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04 16:49:34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现状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现状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韩国经济 竞争力 创新 改革

1 韩国经济现状

近来, 有一些专家纷纷指出, 韩国经济有可能步日本的后尘, 处于长期低迷状态。这是因为消费和投资低迷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 处于长期低迷之中。韩国经济在遭受了1 9 9 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之后, 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与改革, 很快成功地克服了金融风暴所造成的打击。

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韩国, 当时看上去还相当繁荣的韩国经济被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年月,韩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亿美元的紧急贷款, 来挽救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韩国金大中政府忠实地履行了与协议的责任和义务,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吸引外资、企业调整, 以及制定使公司解雇员工更为容易的法律等。

2 韩国经济存在的不足

第一, 疲软的国内消费需求和设备投资衰退。其中, 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主要是过去两年快速膨胀的家庭负债造成的。截至2 0 0 3 年6 月底, 每户家庭负债总额已由2 0 01 年年底的2 3 0 3 万韩元扩大到2 9 15 万韩元。到2 0 0 3 年9月底, 与信用卡有关的信用不良者人数超过2 2 0.4 万名, 在整体信用不良者中占有的比重超过6 0 %。因此, 这种结构性的消费求疲软现象和投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善。

第二, 如果“内冷外热”的两极化现象长期发展下去, 就会导致经济出现新的结构性问题。2 0 0 3 年, 韩国国内消费和投资情况为金融危机之后最糟, 但出口却呈现两位数增长, 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全年出口额首度突破1 8 0 0 亿美元。

第三, 韩国经济出现“三明治” 现象

过去40年, 韩国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和加速重工业、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 一跃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1997年金融危机后, 韩国通过对各个部门的结构改革, 为进入发达国家经济的行列打下了基础。

3 解决方案

第一,韩国需要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性, 而采用一种重视国内消费和贸易的更为平衡的发展战略。但如果更重视国内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的话, 那么就业市场的状况就能得到改善。而且,如果韩国国内市场扩大的话, 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就能得到控制,政府在应对外部世界影响时, 就能有更多的政策选择。

第二,进行金融领域的改革,建立稳定的资本市场结构。为防止外汇危机再次发生,政府决策者应确保财政赤字和流动性存款账户赤字不超过可控制的水平。因此,有必要采取谨慎的策略,调整金融市场开放的速度,促进韩国本国金融机构的扩大。韩国至少应通过浮动的汇率制度来保持它经济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吸引投资和扩大服务业市场。应采取新的产业促进政策,重点应放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民营部门的投资方面,帮助企业掌握先进技术, 迅速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应创造较好的投资环境, 鼓励企业家投资、雇工鼓励国民进行消费。

第四, 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家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了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大批人才, 以便他们在国内外都能获得高附加值的工作机会,韩国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统一的教育标准化的政策应该抛弃, 应该根据各个学技的要求由各校自主决定教育标准,学校教育的效果应该通过各校的竞争来得到提高。

第五,对于市场经济来说, 建立一个“ 规模小而效率高”的政府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它能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了给企业和市场“ 松绑” , 有必要撤销或合并各种专门委员会、特别工作组、计划部门和政府下属机构。另外,公共企业民营化的规模也应当扩大,企业税应当削减,政府的借款也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 以确保国家金融的平衡。

4 对韩国经济的展望

4.1 韩国对内经济政策方向

第一, 向适度增长、低物价构造转换。由于人口的增加, 为防止失业,韩国经济应保持不低于年均6% 一7% 的适度增长。稳定的宏观经济运作消除了企业经营的不安感, 使企业能够建立和执行中、长期投资计划, 加强产业竞争力。韩国政府基于上述认识,为在今后2 一3 年内实现3% 一4 %的发达国家型物价结构, 对财政、金融、外汇等宏观经济政策和改善流通结构、进口自由化、促进竞争等多方面的微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改革。

第二, 向民间主导型经济体制转化。韩国政府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通过财政、金融、外汇政策对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机制进行直接、间接的调控, 对各种产业的投资实行审批制、进口限制等, 对资源的分配加以协调

