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10:04
序论:在您撰写校园文化的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对策
一、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是实现高职教育办学宗旨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宗旨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有很强的服务功能,全体教职工要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完善服务功能方面都远远地走在了高校的前面,具备了良好的服务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服务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实行文化的“校企结合”,一方面可以学习优秀企业的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学习企业为客户服务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会与企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将有利于全方位的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需要。
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尽量缩小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职业素质提升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说,职业素质的养成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需要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因此,要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感受这种职业文化,初步形成较好的相应职业的职业素质,必须通过包含有一定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并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显然,这种包含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只有通过校企共建的途径才能形成。
(三)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是凸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打造高职教育品牌,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强校之本,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将难以长久生存。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体现在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服务特色等方面,更表现在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方面。不管是哪个方面的特色,都必须有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支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实行校企共建,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各具特点的、百花齐放的高职校园文化。
二、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好学校和企业在共建高职校园文化中的定位问题。
要明确高职院校在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作用。而高职院校要发挥好这种主体作用,一是要大力宣传和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在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宣传优秀大型企业集团的文化理念,并以此在校园内营造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应以众多成功企业的经营案例、企业文化选粹为素材,大量充实和应用于教学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中,使这些优秀企业文化被高职院校吸收,并广泛渗透和表达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思和实践过程之中。二是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途径,不断创新贴近企业的方式。在请进来方面,可经常邀请一些企业老总、技术专家等走进校园,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企业文化论坛等形式,有针对性地介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文化、本企业及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预测等情况,从而使师生们加深了对有关企业的全面了解。三是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企共建的校园文化氛围。应大胆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沟通、融合的新途径,在实践层面上进行创新和拓展。
(二)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校园文化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要对职业岗位专项能力进行分析,而且应对毕业生未来就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在教学过程包括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都应有意识地渗透企业文化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尽早地、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积极推进毕业设计、岗位训练与就业相结合,让学生在岗位训练的同时也能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一是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各个专业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建立起各自的“专业文化”,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二是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强调专业设置和知识结构的职业性,要针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专业。
(三)逐步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合作共建校园文化的动力。
在市场体制环境中,要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的规范化、经常化,关键在于构建一种良性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基于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只有激发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景,才会形成合作和服务的动力,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才会更有生命力。二是建立基于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三是建立基于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是保证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持续、稳定的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在就业时赢得主动。同时,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在企业的实践,也将朝气蓬勃、自强奋进的大学精神带入企业,让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
参考文献:
[1]黄文.关于建构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丛,2011,26(11).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足;建议
“我们需要文化,就像需要空气一样。”前苏联政治家加里宁的话揭示了文化的重要性。而校园文化作为一所学校建设当中的重要方面,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全校的师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新格局,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任务。
一、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
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总和,并且对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和老师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滋养作用。
1.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环境、文化设施
郑州大学校园建筑各具特色,每一处景观都寄予了师生殷切的希望;校园环境优美怡人,行走在校园里令人身心愉悦;校园规划井然有序,文化设施逐渐完善。这是莘莘学子放飞梦想的好地方。
2.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
郑州大学有着“明时务,达治体,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厉奋进,竭忠尽智,扶危邦,振贫民。”的校训;有着“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风;有着“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科技创新,奉献社会。”的学风。这些理念的形成对提高全校师生的凝聚力,鼓舞师生的斗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主题活动、每年上千场的报告和讲座、每周的杏坛观影、周末舞会、校园KTV~无疑把我们的课余生活装扮得丰富多彩。
