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医学护理基础范文

时间:2023-08-03 16:10:21

序论:在您撰写中医学护理基础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医学护理基础

第1篇

[关键词] 护理;中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102-02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开设《中医学基础》的目标是让业已形成现代医学观念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熟悉不同医学体系对生命的认知差异,进而拓宽学生的临床视野,优化思维方式,丰富诊疗手段。然而,对于中医知识的困惑和无所适从,使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如何让背景知识极度匮乏的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有所得,进而能学以致用,是富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将学生的专业特点、情趣爱好、思维方式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有机结合,能够提高这门课的授课效率。

1 引经据典,教学生熟悉中医文化

中医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承载这门自然学科的精髓。对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门槛。加之以往主修的现代医学注重实证,想要完全理解人文因素浓厚的祖国传统医学实非易事。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生命科学,中医学只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才会根深叶茂,本固枝荣[1]。有鉴于此,指导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贯穿《中医学基础》教学的一条重要线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刻意将中医学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医史的时候,介绍历朝历代的名医,并特别指出其中一些大医多有弃文从医的经历或是德艺双馨,他们在文学和医学两个领域都能独领。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记载了数十种药物的形态、性味、功用以及栽种方法;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人孙思邈年少得志,官居显位,后中隐于市,潜心医药,留下传世之著《千金方》;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陆游,早年立志光复中土,仕途失意后,转而研修岐黄之术,著书立说阐发中医理论,并身携药袋深入病家为人治病。再如,学生们对“阴阳八卦”和“相生相克”等表述有浓厚的兴趣。笔者就在介绍相关章节的时候穿针引线、深入浅出,将文化与现象联系起来。同学们知道抽签的时候抽到下下签不好,但不清楚什么才算是下下签。笔者就借用八卦之中“否卦”的卦象抛砖引玉,结合阴阳学说之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对其阐释。笔者还时常引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词或文学典故片段,让大家在“玩文弄字”的同时,体味诗词文化中所体现的朴素的医学思想。比如,在解释“春之主气是风”的时候,以“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印证春天是一个多风的季节;在说明“思伤脾”的时候,引用“为伊消得人憔悴”证明过度的思虑对脾胃功能带来的影响。用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说明“喜伤心、喜则气缓”,用林黛玉的结局来说明“悲伤肺,悲则气消”。在讲授过程中,笔者努力引导学生暂时摈弃习得的西医思维方式。通过讲授鲜活、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同学们头脑中建构中医的思想理论。

2 触类旁通,教学生认识中医现象

“天人合一”道出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基础上的传统医学具有的特点。高深的理论,需要从业者具备不俗的悟性。自古以来,医家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都非常重视启迪学生的智慧。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潜能的挖掘。中医研究的对象都是生活在自然界的人,研究的范围包括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既然中医研究的是活体的人,那么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艰涩难懂的中医理论。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学生往往心存疑虑,他们迫切希望从中医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释。利用这一契机,可以在讲授过程中巧妙对比和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深入分析生活经验中透射出的中医学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推论、发散,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结论。比如,在介绍六致病具有外感性的特点时,学生熟悉病邪从口鼻侵入的起病途径,对于病邪易从皮毛侵入不得其解。这时,可以提示大家回忆自己的感冒经历,想想是不是晚上不盖被子也会感冒,进而找出发病的原因,从而解除学生们的疑惑。再如,火邪致病具有“其性炎上”的特点。联系平素耳闻目睹的“上火”现象,指出自然界中的火都是向上的,没有谁看到火是向下的,这也就有了“上火”之说。平时我们感受到的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牙龈肿痛、口臭、吃得多且饿得快,目赤口苦、头痛眩晕等现象,实际分别是心火上炎、胃火上亢、肝火上炎带来的后果。又如,在介绍湿邪具有“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致病特点时,询问“为什么饭前大量饮水会影响食欲和适量”;在阐述“气随津脱”的理论时,提出“为什么中暑的患者在大量出汗后会精神疲惫、四肢倦怠、少气懒言”。通过生活体会和生命现象的结合,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中医现象无处不在,亲身体会到中医学的返璞归真。

