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思考范文

时间:2023-08-03 16:10:24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就业思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就业思考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思考

1 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近年大学生就业统计情况[1]看,大学生就业呈现 “三个难”的特点:第一个是毕业总人数增长较快,人才供给与经济增长需求失衡,导致社会消化难。第二个是近年来经济危机、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大学生就业率呈现一定的下滑趋势,导致大学生找工作难。第三个是由于社会工作多样性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单一性,学生就业所从事的工作很大部分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大,造成教育资源与知识的浪费,导致专业对口难。

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取向来看,大学生就业的目的更加理性地从自身条件出发,人生价值取向更加合理、现实,对于人生的思考渐趋于成熟、多元,但在就业类型选择上,选择“行政事业单位”和外企的最多 [2],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多数选择东部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结果是大量毕业生在沿海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处于大开发初始阶段的西部却招不到人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进程[3]。

从就业市场对大学生需求情况看,就业单位对大学生存在“三高”的要求:第一个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较多的单位招聘越来越多地向学历高的人才倾斜,对学历要求高。第二个是单位在招聘时更多注重考查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办事方法、专业水平等,对大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高。第三个是由于市场竞争及单位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注重考察人才的潜力、发展空间与人才的悟性、学习能力,对人才的潜力、个人发展空间是否能与企业发展步伐的匹配性要求高。

2 以大学教育为平台,打牢大学生就业基础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应充分利用大学教育资源,搞好就业教育工作,让学生学得到、用得上。

2.1 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发生热门专业工作难找,冷门专业供不应求,大学的专业、课程、学科内容应与经济社会充分接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一是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总结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和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对新型产业、新型市场、国家扶植产业发展研究,加大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研判,紧盯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二是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大学平时应加强人才储备,引进和培养一批深专细研的专家学者,鼓励教师开展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为学科设置打牢人才队伍基础。三是研究探索学科、专业设置。对于不合理的专业,应逐步减少师资力量的投入,减少招生规模,更新专业课程,谋求专业转型,对于极不合理的专业,应给予取消或者合并,扩大市场需求较强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的规模,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亮点。

2.2 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 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要体现构建和谐校园和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一是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利用学校机构和党团组织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鼓励、引导他们组织开展党团活动、文体运动、社会活动等,提高他们管理事务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和管理个人事务的能力。利用班级、寝室两个学生频繁接触的集体,引导、扩大学生事务自我管理范围,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融入集体,树立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三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开展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等活动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研读著作、论文撰写、新闻评论/广播、黑板报出版等工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创新性开展学生课堂(学生当老师)为先机,培养学生的数字、图示表达能力。

2.3 分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专业知识水平、职业素养是影响学生是否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按单位标准完成职场工作的关键因素,在学生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就业岗位的差别化明显的前提下,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是注重专业课程与实践经验接轨。大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课程内容不应该给学生灌输空洞的理论,其内容应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其授课场所也不应太多局限在教室、课堂,应加在大实验室、企业等地的实地作业课程安排,加大重点知识和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让学生把专业知识学熟、学精。二是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要求学生找准自己个人特点和就业取向,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利用相关专业课程教育、兴趣小组、成人自考、双学位教育等方式,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就业选择多元化打下基础。三是改革学生就业实习。就业实习是培养学生适应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现阶段,不少实习流于形式,学校应根据学期课程设置,经常性开展就业实习,可将就业实习分为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两类,课程实习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可于1-2个学期安排进1次,实习作为1门课程,成绩计入学分。综合实习可在专业课程基本结束、学生毕业前进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尽可能安排教职员工跟踪指导实习,加强实习管理,解答学生疑惑,提高实习质量。

3 以服务引导为主线,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场帮助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再是一个局部或者仅限于高等教育领域。随着高校扩招以后毕业生人数创出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2007年毕业生人数为495万,待业人数为144万;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待业人数为160万左右。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令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而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610万,加之历年累积,2009年加入就业大军的高校毕业生将会超过700万人。由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人力资源的赋闲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积聚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极为不利。大学生就业难,而且一年比一年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各类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但能力有限等。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是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的。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真的已经过剩了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5%,仅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步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

