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18:43
序论:在您撰写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集体经济;长岭县;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27-1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我们就长岭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了专题调查。
1 基本情况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长岭县所辖22个乡镇,232个村,2011年度,全县农村集体总收入为3074万元,其中经营收入446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092万元,补助收入1399万元、其他收入137万元。村级收入组要来源于发包及上交收入,占总收入的35.5%。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年总支出2585.3万元,其中干部报酬789.9万元、报刊费119.6万元。当年有收益的村108个,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56个,5-10万元的村25个,10-50万元的22个,50万-100万元的4个,100万元以上的1个,无收益的124个村;集体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有179个村,占村总数的77%。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106个,占村总数的45%。目前,村集体支出一般包括以下几大项:管理费用,主要用于干部报酬,报刊费支出和其他支出。从调查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农村集体收入承受上述支出已是勉为其难。截止2011年末,在232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债务总额为13,327.9万元,其中经营性生产形成的债务429.3万元,占债务总额的3.2%。兴办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2,935万元,占债务总额的22%。如:太平川镇由于2000年以前兴办集体企业、修建道路等形成债务829万元。从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村级债务清查的数据中显示,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环境所限,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潜力也有很大差异。二是农村集体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包括机动地发包收入,集体资产(山地林地房屋场地)租赁收入征地补偿费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等,而且大多数村前几年一次性发包年限至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近几年无资金来源。
2 影响和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2.1 增收渠道不宽,增收后劲乏力
从2011年年末报表,全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直接经营收入比例过低,仅占村级总收入的14.5%,这使得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空间较小,缺乏后劲。
2.2 村级债务过重,严重阻碍集体经济发展
由于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和问题突出等原因,许多村的负债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枷锁。
2.3 干部素质不高,发展人才匮乏
村干部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发展意识不强,缺乏管理能力。特别是近村委会换届选举,有的不是正常渠道产生了村班子,且任职时间短,多数村干部都没有长远目标,只顾个人利益,没有大局意识,导致村级集体经济越来越薄弱。
2.4 缺乏资金
很多村有发展集体经济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原有的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普遍存在着没有资金发展新项目,且贷款困难,没有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3 如何化解村级债务以及避免村级债务形成
村级债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大项:1.垫付税费。2.生产性投资。3.公益性建设。4.配套资金缺口。5.民间高息借贷。村级债务形成以后,大多数采取村级收入、变卖集体资产等方式偿还债务。2009年以后,国家将普九的债务由财政偿还,大大化解了村级债务。从目前看,村级原来形成的债务靠村级自身很难化解,因村级已无资金来源,还需要政府的支持。
要避免村级形成新的债务首先要选好当家人,让一批思想进步有责任心、有能力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做村级的当家人;二是当地政府要负起责任,避免搞一些形象工程,增加村级负担;三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
4.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硬件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狠抓落实,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际考核内容,对集体经济长期抓不上去、村级经济长期发展不起来的,乡镇党委书记不能提拔,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物质精神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
4.2 选准班长,配强班子
要把一大批年轻、文化高、观念新、能办事、群众信赖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支部的岗位上。同时加强培训,增强村干部的政策观念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使他们既懂党务又懂经济。
4.3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开发农业型。就是利用村集体土地,发展村办农场、林场、果园、水产、畜禽养殖等;二是基地农户型。“公司+农户”形式社会化服务实体,走既富村又富农的农业产业化之路。三是资源开发型。四是加工增值型。依据当地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可以通过召开现场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关键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才能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才能真正富裕起来,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农村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清醒认识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
在新形势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确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收入来源受限,集体增收空间不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靠出租集体土地(如机动地、果园、林地等)收取专业性承包费,也有的靠出租空闲的集体房屋(如撤班并校后腾出的校舍、临街房屋等)收取租金,还有的以拍卖承包荒山、荒沟、荒滩和矿产、水面等自然资源获取部分收入,有条件的或地理位置好的村则主要靠村办企业(如砖厂)和商贸门头房的出租承包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支柱。
(二)、集体资产流失严重,集体经济基础脆弱。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少村把原有的集体资产“分光用光”、损耗殆尽,导致集体经济萎缩衰退。保存下来的现有村集体财产在保值增值、管好用活上,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坐吃山空”,使集体经济逐年萎缩,所剩无几。有些村资产管理不善,集体资产被农户长期占用,外欠也不能及时收回,出现了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导致了集体经济基础脆弱。
(三)、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明显拉大。从总体上看,目前村与村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且差距日趋加大。表现为: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和主干公路沿线的村,其区位优势明显,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不仅集体经济基础较为强壮,而且发展水平整体也比较高;而一些地处偏僻又无资源优势的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十分突出,甚至有的成了经济“空壳村”。