3 学以致用,教学生用中医理论指导护理工作

中医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指导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传统医学[2]。与西医理论来源于各种实验不同,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中医理论多来源于临床实践。前贤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就充分体现出临床实践在中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3]。中医是“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在具备基础的中医理论后,这种个体化的医疗模式可以合理地运用到常规护理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日常起居护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病证特点来安置床位、调试病室光线和温度。具体地说,寒证、阳虚证患者多畏寒怕风,宜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内,使患者感到舒适;湿盛患者,房间湿度宜低;燥证患者,湿度可略高些;热证、阳亢的患者,病室光线宜暗;痉证、癫狂证者,应用黑窗帘遮挡。此外,要嘱咐患者随四时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而增减衣被。春时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夏天不要当风乘凉,秋天不宜大汗淋漓,冬天最好减少室外活动,避免风寒。这些蕴含中医理论的起居护理,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如,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中医学的“七情”理论。俗话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常人的情感尚易波动,何况身处窘境的患者。对初入院或病情反复的患者,可运用“情志相胜法”等传统心理干预方式,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具体地说,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病室环境和患者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通过开导法的运用,可解除患者不良的情绪,从而使患者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再如,中医强调“三分药,七分养”、“食补胜于药补”,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时候,运用中医学的食疗理论,能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具体地说,根据中医学的“五味”理论,实热证的患者,宜食用苦味的药物;慢性虚损性疾病的患者,宜食用甘味的药物;多汗、二便失禁的患者宜食用酸味的药物。另外,在食疗或药疗时,中医还强调“忌口”。例如,黄疸患者忌食油腻;温病高热患者忌食辛辣荤腥;脾虚泄泻患者,忌食生冷瓜果;产后、经期忌食寒凉食品。服用中药一般忌嗜茶,服参类补品,忌食萝卜,服蜂蜜忌葱,食天门冬忌鲤鱼,鳝鱼忌犬肉等。

中医学的价值和生命力源于其本身内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那种深层次的、对人与生命和自然的尊重[4]。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必定能使他们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创立一个与医师、患者良好沟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贾秀敏.高等中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5):416-418.

[2]李柏.浅谈《中医基础理论》课的兴趣教学[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6):643-644.

[3]沈玉洁.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89-91.

第2篇

摘要: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两大方面,即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因此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实验十分必要,根据辨证理论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其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两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因此可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巩固。具体做法有:重视学习和交流,运用当前护校中现有的中医方面的资源进行交流式教学,将中医知识贯穿于基护教学实验中,重视护生操作技能与课后考核与反馈,既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也发扬了祖国的传统医学。

关键词:中医; 整体护理; 基础护理教学; 辨证施护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这对护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方面,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护理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在中国人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预防和康复护理[1]。因此,作为护校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这些理论维护自我健康和病人的健康,并不断实践上升至高层次的中医护理理论,使祖国的医学护理事业发扬光大。

1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它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两大方面[2]。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影响的,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辨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官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另一方面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辨证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

2 将中医护理引入基护教学的必要性

整体护理是当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特征,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1],保持人与内外环境的平衡。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辨证理论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其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两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因此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巩固,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如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往往收效欠佳。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即心通过舌窍与外界相连。中医认为,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或小肠实热所致,治疗除选用清热解毒、导热下行的药物外,还应选取一些寒凉清火食物,如鸭、鳖、豆芽、豆腐、藕、海带、梨、西瓜、白萝卜等,勿食辛辣温燥之品。同时要避免情志过激,以免出现过喜伤心、急躁伤肝之弊。

