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04 16:49:46

序论:在您撰写景观设计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景观设计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山体公园;景观设计;山体地形;人文环境

公园作为一种人们工作之余重要的休息场所,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至于大量的山体公园不断出现,有很多城市中都借助于自然的山体营造山体公园。但其中大部分的公园都较为偏远,并且山体地形都比较复杂,以至于公园的各类休闲设施都不完善。应该充分考虑山体地形的特点,并结合城市的人文环境,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设计出更好的山体公园。

1 山地公园

1.1 山地公园的概念

山地公园就是指位于城市或城市近郊,且大部分具备山地地貌特征,满足公众休闲、游憩和娱乐等功能,并与山体环境密切相关的公园。山地公园的地表情况一般都是高耸复杂的,有一定的绝对高度和有一定的相对高度。

1.2 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由于山地公园独特的地形特征,其景观设计和平地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山地公园的地形高低起伏,空间形态多种多样,拥有着独特的地域形态。其次,山地上植被的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形成山地独特的景观特征。正是基于这样的山地景观空间与地形特点,在设计和营造山地公园时,其视觉空间会受到山体空间朝向的影响,不同的山位会存在不同的景象特征与视觉空间类型。通常可以将山地分为坡底、坡中和坡顶3类,在设计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海拔和坡位,因地制宜地设计景观。

2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

相较于平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山体公园的地形高低起伏较多,较为复杂,因此,公园内的景观还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根据山地的独特性处理好山地公园的各种景观要素。首先,要从山体的视觉空间角度分析。不同的山置需要选择不同的景观设计,比如,山地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其视觉空间较大,视野较广。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山顶的特点来开发公园的景观,尽可能延伸视野,获得全方位的山地景观。再如,山体的山麓地带,其视域则相对有限,将其作为主要的公园活动场所,则需要在山体与城市的过渡地带进行相应的设计。其次,要注意山体公园内游玩路线的设计。因为受山体高低起伏的影响,在道路的开发和组织方面都比较困难。因此,要根据山体的走势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使得道路设计尽可能地充分展现多样性,让不同的山体路线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体验。设计师可以在考虑顺应山体地形上,尽可能地使公园道路与环境相互适应。同时可以利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同时进行,呈现出山体公园道路的立体性,从而为游玩者提供更多的游玩乐趣。最后,要以人的心理需求为依据进行山体景观设计。公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多的休闲需求,使人们获得身心的放松。为此,在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公园内的道路设施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使得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真正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3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手法

3.1 城市人文精神在山体公园中的展现

由于地域的不同,每个城市的文化传统也就不同。在设计山体公园景观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城市自身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环境,这样才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进行人文设计,达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增强人们对公园的亲切感。当然,在公园建设时不仅要体现人文性,更要维护好山上的花草树木,使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适应、相协调。此外,还需要综合利用山地资源,充分考虑到城市山水空间的格局变化,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并且具有浓厚人文情怀的山地公园景观。

3.2 地域性特色在山体公园中的表现

在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地域性,因为地域性是对环境人文和自然特性的反应。在景观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山体的自然环境,使得城市的文化风貌建设与城市地域性相协调。例如,在建筑物色彩上的选择就需要与城市整体传统风格相一致,凸显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使得人们更好地融入其中,体会城市文化。再如,根据山体的走势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使得道路设计尽可能地充分展现多样性,让人们在游玩时充分感受城市文化。

3.3 注重山体公园的景观空间组织

在构建城市与山体公园道路之间的联系时,要注重做好各方面的连接,比如,山体与山体、山体与城市之间的连接。做好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确保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协调,最大可能完善山体公园的景观空间组织。另外,在分析山体公园的景观效果时,还要注意山体轮廓线的夜景效果,使得夜间的山体景观效果也能与城市相得益彰。

4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价值取向――共生性

景观是依附于社会而存在的,在不同的时期,设计表现都是不同的。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必须要有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初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仅仅是致力于形式与硬质铺装的组合,设计大多忽视了原始自然的存在。因此,设计要摒弃最初简单而自我的方式,要注重设计空间场地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寻找共生性,将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与自然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寻找平衡点,将山体公园景观设计建立在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上。

4.2 生态保护

不管什么样的建筑样式,还是什么样的景观设计,都需要考虑到生态保护问题。尤其是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其本身的开发就是在间接破坏原始生态,因此,必须要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设计开发,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理念,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4.3 安全性问题

山地公园毕竟是在开发生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其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问题。不仅存在着比如地质灾害、森林病虫害、洪水灾害等自然灾害,还存在着比如火灾等人为灾害。安全性问题必须值得我们注意。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的原则,做好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5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5.1 地形结构分析

该山体公园占地面积约20hm2,位于江苏徐州市,属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堆石较多,无植被,如图1所示的万科山体公园的地形图。项目原为采石场,山体开挖岩床裸漏、缺水,对植物生长十分不利,因此,在设计中考虑通过对雨水的集中收集到地块南端现有的集水矿坑内,在旱季期用于植物浇灌,浇灌方式为滴灌。在植物设计上选择耐旱、抗盐碱性强的植物。这个就是要充分考虑地域性,通过分析地形特征,选择合适的景观进行设计。

