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9:36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农业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农业发展;案例教学;理念
一、宏观把握教材内容
《区域农业发展》是指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通过讲述农业发展揭示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历来是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尽管工业化发展的速度飞快,经济腾飞日渐成果,但是,农业如何转型,如何实现跨越发展也不容忽视,所以,这一节内容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地理课程标准解读》[1]将本章定位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类,旨在不仅让受到有关的国情教育,更是借助教材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即使学生在掌握某个或某些案例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类知识的基本方法。所以,通过具体学习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然后才能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迪学生思考区域农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含义。
二、微观探究案例教学
1.案例选取
本节内容是以案例贯穿始终,体现了案例教学法。具体阐述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优势,同时,机械化作业又是现代农业的代表,农业的现代化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是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前提。而且,从教材章节设置的前后承接来看,以及第一章“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第二章“问题探究”提及的“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三江平原的开发),三者可以前后连贯,特别是前面两点内容的学习为本节内容作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2.教材框架
教材首先介绍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然后概括说明东北地区的特点,提出第一个标题:地理条件,着重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此处教学时可以和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讲到的“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契合,又一次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自然条件从东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出发,展开研究:范围――位置――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工业、交通、人口)――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将所学知识逐步吸收,并在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第一课时重点讲述地理条件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关于探究式教学法,赵桂庆[2]认为,地理学习的本质是对世界自然现象及人文现象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推理过程。在大力倡导新教育的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地理学科学习的最重要方式。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探究提供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法,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相衔接,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课堂。在学生完成问题展示结果时,教师适时帮助学生纠正误区,规范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的教学结构。
三、图文结合
地理学是从多种层面上利用空间的概念,研究一切地理现象的存在、运动、变化中的空间形式。空间能力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3]。学会读图是对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关键步骤。同样,在本节内容中充分体现了图文结合分析的特点。教材中选取的图片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东北地区的位置”、“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东北地区的地形”、“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分布”等,图片设置的角度不同,借助图理解教材内容,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的类型、特点,进一步理解农业发展对区域的促进作用,也就明确了我们以东北地区为例的意图。例如,对“东北地区的位置”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看到范围,还能看到具体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还能了解政治地理位置,而这样就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了东北地区的特殊性。进而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形”图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这种地形条件下会形成东北地区特殊的气温条件和降水量条件,也加深了对“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理解,所以,分析图的方法很多,但是只有抓住读图的本质才能不断强化对地图的学习和领悟,这也是今后处理实际问题时必备的能力。透过几幅图的“现象”,看清设置图的“本质”是我们学习本节课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欣喜之余更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读图析图的方法。
四、启示
通过对一节教材内容的解读,收获颇丰。从内涵到外延,把教材所体现的理念全盘把握,而且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变换讲课思路,多维度锻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深入思考,规范答题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后的学有裨益。不论是案例学习还是其他内容的学习都可以如此。因为我们都能发现,地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的地理远远比教材丰富,对应同一原理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不断归纳学习方法,探寻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传道的同时更应该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考点大盘点
考点一・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复习指南
1.准确全面把握区位含义
农业区位有两类,(1)绝对区位: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区位影响。自然区位,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区位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复习时,要区别和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注意,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不同,同一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的制约因素也可能不同。
2.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的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东北平原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各区位因素要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巨大,如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市场区位及需求发生变化,城郊农业将生产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如何评价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1)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看是否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分析农业区位选择是否恰当。
(3)看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对农业生产是否有利。
典例剖析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怕病虫危害。结合中国棉花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
A. 秦岭―淮河以北
B. 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
C. 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2)我国的棉花种植最早集中在珠江流域,在南宋时期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促使棉花向北扩展的主要保障性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种植技术
C. 市场需求 D. 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新疆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棉花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题,读图进行区域大致定位,可知道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地区和新疆南部。第(2)题,棉花原本是热带作物,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向高纬地区迁移。第(3)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结合材料中棉花的生长习性可以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1)C (2)B (3)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有灌溉水源。制约因素:降水稀少,干旱。
考点二・区域农业布局问题
复习指南
1.区域农业合理布局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在各种试题中常以地图或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考查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或判断农业布局的合理性。此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其解题的一般思路可归纳如下:
(1)根据经纬度位置或海陆轮廓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了解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进行农业合理布局的基础。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
(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或其他信息判断该地的地形特征,进而判断农业的生产类型。例如,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3)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力、交通、市场等方面,从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影响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因素
商品粮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如东北地区农作物虽然只能一年一熟,却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分析原因。
典例剖析
读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和美国本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图甲中的A地与图乙中的B地等温差线在凸出方向上有何不同,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B地与C地都是该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两地发展条件的异同。
(3)图中A、B、C、D四地的自然环境各具特色,请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分析造成东北地区与美国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关键要从等温差线的延伸方向,结合地形判断。(2)发展农业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比较。(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即对优势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
答案:(1)A地等温差线向北(或向高纬)凸出,B地等温差线向南(或向低纬)凸出。主要影响因素:受地形影响,A处为山地(或大兴安岭),B处为平原(或中央大平原)。(2)相同点: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土壤比较肥沃。不同点:B所在的国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更高一些,专业化水平更高一些。(3)A地适合发展林业,B、C两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复习指南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型:在哪里?(空间定位)――有什么?(归纳描述)――为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办?(论证阐述,“对策”跟着问题和成因走。)如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定位置,析特征
2. 找问题,定对策
典例剖析
认清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实施针对性措施的前提。读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说明应采取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措施?