转贴于

3 具体方法

3.1 学习和交流教师首先要懂得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加有关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到中医医院参观学习,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可与中医系或中药系教师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利用学校中医康复系从事过中医诊疗技术的老师来参与中医护理的临床实践与教学,从中学习不同教师应用中医护理知识的技巧,探讨在基础教学中应用中医护理的知识。在基础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结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认识和理解整体护理。可以在理论课讲授时先进行中医方面知识的穿插,先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认识,再在基护实验操作课中具体讲解中医学的知识的运用。如在褥疮护理教学中,结合中医护理的特点,重点讲解褥疮的分期和各期护理的要点;运用中医知识讲解褥疮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持续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在具体操作实验课中,可结合中医的穴位知识,进行按摩,从而完成褥疮护理的实验课教学,既讲解了它的原因,又具体操作了它的预防方法,这样把中医知识结合起来,学生既好懂也好学,效果不错[3]。又如在讲给药法实验时,指导学生根据病情和医嘱用药,不要自己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用药中还要根据年龄、性别、环境、气候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具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知识基础,也就是新的护理观,即对人、环境、健康、护理要领的认识。又再例如对高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当热入营血时,护理上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当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时,护理上应在”调“字上,通过调养使病症得到痊愈。这些也是运用了中医护理的知识。

3.2 基护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基护操作中“灌肠法”与中医的“导便法”相似,在保留灌肠中,学习运用中药灌肠治疗某些疾病,重点讲解各种不同的灌肠液及浓度与温度等,使学生掌握灌肠的技术。又如按摩法,是运用医护人员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推穴道,循经络,并结合有关部位进行按摩,使机体内部产生发散、宣通、补泻等作用。在基护操作教学中,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疾病的护理:如发热、咳嗽、疼痛等,通过布置护生这些疾病的护理操作,使同学们更加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中医护理理论对医学事业的贡献。针对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在基础护理操作实验课中,除了要练习基本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操作的步骤和要领及实践的运用。运用中医护理的知识到基护操作实验中,除了在操作过程中提问及讨论外,还可以留置课后习题,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中医的护理诊断这个方法,具体体现在写实验报告中,规定学生要写出中医的一项护理诊断,既可完善护理诊断计划,又可复习中医护理的知识,也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基础护理的实验教学中,是可行的。它不仅发扬祖国医学的长处,又促进了基础护理学实践的发展,使中西医护理相互促进与提高并产生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燕京.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的尝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31.

第3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护理礼仪;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护生,恰当地运用护士礼仪与服务对象沟通,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而这正是护生所缺乏的。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护生在求职面试时自信心不足、缺乏应聘技能和有效沟通或与服务对象交流时不知如何应对。在护理实践技能教学中,注重强化护理操作礼仪实践技能培训。将护士的仪容、举止礼仪、服饰、言谈礼仪、护理工作礼仪、护患礼仪等应用到具体的操作技能教学中,对护生进行礼仪方面的培训,是每个护理教师面临的新的任务。

一、方法

(一)操作中的礼仪

就护生而言,每一项护理技能操作,都是从初学时的按部就班,到熟练后的习惯动作,最后到真正学会一套完整的护理操作,需要一个科学、全面、系统和反复的训练过程[1]。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培训,言谈、举止等行为规范也应该如此。为了提高护士的礼仪修养和护理操作技能,我们把护理技能示教室和练习室作为护生在职教育的场所,要求她们将礼仪服务的理念渗透到护理技术操作训练中,就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一样。例如护士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前认真核对床号、患者姓名,并对所做的操作做出相应的解释。我们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上身稍弯曲,眼睛要直视模拟人的眼睛,两手自然下垂或重叠、面带微笑做好解释工作。将礼仪服务运用于基础护理的各项技能操作中。

(二)形体训练

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时,也对护生形体进行训练,要求护生时时保持职业的微笑并把规范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在形体训练中不断纠正与护士礼仪课不相符的动作姿势,要求护生遵循护士礼仪课的原则,培养护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还要求护生在早操前和晚自习课前分别练习10分钟,鼓励护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形体训练,同时在上课时严格要求,使护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师的示范

