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18:58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 “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故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城市环境)的反映和产物,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①错误,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文化创新)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因此,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①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②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所以,“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兼收并蓄”,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谈谈对……的认识”(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应‘走进去’(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即融合当地文化,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①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②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两点启示),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①②属于“为什么”(其中②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③④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第39题)。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换句话说,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因:第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含义:文化是民族的,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②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联网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文化的继承。
①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的继承、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辩证分析(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古为今用。
(2)文化的发展。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会上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③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④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信息,使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
①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改造腐朽文化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④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②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结合节选一,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那么,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1803年~1851年)更不靠谱,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在后来的交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中国仰视世界;今天,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许多人还不适应,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结合节选二,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故④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故②“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故③“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故②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故④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然①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故②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③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故①错。
7.(1)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从七夕节的世代流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牛女传说浓缩的“全部理想”“备受欢迎”,及其现实意义说明了这一点。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西方世界“重责任、固家庭”的回归,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一致,说明东西方文化有一致性。④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传承 创新 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是基地,教育要当先
文化是人类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文化传承就是指这两种财富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考量标的,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人类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教育来实现和完成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学校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文化在学校中具有最高质量的延续性。其中,大学通过传承、交流、倡导文化,推动新思想、新文化,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和精神需求,引导社会文明的价值选择。大学的核心职能是育人,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就体现在大学传播、研究和创新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传承创新,就是通过人才培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大学的文化传承使命随着育人功能作用的同时而实现。
狭义的文化是烙印着民族特性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产物。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要素的传承,包括语言、行为、器物和心理的传承等。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民族意识的深层积累表现为心理传承,形成民族认同感的代际延续。教育能够实现民族文化要素传承,特别是心理传承。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中,孩子通过对民族语言的学习和行为模仿,以及被强迫接受传统的思想和行为,并继承器物的识别与使用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
某种程度上,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教育向学生传达民族文化的概念,使年轻一代获得关于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知识,提高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神话、歌谣中保存了有关天地万物和人类起源的传说,一些故事、诗歌记录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精神文化。少数民族的歌舞、绘画、服饰、雕塑、建筑等艺术也渗透着历史和人文观念,年轻人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可使他们获得朴素的哲学观念,并得到美的享受和人文熏陶。