第三, 扩充经济社会基础设施( 间接资本)。随着世界范围内开放化的市场经济的进程, 商品贸易、资本、技术、人员开始在各国家间自由流动, 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非贸易领域的效率性。所以韩国政府一改以前的以供应方为主的教育体制, 按照产业社会的要求, 确定以需求方为主的教育结构, 适应开放大趋势。教育领域内也逐步引入对内、对外的竞争机制。

4.2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方向

第一,对外经济环境展望。21 世纪仅余4 年, 现时期韩国的经济秩序面临着剧变, 经济本身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交

通、通讯飞跃的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进入, 企业活动的世界化,

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度的加深及WT O 体制的出台, 世界经济日趋成为一个地球村经济统一体。

第二,对外经济政策方向。韩国在新的对外经济环境下, 为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应继续促进世界化的政策, 提高企业及民间各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第2篇

青城山是川西旅游环线上同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地处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山风景名胜区依托“青城天下幽”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国道教名山厚重的文化底蕴,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遗产保护地。

青城山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这几年,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青城山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投入,注重了景区业态调整和旅游营销宣传,景区旅游综合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是社会经济效益却不尽如人意。青城山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仅占都江堰市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的12.5%左右,只占全省旅游综合收入560亿元的0.28%左右,青城山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与川内旅游区相比,明显低于乐山、峨眉山的发展速度。

青城山旅游经济实力发展缓慢,表面原因是景区旅游留不住人,旅游消费水平低。造成这些问题有以下深层次的主客观原因:

第一,景区相关管理条例纲性制约。按照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核心景区只能做减法,不允许任何新的建设行为;二级景区建设也受到《条例》纲性限制。“门票青城山”受遗产保护地和景区《条例》约束,景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制约,青城山难于与时俱进,推出更多与游客需求结合的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享受性的新产品。

青城山尽管列入了《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但是,我们的思维和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从建福宫到上清宫的核心景区和后山风景区的“门票青城山”。“十一五”期间,都江堰市河西青城山片区9个乡镇总用地指标主要用于重点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本上没用旅游项目可供用地。

第二,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旅游市场有效供给不足。青城山有中国道教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地方土特产资源。针对市场需求,青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滞后,旅游载体和旅游内涵的结合尚有较大的差距,尚未形成值得游客掏腰包的中意产品和参与性活动。青城前山仍停留在观光游,直上直下;青城后山虽然渐成旅游目的地,但农家休闲低端旅游产品档次低而且竞争激烈,没有超过成都市及周边区县的价格优势和区位优势。

第三,旅游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旅游高级化程度滞后,缺乏中高端的体验与享受型旅游产品。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的协调发展,决定了旅游区的发展水平。六大要素在旅游产业化构件可分为基础要素和提高要素。基础要素包括“吃、住、行、游”四大要素;提高要素包括“购物、娱乐”两大要素。青城山景区旅游中游人基础要素的消费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提高要素的消费比例。青城山景区与世界级品牌的一流景区仍然有较大差距,购物、娱乐没有形成相应的优势产业。特别是雅俗共赏的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商品,在青城山旅游产业发展中还没有形成独特的市场吸引力。

青城山景区形象审视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旅游地的象征,是召唤旅游者前往旅游地旅游的旗帜,同时也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形象之间的竞争,所以这不得不迫使青城山景区对旅游地形象的问题进行审视和研究。

青城山景区性质、形象及市场定位在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界定为“中国道教名山,以山水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文化型风景名胜区;是具有观光、游览、休憩、科考研究等功能的,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道教文化观光旅游,它是青城山景区旅游的文化主线,是青城山旅游产业的“魂”,应贯穿于青城山旅游产业和产品开发之中,贯穿于青城山旅游全过程之中。青城山旅游景区形象定位为青城山旅游观光和道教文化展示地、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道教文化体验地。前者决定了青城山观光旅游消费形态为主,后者确定了青城山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形态。景区形象定位和景区旅游消费形态,使我们确定了客源市场立足成渝两大城市地方中端市场,拓展沿海及东南亚的高端市场的针对性。

青城山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青城山的历史、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使我们悟出一个道理:“资源≠产业、品牌≠发展”。青城山旅游经济的发展决不能“坐等花开”,要在21世纪旅游竞争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重新审视青城山景区的形象、定位,科学调整青城山旅游发展规划,充实和完善青城山旅游发展的思路。