不可否认,高校扩招与就业难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绝不能因此把高校扩招错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试想,如果今天毕业的大学生当年不去上大学,是不是就不存在就业的问题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校作为生产大学生的“工厂”,从根本上说,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学生在大学就读,是在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而不是在制造就业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5%左右。这些统计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社会发展的合理需要,并不是造成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这样,在看似“过剩”的假象下,大学生为何就业难?社会和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主要牵涉到社会、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国际分工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由于我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使得我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在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剪刀差。又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加。虚拟经济的危机逐步涌向实体经济,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遇到了订单减少、资金紧张、利润减少、亏损增加等困难,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不景气行业名单”、“中小企业倒闭潮”、“裁员企业名单”等问题相继出现在我们眼前。用人单位数、提供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数等都有明显下降,让近几年本就趋紧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据上海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仅有45.12%的外企计划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且招聘人数有限。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的繁荣程度不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同。无疑,大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就业,而西部或农村地区几乎无人问津。这导致了在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非常大,所谓的就业难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想就业的地方不能就业,能就业的地方又不想就业,从而造成了人才闲置与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

3、高校扩招的影响。面对连续几年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扩招对就业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5年为380万,4年内增加了265万。而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559万,2009年该数字为610万,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浙江省来看,2009年有高校毕业生23.26万人,比上年增加1.77万人。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再来看全国大学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2008年则高达150万,新老毕业生叠加对2009年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主观原因

1、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人才结构也要随之调整。很多专业课程设置长期不变,与现实需要结合比较差。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2、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大学生就业观念没有迅速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悄然转变为买方市场。然而,对于这一变化,大学生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一方面是就业期望依旧,大多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不予考虑;另一方面要求离家近、薪水高、工作轻松。过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资,而忽略了自身和职业生涯规范与发展。在这样一种追求完善与一步到位的就业理念驱使下,对就业风险缺乏必要的准备。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延长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服务外包,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增加就业岗位17个;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增加就业岗位85个。但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仅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7.7%。实践表明,第三产业越发达,就业岗位就越多;反之,就业岗位就少,就没有发达的经济。我国的第三产业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此增加就业岗位,使就业人员的就业权得以平等实现,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与发展。2010年国内人才市场将进一步升温,我国目前实行的扩大内需政策,加大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拉动内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可以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市场

1、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社会在迅速地变化和发展,对专业人数也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这样高校应该时刻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根据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就业者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2、强化就业指导,充实就业信息。高校应根据就业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正规的就业指导。比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强化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并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要求,国家对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等等。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在择业时能一步到位,避免四处碰壁。

(三)密切高校与企业联系,减少中间环节,开发岗位资源,优化供求通道。高校要主动敞开校门,走向社会、深入企业,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人才关系。企事业则应积极与高校密切合作,开辟企业在高校中的生存发展空间,从产品设计规划到培养使用实现高校与企事业的紧密结合,强化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四)学生既要理论水平高又要实践能力强。以上讨论了提升就业率的基本条件,实际上都是外因性基本条件。这些外因条件还等待和依靠内因条件才能起作用。这个内因条件就是学生自身。现在普通高校的学生学风问题不容忽视,不少学生畏难、浮躁、厌学、逃课、甚至贪图享受,其结果是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不能达标。所以,一定要教育学生刻苦努力学习,克服一切困难,既要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又要参与实践,学以致用。

(五)进一步扩大和实现灵活就业。灵活就业的发展,需要择业人员的思路更加灵活,尤其是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要及时转变。灵活就业方式,既有利于企业优化人才结构、规避用人风险,也有利于择业人员积累实践经验、增加职业技能和知识才干,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与发展。同时,要完善灵活就业的配套措施,特别是要完善劳动就业的保障法律制度,加强就业指导,促进灵活就业发展,使灵活就业更加灵活,以此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权。在目前就业大学生中,多数人认为只有到机关或国有企业才算正式就业,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合同才属于真正就业,要求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岗位和一份固定的收入。大学生对就业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薪酬、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的期望。在现实就业压力下,毕业生对就业概念的理解应当更加宽容,只要有就业岗位和劳动收入就可以选择就业。

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顺利实现劳动就业,应结合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和实现灵活就业。一是选择到基层去就业。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村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还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城市里的社区实现就业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里蕴藏着非常多的就业机会;二是选择到西部去就业。我国目前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到西部去就业,可以顺利实现就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就业。非公有制企业雇佣的应届大学生人数多,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实现就业会比较顺利;四是可以选择自主创业,达到实现就业的目标。创业既可以实现自己就业,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实现就业,我国对此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大学毕业生也要学会抓住机遇,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惠丽雅.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经济师,2009.8.

[2]王江.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J].北方经济,2009.7.