(四)、村集体负债严重,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村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债务,几十万、上百万债务的村不占少数,“无钱办事”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由于村经济基础薄弱,集体经济积累少,也没有新的收入来源,原有的负债无法消化,逐年支出却难以避免,只有靠继续负债维持,经济包袱越来越重。
二、客观分析制约村级集体经济的因素,找准问题、突破难点
只有正确估价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才能突破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瓶颈”问题。
(一)、经济发展层次低、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薄弱。目前,大多数村靠“资源饭”维持现状,村集体经济主要靠承包、出卖集体土地、果园、山林、水库和一些基础设施等资源获取经济利益。这些村经济收入来源过分依赖于低层次、规模小、结构单一的产业,对环境破坏影响大,管理粗放落后,效益又很低,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旦市场波动,经济效益就滑坡,势必会导致村集体经济出现大幅震荡。
(二)、干部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创新发展能力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理解比较片面和滞后,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了,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大局。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偏差和发展观念滞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多,积极性不高,导致了村集体经济不能取得创新和发展。
(三)、招商难度大、融资困难,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
近几年,由于村一级招商引资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政策措施、投资服务体系等软硬环境上无法与市(县)、镇级相比,虽经努力引来一些客商前来考察、咨询,最终能够成功落户的没有几家。更何况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保护资源,报批开发用地的手续严格,村级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在融资方面,银行存在惜贷现象,贷款手续繁多,村集体贷款难度更大。
(四)、管理能力弱,优势发挥不明显,不利于突破性发展。目前,村干部普遍存在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表现只是注重依赖于一些发展层次不高、集体机动收入低的产业。另外,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应收取的各种承包费收不上来,外欠也没有及时收回,一些重大开支不合理、随意性较大,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影响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村干部经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偏弱,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寻找出路,导致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没有抓手,突破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不足。
(五)、村级债务过大、包袱过重,不利于全力发展。从农村的整体情况来看,有不少村不良债务较大,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已成为制约村集体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稳固的一大障碍。目前,随着税费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村委会除了上级财政补助收入外,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微乎其微,出现了一些集体经济的“空壳村”,由“无钱办事”导致“无力办事”“办事难”和“难办事”现象严重。村干部将很大的精力用于清还债务和应付日常经费事务上,难以全力投入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上。
三、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途径,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不难想象,一个村子,如果集体经济一点收入和实力都没有,村级组织就很难从物质条件上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那就更谈不上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敢打硬仗的拼劲,投入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伟大实践中。
(二)选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子。
首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积极探索、不断进行思路创新。要从过去局限于办工业企业,扩大到开发所有能增加集体收入的项目上,包括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劳务输出等;发展形式从单纯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扩大到以提高集体实际收入为主、灵活多样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如通过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建立合作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新模式;通过以强村为依托,联带贫困村等方式,加快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大力发展新型区域合作;通过创办和发展科技推广示范田、集体经济带头田等方式,积极创办各类新型科技园区;通过建设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组建新型龙头企业带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其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立足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应以集体参股的形式,参与开发土地、山林、矿产、水库等自然资源,兴办绿色产业,逐步消化村级债务;即使各方面都不突出的村,也要积极搞好生产、流通等环节的服务,集中集体力量解决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实现集体增收,走共同富裕之路。
[关键词] 新形势 发展 农村集休经济 现状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27-01
农村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利于兴办村级公益事业,改变村容村貌;有利于发挥集体经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有利于提高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威信,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有效化解农村矛盾、促进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
1 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1.1 农村基本情况:我市共辖76个乡镇,6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辖村的乡(镇)、街共98个,1385个行政村,农户558282户,农业人口2035265人,现有村办企业129户。
1.2 集体资源情况:全市农村可利用土地面积915万亩,其中农户承包面积676万亩、村集体机动地11.5万亩,村集体林地面积170万亩,集体拥有“四荒“及其它可利用土地面积95万亩。比例为71:1:18:10。
1.3 村集体权益情况:全市村集体权益累计261558万元。其中:村集体资产231457万元,资金51740万元,实有债权178366万元,实有债务200005万元。村集体权益平均最高的县区为高新区、其次为丰满区,分别达到3237万元和1512万元。城区平均高于外县市。
2 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缺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多数村既无资源也无资产,又无区位优势,没有可转化为集体收入的资源条件,发展集体经济无从着手。
2.2 缺少集体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有些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收入也比较高,但村班子及带头人的收入没有与村集体经济发展业绩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村干部创收积极性不高。
2.3 缺少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后劲。有些村虽然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大多数为资源发包或土地征占获得一次性收入,不具有持续性增长能力。
