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10:05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职业需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前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人才培育的载体,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更是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特色及人才培育的标志。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划分,应该以社会职业和社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基础。高职教育从内分类到专业设置不应按学科分类标准来设置,而应以社会职业需求变化分类为基础。其实质是社会生产与管理第一线专门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与细化为原则。以社会职业需求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其目的是,让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需求发展相适应,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从粗放型的量的扩张向集约型的质的提高转变。
一,社会职业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1.社会职业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社会性工作的类别。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社会位置和劳动角色。社会职业是一种模式并与专门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稳固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为了生存必须获得经济利益,所以职业又具有经济性。职业意味着专门从事某项事务,它既体现出精神追求。又体现了一种物质追求。 职业发展的过程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也是个体精神价值、物质利益不断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个体获得更高的价值实现。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必须与社会工作岗位对接,使得个体在社会工作岗位上的才能、技艺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职业所接纳,从而不断创造出精神、物质财富。职业的内涵表明:其一;职业体现出专业的严密分工,演绎出现代意义上的职业门类。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追求,使得社会劳动变得专业化,不仅使整个社会被分为多个部门,各部门内多个单位组织也被分为多个职能部门。尽管各个部门组织活动目标与内容千差万别,却都可以将它们的职能标准划分为各种专门职业,从而形成了不同行业部门和不同社会职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其二;职业体现了一种精神与物质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要求个体对它尽职尽责、无比忠诚。职业门类的增添和削弱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出现调整和增设,一些专业随职业岗位的消失而被淘汰,一些传统专业被赋予新的内涵,更有一批新兴专业相继产生。社会职业的变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综上所述,社会职业具有如下特征:
(1)目的性:既职业以获得货币报酬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这是个体生存和谋生手段。(经济利益)。
(2)社会性: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事务,并与其他社会成员结成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而且具有顾客至上,遵循某种专业标准开展工作的性质。(职业素质)。
(3)稳定性:职业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形成的,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及稳定性(职业的稳定性)。
(4)规范性:首先,社会职业的从业者多数受过专门训练或掌握一定的专门技术。其次,社会职业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职业规范)。
(5)群体性:社会职业必须有一定的从业人数,既社会岗位群。(职业岗位群)。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是为了生活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职业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职业的本质属性,其实质是职业的社会需求,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依据是社会职业需求,它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和依据。高职教育是“技术文化类”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职业分类与变化不仅制约高职教育的专业种类和专业结构,也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口径和专业覆盖面。高职教育从内分类到专业设置,不应按学科分类为标准而设置,而应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客观标准,其本质是根据社会生产管理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需求变化来设置专业。“职业教育的历史就是人类努力学习如何劳动的历史”[1]高职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是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的,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职业需求为依据,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涵与特征
高职教育专业的内涵: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整合学科知识、技术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分层次、分类别,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与训练,通过职业素质、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实践,为社会承担人才培养,满足从事某种社会职业需要而设置的。高职教育专业的内涵强调的是,首先,适应社会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愿望。其次,根据社会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方向,强调社会职业导向,强化教、学、训、用的实践性,强调职业训练,尽量满足未来社会职业需求。高职院校专业的内涵,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即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文件指出: “高职专业设置要根据地区、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专业。”[3]专业设置强调了以实际需要为主体,以社会职业为依据来设置专业。(强调高职教育专业的职业化、社会化与专业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特征;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职业需求性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按社会职业需求(服务对象)和技术领域的社会岗位而设置的,从其课程体系按排就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即以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设置课程”社会职业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变动,而且社会职业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紧随社会职业发展变化而进行变更调整。但是,专业不等同于社会职业,却必须与社会职业紧密结合,既符合社会科技发展方向,又要符合社会产业结构变化;既要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科技发展方向, 又要与社会职业发展同步。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强调社会职业需求。
(2)高职专业设置稳固性与灵活性
首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对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完善并逐步形成特色专业非常重要。如果专业设置发展过快,变化过于频繁,缺乏相对稳定性,就不可能逐步发展专业,形成成熟和特色的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社会职业与职业岗位纷繁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们又都处于不断变化中,高职院校不可能为每一个社会职业岗位或者每一种职业分别设置相对称的专业。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职业岗位覆盖面必须宽泛,考虑社会岗位需求因素,教育市场生源因素,院校教育资源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专业设置的稳定性。
其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该保持灵活性的原则,因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和开放性特征。依据高职教育内涵,为适应社会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需要人才,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愿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经济活动方式和手段不断变化,新兴的社会职业岗位,谋生手段层出不穷,社会上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取决于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所以,除了保持专业的稳定性还应根据动态的社会职业需要及时设置调整专业,保持专业的灵活性。做到专业与社会职业相呼应,专业与企业需求相对接,专业与职业岗位相挂钩。