“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累积和传播的结果。教育对文化的经久保存和传播,直接导致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内核。”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经历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发展过程。从而民族文化的逐渐凝聚和积淀,形成了民族文化传统。因此,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与承接促进了文化传统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积淀;在此过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生命是本质,原则要全面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具有知识性、技艺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项。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因其可见可感,而相对容易,并较早受到人类的关注,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遗传无疑都是世世代代的人们精心保护的结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多的是人类习惯性的无意识作为,在新的物质冲击下很容易被人们所淡忘。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当代,往往以利益为导向,忽视了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的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性,这是极不可取的。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动鲜活的,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创生并传承它的那个民族长期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体现为共同信仰和核心价值观。正是这个灵魂,使它有吐故纳新之功,从而有生命力。非物质文化作为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必须依靠社群民众的实际参与。除此之外,还指它的变化。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其《保护公约》中明确指出:所谓“保护”,就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表现出真正的远见卓识和对人类文化建设高度的负责精神。这才是当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固本求生之道。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标――保持其“生命力”,有四项原则需要注意:
其一,生命原则。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要切实维持和增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必须首先探寻它的形成与发展谱系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找到其中由特定民族精神凝铸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在源头和根本上准确认识保护的基础。如果舍弃对核心价值观的发掘与保护,也就等于从根上解构了它的生命,文化也就不再具有是活性,做的只是徒具形式抢救和保护。
动画题材的选择是影响一部动画片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的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名段等都是非常好的动画题材,这使得我国的动画艺术家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动画片。中国的动画艺术在题材的选择上,一直注重向中国文化丰富的古典小说、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等进行取材,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就取材于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哪吒闹海》取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天书奇谭》取材于明代小说《平妖传》。《小倩》和《崂山道士》取材于《聊斋志异》。而《宝莲灯》《九色鹿》《葫芦兄弟》《女娲补天》等则是以民间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的。《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等取材于寓言成语典故。这些动画作品的取材都源自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们中的一些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不但赢得了我国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评。当前中国动画的发展落后于美、日等国家,创作出的优秀动画片也非常少,究其原因,动画剧本创作质量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我们在进行动画剧本的创作时,对古典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寓言成语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因此,我们在进行动画题材的选择和剧本的创作时,必须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深入的再挖掘与整合,并注重与当前的流行小说、社会热点、流行思潮和色彩、时装、网络内容等流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剧本,推动我国动画艺术的快速发展。
二、动画形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形象无疑是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关键和灵魂所在,只有创作出好的动画形象,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充分地表现出来。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就是因为它塑造出了许多鲜活而极富个性的动画角色形象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我所熟知的《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哪吒闹海》中的小哪吒、《米老鼠和唐老鸭》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杰出的动画角色形象,虽然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却仍然记忆犹新。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们在进行动画形象的创作时,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将动画形象的创作与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造型语言如戏剧、壁画、年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鲜明中国民族风格的经典动画形象。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形象就是借鉴了京戏脸谱的元素,赋予了角色鲜明的个性。《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等动画角色的形象造型,都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包含了敦煌壁画、中国戏剧、庙宇艺术及民间年画等多种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哪吒闹海》中的动画角色造型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它融合了中国门神画、壁画及中国戏剧等民族传统造型元素,运用简练的线条、传统中常用的红、绿、青、白、黑等色彩,把哪吒、龙王、李靖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机智诙谐的阿凡提的造型则吸取了新疆的地域性元素。这些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都是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因而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和民族特色,对我国乃至世界动画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动漫行业的大力扶持,我国的动画市场日渐繁荣,动画公司也越来越多,动画片产量也逐年增大,但是真正让人印象深刻、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形象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我国的动画作品都开始模仿日本和美国,却逐渐丢失了我们自己的形象塑造风格,创作的主动性不突出,造型语言单调而重复,严重影响了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因此当前我们在动画形象创作中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动画形象,大力促进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
三、动画音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的艺术,必须将画面与音乐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将影片的主题思想深入表达出来,刻画出经典的动画角色形象,烘托感情等。我国大多数经典动画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对音乐的合理运用与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充分运用,以此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民族风格。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音乐以中国民族乐器古琴和琵琶为主,画面主要借鉴了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风格,优美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完美结合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牧笛》则是把笛声与和谐的自然之音相结合,并大量运用中国南方音乐曲调,再结合中国水墨风格的画面,使影片达到了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境界,美国评论家将其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并于1979参加丹麦举行的第三届欧登赛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获得金奖,影片能取得重大的成功是与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运用密不可分的。《哪吒闹海》也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如两千多年前的古乐器编钟、京剧中的打击乐器等,再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及场景设计,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完美地融入到动画片中,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多个国家大奖。《阿凡提的故事》充分发掘了新疆地方音乐的特色,音乐的运用使动画片呈现出独特的风情。