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10:05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沙・沙河;模式;注意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在地理位置划分上,东部地区在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人才、金融、科技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集团。中部地区结合自身文化资源发挥地方特色,江西景德镇陶瓷、河南少林寺武术、山西和安徽戏曲等民间文化产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西部地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环境、多彩的民族风情等优势使得西部地区有条件发展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虽然存在资金匮乏、技术不够、人才缺失等不足,但是相较于东部和中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2年西安市实施以5引水工程、7湿地、10河流为主的“八水润长安”工程,拟打造以水为主线的生态西安。周至县沙河作为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开始发展生态产业,提出了“沙河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构想,县政府启动了县城新区建设,将沙河规划为新区生态景观核心,分期实施沙河治理改造工程。又以秦岭为背景,突出生态特色以及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意在将其打造成西安周边县城最具魅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和娱乐中心,关中民俗文化和农居文化的体验中心。这种集生态、旅游、文化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可谓独树一帜,既符合了十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以及西安市的整体规划,又能带动周至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谓双赢。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学界对于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主要集中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文化产业模式、政策环境、动力机制、文化市场等几个方面,并作出了先探性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文化传承的内涵与理论的研究。这方面,主要是关于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传承的内容。[1]二是研究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有多种主张,包括促进论、互动论等。[2]三是关于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研究,个例实证是其主要内容,如赵世林,陈桂波等以云南歌舞为着眼点,提出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到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较低的社会发育度,进一步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3]
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做为着眼点,通过实地调研,并运用多种手段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不足以及产生不足的原因,结合周至县沙・沙河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探讨文化产业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陕西省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陕西省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
一、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开发现状概说
沙・沙河景区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景区发展的现状如下:
1、周至县沙・沙河现阶段发展呈现的特点
第一,水无处不在。景区依托沙河发挥水资源优势,旨在建立一个以水系景观为核心的主题公园,相应的设有喷泉、瀑布、流水等景观,不仅增添了旅游娱乐的趣味性,也满足了游客的亲水情结。
第二,民俗民居等怀旧景观。建设关中农居院落文化节点有很多,大多是复原关中地区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关中农家建筑、其中摆设各种农具和家具,有手推磨、碌碌井、铡草刀等。既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又成为互动性极强的怀旧景观,方便游客了解关中民俗文化、农居文化。
第三,多样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沙・沙河景区的主体沙河是发源于秦岭骆峪的一条古河,原名为骆河,下游流入黑河,是史记中有记载的一条河流,养育了包括老子李耳、财神赵公明、文字之祖仓颉、儒学大师李J等历史名人,更是诞生了汉武寻仙、白居易写长恨歌等历史典故,周至县以世界级非遗项目集贤鼓乐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周至县政府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密切关注开况,县长杨向喜定期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发展方向,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这种将文化、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成全开放式的生态湿地公园的做法也吸引了陕西省其他县市到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借鉴经验。但是景区目前还是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完全建成,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显现出来,我们通过景区的游客调查、采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2、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其存在的不足
我们在沙・沙河景区调查了120余位游客,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年龄层的分布为16-25岁占33.3%,25-35岁占30%,45岁以上占16.67%。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他们对景区的整体感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等自然景观,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人文景观方面。
自然景观。沙・沙河景区拟在打造成具有生态水景的旅游胜地,游客们来到沙河主要目的也是想要体验流水与亲近自然。在调查中,大部分的游客都觉得景区的绿色覆盖率高,整体环境好,能够体验到区别于城市的绿树流水。但是仍有13.33%的游客提出要加强景区的景观建设,还提出河道内的设施较少,沙河的水质不够清澈有待改善。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现在沙河河道内,设有具有关色的游船,但是游客对其兴趣并不是很大,除了物价的原因,我们认为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开发的河水流动性不是很强,大多是与上游正在建设茶坊消费区有关,下游的河流还在开发中,两岸的绿植都还没有发挥其作用,因此游客的满意度会有所降低。
基础设施。在调查中有78.33%的游客都是通过自驾的方式来到景区,其中有一些游客反映停车场过小,还有16.67%的游客提出交通设施需要改善。20%的游客认为饮食物价过高,饮食没有特色,餐饮环境较差。10%的游客认为住宿条件有待提高。可以看出,现在的沙・沙河景区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对交通条件不满意的人群集中在16-25岁这一年龄层,他们大多坐旅游客车来到景区,可能会消耗很长的时间,从而降低满意度。现在景区的饮食主要是在露天的餐桌,吃的大多在各个景区都会有的面食,缺乏一些周至县特有的饮食,因此游客用餐体验会打折扣。另外,在4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他们提出,景区的斜坡较少,老年人游览的时候会不方便。
人文景观。调查中,51.67%的游客不止一次来过景区,在这些人群中,56.67%的游客认为景区的变化是民俗项目更加丰富,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而初次来到景区的游客提出,景区还需要加强人文景观的建设,可以见得,沙・沙河景区的人文景观正在逐步建设,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沙・沙河景区拟在建设三类建筑,分为临街小商铺、四合院、二层商铺,其中临街小商铺已经建成,四合院和二层商铺正在建设中,相信随着建筑的丰富,景区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也会得到改善。
从以上方面中可以看出,游客在景区内对于生态、旅游、文化三方面的体验有赞美但也有不满意之处,在游客的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景区呈现出来的状态与最初的规划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景区的发展初衷和发展规划以及实际情况,依据政府对景区的调研情况,对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周至县沙・沙河景区开发的定位是突出生态特色以及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将生态、旅游、文化三种要素结合,从而推动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文化三者在产业模式中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实现良好的结合,才能实现产业的成功开发。其中,生态部分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外在体验,吸引游客来到景区,文化部分为游客提供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让游客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景区,体会当地的文化。这两部分的完美结合才能加深游客对景区的整体印象,促进景区旅游的长远发展。沙河在开发前曾污水横流,到处堆满垃圾,现在的景区内生态环境较开发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从游客们的满意度中也可以看出,环境的优美是吸引他们来到景区的主要动因。但是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短,说明景区的文化影响力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这对景区的持续性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成功案例,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对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成功案例借鉴