培养护生的礼仪,应从教师做起,将护士的仪容、仪表礼仪、服饰礼仪与护士的仪表规范展示给护生。要求戴护士帽,头发前不遮眉,后不搭肩,侧不掩耳;护士服应清洁、平整、合身,群摆不长于护士服;不染指甲,不留长指甲。让护生接触护理时就学习护士的规范礼仪,在以后的练习课中不断强化护生规范的仪容、服饰、举止礼仪,以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和日常与护生的交往中处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使护生在礼仪的氛围中接受礼仪教育,由教师用优美的姿态,温柔的语言在教室进行护士的站姿、坐姿、行走、推治疗车、端治疗盘、持病历夹等行为的示范。使护生直接感受到护理教师是礼仪的典范。

(四)护生的语言形象

护理语言美体现在护士和患者交流时,俗话说“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护理语言美是护士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向护生灌输雅致得体的护理语言,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语言美。如各项护理操作,不论是用模型进行导尿、鼻饲、吸氧等,还是用真人进行注射、输液等,使用科学、规范的医学术语,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以示对“患者”的尊重。护理教师无论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还是在与护生沟通过程中,都应使用美的语言来感染和影响护生,并要求护生在语言交流中应做到:口齿清晰、礼貌谦虚,称呼得体,表达清晰和富于情感。在护理实践课中,逐渐引导护生掌握护患语言沟通技巧,多用礼貌语言、巧用安抚性语言、学会运用操作解释用语,掌握与患者沟通的艺术性。

二、教学效果

(一)改善个人气质和行为习惯

在基础护理学的课程中,特别是在示教和练习课程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受过该项训练的护生,个人气质和行为习惯也都有明显改善,大多数护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按照礼仪的基本要求去规范、检点言行举止,能从社会流行风中提炼出护士真正的美,追求严谨、进取、朴素、大方、乐观、善良的高尚品质。

(二)护士的礼仪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对各行各业职业礼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作为患者生命安危的保护者,人类健康的维护者,其行为举止是护士职业道德的反映,是护士素质修养的体现[2]。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患者的情绪,进而也影响其治疗和身心健康的恢复。护士的礼仪对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和建设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护生的必修内容。

(三)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能极大地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护生通过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行为训练,不仅得到了自身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且还对护理专业有了新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将要从事的护理事业,还对护生毕业后的就业面试,竞争上岗作好了最基本的铺垫,不仅为未来的护士培养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出优美的风度和姿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护生综合素质。2007年5月12日在泰安市举办的“职业礼仪表演大赛”中,我校的“护士礼仪表演”获得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新一代护士的精神风貌。

(四)完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现代护理专家说:“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3],教学过程中,护理的艺术性在于护士通过自身形象表现出专业的独特的美,护士只有对服务对象、对护理本身的领悟、尊重和理解,才能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增强了护生对未来所从事护理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自信心。

(五)适应了护理教育改革,突出了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加强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时代主题[4]。因此,护理教育应突出专业特色,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礼仪行为的培养,只有把人文学科的教育纳入护理教育的范围,才能促进护生在知、情、意、信、行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只有经过严格的护理礼仪训练,才能使护生在个人形象、容貌、服饰、言谈、举止、礼节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修养,使她们学会穿衣戴帽、谦恭有礼、举止优雅、仪态大方,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使培养出来的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欢迎[5]。

总之,良好的行为举止要经过训练才能养成,将护士的职业礼仪课纳入我们的护理教学中是我们的尝试。通过反复训练,逐步矫正护生的一些与职业礼仪不符的日常习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使护生在今后护理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形体动作,当代护士只有既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礼仪修养,才能满足人们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6]。

参考文献

[1]曹世媛.将护理礼仪贯穿于护生实训教学中[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

[2]王爱清.浅谈护理教学中的礼仪培训[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

[3]陈维英.基础护理学.第3版[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

[4]高爱国,王东光,林永超.21世纪初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改革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4).