5.2 景观设计分析

5.2.1 塑造山谷印象,保护生态。万科山体公园最大程度的尊重原有场地,最小限度的建造人工设施,因地制宜开辟简单登山道,巧妙利用场地原有高差,营造不同于其它公园大气开阔的“山谷印象”,如图2所示的山谷印象图。这就是充分利用景观空间组织来营造的景观设计大局,并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坚持城市与自然的最大共生,使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5.2.2 充分保证安全性。为了营造大空间、大场地,借山之势,在市政道路连接处开挖,回填到毛石挡墙的周围,进一步保证了场地的安全性。同时,对重点范围重点覆土,设计毛石挡土墙并种植植被,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保证了场地的安全性。

5.2.3 回归自然,因地制宜。重拾过去的记忆,这是对自然的回归尊重,尊重地势地貌,熟悉来自当地的材料、硬景观和本土植被。在植物选择上,使用能适应喀斯特土壤的植物,例如,刺槐、侧柏等。采用大量适应徐州气候的乡土树种,以及运用人工林藤本植物进行现有林分的合理改造与修复。大量使用本地材料,保持了场地原有特色,只是略加梳理,使公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趣味。我们的使命是自然放松、不突兀、不特意的景观,让人有自然放松的景观感受。这也是应地制宜地进行景观设计,并能巧妙地回归自然,达到很好的协调效果,似乎浑然一体。

5.2.4 充分融入人文情怀。万科山体公园在不同的场地设计上,都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和形式,同时依托于场地不同的人文情怀,给予了场地自己的灵魂精神。这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到好处的人文设计,达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有效增强了人们对山地公园的亲切感。

5.2.5 重塑现代人与山体共生的生活方式。万科山体公园将现代人追求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带进公园,赋予公园更多的功能性,在保持自然特色的前提下,营造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景观,重塑现代人对待山的依赖与山体共生的生活方式。

第2篇

1.1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位于街心公园的正中间,也是公园主干道的交汇处,占地约8.8亩,为一圆形的铺装广场,广场边缘设有弧形花架,场地内部较为开阔,为附近居民开展集体活动提供场所,四周以层次丰富的树群围和,树木之间高低组合,色彩搭配,既对其他各分区形成障景,又成为人们的视觉欣赏点。广场东侧设有儿童活动区,内部有丰富的儿童娱乐设施。西侧设有一个报刊亭,亭外提供休息坐凳和茶水服务,该区位于街心公园的中央,是游人往来最密集的场地,最为热闹,占地面积也最大。

1.2樱花苑

位于街心公园的东侧,占地约6.2亩,以樱花种植为主,也称“春园”。该区种植了30余个樱花品种,形成了疏林草地。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有孤置、对置、丛置、群植等种植手法,场地自然起伏,游步小道穿插其中,两侧设休息坐凳。游人既可驻足观赏亦可边游边赏。每年3、4月间樱花盛开,即使是园外的过路人也能感受到樱花的绚烂的美丽。

1.3棕榈广场

棕榈广场位于街心公园的西侧,占地4.8亩,以常绿植物种植为主,其中又以棕榈树作为该区的景观树种,也被称为“冬园”。该区最外侧用雪松围和即屏障了来自街道的噪音,也形成了一个闭合空间,空间内部运用点的艺术布局,形成多个分散的小型广场,树下设置座椅,各小广场间以大面积草皮衔接,草皮中点缀种植梅花,以迎合冬园的含义。该区营造的目的是为在公园里创造一个安静休息区。

1.4石榴园

位于街心公园的南侧,场地平坦,广植石榴树,配以柿树、鸡爪槭、黄栌等秋季观叶植物。占地7亩被称为“秋园”。其中石榴花也是“西安市花”,花期可长达5至7个月,盛夏繁花似锦,榴红似火;秋季累果悬挂,色彩鲜艳。鸡爪槭、黄栌树姿优美,叶色丰富,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该场地主要作为赏景园,园内设有仿古园亭,小桥流水,形成一派自然田园式风光。

1.5紫薇园

位于街心公园的北侧,与庆安居住小区隔路相对,占地约6亩也被称为“夏园”,以紫薇作为该区的主体景观树种。一到夏季,被称为“百日红”的紫薇繁花似锦。该场地划分较为规则,设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并配置较为丰富的健身设施,方便附近居民使用。

2.土门街心公园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园路总体规划有缺陷

主园路为套环式园路,游人在园区基本能够通过主体园路游览全局,但是各局部分区道路规划不够细致,尤其是在场地较大,较为开阔,草皮敷设较多的地区如樱花园,石榴园等,规划时没有考虑游人深入游览或交通上“走捷径”的心理需要,没有设计园路,草地也没做好范围防护工作,导致大量的草坪被踩踏,在大块的绿地中,甚至在很多场地的边缘会出现黄土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公园的整体美观性。

2.2植物养护不到位,病虫害滋生严重

尽管公园历经零九年政府改造提升,内容有所丰富,但是后期管护不到位,在游园的过程中时常会看枯死树栽植在草地中,尤其是到了春季和盛夏时节不少树木叶片上出现霉斑,叶面泛黄卷曲,树形枯槁。很多植物的树冠较为散乱,影响观赏效果,低矮景观树种多,场地遮荫效果不好。

2.3园内设施较为陈旧,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在游览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的健身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有的完全损坏,有的零件残缺,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很多都是锈迹斑斑。大大降低了使用的安全系数;很多园椅和坐凳年久失修,游人无法使用;花坛与铺装广场饰面砖松动脱落,尤其在游人活动频繁的中心广场,此现象较为严重,场地边缘凹凸不平,很多游人不注意脚下路面,会发生磕绊现象,遇到下雨天气路面也容易积水。