在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其发展文化产业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一是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二是把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建立蒙古族民间手工艺品景区、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等。三是突出旅游当中的文化体验,发展“牧家乐”,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牧区文化。该旗又利用区位优势把文化产业向外拓展,将自身的景点景区与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包头,邻近的陕西省榆林市等地的经典景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条线路来吸引外来消费群体。可以看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到一个发展亮点是十分关键的,伊金霍洛旗文化产业的亮点就是全方位的草原文化体验,包括牧区文化、民俗文化等,以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最后向外发展成区域优势,形成了全面地发展。同样的,周至县沙・沙河景区对自身的定位是生态与民俗的结合,景区中的关中民居以及周至县特有的集贤鼓乐等非遗项目都是其发展的亮点,结合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这些民俗文化,不仅能够解决游客滞留周期短的问题,还能够进行文化传承,提高周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景区的发展。
2、周至县沙・沙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省、市、县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县作为一个行政单位,要想顺应局势发展文化产业,更多的是开发自身独有的民俗文化,并在过程中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周至县作为众多县域之一,也不例外。在发展沙・沙河景区之初,就拟发展民俗文化,所以景区内建造了大量的关中民居,如何利用这些关中民居,如何将民居与民俗巧妙地结合,形成周至县沙・沙河景区特有的亮点是影响景区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对周至县沙・沙河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来自外省的游客很少,大部分都是来自西安、咸阳以及本地的游客,因此,景区要想长期发展就要发挥周至县优越的地理优势,改善交通条件,要为自驾游客提供充足的车位,为外地的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公交、客车服务。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之后,他们提出,经常会有人询问沙・沙河景区怎么走,说明景区仍需要加强标识性和导视性建筑的建设。
其次,在餐饮方面,或许可以和关中民居结合,在民居中增设餐桌,这样既可以缓解露天餐饮带来的拥挤、不卫生等问题,同时可以在民居中提供特色小吃,让游客更真切的体验民风民俗。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25%的游客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本景区,可见在以后的宣传中,应加强在互联网以及手机App上的推广,这样才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景区感受关中文化和特有的民俗文化。
再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5%的游客只花费半天游览景区,这一从侧面反映景区的娱乐设施等并没有发挥其优势,游客短暂的停留可能不会对景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可以将摆设性的磨盘、织布机改设成磨盘体验区、织布机体验区等等,能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当地的文化。开设一些专题栏,或在景区休息区内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这样既可以供游客休息,也可以使得游客了解到沙河的文化渊源,更好地了解周至县的历史,如此提高景区的影响力。
最后,2016年3月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桂在对沙・沙河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之后指出,非遗展演能让游客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记得住乡愁。周至县沙・沙河景区拟在打造成关中民俗文化,在周至有省级非遗项目牛斗虎,国家级非遗项目集贤古乐,这些都是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加强非遗项目的展示,不仅能够进行文化传承,还会提高景区的文化知名度,促进景区的发展。
3、文化产业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周至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周至县政府对景区开发的大力支持,景区也在逐步的发展,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其他县域文化产业模式的开发仍有一些借鉴意义。我们通过对周至县沙・沙河景区的整体分析,总结了几点文化产业模式开发中普遍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今后其他县域以及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政府的支持,机制体制的完善。周至县政府在对沙・沙河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发挥各自职能。当前的中国行政体制在中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主要部门有、文化部、广电局等,地方上,各省、区、市委宣传部中多设有文化产业办公室,各省区政府中设有文化厅等等指导本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些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应尽力协调相关的文化机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的开发以及文化的传承与人关系密切。现阶段在文化产业领域,人才结构中需要更加注重商业能力的培养。只有加强有关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培养一批精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的持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并且,应加强人才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和持续发展。
最后,利用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现在的文化旅游在全国各地兴起,如果没有创新,游客只来一次就不会再来了,这样无疑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开发前期确定一个特色,在原有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消费内容,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三、文化传承模式下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
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问题是总量和规模小,供需不平衡,资源优势较为分散并且定位不清晰,区域特色不明显,发展模式和战略趋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限制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区域特色和定位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文化资源而定,对文化的开发亦是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对于当地的文化保护、经济发展以及全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但是不同的地域风格迥异而且分布较为不均,对文化产业模式的研究要求多样化,更好的发挥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发展特色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凝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能在此之下得到良好的传承,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文化产品不足和供需矛盾的现实境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逐渐的减少国外文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额,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和谐关系的形成。
【注 释】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2002(3)10-16;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46-50;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1)23-28.
[2] 洪瑶.当传统文化搭上产业快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3)74-76;杜开林、赵欢春.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1(2)164-168.
[3] 赵世林、陈桂波.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云南歌舞演出产业[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54-57.