[5]张红云.护理专业开设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4).

第4篇

1实训前准备

1.1教师的护理礼仪榜样教师的榜样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实训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己首先掌握《护理学基础》上的护士的基本仪容的要求,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把护士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在心中形成一个端庄、可亲、仁爱的临床护士形象。这是需要下功夫做得一件事情。同时,在护理技能课程的相关教学过程中,指导来时要认真地做好备课的工作,尽量详细的制定培训方案,将实际护理中可能和患者交流的情况都纳入教学的体系中去。促使学生能够自己有目的的和患者进行交流。

1.2帮助学生树立护理礼仪的理念在进行每一次的实训教学前教师都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制定好相关的礼仪规定,按照制定好的规定去严格的要求学生,帮助学生明白树立护理礼仪理念的重要性,让他们逐渐形成护理礼仪的理念。还要结合目前临床操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自主和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临床中获得患者的满意,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2实训教学实施

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有关培养方案以及指导老师个人的拟定的授课安排,例如在《护理学基础》讲授肌内注射前两周,在《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课上给学生布置与肌内注射有关的礼仪作业。但是学生毕竟才刚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对有关的概念和经验还不是很明白,如果单独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有一点强人所难,所以教师应提供肌内注射的视频录像,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一个参考依据。在实训教学中①统一实训操作程序。②分析各个步骤的礼仪要求。③情景模拟。依据实现制定好的一系列护理礼仪的规范,挑选出一组的学生根据上次的病例教学课程进行案例模拟活动。在这一组同学进行案例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演示这一小组在护理礼仪方面表现出的可取点和缺点。④总结的任务也十分重要,针对学生记录的各种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逐步改善存在的缺点。

3体会

第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职;护理学;教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优质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学基础涵盖了临床护理所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大部分中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自学能力相对较差,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的意义

皮亚杰等心理学家建立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是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建构主义理论用于指导有效课堂教学

1.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

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佳。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如,以前教师教授如何给病人做口腔护理时,经常是教师先示范,然后给学生看视频,视频看完后教师再讲授口腔护理的操作注意事项,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口腔护理的操作要点。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后,我们改变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方式,上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十分钟,然后随机派两名同学,一位当病人,一位当护士,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操作结束后教师提问刚才学生操作的失误之处在哪,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再做示范,观看教学视频。通过这种角色的转变,教学效果得到了较大提升。

2.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此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如,教师在教授输液不良反应肺水肿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对肺水肿的产生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建构,讲授前先让学生复习血液循环的过程,再让学生理解如果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或超过患者的可代偿量时会出现什么反应,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从而完成新信息的建构。

3.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

传统教学多强调规范和纪律,学生很少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合作。而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面对问题情境,刺激学生思考和探究,同时营造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如教师在护理学基础的技能操作课时,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出一位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为组长,当某一位同学练习时,组内其他同学负责观察并进行点评。下课前从小组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评比,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对比赛进行观察和评审,发现问题并进行打分。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完成了教学目标。

4.教学活动应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传统护理学基础教学,尤其是教授基本技能操作时,一般都是教师告诉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学生不需要理解为什么,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就可以,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教师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可充分引导学生提出疑难、困惑,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如:教师在教授铺床法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一定要从右往左铺,不能从左往右铺吗?”“老师,一定要一个人铺吗,两个人一起铺可以吗?”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再告诉学生能或不能这样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他们思考、探索,让他们尝试解决困惑。而教师就负责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牢牢掌握了铺床法的步骤,还学会了面对不同情况时如何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对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建构主义理论从独特的角度对教学和学习这对关系作出了全新的诠释。运用这种方法,教师需要在进行护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时,采用全新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护理学基础教学相融合,这对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有效性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严雪怡.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28.