(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首先,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它必须针对一定的社会职业范围,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做好原有专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专业开发两方面工作,确定好专业的主要岗位群,有针对性的设置专业。虽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不可能一一对应,但至少一个专业设置可以覆盖若干性质相近的专业。让专业设置始终和社会职业需求紧密结合。这样就会避免所设专业和社会职业需求脱钩、设置面过于狭窄、囤积毕业生的现象。美国的社区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他们在专业设置方面明确提出以社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美国社区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所在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专业设置紧盯社区经济发展这一职业范围。
其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目前,科技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变化迅速,社会职业岗位及其内涵变动非常频繁,对高职教育及人才的适应性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要注重培养目标的适用性。在进行专业分流时,要使专业具有对社会职业岗位发展适应性,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的前瞻性,及学生就业的宽口性,使学生有就业弹性,不会因为社会职业的内涵变化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专业设置时应该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社会职业需求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基础。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具有社会需求性,职业的社会需求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必须协调、适应、互动而共同发展的。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职业为基础,但是高职专业不等同于社会职业却与社会职业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社会职业的专门分工又要依据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一个专业可能是一组相关社会职业的集合,专业的核心要素要与某种社会职业需求相对应,专业的实践教学要与社会职业的劳动过程、社会环境相一致。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教育模式、社会职业三位一体。构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社会职业是专业设置的基础,教育模式是教育的内涵,专业是具体表现形式,三者构成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是为社会职业服务的。高职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职业需求为基础。
二.根据社会职业需求变化,调整高职院校专业
1.社会职业分工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类和专业结构
由于高职教育是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必须依据社会职业的需求来设置,否则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虽然高职专业不可能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但至少是一个专业设置可以覆盖若干性质相近的社会职业。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划分大多是依据职业分类,一个专业包含几个职业岗位。应该针对职业岗位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较大的岗位,可以每个行业岗位设置一个专业,对于变动性大的行业具体岗位,但需求量不大,岗位比较密集的职业岗位群,可以根据岗位群设置专业,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这样将扩大专业的社会需求面。
2社会职业门类制约高职专业口径的宽窄
社会职业门类和劳动专门化,是专业存在的前提,而专业口径宽与窄又是社会职业劳动的复杂程度所决定。人类社会实践经验证明,越是先进的社会部门和行业,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越是专业化强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越高,不经过系统的专门化职业训练是难以胜任的,面对这样的职业要求,其专业面就不能过宽,专业就应窄些,目前开设的一些专业,不论口径的宽与窄,起决定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分类及其发展变化程度。
3社会职业门类的变化影响高职专业设置的调整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职业岗位发生变动,而且职业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社会职业岗位的演化轨迹显示是第三产业职业门类不断变化更新增加,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在缓慢中有增长,许多传统产业如轻纺、冶炼和保管等行业作用日益减小,而一些新兴行业如电子、材料与能源、旅游、营销等社会职业日趋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旧的职业岗位在消失而新的职业岗位在不断涌现,社会职业岗位及其内涵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技能、知识和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高职专业设置来说,也要适应这一变化,不断更新和调整专业。
结束语:总之,社会职业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社会职业的发展、演化,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为适应社会职业的发展而调整,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需求相适应。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注释:
[1]美国·罗伯茨《职业教育的起源》
[关键词]职业教育 社会分工 经济结构 技术进步 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它要受制于社会需求各因素及其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它又要回应社会需求,积极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拟从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分工、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四个方面来探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一、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部门,以及生产中的不同工序配置不同的劳动力,实行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分工就其内容来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本身的划分,即统一的劳动过程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这是分工的客体方面;二是劳动者的划分,即劳动者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地固定在不同的劳动活动中,这是分工的主体方面。一切分工都是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统一体①。社会分工可以划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类。前者是指根据生理特点以性别、年龄的差别实行的劳动分工,后者是指根据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需要进行的分工。社会分工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生产力这个人类社会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正是通过社会分工转化为渗透社会一切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专门化
职业教育为进入职业领域的个体做准备,因此,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导致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而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职业既非从来就有,亦非永远不变,它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改变。
原始社会的人类劳动能力很低,分工主要是性别分工,而不是社会分工,既无职业,也无职业教育。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及商业的社会大分工出现,商品交换逐步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出现分工。因此,中外奴隶社会及以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剧使职业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以发展,既有培养政府官吏、自由职业(如律师、医生)的职业教育,也有培养手工业艺人的学徒制教育。前者融合于以政治伦理教化:为目的的国家教育系统中,后者则隶属于家庭、作坊或行会,都反映出当时职业教育的非独立性和非制度化。
近代社会的分工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机械大工业和生产自动化三个阶段。产业部门的分工日益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同一产业领域中日益分裂出越来越多的独立部门,这种趋势造成社会分工日益细微化和精专化,社会职业具有独立的专业化的特征,职业流动机会不断增加,职业等级观念渐趋消失。各种职业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互相竞争,职业的价值取向也以市场为导向。
与社会分工与职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近代以来工业社会中的职业教育逐渐走向独立化与制度化,职业教育成为现代学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职业分工的门类和技术结构相适应,分化出系统的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而且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化,规模不断加剧,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职业教育不再被理解为某类群体所应当接受的具备“一技之长”的教育,而成为现代人所必须接受的“生涯教育”。