1、明确中心,辐射周边,纵向深度发展乡村旅游。在确立村寨为基础的类型丰富、层次多样、以点带面、辐射全州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总体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黔西南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均宜明确每一区域的主体村寨,以一个中心为“点”,辐射周边主要村寨,(见表1)。让游客醉在民族风情之中、醉在田园风光之中。春天可以去踏青,夏天可以去避暑,秋天可以去采摘,冬天可以去过年。
2、整合州内旅游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在全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打破区域界线,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跨乡、跨镇、跨村寨,只以旅游集群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州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重点把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以民俗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为支撑,围绕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经过整合州内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一是以万峰林、马岭河峡谷、双乳峰三个国家4A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以中心村寨纳灰村、绿荫村、鲤鱼坝苗族风情村、打凼村、纳孔村、三宝彝寨乡、龙吟镇、岩架镇洛凡村、卡法村为轴心,南龙古寨,泥凼石林,冷冻村,间歇泉,楼纳,三家寨,放马坪,坝盘,香车河堡,三岔河,三道沟,弯田,朗寨,卡塘,板其,夯达,乐旺,桑达等为辐射区域等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努力挖掘望谟卡法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晴隆二十四道拐等为代表的抗战之旅和南明皇宫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体验型旅游区。
3、纵横交错,开放求智,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纵向以主体村寨为中心,辐射周边主要村寨,深度发展乡村旅游;横向整合州内旅游资源,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乡、跨镇、跨村寨,以旅游区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使得整个黔西南州内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纵横交错,形成规模大、档次高、文化深、观赏强、参与广的民俗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构建起以绿色喀斯特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投入促进大跨越。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是:项目带动,整体推动,跨越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下大力气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千方百计多抓大项目、快上大项目,特别是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引一企而百企至,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黔西南州近五年(2008年—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比较(见表2)与2011年、2012年生产构成(见图2)就充分说明了大力发展三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必要性。
二、塑造民俗节日核心,构建阶梯旅游开发模式
1、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必要性(1)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民俗生态旅游在国内及省内的同质性竞争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民俗生态旅游需要塑造民俗节日这个民俗文化的核心。民俗生态旅游推荐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买的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开发过程中就需要物质与精神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表现。黔西南民俗发生态旅游只有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发具有独特性和鲜明个性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开拓视野、娱乐身心,提高修养的要求。众所周知,旅游就是玩山玩水玩文化。以兴义市为例,以上、中、下纳灰布依古寨为中心,依托着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地方”万峰林景区和“天沟地缝”马岭河景区,还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大型景区的资源与市场优势。虽然带动了周边村寨如南龙古寨、冷洞村等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但是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却没有让兴义的旅游市场“火”起来。而近邻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每年要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西双版纳、墨江哈尼太阳节、马关苗族花山节、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等节日更是把云南的旅游业推到了顶峰。不可否认,节日文化助推是重要的原因。(2)黔西南各民族的民俗节日众多。节日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风情多彩。因此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但是一年十二个月,从正月到腊月,365天,不敢说天天有节庆日,但几乎月月有节庆日,甚至有一天几个地方有节庆,几个不同名称、不同习俗的节庆(或因民族、或因地域所致)的热闹场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加以策划、开发,以举办隆重的、多彩的节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强横向联合,加速把民族节日风情连成一线,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民族节日串联起来、发挥民族节日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定能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加消费的拉动力,必能推动黔西南旅游业的大发展。见表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俗节庆一览表》。(3)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推进,许多民族节日渐渐淡化,甚至被城市化生活所淹没。如果将民族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来开发和培育,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继承传统节日;既能繁荣民族文化,又能拉动经济发展。①彰显个性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品牌的灵魂。黔西南只有通过加强品牌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培育本土文化,才能增加文化底蕴,彰显个性特色。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任何传统文化,只有具有存在的价值,才会得到传承,才会得到发展。民族节日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开发力度,促进其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吸引大众参与,形成节日经济,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促进民族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具体措施一是以政府主导为龙头,让独具特色的周期性的一年一度的地域性的民俗节日旅游与长期性的民俗生态观光旅游相辅相成,从而带动商业、餐饮、金融、文化、娱乐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我州的旅游品味,突出地方优势,带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已有多个县市成功举办了多届民俗节庆活动,兴仁举办了十三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贞丰举办了六届“二月二”苗族走亲节、十一届“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望谟举办了三届“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等。二是以民族节庆为名,意在节外。通过节庆活动,让游客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味觉上真实、自然、直观地感受异地风情——“赏自然景”、“观民俗情”、“享田园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民俗节庆的无雷同性,必将增加人气,发挥品牌效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大的商机。三是以节庆内容为依托,以节日为载体,发展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如,把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三月三布依族、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荷花节(时令)、桃花节(时令)、春茶节(时令)、漂流节(体育)等民族、时令、赛事节日作为重点,发展以民族节日、庆典、仪式、民俗体育运动等构成的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四是重点将布依“八音坐唱”、“傩祭祀”、“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查白歌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建设成为优秀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路线,使黔西南州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黔滇桂三省(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把民俗生态旅游培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