第6篇

关键词:集体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 急救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22-01

学校集体食物中毒近年来时有发生,以发病急、人数多、较集中为特点[1]。2012年5月28日18∶50至次日晨8:00我院接诊一起青岛市某中学在校集体食物中毒的学生共94人,经及时救治及相应处理,中毒学生全部康复。现将救治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接诊的94例全部为某中学在校食堂吃午餐的学生,年龄13—15岁,学生平素身体健康,5月28日在校食堂午餐,主菜是红烧茄子、炒玉米粒、鸡肉,主食是米饭。饭后1小时,陆续有学生出现胃部不适、恶心、腹泻等情况,经卫生部门调查分析和检验,中毒食物是米饭,学生食用的米饭为隔夜米饭,学生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感染所致。

1.2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以恶心、呕吐、全身无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出现腹泻,查血常规,90%以上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比例均升高。其中病情不稳的急诊留观治疗患者10人,症状较重1人,已收入院,其他患者经门诊治疗后,病情好转,回家观察。

2 应急措施

这起学生食物中毒特点,人数多、发病急、较集中。事情发生后,值班的医护人员立即上报市疾控中心、院总值班、感染科主任及护士长,经领导的安排与协调,根据就诊同学的年龄、症状轻重,向急诊和儿科急诊进行分流,以此同时,紧急调消化内科医生多名到肠道门诊坐诊并增加了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了诊治及护理,确保了患者的治疗使得医院在处理突发事件上赢得了时间。

3 急救治疗

3.1 迅速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由于患者腹泻、呕吐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2],需及时补充葡萄糖氯化钠、维生素C、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2 对症处理。根据呕吐物的情况对症处理,患者呕吐物为食物残留物时,要进行催吐,以减轻中毒症状,减少变质食物对胃部的刺激,患者呕吐物为水或粘液时,应肌肉注射胃复安,静脉注射胃酸抑制剂等处理。大多数患者经积极补液、抗感染、保护胃黏膜治疗后,患者体温生命体征稳定,体温降至正常,症状缓解,瞩患者回家后进食半流质软食,若有不适及时复诊。

4 护理措施

4.1 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作好护理记录。

4.2 协助患者保留粪便、呕吐物的样本,通知市疾控中心进行采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4.3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输液中、输液后的临床反映、了解患者呕吐、腹泻、脱水的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4.4 心理护理。由于本次集体食物中毒发病急、时间短、症状重,且均为学生,年龄偏小,家长及孩子易产生心理恐惧,出现紧张、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波动,护士应多向家长及学生进行病情解释,使其了解食物中毒的有关知识,缓解紧张情绪,同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及病情上的变化,及时的给予护理及心理上的疏导,使患者及家长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安全感,从而能够安静、积极地配合治疗。

5 小结

5.1 近年来学生集体食物中毒时有发生,以发病急、人数多而集中为特点,学校领导、疾控中心及食品监督局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卫生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与管理,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5.2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为厌氧革兰阳性粗大芽孢杆菌,常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芽胞常位于次极端;芽胞体外抵抗力极强,能在110℃存活1-4天,能分泌强烈的外毒素,依毒素性质分六型A、B、C、D、E、F引起食物中毒者主要是A型、F型。致病食物由于存放较久或加热不足,引起蜡样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中毒[3]。

5.3 进行卫生宣教,使群众了解食物中毒的有关知识,加强卫生意识,不吃隔夜饭,不吃变质食物,注意卫生,出现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症状加重。

5.4 食物中毒多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因此肠道门诊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杜茹慧,杨收平.学校集体食物中毒的护理[J].天津护理,2009,17(1):33-34