(2)近年来乙地区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土地资源?
解析: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理清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存在问题是突破该题的关键。第(1)题,首先进行区域定位,甲区域是长江下游地区,低产田面积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分析原因:地表起伏大,耕地比重小,再联系所学知识知道该地人口多,易出现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加上红壤广布。措施要有针对性,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第(2)题,结合东北农林业基地建设,东北黑土的流失及如何治理等知识作答。
答案:(1)原因:红壤广布,土壤贫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措施:改良土壤(红壤);合理开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防治水土流失。(2)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
解题技能
区域农业发展试题常常出现农业生产模式图,这种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形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这也成为近几年农业部分命题的一种主要考查方式,现就其主要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
不同的农作物,分布的地区不同,因此判读时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作物,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
(2)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探究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下面所示的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
图中箭头显示,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成为沼气池的原料,体现了循环经济。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民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3)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
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环节体现了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体现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多,产业链延长,使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
典例剖析
结合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状况图(见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析大分水岭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何种最不利影响,指出解决该影响的措施。
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和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需求,加强技术的筛选、组装集成,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全面提高科技推广应用率。一是将秋翻冬灌、残膜回收、秸秆清理、适时早播、强化中耕等常规技术作为科技兴农的基础性常规工作来抓,并逐步提高水平和质量。二是狠抓重大核心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单产和质量。三是积极引进、实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破解相关技术环节,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四是认真总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作法,从中不断总结、提炼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成份,提高自主技术研究能力。
二、全面实施优良种子工程
按照“农业种为先”的要求,深入研究本地自然资源和各农作物种子的种性,科学制定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积极培养现代种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快种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把博州建成全区主要的良种繁育基地,推动制种产业做大做强;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关,规范可追溯和技术服务等行为;严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积极引进试验、示范、优良品种,不断提高良种在农民增收中的价值。
三、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健全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突出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重点整治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和违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为。强化对农药经销商和农产品生产者特别是鲜食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培训,从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开展产品认证工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重要经济增长点,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予以突破。一是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促进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二是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竭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在博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与专业村和种养大户实现对接,共同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五、加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不断探索农技体系创新机制,建立实用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置机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必要设备的购置及更新,保证基本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实力。三是加强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技推广中的职能,探索和建立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推广体系。四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培训。根据博州农技推广体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博州农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经济实体。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加强对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创新农村财务公开形式、方法,深入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农民培训与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以及外出务工、创业的技能水平。继续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文化层次为目标,扎实开展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基层、带领农民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八、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链;区域分工;协作
一、农业产业链培育中区域分工和协作的作用
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关联所形成的产业链,具体来说,农业产业链应当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基本环节。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生产迂回程度显著提高,其生产过程被逐渐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环节。农业分工的细化与交易的频繁发生使得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在区域分工和协作中以何种组织形式优化行业生产要素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于是,围绕农业产业链而出现的区域分工和协作便应运而生。农业产业链本身便是区域分工和协作的产物,而区域分工和协作又推动农业产业链走向成熟。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中的区域分工和协作已是农业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有助农业企业降低生产或经营成本
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普遍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农业生产的高成本时代。若农业生产效益无法有效提高,便会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除需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拓展农业产业链并提高附加值外,充分整合农业自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要素优势,利用农业产业链优势有效控制成本,便成为培育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农业产业链下,从农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充分利用自身的要素优势参与农业发展,保证各环节成本降到最低水平。[1](P151)比如,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各地出产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差别较大,而东部一些人口稠密的农业发达地区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既有技术,也有资金,若将农产品区域种植优势和东部工业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本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便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本。