(二)职业教育由服务于“自发”的社会分工走向推动形成“自主”的社会分工
1.“自发”社会分工阶段:职业教育的等级性、入口性和片面性。原始社会的分工是原始自然分工,此时期不存在专门的职业教育。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为马克思所谓的旧式分工。在这种分工中,人是被动的、不自主的、不自由的,这是“自发”的社会分工。与此相适应,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职业位置主要通过直接继承而来,子承父业是普遍现象。甚至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力基于不同的技术和教育进行分工之前,阶级结构的复制也完全通过资产阶级后代对物质资本的继承来完成。在这种历史背景中,职业教育处于国家教育系统之外,不被正规的学校课程所接纳,并且与家庭、作坊或行会的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培养社会下层劳动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在现、当代社会,社会分工的差异不再取决于出身,而日益由个体自身能力及其受教育水平决定。个体的地位、收入也日益依赖于其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而这个位置与个体接受学校教育年限数和所获得的教育证书密切相关。当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机制分配个体进入到阶级结构中,并将这种阶级结构合法化。因此,教育代替出身成为当代社会分工的主要机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学校教育对社会分工产生深远影响、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取得与普通教育尤其是学术教育同等的地位,并且成为那些在学术教育系统中所谓失败者的收容所,而且职业教育系统中的毕业生在社会分工中处于社会的下层。这也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的重要缺陷。与此同时,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培养和传授个体进入某一职业的“入门技术”,忽视个体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致使个体被终生嵌入某种低层次职业当中,造成个体发展的某种片面性。
2.趋于“自主”的社会分工:职业教育持续推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社会将要消除“自发”的分工,成为自主分工,即消灭人类劳动分工的固定化,消灭人们终生束缚在狭隘劳动中的现象。职业因此具有双重意义,即包含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的作用,职业同时适应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也具有“对己”和“对群”的双重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日益专门化,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因此职业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个体的终生发展,培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1999年4月在韩国首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即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此次大会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在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全球化,信息和科学技术飞快进步以及从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为了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回应而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科林·鲍尔在会议上作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前10年计划”报告,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应该仅仅是‘需求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来驱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能使社会所有群体的人都能人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人学,它应该为全民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②。这次大会慎重地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当是终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学科的特点,是培养合格创造性劳动力的一种重要教育系统。可以说,当代职业教育应当越来越成为推进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不断加强个体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自主性。
二、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它具有三种内涵:(1)组成国民经济的要素的内容、性质和特点;(2)国民经济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3)国民经济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方式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我们习惯上将经济结构分为生产结构(包括农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业结构、投资结构、商业服务业结构等)、进出口商品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人民生活消费结构、教育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③。因此,教育事业,包括职业教育自身的结构,都是经济结构的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透析二者之间彼此联系、制约和促进的本质与方式,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一)经济结构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纵观职业教育史与人类社会经济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包括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层次结构等问题,均受制于经济结构。
人类经济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复杂与成熟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特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尚未形成结构,社会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因此也不存在职业教育。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功能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中的生产结构不断地分化并定型成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部门,而社会分工的加剧也使社会的职业结构得以确立和发展。伴随着上述经济因素的变化,技术结构也不断成型。但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低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只要附设于手工作坊,即可满足生产力培养的需要,而生产技术的低下也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科技含量的不足。当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成型之后,社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迁使职业教育出现学校化的倾向,专业设置基于产业需要而大大地拓宽,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和协调,科学技术含量日益增加。而且,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上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并日益重视中、高级水平的职业教育。
当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多种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产业中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就业结构中脑力劳动比例的不断增加;技术结构中高新技术比重的日益增加,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等等,都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体系、专业、课程、教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结构的管理者和劳动力,使经济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同样具有能动的作用,表现为职业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使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等发生变化,从而在整体上促使经济结构得以发展变化。当然,这完全要诵过人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中介来实现。可以说,职业教育通过为经济结构的发育提供优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使他们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相吻合,从而使人的意识对经济结构的发育发挥优化的影响,并因此推动经济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转换。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绝非消极地适应,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便证明职业教育本身对于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近现代德国就得益于职业教育这一秘密武器。当它首次设立职业学校时,并不比英、法等国发达,但其在职业教育上的先行,最终使其生产力得以发展。这可以说明,职业教育是动态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要求,并且对其产生能动作用。 三、社会进步
