3.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发展的表现,我国一些城市仍存在着房地产开发背离城市规划的现象。

3.1过度开发。在追求收益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往往会造成一些地段内的进度的开发建的是居住片区的开发或改建过程中,开发部门为提高出房率,对住宅间距一压再压,尽可能增大建筑密度,简单的行列式密集排列,往往导致居住区面貌单调,日照不足,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等。

3.2开发的随意性。在城市开发活动中,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开发时其收益水平也不同,导致开发部门的开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

3.3对公共开发的冷落。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前提,为社会的利益服务。但以市政设施、绿化、道路等公用设施为主体的公共开发,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没有开发部门主动进行投资。

4.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协调发展采取的措施

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业发展调控的作用最直接,最具体,也最有影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而房地产开发又是城市规划的落脚点和得以实施的执行者。因此,只有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划的城市规划才能有效控制房地产发展。

4.1城市规划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首先,必须增强规划的超前意识。城市规超前不仅能使房地产开发部门有一定的时间和思想、物质准备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而且能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4.2规划要充分考虑开发者的利益,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具有开发的决定权,而只具有否决权,因此城市规划要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研究,做到以规划为"龙头",带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以使规划设想付诸实施。

4.3与房地产开发管理相适应的新的规划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区划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地产开发管理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规划层次。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可以理解为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计划与实施的关系,两者共同为建设城市服务,从这一点看,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低一个层次来看,开发投资者和规划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又是不一致的,导致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之间产生冲突。房地产开发要服从城市规划,同时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反馈给城市规划部门;城市规划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适应房地产开发的发展,使规划易于实施。总之,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要相互了解,协调互动,以实现城市开发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业 城市经济 协调发展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进入了井喷时期,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只有继续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正面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业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因此全国各地渐渐出现了地价和房价飞涨的现象,而且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房地产业已经在不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了过大的份额,泡沫现象已经开始显现。如何实现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房地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的反思,包括土地出让制度、商品房预售制度、国民居住问题、以及历次调控效果等,在此基础上从地区特点、价格机制、土地投资以及地方财政等方面提出了房地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的成果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发展和管理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的现状反思

2.1 关于土地出让体制

“招拍挂”是当前我国普遍接受和认可实施的土地出让模式。已经有不少研究得出:这种制度直接导致了地价与房价的飙升。虽然招拍挂能够减少腐败机会,引入公平竞争,然而由于其“价高者先得”的规定,使得土地成本急剧攀升,导致各地房价居高不下。

2.2 关于商品房预售体制

商品房预售能够使开发商提前得到部分款项,降低房地产商的运营风险。但作为一柄双刃剑,这种体制也将更大的风险置于购房者身上。虽然各地均对预售制度进行了调节,然而消费者的权益依旧未能得到妥善的保护,交易双方的风险和利益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也不利于促进房产质量的保障。

2.3关于地方政府的责任

买房难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头号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的职责如何发挥,怎样才能在土地财政和民生福祉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地方政府一方面应考虑地方经济发展,还应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关注住房权的问题,并通过合理解决安居乐业的问题来体现社会和谐。

2.4 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

由于我国的房价以出乎预料的速度全线飙升,因此我国已经在不断进行房价的宏观调控。然而随着调控大锤的下落,溅起的水花却寥寥无几,呈现出“越调越涨”的怪像。我国的房价调控主要的出发点是信贷政策,而金融机构的避重就轻导致调控的效果差强人意,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敷衍塞责,最终造成了房价难以低头。

3、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

3.1 密切联系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战略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现状,另一方面则应充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变“土地财政”的依赖。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城市只有拥有了充分成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积累了足够多的经济总量,才能把房地产业真正包含进产业结构里。而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还处于不够发达的阶段,因此不应该将目光局限于房地产业,而是应该通过政府之手,构建成熟的商业发展大环境,同时积极发展廉租房制度,实现低收入群体的民生福祉。

3.2 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来规划房地产业

土地价格是房地产商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的上涨带动了房价的高企。房地产商愿意通过高价拍得地块的原因,就是对房价的持续上升有自己的预期,并且在销售阶段能够将高价的风险完全转移至商品房的购买者。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结合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现状,对这一现象进行调节,比如,可以制定政策,通过竞争手段确定地价,而对最终的房价给予土地税费和出让金等合理的限制和约束,从而使开发商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实现成本压缩,最终降低房价,实现与城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3.3 通过宏观调控来控制房地产投资

不容置疑的是,房地产的投资能够极大地拉动城市区域经济增长。但近年来出现的房地产投资过快的现象,应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规范。地方政府在享受房地产投资提升地域经济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房地产对于金融业等行业带来的风险。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的房价均不断攀升,首先是成本的原因,但是与市场供求关系也密不可分。所以,地方政府应以“组合拳”的方式进行多方面调控,例如,逐渐增大对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鼓励政策,并为二手房的交易提供政策支持等。

3.4金融政策的制定应符合地方实际

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银行系统的依赖是众所周知的,房地产商的贷款额度中,有六成来自银行机构。所以应注重对金融领域政策的制定,加强监管。首先应通过总量的控制来抑制非理性和不合理的房地产投资,通过信贷管理的规范化来实现金融政策的合理性和严格性。其次,对于金融业由于与房地产的“捆绑式”发展而导致的潜在风险,应将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使房地产业的投资者承担融资风险。

3.5减少土地财政的比重

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地方财政越来越依赖卖地的收入,形成了土地财政的怪象。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政府由于尝到了甜头而不会在“控制房价”上动真格。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应对土地财政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使区域的财政驶回理性的轨道。建议我国的中央财政不再对地方进行配套投资。此外还应通过一些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举措,例如开征房产税等,对房地产商品的实体住房持有环节进行操作,最终使房地产业和地方经济回归各自的本位,实现协调发展。

4、结束语

一个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房地产的发展水平也极大地受到区域经济的制约与影响。只有二者互相协调,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剑平、谢经荣.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石志华.“九五”经济发展,谁主沉浮:把住宅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J].中国房地产,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