(二)有利于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传统农业种植利润微薄本,导致大量农民宁愿背景离乡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出现农业投入减少甚至抛荒现象。目前,我国对农田抛荒的具体数额尚无全国性明确统计,而一些地区的统计令人触目惊心。太原理工大学的一位学生曾对家乡湖南省常宁市的耕地抛荒现象作过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常宁市的土地抛荒现象有三种类型,即季节性抛荒、阶段性抛荒和永久性抛荒。调查者通过对常宁市兰江乡三个村五个村民小组进行土地抛荒抽样调查和实地察看后发现,该地的农村耕地平均抛荒率为16.38%。[2]实际上,因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粮贱伤农已是普遍现象。以水稻为例,一般水稻市场售价为2元,除去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成本,根本无利可图。在此背景下,立足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拓展农业产业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提高其附加值,成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三)有助培育农业区域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
我国农业种植的区域自然分工决定了各地可以依托各自的农产品生产优势培育区域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农业科技、人才和资金的跨区域配置,在培育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同时加强农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和协作,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逐步树立起区域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的品牌形象。如龙口粉丝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成为龙口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而且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龙口粉丝不仅有效拓展了绿豆和豌豆等农产品种植的产业链,而且企业在发展中通过融资、技术创新和人才聚集体现出区域分工与协作。[3](P78)目前,龙口粉丝因产量巨大,本地所需绿豆和豌豆等原材料基本依靠从区域外购进,其企业佣工也多为来自省内外各地的民工。当然,龙口粉丝在企业发展初期主要是利用本地适宜种植绿豆和豌豆的自然安地理条件以及本地微生物体系独特和自然气候条件适宜粉丝加工的区位优势。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以产业链推动区域分工和协作面临的困难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推进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并以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拓展农业产业链并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我国农业振兴的必然出路。农业种植的自然区域条件以及农业企业发展的要素配置决定了不同地区在农业产业链培育中既有各自优势,也存在先天不足。为此,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农业产业链打造为契机,加强区域分工和协作,便成为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基本需要。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在区域分工和协作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规模化经营面对困难
农产品种植是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也是基础环节,而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求农业种植改变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种植形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甚至是标准化种植,以保证所提供的农产品能够符合企业加工要求,并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目前,我国农村耕地实行,耕地使用权归农户,而其所有权归集体。此种土地制度固然有其确立的时代背景,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其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农村耕地的规模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已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然需要。[4](P6)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依然存在体制僵化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现实中农村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发展。
(二)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产生本质来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成果与农业结合的必然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开展区域性分工和行业内分工并不断拓展和优化产业链,从根本上来说靠得是现代农业科技以及农产品加工相关科技成果的运用,靠得是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自主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并提高附加值。以葡萄酒为例,众所周知,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如法国的波尔多,其从葡萄种植、加工到葡萄酒的销售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而维持这条产业链存在并不断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除波尔多地区适宜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外,还与法国不断应用现代科技更新葡萄酒酿造工艺和将现代农业科技注入葡萄酒生产的产业链中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科技投入不高,科研人才匮乏,导致其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同时其多缺乏明确的品牌培育意识,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培育以及产业内部的区域分工和协作。
(三)农产品安全问题凸显,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现代农业无论其产业链延伸有多长,区域分工和协作如何细化精微,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并在流通环节保证服务质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一般属于快速消费品,故其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并对产业链中的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农业产业链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从农产品种植到加工和销售链条的每个环节。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违规化学品使用、食品添加剂用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问题不断见诸媒体,不仅透支着我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信誉,而且容易造成社会群体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还说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依然有待健全,从行业标准制定、安全保护立法、监督管理机制到监管执法力度都有大量工作需要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行业引导规范法规的不健全也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现代农业发展中产业链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优化路径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要立足不断健全的市场要素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拥有清晰的产业链要求,本质是一种商品化的农业经济。农业产业链的打造及其依赖发展的市场要素机制的不断健全,需要打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业协同机制的优化。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的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已成为我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出路,面对其存在的土地资源整合、科技含量低、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其他问题,我国可以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产业链下区域分工和协作的关键在于打破有利于农村产业培育的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限制。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我国投资规模放缓,国内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相对过剩时期。同时,我国农业科技的积累及其在一些地区的应用不仅形成了诸多颇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带,而且拥有一批产业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农业企业。然而,农业生产要素跨区域整合的主要困难一般来自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对此,我国要积极推进农村耕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的合法流转奠定法律基础。同时,我国还要引导和鼓励农村和企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的合理方式,如成立农村土地生产合作社、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和为失地农民在相关企业提供工作岗位等。[5](P22)此外,我国还可以积极推广“企业+农户”的农业生产合作模式,企业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市场,由农户为企业进行定向种植,双方可基于市场价格以及预期约定一个基本收购价。