历史让我们在不断提高核心景区旅游档次的同时,选择了放大青城山景区,做大青城山旅游品牌,做强青城山旅游产业这条必然的发展道路。

景区是旅游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载体,是人文资源的展示载体。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景区发展核心是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景区经营效益的持续获取。

青城山景区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要永续利用,重点要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永续利用,突出道教文化遗址、遗迹、文物、文化活动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着手永续利用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着手。内涵方面主要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要坚持不间断植被绿化保护、严禁乱砍乱伐,切实抓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是做好旅游污染源的控制,改进各类旅游接待点的生活污水设施,“尿水、污水、口水”必须处理达标排放,确保味江、石孟江、螃蟹河水域质量;同时要增添景区生活垃圾回收处置设施,确保景区环境洁净。二是因地制宜,按照规划要求增建味江、石孟江、螃蟹河的拦河蓄水坝,既保持青城山水土不被流失,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同时能增强青城山山水自然资源的旅游卖点。在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上,重点是深度挖掘道教文化发展主线;开发健康的道教文化礼仪活动;整理开发道教文化衍生出来的长寿文化、医药养生文化、赵公财神民俗文化、青城武术、音乐文化,使高雅缥缈的道教文化与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融合贯通,称为游人参与、互动的旅游活动。

第3篇

[关键词]会展经济 布局 人才

会展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会展经济脱颖而出。目前,我国会展业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会展经济的发展业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据经济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得出:会展经济中1:9的带动系数是指会展收益比例为1,带动其他产业收润的比例是9,被市场和企业誉为朝阳产业。

一、会展经济的内涵

所谓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会议、展览活动、贸易洽谈会等,从而带来持续的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促进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形成的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形式,以达到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换句话说,会展经济除了可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以外,还是展现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举措,促进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与提高。

会展经济从内涵上可拆解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内容,两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融合的。主办方既可以在举行会议的同时承办一些有商业色彩的展览活动;也可以在举办商业展览的同时召开一些有学术价值的专题会、研讨会等。会与展就这样相辅相成。会议因展览而增加了关注,展览因会议而提升了品质。在国外,会展业更是被称之为“无烟产业”、“城市经济助推器”。

二、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1.会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下,我国会展场馆总量为5400个,我国会展场馆总建筑面积达28635908平方米,其中所有2010年的新建的和正在建设的场馆的总建筑面积高达7030832平方米,占目前我国会展场馆总建筑面积的24.55%,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并且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会展场馆的利用率十分低下,场馆建设和使用不协调。

2.会展经济发展迅猛。在国家的鼓励与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我国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形式丰富多彩。日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了《中国会展经济蓝皮书》,其中显示,2011年我国共举办展会7333场,同比增长18.21%,居世界第二位;总展出面积81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9%。但是尽管去年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成果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但会展业仍存在“负竞争力”的风险。如部分展会单纯利用低成本红利、外部资源、政策、垄断等手段获得一时利益,甚至骗展、展虫、垃圾展等不良现象。未来中国会展行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3.会展群聚效应明显。中国会展中心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举办会展最活跃的省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同样的,从会展收入看,广东、北京和上海占据了垄断地位,占全国会展收入的近90%。我国已意识到会展群聚效应问题的存在会制约我国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我国会展布局的趋势是正从一线城市迅速向二、三线新兴会展城市扩散。

三、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会展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中国各地目前的实际国情,笔者对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出几项对策。

1.规划合理,科学布局。发展会展经济不能一蹴而就,而应从当地实际出发,不仅是会展业的数量,还有其规模都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符合。在严谨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会展经济,合理统筹会展场馆,大城市要考虑会展场馆的布局,中小城市要突出场馆特色,避免社会资源浪费。

2.加强会展经济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必须在健康的会展经济环境中运行。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竞争性,如果不对会展行业加强管理,就有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比如在政府在对会展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同时,逐步将管理会展业的手段由审批制转为登记制(备案制)。会展协会要制定规范,对会展主体实施资质进行专业认证,加强自我约束与自我协调力,为会展企业提供咨询与技术指导,反不正当竞争,增强会展行业的素质。同时,会展企业自身也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会展企业的质量。