3、以民俗节日为核心,构建阶梯旅游模式在一个中心村寨,数个主体村寨,民俗节日为核心的框架下,有重点、有主次、全方位地开发、发掘黔西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展以布依族文化为主,苗族文化为辅、其他民族文化兼顾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及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民俗体育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生态型复合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在黔西南构建“观光型——体验型——康体型——度假型”呈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见图3《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1)民俗观光型旅游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基本层次为民俗观光型旅游。这是基于观光旅游在旅游层次上属于旅游的原始形态。让旅游者通过欣赏黔西南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萌生旅游动机,得到美的享受,收获愉快的心情和休闲时光。虽然观光的内容、形式和设施相对简单,但参与人员具有大众性、广泛性,游客停留时间短易于接待。所以观光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永不落的太阳”。(2)民俗体验型旅游观光游能满足大部分游客“最少时间内到最多地方”的要求,但少部分游客崇尚深度旅游,不愿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美化的旅游经历。因此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二层次为民俗体验型旅游。其原则是体验内容、方式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满足其追求个性的需求。一是民俗节日体验,二是田园生活体验、三是主题体验。①民俗节日体验,前文已详述,这里不再赘述。②田园生活体验。结合黔西南州情,田园生活体验的雏形就是“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农村去住农家院,到田野里摘菜、果园里采果,吃农家菜、过农家节从而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真正的乡村游不是到操着一口乡音的农家吃一顿简单的地道的农家饭菜,打几圈麻将,喝几口酒,吹几句牛,而应该是一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以黔西南州为例,自2003年9月兴义市纳灰村第一家农家乐开业,截至2011年12月全州共有3个知名“农家乐”特色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点64个,“农家乐”经营户962家。仅2012年上半年全州农家乐接待游客158万人次,营业收入3657万元。农家乐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喜爱。③主题体验。鲜明的主题能在真实的体验环境中,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享受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使之留下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如浙江杭州有“印象西湖”,广西桂林阳朔有“印象刘三姐”,让游客在专题的精彩表演中对当地文化受到更真切的感染,得到更真实的体验。而黔西南现状:兴义万峰林的“布依八音坐唱”,兴仁鲤鱼坝苗寨的“板凳舞”、婚俗表演,贞丰双乳峰景区的“民族风情表演及篝火狂欢”等虽带有主题体验的成分,但还流于简单化,应再做深度挖掘。这样,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3)民俗康体型旅游康体型旅游是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泛旅游的概念。它是在欣赏美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之余,游客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三层次就是民俗康体型旅游。一是徒步旅游,二是骑行旅游;三是漂流旅游。这三种康体型旅游或是自发的、或是组织的,不论在州内州外都有一定影响。政府也予与了支持,如兴义的万峰林、丰都大道、西南环线等都专门设置了骑行线、徒步大道等,马岭河峡谷则有专门的漂流项目,并成功举办多届“马岭河峡谷漂流暨万峰林旅游节”。(4)民俗度假型旅游度假型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集观光、体验、康体为一体,强调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黔西南的康体型旅游主要是指由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提供的与康乐、健身、休闲疗养、度假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食、住、行、玩)。以兴义赵庄戴斯度度假村、贞丰双乳峰景区为代表。
三、引入IMC,确立城市品牌
1、引入IMCIMC即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传播营销方式,其核心是由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现在的“请注意消费者”。基于IMC理论,为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黔西南州要大力挖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有力措施,深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地拓展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
2、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1)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景区景点,常年都有布依族、苗族民族民间歌舞演出。双乳峰景区集中展示古法造纸、制陶技艺,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的民族文化。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如州民族歌舞剧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大型布依族民族原生态舞剧《利悠热谐谐》荣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苗族史诗歌舞剧《盛世苗家》,给游客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2)依托全州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整合黔西南州已经或即将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资源,开展影视营销。如《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云下的日子》、《幸存日》、《二十四道拐》、《受降何应钦》《泡桐花》等,有计划地在知名电视台公映,开展影视营销,提高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向省内外、国内外力推本土民间音乐舞蹈,使之成为一张张“名片”,达到宣传黔西南民俗风情。民族原生态歌舞独具的观瞻性、娱乐性,易引起观众的求异、求知、求同的心理,从而实现推介民俗生态旅游的目的。如晴隆“阿妹戚托”,这个已有500年以上历史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全靠彝家姑娘心灵感应跳出的整齐舞步。它用12种全部来源于生产生活、代表不同意思的基本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要敬老爱幼、勤劳节俭,家道才能兴旺,日子才会红红火火。传达了浓浓的姐妹情谊,向即将出嫁的姐妹表达祝愿。
4、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其中不乏跟节庆有关的民间文学),并出版成册、成书,使之成为宣传黔西南民俗文化的又一名片。黔西南属古夜郎、牂牁之地,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丰腴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于自然界进行各种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这些民间文学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俗节日活动的文脉。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黔西南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等级低,通信落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民俗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改变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吃、住、行、游、购、娱乐”六大要素整体推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建设。