[3]林细莲.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社会纵横,2009.5.

第3篇

纵观当前的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严重错位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假象过剩”同时,从2010年—2013年三大产业的职位比(第一产业约10%;第二产业约30%;第三产业约68%),据此不难看出第三产业急速发展,服务性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

1.2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出现意愿性错位。毕业生依然扎堆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职位乏人问津。从2010年—2013年不同地区岗位竞争指数的就业情况看。

1.3从2010年—2013年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的就业情况看,规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的整体职位量占到了43%。然而,因为不受应届生的青睐导致竞争比相对不高。20人以下规模企业21人竞争一个岗位,相比于最高73人竞争一个岗位,落差极大。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诞生了很多微型企业(20人以下),比如创意策划公司、微博传播运营公司、工作室等创业公司团队出现在人才市场上。这类企业其实薪水优势并不弱(20人以下规模企业平均薪酬达5675元),平均薪酬仅次于500-999人规模的大企业。但这类小企业由于不够知名而很难引起应届生的兴趣,加之大学生缺乏实践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导致他们不敢尝试和顾虑重重。同时,虽然,民企尽管工资不低,仍难受青睐,民营企业整体招聘量较大,但整体竞争比却最低。受规模、知名度等影响,应届生对于“皇粮”的热衷程度依旧居高不下。而民营企业的急速扩张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

1.4服务类职位需求旺盛,但大学生盲目择业导致供需缺口较大。因此,“就业难”在一方面可以解释为“择业难”,很多应届生对于岗位比较挑剔,不能正视自己期望以外的职位。

2、就业指导与服务

2.1求职关键期:

2.2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2.2.1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部门,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顺利实现就业的主渠道。

2.2.2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人才网站获取招聘信息。很多用人单位会委托人才中介机构,对网申的简历进行网上筛选和打分,确定宣讲的目标人群或者下一步面试的名单。其特点:信息量大,种类齐全,网申的必要通道。

2.2.3其它常规方式;各类招聘活动——校企合作——他人推荐方法。3.3对毕业生的建议:

2.3.1摆正就业心态,合理安排求职时间和节奏。本学期招聘高峰已经到来。不同行业背景的用人单位招聘习惯、不同类别的就业项目开始时间均有不同,要善于把握住求职的“黄金时期”。摆正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既不要急于签约,也不要错失良机。

2.3.2优先选择抗风险性强的行业和单位。不要一味追求地域和一时的待遇,以免出现刚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2.3.3充分了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本院系各种就业服务资源,以及家人、朋友、校友及老师等各类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应聘机会。

2.4就业观念的误区:

2.4.1求稳。即是讲求保险安稳。

2.4.2求大。即是讲求入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

2.4.3求高。即是讲求高起点、高工资、高福利。

2.4.4求闲。即是讲求清闲和悠闲。

2.5如何看待就业难:就业难的原因:(1)自身素质;(2)学历层次;(3)专业限制;(4)思想观念保守陈旧;(5)工资要求过高;(6)工作地区要求过于狭窄。

3、就业指导思考与对策

3.1面对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破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强化政府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以及开展高校大学生非公有制刚前培训以及就业指导市场需求将是未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社会学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影响到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复杂的社会学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学原因

1、供需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导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 据教育部统计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从2001年的114万道2008年的559万人, 2010年则达到640万人之多。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全国性的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必然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

2、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对社会分层理论暂时的不适应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大学生就业难,就表面现象在于大学生就业期望期过高,而在高期望期后还隐藏着更深的原因。按照社会分层理论的观点,个体的职业选择与社会地位相关的。这是因为,社会本身具有一定的等级结构,个体依据所拥有的资源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一定的位置。而个体的职业选择往往与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及权力等稀有资源相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而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社会优良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个能否成功就业,满意就业,既受制于个体的素质,也受制于现实的供求关系。但当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必然的一个过程。

3、人才结构比例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有调查表明,我国近年来的人才市场供给需求情况是,有关技术岗位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乃至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后才能顺利就业的情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就业情况统计,2010年本科毕业生中工学专业最为热门,其中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8个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95%。在统计表中列出的68个工学专业中,除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在75%~80%之外,其他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80%。分析显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信息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均低于80%。这些都是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的结果。

4、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他们往往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有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二、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指望能在短时间内能有校的解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系统的解决。

1、积极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的经济环境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一方面,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契机,增加经济总量;第二方面,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第三方面,大力扶持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努力提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大就业;第四方面,政府各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就业优先”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