2.4公园亮化工程不到位

公园内部照明设施较少,建园初期没有考虑到夜间照明,晚上公园只能借助园外的路灯照明,光线昏暗,很多市民不愿甚至不敢晚上在公园活动。改建后,在公园内部的主干道上布置了园灯照明,但由于间距过大,亮度不够,很多绿化场地没有照明,给居民晚间活动、游赏造成不便。

3.解决措施

3.1丰富园路的内容与形式,广植绿篱,解决草坪踩踏问题

考虑到园内道路形式比较简单,因地制宜的细化各分区园路,既参考场地布局的美学观念又考虑游人交通使用的需求,在已踩踏出“捷径”的草皮上铺设踏步或敷设鹅卵石小路,满足步行的要求又易与自然环境协调;在草坪边缘种植绿篱或花境范围场地;对于绿地中心的地面也可将其改造成为花坛,形成嵌花草皮并设立警示牌,提示游人爱护花草树木。

3.2加强公园后期管护工作,及时对植物和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市民可以积极的提出意见督促市政人员加强公园的管理养护工作,对于枯死树及时伐除;滋生病虫害的植物有效的隔离治疗;对部分植物进行整形修剪,保证绿化的基础上提高美化效果;建议根据场地的特点适当的种植冠形宽大的乔木,保证夏季的遮荫效果。经常对公园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无法使用的设施及时更换,多考虑儿童和老年人活动使用的需要。

3.3保证公园的正常照明,丰富夜间景观,提高公园使用率

将街心公园的亮化纳入到城市亮化工程体系中来,在保证正常照明的基础上,丰富夜间照明内容。主干园路设置间距合理的路灯照明,各分区绿地中可根据表现的主题设置景观灯,面积较大的草坪中镶嵌草坪灯,景观较为丰富场地,例如:主题雕塑、亭、廊、花架、组景花坛等附近设置投射灯以强调其夜间表现效果,可选用LED灯和光纤照明的方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9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21-01

一、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交通环境。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

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A+B=AB,它等于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

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如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景观组织中透着浓郁的古都气息;首都北京的长安街政治气氛浓重;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山光水色气脉相联、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融洽。

城市景观,还应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各地不断出现了工业城市、工业区,一些现代化的厂房、高炉、水塔、码头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就成为这类城市的景观。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二、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

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有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五种:

路:一个城市有主要道路网和较小的区级路网。一个建筑有几条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网是城市间的通道。路的图象主要是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应构成简单的系统,起点和终点要明确。路旁的建筑和空间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础,有助于对距离的判断。

区:它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区别。城市由不同的区构成,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但有时它们的性质是混合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边缘:区与区之间的界限是边缘。有的区可能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混入另一区。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地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

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有些标志很大,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如电视塔、摩天楼;有些标志很小,只能在近处看到,如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图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

中心点:中心点也可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标志是明显的视觉目标,而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空间四周的墙、铺地、植物、地形、照明灯具等小建筑物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象的形成能力。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三、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四、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1、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2、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第4篇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生态旅游建设,而茶园景观则是生态旅游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分析了茶园景观设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低影响开发模式下,茶园景观设计目标和开发策略,并重点阐述了低影响开发在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原则;茶园景观;设计理念

引言

低影响开发是可持续控制利用雨洪的新策略,其核心理念是从源头上通过一系列分散的小型措施进行产流控制,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开发前的场地水文功能,实现区域良性水循环。目前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我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也应该借鉴其经验,对低影响开发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1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基本内涵

低影响开发模式是一种水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开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马里兰州,其城市规划者为了在城市景观设计、施工、管理中,实现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尤其是实现对雨洪资源和分布格局影响的最小化,进而形成了新的理念,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规划,这一管理模式一出现就受到了现代城市管理者的青睐,并不断在城市开发中应用、实践、完善,而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低影响开发的模式也逐渐传入到我国。在城市园林绿地等景观建设中,对于水资源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低影响开发模式的主要应用方向就是城市园林绿,在城市建设中,合理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地下输水管道的铺设,减少景观建设成本,还能够利用储备的雨水灌溉园林植物,这样一方面抑制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将城市的水资源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2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茶园景观设计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是茶叶之乡,茶叶的种植不仅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了近几年生态旅游的“宠儿”。近年来,一些南方的产茶区突破了茶叶单纯种植的经济模式,开始设计茶园景观,即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将茶园构建成生态旅游区,这样既能够满足茶农的经济需求,又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一直是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一方面茶园作为一种农业资源,水资源在茶叶的种植、生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单纯依靠降水不仅会影响茶园的土壤保持,更存在着水资源结构性失衡的危险,此外,南方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在夏季的丰水期还存在着洪水危害,因此,如何利用合理的水源调蓄管理技术,对暴雨、洪水进行引导、调蓄则成了景观建设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茶园既然作为一种景观存在,其必然会对其观赏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茶园景观最美丽的景色就是清新的绿色资源,游客在漫山遍野的绿色茶园中穿梭能够获得心旷神怡的体验,因此,茶园景观在设计中也应该迎合游客的观赏需求,在保证茶园种植态势的同时,也要对道路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进行具体的优化,以保证景观设计中,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强调生态功能、经济价值和环境品质的平衡,在茶园景观设计中应用低影响开发模式,不仅能够推动防洪排涝、水环境保护以及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等措施的创新与优化,还能够实现茶园景观在空间上的连续性,提高雨水的渗透率,减少茶园土壤流失,提高灌溉效率,而这对于推动茶园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茶园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理念是一个景观作品的核心指导,它不仅凸显一个景观作品的个性风格,更能赋予景观深刻的文化内涵。茶园的景观设计就是依托茶叶的种植,通过规划布局,设计出兼具功能性和观赏性的景观形式,从而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满足一定的精神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茶园景观设计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应该坚持一下几点原则:

3.1因地制宜的原则

茶园,尤其是我国南方山区的一些茶园所在基址,地形复杂,地势多变、山水萦绕,这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将不同地块相连接,并通过综合设计,构建一个整体茶园。在茶树的栽种过程中,设计者应该配合地势,合理规划植密度和排列方式,以保证植株能够有效地获得水资源,保证正常生长。此外,在茶园景观修剪的过程中,应该从整齐和谐的角度,根据地形地势来提高景观的层次感,让景观与地形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完整艺术品。

3.2完整性与一致性原则

低影响开发模式注重的是水资源的管理,茶园景观设计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因此,在规划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茶园整体布局,保证茶园景观效果相对完整,避免各分区过度分割,保证输水设施的建设,以解决好各分区的过渡与联络关系,同时增设景观建筑及其他人工设施,力求茶园与周边的结合和自身的整体性更趋向合理和完整。

3.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在低影响理念的指导下,设计者应该坚持茶树的核心景观地位,并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对水资源的应用情况进行管理,保证水资源的灌溉效率,提高自然景观的质量。另外,在茶园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也不能忽略茶文化的价值,应该从当地乡土植被、家禽农畜、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方面展开有特色的景观建设,增强茶园景观的人文氛围,并让水资源的利用既能够满足自然景观的建设,也能够满足人文景观的发展。

4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茶园景观设计实践

4.1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茶园景观设计流程

虽然低影响开发在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根据城市景观建设的基本流程,其基本包括以下内容:确定茶园基本区域,并对集中保护和集中开发的地区进行划分;明确茶园景观设计目标,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根据低影响开发技术进行设施建设,关注景观的后期运营与管理,保证茶园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4.2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茶园景观开发策略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茶园景观设计中,对雨水、洪水的管理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策略:一、利用存储器将雨水就近储备起来,并有计划地排放到水资源运行系统中去,这不仅能够避免造成茶园景观内水量的短时间激增,也能够缓解水资源排放系统的压力;二、根据茶园土壤的含水和渗透能力,在源头实现对暴雨的控制,从而实现对茶园景观的及时灌溉;三、通过对茶园场地的系统规划,对其地表径流进行控制。对于茶园景观设计而言,选择哪一种低影响开发模式应该视情况而定,即通过对茶园主体的功能定位,明确景观的综合效益,同时对茶园的土壤、地势、水文、植被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强调低影响技术体系与茶园土地规划的复合关系,进而实现对园区的全面管理与开发。

4.3基于低影响开发的茶园景观设计途径

在茶园景观宏观设计方面,设计者应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强调景观基础设施建设与雨水管理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应该不断优化开发模式,利用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保护茶园的水体环境以及开放空间,从而实现保证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微观设计角度看,茶园设计应该综合分析景观附近和景观附近的生活设施,从而保证工程建设与合理的科学性。基于低影响的开发模式,茶园景观的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可削弱地表径流体积、延长地表水的汇流时间、以及雨水集蓄利用和雨水转输排放等,在对雨水的管理中,设计者应该结合茶园的基址以及空间条件,对不同阶段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管理。

5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茶园景观设计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逐渐重要,而如何开发茶园景观,保护茶园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搞好生态旅游开发,治理水体和河道,则成为设计者和管理者应该集中思考的问题,在低影响开发模式的目标下,茶园景观设计兼顾各方面条件,不仅实现了对茶园的科学管理,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朝阳,王树栋.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北京地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5,03:107-111.

[2]王苗苗.福建休闲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茶叶,2015,06:117-119.

[3]肖茜文.地域文化在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04:151-152.

第5篇

关键词:屋顶花园,屋面,设计手法,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屋顶花园的定义

根据2002年10月颁发的《建设部关于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公告》中对园林基本术语的定义:立体绿化(ver-ticalplanting)是指利用除地面资源以外的其他空间资源进行绿化的方式。而屋顶花园(roofgarden)是指在建筑物屋顶上建造的花园。

2屋顶花园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2.1屋顶花园的使用功能

屋顶花园,根据其使用功能,受众范围,可分为公共型、赢利型、家庭型以及绿化、科研型屋顶花园。针对本案,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屋顶花园项目,花园的设计为了满足VIP客户休憩、娱乐、洽谈的功能,故属于赢利型屋顶花园。

2.2建筑屋面承载力

按建筑屋顶承载力不同,可分为拓展型屋顶花园、半密集型屋顶花园和密集型屋顶花园。针对本案,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屋顶的荷载为500kg/m2,满足密集型屋顶花园的条件,可以加入植物、亭子、水景、小品等各种园林设计元素,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运动的空间。

3本案屋顶花园的设计手法与创新

3.1现状特点

场地面积约600m2,被建筑和采光井分割为南北两块场地。现有建(筑构)筑物较多,如冷却机、采光井、通风口、机组等,均需保留,冷却机有噪声。建筑顶层为重檐八角攒尖顶,整个地块的三面已有2m高的女儿墙,朝北侧望去,可俯瞰整条王府井大街及紫禁城,北海白塔也依稀可见,甚是雄伟壮观。