第7篇

关键词:医用化学教学;医学知识;护理教学

医用化学基础是医学基础课,为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提供基本教学。该课程专业知识性强,内容丰富。由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且总教学里时程紧,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程,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实现与相关课程教学的有效连结,根据笔者十多年的医用化学教学经验,做如下探讨:

一、从专业目的出发,制订教学计划

长期以来,中专护理教学沿用了学科型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基础理论掌握得较好,但不足的是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只有将这种传统的教学跟实践教学有机衔接起来,学生的实际技能操作水平才能提高,上岗就能胜任,就业能力强,适合对现代中专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现阶段中专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全面、能力强、素质高并富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护理人才。由此带来的中专护理医用化学教学特点为重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将所学的大部分知识点在医学学习中找到用武之地。

二、从学生特点出发,寻找教学突破口

中专护理专业化学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主要是中专护理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高中而分流出来的,成绩相对落后,学习的内在兴趣不足,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科学这门功课基础相对较弱,对化学学习的认知能力较低,往往由于听不懂课而不去听;更有部分学生在进入护校以前,面对每个人对医院的日常生活印象,总认为是跟化学没有关系的,一旦进入学校,开学的第一门课就是化学,在心理上不认同,甚至有害怕、恐惧心理。对化学学习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在我校的每一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的班主任会议上,班主任老师提得最多的是学生对化学听不懂的问题;在第一次学生的教学座谈会上,学生说得最多的还是化学的问题。但是,作为化学任课老师,当我深入学生中间,具体询问有哪些问题难以听懂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说一些什么公式记不住啊,分子式记不住啊等等问题。事实上在医用化学基础课上对计算公式和分子式的要求是极少的。第二方面原因,首先来自现行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医学缺乏紧密联系,更加注重的是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导致医学生对化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说白了就是不明白学习的化学跟临床到底有什么关系,或者说在临床哪些知识中有化学的影子。教师唯有将临床知识中化学的内容加强提炼出来,让学生有个明确的思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学校的化学教师又往往大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化学专业,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授课常与医学基础、临床课脱节,这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任课老师要将收集到的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如何恰当地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三、用学科前瞻性的视角,引领学生学习思路

针对以上中专护理教学的特点和化学教学的困难,除了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外,作为教师,我们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改变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定向思维,迅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在如何在教学中将医学知识天衣无缝地引入化学的教学便变得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学科意识,注意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例如,在“溶液”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正常成人体内的血液中血浆蛋白的浓度,正常成人血浆中Ca2+的浓度以及缺Ca2+的话会带来怎么样的表现等等。同样的,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特质的运输和转化、代谢废物的排泄等都离不开溶液。让学生能从宏观的感观上觉得原来化学就在我们体内,跟原来学习过程中最害怕的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些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用量出为入的观点,实施无缝联结

虽然化学教学避免不了要讲解到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点,这些也是学生觉得困难的地方,但是作为教师,可以在讲解基本知识点时引入一些医学中较为简单的知识,比如,在溶液浓度的学习过程中引入酒精的相关知识。酒精的化学名叫乙醇,是饮用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在医药卫生方面的用途很广。比如,体积分数φ≥0.995的主要用作化学试剂;而体积分数φ=0.95的在医药上主要用于配制碘酊,浸制药酒、配制消毒酒精和擦浴酒精等;又因为体积分数φ=0.75的乙醇溶液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变性,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抑制细菌繁殖,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而临床也可利用酒精挥发时能吸收热量,用含量为φ=0.25~0.50的酒精溶液给高热病人擦浴,从而达到退热、降温的目的。这样在教学中能将比较生硬的纯理论知识渗透医学知识的教学,并且是日常学生接触到的医学知识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真正的教学为临床服务的理念。

总之,化学是一门理论为主的课程,但是,可以将化学教学的目标在医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其理论的实用价值。从实践出发,通过理论跟医学知识的结合学习,巩固化学理论知识,强化这些知识在医学中所适用的理论,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医学知识的引入,使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通过医学知识的引入,可以促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