3.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工程”,有利于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各方面的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给师生提供了各种行为指导
郑州大学也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比如去年投入使用的图书馆座位预定系统,图书馆对使用预约系统的方式以及违规使用的惩罚都做出了明文的规定,给广大的同学提供了上自习的方便,也解决了占座的问题,受到了广大的同学的欢迎。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不足
1.对校园文化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缺乏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识
先进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激励、约束、凝聚、娱乐调节等功能,然而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能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去,使得校园文化的功能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例如郑州大学有自己的校风校训,校歌学风,可并不是全校师生都知道,由此可见这些理念并没有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也就无法在学生和老师中形成强大的归属感与优越感。
2.创新意识不足,没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师资结构、学生来源等情况,这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出现趋同现象,甚至是盲目借鉴其他高校的文化建设经验,没有把自己独特的方面体现出来。例如郑州大学提出“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风,是学校对全体师生寄予的殷切希望,但这八个字毫无创新性,没有蕴含郑州大学的个性特点,更不具有深刻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向心力。
3.校园文化建设不全面,集中于物质文化方面,弱化了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的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但是高校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物质文化方面,使得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跟不上,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近年来,郑州大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美化校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在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上基本没有提出新的要求,任然沿袭旧有的文化活动与规章制度,不能够丰富全校师生的精神世界,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1.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形成全员共建意识,把建设校园文化落实到实处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能够为高校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依靠学校的某个部门的力量就能完成,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学校领导和师生不仅要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还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去,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2.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校园文化不能故步自封,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国内外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需要注意的是,校园文化有其生存的根基,不能盲目借鉴,高校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在对国内外高校的校园文化进行甄别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继承优良传统,凸现个性特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校园文化,
3.正确利用网络,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交互、信息传播快等特点,可以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向师生宣传积极的校园文化,把学校的最新动态及时呈现给广大师生,还可以公开征集全体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共建的热情。
4.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重点突出精神文化内涵
硬件设施、管理制度、文体活动等“显”性文化与“隐”性的精神文化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方面,高校在要双管齐下,不能只重视其中一个方面而忽视另外一方面。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连接全体师生的纽带,而“显”性的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建设全体师生“隐”性的精神家园,所以把精神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才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以郑州大学为例的高校需要分析自身特点,积极大胆地探索,在实践基础上善于总结经验,有顺序有步骤的建设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许建萍,卢洪刚.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02)
[2]孙志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透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13-16
[3]李好.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03:175-177
摘 要:本文对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介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灵魂,对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必须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紧扣教育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及师生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八个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是否有利于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坚持导向性原则,各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强烈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并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广大学生向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
(二)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是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都必须突出时代特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坚持时代性原则,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积极优化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改革,更新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关注学科前沿,把各门学科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通过第二课堂或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及时传授给学生,以积极健康、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促进高职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了探索切实有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本人组织了专题座谈会,邀请了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学校各级领导、辅导员、一班主任及后勤服务人员代表参加,发放了调查问卷,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构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努力构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校园文化建设能持续、稳定的开展,而不是“一阵风”、“一个活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构建健全的责任体系
