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6:55:33
序论:在您撰写行政管理信息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信息经济;政府;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社会的发展进程已到信息化管理过程,信息化是推动政府高效率运行的手段之一。在对行政管理、组织模式构建以及行政服务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政府、服务化政府的建立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现在信息时代的变革,政府也要随之进行转变,要在管理上创新,以人为本,科技服务,参与合作的形式。
自上世纪末以来,电脑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以及管理模式的贡献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动力。我们在日常的生活模式,工作方式等方面也在迅速发生着变化,传统政府模式的服务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信息发展的新环境的新要求。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政府要加大发展电子政务,是目前我们信息化建设一个十分迫切的要求。
在政府行政信息管理中,主要的核心内容,信息化不能单纯简单的把原有传统的管理模式移植过来,这需要信息化管理中创新与变革,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创造性的开创政府行政管理,通过信息数字化的方式在管理上进行拓展延伸。这就需要原有大量需要人进行管理的事务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所代替,这也必将为政府行政事务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为我们在行政管理电子信息化的道路上开创新的天地。
一、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是政府从传统向信息化迈进的重要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从自动化办公、网络局域网建设、信息资料整理、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应急指挥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是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阶段。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政府的信息化制度,流程管理方面的规范服务。所以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信息化过程的发展,在我们的电子政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做出正确的判读解决。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体系,不断的完善信息化流程,为推动政府的信息化进程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目标,充分借鉴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经验,加快我们政府信息化进程。
二、信息化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
对于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发展,是需要政府甩掉落后的办公模式,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模式的改造,提高现有的行政管理职能水平。政府在运用信息化网络方面,通过网络办公来对行政进行管理,能够使大量频繁的公共事务管理和日常的管理事务减缩,网络的流程简便,无纸化办公的环保高效,能够有效根本的把行政管理从封闭的传统体系拓展出来,有效的使政府各部门间形成良性有效的互动模式。通过互动共享的办公模式,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
我国的信息化行政管理建设,是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办公管理的产物,是融合全球化发展的必然。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势必把行政关系、政府职能的发展、行政许可的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有效邮寄的结合起来,要兼顾政府管理的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核心要能够有效快捷客观的获取数据,共享信息平台为基础核心,要保证信息安全,并且要对信息的及时有效的处理。
为了更进一步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紧跟时展的需要,我们的政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政府业务流程体系、规范信息化管理制度、优化信息化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利用信息化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使政府的决策建立在科学、及时、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企业、公民等社会对象提供服务。
(一)信息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化的发展在政府的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必要的手段,是政府行政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也是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政府形成主管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对于政府信息化过程中起着影响作用的几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改变了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大大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交流。二是,根本改变传统的政府服务模式,有效提高效率。三是,提高效率的同时,有助于政府绩效的提升。
政府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其核心的内容就是要不断的改变传统的政府信息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利用的水平,对其政府的管理要重新排流程规范制度。政府信息化的演变过程,是事务发展的一个阶段,是通过数字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处理民众行政服务的能力,让行政服务变的有效快捷,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浪费。政府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作用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二)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让行政服务体系中的运行管理有效有序,技术的发展,制度的完善,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在信息发展的时代,我们高效的完成了以前需要很多人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全面的数据统计,经济统计,信息核算,勘探测绘,通讯无线等等,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才能有效的实现,只有这些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才能很好的贯穿于信息化发展的全过程当中。
作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学习掌握信息化运用的工具,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智能水平,积极参与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中来,运用学到的信息化知识服务于信息化行政管理,更好的为民众服务。这是我们政府需要培养的人员,也是要积极学习的过程。
(三)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网络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
在传统的政府行政服务职能的组织结构中是一个机械的组织,是从上至下,纵横全面的严格上下层层传递的信息服务渠道,庞大的信息交错渠道的畅通是十分关键的,在传统的信息中主要依靠文件的传送,这就会出现时间差,会出现当时不能到达,到达时效差。如果启用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的传送就会做到时时到达,有效的进行信息完整迅速的传输过程,减少了中间传递的过程时间。扁平或网络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的联系、沟通与协作,大大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工作效能,减少了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在这种网络化、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中,信息技术可以保证组织成员的全方位沟通和团队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的绩效。