技术,从广义来说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类的技术进步采取渐进和跃进两种方式,并且明显地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即“技术革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技术进步——产业的发展与改造——新兴产业的出现、传统产业的改造、落后产业的淘汰④。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调整和改革自身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即技术进步实际上首先导致知识扩展,使知识更新加速,从而使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对技术与知识的创新,这种变化会使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并导致职业教育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技术传播、扩散和创新又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和与之相伴的教育,因此,良好的职业教育会大大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需要适应技术进步的趋势,培养产业部门需求的人才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部门所需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发生变化,从业者必须不断提高其知识和技术水平,职业教育对此要做出积极而又妥善的回应。
1.职业教育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技术进步不仅使产业技术结构发生变化,也导致了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如核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工程、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和新材料、新能源工程等,这些都促使培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必须向高层次发展。
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构成的持续变化,导致对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术专业人士的需要,甚至在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以及在快速增长的服务部门如广告,也产生了对介于学术性专业人士和手工工人之间的人才类型的需求。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只有零星的高职学校,时至今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提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且使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产业部门的内部培训不断加强。20世纪60年代之后,企业日益重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并且将公司职业培训与工作环境中的学习相结合。如日本广泛开展的企业内培训,是二战后提高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举措。由于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大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设备更新频繁、技术竞争激烈的现代,工人所掌握的技术和技能往往会老化,跟不上新形势。日本通过企业内教育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在企业内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和训练,是以培育新工人、技术员、监督者、管理者、经营者的顺序开始的。其特点有三:一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教育;二是为已就业人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三是将企业内教育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工具”。
(二)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劳动力的部门转移
人类技术进步的趋势总是机器代替人力劳动,因此,技术进步也总是造成在生产规模不变时,生产领域所需要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多余的劳动力需要从该生产领域中转移出去,并且可能会被生产规模扩大的产业部门、新兴的产业部门和其他服务部门所吸收。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劳动力曾经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业部门。当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使一大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从业人员不断从传统产业部门流向新兴产业部门,尤其向知识、信息产业部门转移,这使人们的职业变换、人才流动都变得异常频繁。
从历史发展来说,在农业人口大量向工业部门转移时,职业教育便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并且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和结构。在当代社会,劳动力的转移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比如我国当前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便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中也涉及这一问题。
(三)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
职业教育和培训对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完成;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将教育与企业结合,实现“产学合作”或“产学研合作”来推动这一进程。
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大量培养各级各类劳动者,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这本身对于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与此同时,各职业学校在与企业、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的合作中,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个体而采取“产学合作”和“产学研”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职业学校自身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将职业学校自身的科研力量和科学成果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推广,这对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传播、发展和创新的渠道。
四、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何谓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称为劳动力市场,它是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工人配置于工作岗位。这种配置不仅符合个人的需要,也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行业、职业和地区。因此,为人们未来工作做准备的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社会工作何以能获得,以及人们怎样被配置在这些工作中的原理和现实。
(一)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大量不同种类的产业部门及其子部门的存在,又形成种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第一‘种又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人条件;这里的劳动力与经济的低技术部分联系最紧密;雇主通常找寻那些用最少量的训练便能工作的工人,且不一定存在长期合约;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个人升迁机会极少。而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它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从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技术;市场管理非常严密,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升迁机会多。
(二)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和转业两方面。其间,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为个体进人工作环节做一般性准备;二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组成密切相关。其间,职业教育决定了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
就一级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教育及其资格认定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教育和培训对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职业的向上流动性都有积极影响。这已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事实上成为使劳动力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流动,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推动力。
对以上几个问题的研究说明,社会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异常重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分析。
[注释]
①解战原.当代社会分工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35.
②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述评[DB/OL].http://www.moe.edu.cn/moe—direct/fazhanyjzx/173.htm,1999.
③靳晓黎.经济结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36.
