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8-04 16:49:31

序论:在您撰写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第1篇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显示:目前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十分丰富, 传统体育项目开设情况依然高居榜首, 但大部分项目普及程度不高; 新兴体育项目正赶上或超过部分传统体育项目; 体育保健与康复理论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各校对学生的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各校采取的修学类型多为“必修项目加选修”,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学类型, 其中田径项目为体育必修课的首选。为此, 笔者提出了体育课程项目在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项目现状发展对策

2011年广东省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近视人数不断增加,学生整体缺乏运动,体质逐年下降。大学生能否培养体育兴趣和特长, 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和知识,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达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学校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大多实行“自主”的选课模式, 随之而来的学校体育项目设置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各类新兴体育、民族体育、休闲体育纷纷挤进大学课堂。本研究以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近年来项目设置不断增多, 而学生体质持续下降为出发点和选题依据, 通过对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 从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修学类型以及课外体育锻炼的要求上分析查找原因, 对于解决体育教学困境, 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同时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各体育教研室教师为调查对象, 对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专家调查法 自制问卷并经过效度检验。共调查专家17人, 分别来自全省各高等职业院校, 其中教授6人, 副教授9人, 讲师2人。针对问卷的设计与所要研究的问题, 93%的专家认为“非常适合”和“比较适合”, 1人认为“一般”, 没有选择“不太适合”和“不适合”的。

1.2.2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68份, 回收64份,回收率94%。, 有效问卷62份, 有效率91%。

2.结果与分析

2.1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各体育项目开设现状与满意度调查

2.1.1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项目开设的现状

通过对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表1) : 普通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对各体育项目的开设情况展现出不同层次的阵容。第一层次的项目有: 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普及程度在80%以上;第二个层次的项目为: 体育舞蹈、武术、太极拳、体育保健与康复, 普及程度在60%-79%;第三层次的项目是: 田径、网球、跆拳道, 普及程度为40%-59%; 其余项目开设情况均在40%以下。

结果表明: 目前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十分丰富, 但大部分项目普及程度不高。在已经开设的体育项目中, 普及程度在40%以下的就有20项。进而发现, 新兴体育项目体育舞蹈、网球、跆拳道、散打及定向运动等发展势头良好; 休闲体育项目跻身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堂, 但普及程度均在20%以下; 与医学相关的“体育保健与康复”理论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体育项目田径、体操、游泳等受到冲击。

2.1.2学校已开设项目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学校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在回答“你们学校目前已经开设的体育项目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问题时(表2) , 1%的教师回答“能满足”和45%的“基本能满足”, 但仍然有的教师回答“不太能满足”和“不能满足”。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一方面体现出目前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十分丰富, 总体而言较之十年前翻了几番; 另一方面却反应出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依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原因之一:经济实力和师资雄厚的学校开设项目较多, 基本能满足需要; 而经济实力相对较薄弱的以及新升格的学校开设项目较少, 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无论经济实力较强和师资雄厚的学校还是新升格的学校, 其开设项目较十年前都有所增加。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仍得不到满足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体育课程项目的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是较难满足的。同时, 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容易导致一些锻炼价值极高的项目, 因为其枯燥、乏味、辛苦、难度大等种种原因而没人选课,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丢掉传统项目, 不但需要没有满足、体质也仍在持续下降, 实在是得不偿失。

2.2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修学类型及必修课项目的调查

2.2.1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修学类型调查

调查了解,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的修学类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必修、必修加选修、全部为选修,(表3)选择“指定必修加选修”的有36人, 占58%; 选择“全部为选修”的有15 人, 占24%; 而选择“全部为指定必修”的只有10人, 占16%。2 人选择“其它”。学校提出了“自主”选课模式, 无疑有它积极的一面, 即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爱好来上课, 能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但也有不利影响。学生往往在选课方面是盲目的, 缺乏正确的引导。如有的追求新奇和趣味; 有的选择怎么容易通过考试, 拿到学分; 有的怕晒太阳等等。过分的“自主”弊大于利,而有限制性的自主选课才能够达到学校教育的预期效果,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指定必修加选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学类型, 能克服片面强调学生兴趣, 以致避免出现当前体育课“玩的多、学得少; 追求乐趣多, 实际效果少”的局面。

2.2.2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必修课项目调查

进一步调查发现(表4): 在已经开设指定必修项目的学校中, 把田径作为指定必修项目的学校有26所, 居于各项目最高位; 排在第二的是太极拳, 有16 所学校; 第三、第四的是球类和游泳, 分别有10、9 所学校; 武术和体操紧随其后; 将健美操作为必修课的学校仅2所, 且都仅限于女生。表明部分学校已经意识到开设体育必修课的必要性, 特别是田径项目已经被部分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所重视,但是反过来, 在所有被调查的学校中, 田径、体操、游泳等基础项目依然被大部分学校所忽视。

田径是较量速度、高度、远度和耐力的体能项目, 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是身体运动能力的根源。我国号称是“体育强国”, 面对大多是温室里长大的学生, 却又是如此溺爱, 他们连这些基本活动能力都在渐渐地丧失, 体质能上去吗?