为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全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主要职责是:(1)制订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指导学校各部门、各系部制订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认真抓好方案的落实;(2)在学校重大工作中,考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比如,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文化广场等的建设过程中,在校园的总体布局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内涵,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3)指导全校性的文化建设活动。例如,对校园网站建设、校园宣传、大型文艺晚会、“三下乡”活动等,都必须进行指导,充分考虑文化内涵。(4)组织全校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活动。例如,我院每年十月举行“我与校园”主题征文活动,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从中了解师生的文化需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5)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检查、考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各系部要成立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各部门、各系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本系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主体,构建了健全的责任体系,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较好地落到实处。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廉洁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办法》、《学生文体活动管理办法》、《校@文化建设考核办法》等。通过出台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和考核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硬件基础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硬件基础,对于建设和谐、美观、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改变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师生的情感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要注意三点:一是校园设计和布局要融实用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审美观、行为导向和校园精神,要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例如:我院文化广场的建设,从设计、色调、造型、文化内涵等方面经过精心调研,集思广益,最终建设成体现我院农林专业特色,集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取名为“翠湖广场”,成为我院校园环境的一个亮点。二是要搞好校园整体规划,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抓好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构建学校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校园整体规划,设立名人雕塑、文化广场、阅报栏、宣传栏,悬挂名人名言、校训标语,设立环境卫生党员示范岗等,促使师生在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启迪。三是要通过植树、种花、清扫校园卫生等活动加强师生环保意识教育,培养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做到爱护公物,厉行节约,保护校园环境和资源,形成干净整洁、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基础设施包括教学设施、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物质条件,是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合理规划、.注重质量、适度超前的原贝如防止重复建设和“豆腐渣”工程,避免资金、资源的浪费和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2000年,我院由普通大专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实现由普通高等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2000年~2005年,学院处于外延式发展阶段,重点放在扩大办学规模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办学规模由4000余人发展到。16000余人,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科技大楼、校史陈列室、办公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拔地而起,运动场、文化广场、学生活动中心、教师俱乐部先后建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配备齐全,等等。实践表明,我院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使学院办学条件得到了实质性改观,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与学院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为了便于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校园文化的培育,我们专门在沪上某“211”高校学子中进行了有关校园文化专题的走访问谈和问卷调查。在对涉及十个学院二年级以上学生的1500份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该校有98.6%的学生认为每所大学都应该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被问及校园文化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影响如何时,选择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和很大的比例占了94%。有95%的同学认为,一所大学有必要按照学校发展的整体定位和时展的要求及时提炼和设计符合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认为没有必要和无所谓的只占5%。这说明广大学子经过一段时期的大学生活,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方向都有着一定的理性认知。
在被问及在大学学习生活的岁月里,你认为哪些是本校校园的特色精神时(双项选择),99%的学生选择了“勤奋求实”(为该校校训),72%的学生选择了“合作精神”,68%的学生选择了“实践精神”;在被问及哪项校园文化是我校虽然存在但尚需大力培育发展的时,有52%的学生选择了“敢为人先”,有42%的学生选择了“创新精神”。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几年华理的生活,广大学生对该校以“勤奋求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一致认同,对该校中既已存在且较有特色的“合作精神”和“实践精神”也有深刻的感受。与此同此,对于“敢为人先”和“创新精神”等新时期必须具备的文化和精神要素,则表现出了亟待凝练提升并推而广之的热切期盼。对于这种期盼,无疑是校方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点推进的方向。对于形成校园文化的关键性因素(多项选择),在被问及的学生中有50%的学生选择了学校的办学理念,49%的学生选择了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3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的言传身教,21%的学生选择了第二课堂的系列活动,选择校园布局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占了9%。同时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同样不可或缺。
2大学校园文化的培育对策
鉴于校园文化在高校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结合上述对沪上某高校学子对校园文化认知状况的调研,我们认为在校园文化培育的工作中,下述几大方面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
2.1校园文化一定要定位明确,层次清晰
所谓定位明确,就是一个学校必须及时提炼和弘扬富有学校个性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导向,这是团结凝聚学校师生员工、规范其行为并影响其价值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其虽言简意赅,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因此一经制定,要马上将其作为学校的重大方针进行落实。所谓层次清晰,就是在校园文化培育的对象上,突出强化优势和培育劣势这两个层次,即对于学校的既有的优势校园文化,要倍加珍惜,如在上述各名校校训中所体现的那些要义,由于它们都是是几代学人不断努力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对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学校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系列活动以及校园的制度建设和器物建设落实到教、管、学、娱的工作实际中。一旦通过励精图治能够在良好氛围的营造中形成良性发展机制,并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并形成系列有效配套机制,那对一个大学的健康发展来讲无疑是决定性的。某种程度上来讲,近些年国内某些大学声誉的快速上升和个别大学声誉的逐年下降,很大程度上与上述两大培育的成功与否有着很大关联。
2.2在校园文化的培育中要强调几大教育平台的有机结合
具体而言就是:第一,强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通过规范第一课堂建设,确保大量优秀教师能站到教学第一线。本次调研中有30%的学生选择“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形成校园文化有关键作用便是最好的证明。而作为发挥学生特长之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发挥学生首创精神的第二课堂,再加之本次调研中21%的学生得出的“第二课堂的系列活动”对形成校园文化影响最大的结论,则更加让我们看到了其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和丰富知识方面有着第一课堂力所不及的巨大作用,因此必须要在校园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加以重视。第二,强调校园内与校园外的有机结合,就是大学校园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姿态,吸收人类社会进步中一切文明成果,懂得兼取众长、以为己善的道理。同世界各国的大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推动大学文化的进步,也推动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使大学不断获取发展的动力。第三,强调校园重大事件刺激(如国庆、校庆)与微观事件(关心关爱学生的方方面面,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体现真正的人文关怀)处理上的结合。这些都是被证明了的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2.3培育校园文化一定要聚焦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共同推进