色彩搭配师:“时尚产业家族”新成员
根据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定义,色彩搭配师是运用色彩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色彩搭配与设计、色彩策划与营销、色彩调查与管理、色彩研究与咨询的人员。
色彩搭配师职业在发达国家已相当成熟。日本有近40万名色彩搭配设计师;美国、英国的色彩设计公司都拥有一批专门的色彩设计人员,专业色彩搭配设计师活跃在流通、建筑及环境企划、室内设计、广告和服装设计等行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刘康介绍说,目前我国从事色彩搭配设计的人员约30万,但仍供不应求。我国时尚产业很多企业为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都急需色彩搭配方面的专业人才。设立色彩搭配师这一新职业,可以满足企业的新需求,促进商业企业的新型营销,提高城市与建筑的色彩规划水平。
电子音乐制作师:数字化的音乐制作人
当前,随着多媒体数字产业的飞速发展,音乐与科技的相互渗透迅速向音像出版业、影视业、娱乐业延伸。社会对集音乐创作、演奏、制作于一身,兼懂音乐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电子音乐制作师以计算机等相关设备为主要工具,从事电子音乐创作、录音和制作,可以为广播、影视、广告、动漫、游戏等制作音乐。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等都将多媒体数字艺术产业作为新兴重点产业进行扶持。
目前,我国电子音乐专业人员达十几万人,电子音乐人才成为职场上的“新宠”。但从业人员计算机技术和音乐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市场混乱,严重制约电子音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刘康认为,电子音乐制作师这一新职业的设立,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推动我国电子音乐事业的发展。
劳动关系协调员:促进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是重要、复杂的社会关系,由于缺乏成熟的调控机制,我国劳动争议和违法案件数量近年来持续增长。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即将实施,社会对协调劳动关系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但目前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与之还很不适应。
劳动关系协调员是指从事劳动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管理以及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协调、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工作的人员。目前,我国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人。
据刘康分析,劳动关系协调人员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的最基层承担者,需要具备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沟通与交流技能。设立劳动关系协调员这一新职业,对于增强其解决劳资问题的能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厨政管理师:促进餐饮业转向科学管理
厨政管理师是从事餐饮厨房生产与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餐饮业蓬勃发展。2006年餐饮业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从业人员近两千万人。但目前餐饮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与厨政管理水平较低有密切关系。我国餐饮企业的厨师长、行政总厨约45万人,大多是从厨师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习惯于经验型管理,制约了我国餐饮业的发展。
刘康说,设立厨政管理师这一新职业,制定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开展规范化的培训,目的是为提高厨政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我国餐饮业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品酒师:提高酿酒品质的关键之一
品酒师是应用感官品评技术,评价酒体质量,指导酿酒工艺、贮存和勾调,进行酒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人员。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社会需求;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形成恶性循环本、专科教育到最后一年本应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时间.对前几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但是。我国人事制度和教育制度有差异(人事按年度,教育按学年),一般情况下人才市场安排在每年的11~l2月份.但是学生从10月份就开始人心惶惶这种人事与教育接不上茬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在最后一年心理压力较大.心思不在学业上.多数学生漫无边际的到处找工作,有的甚至认为“再学.找不到工作也没用”。因此.本应是综合提高能力的最后一年.却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和“无头鸟”似的四处乱撞到处找工作由于各种能力缺乏整合.在应聘中往往处于低水平.结果是落得心灰意冷。上述现象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并需要努力寻求方法加以解决,否则今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会越来越走向低谷。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分析
当前有些高校输出的人才社会为什么不认可?是社会人才需求饱和了吗?是用人单位过分挑剔吗?当然不是。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是“渴望”状态.但渴望的是有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嘴比手高的无能之辈。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人才招揽标准:即对专业能力要求不高.而过多地要求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出现企业对毕业生专业能力要求不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传授的技能、知识有过时和不规范现象:另外,还有就是有些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本身的科学技术含量并不高,而更多的可能是社会交往能力(这种单位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也很正常)以上新出现的人才社会需求现象说明。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问题,这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致命因素。
另外。现在中学校园里流行着一种说法“高中拼命,大学休息”。因此。大学生在前两年多数都在消磨时光,而到第三年有所醒悟时却为时已晚.出现了“第一年盲目.第二年茫然。第三年愕然,第四年后悔”的大学校园现象.四年下来没有真正学到为就业起支撑作用的各种能力.导致就业困难。
高校扩招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就业问题.为了应对毕业生日益增加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各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然而,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的职能主要是就业指导和毕业生资料管理等.各高校基本上没有专门研究市场以及市场如何与教学接轨的机构和人员。这将导致市场信息掌握不准确.以及就业指导与教学的脱节。进而会使工作中出现.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而教学部门仍然按照几年前制定的培养方案实旌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滞后于社会需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二、对社会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再认识
(一)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
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社会到底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却很少有人回答准确一般是诸如“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等比较模糊的答案:有些回答则是偏离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主干要求.如.有人通过对不同中、小型个体企业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员工的适应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对那些“能够提升工作质量的职业能力却看得并不重要”!这种所谓的“社会需求”将会导致在校大学生不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过多地注重那些“社会能力”和所谓“情商”的提高。比如.学团部门热衷于搞各项活动,学生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似乎提高了所谓的能力和素质.岂不知这些所谓的能力和素质都属于“外挂”的,而并非内化的能力素质,这些应引起学工部门的注意。这里我们所倡导的重视职业能力,并非不注重“社会能力”和“情商”的培养.而是强调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要协调发展.即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自身的科学发展。
发达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一般是从职业能力角度进行描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只是由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了部分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这些标准是一个上岗的基本标准.较为适合培训,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说并不适合;而国家教育部或各行业又尚未制定真正适合普通高等教育的国家人才标准.只是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规定.具体能力并无界定.这就使得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各高等院校都在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那么这里的“质量”到底指什么?这个质量是否应和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呢?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