1.“吃”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要保证游客来到黔西南,吃到具有地方的特色的“布依碗”、“九缸钵”、“兴义老杠子面”、羊肉粉等,吃饱、吃好、吃干净。
2.“住”。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乡村客栈到星级酒店,让游客住得舒适、安心。
3.“行”要方便。陆运、空运、水运还是景区交通要便利,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4.“游”是核心。让游客切实感到旅游的中心就是邂逅一处风景、一种生活方式,给自己一种全新的体验。
5.“购”是乐趣。异地他乡购物是一种乐趣,要让游客买到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可自用,也可送他人。
6.“娱乐”是人之常情。要让游客有一些当地喜闻乐见的、自己又没玩过的项目可供娱乐。
五、全力开发民俗文化产业
黔西南民俗文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应本着在开发中传承,传承中开发的理念,突出重点,并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全力开发,收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收益双赢的效果。
1.开发一批相关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中节日经济,使之产业化,形成以“行、游、住、食、购、娱”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开发民族特色小吃、特色饮食、地方特产等饮食业和食品加工业,让外来游客参加节庆活动的同时,品尝地方美食,感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二是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首饰、鞋、包、刺绣、领带等精美服饰和旅游工艺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三是开发一批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小品、戏剧,为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出版一批反映民族节日的影视作品、画册、光碟、诗歌集、散文集、民间文学集,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风情,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2.建立一套相关机制。民族文化要传承与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机制。一是资金保障机制。政府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将民族文化的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融资计划,确保资金的充裕。二是人才支撑机制。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个人都可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激励优秀人才投入民俗文化的研究、策划与开发,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投资激励机制。建立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激励机制,招商引资投入开发。
[关键词]校园经济;休闲文化产业;大学生消费观
[DOI]10.13939/ki.zgsc.2016.24.051
1 前 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自我享受的重要场所,也代表着一种氛围文化和追求。[1]对于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校园而言,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其稳定、合理的价值观尚未正式定型,休闲理念和休闲方式的可塑性较大。他们在校园内构筑的休闲消费往往反映出特有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休闲消费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它已内化到大学生思想、行为过程的始终。他们的消费观念对高校周边甚至未来社会休闲文化商业市场开发和运营都有很大的向导意义。
2 当代大学生消费倾向研究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以及自身身体素质、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展现出其独立的休闲理念和休闲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能力、结构、消费观念等,以最客观的调研结果来呈现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整体并且有依据地把握大学生消费特点,得出了以下结论。
2.1 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一定消费能力
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主要集中在800~1000元,所占比例为39.06%,甚至还有5.74%为2000元以上;除了正常花费,每月可支配花费主要集中在300~500元,占了44.41%。
从每月生活费和每月可支配收入这两组数据中,可以发现,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是比较可观的,校园是一个具有一定潜力的市场平台,高校周边的商业开发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需求。
2.2 休闲娱乐类消费对于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具有一定市场需求
我们将大家日常消费中所涉及的内容列举了出来,包括伙食费、交通及通信费、购物、交际情感维系、学习费用、个人兴趣爱好消费,然后让大家按照比例进行排序,排序前后以高低分数计入统计。
购物、交际情感维系消费在大学生日常消费中所占比例排到了第二、三位,即仅次于必须消费伙食费之后,个人兴趣爱好等消费在日常消费支出中占据一定比例,可见高校周边休闲文化产业作为校园生活的补充与丰富,是学习、聚会、交流、休闲的理想之地,有着强大而稳定的消费力。
3 高校校园休闲文化的特点
3.1 高校休闲文化消费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得以体现
校园本身的背景氛围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消费行为的产生。每一项消费行为背后都会有一定的原因导向,为此我们做了关于消费原因的调查。从调研校园背景文化开始,让大家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各种文化氛围打分。通过交叉分析法,可以发现各个学校的社团活动氛围所获得分数都比较高,培正学生这一方面的打分也是最高的;学习氛围一本类打的分数普通偏高,其他类学校分数参差不齐,不过差距不大,由于涉及图表多,不一一呈现。另外,我们也对广州的两所高校――广东培正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两座高校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两所学校有很大的文化性格区别,这也使得校园周边经济消费呈现比较明显的高低。培正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得培正学子性格偏活跃,加上特有的社团文化传统,使得培正校园周边休闲文化消费的内容比华广丰富,商业氛围也比较活跃。休闲是我们的存在状态、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2]所谓高校校园休闲文化,其实就是指在高校校园特有的环境下,大学生们在完成日常学习、工作之余从事的带有一定精神内涵的休闲行为所构筑的文化氛围,其实质是大学生现实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所以校园本身的背景氛围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家的性格和观念及消费行为的产生。
3.2 高校休闲文化更加关注情感共鸣
冲动消费行为背后原因调查中,可以发现个人喜好、新颖创新喜欢尝试、促销活动、朋友介绍四个方面占据比较大的比例;而感受到美好消费体验的原因调查中,44.6%比例选择个人喜好得到满足,其他选项比例均匀。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生消费群的消费特点,比较注重个人情感、个人喜好,有独立的消费观念,喜欢新鲜尝试,说明高校休闲文化侧重顾客人文精神和情感价值,以学生思维状态来理解学生消费需求。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3.0提出“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3]高校校园休闲文化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精神层面的诉求,关注情感共鸣,这既是由高校校园休闲文化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由大学生个人成长的特殊阶段性所决定的。
3.3 高校休闲文化消费渠道是与时俱进的
关于对高校学生线上与线下消费行为情况的调查,同时也对选择线下消费做了原因了解,选择日常消费中线下消费所占比例大的人数为总人数的54.69%,选择线上为45.31%。虽然选择线下所占据的人数比例较大,但线上45.31%的大比例数字也是需要我们引起关注的。而大学生选择线上消费的原因倾向于方便、选择多样,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行为比较容易接受并且倾向新鲜多样化消费方式,电脑、手机等互联网应用在其日常生活中使用率非常高,这也提醒我们高校休闲经济是与时俱进的、紧跟潮流的。
4 高校休闲文化产业的运营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将其运用到高校休闲文化产业经营中来,制定新经营方案如下。
第一,重新装修:打造更好的娱乐环境。装修设计方面采用照片墙、留言墙,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校园场景图片展示,运用场景思维,拉近与消费群体的距离。留言墙的设计,可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与情感交流。
第二,传单等纸媒传播方式的运用:“有也”是一本成熟的培正商家宣传手册,培正新生入学前人手一本。投入一定宣传费用,拿下其最好版面,以“培正第一家KTV”为宣传点,将原点信息第一时间覆盖到新生群体中,在新生群体中形成“培正有家KTV叫原点,在培正唱K去原点”的意识。