2、大学生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当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社会优良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一定要结合个体的素质和现实的供求关系实现就业。

3、提高自身专业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单位的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与能力,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

4、转变高校办学模式,增强市场意识,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等因素对高校办学的挑战,培养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所必需。因此,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树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观;同时,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内容,缩短大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再次,高校要时刻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第5篇

关键字: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思考;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发现,其中家庭较为贫困的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更加令人堪忧,贫困大学生受制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些,他们的就业压力更为突显。同时,由于贫困大学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部分,因而我国各大高校应重视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来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一)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家庭认识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毕业后就能找到高收入的好工作。在这种错误的认识影响下,贫困大学生也渐渐滋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优越感,于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对自身专业或兴趣行业、职业发展、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的及时了解。许多贫困大学生只知道一味的读死书,而没有针对性、规划性的注重培养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综合素质不足

由于经济上的制约,很多贫困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解决个人学费、日常生活开销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因课余时间被大量打工、兼职的事情所占据,造成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自主充电学习,影响着他们知识与技能的扩展、储备。于是,在就业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许多贫困大学生往往因综合素质不足而处在就业竞争的弱势下,屡遭就业失败的挫折。

(三)就业心理素质差

根据心理素质调查显示,许多贫困大学生因受到家庭经济贫困的影响,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尤其是在经济条件好、能力强的同学面前他们的自卑感会逐渐增强,长期以往这些贫困大学生就会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因而,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的过程中,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就业心理素质过差而无法适当展现自身优点,加之来自家庭、经济等过高的期望,这些都会给贫困大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若贫困大学生不能及时疏导和自我调节,那么他们对就业容易缺乏信心和勇气,更谈不上表现出什么就业竞争优势。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学校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有机结合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由于贫困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所以高校可以针对性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贫困大学生及时了解市场就业形势及需求,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兴趣来科学、理性进行职业定位,培养贫困大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引导贫困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当然,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节,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输导等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二是,有机结合经济帮扶和专业技能培训。为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丰富贫困大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提高对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高校可以将经济帮扶策略和专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如建立相关的经济资助体系、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开设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班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扰,又能培养与锻炼贫困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和企业强强联手,建立订单就业的培养模式,让企业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就读,高校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毕业后的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再到企业工作,以形成良性循环。

(二)学生方面

要想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关键还在于贫困大学生自身。因此,在学生方面也需要从两点出发来实现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目标:一是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综合素质的水平如何决定了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低,所以贫困大学生应首先重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等的培养、其他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等等。同时,贫困大学生应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值,贫困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来正确认识及评价自我,摆正就业心态,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切勿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应树立艰苦奋斗的先就业观念。

二是贫困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就业心理素质。贫困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其需要调整好自我的就业心态,不要过于自卑,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来证明自己的实践能力,从成功中获得信心和勇气,进而肯定自我。同时,当贫困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心理和精神压力时,其可以主动和教师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舒缓压力。或是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来实现心理疏导和压力调节。贫困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积极的就业心态才能战胜就业竞争困难,良好发挥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相对来说会较弱一些,其的就业问题也更加突显。但是,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高校重视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对于高校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紧密关联。本文就分别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进行思考,进而提出了一些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希望能够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志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途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109-110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策略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各高校正在扩大招生规模,进而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并且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大学阶段,怎样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了各高校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随着各高校扩招的不断进行,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形成了一种“大学生过剩”的说法。实际上,无论是从实际情况还是数据调查而言,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都没有出现过剩的情况。在所有从业人员中,比较缺少高层次人才。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每年增加的就业机会可以达到七百万到八百万左右,而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大概是三百万左右。针对目前情况来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是有着很大发展空间的。其存在的就业难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大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就业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落后的就业观念。受到精英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靠、等、要”的思想,面对现今的就业形势,还保持着以前的就业观念“以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加之相关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就更加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缺乏相关的就业指导。针对各高校而言,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时候,均存在着以下不足:其一,太过重视应聘技巧、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忽略了用人单位所需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二,太过重视毕业面试,忽略了职业生涯的规划;其三,太过重视就业政策,忽略了“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其四,太过重视校内就业指导,忽略了校外企业的参与。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职能的发挥

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提供一个平台,充分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同时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一套与之相符的职业标准培训体系,并且增加一定的财政投入。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要充分发挥其协调功能,避免违约、毁约等问题的频繁发生。