总之,我国动画能创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与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的精华分不开的。我们在当前的动画音乐创作中,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将我国丰富的音乐资源很好的运用到动画片中去;另一方面,在动画音乐的创作中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注意将传统音乐与当前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关键词]文化自觉 大学 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张俊(1978- ),男,安徽霍邱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大学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文化复兴为根本,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支撑,是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学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动力,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中,大学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文化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哲学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并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是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手段和中介,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意识和文化价值观的统一体。“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是1997年先生第一次提出来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文化自觉的内涵包括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
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追求。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理论要求每一种文化都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所自觉,要‘自美其美 ’,同时也要‘美人之美’,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②文化自觉的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其次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自觉是建设先进文化必备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它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学是文化自觉的倡导者,它可以成为文化自觉最高、体现最为充分的场所。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现代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在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觉认识文化本质、文化规律和大学的文化职责,努力使主流文化成为潮流文化,高尚文化引领时尚文化,放眼世界文明,立足本国实际,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主动担当起时代责任。
(一)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履行文化传承职责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在当下,人作为社会主体对文化的诉求愈来愈强烈。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体是文化自觉的主体,也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对作为主要社会主体的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育。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人是大学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应有所作为、有所担当,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履行文化传承职责。
文化育人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大学的根本目标。著名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曾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造就人,将学生转化为能适应环境生存的社会化或文化化了的人。”③大学在把握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上要有高度的自觉。大学不仅要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培养人才,而且还要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具有文化涵养的人,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能够客观审视各种社会文化潮流,理性地面对各种思潮的挑战,并能及时反思和修正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人。
大学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自知之明,文化自主”是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文化自觉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要“自美其美”,即对本民族的文化抱有信心,看到本民族文化的长处,因此,要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大学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义不容辞。大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实践参观、网络学习、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濡目染等发挥大学的辐射作用,从而构建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和文化积淀。创建品牌校园活动,拓展文化传承的载体。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思潮,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和强烈的民族情结促进文化育人。
(二)培养创新精神文化,树立现代大学理念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醒、觉悟,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是提升人生境界、感悟文化、实现觉醒。大学的文化自觉理应蕴含对文化的创新。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没有文化自觉也有无所谓文化创新。文化自觉的目的是实现文化创新,文化自觉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创新。文化自觉必须落在文化创新上,否则文化自觉就失去了意义。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对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要有清醒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传播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源泉。大学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引领着文化前进和发展的方向,是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文化创造、创作、创意的主体。大学通过文化创新,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赋予现代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要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大学应结合自身的根本任务进行理念创新,倡导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培育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包容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打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校园高管论坛等活动可以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培养开放融合的办学理念,促进创新文化交融。开放性、包容性、时代性是创新文化的特点,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融合、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碰撞,有利于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大学要坚持开放办学,面向世界、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孔子学院、互派留学生、联合培养研究生、对外汉语教学、科研项目合作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三)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增强历史责任意识