第三,本土化特色宣传:培正多社团,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喜欢团体活动,有“换届”“庆功”的传统,结合本土特点,与社团等群体的组织者搞好关系,通过提供团体优惠等,实现团队人群到达,营造原点KTV热闹、朝气蓬勃的氛围。
第四,合作宣传:与社团进行友好合作,通过提供一定社团活动赞助费等方式,加入社团活动中,提高知名度和宣传力度。
第五,微信宣传: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也可以搞特色活动进行宣传,比如原点的“1元欢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宣传的文字描述要有吸引力,能入学生眼球,确保他们第一眼看到就想进来了解。
第六,节假日宣传:节假日是商家营销宣传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可以通过节假日特点,切入原点文化,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原点。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找了大一晚自修下课时间,随机访问“是否知道原点KTV”这个问题,被访问学生中,高达80%的学生表示知道,说明前期广告手册宣传及陆陆续续的社团活动合作宣传有了明显效果。作为培正第一家KTV,并且是由培正学生自己创立,对比其他商家,原点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文化,覆盖范围已经很广,加上对新生的宣传,可以说基本覆盖了培正的每一个角落。另外,通过与社团等团队的关系营销,团队优惠措施等方式,基本每个月都能拉到至少一张大单,以此保证每月的营业收入。最后微信平台的运用也取得较好效果,微信上各种营销活动的举办取得很好的宣传及人群到达,例如“原点1元欢唱”,转发朋友圈即可享1元房费的活动很好的效果,活动的两周内,天天爆满,给原点带来前所未有的人气,由于KTV必定会附带酒水消费,所以活动两周内在没有任何亏损还有少许盈利,即不花钱营销,实现了朋友圈到处是“原点1元欢唱”的转发信息,原点微信公众号粉丝也呈倍数在增长。
5 研究总结
大学生是一群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对休闲文化类消费又具有一定需求的群体,高校休闲文化产业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而大学生消费观念由于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精神消费需求较高,并且其稳定、合理的价值观尚未正式定型,休闲理念和休闲方式的可塑性较大,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通过周边商家考察,再加上自身实践经验,发现要把高校休闲文化产业经营好,需要运营模式上的创新。这就要求商家在保证自身质量前提外,还要抓住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特性,如喜欢尝鲜、喜欢创新、追求个性,同时也有从众攀比心理。操作手法包括高校周边KTV行业的各类节假日宣传促销、餐饮业平板自动点餐模式,还有被玩坏的各种微信宣传玩法等,均是抓住消费群体的特性及消费倾向,以营销内容创新、传播沟方式创新等去征服目标受众,形成良好的口碑,造就知名度。要尽量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既要做到让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方式具有现实的生活性,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彰显文化精神和内在底蕴。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马惠娣.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0):68-73.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革命3.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吴承忠.国外休闲经济发展与公共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一)缺少专业人才开发水平较低
文化产业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需要有相关学识的人进行专业角度的分析规划,从人数上看,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从业人员总量比较小,尽管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人,但目前全省少数民族文化从业人员(含业余)仅有2173人,这样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而且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全省范围内,除了本民族人员外,能精通该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少之甚少,而且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也不能很好掌握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精髓,所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让人担忧。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本土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很多都“孔雀东南飞”,而外部的文化人才出于收入、待遇、发展前途等方面的考虑,大都不愿意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目前,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引导市场需求的高端创意产业人才,以及熟悉文化产业管理同时又具备相关市场营销、融资、企业运作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二)形成产业链以求长远发展
文化产业化大体包括三个层面:文化产品丰富阶段、文化企业林立阶段、文化产业形成阶段,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来说,其仍然处于第一阶段,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多种形式生产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并使产品逐渐丰富起来,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行业大都处于一种单打独斗的状态,民族工艺品生产,民族歌舞演艺,民族文学作品出版等,大都各自为政,各个行业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与合作,而实际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可以相互结成战略联盟关系链,即文化产业链!通过文化产业链,一个文化产品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
二、结语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发展背景综述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一区三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宽广的文化空间、国家的政策支持及紧密的区域联系,为该区域宗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发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其中提出了“西安大慈恩寺—宝鸡法门寺—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宗教旅游走廊”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西部旅游名胜、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旅游经济效益方面,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旅游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及旅游业收入成倍增加,并呈现出从政府主办向市场化运作、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宗教旅游城市向城市宗教旅游转变的良好态势。
在品牌战略形成方面,西安市以明确的主题、鲜明的标识和简洁、个性化的口号及系列策划活动和营销的多元组合,已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的旅游大市,并开始带动周边省市区的协作发展、互利共赢。
在客源市场构成方面,随着关中—天水地区各宗教旅游景点知名度的提高,游客由过去以中、长线旅游观光为主的团队加散客占主要比例,变为会务、商务、休闲度假、康体健身和旅游观光等短、中、长线多种形式同步增长的团队、散客、自驾车等多类游客共同组成,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宗教旅游服务方面,经济区内各主要城市环境优化工程取得成效。旅游交通服务日趋便捷的同时,结合了地方宗教文化特点,给旅游服务增添了人性化和神秘性的色彩,吸引着更多的海内外游人前往领略关中—天水地区的文化景观。
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制约产业联动规模;产业结构单一,不适应现代旅游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业整体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业管理体制不顺,经营理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1)政企联动模式——政府采取政策支持、制定中长期规划、拨付启动资金等方式,鼓励专业性的开发公司对文化产业点进行开发和运营。
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这种固有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宗教旅游市场的发展要求。采取由民间企业投资、市场化运营的社区模式,将会为宗教文化开发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2)生旅互促模式——以旅游产业为先导促进生态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将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的开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经济区内的崆峒山,既是将优美恬淡的自然风光与博大精深的儒、释、道三种宗教文化紧密结合,使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的过程中深化对宗教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3)文旅联动模式——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整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合力,联动发展。