(二)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展以及区域农业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深化,直接动力来自于农业产业发育及其市场机制的健全,根本动力是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中应用推广的结果。因而,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不断深化区域分工与协作,我国还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我国要引导农业企业重视农业科技研发,为农业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在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协同发展中,政府要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铺设桥梁,构建协同共进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同时,我国还要依托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当中,如有些企业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而农户可以在为农业企业提供农产品等原材料的前提下享受企业的科技扶持服务。另外,区域内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要积极深入农村,将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农业生产直接结合在一起,在推广农业科技和利农惠农的过程中不断培育自身的科研实力,并凝练一支高质量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三)立足区域分工与协同,将品牌打造融入产业链培育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可对现代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形成极大的溢出式发展效应。对于农业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来说,品牌打造尤其重要。在一定区域内,农产品或农业企业品牌不一定需要太多,围绕某几种或某几类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形成几个具有区域乃至全国知名度的品牌便可以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产业链的培育和分工与协同的深化形成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国地域辽阔,依托各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以及相关企业应当将区域分工和协同的深化以及产业链培育的各个环节整合到区域农业产业或者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当中,争取形成区域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或品牌企业。在产业链延伸和区域分工与协同中,农业企业是品牌培育的主体。围绕农业生产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要形成品牌培育的合力,从农产品种植到产品加工再到流通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形成明确且一致的品牌培育意识。[6](P85)
关键词湖北农业现状问题
1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1.1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表1反映了湖北主要农产品中的棉花、肉类、水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肉类与水产品增幅明显;粮油产量则呈下滑趋势。由此可见,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初级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平稳,而水产品和肉类需求增长较快,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农业资源的投入出现了转移,表明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1.2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
2002年湖北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752.01亿元,比2000年增加36.36亿元,增长5.08%,平均每年递增2.93%。其中,种植业产值为383.69亿元,同比增加11.15亿元,增长3.00%,平均每年递增1.49%;畜牧业产值为220.74亿元,同比增加15.59亿元,增长7.59%,平均每年递增3.75%;渔业产值为126.11亿元,同比增加16.62亿元,增长15.18%,平均每年递增7.32%,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具体比较见图1。
1.3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02年湖北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7.16%,比2000年提高了1.14%;图2表明,农牧渔林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52.06∶28.66∶15.30∶4.00调整到2002年的51.03∶29.36∶16.77∶2.86。具体趋向变化如下:一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产值之比由2000年的38∶62调整到2002年的33.2∶66.8,表现为粮食作物产值下降,经济作物产值上升;二是水稻、油菜、茶叶、水果、牲猪的优质品率分别为40%、90%、58%、52%和55%,所占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32、10、8、7和7个百分点,表现为主要农产品的优质品率逐年提高。
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图3显示,近几年湖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44元,比2000年增加175元,增长7.72%,平均每年递增3.79%。虽然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偏低,但年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对于湖北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1.5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2002年湖北农机装备总动力为1557万KW,比2000年增加143万KW,增长10.12%,平均每年递增4.94%;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5%,比2000年提高7.7%;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为78.40亿元,比2000年增加6.11亿元,增长8.5%,平均每年递增4.2%。这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发展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
1.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湖北2002年底具有一定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特色、特点、不同经营方式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400多家,比2000年增长60%,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上市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2家;全省龙头企业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710亿元,比上年增长9%,上缴税金40亿元,增长10%,利润增长8.5%。说明龙头企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拓展农业优势产业和带动千百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领跑作用。
1.7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湖北农业生态环境近年逐步得到改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工业“三废”污染和农业生产的二次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种植业、养殖业等重大的病虫鼠害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基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五大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其服务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湖北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
一是政府对农业投入长期一贯制,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落后,一遇上大的自然灾害就减产减收,因此湖北农业抗风险能力仍然不是很高;二是农产品的利润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农民多年的农业生产积累起来的微薄积蓄与劳务经济流向农村的资金多数形成了新房、摩托车和婚嫁费用等消费型资金,而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则极为有限,由此形成了低收入超前消费低水平生产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三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开放步伐缓慢,农村投资融资渠道不多,农业引进民间资本、省外资本、国际资本和吸纳地方财力投资服务“三农”的公益性、社会性和示范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有限,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湖北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基本没有发挥出来,从而与农业生产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2.2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高,但仍然只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不是农业强省。由于湖北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未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科技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和分散经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在低位徘徊。通过表2、表3的分析表明,农民收入高低与农民文化素质、农业人口结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民素质状况、户主文化程度与其家庭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计算其相互关系数为0.7827,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其人平纯收入为2342元;初中、小学及文盲的,其人平纯收入分别为2110元、2035元和1890元。随着湖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则主要依靠其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尤其要依靠一批思想开放的高素质农民与能够发挥其特长及知识技术价值的市场经济环境。