2.4 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超20万元的村占15.2%,总收入占88.4%;超百万元的村占1.2%,总收入占55%。村集体收入主要集中在几个有实力的村中,且大多都是城郊村、城中村,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在土地出让中获得了原始积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1385个村中,绝大多数的村除中央转移支付外,集体收入很少或基本没有。
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3.1 明确目标任务
3.1.1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
3.1.2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3.1.3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统筹推进。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3.1.4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乡村文化建设统筹推进。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推进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3.2 加强政策支持
3.2.1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鼓励村集体参股领办创办建立在合作制基础上的经济实体、企业或其他新型经济组织。鼓励村集体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技服务组织以及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合作。
3.2.2鼓励村集体开展集体资源经营开发。鼓励村集体将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引导经济薄弱村利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资源,投资或参股开发收入相对稳定的产业。
3.2.3鼓励开展村集体土地整理。鼓励有条件的村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宅基地整理和零星自然村迁并。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所增加的耕地,由村集体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支持有条件的村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村庄整治腾出的建设用地,在满足农村各种发展建设用地后,要首先复垦为耕地,经批准可将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镇建设使用,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给村。
3.2.4实行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市、县(市、区)要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用地空间,根据建设项目计划情况,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分配一定用地指标,保障农村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实施征地,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被征地农民探索采取留地安置等方式安置农民。
3.2.5稳步推进集体物业经济发展。鼓励“城中村”、“城郊村”等具有区位或资源优势的村,采用单独建设、异地购置和开发利用等方式,通过建设标准厂房、商业用房、市场摊位、仓储设施及盘活闲置校舍、旧厂房等固定资产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
3.2.6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各类产业发展资金和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鼓励各级各类人才、企业人员、城市居民,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支持或参与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依法兴办各类经营服务设施、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按照出资比例,与村集体享受同等的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税收奖补等优惠政策。
3.3 加大推进措施
3.3.1财政扶持。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每年重点扶持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同时,县(市、区)要安排相应配套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3.3.2专项扶持。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基础设施、村级公益事业、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等涉农资金项目,能转化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要优先予以立项和扶持,并依法依规纳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管理和经营范围。
3.3.3奖励扶持。村集体新办企业三年内上缴的税收,由县(市)、乡(镇)政府在所分享的税收增量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对村集体给予奖励扶持。
3.3.4扶贫开发。创新完善财政扶贫开发机制,探索建立扶贫开发与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合的有效载体。对极少数缺乏发展条件、没有发展空间的特困村,可以县(市、区)为单位,通过在中心城市购置商业用房等方式,帮助村集体获得固定的经营或租赁收入。
3.4 强化集体经济管理
3.4.1建立风险规避机制。规范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运营管理,完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内部治理结构或组织管理机构,形成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四权”制衡机制。加强投资管理,明确责任主体,确保资金安全。各级农村审计部门要在开展村级财务常规审计监督的基础上,重点对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投入资金和收益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义和当前形势下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农牧业基础和农牧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扶持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从源头上减轻农牧民负担的现实需要,着力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和改善民生,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和谐美丽新疆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目前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村级组织缺乏优秀带头人,“两委”班子缺乏活力,不善于长远的规划;二是村集体收入渠道单一,不善使用现有资源,长期依靠“一块地、一群畜、一片林”的传统形式增收;三是部分村落先天资源匮乏,自身“造血”功能不强,“传统资金注入”帮扶难有起色的现实问题。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壮大集体经济两委班子是“心脏”,保持动力输出要“强班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带头人,能用高的眼界和毅力带出一支好队伍、建设一个好村子。把那些眼界宽、能力强、素质好、呼声高的“能人”“贤人”选到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的岗位上来尤为重要,他们能够充分发挥“领头雁”优势,对村民代表、村小组长、党员、致富带头人的进行培育示范,从而全面帮助村民理清思路、争取资源,不断加快对集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改善,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二)、盘活集体经济因地施策是“命脉”,保障血液顺畅要“对路子”