2.3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

大家普遍认为: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以及校内外各种体育组织形式。由于早操与课外体育锻炼学生参与面最广、人数最多, 本研究就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对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是否有要求作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表明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对早操和课外活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能坚持参加早操和课外活动的学生, 也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科学的指导, 其活动也始终处于一种低效状态。

通过以上调查, 反映出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重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而轻传统体育项目; 二是盲目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选修项目和修学类型方面缺少正确的导向和必要的措施。三是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监管不力。为此, 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3.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项目设置发展对策

3.1设置体育必修项目 保护传统体育项目

3.1.1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的修学类型可设定必修课、选修课、俱乐部或协会等多种形式。体育必修项目可以田径、太极拳、游泳等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也可根据本校的特色确定一至两个必修项目, 花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田径项目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 其具体内容要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精心的选择和改良。男生和女生可以指定不同的项目。

3.1.2顺应时展要求, 大力支持新兴体育项目 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 能为学校带来生机与活力,更是一种时尚, 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本次调查也体现了新兴体育项目开展的不均衡性, 还有几所学校还未开展,总体势头良好, 有些项目赶上甚至超过传统体育项目, 如体育舞蹈、网球等。由此可见, 一些新兴项目正在悄然兴起。各校应根据本校特点和教师特长, 顺应时展的要求, 加大资金投入, 努力创造条件, 包括场地器材建设以及师资培训等, 开设具有一定锻炼价值的新兴体育项目课程。

3.1.3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积极挖掘地域特色体育项目

近年来, 国家及各省区召开的民族体育运动会, 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民族运动会, 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 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流传至今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各校可结合地域特点,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积极挖掘广东体育项目进行传承和改编, 纳入到体育课堂。

3.2努力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拓展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

3.2.1课堂练习无法满足科学健身的要求 绝大多数学校每周只有一次体育课。科学健康运动指出:“所有18至65岁的健康成年人至少需要每天30分钟的的锻炼时间”,这就是说, 只靠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的锻炼要求的。

3.2.2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只有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 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能否正常有序地进行, 与规范有效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单凭体育教学部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需要学校高层及其他各部门及各院系共同参与完成。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应建立一套能促进学生参与多、高效率、多样化运作机制, 形成全校性网络化管理。具体措施如可把参加早操、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以及每学期的体能达标与体质健康测试同本学期所修体育科目的学分挂钩, 使学生从监督式的锻炼逐渐转化为自觉锻炼, 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4.结 论

4.1目前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十分丰富,但大部分项目普及程度不高。在已经开设的体育项目中, 普及程度在40%以下的就有20。

4.2传统体育项目篮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的开设情况依然高居榜首; 新兴体育项目体育舞蹈、网球、跆拳道、散打赶上或超过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太极拳、田径; 休闲体育项目的开设情况均在20%及以下; 与医学相关的“体育保健与康复”理论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4.3学校对学生的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4.4各院校采取的修学类型多为“指定必修加选修”,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学类型, 其中田径项目为体育必修课的首选。

参考文献

[1]邓淑君.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内容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运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29(4):148.

[2]王正珍主译.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9:10.

[3]赵雅琴, 吕旭涛.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综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6, 5(2).

[4]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 12:326.

第2篇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特征,必然决定了企业在各个阶段可获的资金来源的可能途径。结合不同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可以设计出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路径图,如图1所示:

    (一)种子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种子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并不大。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产品的研发,一般依靠企业创业者的初始投入资金即可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量。有些高科技项目如风电等项目可能需要的研发资金会比较多,此时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入资金无法满足资金需求。这个时候企业应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或者争取政府补助。由于该阶段,企业还无法产生现金流入,所以现阶段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等金融结构的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该阶段企业也可以积极寻求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天使投资是企业科技积极考虑的一种外部融资渠道。

    (二)初创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初创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很大。企业创业者自己投入的资金已无法满足发展所需,此阶段企业必须寻求外部的帮助。然而此阶段企业的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又比较大,而收益相对比较少,且不确定性很大。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并不乐意贷款给高科技企业,这主要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不足有关。那么现阶段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路径主要是争取政策性贷款、政府补助以及风险投资。此阶段企业的特征更容易吸引风险投资者,企业在选择相应风险投资人的时候,不可来者不拒,而应该有所选择。在选择风险投资人的时候应该考虑在引入风险投资人资金的同时,更要考虑引入的投资者能否改善公司的管理水平,能否有利于公司销售渠道的拓展等。另外,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企业集合债。企业集合债是一种非常适合高科技企业发行的债券,企业可以在此阶段积极参与集合债的发行。

    二、完善高科技产业发展初期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种子期阶段融资路径的完善建议

    1.政策性贷款机制的政策建议。目前种子期阶段的企业能够获得政策性贷款的数量相当有限,而此阶段的企业更需要获得政策性贷款的支持。造成目前不良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与贷款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贷款机构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了不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由于一些特殊关系反而获得了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要改变企业与贷款机构之间的矛盾,就需要贷款机构建立一套项目选择机制,将资金投向真正有成长潜力的项目。在考核项目是否具有高成长性的时候,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显然并不适用,因为种子期阶段的企业没有财务数据值得分析和评价。所以项目的选择机制必须以其他衡量指标为主,如技术新颖性、技术可实现性、技术未来可改进性以及创业者的背景等指标。在进行项目评价过程当中,应当举行专家论证,而不是单纯由贷款机构来决定。另外对政策性贷款的发放也应该是逐步发放的过程,对于发放贷款的使用效益要跟踪分析,从而为下一步贷款的发放提供依据。2.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天使投资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多数天使投资都是由民间资本构成。然而从我国民间资本的数量来看,绝大多数的民间资本仍游离于健康的市场之外。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投资、地下钱庄等渠道,这主要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有关。政府需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天使化,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天使投资以优惠,使得民间资本能够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

第3篇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 生命周期 融资策略

2012年,国务院颁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提升到了国家长远战略发展的高度。高科技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孵化培育、发展培育、成熟转型升级培育等工作,也就是说在高科技企业的不同成长周期都要为高科技企业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金融环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必须做好阶段性的扶持工作,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仍处于种子阶段和初创阶段,即处于发展初期,对这一阶段企业的重点扶持关系到我国“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现。

一、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特征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种子期和初创期。种子期和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

(一)种子期阶段的风险特征

种子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其实还不是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其只不过存在着符合未来高科技企业的某些技术特征,而现阶段的技术也只是处于想法阶段,创业者只存在着技术的理论想法,而该技术能否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的统计数据来看,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只有不到12%,其失败的概率很大。所以,在种子期阶段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存在的巨大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此阶段企业存在的最大风险因素。从分析具体技术风险来看,包括以下两种不确定性风险:

1.生产的不确定性风险。技术风险的第一种风险是生产的不确定性,即现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以及现有的原料质量及供应状况能否实现相应的技术效果,这些未知的生产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相关的技术无法真正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即便转化为产品可能也很难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2.时间的不确定性风险。企业的技术虽然暂时看具有超前性,然而放长远来看,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后,能否长期保持其先进性,即该项技术能否长期经受市场的考验。当然任何技术都会被新技术所淘汰,所以判断技术是否有时间生命力的时候,必须重点关注该项技术能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和提升。

(二)初创期阶段的风险特征

当高科技企业从种子期发展到初创期的时候,这个时候高科技的企业技术已经转化成了现实产品。这个时候产品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企业需要购置相应的生产设备,以扩大产品的生产量。另外企业也需要积极建立销售渠道,将产品投向市场。此阶段企业的风险发生了重大改变,突出表现为: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

1.管理风险。此阶段高科技企业开始进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企业出现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涉及到了日常管理和重大投资管理。而从现实高科技企业创业者现状来看,创业者普遍都是在技术方面有专长的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管理能力。所以,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着重大的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影响到相应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而这两个要素是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市场风险。高科技企业在这个阶段需要将产品投向市场并为市场所接受,此阶段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做好市场的营销工作,这都关系到未来企业能否实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等关键问题。

3.财务风险。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阶段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研究表明,研发阶段与该阶段的资金需求量比例大致为1:10。所以,企业会产生相应的融资问题。仅依靠企业自我资金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量,企业必须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而企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必然产生相应的财务负担,企业的财务风险会越来越大。

二、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特征,必然决定了企业在各个阶段可获的资金来源的可能途径。结合不同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可以设计出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融资路径

(一)种子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种子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并不大。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产品的研发,一般依靠企业创业者的初始投入资金即可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量。有些高科技项目如风电等项目可能需要的研发资金会比较多,此时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入资金无法满足资金需求。这个时候企业应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或者争取政府补助。由于该阶段,企业还无法产生现金流入,所以现阶段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等金融结构的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该阶段企业也可以积极寻求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天使投资是企业科技积极考虑的一种外部融资渠道。

(二)初创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初创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很大。企业创业者自己投入的资金已无法满足发展所需,此阶段企业必须寻求外部的帮助。然而此阶段企业的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又比较大,而收益相对比较少,且不确定性很大。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并不乐意贷款给高科技企业,这主要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不足有关。那么现阶段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路径主要是争取政策性贷款、政府补助以及风险投资。此阶段企业的特征更容易吸引风险投资者,企业在选择相应风险投资人的时候,不可来者不拒,而应该有所选择。在选择风险投资人的时候应该考虑在引入风险投资人资金的同时,更要考虑引入的投资者能否改善公司的管理水平,能否有利于公司销售渠道的拓展等。另外,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企业集合债。企业集合债是一种非常适合高科技企业发行的债券,企业可以在此阶段积极参与集合债的发行。

三、 完善高科技产业发展初期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种子期阶段融资路径的完善建议

1.政策性贷款机制的政策建议。目前种子期阶段的企业能够获得政策性贷款的数量相当有限,而此阶段的企业更需要获得政策性贷款的支持。造成目前不良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与贷款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贷款机构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了不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由于一些特殊关系反而获得了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要改变企业与贷款机构之间的矛盾,就需要贷款机构建立一套项目选择机制,将资金投向真正有成长潜力的项目。在考核项目是否具有高成长性的时候,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显然并不适用,因为种子期阶段的企业没有财务数据值得分析和评价。所以项目的选择机制必须以其他衡量指标为主,如技术新颖性、技术可实现性、技术未来可改进性以及创业者的背景等指标。在进行项目评价过程当中,应当举行专家论证,而不是单纯由贷款机构来决定。另外对政策性贷款的发放也应该是逐步发放的过程,对于发放贷款的使用效益要跟踪分析,从而为下一步贷款的发放提供依据。

2.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天使投资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多数天使投资都是由民间资本构成。然而从我国民间资本的数量来看,绝大多数的民间资本仍游离于健康的市场之外。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投资、地下钱庄等渠道,这主要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有关。政府需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天使化,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天使投资以优惠,使得民间资本能够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初创期阶段融资路径的完善建议

1.风险投资的发展建议。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的主要区别在于,风险投资是组织化的投资,其有着明显的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从我国风险投资投资于高科技企业的现状来看,同时从投资阶段企业的数量看,风险资本用于初创期的发展相比较于其他阶段要偏少,仅为10.61%。风险资本更关注的是处于扩张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成熟期企业最受投资机构的青睐,所获投资金额占投资总额的42.49%,如图2所示:

图2 我国风险投资投资阶段分布图

资料来源:2011年上半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查报告

风险投资的特性本来应该是更为关注处于初创期和扩展期的企业,然而我国现状是成熟期成为风险投资的重要战场,这主要与我国对风险投资的引导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完善有关。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仍旧是以企业回购为主,而健康的退出机制是应该以企业上市退出为主。这说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的发展仍不成熟,国家应该适当降低高科技企业创业板上市的门槛,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新三板也是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平台。该平台目前市场容量有限。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地方产权交易平台,拓宽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在对风险投资引导方面,国家应当对不同阶段的风险投资收益给以差别化的优惠措施,以引导更多的风险投资投资于初创阶段。

2.企业集合债发行的建议。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采取集合债的形式实现融资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见,然而发展比较缓慢。从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融资集群的识别机制以及融资担保体系存在不足。对于融资集群的甄别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实力,重点甄别指标应围绕研发成果的行业认可度、行业定位和发展前景预期、现有内部治理结构,兼顾集群内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互补性、研发连续性、地域协作性等因素(徐鲲2012)。融资担保体系可以由多家担保公司进行联保或者保险公司、大型企业的反担保等多层担保来释放担保风险。

3.商业贷款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从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无论是以市场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美国,还是以银行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德日,都十分重视商业银行对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尤其重视对初创期高科技企业的贷款支持。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面提供了与高科技企业风险特征相匹配的产品。如美国根据高科技企业初创期间的特点,推出了具有风险融资租赁、浮动设押、分享股权贷款等产品。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借鉴国外经验,设计出与初创期高科技企业特征匹配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无论是对于高科技企业本身还是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鲲:基于协同理论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问题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1

[2] 耿方辉: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 以IT类企业为例[D].山东: 山东大学,2009.