2.3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信息和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桥梁与纽带,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是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民要想提高收入,就要按照市场动态选择产品品种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就务必有新的知识来源和灵敏的市场信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市场调查,因地制宜地选择有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新项目,减少盲目生产引起的农产品滞销等;二是为现有农产品寻找市场销售渠道。由于农村公益性、社会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农村平均经济水平仅为城镇平均经济水平的1/3,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也主要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仅只有0.3%,因此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的装备水平普遍不能满足要求。即使是最低水平的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也至少要求在乡镇一级设置相关机构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这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而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则大多缺乏符合要求的当地信息化人才。所有这些因素,均加大了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沟通难度。
2.4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
湖北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加工增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目前农村千家万户搞农业生产,为了提高产量和防止病虫鼠害,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与日俱增,而施用的数量、结构、时间却很难把握,加之城镇生活垃圾、污水与工业“三废”乱倒乱排等,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二是种子、种苗、种畜禽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农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禽多、乱、杂的现象仍然未有大的改观;水果、茶叶、畜产品生长周期长、良种繁育滞后,品种质量不高,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等,增加了优良品种的更新难度;水产品生产依然以四大家鱼为主,名、优、特、稀水产品生产、良种繁育与推广等严重滞后。三是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必须覆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简称SPS协议),国际上对农产品的无害化和安全的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各地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仍以国标为主,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四是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当前湖北农业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等,既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制约了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业带的形成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5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
一是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当前湖北乃至全国均未出台与农业合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登记注册、解散和组织的性质、宗旨、服务均无法无规可依,合作组织内部缺乏具体的议事、监事、财务管理等制度,造成法人主体地位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会(社)员的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从而影响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二是农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绝大多数自身经济实力不强,10人以内的生产经营规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组织合作的服务功能偏弱,多数只是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很难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更谈不上按照国家、国际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和运用WTO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较强的龙头带动能力。三是农业合作组织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带头人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大多数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农业生产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掌握有限,缺乏按市场经济规则组织生产经营和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从事策划管理的能力。
2.6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
当前湖北农村基本与全国一样,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外,单个的农户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户仍处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普遍实行的是。农村土地资源一般按家庭人口、土地肥力、居地远近分配给农户。农户在履行协议即交足契约中暗示的租金后,可以卖掉剩余产品或留作家用。虽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刺激了每片农地的利用,但耕地的分块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量少、效益低下,促成了小而全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其基本农业生产方式是目前农村小农经济存在的主要原因和现实基础。即使某个农户家庭规划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在土地面积足够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土地分散,其基础设施配置和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困难而不能实现其专业化和规模化。所以要解决湖北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从解决农村家庭仍然是现时期农业生产主体———数量最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入手,改变目前农业土地细碎化和生产经营分散化的不利局面,加大土地合理有效的流转速度,加快扩大适度规模的经营步伐。而且在政府的农政执法体系框架内将农户现有的责任田重组,属于农业资源内部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见效期短,投入小的特点,不象资本投入那样具有长期性和较大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0-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3
2刘惠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发展[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特色产业;农业功能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86-04
农业,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河南是我国悠久而传统的农业大省,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之一。河南省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肉蛋奶菜产量和特色农业发展,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家已将河南列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支持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国家还会对河南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河南省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搞好粮食核心区建设
河南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主体范围,确定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的95个县(市、区),控制着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其中国家认定的粮食生产大县70个。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多年的努力,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规划到2020年,通过对现有高产田进一步巩固提高,使粮食亩产平均提高到2100斤水平,吨粮田面积由现在的近1000万亩扩大到2500万亩;对3200万亩中产田实施高标准开发,使其粮食亩产提高到1800斤以上;对1800万亩低产田实施综合改造,使其粮食亩产提高到1600斤以上。到2020年,在各种生产要素具备、没有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调动的前提下,确保全省粮食净增260亿斤,总产量达到1300亿斤,调出原粮和粮食加工制成品550亿斤以上。其中,黄淮海平原区增产203亿斤;山前平原区增产19亿斤;南阳盆地增产38亿斤。这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也是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消费和食品工业大省发展的实际需要。