3.积极培育“特色展”、“品牌展”,不断提高办展水平。举行成功的“特色展”、“品牌展”要坚持做到“四化”,即国际化、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所谓国际化,即与国外会展界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会展管理经验,如利用与国际知名会展企业联合办展,鼓励其来中国办展等多种方式,提升自身会展管理水平。特色化是指将会展内容与地域相联系,从中找到其与众不同之处,并以此对会展进行科学定位,进而指导该会展的实施。专业化即办展人员专业化、会展内容应专业化、与会人员专业化。规模化是指会展要增升知名度,鼓励海内外客商与会参展、观展,努力提高办会展的质量,增加参与会展的数量。

4.加紧会展人才培养,提高会展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会展业需要大量专业会展专业人才,他们在掌握公关、谈判、策划、展台设计、广告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有一技之长,如能熟练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多媒体等。但是目前我国会展人才匮乏,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已迫在眉睫。我们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会展业发展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手段,把可塑之才选送到国外知名会展中心学习培养,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工作。同时引进国外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来我国指导工作或在会展中实际负责一部分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我国会展管理的水平与经验。

参考文献:

第4篇

1.1优化资源配置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建设前期,耗费多却见不到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保持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高投入、低风险、高回报的朝阳产业,因此它拥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改善当下恶劣的投资环境,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发展。1.2高速公路可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和沿线产业带的发展大范围的高速公路建设,可以便利各区域的交流,在高效运输的促使下,通过区域自身的区位优势,产生良好的经济辐射作用。还可以在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形成沿线产业带,利用交通的枢纽优势,吸引投资加强全方位的交流,大力促进高速公路附近带状区域经济的发展。1.3优化产业结构高速公路建设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和沿线产业带的发展,有利于当地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加工业、旅游业。这样就可以打破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现在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解决,现有的产业结构难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正好可以借助高速公路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优化当地产业结构。1.4增加就业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因此也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特别是对沿线农民工就业是非常有好处的。农村劳动力剩余就会进程谋生,但是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工长期以来居住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及其缺乏,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这一群体对社会稳定具有较大的影响。恰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可以让当地农民工就地解决工作问题,还能让他们为家乡建设做贡献。1.5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使得沿线的交通条件大为便捷,有利于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将本地农副产品及时运送出去,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加强公路沿线居民与外地的联系,促进更多小城镇的繁荣富强。高速公路行车的速度快、运输能力大、周转灵活、安全系数高,这些都有利于周围地区的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水果蔬菜、花卉和海鲜等当地特色发展方向。

2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现状分析

2.1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总量不足,没有形成便捷的运输网络从我国建成的高速公路数量来看,总量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总量与我国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中西部主干线路上存在严重的拥堵情况,阻碍了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除了在重要主干线路上的拥堵,在中西部省市路网上也存在拥堵情况。2.2高速公路地区建设不均衡从整体分布情况来看,东、中、西各地的高速公路建设总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东部高速公路建设最多,其次是中部,西部高速公路建设非常缺乏。2.3高速公路建设没有达到规模化效益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建设前期,耗费多却见不到很大的经济效益。在高速公路使用初期由于设计标准较低,盈利能力不高,现有很多已建成的高炉公路实际交通量偏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2.4收费点过多,没有联网实现统一管理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普遍收费点过低,建的比撤的多,治乱减负还需要抓紧。特别是一些地方还违规设置收费站,严重影响经济秩序,加重人们出行负担,助长了不正之风。

3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对策探讨

第5篇

关键词:林下经济;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发展林下经济,是蓟县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拓宽农民增收,提高林地有机质含量,促使树木快速生长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1 林下经济发展优势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林业占的比重较大,加之近几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110万亩,林木覆盖率48.8%,在林下经济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1.1 资源优势

全县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为13万亩,其中以杨树为主的生态林8万亩,核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5万亩,集中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达到4万亩,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

1.2 气候优势

蓟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4℃,年降水量696.8毫米,无霜期195天,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