[3] 耿凯平: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股权融资策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3

[4] 陆岷峰,高攀:集合债券融资方式的普及化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第4篇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高科技企业; 民营企业

在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巨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就业、创造GDP、缴纳税金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其中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高科技企业是利用高科技生产高科技产品,提供高科技劳动服务的企业,其特点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风险、高回报。由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基本特征,高科技企业很难从传统的渠道获得融资。而当民营和高科技组合在一起时,其融资就更为艰难。近年来,风险投资在我国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创业融资市场,如何吸引和利用风险投资已成为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

风险投资,是指由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以风险企业为投资对象进行投资、管理和运作的一种融资过程和投资方式。其具有不同于一般传统投资方式的明显特征。

(一)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并存的投资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极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地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性投资行为。据统计,美国每10个风险企业中,大约只有2个至3个可获得成功,成功率在20%~30%之间。尽管风险投资的风险如此之大,可仍有丰富的资金流入到风险资本市场,原因就在于其极高的回报率。根据行业统计,风险投资的回报率达到30%~50%,甚至更高。总体来说,风险投资有着两倍于一般证券投资的收益。

(二)风险投资的着眼点是企业的整体增值

风险投资是权益投资,产出的是特殊商品――企业,并以资本增值获利。风险投资主动进入高风险领域,寻求在尽可能减少风险条件下的最大投资收益。其为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援助,着眼点并不在于风险企业当前的盈亏和资信,他们不要求投资对象偿还本息,而是以权益资本或准权益资本的方式将资金注入风险企业,其目的是营造出能够在市场上出售的企业,着眼于该企业的长期收益与增值,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出售所持风险企业的股份撤出投资,以资本增值的方式实现获利。

(三)风险投资是一种专业投资

风险投资不仅以权益资本介入,而且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相关管理顾问服务,推动企业的成长和成熟。因此,风险投资需要由一批专职的精干的风险投资家来运作。风险投资家需要精通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金融贸易知识,具有管理才能。他们直接进入所投资企业的决策层,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研究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融通、资产重组等一系列活动,从创意、项目立项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风险投资家都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尽力帮助企业取得成功,以期利益共享。

(四)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投资

一般金融投资审点往往放在财务分析和物质保证(抵押或担保)等方面,而风险投资审查的重点和考虑的首要任务是智力成果、科技力量的配备等无形资产。风险投资不限于投资高科技企业,只要高增长型的企业都是风险投资的对象。从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的实践来看,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新兴的有巨大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大多数创业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为代表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尤其以中小企业为主。

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在我国,创业风险投资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投资运作模式,并且目前又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阶段,这就造成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活动与西方经典的创业投资活动相比,呈现出一些自身的运行特点,体现在: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主体种类较繁杂,除了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还包括国有控股或参股的投资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的投资部门;投资项目所处的行业除了高科技行业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于非高科技的传统行业。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我国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2004年6月我国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和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不仅为中小企业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渠道,而且为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统计,2009年风险投资总额为316.64亿元人民币,共投资了689个项目,有173个风险投资项目在2009年实现退出。其中,披露退出金额的69个项目的累计退出金额为37.80亿元,平均单个项目的退出金额为5 478.26万元①。目前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已经到了稳步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特点:一是募资规模稳步回升;二是投资对象“两高六新”中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突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风险投资机构运作基本良好,很多机构已经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团队的素质普遍提高。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创业风险投资选择中小企业板市场作为其项目退出的及时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目前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困境。2009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及创业板推出、新股发行改革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境内资本市场IPO重启,中国企业境内上市有序发展,风险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数量明显超过海外市场。受益于创业板的开板,境内共有47家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上市,较海外市场多出28家。

三、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相互促进机制

(一)风险投资支撑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活动

高科技产业由于高风险、高投入等特征,资金需求巨大,却又无法从传统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获得资金,而单个投资者不愿介入也无法承担。近年来,风险投资在我国发展迅速,从2003年到2009年,每年完成的资金募集总量分别为:0.49、43.3、195.71、240.58、893.38、1018.67、963.29亿元。如此巨大的融资市场应该可以为民营高科技企业提供巨大的融资空间。

由于风险投资有众多的投资者参与,所以单个投资者所分担的风险就小了。另外,风险投资者引入金融投资领域中“投资组合”的思想将资金同时投向几个甚至几十个企业,尽管失败的不少,但综合回报率还是很高。由于风险投资有效的资本配置机制、约束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把资金、技术、人才有机结合,适应高科技企业发展,客观上产生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效果,使其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引擎器”和“孵化器”。

(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科技项目不断研制、开发,科技成果市场化、商品化的转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科技企业不断成长更替,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对象,促进风险投资的投融资机制的持续良性循环,客观上促进风险投资机制本身的发展与成熟。

(三)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相互制约

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也存在相互制约的一面。当风险投资的资本数量和质量、投入的方式、风险投资公司的素质和运行机制不能满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要求时,就会不同程度地制约高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样地,当风险投资所需要的法律环境和退出机制难以得到保障时,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就会减缓甚至停滞,而高科技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资金断层将重新出现,其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就会自然萎缩。