我认为,盘活集体经济,在于要充分利用各村得天独厚的环境因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现有基础、判断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因地施策,引进一个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选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结合实际,我总结了四种模式。一是小微企业发展模式。由村独立创办的集体企业或采取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所建设的合作企业,按照企业效益和村集体入股份额分红,企业所得收入全面纳入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城郊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城郊村地缘优势,侧重在居民餐桌和城市美化亮化上做文章,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发展种养殖,向第三产业拓展,发展农家乐、牧家乐、观光农业,进一步扩大增收渠道。三是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对具有民俗民间文化、山水自然条件、历史人文资源、农特产品优势的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和服务,进一步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村落,开发采摘园、度假村、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项目,增加集体收入。四是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宜农则农、以牧则牧”的原则,以“合作社+支部+基地+农户”产业为依托,采取订单式经营规模,在村集体地、林中搞一些经济效益高、发展周期短、投入少的特色种养殖业,带动集体增收,探索“集体+电商”模式,利用电商平台,将周边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民个人的水果、蔬菜、草药、花卉等特色农产品汇集到电商平台,由集体组织专人经营管理,收取一定比例费用支持村级集体经济。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态势;出路选择
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17-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必须优化环境以及要纵观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关心,同时也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协作努力,齐抓共管。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帮助以及扶持的力度。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优化环境
(一)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
还有就是在创业扶持上来说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创设一个专项的基金,从而来鼓励以及支持创收性的项目工程,尤其是对那些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又缺乏资金的那些项目一定要给予支持。在创业之初,要降低门槛,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也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创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便利的环境。
(二)优待贫困村的专款专项扶贫基金
作为一个公共的财政村级集体经济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其宏观的调控能力,以达到区域平衡的能力。每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经济实力进行评估,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不同的帮困扶持。特别是要加大力度那些投资建设的创收的项目,从而来对那些政策避免执行了无差别的辅助,以防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状况。
(三)利用当地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
对于有些部门来说在政策的实施上面应当进行放水养鱼的构想,政府部门应当尽最大可能在各个方面,对那些村级集体的经济发展上面加入更大的帮助和支持。要合理组织,合理利用当地闲置资源进行发展集体经济。
总的来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围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一个优惠的政策,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共同创造一个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利的大好环境。根据各村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在经费上的矛盾,就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所以说应当把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因村制宜,选准路子,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一)加强村级招商引资,通过借助外力以求得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现在我们想做大做强村级经济,如果单纯地依靠现有的老企业是不行的,发展的实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也有的政府想靠自身经验的积累去发展村级经济,但是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那自然发展的速度又显得太慢了。因此,相比较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招商引资。通过招商的形势,达到借力使力,以求得更好地发展,这也是实现村级经济发展的最好的办法。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引导村干部的意识观念,妥善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强发展的意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达到最优化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为了实施激励性的机制,也可以实行村级招商引资责任制,把招商引资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融入到农村干部的考核中,在年度工作进行实绩考核时,直接与干部的报酬相互挂钩。切实做到把发展成为政府干部的首要任务,并且要付诸于现实,在工作中得到真实的体现。同时,对于干部的招商方法要加强引导,适时举办培训班,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招商引资的规律,掌握招商的技巧。这样,在外出招商时也就不会太盲目了,也会逐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另外,我们还不能忽视了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本村流落在外地的人才,想办法把那些创业能手、企业老板、经营大户请回来,共同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大力发展。
(二)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
在大力村级集体经济时,要因地制宜,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以实现村级集体的更大收入。
三、盘活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一)认真开展清查工作,盘活资源
对村集体所有的荒地、机动地、水塘等资源来水塔、库房、闲置空房及砖厂等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依法清收拖欠的村集体承包款项,清理无效合同,通过采公开招标、拍卖、租赁、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达到资产值、增值目的。
(二)实行承包论证、合同管理等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清查村集体资产承包合同,手续不全的进行完善,不合法的予以废除,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村集体不再直接经营的土地、果园、农机具、水施等,要先行论证,后按合同严格管理,合理确定村集体,北高镇 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加强完善各项制度
大力推行村财政委托制度,强化财务公开;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发展公益事业;落实集体财计、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严控基建工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
(四)改革农村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了财务“双代管”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结算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加强了对集体资的管理,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赵兴泉.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J].农村工作通讯,2006,(12).