1.3 比较优势

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养业效益十分可观,以食用菌种植为例,一亩拱棚可放6000-7000菌棒,每个菌棒产蘑菇1.5-2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3元计算,除去投入,每亩年可获纯利1万元左右。与现有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相比,比较效益十分可观,这些都直接激发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蓟县的林下经济起步于2003年,当时结合“北部山区防风阻沙、水源保护及综合治理技术”项目的实施,在西龙虎峪、尤古庄、下营、五百户等镇乡进行了试点示范,探索出了“林草、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模式。但由于林下经济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又没有稳定的投资政策,同时缺乏科技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致使林下经济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不能形成规模化。目前,全县林下经济面积不足万亩。而且大部分局限在退耕还林地上,占可利用林地面积的1%,绝大部分林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 存在的问题

3.1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较小。同时种植户和养殖户在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方面缺乏成功的经验,难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3.2专项资金补助额较少

发展林下经济前期投入较大,所需资金额较多,但目前蓟县林下经济只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中后续产业发展这一块专项资金。因此,造成项目村外的部分农户虽然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养殖、种植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3.3 技术服务问题

林下经济是蓟县的新兴产业,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这项产业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导致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农户管理水平低,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该项产业缺乏农民基层合作组织的统一服务,有的镇乡虽然成立了组织,但是由于市场及其他原因,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 对策研究

4.1 通过宣传引导,提高林农发展积极性

发展林下经济前期投入较大,致使很多农户对林下经济认识理解有偏差,认为林下种养不如普通种养;同时还有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因此,为引导林农转变观念,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为林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2 搞好技术服务,提升林农技术水平

结合“351”绿色证书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基本技能,重点培训关于林下种养的实用技术,为林农从事该产业打好基础。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聘用天津林果所和外地的技术专家,负责现场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3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4.3.1银行信贷

借鉴银政合作项目的成功做法,可以将银政合作的扶持范围扩展到林下经济发展,对规模达到6670km2以上的,给与信贷支持。

4.3.2抵押贷款

以农户林权作抵押或5户联保方式申请贷款,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难题。

4.3.3整合资金

把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的实施、设施农业建设、苗木花卉等产业结合起来,整合资金,向林下经济产业倾斜,促进该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4.4采取示范带动,扩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

重点在增加项目、扩展规模,拓宽领域上做文章,形成一批林下经济发展的典型村户,从而带动了全县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如:西龙虎峪镇是蓟县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乡镇,为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林地增效、林农增收的目标,该镇走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逐渐形成了具有该镇特色、有影响力的林下经济产业。

参考文献

[1]潘伟华.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0(3):148-150.

[2]冯文照.祁县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国土绿化,2013(11):45.

[3]杨春霞,杨军.东平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5月20日

[4]廖小华.林下经济发展浅谈[J].中国林业,2011(16):34.

第6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差异

一、引言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提出的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但经济带上各省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尤其东西差距最为明显。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注重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的时期,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上海市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极低,低于1%;江苏、浙江与重庆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都在10%以下;剩余省市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都维持在10%以上,其中以云南与贵州两省较为显著。上海、云南和贵州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之其他省市偏低;江西省和安徽省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高,在50%以上;其他省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略有下降。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上海、江苏及浙江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排名靠前,且上海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高达60%以上;西部地区贵州、云南第三产业比重也较高。中部地区湖北、武汉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拉动,且第二产业仍是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三、产生长江经济带企业绩效与产业竞争力现状原因分析

1.我国具体政策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实行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在投资、金融和财税方面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同时东部率先进行改革开发,为东部地区引入外资、高新技术,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但这也是加大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明显。从而也造成了我国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竞争力高于中西部地区。

2.要素价格的变化

受改革开放及优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得益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却发展缓慢。但随着沿海地区劳动要素价格的上涨,工业产业利润空间已面临瓶颈。而此时国家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情况得以改善,我国工业产业开始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3.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分布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大多为平原,交通设施较为完善且人口密集,有充足的劳动力,对我国我国发展同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有着很大的帮助;而长江中上游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且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但环境条件相对恶劣,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匀,在某种程度上,东部向中、西部高价输出制成品,而中、西部则向东部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

4.交通等基础设施

我国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基本适应型”;中部地区属于“随后-跟进型”;西部地区则处于滞后状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改善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差异的相关措施建议

1.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能级

由于受区位等条件制约,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综合竞争力。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多为三线或四线城市,经济水平较低,很难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不能产生有效的辐射作用。因此应注重加强扶植区域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的能级,增强集聚功能。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及特点,着力抓好重点区块、重大项目,加快自身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2.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粗放型特征明显,往往存在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且耗能大等等问题,使得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同时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使得地方与地方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产生过度的竞争,且加大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情形,应在传统产业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产业产出效率和资源使用率,力争将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地方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

3.充分利用符合地域的比较优势

各地区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参与到区域分工甚至国际分工以获取经济利益。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资金和技术,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土地和劳动力。因此中上游地区应充分利用其土地这一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且依靠其劳动力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而长江下游地区则凭借资金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发展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黄猛.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5,25(3):298-30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选编)[J].交通财会,2014,(10).