全面整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带动效益的旅游文化产业,如藏传佛教文化、丝路文化,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特有的裕固名族风情等民族风情资源,以打造“文化旅游”为重点,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化进程。
(4)交旅联动模式——以旅游促交通,以交通带旅游,形成联动,促进“大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一些国家级、世界级的重点景区,可以开辟旅游专线,增加旅游交通专用豪华车辆,以旅游景区的开发带动交通,反过来利用交通的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旅游业与交通业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大旅游”产业模式。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展望
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多个重要宗教文化产业的走访调查和深入分析后,我们总结出了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化+旅游+城市”。具体地说就是要挖掘这片土地的宗教文化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国际化手段,通过大项目带动战略,把这种宗教旅游资源通过文化演绎、文化创意的方式转化为文化产品。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14-02
黄河三角洲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调整的重点行业及其模式如下。
一、文化旅游业及其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为点轴开发―市场主导―产业互动―政府支持。
这一模式的含义是:
1.点轴开发:以相对集中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建立旅游的增长极区域,以此为增长点,以相应区域之间的交通线路为轴,组成区域产业的点轴发展模式。黄河三角洲已具备这样的条件。
2.产业开发模式:黄河口与湿地是自然人文特色,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是休闲娱乐特色,时家村是戏剧文化特色,垦利是红色文化,利津是历史文化,遍布黄河三角洲的石油工业的地理景观和科技文化,可以同时开发。
3.市场主导模式:以相应的区域资源为基础,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组建文化旅游公司,先以旅游业为先导,再创立相关文化旅游产品为辅助,鼓励其他产业企业与文化旅游企业实行资金互动、管理互动、人力资源互动,促进开发。
4.政府支持和创造环境条件:政府提供市场环境和政策的支持,继续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二、演艺产业及其发展模式
黄河三角洲的吕剧与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演艺业发展不尽人意,在于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市场化程度低。演艺业发展的模式为:市场引导―公司运作―政府协调。
1.市场引导:演艺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群众口味,考虑本地与外地的消费承受能力。古今中外的演艺业处在文化产业的中心地位,对演艺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问题应予以重视。演出市场如果仍然以政府推动为主,产业化效果就会滞后。
2.突出公司运作机制:实现演艺市场经营主体公司化和品牌化运作。目前,演艺团体和剧团要转变传统体制,借鉴公司化管理和产业化运作、集团化运作的经验,以项目和资产为纽带,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的方式,以公司化为突破口,以国内外文化市场为目标,组建演出公司,建立创作基地和创作人才队伍,借助演出产品制和广告公司推向市场。
3.政府协调功能要充分发挥:吕剧和演艺资源仅是一个基础,从资源到支柱产业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就是需要一个产业发展平台,才能形成经济效益。政府推动演艺业的体制改革,急需政策的支持。同时,政府用财税、税收、工商、投资、融资的优惠政策构建宽松的环境,保证演艺业的体制改革。政府还要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和创作基金,提供的经费保障。该模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演艺团体管理体制要快速进行;(2)演艺业要组建产业公司,产权问题仍是核心;(3)引进演艺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培育。
三、影视产业及其发展模式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水平。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是规模较小,处在起步阶段。根据黄河三角洲影视产业的特点,确立的模式为:以电视产业为龙头―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数字化支撑。
1.以电视产业为龙头:以电视产业为龙头和支柱,尽快实现电视产业的经营转型,在继续保持广告经营持续增长的同时,可开展付费电视,扩大电视节目和资源开发。
2.市场化运作:电视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在保持电视的媒介宣传属性的同时,一是实行制播分离,把教育类、故事类、行业类的节目分离出来。二是国家政策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分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除新闻宣传类的节目外,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影视剧制作类组建公司,实行两权分离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培育发展广播电视产业集团。鼓励国内其他集团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经营性公司。扩大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类以外的影视剧和娱乐类节目制作,也允许境外机构进入。电视产业内的转制企业单位,在确保控股的条件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的节目和电视剧的经营企业经批准可以上市融资。三是改建电影院,组建院线一体。
3.公司化管理:影视产业要扶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群,由他们辐射和带动规模提高。在中小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之间,要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关系。加强产业的中间层次,促进影视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比如音像业、演出业、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其次,借鉴影视行业的发展经验,大力开拓动漫片的播出市场。开拓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走向国内和国外市场。
4.数字化支撑:广播电视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近十年的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光传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为电视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008年,我国已宣布用数字方式传送奥运会的实况,数字电视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预计市场价值有4 000亿元~5 000亿元。蕴涵着巨大商机,成为竞争手段。黄河三角洲的电视影视产业可以采取产业循环的方式,引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实行跨越式发展。
四、文化用品制造业及其发展模式
文化用品制造业是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属于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带动较强的产业。黄河三角洲的文化用品制造业增加值比较低,基本是空白。由于黄河三角洲对文化用品的需求较低,发展文化用品制造业要面向全国和国外市场。设计为外向型模式。
1.市场导向:黄河三角洲的文化用品制造业首先面向本地,同时更要面向国内和全球市场。市场又体现在缺乏文化用品制造业,需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进入黄河三角洲,在这里建厂,在全国和国外销售,双向在外。
2.全国分工:明确在全国的分工格局。发达地区的劳动成本高,资源和能源约束明显,全国文化用品制造业必然重新分工;国外的文化用品制造业转移趋势,国内外的产业转移的机遇要抓住,利用劳动成本低、资源优势来承接。
3.政府支持:文化用品制造业是属于弱小行业,需要政府的强力政策支持,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的配合,政府要协调。
五、文博会展业及其发展模式
文博会展业是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文化产业之一,现有中国石油工业博物馆、吕剧博物馆、垦区革命史博物馆、东营历史博物馆,但是由于博物馆属于文化事业的范围,公益性较强,没有对其实行企业化运作,也没有作为一个行业来发展,黄河三角洲的文博会展业应走出一条市场化的道路。开发模式为:文化需求为龙头―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化开发。