按照市场理论,可把大学生就业市场分为当前市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对于这三种市场各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并做到争占当前市场、挖掘潜在市场和开拓未来市场
1.争占当前市场。当前市场即现在就有的市场,是社会当下急需的人才市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主要是占领当前市场。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占领当前市场?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最后一年按照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并强化能力考核过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3个月以上)初步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这样学生到职场应聘才不至于“什么都不会”。
2.挖掘潜在市场。潜在市场是现在有但尚未被发现的市场,需要深人挖掘。潜在市场是隐含着的,一般人发现不了的市场,这种市场一般是由于职业交叉而形成。如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已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但由于体育本身的复杂性.其他专业人员很难做好,因此,诸如体育新闻、体育旅游、体育英语、体育保健、特种文秘等复合型人才便成为热门需求。高校应高度重视这种潜在市场的挖掘.而绝不能抱守着市场已经饱和了的几个传统专业.到头来给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困难。
3.开拓未来市场未来市场是现在没有的市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必然会出现的市场。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更新时间越来越短.老的职业不断被淘汰,科技含量高的新职业不断涌现美国教育部长说过:“六年后最需要的职位.今天都不存在”,而很多今天很热门的专业,以后不会再热。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未来市场的开拓,努力研究社会需求变化.这样开发出的新专业经过3~4年时间的人才培养到时候就正是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三、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和教学改革
(一)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
普通高校在设置与调整专业时.首先要对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状况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要以区域内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以及本地区人才市场对相应层次、规格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决定专业设置.也就是说.专业设置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地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开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专业:又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受教育者的需要考虑,满足学生个人要求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整体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自身条件是否可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另外.当今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新旧职业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在考虑现实需求和条件的同时.要有适度超前的意识,科技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老化的专业,在总量和时序安排上适度超前.以适应未来几年的需求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引起了专业结构调整和职业要求的变化;社会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过程。
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急需和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学校对社会需求做出迅速反应,适时适度地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专业设置灵活也便于学校提高办学效益。但同时还应注意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式就会趋于稳定。专业设置应针对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要求一定的稳定性。教育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也要求专业相对稳定,因为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师资结构、不同的设备要求,一个专业从筹办到初具规模,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至少3~5年才能看出效果;要取得较好的效益.则需要l0年左右的时间,只有使专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办出质量、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和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根据市场的供求法则。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因此须充分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专业设置不仅是学校的个别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学校面临的是区域性大市场.合理设置专业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科学规范地设置专业.遵循局部与全局相协调的原则,能够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可靠性、有效性。学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建立严格、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学校在了解清楚社会需求之后,应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布局.设置相应的专业.要特别慎重对待与周围学校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发挥自身优势,避免恶性竞争。
(二)教学改革要瞄准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教学改革必须与社会需求接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这就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为了适应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要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良好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而并非纯粹的知识。因此,我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必须朝着能力本位的方向转化那些认为“对大学生来说知识最重要”的观点,已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不至于培养“无能之辈”!也才能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科自身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但忽视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往往导致学生学习r大量的知识.却不知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致使“高分低能”这种教学内容严重桎梏着我们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形成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体由于学科的分化,使得许多知识分别归类到不同学科之中进行分类学习,但是,这种内容的分化和分类学习造成学生不易对事物进行整体理解.进而造成实际工作能力低下的现象,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缺陷。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筛选上,一定要紧密结合职业工作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避免空洞和远离实际的理论.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高等教育实现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理念.必须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下功夫。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知识本位理念下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本位教育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整个高等教育正朝着能力本位方向发展.但是作为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却严重滞后.多数教师仍然在沿用那些“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按照能力本位教育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
只有按照以上这些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否则。那种死守传统、原地转圈和闭门造车式的所谓教学改革所培养的人才.必定会使毕业生走入就业的死胡同.我们必须加以摒弃
四、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当前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相对较弱.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做到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为就业服务。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迁移、类化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此能力是指那些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我们所说的综合职业能力与此职业能力有一定的区别。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即在前面所提到的“专业能力”:另一方两是虽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可以迁移、泛化到其他不同职业领域的能力,属“非专业能力”.即“关键能力”(也称“通用能力”)。关键能力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性能力,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征,是对传统的职业能力观的补充和发展,它同专业能力一起构成了综合职业能力的结构框架。