四、利用风险投资促进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

(一)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2010年1―6月,河北省规模以上高科技产业实现产值1 4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8%;实现增加值343.8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高于同期工业7.7个百分点。高科技产业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14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7%,占同期工业的比重为37.1%;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 4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4%,增速高于同期工业3.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3%,形成了一批名牌优势产品。但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弱、设备老化、产业不均衡、软件产业规模较小、人才匮乏、科研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1.高科技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较小,主要以制造业为主,2010上半年高科技产业增长最快的是新能源、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服务业占的比重较低。而且,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中,主要以贸易为主,真正自己能够生产的高技术产品不多。

2.科技产业化水平和商品化低、经济效益不高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是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但是,我国整体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率只有5%~7%,高科技商品化率为10%左右,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率达到12%左右。另外,河北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仅在3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

3.资金缺口巨大,遭遇资金瓶颈

河北省2008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为81 68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12 453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仅为

2 180万元,其余资金全部靠企业自身筹集。可见高科技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源十分单一,科技活动难以为继。2008年河北省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41 548万元,处于全国下游水平,仅为北京的1/8。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高科技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河北省高科技企业数仅从2005年的312家增加到了2008年的355家,增长数量和比例都不大。可见,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河北省高科技企业优化其资本结构的主要障碍。要缓解其融资瓶颈,更好地推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为中小民营高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为民营高科技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条件和良好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吸收外部资金来发展壮大。

4.风险投资对传统行业支持加大

2009年,我国投资传统产业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为206项、159.16亿元,与2008年的119项、99.38亿元的投资规模相比大幅增加,牢守受宠地位;IT等高科技行业由2008年的113项投资案例增加到了135项;投资规模由84.27亿元减少到43.29亿元,投资规模大幅减少,这种投资规模变化表明了风险投资公司过分追求高科技产业部门投资的“偏好”有了显著缩减,而对市场稳定、技术成熟的传统产业的投资动机明显加强。这种结果应该说是风险投资公司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一种追求稳定、降低风险的做法,但是这对于较难从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来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倾向性无疑也对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吸引和利用风险投资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利用风险投资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建议

引进和利用风险投资是河北省高科技产业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业是政府主导型的,一方面河北省政府应当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利用风险投资推进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民营高科技企业也要积极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风险投资解决自身发展中的融资和管理问题,避免由于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导致企业的经营困境和财务风险。此外,在积极利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自身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政府宏观调控方面

(1)建立风险投资更加开放的项目来源机制

鉴于风险投资成功率极低的事实,对于风险投资者而言,必须有足够的具有潜在市场前景的项目和大量的新兴企业作为选择对象,才有可能从中筛选出合理的投资组合,尽量分散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效益。因此,大量的可转化科研成果和新兴企业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必要条件。河北省高科技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发展势头良好,作为风险投资的主要投资对象,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无疑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相对于一个成熟规模的风险投资市场而言,河北可供投资的项目还处于紧缺阶段。所以,应该建立更加开放的项目来源,有关部门应尽早开放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库,使政府早期支持与风险投资后期介入形成一个良好的链接。比如政府开放“863”计划、高技术产业化计划、支撑计划、火炬计划、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基金等,使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共享这些项目资源,提高投资成功率,降低投资成本。

(2)建立风险投资多样化的项目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追求超常规的股权投资收益,之所以敢冒风险进入前景不明的产品和领域,是因为风险投资不是谋求对所投资企业股份的长期控制,而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协议转让或回购等,实现丰厚的回报。因此,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通畅的退出渠道。没有顺畅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就无法达到资金的增值和良性循环,既影响投资者获得最大值的回报的可能,也限制了更多资金进入该领域,影响了风险投资的连续运作。

(3)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

保障风险投资者的利益,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确保风险投资规范化运作,是建立和健全风险投资机制的必要条件。按照中国现行法律法规,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仍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在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河北省政府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以保护风险投资公司的正当权益:一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技术要素的保护,防止盗版、侵权等不法行为,以鼓励创业者从事创新活动。二是针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出台倾斜政策,尤其是有关融资的促进政策,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保障。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严防资格不达标的企业上市,规范民营企业和投资机构的上市行为,保证风险投资整个运作过程合法、透明,确保风险投资金融市场的规范和有效。

(4)加快建设科技园区,形成区域优势

科技园区是人才、知识和技术融合的场所,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场所,是一种集约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对风险投资、高科技产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具体而言,科技园区通过吸引人才,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资本,从而获得各种聚集经济(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而聚集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园区这个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人才、技术、风险资本等经济要素向科技园区聚集的速度。当科技园区发展壮大之后,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将人才、技术创新能力、风险资本等经济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不管是世界第一个科技工业园――美国硅谷,还是模仿硅谷而成立的台湾新竹科技园区,都应证了这一原理。要不断优化科技园区的投资环境,慎选投资项目,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使园区的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2.企业内部方面

(1)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摒弃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目前,我国相当一批民营企业还仍然停留在作坊和家族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上,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于风险投资来讲风险太大,风险投资机构大多不愿投资这样的公司。为更好地吸引风险投资,民营高科技企业应该更新转变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配合风险投资机构对自身投资风险的管理,积极推进现代组织设计,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

(2)选择优质项目及早引进风险投资

2009年,受创业板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偏好前移,初创期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成长期企业仍最受风险投资机构关注,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均是最多的,成长期企业的案例数量占总案例数的33.67%,投资金额占总投资金额的29.60%;案例数量均居第二位的是初创期企业,占案例总数量的33.16%;投资规模居第二位的是扩张期企业,占投资总规模的25.08%。基于上述特点,民营高科技企业或者创业者应及早和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早引入资金支持自身发展,不要等到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时,再和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谈判。否则,不仅风险投资机构要花大力气进行项目前期和后期的风险进行评估,还要对前期的管理进行评价,企业在谈判中也会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3)选择合适的风险投资规模