高度的文化自觉关系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大学应在复杂的世界文化环境中迎接挑战,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肩负起历史使命,做民族文化建设的承担者,做时代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科学、民主、进步、创新的精神理念,开放、平等、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使大学能够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视野、新学术,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大学要引领一个社会的文化思想。文化思想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大学是生产、发展和创造文化的主体,大学的师生是思想活跃、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群体。大学应该成为先进文化思想的发源地,通过对社会文化和自我意识的理性批判,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导向,坚决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同时,要发挥引领社会文化选择的作用,不断升华大众文化、超越流行文化、彰显高雅文化、强化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向着先进、健康的方向迈进。因为,大学对文化引领的作用不是自动发挥的,而是一个理性批判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
大学要引领一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成为引领文化产业的先锋队,可以凭借其研发的先天优势领创文化创意产业、直接引领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学要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和技术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兴办文化创意产业来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结果,它把知识的原创性和变化性嵌入文化之中,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发挥出产业的功能。大学里开设的广告、建筑、设计、表演、音乐、软件、电视广播等专业都与文化创意息息相关。
(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新型高校智库
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越来越突出,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在相互理解和沟通增多的同时,彼此间的碰撞和冲突也愈演愈烈。文化传承与创新越来越需要智库的思想支撑,智库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需要。大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生力军,是建设新型高校智库的中坚力量。
大学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要自觉地聚焦重大文化问题,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做文化改革方案的建言者、文化舆论的引导者。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密切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建设新型高校智库,能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思想库”和“智囊团”。大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阵地,具有研究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
大学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摆在大学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建立健全研究的激励机制;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大学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国际交流,面向世界。“洋为中用、取长补短”是文化自觉的国际视野。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善于学习、借鉴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尊重和包容异质文化。同时,也要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为国际学术交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须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以一流的科研团队、一流的研究水平、一流的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等。
[注释]
①.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关键词】航道文化;苏州;职工品格
在苏州航道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航道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理论摸索和锤炼,突出表现在职工品格、服务品质、文化品位和航道品牌四个方面,而今后的航道文化发展仍以此思路铺展。
一、苏州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时代意义
苏州航道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江南水乡独特的地域文化积淀,有苏州古城历史变迁的时代印记,又有航道发展过程中航道人文精神的酝酿,苏州航道文化内涵及表达方式也在航道人反复钻研和摸索中逐渐丰富。
进一步加强航道文化建设是苏州航道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一是新时期苏州航道文化面临着时代变迁和城市发展、区域整合,传统、单一的航道文化内容和文化构成已无法跟上航道事业发展步伐,亦无法满足航道人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追求。二是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中,行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行业综合竞争不可或缺的要素,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升航道形象、增强航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三是水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运输方式,其资源节约型特征愈发凸显,航道文化具有突出的社会整合功能、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感召力量,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够凝聚智慧和力量,引领整个行业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四是开展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努力实现“航道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航道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航道建设与管理相和谐,航道部门与其他水上执法部门相和谐,航道机关与基层、干部与职工”等五个方面的和谐关系,是提升航道文明程度、构建和谐航道的重要保障。
二、延续文化闪光点,挖掘文化新视角,着力推进苏州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
要发展航道文化必须把握好航道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要传承老一辈航道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它们或是已然用于航道建设、养护和管理中的技术方法、经验教训,或是已形成长效机制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防腐倡廉、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制度、纪律,或是深植于航道人内心的“和谐领航、服务有道”的新时期江苏航道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时刻体现时代精神,夯实老一辈航道人辛勤耕耘下的肥沃土壤,呵护新时期苏州航道茁壮成长,拓展苏州航道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外延,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一)职工品格
文化传承与创新之根本在于人,人的智慧与力量,人的创造与实践,苏州航道要铸就文化之魂,也同样离不开航道人,航道职工的言行、品格、内在涵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航道文化的发展。我们要发展航道文化,首先就要将文化融于职工成长,磨炼职工品格。
1、将航道文化建设与航道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改进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来营造航道文化氛围,树立航道形象,锤炼航道精神,同时,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充实内涵,确保文化发展的先进性方向。
2、航道文化建设目标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职工的成长进步相契合,为职工工描绘出航道事业与个人共同成长进步发展的远景、目标与方向,使职工自觉践行这些理念、原则与要求,并主动融于航道事业的发展之中,为航道事业贡献自己的知识、智慧与能力。
3、以“满足职工文化需求”为原则广泛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整合苏州各航道站、闸管所文化资源,经常性地组织举办职工运动会、职工智能比赛和技能比武,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现代化内河航道发展主旋律,展示苏州航道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二)服务品质
航道事业作为大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航道管理、服务为宗旨,发展航道文化是为增强航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航道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船户。我们要在航道文化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实现文化惠民,就需要将航道文化与航道建设、养护、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服务品质为抓手,通过航道文化与航道服务管理的不断融合,提升管理水平,规范职工行为,切实将优质服务做到位,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