3.2设计手法与创新

1)统一与对比。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是具有近50年历史的工艺美术商品专营店,历史悠久。如何延续工美悠久的历史积淀,同时满足接待客户的功能需求,空间如何以小见大,统一中有对比是本案设计的重点。设计以简洁有力的直线条为主,辅以局部的曲线和立体三维球形。将现代与传统进行对比,重檐八角攒尖顶下的现代景观设计;将多种传统与现代的材质进行对比,钢材与木材、卵石砾石与木材、钢材与石材、钢材与玻璃球玻璃砖等,丰富而优雅低调;将多种空间设计进行对比,过道空间、半开放空间、完全私密的休憩空间,设计丰富的空间高差变化,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植物种植的季相变化对比,表现春色的碧桃、海棠,秋天的鸡爪槭,夏天的玉簪等。可以说,屋顶花园虽面积有所限,但却提供了一个传统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的平台,拓展了屋顶花园设计的可能性和多样性。2)因地制宜。将北侧区域的部分地块划分为私密空间,满足客人休憩交谈的需要,由花池坐凳、条石叠水水景组成,由一条被小乔木半遮掩的小路引入其中,小路正对着一面透空景墙,欲扬先抑,吸引着人前行,无形中扩大了空间,增加了趣味。叠水水景处原为一部机器的所在位置,利用防腐木条将其围挡,结合水景,同时布置矮梯,形成观景台,东看可眺望整个屋顶花园,北侧可俯瞰整条王府井大街及紫禁城,北海白塔也依稀可见,成为设计部分的,与环境融合为一体(见图1)。将原有建筑结构的十字形混凝土墩设计为十字形钢板花池,既尊重了原有地块,又巧妙的形成一处趣味性强的节点。女儿墙原本是白墙,故增加材质的对比也成为设计的目的之一,加入木格栅、条石,丰富了墙面的对比(见图2)。整个设计的主要范围集中在地块的北侧及南侧空地,故连接这两块区域非常有必要。利用连廊连接这两块区域。连廊由木格栅进行分割,玻璃挡风遮雨,同时起到采光及视线连通的作用。廊子整体呈斜向构图,形成动态感受,廊子内部设置花池和坐凳,起到满足休憩的功能需求(见图3)。廊子将地块东侧机房进行遮挡,美化环境的同时还降低噪声,创新且因地制宜。地块南侧区域相对于北侧区域可利用空间减少,其南侧有数米宽的巨大广告牌。故在南侧场地延续一贯的设计思路和风格,设置花池坐凳,不锈钢板叠水,条石墙面的私密空间,木平台界定空间,其上可放置活动座椅。在私密空间的东侧设计高低不同的不锈钢板花池,白色砾石带,玻璃球带,黑色石条带,形成现代、简洁、对比强烈的空间。在临近廊架处设置面积较大的种植池,其上栽植碧桃、海棠、鸡爪槭等小乔木,下部配置地被花卉,突出植物景观。在种植池东侧设置玻璃砖透空景墙,形成背景,又起到视线阻隔的作用。利用广告牌架下的空间,改造成为咖啡吧,也是本案中一个有效利用空间和创新的典范(见图4)。中部的采光井其金字塔玻璃造型本身就是一处景观,在其旁设计了简约的高差不同的直线绿篱进行界定,采光井两侧各放置一个直径为1.5m的不锈钢透空球体,同时为节假日的时令花卉的挂放提供了载体。3)屋顶防水。本案采用了科学的排水方案,按照分层为原建筑顶、防水层、保护层、隔根层、蓄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基质层和植被层。防水层防止多余的水分渗漏,破坏原建筑顶。保护层也叫做找平层,主要起到保护防水层,向排水口找坡的作用。隔根层阻隔根系向下生长,保护建筑面。蓄排水层主要起到蓄积水分,排出多余水分的作用。过滤层承载土壤,保护蓄排水系统。种植基质层使用屋顶花园专用的轻质配比基质。植被层种植适合于屋顶花园生长的植物。4)屋顶花园植物选择。a.耐干旱、耐瘠薄。屋顶花园所选植物必须根系较浅但侧根、须根较发达,且耐瘠薄。b.抗屋顶大风。北京地区本身就属于多风地带,而屋顶花园大多建于楼房屋顶,那么屋顶花园所受的大风天气的威胁则更大。因此要求植物根系应较发达,树冠不宜大。c.耐短期积水。就北京地区的屋顶花园来说,在选择植物时要特别注意植物的耐短积水能力。在北京的7月份、8月份的大暴雨天气,常造成浇水后或大雨后初始的一段时间内土壤湿度较大。d.耐热、抗寒。北京地区四季分布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所以植物选择应既耐热又耐寒。e.耐修剪、生长缓慢。由于屋顶花园场地狭小,面积有限,故选择生长缓慢、耐修的品种,可以节省养护管理费用,省时省工[1]。

4本案取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1生态效益

屋顶花园可以有效增加生态面积,提供给业主和其他动植物的全新活动空间,增加了城市中的生态系统。屋顶花园能够减少建筑散热,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

4.2社会效益

本案项目作为“横贯天安门广场的东西长安街两侧屋顶绿化行动”中的一员,在完成投入使用后,获得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获得北京市园林绿化企业协会颁发的2012年度优质工程奖,并参与东城区“美丽屋顶”评选,获得如北京日报、中国花卉报、中国园林网、搜狐网络等多家知名报刊网络的报道,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参考文献:

第6篇

1.口袋景观设计表达和App

口袋景观设计表达(PocketLandscapeDesignExpression),是笔者在研究中提出的用语,由于当代App和智能移动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和精益求精,完全倚靠安装在“口袋”中的App完成景观设计表达已成为现实,直接称这种景观设计表达方式为“口袋景观设计表达”。App(Application),译作应用程序,常简称为应用,广义上包含计算机桌面、Web、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狭义上则特指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譬如iOS、Android、WP应用程序等。研究中针对其狭义释义来论述。

2.口袋景观设计表达的研究意义

口袋景观设计表达为景观专业人士提供更加智能、方便、快捷的由意识到物质的转化的手段,另一方面为非景观专业人士提供更加智能、直接、形象的由物质到意识的发散的途径。口袋景观设计表达是数字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为现代景观带来的一份“礼物”,是为了缔造一个别样的“可数”、“感官”世界而到来。

3.适用于景观行业的口袋便携式工具

3.1App

在建筑科学类专业人士的极力配合下,琳琅满目的App商店中出现了许多针对性和专业性极强的优秀应用,有适合景观建筑的BIMx,适合景观城市的AirPanoTravlBook,适合景观植物的LandscapersCompanion,适合地理分析的LivingEarth等。以下只介绍FormIt360、Enlight、Procreate等。FormIt360,由Autodesk公司出品,相对于123DDesign,其更接近于PC(PersonalComputer)端景观常用建模软件SketchUp——虽不同公司出品,但它们的建模原理大同小异,能熟练驾驭PC端SketchUp的专业人士对于FormIt360的掌控没有难度。目前来看,其作为app的三维建模功能是屈指可数,但与SketchUp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最大的障碍是对于异形体的制作,主要归因于App版不能安装插件,但对于稍显简单些的异形体可使用一些建模技巧来完成。Enlight,综合了现市面上大部分图像后期app的优势。最新版本的Enlight可存储无损压缩的PNG格式和无损压缩且有EXIF(在JPEG格式头部插入了拍摄时的光圈、焦距、日期时间等数码照片的信息的一种图像文件格式)的TIFF格式,而且其还能保存会话(将图像后期制作步骤流程保存下来)。另,其强大的蒙板、合成、恢复等功能亦显示出了其作为图像后期app的专业性。Procreate,荣获2013Apple最佳设计奖,专为iPad设计,是一款功能强大、界面直观的数字绘图App。其拥有120种简单易用的画笔、高级图层混合、64位性能以及功能强大的画笔引擎,可做到全真模拟真实绘图工具。其可记录图像编辑的整个流程,并可视频形式导出。同时,其具有基本的图像后期功能,可导出为分图层的原生Procreate文件、PS特有的PSD、带透明通道的PNG和市面上常见的JPG。

3.2智能移动设备

研究中,为保证制作精度,笔者使用的是iPadpro和ApplePencil。iPadpro是时下配置级别较高的智能移动设备,在运行相关App时几乎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另一主要原因是其为IOS系统,对市面上的相关景观App全部支持。ApplePencil在iPadpro上是当今电容笔中最像笔的“笔”,可模拟真实笔触。

4.案例解析

4.1《金门大桥》

《金门大桥》的制作是在完全脱离PC端的条件下完成,用到的app是FormIt360和Enlight——FormIt360用来三维建模,取代PC端SketchUp的功能;Enlight用来图像后期,取代PC端PS的功能。对于一般方体的制作,FormIt360同PC端SketchUp有些类似,亦是倚靠推拉来完成。在首次使用FormIt360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基本是手控和笔控建模的习惯问题。譬如,PC端SketchUp可视模型最大化的快捷键是Shift+Z,而FormIt360的快捷方式是双手指迅速连续触屏完成;在推拉形体时,SketchUp是鼠标左键放到面上按住鼠标左键不动推拉,在右下角的数值框中输入具体数值完成精准推拉,而FormIt360是用手指或笔放到需要推拉的面上拖动,松开,在出现的数值框中输入数值完成精准推拉。在可视化方面,FormIt360显示出其较PC端之优势(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制作者可直接碰触虚拟(VR)模型),但在图像导出方面不敢恭维(在完成《金门大桥》时采用的是iPadpro自带的截图功能,比FormIt360导出图像相对清晰)。在Enlight中打开在FormIt360中导出的JPG文件(或智能移动设备屏幕截图),按辅助线修整裁剪图像,然后再按需达到的效果调整或合成图像。需注意的是,在完成每一项操作后,一旦点“√”,此项便不能退回修改,保存会话只是对每一大项操作流程进行保存,所以需谨慎操作。

《金门大桥》的制作,笔者发现App中可实现零误差建模,可参照二维图像进行三维模型制作,从而可将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嵌入到三维模型之中,实现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和LIM(LandscapeInformationModeling)模型的制作。虽较PC端而言谈不上材质渲染,但App可做到基本的材质赋予,所以App非常适合景观(建筑)三维分析图的制作。同PC端SketchUp类似,App可调整建模风格,即通过对线型等的调整实现多种理想风格,保证最终导出图像的美观。不管是FormIt360还是123DDesign等其他三维建模App,目前一个共同的弊病就是在最终图像输出上不能做到像Enlight等二维后期App那样强大,现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图像输出的分辨率上。在图像后期App中,Enlight现已做得较突出,但较PC端PS还相去甚远。时下Adobe公司已推出App简化版PS之PhotoshopFix和PhotoshopMix,与PC端PhotoshopCC可进行数据共享,支持iPadPro专用的ApplePencil,在《金门大桥》制作中未使用到,就其功能介绍应较Enlight更加专业,更接近PC端PS,还望进一步深究。