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时,都会面临投资规模的选择问题。根据风险投资入股的多少分为:风险投资机构控股和民营企业控股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在创业时不愿失去控股权,而风险投资机构也不愿控股。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家会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希望自己能够控制企业向预期的目标前进,也不愿自己在企业中的利益沉淀受到稀释;风险投资机构选择控股意味着要提供大量的资金,而初创期企业的各种风险还未完全显现,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也还未得到市场认可,此时投入大量资金有很大风险。所以,民营高科技企业最好分阶段融资,这样能在第一次融资并经营良好的条件下以更优惠的条件获得后续融资。如此一来,民营企业自身利益得到了较好保障,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也得到了控制。

(4)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风险投资在中国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如果民营高科技企业缺乏了解风险投资过程和特点的管理人才,将导致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在进行沟通和合作时可能会因缺乏充分的沟通对对方的诉求不能充分掌握,致使合作中断。为此,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应该大力引进熟悉风险投资业务的专门人才,以便有效地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取得风险资金的支持,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林乔金.风险投资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2]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2009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R].省略,2010(3).

[3]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今年上半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增速均创历史同期最高[EB/OL].2010-

08-10.

第5篇

一、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描述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麦迪思提出的。他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盛年期、老化阶段。同时,又在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将企业生命周期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死亡期。根据我国国情,将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和其他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而风险投资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也有不同的偏好和投资策略。

二、风险投资及其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中的运作研究

风险投资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工业。它不同于传统的银行业务,它是由风险投资家出资(个人或募集资金),协助具有专门技术而无法筹得资金的技术专家,并承担高风险的投资机制。风险投资家采取购买企业资产,并参与管理使资产增值,最后通过出售所持有的资产从而赚取利润。从本质上来讲,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投入资本并进行有效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支持系统,它加速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催化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是它最主要的作用。从各国投资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处于种子期的企业,从技术酝酿到走向市场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投资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都很突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一方面需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排除技术风险,另一方面还要制造一些产品进行市场试销。投资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也同时存在。处于扩张期的企业,一方面需要扩大生产,另一方面需要增加营销投入开拓产品市场。此时,虽然技术风险已经解决,但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加大。尽管此时企业已经有一定资金回笼,但由于对资金需求很大,加上公司原有资产规模有限,因而投资风险仍然较大。以下便是针对不同阶段企业中的风险投资运作情况。

(一)种子期。种子期是指企业正式建立之前的一段时间。在这个阶段,新思想、新发明和新技术的拥有者首先要对拟生产的产品及其市场潜力做出基本判断。这一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这也是天使投资人热心关注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高科技企业完成产品开发并准备投向市场,这样就要求注入大笔资金以设立、装置生产设备等等。所需资本约为三十万美元左右。由于新企业毫无业绩可言,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进一步的发展,企业或许会请求银行给予贷款,但往往因为无抵押品等原因难以如愿。唯一可行的路径是由企业拟一份商业计划书,送呈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审核,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专家取得股权之后或成为投资公司的经理人,或成为董事会成员之一。

(二)成长期。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企业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企业成功的盈利模式变得清晰起来。但是,由于高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企业销售收入、现金流入极不稳定,为了企业更大规模地扩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企业需要的资金也会增多,大约会在200万美元左右。而企业的营业状况仍不足以达到发行股票的地步,因此,能否进一步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获得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一阶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分界点,业务进展至此,企业必须开始考虑下一阶段是否由公司发行上市股票以获取业务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本。根据NVCA(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统计数据,“风险投资投资于新兴企业的比例保持不变,加大了投资成长期企业的力度,对于发展后期企业的投资减幅较大。”这说明技术更新和模式探索仍在继续,并保持平稳的发展速度。成型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成长期企业的良好前景和发展速度是吸引风险投资的主要原因。

(三)扩张期。扩张期是不断赢得顾客、扩大市场份额的阶段。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大量需要资金的时期,由于正的现金流量已大量产生,企业成功的盈利模式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并且出现绩效,显然风险投资机构对这一阶段企业会备爱有加。总之,成功的盈利模式是处于成长期和扩张期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这时的风险投资机构会面临一大抉择,即是否继续投资,若风险投资公司并无现金或流动债券对该创业企业融资,则必须通过股票的公开上市或合并来赚取超额的资本利得,再投资于其他具有希望的新投资计划。

(四)成熟期和其他阶段。这一阶段企业的组织、市场和资本联系均已稳定,此时的企业已成为成熟的高科技企业,然而,为了进行大规模投资结构调整或将企业推向公众等,有时公司还可能需要创业资本。这时的企业可以去银行申请贷款,进行适当举债经营,举债的规模也随着企业的业绩增加,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此时,风险投资机构已经随着高科技企业的上市或股权出让而逐渐收回资金。

三、国内外风险投资业投资阶段现状

在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国际风险投资业呈现出投资阶段后移的特点。根据NVCA(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统计数据,在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共有1557家公司获得了22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中,有62%的企业处于扩展阶段,而在一年之前这个比例只有44%。从投资金额来看,发展初期和扩展阶段的公司获得了61.9%的投资。

相比国际投资机构而言,国内风险投资业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中后期。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对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的调查,在其所偏好的投资阶段中,成长期是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偏好最大的阶段,回答率高达76%,其次是扩张期,占66%。整体来看,2004年和2003年的投资偏好阶段相似。(表1)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2004年我国风险投资仍主要集中于成长期和扩张期,这一阶段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占新增风险投资总额的近三分之二的比例。但由于中后期阶段的投资竞争越发激烈,单笔案例的估值水平被人为地不断抬高,2004年风险投资出现向种子期等早期阶段一定程度的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风险投资环境的日益好转,风险投资机构承受风险的意愿在逐步增强。同时,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鼓励政策。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与科技部等发起募集10亿人民币的基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作为国家的母基金,它专门支持那些投资早期项目的民间创投,包括税收优惠或一些损失补偿等条件。可以相信,如果这个基金出台,将会有更多的本土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我国的早期项目。