[2]董亚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回顾与展望[J].经济纵横,2008,(6).
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效率,还应逐渐降低经济发展对要素的依赖程度,避免“非均衡发展”向“畸形发展”的转变,消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主要观点述评。
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经典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以现有资源的稀缺性为视角,对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提出质疑,产道重点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和倒 U 型发展理论等。 但是,实际上,这些理论在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时,还是会遇到以下问题:
1.缺少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存在一个主要的缺陷,它们都未能阐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否存在一个非均衡发展的“度”,即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并不明确。 为此,我们需要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模式和均衡发展模式之间谁更具有较高的效率。虽然这一问题涉及到价值判断等领域,难以通过实证分析对此作出回答,但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却显得至关重要。
2.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存在分歧。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对政府与市场的认识方面。 比如,佩鲁不主张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赫希曼与缪尔达尔则对此持不同的意见;而在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上,赫希曼与缪尔达尔也存在分歧,赫希曼认为,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会减少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缪尔达尔则正好相反。 至于“倒 U 型理论”的支持者们,他们则完全不相信政府的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忽略了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对发展对非均衡的依赖性较为关注,在这些理论看来,无论区域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非均衡发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模式和未来趋势,对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不重视。
二、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路径特征。
1.部分区域在产业的带动下率先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国外的发展实践看,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够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关系紧密。
2.区域经济在资源限制下“无弹性”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区域间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能否得到快速的变化,是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的。在东部沿海和南方一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资源上的限制,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时间未能完成实质上的突破。
三、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1.要 素 区际 单 项 流 动和 极 化 效 应 使 区域经济向 “非 均 衡 ”方向倾斜。
在改革开放之后,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对东部地区给予的资金与政策上的倾斜是有较大力度的,这不但直接的导致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极大改善,还使得中、西部的人才、资金等可以流动的要素大规模的向东部地区转移,一些东部的省份或者城市已经成为“知识输入型”和“资本输入型”的双型区域,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极化效应十分明显,同时也直接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持续扩大。虽然这种极化效应会在中西部资源向东部流动的同时,产生一定的“回波效应”,但这种效应对西部地区而言实际上是消极的和负面的。
2.自 然 资 源 和 经济 基 础 差 异 促 使 区域经济向 非 均 衡 的方 向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东部一些地区已经能够完成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目标,而一些位于西部的地区却由于能源、交通等成本相对较高,处于经济发展的下风。 此外,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国有重工业为主,而东部地区则在利用西部地区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构建起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加大,即便有一些地区在“倾斜式”生产方式的作用下获得了暂时的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还是好于西部地区的预期。
3.经济边界的分割默认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生产要素的流动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行政区划形成的空间边界的阻碍, 多年来,这种行政区划对经济边界的分割状态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是以当代的眼光进行审视,由此导致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还是理由充分的。即使同处于同一个省区内的邻近县域或者县域之间,其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成效也可能差异巨大。
四、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构想与实现。
1.建立完善区域经济的分层调控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是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就需要优化经济管理权限的划分模式, 强调全国的统一性和区域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区域内地方政府是一级行政机构,在行政指令、经济杠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具有直接的调控权,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等方面,其权威性与操作性不容置疑。为此,需要在不同的区域内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互补与分工协作, 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充分的发挥区域经济的增长优势,促进区域的产业化和结构的优化。