1、航道文化要融于制度建设。对于航道行业来说,制度建设是规范航道管理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航道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和标尺。要以航道文化核心理念为指引,建立健全、修订完善航道建设、养护、管理、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和行为准则,使这些制度、准则与职责切实体现和促进航道行业价值观,为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有力有效“抓手”。
2、航道文化要融于工作流程。要围绕航道文化导向,建立、梳理、修订现有航道工作流程,使航道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流程都明晰、简洁、规范与高效,体现航道文化理念的要求,用流程来推动航道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和具体的行动中来践行航道文化。
(三)文化品位
航道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充分体现航道特点,展现航道精神,体现航道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创造作用,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的理念、内容、方式、载体,赋予航道文化更强的活力。
1、着力提升航道文化理论研究水平。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而持久的过程,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行业特征和时代特征,这体现了航道文化建设的复杂性。我们要让航道文化建设本土化、当代化、行业化,不能依靠一种统一的、静态的航道文化理论,需要有一个有学术基础、又熟知航道的研究群体,根据地域特征、行业特征、时代特征对我们倡导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动态的研究。
2、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文化航道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创新文化人才培养理念,大胆探索文化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大力度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为文化人才提供优越的成长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才推上文化事业的第一线。
3、着力提升职工文化品味。积极倡导“文化愉情、文化增智”的工作、生活理念,定期举办读书交流、读书征文活动,带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在书香中陶冶情操、提升品味。办好航道文化课堂,向职工系统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苏州航道特色文化的永恒魅力,在文化熏陶中传承文化、提升品味。鼓励开展文艺社团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社会文艺团体的合作。组建各种体育兴趣小组,对重点兴趣小组加大帮扶力度。
(四)航道品牌
要从根本上提升航道形象,传承和创新航道文化,必须加强航道文化品牌体系建设,健全航道文化支撑系统,打造出深入人心的航道文化品牌。重点建设和推出苏州航道各航道站、闸管所特色服务品牌,同步建设以航道安全文化、廉政文化、诚信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为元素的文化子品牌,深刻彰显品牌内涵,体现和而不同的航道文化底蕴。
1、建立健全品牌建设机制,形成品牌建设领导、培育、信息、资金保障、考核评价、工作奖惩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品牌建设有序推进。
2、推行统一的品牌服务标准,分类细化各项专业规范和指标,指导品牌建设科学推进。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是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过程。寝室文化既积淀着校园深厚的人文底蕴,又饱含着大学时代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信息量大且繁杂,已是高校主体的“90后”大学生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思想意识呈现出新的特点,已不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用“火红的青春”在农村接受锻炼、80年代青年唱出“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激情豪迈。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张扬、接受新鲜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敢于挑战质疑并行动迅速,是极富活力、思维活跃和意识超前的一个群体。明确提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路径。为此,在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要抓住正能量的时代新要求,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践行文化的新理念,以中国梦为生动素材,以优秀寝室文化为根基,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丰富营养,结合时代精神开展教育,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大学生的价值观,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寝室是同学们思想最活跃、最宽松的地方,这里往往是多种文化形态的综合体现,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寝室的文化传统怎样就相应地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与之相匹配。当今大学生成长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种多元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现实问题己经在不停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认知。寝室文化建设工作不应是空洞的理论宣传、花花绿绿的装饰、随波逐流的文娱活动,不了解大学生,不懂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就不能取得好的实效。因此,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贴近实际,关注大学生的价值愿望,关照大学生的寝室生活,着眼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寝室文化的共鸣点和利益的交汇点,区分层次,创新形式,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面向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寝室文化要紧抓时代脉搏,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充分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探索新思路,善于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建立一套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养成的文化传播方式,发挥大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等优秀品质,克服其自我中心和功利心等不良表现,增强其爱心和责任心,立足实际提升建设效果。要将时代要求与学生价值观相融合,这是在社会意识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和差异性的今天,弘扬寝室文化的必然要求、改进工作的迫切需要、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应对诸多挑战的现实需要。
二、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统合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
提起中国梦,会立即唤起每个青年学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省思和当今感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理想追求的群体,他们的梦想与中国梦始终交相辉映,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着不同个性特点和梦想,与此同时,又有着学业、就业等共同的理想追求。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再相信任何权威,不愿意让别人来领导自己,即便如此,在这个群体中,始终有着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共同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信息时代、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寝室文化建设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培育学生们的历史情感,认同“稚嫩”的梦想追求,镌刻共同记忆、烙印下四年寝室生活的文化印记,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学生群体自身凝结的共同价值追求。寝室文化更应“接地气”,符合寝室成员的个性特征。毋庸置疑,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如果说,来到一个学校,问大学生,知道“寝室文化节”么?最开始大部分人可能会回答不知道,那么,经过几年常态化、固定化的开展,一定会人人皆知。但是,在人人知晓活动开展的情况下问到“:寝室文化跟大学生有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恐怕是很难精准了。高校寝室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既尊重和保持个性独立、又相互适应共同生活的历史,但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对学生个性缺乏尊重和关注,导致大学生的个体功能难以纳入到寝室文化建设体系之中,并发挥其更加积极的作用。再好的建设项目如果没有群众基础,只能流于形式,必定收效甚微。如何能够在构思建设文化项目过程中,充分调动寝室成员共同参与,又不泯灭个性,把文化渗透、介入到同学们的寝室生活、基本情感之中,这才是寝室文化和大学生相依相靠的持久之道。共同追求和个性特征是辩证统一、互生互荣的。寝室文化不仅是一个寝室、一个生活区的文化,更是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人的文化,彰显个人主体性是寝室文化的意义所在。寝室文化既要代表整个群体的共同意涵,也要具体到每个人的个人主体。传承和创新的好坏,关键就在于是否顺应时展大势,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共同追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具有亲和力和向心力。