四、我国风险投资行业投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国内缺少面向高新技术小企业的天使投资者。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不能为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担保,创业投资不发达,运作也不规范,使得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得不到创业投资的支持。

2、风险投资不规范,随意性大。对投资对象的选择,也不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业初期,而是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项目,谈不上自始至终地参与风险企业的科技开发、成果转让、人才引进及其企业管理。

3、退出机制问题。一方面真正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很少,投资对象选择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出口更是问题百出,这也造成了目前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储蓄高居不下这一矛盾现状。

此外,风险投资的发展环境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体制和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目前,我国仍缺乏对发展风险投资的有效激励措施、明确的发展计划和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同时,对高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和出口优惠政策的力度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以下对策尤为重要:(1)建立有效合理的担保体系,为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初创型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政府要逐步健全和完善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为风险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有关风险投资的一些暂行管理办法,确保组建运作规范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基金,克服我国经济活动中所惯有的因立法滞后而造成种种不良后果的弊病。(3)要加大力度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培育服务于风险投资产业的中介机构,为风险投资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为风险资本建立切实可行的退出机制。(4)制定、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

第6篇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私募股权,融资

引言

中国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和其他所有中小企业一样,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伴随着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内资、外资、民间和官方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私募股权。为了让更多的高科技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让企业家更清晰的了解私募股权的内容和过程,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私募的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高科技企业私募的特点,指出融资所带来的利弊,为正在和将要进行私募股权的企业提供帮助和借鉴。

2.中小高科技企业股权私募融资模式

国内科技企业私募融资分为两种模式:

1.风险投资+私募股权

第一类企业从初创阶段就接受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者对资本市场较为熟悉,了解相关规则和资本行业。企业管理者多数是归国留学人员,曾在国外高科公司就职,在自身的专业领域积累类了不少经验,有的拥有科研成果。他们有着在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中的工作经历,了解熟知资本工具和其中的规则,所以创业初始就开始运用风险资本,在获得充裕发展资金的同时,从一开始就以规范的管理和完善的结构运作企业组织。在经过创业和成长期之后,就很自然的采取私募股权的方式进一步谋求发展。

2.自主创业+私募股权

第二类企业属于自主创业,在企业创立发展阶段,没有借助于外来资金,完全靠自有资金投入、积累和发展。这种类型的企业家通常没有海外的学习工作经历,对资本市场了解较少,在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希望借助资本市场来进行跳跃时的发展,加速业务或市场的扩张。该类型的企业由于对私募股权缺乏了解,往往容易导致两种情况出现,对私募盲目追捧且充满热情,或则十分小心谨慎充满戒备,甚至有的企业管理家拒绝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的帮助。

两种模式企业的构成基因和成长经历导致在私募融资阶段关于股权、份额等问题的思维和态度迥然不同。被投企业的多元化投资亦是PE所忌讳的,另一方面,中国的私募基金因为对早期投资的技术趋势和管理技能缺乏准备,多把资金投资于Pre-IPO的阶段,对真正的创业中的中小企业反而投资不多。怎么样能够让股权、债权融资配合起来,也许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的下一个话题。

3.中小高科技企业私募股权融资分析

3.1 国内中小高科技企业私募融资的内外驱动力

1.外在驱动力

私募资本在我国并没有私募概念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存在由来已久。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民营、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以及解决他们由于规模所限,无缘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的融资困难,一些企业与民间金融机构进行了创新和创造。私募就是在此情况下发挥了其他融资方式无法起到的作用。国内私募基金的投资对象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具有上市潜质,主要投资形式是对具有上市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90年代中期以来,私募在我国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了私募资本市场的发展:长期形成的民间资金拆借市场随着藏富于民的现象愈发明显而规模越来越大;海外风险投资理念的引入,大量海外投资公司的进入和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很多大型企业集团也纷纷介入到风险投资领域,它们的经验对众多中小企业的成长帮助更大;国内股票市场的发展也使金融意识深入人心,客观上促进了私募融资的发展。

2.内在驱动力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是我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缺乏产业化资金。虽然国家的各类科技扶持性基金和科技担保公司的出现为高新科技企业的成长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所能提供的资金非常有限。同时,由于高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成果拥有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就使得高科技成果很难从正式的金融部门获得资金,此时私募就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私募既可以突破正式金融对融资者的信用记录、规模、赢利性、担保等方面的限制,又能够以灵活的条款设计来吸引投资者和补偿投资风险,所以能成为高科技产业化融资的一个好方式。

私募资本有利于民间企业的发展。我国民间企业很难从正式金融获得资金,这种状况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就得到扭转,即使金融市场极为发达的国家,小企业也较难从正式金融受益。适当发展私募资本市场,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弥补。私募还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引入战略性投资者的重要手段。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寻求与国际大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可充分考虑使用私募的手段。

和国内高科技企业分布的情况一样,真正实施私募股方式融资的高科技企业。目前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行业,其中已互联网尤其引人注意。中小高科技企业大多数是自主创业,人员组成以科技研发人员为主,许多公司的负责人同时又是核心研发技术人员。他们有的只懂技术,有的还了解市场,但是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还懂得资本运作的人是少之有少,不光是国内的科技人才,很多海外归国的高科技人才也同样如此。]在他们面对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管理、融资操作的时候就不得不听从于资方,资本运作的复杂和晦涩难懂的专业工具让他们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

高科技企业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还并不长,企业往往以技术研发为主,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优势,人员以高学历的技术型人才为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技术研发能力。为了获取企业发展的资金,势必要和社会各方面机械接触和交流,接受知名私募基金投资的企业不仅获得充裕的资金,更在迈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方面做出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从2004年深圳交易所创立中小板以来,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已经进入全球三大中小板之一。截止2009年5月底,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中小企业有273家,273家公司总市值达到9730亿元,有205家是科技企业,有135家公司承担了国家级项目。中小板培育了一批优质企业,也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高新技术企业私募融资特点分析