(二)加强企业的参与性

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企业的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当学生念到大三的时候,就可以到相关企业中进行实习,并且对其实习情况进行评价,记入学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加强各高校的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一定要改变以往只是针对毕业生和单纯信息的就业指导,在低年级也要开展相应的就业教育,让大学生开始着手制订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开展就业教育的时候,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或者相关人力资源机构负责人开展相应的职业讲座、培训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

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生基本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一定的实践机会,因此,大学生一定要积极把握以及利用一切可以增强就业能力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三、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阶段,为了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而开展的实践教学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相应的指导,重视成果考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进而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实施方案,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其二,加大经费投入,健全硬件设施。现阶段,在高校实践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设备仪器老化、经费紧张以及实验室空间有限等问题,进而阻碍了实验课的有效开设。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扩大经费来源与途径,逐渐健全硬件设施,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强化校企结合,建立一定的实习基地。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相关企业的参与性,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参与实践活动,让企业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第二课堂,使学生的成长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进而服务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其四,扩展实践教育空间,增加教育载体。高校可以开展导师制管理,并且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扩展学生实践教育的空间,增加相应的教育内容,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与技能水平,使其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占据主动性。其五,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强教师实践能力。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博硕学历人才进入大学校园,但是基本上他们都是从校园到校园,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高校一定要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些深造、深入企业生产等方面的实践机会,这样才可以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为学生提供更加有用的知识,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出,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教学的开展,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而增强其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科学就业观 研究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持续至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严重。

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客观地了解当前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观念、就业前景、就业期望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看法,2009年3月,我们采用抽样问卷方式,对我校21个学院4个年级的本科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学生数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共发放问卷2020份,收回1946份,回收率为96.34%。被调查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3%、47%;一至四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24%、25%、26%、25%;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和体育类学生比例分别是47%、41%、8%、4%。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大学生的成才意识强烈,但就业压力不小。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87.6%的大学生最想在大学四年里得到“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多一种人生的历练”。69.8%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最大的收益是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生在学业上的动力主要源自“谋求个人美好发展前景”,“为了毕业后得到一份满意的职业”,“报答父母和家庭的养育之恩”,以及“报效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压力方面,大学生的排列次序是“学业”、“就业”、“自身素质的提升”、“经济负担”。上大学后,遭受到的最大挫折依次是“学习成绩不理想”、“解决不好人际关系”。为了充实自我及将来毕业找到更好的工作,48%的大学生加入了“考证”大军。可见就业的压力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

2 考研成为就业很好的出路。

以前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用人单位来学校“抢人”,大学毕业生根本不愁没“饭碗”,考研更多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历。而现在大学教育走进了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随之变化。由于就业难,提前选择考研作为就业出路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关于“考研”的调查,除了43%的大学生“没有考虑”外,13.8%的大学生“正在准备”,5.5%的大学生表示“非读不可”,37.7%的大学生表示“顺其自然”。在回答“你若考研,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除了22.6%的大学生选择“就业困难”,6.6%的大学生选择“不想入职”,2%的大学生选择“随大流”外,12.1%的大学生选择是出于“学术兴趣”,33.7%的大学生选择是为了“提高学历”,20%的大学生选择是为了“提升素质”。

3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趋于理性。

过去为了追求高工资、追求个人享受,大学生都愿意到外企去,到发达地方去,到大城市去。虽然国家采取宏观调控,以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中小企业和社区建功立业,但多数大学生在就业时仍选择去外企、发达地区、大城市等待遇优厚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有的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待业,也不愿意到更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就业。然而,由于近年来就业竞争加剧、毕业生工作待遇逐步走低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趋于理性化。调查显示。54%的大学生对离开中心城市前往中小城市或基层工作表示愿意或无所谓。

4 大学生对职业和择业有正确的认识。

关于职业,76.3%的大学生认同“职业没有好坏、贵贱、高低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有能力的人在平凡的工作中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长期受聘是就业,短期签约和自主创业也是就业”的观念。关于择业,59.2%的大学生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时,在“专业对口、有发展前景、发挥个人特长、待遇好、单位名气大、符合个人喜好、地理位置好”等因素中最看重“有发展前景”和“发挥个人特长”两个因素。

5 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就业市场越来越关注,

调查表明,近80%的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对于你个人来讲,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73%的大学生回答“就业前景”。“对于社会来讲,目前你最关注的是什么?”72%的大学生回答是“就业市场”。