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关键能力超越一般专业能力领域以外.而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纯粹的、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又与完成职业所需要的专业任务密切相关关键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包含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包含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关键能力之所以“关键”在于劳动者应能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交流合作.从而能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从业人员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中,既要强调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团队活动、情景训练、挫折模拟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增强承担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以及主动适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社会,需求,矛盾
一、中等职业教育概述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涵盖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它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城乡一体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内在要求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有技术的工人,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培育产业工人的摇篮。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及原因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有技术的劳动力人数达不到用工单位的需求
1、多种因素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不足
(1)受观念制约,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次等教育”
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其家庭背景相比普高学生处于弱势
现在的社会风气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盛行,中等教育文凭对用人单位来说也不再具有吸引力,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和家长宁愿花大价钱读普通高中,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未来。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体是农民子女和城镇工人家庭子女。这些家庭一般都是低收入家庭。
②高校扩招引导大部分生源流向普高,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形成冲击
扩招以后,很多成绩差的学生都能读大学,激发了不少人读普高的积极性。“重点高中热门楼,普通高中敞门留,职业高中上门求”的顺口溜可见一斑。
(2)部分农村家庭受经济实力制约,大量未成年人过早流入劳动力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
2、企业对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需求大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与社会保障部《2009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图)》报告看,从用人单位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约占总需求人数的50.5%,主要集中在初级工、中级工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43.5%。从供求状况对比看,企业对于高级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和技师(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处于高位,高技能人才依然炙手可热。
表1.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技术等级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人次)
需求比重(%)
与上年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求职人数(人次)
求职比重(%)
与上年相比
求职变化(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年相比供求变化
初级工(职业资格五级)
4021149
19.2
+0.1
4352861
19.0
-0.3
1.38
-
中级工(职业资格四级)
1933518
9.2
-0.8
2055427
9.0
-1.0
1.39
-
高级工(职业资格三级)
715456
3.4
-0.3
640746
2.8
-0.1
1.57
-0.11
技师(职业资格二级)
387341
1.9
-0.2
279535
1.2
-0.1
1.84
-0.17
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
155782
0.7
-0.2
110276
0.5
-0.1
1.86
-0.07
技术员(初级职称)
2197664
10.5
-0.3
2267548
9.9
+0.2
1.42
-0.09
工程师(中级职称)
953068
4.6
-0.2
961770
4.2
+0.1
1.44
-0.13
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
198762
0.9
-0.3
137596
0.6
-0.1
1.90
-0.15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12124897
52.9
+1.4
/
/
无要求
10370561
49.5
+2.1
/
/
/
/
/
合计
20933301
100.0
/
22930656
100.0
/
关键词:社会需求;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扩大社会就业范围、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大前提下逐渐形成体系的,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下已经进入发展低谷期,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更是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例如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技能课程、社会就业渠道等方面都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众所周知,未来我国将进入经济全速、稳定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再仅限于劳动型,而是知识型、劳动型并重并相结合的,因此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所以,我国职业教育体制已经亟需现代化改革,而这种改革还一定要依托于现代的社会需求。本文就依托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改革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1 职业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办学体制单一,教育格局不合理
目前,随着教育体制大环境的变化,国家和政府也逐渐开始放开政策,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建设和管理中来,但由于这一放开政策一直是摸索中进行,放开力度有限,导致职业教育依然依靠国家和政府进行和管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体制单一的弊病。
毫无疑问,体制单一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政府在主导和管理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模式简单,思维僵化,缺乏活力与创新,对社会需求研究不够,导致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要的脱节或落后。同时,由于政府主导体制的单一性,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容易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偏差,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1.2政府管理模式效率低,自主办学不成功
因为国家和政府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创办者和管理者,所以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带有明显的政府管理体制的特点,职业教育院校的领导体制、机构体制也遵循政府的相应体制,这样就为职业教育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管理中,行政意识浓厚、领导意识浓厚、市场管理观念缺失、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学术科研被忽视、工作效率迟缓……等等,都成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也进一步拉大了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距离。
另外,近年来虽然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但在办学政策、行政规范、信息传导、审批途径等方面还不完善,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或阻碍,致使职业教育的社会自主办学发展缓慢,加重了职业教育全面面向社会的难度。
1.3缺乏社会力量投入,经费力量薄弱
职业教育要发展,没有充裕的投资是不行的。自我国开始实行职业教育以来,一直是由国家和政府进行投资兴办的,投资单一,力量薄弱,建设经费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要进行多元化、现代化、社会化发展,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终也只是职业教育原地踏步而已,甚至逐渐因经费不足而萎缩。
因此,职业教育体制单一不仅无法缓解国家在职业教育上的财政压力,而且还阻碍了大量社会资金的融入,最终限制的还是职业教育的发展。