针对我国的法律环境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私募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私募融资建立在广泛协议基础之上。因为在我国,不管是《公司法》,还是《证券法》都没有规范私募融资行为,因此私募关系都通过各个阶段订立相关协议而建立起来的。

2.私募融资信息披露很不规范。私募最重要的特征是发行人可以不必向投资者进行详尽、全面的信息披露,而且对所披露的信息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是私募的一大优势。但是,因为在融资中涉及到公司内部员工和其他外部非机构投资者,他们没有机会和发行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全面的沟通,处于信息劣势,虚假、夸大或者遗漏的信息披露往往导致非机构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3.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方面无法可依。与公募市场相比,私募市场信息更加不流畅,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加严重,出现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情况时,小股东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很多小股东往往在私募融资的过程中就被迫退出企业。

4.科技企业往往需要多次融资。科技企业在人力资源、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需要持续投入,一次融资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5.私募融资协议中不仅有对赌条款的限制,还存在技术和研发成果的或有转让。被私募方选中的科技企业多数都具有独有的专利或者特殊的研发成果,私募方会要求在企业没有达到预定的收益指标时,形式对专利或衣服成果的预定权力。

4.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利弊

企业往往是私募资金的需求方,多数时候也是私募行为的发起方,所以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高科技中小企业私募的得与失。

4.1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优化资本结构,为上市融资奠定了基础

公募与私募及用户贷款相比给企业带来的优缺点,私募股权完成企业可以获得3-5年的发展资金支持,时间长于中小企业贷款,起到稳定企业发展和补充融资渠道的作用。私募的投资者他们更看重企业的长期收益,不会因企业一时的失败而做出撤出资金等对企业不利的事情。相反,因为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往往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关键时刻还会追加投资。新股东的加入,结束了股权资本单一的局面,使企业开始向多元化的股权结果发展,更加符合资本市场的要求和规范。资金的运用也将更加规范,使用的效率将大幅提高。

4.2改善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增强自身实力

私募股权融资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以其独特的融资优势成为了成长中的中小高科技企业解决资金瓶颈的重要融资手段。同时,由于私募股权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之间存在直接利益关系,促使私募投资者必须为中小民营企业引进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创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及最终进入证券市场融资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企业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企业的收入和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企业业绩的提升,迅速增强民营企业的实力。[17]

私募股权基金通常具有在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丰富投资经验,拥有成熟的管理团队和控制特定市场的能力,能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性指导,能利用自身的声誉和资源为企业推荐适合的管理。这些支持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进行私募本身就是对企业自身具有管理能力的挑战,想要突破现状,企业自身就有内在的提升业绩和加强经营管理的迫切要求,私募的从外在更加严格的提出了要求。

4.3防止丧失企业控股权,企业被迫改变战略方向甚至消亡

和任何交易一样,获得私募资金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价值。企业看似只出让了部分股权,其实出让的是部分经营管理权力和未来的部分收益。私募方通常不会直接参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但是会通过董事会影响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和长期战略规划。在董事会的权利、义务则体现董事会在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甚至会引导发展或者左右企业方向。一些国外企业背景的私募基金,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我国同类企业的控股权,变相进行自己的扩张,获取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研究成果,或者借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参考文献

[1] 宋晓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模式分析.财经研究,2008,10.

[2] 王琳.浅谈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形势.金融经济,2008,11.

[3] 苏宁,刘虹,私募股权投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全国商情,2008,13.

第7篇

风险投资的产生既弥补了传统融资的巨大缺口,又为高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开辟了新的方式。如果说,高技术中小企业是发展经济的动力机,那么,风险投资就是动力机的重要能源。

一、风险投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本投向蕴含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获得成功后高资本收益的商业。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者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回报。”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发动机”、“催化剂”和“孵化器”的作用。

首先,风险投资为新创建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新商品的进程。

其次,推动和促进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为高技术成果的规模生产培植了土壤。

第三,风险投资的择优投资原则,使有广泛市场需求的高技术或高技术产品首先投产,引导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风险投资家参与高技术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风险,促进高技术企业的顺利成长。

第五,风险投资进一步改善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

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对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格雷纳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指导、分权、协调、合作五个阶段;而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并更进一步地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化为10个时期: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本文根据典型的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我国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对风险企业成长阶段的常用划分方法,将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三、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作用

(一)种子期

种子期是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企业创立所需要的资金往往来自创业者个人、创业者的亲属、朋友等。如果从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数量还不够使企业实现高科技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企业往往会寻求风险资本的支持。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成为“种子资本”。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往往会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际关系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

(二)导入期

导入期是高科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试销阶段。此阶段内,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风险;还要进行市场营销,赢得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因此,企业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加投入。这一时期投入的风险资本成为“导入资本”。

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除了提供资金,更要帮助创业者组建一个强势团队和组织机构,以有效规避团队风险和由于关联经济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帮助风险企业把需要的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专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催化作用。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扩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又有所增加,资金支持是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风险资本的注入会促进实现高科技产业规模经济性和速度经济性,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有效领导和控制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应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创业者能力风险。同时,还应在追加投资时应对风险企业再次评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一阶段,风险投资起到了使资金与管理再次融合,使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实现速度经济性的催化作用。

(四)成熟期

这一阶段是指被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资金需求不象以前那么迫切,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严格地讲,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从性质上已不属于风险投资。

这一阶段要实现将高科技企业由风险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组织转变。风险投资公司在此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治理、包装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或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寻找风险资金退出的途径。

综上所述,本文把决定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分解为品牌、网络资源、资金、团队建设、战略制定、培训、营销辅助、治理结构、技术支持等,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仅解决风险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而且用其特殊的运行机制有效结合科技、资本、管理、金融等资源,促进高科技产业按照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快速发展。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