2.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
目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显著事实是,一些不配套的政策和投资会不顾产业分布,全面的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和投放,致使本该重点发展的中、西部地区无法获得其中的能源和政策,基于资源的区域优势难以得到发挥。为此,需要分区域的进行产业政策的投放,促使不同地区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发展一些高收益的特定产业,使区域经济的工业结构更加多样化。此外,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应该充分注重区域经济优势的发挥,通过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结合推进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石油;经济发展
自从2000年美国互联网政策失败之后,政府颁布了各种减税政策,导致几年间美联储出现大幅度的减息,这一现象也间接的刺激了房地产以及信贷消费,但是也间接的一番了一系列的通货膨胀压力,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环境之下,中国石油经济发展遭受明显的影响。对此,如何顺利的度过金融为,为综合性建设能源经济便成为首要任务之一。
1金融危机下中国石油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因为金融经济影响,当前我国石油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开采难度不断提高,开采的成本、风险以及投资不断提升。中国石油为了达到国家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不仅仅是在勘探方面需要进行创新,还需要提高在投资方面的程度,并做好大批大油气田的开发,稳定我国每年的石油开采量以及储备量。但是,因为石油开采的进度不断深入,开采的难度以及开采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这也间接的提高了开采的成本和投资需求,同时见效也更不如从前。第二个方面是油气销量与价格相反。因为我国成品油与天然气的定价是由国家进行控制,虽然通过多次调整与改革之后,油气价格的变化和国际之间基本保持平衡,但是仍然存在油气价格倒挂的问题,尤其是在原油价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炼油业务的经营利润会不断下降,这也间接的影响着石油勘探环节的经济效益。第三个方面是国际化的开发风险不断提高。近些年,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我国石油出口量不断提升,自从2008年开始,海外的原油产量就已经突破了6000多万吨,天然气已经达到67亿立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间接的提高了我国对于国际石油的进口需求。但是,因为国际政局的波动,导致许多国际上的油气开发项目存在许多的风险,尤其是在人身安全方面,导致整体发展并不舒畅。
2金融危机下如中国石油经济发展改进措施
2.1坚持核心业务
石油企业中的油气业务是最为根本的业务,是确保企业经济价值的基本保障。中国石油应当是注重建设多个大规模油气生产基地为主,以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为例,应当将业务的重点、核心放在石油的开采方面,确保企业能够具备充足的经济基础。
2.2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
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石油经济必须坚持国际化的战略发展方向,并通过经营的规模化促使金融危机所呈现的风险变的最低。我国石油已经在海外建设了多个油田,这也是我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种直接体现。
2.3严格控制投资项目
自从2009年之后,我国石油领域就一直在坚持投资就是成本的理念,想要确保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坚持提高企业管理效果,提升投资源头的控制,同时做好投资过程和结果的管理。近两年,伴随着我国石油业务的不断扩张以及石油生产规模的不断增加,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而导致的建设成本提升,我国石油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基本上每年的增长率可以达到4%。对此,就需要在不断的扩张过程中严格控制扩张的因素,从而确保金融危机不会影响到我国石油经济。
2.4坚持低成本发展战略
想要确保石油经济的稳定发展,在成本方面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必然的。对此,就需要在成本方面采用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寻求最佳的节能减耗措施,真正做到全过程、全企业以及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成本的职能管理,需要做到周期性、安全性、稳定性、优质性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从根本上实现成本的节约,并完善责任的制度,提升投资的效率以及效益。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成本管理,可以借助激励、奖惩等方式对企业每一个层面进行成本管理,从而确保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得以全面实现。
2.5注重并购重组发展战略
首先,需要注重重组整合的发展战略,做好国有经济的布局以及调整,促使国有企业的结构得以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提高中国石油企业的内部结构,推动我国石油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和谐。其次,需要做好国际性的购并,充分应用国际化的油价回落,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以及资产价格的不断下降等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做好战略性的投资以及并购的可能,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再次,需要持续提高股权投资的发展管理,同时采用行之有效的股权投资优化企业在战略发展方面的协同性。最后,注重股价波动对于石油经济的影响,应用国家政策的支撑或者是回购上市企业的方式,做好当前股价的控制,借助市场化的方式,确保石油股价的稳定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石油必然会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一环境之下,应当正确的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明确自身的战略发展定位,同时坚持核心的发展理念,确保核心业务的稳定发展,并且结合国际化战略发展目标,采取低成本、严格控制投资、注重并购重组、调整能源结构等途径,持续、稳定的推动我国石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娇.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如何应对油价风险[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1):247.
[2]雷晓.金融危机背景下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3,(09):17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