4.2《中国•上海》

《中国•上海》的制作是iPadpro结合Thinkpad完成,是智能移动设备和PC端结合的作品,用到的app有Procreate、Enlight和ReverseVid,用到的PC端软件有PS和AfterEffets(简称AE),用到的主要素材是使用iPhone6s在上海外滩拍摄的一幅城市天际线摄影,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城市延时摄影。作品中,最大的亮点是由app完成的从一张白纸到彩色铅笔手绘稿的形成过程,在PC端完成这样一组动画在当今已很常见,完全倚靠app是当代数字技术进步的结果。在Enlight中将上海天际线摄影后期得到一张理想的日景图像,导入至Procreate中,用Applepencil在iPadpro上缓慢匀速勾勒出天际线外轮廓,再通过分享导出动画,完全体现出app制作动画的智能优越性。勾勒逆转是通过ReverseVid(专门逆转视频文件的app)完成的——此过程在PC端AE中亦很容易完成,但在现代景观中由于PC端AE的过于专业性使得其应用并不是很广泛。素描擦出效果的制作与上之类似,只不过使用的是橡皮擦擦除,在此不赘述。片头与片尾的制作、各片段的合成、整体色调的把控、镜头光晕的制作、轮船发生位移、配乐的准确合成等均在PC端软件中完成。《中国•上海》的制作,起初希望的是能完全脱离PC端,只倚靠app完成,研究中发现,虽可能会实现,但质量会很明显下降,问题主要在于最终效果的整合上,于是选择了app结合PC端软件来完成。总体来看,App在制作单个镜头中较PC端有时会显得更加简洁,在制作时间上亦有明显优势。综上,在景观(建筑)动画制作上,景观专业人士在配合App的开发中需要走的路还有些长。

4.3杂记现代景观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数字技术在助力风景园林艺术之发展,于是有了时下的“数字景观”。在数字景观中孕育而出的口袋景观决定了其同时拥有技术性和艺术性。使用iPhone6s拍摄的作品利用Enlight处理前后的对比(取景地点:泰国•曼谷)。笔者将App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发挥只是沧海一粟——只是针对App在现代景观感官方面做出的部分具体研究,而在风景园林分析评价与参数化设计等方面有待深入实践——在风景园林数据分析上,相关App已有意或不经意地在“闯入”现代景观中,已经或将为风景园林的量化做出突出贡献。

5.结语

口袋景观的存在与发展依托于现代景观的存在与发展。如果说现代景观是基于生态、空间、文化、功能之间的“耦合”存在与发展[2],那么口袋景观就是基于这种耦合关系的“虚拟”存在与发展。虽只有短短几年悄悄发展时间,但口袋景观设计表达实现了现代景观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由理性到感性的“蒸腾”。身为景观人士,无不期待数字技术究竟会给数字景观带来何种更甚之变革——“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发生。”

参考文献:

[1]成玉宁,李哲,周聪惠,徐宁.数字技术助力风景园林艺术[J].国际学术动态,2016,(03):13-14.

[2]成玉宁,袁旸洋.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学[J].风景园林,2015,(07):15-19.

[3]刘颂,章舒雯.数字景观技术研究进展——国际数字景观大会发展概述[J].中国园林,2015,(02):45-50.

[4]刘颂.数字景观的缘起、发展与应对[J].园林,2015,(10):12-15.

第7篇

作为“舶来品”的滑板运动,在中国开展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后,滑板运动才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尽管此项目起步较晚,却有着无限的潜力。在一些大城市中,滑板运动正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一种都市文化的象征。同时,全国各个城市都掀起了滑板公园建设的热潮,相较于国外滑板公园设计而言,中国的滑板公园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使用功能单一且与周边城市景观环境不协调

当前许多滑板公园的设计名不副实、单调乏味,实则就是开辟了一块硬质场地,设置一些简易的滑道、平台、地形、高差以及金属或者钢结构的设施,亦或是作为一个公园的附属产地,就美其名曰滑板公园。场地缺乏景观设计以及空间层次。这样的设计也并没有与周边的城市景观相融,既孤立又无趣。同时,这样的场地往往无法拓展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一些看似与滑板运动无关的人失去了进入这个空间的意义。如今的滑板爱好者渴望的是一处集都市庭院、公园和行人广场为一体的公共场所。是一个造型美观,建筑可靠的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

(二)缺乏特色,“千园一面”

趋同现象以及缺乏创意和特色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滑板公园普遍且严重的问题。没有将历史文化、本土特色加以提炼,并以现代的设计语言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及无法充分利用基地内的地形特点,使得当前国内的滑板公园出现了“千园一面”、似曾相识的现象。

(三)忽视细节、缺少精细化设计

不同于国外优秀的滑板公园,国内的滑板公园对于细节设计较为马虎随意,缺乏精细化设计。细节及精细化设计往往反映在场地材料、景观元素的选择和细节施工品质等方面。我国的滑板公园在这一环节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1.场地硬质纯粹单一的使用混凝土,缺乏变化且对透水性欠缺考虑;

2.植物等绿化景观只是作为滑板场地的附属,没有与硬质空间发生互动;