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素质培养密切相关,好的校园文化会使师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近年来,我们莱芜市的各个中小学校都对校园文化建设比较重视,并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与探索。然而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那么,如何让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如何让校园文化为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呢·下面是笔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微薄之见。
一、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要树立全员共建的意识
通过对很多中小学校校园文化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大多数学校往往只重视到了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作用,而忽略了校领导、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其实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学校领导班子的事,更是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的共同责任。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密切相关,其受益群体包括全体师生员工。因此,学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的意识,应动员每一名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甚至家长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使他们明确各自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负的责任,相互协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将主体与主导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再借助部分家长的力量,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熏陶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形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就导致了一些中小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了精神文化建设。其实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应该是校园精神文化因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更加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熏陶。
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育人先育德,“德”是人才全部内质的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牢牢把握这个核心,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改革开放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新学期开学典礼、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生表彰大会以及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以“践行奉献精神、续写雷锋日记、争做文明中学生”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师生还可以通过参观公司新建厂房设备等活动,了解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形成校园内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也可以通过艺术节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在校园网络参与中的作用
信息时代,互联网、校园网在学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播新世纪的网络文化观念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师资力量原因,大多数中小学校校园网络的使用者仅限于学校领导者及教职员工,而学生只是间接的参与者和接受者。如果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能加大力度,让学生也成为校园网络的使用者,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则是十分有帮助的。
网络作为一个学习和活动的虚拟空间,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网络化的完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校园网络覆盖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美育、德育、体育等,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学生成为校园网络的参与者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健康的校园网络活动,如开展网上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作品传到校园网上;可以组织电脑绘画比赛;可以上传自己学习中的疑惑;可以把自己发现的好人好事写到校园网等等。可见,让学生真正参与校园网络建设,能够增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整合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校园中各处可见的、有形的、自然文化特征,它们显示在校园空间,体现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趋向。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具有某种强制力量,它们通过自身存在价值,让学生耳濡目染,在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解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形成学生不同的精神世界。"
2.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上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校园文化中除了不断加强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外,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各中小学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注意体现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内容。与此同时,必须对传统育人观念等进行大胆的改革:一是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必须首当其冲地贯彻人文精神,要学生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存在价值和自我学习权利,开放课堂、开放教学,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主导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和社会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在改革传统教育观念和旧的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存在,承认学生的多元智能,绝不能只用分数的高低和驯服听话来评价、衡量学生的优劣。二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事实上,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最有效、最深刻的事情莫过于其个性的充分展示和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营造"学习超市",让学生在学校里有更多的学习自和自主选择权。因此,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必须注意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际关系文化和学习文化,培养学生多姿多彩的个性,发展学生生动活泼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学习选择自由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同时不会因为如此而受到讽刺与打击。三是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在强调科学、规范的管理文化的同时,不要忽视建造集体主义和爱心世界的人文精神。不容否认,目前许多学校管理者往往处理不好科学管理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习惯于使用管理制度去管、卡、压学生,美其名曰:"一切让制度说话"。但是,在人们的生活实际当中,有许多问题不是制度可以解决得了的,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不能只靠规章制度说话。如果只靠制度说话,忽视人的心理问题,这就严重的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3.坚持高格调,把握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