1.以文化需求为导向:文博业在完成公益职能的同时,依托公益性文化服务提供相关服务。一是在公众参观的同时提供相关产业服务,如购买相关文化产品、餐饮;博物馆以占有资源走出去,为各地服务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机会,创造产业化。
2.以产业开发为出路:博物馆开发式全方位、立体化,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提业化服务,如文化产品、文物复制品、餐饮等。其次,与其他产业联合的文化开发,如汽车展览、与旅游业合作开发文博旅游业,与电视媒体合作开展电视剧和专题片制作。
3.以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为保障。文博业是事业体制,但不等于不能进行产业化经营,引入产业经营理念和方式,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以保障文博业的发展。
六、餐饮文化业及其发展模式
餐饮业传统上属于第三产业,但是人们对餐饮的文化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品位成为餐饮业竞争的核心力。黄河三角洲的餐饮业拥有发达的市场,海产品和地方特色应当以文化提升为目标,即黄河三角洲文化驱动餐饮业,将其发展模式定位为,黄河三角洲文化―演艺业、旅游业―特色菜肴和服务―集团化模式。
1.以黄河三角洲文化为魂。用黄河三角洲文化提升餐饮业,形成餐饮业的黄河三角洲文化特色,是区别其他地区餐饮业的标志。
2.与演艺业、旅游业等产业联合,与餐饮业联合可以使人们将吃与领略演艺文化,把餐饮业转化成文化大餐;与旅游业联合,使餐饮业获得广大的市场。
3.集团化为龙头。近几年已逐步形成大的餐饮企业,如蓝海集团、东胜大酒店等,餐饮业创新并且与演艺业、旅游业结合,需要大资本、大企业的支持,需要尽快建立以黄河三角洲文化为内涵的餐饮集团。
七、包装印刷业
包装印刷业属于和文化产业及传统产业联系密切的行业。无论任何产业都需要包装,制造业也需要包装,包装属于制造业的辅助行业,同时包装的设计、印刷又属于文化产业。包装的文化审美的外观形式越来越讲究,强化了包装业的文化色彩。黄河三角洲的包装印刷业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黄河三角洲的包装印刷业属于外向型的,面向全国市场,引进高端包装印刷技术和人才,实行两头在外。
八、文化娱乐业
关键词:长白山流域;地区音乐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模式
长白山地区独有的历史文化孕育着一种特殊的音乐文化形态,在中华民族文化组成中,长白山音乐文化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并呈现出产业发展的强劲模式,尤其是结合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的物质文化、民俗文化、政治文化等,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1 概述长白山流域地区音乐文化资源的发展前景
(1)文化大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建设、大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积极推动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政策。将进一步推动“音乐艺朮教育、群众文化娱乐、社区文化普及”的深入和提高,促进音乐文化市场的繁荣,长白山音乐文化将进一步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消费,文化市场的发展将进一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经济稳定增长为音乐文化市场带来大繁荣。党的十七大提出未来新规划,到2020年,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中国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将快速增长,乐器销费水平将成为衡量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乐器市场繁荣提供了可靠保障。
2 分析长白山流域地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音乐文化品牌意识淡薄
从当前的音乐文化营销方式来看,没有创新意识,尤其是不能讲品牌意识,音乐文化企业的发展结合,更多的融入文化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将音乐文化与企业文化、品牌宣传结合在一起,采用品牌推进的方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是,许多音乐文化企业家重视产品、品种,以及推销工作,不重视品牌。因为产品、品种是有形的实体,而品牌是无形的软体,企业往往看不到品牌的价值与赢利能力,所以出现了大量无品牌的产品,例如古典音乐的文化品牌宣传,在品牌价值的塑造上,有些企业过分的追求流行音乐的色彩,忽略古典音乐的美感,从而造成品牌意识上的不当,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同时,品牌营销技术落后。这主要表现在理论水平低,观念陈旧,传播意识差,创意水平高低不齐,销售管理落后,测试、评估手段不够科学等六个方面。品牌营销技术的落后直接导致企业经营行为盲目,企业短命。中国许多大音乐文化企业,甚至营业额过亿元的企业,亦存在类似的问题。此外,许多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导致品牌营销工作难以展开。
2.2 推行的营销理念不明确
企业内部营销人员的营销理念不明确。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信息传递给目标市场,是赢得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是成本最低,让消费者买到便宜的商品;还是追求高品质,确保他们买到的商品是最先进的呢?还是提供最好的服务,对顾客提供始终如一的高水平的服务和帮助?营销人员是产品信息的传递者,是施行文化营销的一线人员,如果他们的理念不明确,将会造成产品信息的失真,从而导致产品销路不畅,经济效益难以实现。企业制造独特产品,打造良好品牌的愿望也就无法实现。针对企业里的员工都可以考虑开通时代光华ELN网络学院,给员工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3 探讨长白山流域地区音乐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整体模式
3.1 注重长白山流域地区音乐文化的培育
长白山文化具体体现在长白山区域内的一个部门、一个乡镇、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社区、一个街道、甚至一个家庭,涉及到这些群体中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培育长白山文化,首先要在落实长白山文化建设部署上下功夫。其次要在发扬优良传统上下功夫。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各学校等都要把自己部门的、单位的、乡镇的、企业的、个人的,多年保持的、优秀的、可以弘扬的优良传统,总结整理出来,作为本区域的一个文化亮点,及时树立,在内部、在系统、在全区,进行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再次要在挖掘特色文化上下功夫。各行各业都有其不同的经历和特点,都可以寻找出与众不同之处,高人之处。有,就可以挖掘,就可以发扬。
3.2 构建特色鲜明的长白山音乐文化产业
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才有生命力。只有立足自身独特资源和发展条件,深入挖掘长白山历史文化内涵,才能培育出富有地方特色、彰显自身优势的音乐文化产业。依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集聚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来传承、弘扬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最终形成现代精彩与历史神韵和谐共生、商业繁荣与文化特质交相辉映的城市风貌,使文化产业根深叶茂,生机勃勃。脱离了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就会同质、重复,失去独特性、竞争力。长白山地区依托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规划,招引项目,实现了文化资源的为民惠民和文化产业的提质提速。
3.3 加强长白山流域地区音乐文化推广工作
通过音乐教育、培训、音乐会、各类乐器比赛、乐队巡演等形式,增加音乐人口,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为乐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音乐交流、展示、视听、体验服务。注重文化推广。以全面音乐服务为龙头,打造区域最大的品牌音乐文化产业基地,建成包括乐器销售,音乐体验,音乐博物馆等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造福音乐人。将丰富的牧野文化、旅游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坚实依托。统筹整合全市力量,加大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推介、开发力度,把市场之力、政府之手与特色之魂、科技之能充分对接,突出优势,科学开发,构建具有特色、风格、气派的音乐文化产业体系。
4 结语
长白山流域地区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特点,在整个音乐文化研究中,突出本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尤其是将整个文化产业资源与文化经济形态相结合,发挥出音乐文化产业的链条魅力,形成推动长白山地区音乐文化繁荣与产业发展共融的模式,并积极拓宽产业发展渠道,推动产业发展速度,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将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美玉.当前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理论溯源[J].大众文艺,2011(21).
[2] 刘春丽.张家口民间音乐产业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 郭涛.文化软实力竞争与辽宁文化产业发展[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4] 李晓南.新形势下东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08).
[5] 汪林生,朱振荣.影响“振兴东北经济”的东北地域文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