2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市场繁荣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职业教育进一步向现代化、社会化、规模化发展,为了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2.1体制改革为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源于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属于新生教育,没有受到社会和学生的重视,因此在整个教育大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由于教育体制单一落后,政策缺失不合理的影响,职业教育面临着经费严重短缺、生源严重不足、就业严重不顺畅的尴尬局面,特别迫切希望进行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政策规范,以避免进退两难的局势继续下去。
所以,进行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有助于职业教育摆脱在教育大环境里的弱势局面,走出发展困境,从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2体制改革为职业教育带来多元化的办学资源
在以往的职业教育中,由于单一的国家和政府实施主导管理,致使职业教育带有浓郁的政府行政色彩,模式行政化、管理行政化、思维行政化,缺乏创新和活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但是经过体制改革后,职业教育的单一体制被打破,社会资源破茧而入,丰富了办学资源和办学力量,更新了管理理念,加强了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密切联系,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因此,体制改革给职业教育带来多元化的办学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
2.3体制改革为职业教育带来现代化的管理
传统办学体制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管理政府化、行政化、领导化,社会理念和市场意识不足,导致管理陈旧、僵硬,缺乏社会的多元和市场的灵活,职业教育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经过更加科学的体制改革后,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变,办学资源将更加丰富、合理,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管理取代传统的管理,能促使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办学观念、课程知识、就业途径等更好贯彻到职业教育中,有力助推了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更好地契合。
因此,体制改革给职业教育带来现代化的管理,促进了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全面发展。
3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法分析
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不是一项简单、一蹴而就的工作,是需要国家、政府、企业及全体公民长时间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方能祈愿达成的。在改制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指导、约束和监督,还需要依照科学合理的改制程序稳步推进,重点突出,以点及面,逐步完成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
第一、国家和政府制定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制度和办法,逐渐有步骤地突破原有的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办学体制,有选择性地吸取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形成国家、政府、企业多元办学体制,政、企、校横向联合,共同出资,按职能分工合作,坚实踏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第二、在政、企、校多元办学体制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国家和政府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职业教育的管理。遵循市场竞争机制,服从社会需求,学校就是企业,企业也是学校,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发展职业教育。
第三、逐步明确管理权的归属,国家和政府回归到监督和指导的轨道,由新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自主进行职业教育的管理。其中包括人事管理、财政管理、教育管理、招生计划管理、专业设置管理、就业途径管理等多方面,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专权、专项管理的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模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市场繁荣的重要作用,更好把我国职业教育融进我国教育的大体系中,体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同时,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应该依托现代社会需求,迎合现代就业形势,有计划性、可持续性培养出知识型、劳动型、复合型的劳动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牟晖,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9(27):11-13
[2]张惠玲,关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学报(职业教育 版),2003(3):58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社会就业需求; 策略
职业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及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目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已逐步完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与社会就业需求结合地不够紧密,这有悖于职业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初衷。在健康教育及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职业院校体育应突出社会就业需求。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机械地重复。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职业生来说,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是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爱好以及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但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却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的技术与技能,没有考虑培养学生自觉的锻炼意识,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另外,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课程。然而,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与社会就业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基本没有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需要为依据来实施教学,这种现状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如何实现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就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1. 制定切实有效的校本体育教材,充分体现职业性
职业院校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体育教材内容的着眼点,既要加强学生对基本体育知识的学习,又要促进学生的创造学习。教材内容必须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联系,教会学生确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另外,职业院校的体育教材还要充分考虑职业生的体育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对身体锻炼需求的个性差异,在选择教材内容时更加全面地涉及休闲领域和竞技领域的体育项目,体现职业特征和本校特征。
2. 将德育融进体育教学中
职业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没有职业道德是不行的。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更需要德育。而体育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为体育课是开放性教学,在职业院校,比起其他课程,体育课比较轻松,学生比较感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将道德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如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等精神。
3.引导中职生正确地认识竞争
职业生在毕业后大多直接走上社会,从事的工作基本从最基础做起,需要边工作边学习,这样就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职业的特性,在课程中多安排一些竞争类项目,让学生在竞争中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竞争,从而正确地对待竞争,不要在竞争的潮流中迷失自己。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安排一些合作类体育项目,鼓励学生融入集体完成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接力跑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努力完成比赛,增进学生的友谊。
4. 为学生搭建个性的舞台
职业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可能文化成绩不算优秀,但是他们思维活动,个性突出,所以体育教师可以为职业生搭建个性的舞台,多安排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自主参加,发挥学生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日后的工作!
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院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是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劳动者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与社会就业需求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为职业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职业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桂池.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