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格调,让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高扬,剔除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一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二是优化社会大环境。三是加强人格的力量。四是建立系统的教育工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国外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经验。西方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其经济的发达而发展起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我国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起步较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为了尽快缩短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使我们早日能够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国外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然而,国外校园文化与我国有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如社会历史条件差异、时代特质差异、价值体系差异、理论基础差异等。面对城市与农村特点兼顾、东西方价值观念碰撞直接、传统与现代思想交织剧烈的珠三角地区的特殊环境,大朗中学在学习借鉴国外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更加注重批判地吸收、借鉴西方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4.倡导多样性,使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一是建立健全校史展览。校史展览是一个学校历史的形象再现,它对师生具有巨大的教育、凝聚和鼓舞作用,它能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学校精神代代相传,成为鼓舞师生开拓奋进的精神动力。二是确立并精心布置能够体现本校特征的校训、校园标牌、路标、雕塑、艺术走廊等,形成鼓励师生开拓进取、努力奋进的校园环境,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三是建立和完善校园节日,如完善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这些活动既是展现学校风采的机会,又是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的好形式,学校应当加强对校园节日活动的组织和领导,使它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载体。四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活动是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活动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供给了学生交流、借鉴与学习的机会。一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对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朝着高格调、高层次方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五是积极组织学生的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学生在教学系统以外自愿组织参与的某一方面群众性的活动群体,它既强化和提升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特殊素质得以展现,爱好得以发展与升华,又可以使学生得到一个新的学习锻炼机会。六是多组织知识型活动,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如演讲赛、辩论赛、知识抢答赛及其它智力竞赛等,学生以学为主,学用结合,最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七是积极开展"双休日"系列活动,国家实行职工"双休日"制度后,学生活动的时间增长了,自由空间扩大了,因此,在"双休日"适时地开展活动,可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八是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好学上进、积极进取是青少年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这种积极精神,广泛在校园中开展争创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等活动,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造就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九是积极举办学校、班级墙报与学习园地,使之成为师生关注,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舆论的圣地。十是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地方综合性大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49 ― 02
随着全球只是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已经逐渐的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时代格局。在繁多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下,文化的情节越来越重。文化的重建与反思也逐渐的成为了当前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改变的重点所在。大学校园也经受着文化与思想激烈碰撞的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使得形式主义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横行,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发展中也存在封闭性问题等的方面。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激荡,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问题以及相关的理论逐渐的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将详细阐述本人对于加强地方性综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一、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首先,要坚持对高校文化的指导作用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先进的文化与落后的文化,健康的文化与腐朽的文化并存,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引的话,将直接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文化境界。但是如果是错误的文化指引的话,将使得我们之间文化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所以,面对这样的形式,高校要建设其本身的校园文化,就必须要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以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的的思想价值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使得其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主流意识,促进其通过自我的调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树立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大学阶段的学生,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和确立自我的过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教育。引导广大的学生将自我的追求和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广大学生,引导他们能够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再其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中的民族精神
早在上个世纪,同志就指出了校园文化中继承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和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的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凝聚力。通过民族精神的教育,树立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时,要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的树立新意识,培养新人才。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分为,将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最后,要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念
高校本身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讲,其不仅仅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是先进的道德和文化的创造者和忠实的实践者。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文化建设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的师生梳理正确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推动学校校风的建设,形成健康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
2.必须要加强精神文化层面建设
首先,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本身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的,其内涵非常的丰富和拨打,校园的精神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发展的土壤,并且要以此为基础。在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十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就应该适当的从传统文化中取得一定的精华,并且要赋予这些传统文化先进的理念和时代观念,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比如,在儒家文化中,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内核,其倡导的是积极的人生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一定的加工,以这样的人文关怀和人生情节为基础,建立在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敬畏,促进师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其次,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