统计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自己就业的前景”表示“非常乐观”和“谨慎乐观”的大学生人数明显下降,而表示“不容乐观”、“比较悲观”和“非常悲观’’的人数明显上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高度关注和悲观情绪的上升,从一个角度说明大学生对我们的教学教育质量缺乏信心。目前最紧要的是确立和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和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你觉得就业最重要的是什么?”的回答中。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选择“社会关系”的人数从18.5%上升至32,2%。同样,认为“成绩好、能力强都不如有个‘好关系’”的人数从一年级的8.9%上升到四年级的16.7%。而认为“实际能力最重要的”只占0.9%。这说明大学生随着对就业市场的认识加深,产生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价值差异。特别是市场中少数靠“社会关系”的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扰乱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甚至致使一些大学生认为有关系就有了一切,导致情绪由乐观向悲观转变,对于这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

6 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

高明生等在2007年对黑龙江11所高校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同率只有17.09%。本调查显示,在就业方面,48.8%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中应该普遍倡导自我创业,6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创业的潜能”或“可以尝试创业”。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说明南方沿海地区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影响明显,一半左右的大学生有创业意识的萌芽。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为创业者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高校要抓住时机培养更多的创业者。

7 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就业很有帮助。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认识到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对他们的重要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成功就业,大学生需要科学的指导。调查中,67%的大学生认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有必要”。当前高校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安排一年级学生侧重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二年级侧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侧重职业定向的指导,四年级侧重择业指导的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形成了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二、树立科学就业观的研究思考

首都师范大学陈宁等学者提出[2=:科学就业观是大学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对待就业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在全面有效评估影响就业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理性思考,形成的科学指导学生就业策略和行为选择的思想观念。科学就业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 中的具体体现。

1 规划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就业观的正确引导。

在“你认为周围大多数同学平时最大的兴趣在于?”的回答统计中列第一位的是“玩乐”。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管理方面的能力相对是较低的。说明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与自我管理方面比较欠缺。一方面面对诱惑,松散的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没有找到方向和路径。如何让他们尽快地、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认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成功迈向职业之路,成就自己的理想,进行科学就业观的引导很有必要。因此,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革新教学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几年来,我校坚持从一年级开始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逐步加大对“创业”指导扶助力度,帮助大学生在价值认知、合理规划、学业有成、树立科学就业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建议参考美国的做法,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并形成制度,保证就业指导中心从业人员在职业化前提下的专业化、高素质化。

2 加快课程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的建设,更快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通常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存在一些矛盾和距离,所以,调整部分学科建设并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高校要增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大赛,鼓励和提倡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调查中大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74.4%,全校通识(自选)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80.2%,这说明我们需要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此外,高校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学生积极考研,提高学校的考研录取率。还可以对有关学院组织或个人给予专门奖励。借此推动学风的建设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调查发现,在回答“你平时时事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时。选择“网络”的大学生占55.2%。选择“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大学生占33%。选择“别人谈论”的大学生占6.5%,而选择“课堂”的大学生仅占5.7%。而“课余时间你投入精力最多的是?”的回答统计中列第一位的是“上网”。

数据反映出学生目前接收信息的主渠道是互联网,互联网在学生信息来源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我们必须正视、重视这个现实。如何利用互联网在学生成长中日益重要的作用,让教育模式和学生兴趣爱好相吻合,因势利导,打造就业指导工作新平台,值得我们研究。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建设好网络宣教平台,如学校网站、电子公告栏、阅报信息栏及宿舍电视和阅览室,让学生能够轻易地获取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

4 塑造健全人格,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张慧等学者研究大学生最关注的20项素质发现。其中人格素质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是思想素质,再次是能力素质。由此可看出,大学生最看重的素质是人格素质,依次是诚信、责任感、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自信、进取、忠诚等,而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则是最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些素质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同。我们在本次调查中也看到。大学生认为在自身人品方面最欠缺的前三位是“责任感”、“精神动力”和“诚信”。同时调查显示,91.9%的大学生乐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90%的大学生出于兴趣爱好、献身公益、扩大社交圈、增加见识、经验而参加社团活动。

在育人功能上校园文化活动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磨砺其品格,锤炼其意志,拓展其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建议高校全面加强科学就业观的宣传教育,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正气,示范典型,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实施美育,追求崇高;提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道德情操,努力培养祖国新一代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陈宁,张文双,刘锐.科学就业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9,(01).

[2]高明生,李丽霞.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科技,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