进行粮食核心区建设,实现河南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或新增300亿斤的目标,主要潜力在于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多年来,受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等影响,加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等,耕地资源在逐年减少。在耕地资源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突出抓好中低产田改造,不仅是缓解人地矛盾、长期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和农业生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高产田促进粮食大量增产是不现实的,而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却是可行的。目前,河南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高达60%左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中低产田亩产率很低、单产又很不稳定,这表明中低产田改造的潜力很大、粮食增产的潜力很大。从实践来看,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可平均增产150~200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在高产稳产田增产潜力已得到比较充分发挥的背景下,中低产田改造责无旁贷地成为粮食稳定增产的主力。因此,必须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为抓手,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其一,健全稳定增加中低产田改造投入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比重。针对粮食比较效益低的状况,按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要求,依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总体目标,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在中低产田改造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二要激励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明晰农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耕地永久使用权和一切应有的务农权益;三要开投资渠道。中低产田改造完全依靠财政投资和农民投入并不现实,应积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争取银行贷款和国际援助、鼓励工商资本投入等多种措施,增加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渠道。
其二,加快科技进步和水利建设,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要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持政策。把“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作为粮食稳定增产的重点,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大力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二要强化项目支撑。搞好规划,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推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快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要水源工程建设;三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持续增加耕地投入创造条件。
其三,将中低产田改造放在统筹农村发展大视野中。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一要与土地整理相结合。积极将适宜于建设基本农田的废弃地、废弃路、旧村等土地整理项目,纳入中低产田改造范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要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和着力点,综合运用基建、生物和科技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三要与村镇规划相结合。积极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选择在面积集中连片的区域,选择在远离工业集聚区、干线公路和村镇建设规划等需要占用耕地的地方,将其打造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农田。
其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工程监督管理。一要开发保护并重。提高农业生态承载能力,稳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不过度开发。积极进行生态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减少风沙、酸雨、干热风等不利影响,减轻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提高土壤的蓄墒能力;二要防治并重。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以改善流域生态质量为重点,进行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强灾害性天气和地质的监测预警,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和污染危害;三要建管并重。强化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监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管理。对项目区内的井渠、管网、树木及浇灌设施,通过明晰产权、市场化运作等使之受益并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养护,确保
农业投资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
其五,创新体制机制,确保支农资金安全和高效。在规划环节,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统领,根据区域主导功能定位,科学制定区域中低产田改造规划,统一组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在保障环节,完善粮食核心区政绩评价机制。实行产粮大县地位动态淘汰。加强粮食增产激励,实施“稳定基数、奖励增量”的政策。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中低产田改造。创新农田设施产权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对农业设施管护的积极性。在协调环节,协调好有关部门和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建立专业中低产田改造机构,高效率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加大监督检查和奖优罚劣力度,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和高效使用。
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农产品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南北气候交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使得河南宜农生物物种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河南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独特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厚重的农业历史文化也是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注重发挥农业的区域优势,使特色农业不断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已初步形成,这为河南新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初步形成了豫北、豫西北地区土壤质地偏粘、肥力水平较高、小麦生育期特别是抽穗后降雨量偏少、光照相对充足的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豫南淮河沿岸中低产沙土地和稻茬土区的弱筋小麦种植区;豫中、豫东和豫西南以中筋小麦为主、兼种强筋小麦的种植区。
二是形成了不同的玉米优势产区。饲用玉米优势区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的黄淮海平原及南阳盆地。青贮玉米作为养牛、养羊的青饲料,重点布局在养牛、养羊集中的地区。工业加工玉米优势区,包括高淀粉、高油玉米等,重点布局在淀粉、味精、酒精等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市。食品加工玉米优势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周围。
三是基本形成了豫东、南阳盆地和豫北三大棉区,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总种植面积的68%、19%和11%。
四是形成了西部黄土高原和东部黄河故道两个苹果优势产区。两大苹果产区的果园面积合计达92.69千公顷,占全省苹果果园面积164.45千公顷的56.4%。
五是肉牛和肉羊带已经大致形成。商丘、南阳、周口、驻马店、平顶山、许昌、洛阳、三门峡8市所属的32个县为河南省牛肉主要生产基地:郑州、开封、商丘、周口、南阳、驻马店、许昌、安阳、鹤壁、新乡、焦作、三门峡、济源等14个地市所属的34个县(市)为河南省肉羊的优势产区。
同时,河南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基地。目前,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581个,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等。重点发展了新郑大枣、灵宝苹果、信阳毛尖、西峡猕猴桃、山茱萸、中牟大蒜、泌阳蘑菇、鹤壁肉鸡、龙云蔬菜、原阳大米、新乡强筋小麦、漯河生猪、焦作四大怀药、平舆白芝麻、鄢陵花卉等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
河南还初步形成了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业品牌,这些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企业品牌方面,如,漯河龙云集团通过对无公害农业生产的严格标准化管理,打响了“龙云无公害蔬菜”的品牌;信阳市依靠“信阳毛尖”的知名原产地品牌优势,催生出“文新”、“五云”、“新霖”等知名企业品牌;卢氏“山特牌”绿壳蛋等知名产品。在原产地品牌方面如,河南的一些著名传统特色农产品如洛阳牡丹、新乡金银花等,已取得了原产地标记;方城县的“方娇”牌小辣椒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其品质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固始的“固始鸡”、“固始鸡蛋”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原产地标记认证。
虽然河南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如农民的教育水平偏低,农户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由于这些制约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河南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短而单一;名牌产品少,对原产地品牌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管理粗放,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地区农业的主导行业和主导特色产品不够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有待调整等。