第7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市场也急需高素质的国际通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毫无疑问,人力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做简要分析。

一、前言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能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经济资源,又称为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以及人力资源是如何得到开发和利用的,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英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哈比森曾经在论述人力资源时说过这么一句话:“资本以及资源都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的职能是积累生产资本、有效开发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以推动国家发展进程,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是国民创造财富的根本基础”。随着对人力资源研究的深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通过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得到证实。通过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预测,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占到了49%,在发展中国家占到了31%[1]。因此,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自然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等现实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但是人力资源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健康投资等方式,加以积累和改善的。因此,中国的发展,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上。

二、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基数较大但是素质较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可以说人力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也是我国基本的国情。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增长速度得到减缓,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98年的19.14%,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的根本原因,我国的人口总量仍在继续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5年底我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3.08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21%。其中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9.34亿(男性4.75亿人,女性4.58亿人)[2]。人口的大量增长给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形成了数量多但质量差的恶果。一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大了资源利用的负担,造成了社会没有更多资金进行教育投资,完善提高人口素质所必需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目标,又不得不依靠劳动力数量优势来完成目标,从而在无形中又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加,这便就形成了一种以数量替代质量的恶果,如图1所示。

图1人口扩张的恶性循环图

(2)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资源过度稀缺。人力资源质量不高,除了体现在人口整体素质不高以外,更重要地是体现在就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如今人口劳动力总量尤为丰富的条件下却出现了某些行业劳动力的短缺,例如许多大城市包括北上广等地,近年来技工和熟练工的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导致很多企业不能招到合适的工人。这就出现了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矛盾,最终就导致失业的发生。失业的产生并非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而在于劳动者本身缺乏相应的技能。特别是当今是科技时代,技术需要不断更新,而劳动者的知识却并未更新,由此就出现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这将成为抑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甚至会削弱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让人力资源充足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反而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3)人才资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如今,发达国家的第一,二产业的产值以及人才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相对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以及专业人才资源急剧上升,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尤其是信息产业人才,生物工程产业人才所占比重相对升高。然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才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协调。这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的人才所占比重相对过高,而第二、三产业人才资源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才资源在产业结构上的分配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人才资源的分配做出调整。

(4)人才资源地区分布不合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制定了一些地方保护政策,倾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人才大量涌入这些地区,最终导致人才的不合理布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物质资源丰富,人口比例为全国的60%,但是却缺少人才资源。根据1995年全国对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的人才,东部所占比例为2.72%。中西部所占比例为1.89%,在西部地区的公务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占39.4%,而在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平均为59.1%,在1978~1998这二十年间,西部地区的人才继续外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所占比重由15%下降到了11%左右[3],这就表现出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才分布的不合理。

(5)职工培训投人少。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职业培训投人方面的经费却严重不足。我国制定的职业培训指标在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仅仅排在第29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当中,大部分都只是象征性的拨一点款进行教育、培训,年人均基本都在10元以下[4]。大多数亏损的企业,已经没有经费来进行岗前和中期培训。

(6)人才资源流失严重。如今,改革开放已经30余年,据统计,到2000年时,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达到40多万,但是其中学成回国的仅有13万,还有近30万人才留在了海外。也就是说留学生的回归率在20%左右。而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回归率与滞留率为2:1时是最佳状态[5],然而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可见我国人才资源流失现象相当严重。

三、结论

通过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分析表明,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受到质量不高的影响,造成了总体水平偏低。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基数并没有使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提高,相反由于较低的素质使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中国仅仅算是人口资源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并非人力资源强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才的缺乏与劳动力的过剩,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人口众多之所以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没有发展成为人力资本,得不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孔伟.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3):3032.

[2]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1520,26.

[3] 童玉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