3.景观小品随意堆砌,缺乏创意等。

二、滑板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滑板爱好者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因此规划和设计好滑板公园将对社会产生重要而又积极的影响。

(一)广泛的社会参与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始终参考不同类型滑板运动爱好者的不同的喜好、习惯等,是滑板公园及其景观设计成功的首要且关键性的因素。例如,在Metro滑板公园的设计中,从概念设计开始一直到最后整体方案的调整及优化,设计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积极邀请当地的滑板爱好者参与到设计中来,反复征集了不同类型滑板运动爱好者的意见。根据征集的结果,设计师建造了滑板爱好者情有独钟的造型——管形区。但儿童更喜欢流线型的设计,而青少年则钟爱棱角鲜明的设计,所以设计师又将儿童活动区和观赏区与碗池区连接在一起,设计万案公布后赢得了良好的反响。

(二)加强滑板公园与周边城市景观的和谐化、一体化

在设计伊始,就应该树立和谐的思想。将周边的环境景观纳入滑板公园的设计考量,不仅能加强滑板公园的空间层次,丰富景观资源,使得滑板公园从观赏性和实用性上均得到提高,并且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发展,优化了城市整体的景观系统。凯恩斯海滨滑板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滑板公园,位于凯思斯前滩这个广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公园设计了一体化的活力景观,糅合了原有海滩的美景,更为前滩创制了交通便利的运动主题焦点。为这个本已充满动感的沿海娱乐区域增添丰富的视觉效果。

(三)尝试历史与地域文化的融入

将历史与文化恰当的融入到滑板这项现代都市活动中,并运用合理的现代的设计手法,根据场地内的高差地形,在滑板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不仅能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滑板公园,同时也让滑板爱好者们产生了由衷的自豪感。例如,位于斯德哥尔摩北部大约241公里的瑞典滑板公园,它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出的世界遗产红线之内,13世纪人们在此开采铜矿的痕迹至今还遗留在这片土地之上。设计师采用考古的方法,创建了一系列浇灌了混凝土的“”的“战壕公园”,并将楼梯、砖石和围栏都位于朝向城市的一边,以堆叠、折叠、切割与弧度等方式组合,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考古挖却出来的前人开采铜矿的遗迹。而位于莫伊拉河旁的滑板公园,设计灵感就源于加拿大人所钟爱的莫伊拉河。设计师从河流中汲取灵感,根据莫伊拉河中的叠层小瀑布设计的保持滑行速度的台阶和高差,以及根据河中翻腾的浪花和水流的弧线所设计的特殊滑板技巧的训练设施,使得当地无论是滑板爱好者还是非专业人士来到这个公园,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多种硬质材料的使用

现浇混凝土是滑板公园与滑板文化的精神象征,而滑板公园也可以全方位的去展现这种材质的可塑潜力,将这种粗犷材质的自然美诠释的淋漓尽致。但是大面积单一的使用钢制边缘的光滑混凝土构筑物难免使得长时间运动的爱好者们感觉单调,因此就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混凝土及其他材质的运用。可以加入多种质地与花色的材料,在Metro滑板公园的设计中,花岗岩被设计师作为横档,将镀锌钢镶嵌在某些构筑物的表面,龟裂状的混凝土使墙面看上去更有厚重感。对场地内的各种类型的硬质材料,包括石头、砖、钢材、花岗岩、混凝土等进行分层使用,也能有效的丰富场地内的硬质。

(五)重视细节,进行精细化设计

细节以及精细化设计对于滑板公园而言,是最能体现公园品质以及设计师创意的重要方面。在灰桥湾滑板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以合理的成本,通过混凝土和植物等元素创造出了高水平的细部结构。通过形状来诠释雕塑艺术,如运用直线与二维或三维空间曲线相交叉的百台叶雕塑,大大鼓舞了滑板爱好者。公园中的条形雕塑和滑行弯道也都很引人注目。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在灰桥湾滑板公园中,植被开始介入硬质空间,二者的互动在两个坡道下的空隙处发生——仿佛是从公园地面上升起来的两个悬臂,在空中融合并形成了—座桥;在朗斯代尔滑板广场设计中,其拥有一块大面积的生态湿地区域,遍植着本土植物,解决了几乎所有设施的地表排水。在景观小品方面,可以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在设计形式上则可以采用暗纹与暗花的雕刻形式而不是简单的使用楼梯和栏杆。

(六)多功能设施的设置及增加

在滑板公园中及其周边地区设置及增加多功能的设施,能够跳脱出传统混凝土的单调造型,使之成为多样化的空间,能够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人来此休闲放松。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更加多样,场地的社会敏感性也就更强,能够吸引更多的非滑板公众来到其中,使滑板公园的设计能够触及更加深刻的社会层面,变成一个受欢迎的“真正的开放空间”,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滑板的产地。例如,在Metro滑板公园中就设置了色彩缤纷的儿童活动区,配有相应的游乐设施和塑胶保护层。与活动区相对的是一面颜色亮丽的瓷砖墙,墙上的图案也是由当地孩子们绘出。仿佛这里是只属于他们的天地。亦或是在朗斯代尔滑板广场的设计中,广场西部边缘向上提升与相邻的人行道形成阶梯状关系.下层广场形成了一个露天剧场场景,与木板人行道、其他观赏空间以及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色一起将人们吸引至此,使其成为一个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市民的各种需求的受欢迎的新社会空间。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