当前,河南正处在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快步伐发展,努力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大跨越,这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河南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可表述为:以服务农户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的分工、市场化和产业集群化为主要手段,进一步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积极促进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开发进程,在纵向、横向上延长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一批驰名中外的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增强河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统一要求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由于各地在区位环境、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在“新、特、优”上下工夫,增强特色农业发展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特点,明确产业定位、布局定位和功能定位,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制定实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工作安排上,各地要各有侧重,从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人手,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要长短兼顾、远近结合,既要打攻坚战,着力解决当前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又要打持久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根本性转变创造条件。
第二,保护和整合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增加对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严格保护特色农业集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对传统种养殖物种、传统生产工艺等潜在特色农业资源的抢救和开发,建立各级特色农业资源基因库;完善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并实行依法保护;依托并整合特色农业资源,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特色农业发展区域规划,加强政策引导,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农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通过农业功能的拓展,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效益。
第三,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合理配
置资源,提高特色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大节水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喷灌”、“滴灌”,推农业机械化、抗灾防灾。坚持山、水、林、川、路综合治理,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抓好造林绿化工程,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屏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和推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区域农业生产循环化和无害化。完善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加强乡镇集贸市场、城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强农村通讯网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大力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成长,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集中扶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配套服务;加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提高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意识,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增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信贷支持,增加信贷投入规模,完善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构建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扶持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将企业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品牌化转变。
第五,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能力建设,鼓励并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建立对农业科研投入的长效机制;制订农业人才规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保障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的稳定;加大特色农业科技研发,尤其要加强对特色农业小品种、小产量农产品的生产、收获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实现特色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加强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生态质量;健全特色农业技术推体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第六,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通过乡镇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把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合同制度等基本制度,并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依靠统一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改善家庭经营方式,鼓励特色农业从业农民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更高层次的联合,开展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调控、引导、服务,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营造鼓励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的社会环境。
三、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越来越凸显,从衣食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等传统功能,正向更阔的生态调节、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领域扩展。这些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经济社会进步、农耕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注重强化农业的传统经济功能,而且要积极拓展农业的社会功能、保障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其他功能,这对于优化农业区域分工、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境内分布四大山脉、四大水系,即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和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鉴于境内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和实际条件,河南省在农业功能区上可分为以下四大区域:
(一)黄淮平原和南阳盆地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现有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农产品供给功能突出,是国家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农产品供给功能是该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该区域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商品率和外向度。应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和升级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区域资源优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等综合性手段,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经济区和专业化基地建设;运用政府信用担保、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名牌产品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黄海平原农业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从农业资源角度看,与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很相近,农业资源丰富、禀赋较高,也是农产品的重要产区,虽然农业现有发展水平一般,但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农业的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突出。因此,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构成该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该区域的发展思路是,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着眼于农产品品种和结构的调整创新,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主要产品和产业区。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用自然资源多样性,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度开发,不断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战略,以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进行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山地丘陵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