三、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注重挖掘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是能具体感知、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在寝室文化中是第一需要和基础的内容,能够直接体现出文化的性质和程度的高低。历史遗存的物品,现代设计理念的楼宇建筑,具有科技含量的生活用品,报刊书籍、文娱活动、作息习惯等都是寝室物态文化的具体形式。物态文化既是学生主观世界外化的产物,也是学生价值精华的承载体。现在的寝室文化受到商业化、世俗化等现代性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另类的价值张扬,有主流文化价值观被弱化的倾向。不容忽视的是,个别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中随心所欲、无实质创新、流于表面形式、娱乐大众,隐私、搞怪当噱头的低俗文化被放大到公众平台上,缺乏价值凝练,导致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错位和混乱。物态文化的引导在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区后勤社会化的今天,如何转化机制,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拓展到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管理者深思。中国梦内涵的核心价值要嵌入寝室物态文化生成的全过程,传承和创新有灵魂的文化作品,不仅愉悦感官,更要陶冶情操、撼动心灵,传播价值内容。所谓心态文化是包涵心智、情感、精神、创造力、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指某一个阶层的人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和认同,并由此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文化的现代化趋势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心态的复杂性,“中国速度”催生了每个人的“快”生活节奏———娱乐“快餐化”、阅读“快餐化”……“快”也许是大学生们对自己生活的最真切感受。心态是文化的反映,更是寝室文化落地生根的心理土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中的深层结构,与物态文化一起构成了寝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大学生渴望生活在和睦友好、奋发进取、宽容自由的寝室环境中;另一方面,疏离隔阂日益明显,诚信友善度不断接受挑战。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心态折射出的是价值矛盾和冲突。因此,心态文化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应该以此为入手剖析、探求。良好的心态需要引导和关怀,需要寝室文化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强化主流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增强和促进广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构建系统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承创新机制。
四、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更要注重强化政治认同教育
1.中医文化
1.1中医文化是一颗璀燦的明珠,她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养生、健身、防病、治病的文化。中医是一门具有极强传承性的医学,几千年来,在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承中,继承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辨阴阳、辨五行、辨病机、辨证、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和治病方法,同时,也传承了静心观性,返观内求的内证实践和修持方法。
1.2中医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病辨证施治,强调整体,因人、因时、因地,_人_方、_时_方;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治肤正祛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从而体现出了中医的优势。而且中医治病针对的是人,治的是人而不是病,中医的目的是将人调理好,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中医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养生,注意疾病的防治,善于尽早调节身体。因此,我们应该清楚认识中医的优势,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1.3中医药学具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古至今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而且其丰富的理、法、方、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确能解决实际问题,疗效卓著,深受欢迎,并越来越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这充分说明,中医药学本身存在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和肇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相比,确有其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事实证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某些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关于中国医学同道所承认,并引起广泛的兴趣和研究热潮,期望其能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某些专家学者曾指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理论特征和实践经验,可能代表着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或趋势,并将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模式的改进提示新的思路。
1.4中医文化随着时间的沉淀历久弥新,不断地在中国医学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止如此,中医的针灸推拿已经被很多除中国以外的国家所认可,从而使中医文化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供更多的人学习和交流,将中医文化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2.中医文化需要不断创新
2.1中医文化的经营中医文化经营的是产品,产品中所包含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面对竞争的环境,中医文化要实现以人为本,让中医热爱生活,也创造财富,这两方面并不矛盾。对于现代中医中以人为本的文化表现形式,中医文化引领人的和谐思想观念,满足人的和谐文化需求,提升人的和谐文明素质、激发人的和谐创造热情。
2.2要加强对中医的人文关怀中医正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环境,这要立足于当前国际医疗形势,即医学全球化,文化多极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高度发达,给现代人带来的幸福感,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产生改变是显然的,中医也不例外。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多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谋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现代中医则对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中医文化建设要正确定位。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从道德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从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转型。在转型社会中,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新的健康问题大量出现。中医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医中心工作。只有为中医量身定做的口号,体现中医的理念,才能叫得响,才能有特色,中医的文化建设才能更有效果。
2.3新型中医要培养个性在现代中医的思想中,要避免目标过高、变化过多、过于重视现代化而轻于经典理论。中医大学生从入学就自己学会选择、遵守规则、表现个性。过于强调共性的教育让很多人变得缺乏个性、不善表现,要让中医大学生知道在现代社会中“既需要努力学好,还需要让人知道”。中医文化品位不能落后于时代。
现代中医要培养一代新型中医,这些新型中医指的不是只知道看病救人,而是有文化需求、心理需求、发展需求的人。要实现和谐医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构建和谐医学应该在观念上理清各种关系,和谐不等于中西医平等,中西医平等了反而又不和谐。构建和谐中医应该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关系。要对自然多一些敬畏之心、对社会多一些感恩之心、对人多_些恻隐之心、对自己多_些羞耻之心。应当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解放医生思想中统一思想认识,在联系实际中提高思想觉悟,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突出人文关怀,建设和谐中医。
2.4走向世界的创新.中医药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向世界展示了中医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文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