校园文化本身一旦建立起来,实际上就是要以历史和现实相互结合,要以现实和未来相互结合,只有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精神支柱,才能够实现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要以倡导学生本身积极的入世为要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和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倡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国家的事业和民族的事业当中去,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全面发展。
二、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必须要纳入到高效发展的总体规划
1.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是不是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足够的重视,首先是要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相关领导对于当前形势下校园文化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在当前的情况下,高校本身面临着教务工作的改革,还需要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很多,尤其是目前有很多直接的影响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任务,直接的牵扯了领导的主要精力。同时,在人们的本身观念中,校园文化往往被视作为单纯的文化娱乐活动,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了。所以,到现在位置,校园文化受不到一定的重视。
在当前,校园文化逐渐的受到了重视,也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神话和发展及其本身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反应。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思想,也成为了学校人文教育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项目。
2.建立完善高校文化建设的自我保障机制
首先,加强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内容加入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中去。学校的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相关的团委部门要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同时,要完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检查的制度,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评估系统,以评价作为宣传和促进的方式。学校要从其本身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的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统筹校园文化的建设。成立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导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要充分的发挥出党团的组织,学生会以及相关的大学生社团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的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次,要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要建立校园文化工作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科学制度的研讨,加强校园论坛的管理,抵制相关的错误言论。坚决的地址各种的庸俗文化和相对腐朽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组织的领导和相关的管理,推进大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的开展相关的活动。
最后,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充分的纳入到大学的预算当中,在各个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投入,确保校园文化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要不断的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切实的保障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能够顺利的解决。加强理论的研究工作,开拓出新的措施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3.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工作
首先,积极的拓展校园之间的直接交流
从教师的层面上来讲,要从积极的拓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我们不能将国外的思想当做不好的方面一直规避。要鼓起勇气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不能够将国外的文化一直抵触和存有偏见,科学的认识,并且将那些有优越性的先进文化积极的引进。不要以保护我们本身的校园文化特色为理由,对发达国家的那些优秀的文化抵触。同时,我们在积极的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流于形式,要深入的了解校园文化的本身内容,努力的改变传统的形式主义学习作风,真真正正以交流的目的,深入的感受国外先进文化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教师作为主体,组织那些对于校园文化理论中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负担着发展校园文化众人以及直接指导学生教师参加。
从学生层面上来讲,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联谊活动。当前我国高校的国内外交流活动相对比较少,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其中,比价常见的是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这样的活动仅仅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交流作用。但是,实际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并没有展开。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本身是校园文化交流的主体,因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就是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了发达国家文化活动的实际,才能够更好的利用其先进的文化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发展服务。所以,必须要让大学生走到国外了解其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本身是具备了很重要意义的。
其次,要适当的扩大留学教育
留学教育本身要包含国内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同时也包含国外的学生到国内接受教育,这两种形式都能够有效的实现发达国家校园文化对国内校园文化的影响。
所以,在留学教育的扩展方面,要扩大出国留学的建设。由于发达国家的高校自身在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中非常的有优势,教育的输出十分的多,影响能力也十分的强。所以,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十分的有吸引力的。这对于国内高校来讲具有十分大的优势。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扩大出国留学队伍应该坚持理智留学,不断的提高留学生的回国率。同时,要争取更多的国外留学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校园中,留学生的比例是十分高的。这些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相互之间不断的交流,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多元化的师生组成结果,国际性的文化背景,使得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也使得校园文化非常的丰富。所以,对于一个大学来讲,能不能吸引到大量的国外留学生本身也是一个大学校园文化能不能繁荣的关键。
高校的校园文化本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的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本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讲,我国的高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的丰富,但是针对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仍旧不多,在本文中笔者是针对地方性的综合大学进行准备和研究的,但是有限于个人的水平,同时也有限与资料和时间,疏漏的地方有很多,还需要广大的同仁指正。
〔参 考 文 献〕
〔1〕李晓华.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2〕孟蕴华.试论如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社科纵横,2010,(07).
〔3〕唐立英.浅谈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4〕黄静潇.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2010,(02).
〔5〕吴睿.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对策〔C〕//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