在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态调节功能是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保护发展的思路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有选择开发,使农业逐步成为该区域主要的生态屏障。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结合林业生态省的建设,在天然林保护地区、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地区、水源保护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等地区,建立一批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的重点工程;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测系统;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灾害化处理;扩大用于生态移民和扶贫的财政资金的规模,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农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当地群众收入有所增长和生活平稳提高。
(四)城镇周边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基于结构调整和农业比较收益原则,农业的发展主要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随着这一功能的不断提升,要高度关注其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因此目前该区域要注意有序发展,防止各类主要发挥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景观、园区过度和无序扩张,并强化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整合。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支持农村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具有独特的地域、民族农业文化特征的农业非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文化和休闲农业的开发;增强区域性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以科技、信息为主体的观光农业服务体系;严禁破坏耕地、森林、自然景观、古代灌溉工程设施等具有农业景观特色的农业物质文化遗产;推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基金项目:“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和协调发展研究”(09BJL012)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农业发展;要素投入;相关性;区域差异;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91-02
2002—2011年,江苏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 064.8亿元,比2010年同比增长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2%。农业实现总产值2 640.95亿元,比2002年(1 165.49亿元)增长126.6%,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保证了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但总体来看,江苏农业发展还存在质量、结构和效益不统一的问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失调,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缓慢[1]。该文将农业生产要素分为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传统要素包括农业从业人员、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动力水平、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指标,现代要素包括农业科技水平、农户生产性资本和固定资产拥有量及农村用电量等指标;将分析对象区域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的3个区域分析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变动规律。
1 农业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2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2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表1是江苏三大区域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
1.1 苏南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从业人员数、化肥施用量等传统要素投入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村用电量等现代要素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苏南地区农业的生产更加依赖于电力、科技和资本要素,农业发展模式进入较高水平。此外,与苏中和苏北相比,苏南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更高,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是最低的,基本上已经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1.2 苏中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中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和化肥施用量都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苏中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和化肥等要素已不是主导因素,但是还尚未摆脱机器化操作阶段,机械化的普及正在取代劳动力,这也是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农业生产正在经历的过程。从农业产值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看,苏中地区农业生产对土地要素投入存在依赖,但依赖程度偏低。
1.3 苏北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仅与农业从业人员投入这一要素呈负相关关系,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及农村用电量都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农业的发展处于较低级阶段,虽然摆脱了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但对其他传统要素依赖性比较高,与机械投入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98,与化肥施用量的投入相关性也超过了0.7。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正在经历的过程,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必然阶段。从农业产值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系数值为0.95)看,苏北地区农业生产对土地要素投入存在高度的依赖。
2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变动趋势分析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要素投入的转变规律存在差异,下面分区域对其要素投入的变动进行分析。
2.1 三大区域农业生产土地的投入情况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在2002—2011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动情况显示(图1),土地供给总量几乎不可调整,只能通过集约化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尤其是苏南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苏中和苏北地区近10年来基本保持不变。
2.2 三大区域农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器的作业会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传统农业生产更多地是依赖劳动力的投入,现在农业更多地依赖劳动力以外的要素,劳动力投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的农业发展都表现出这种下降的趋势(图2)。
2.3 三大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情况
2002—2011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动力投入变动情况显示(图3),3个区域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动力投入从不足1 500万kW上升到超过2 500万kW。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增长则保持稳定,投入的后续动力不足。
2.4 三大区域农业农村用电量变动情况
农村用电量最能体现农业生产现代要素投入情况。2002—2011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村用电量变动情况显示(图4),3个区域在过去10年间总体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苏南地区增速要明显高于其他2个区域,从2002年的300亿kW·h上升到2011年的接近1 150亿kW·h,增长了约2.8倍。苏中和苏北的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在电量使用上远低于苏南地区。
3 结论与建议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是以电力、科技和资本等现代要素为主导,较为接近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苏中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是以农业机械投入为主导,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一种发展方式;苏北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是以土地、化肥等传统要素为主导,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三大区域要素投入的变动趋势分析表明,苏南地区在现代要素投入增长上要高于传统要素,农业生产基本上摆脱了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的限制,科技、电力、资本等现代要素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苏南地区农业发展经验可以为苏中和苏北提供借鉴。对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发展具体路径有如下建议:首先构建与农业生产总量相匹配的要素投入机制,在农业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适当增加现代要素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其次对苏北地区要提升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低是目前制约其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苏中而言,要提高农业种植的信息化水平;再次三大区域都要提升农业发展科技水平,采用现代农业培育和生产技术,摆脱对化肥等有污染性要素的投入,发展绿色农业,既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求,又能保证美丽的生态环境[3-4]。
4 参考文献
[1] 王程,王武魁,刘宇,等.生产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0(5):51-53.
[2] 张晓莉,李金叶.农业经济发展与生产要素投入关系研究[J].新疆财经,2001(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