(四)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动态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化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效率低时效差,在管理方法有单一的模式和交叉的实时模式,在交叉模式中的协调性复杂性加大了政府的投入及时间差问题。信息化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将有效的解决信息对称协调问题,比如在公路运用方面,电子监控设备在公路上可以对上路车辆的情况进行有效实时的记录,并可以对违章车辆拍照,对车流量大小进行实时观测,这些数据的实时上传有效的解决了数据全面准确客观性,数据的分析为各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具有活力、灵活机动性、超前意识、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精神,是维系行政组织动态管理和动态平衡的基本要求,政府的信息化发展使得这种灵活性大大增强。
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民主化、公众化的方向发展。在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决策与执行是不对称的是严格分开的,策是行政组织领导者的职责,而执行则是其他部门的主要任务。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更多是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单方面意志的体现,尤其是民主化程度不高的社会或部门,更是如此。信息化时代,决策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客观准确的进行获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做出有效正确的决策。如果在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进行人人参与,人人学习,充分运用信息化系统,运用信息化带来的有效便利,在组织外部,社会公众和有关社会组织利用便利的互联网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活动更加关注民意,注重政务公开、公开交流和民众参与,行政管理与社会整体系统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
通过政府的电子民意信箱,社会公众可以参与政府部门的各种讨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通过信息网络,公众个人可以随时与具体经管的行政部门或行政人员保持联络和相互监督。对一些关系重大、影响面宽的复杂政策,政府组织的决策核心可以把决策意图提出来,让人们在互联网上提出方案;也可以将做出或收集的决策方案在网上讨论。
在信息化行政管理中,要向网络扁平化方向迈进,原有政府中庞大的管理体系,信息的传输的滞后阻塞,不利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在现有的政府中要推进信息化的建设,要从建设平台入手,把网络扁平的发展作为平台的手段来实现,重视信息化共享,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联络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提高组织管理的水平,同时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减少管理的成本。
电子政务信息化管理中需要向现代化知识化迈进。信息化的建设开通,使管理人员的方式方法建立了原有无法想象接触的平台,在平台建设中的硬件设备、人员配备、知识结构等众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急需各种管理人才的跟进。
政府信息化行政管理,不仅要求其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部门间形成建立协作伙伴,更要加强政府横纵关系网的协调交叉联系,要重视大环境对小环境的影响作用,让政府信息化管理平台更具活力更具机动灵活性。超前意识、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精神,是维系行政组织动态管理和动态平衡的基本要求。政府的信息化发展使得这种灵活性大大增强。
综上所述,政府信息化从多方面推动和保证了行政管理创新模式的建立,对于促进政府管理向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方向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祥荣.构建政府创新机制的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1
[2]常庆.公共部门组织中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
[3]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
[4]顾克鹏.高校篮球队训练信息化管理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一、建立医院行政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传统的医院管理主要是采用简单的办公软件进行处理们,但是对于大型综合性的医院来说,其科室众多部门和项目也较多,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细化。再加上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想要在竞争中获取胜利医院的领导层开始从引进专业的医疗人才、增加设备的投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随着医疗组织国际化标准的制定,医院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开始逐渐表现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无疑是现代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继续发展并且逐渐步入了更高的层次,因此在各大综合性大医院都以医疗为中心建立信息化的行政管理措施。
(一)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的管理模式之一。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经营性组织,但是其本质上是接触患者的病痛让患者重新走向健康的生活中,因此全新的医疗科研成果的掌握对于医院的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巨大的帮助,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第一时间将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公告,比如很多医院建立网站,通过网站能够将自己擅长的领域展示在网站的信息栏中,供患者进行阅读和了解。通过信息系统的能够实时的展示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加强医患之间的良好的沟通、构建良好的医院文化等。
(二)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监督各个部门之间的运作。
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加快和外界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够通过在线浏览检查的方式来监督各个部门科室的工作情况,可以通过信息公告栏了解医院的出勤情况,同时如果有紧急任务或者时间上的更改等,可以及时的采用电子传输、电子公告栏等方式来进行通知。节省了口头传达对于时间的耗费,以及电话传输对于资金方面的浪费等。不仅提升了医院的行政管理的效率同时还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及时的收集更新信息,完善和充实医院变化发展的信息,确保了信息传输的实效性,保证了医院宣传的力度等。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一)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服务。
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给医院的整体运行和全面管理提供决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是一项信息密集型的工作,通过信息管理能够大幅提升卫生服务的效率,但是在综合性大医院中分设有财务科、放射科、医务科和药械科等,这些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运行,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分享,让各自为政的各部门逐渐形成一个信息孤岛。在我国信息化管理的起步相对较晚,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时将其主要的目的简化成减少文件的处理、提高管理决策和进行资金的周转等用途。随着信息化管理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临床和辅助中,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二)为医院的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在过去的几年间,信息化技术给存储、计算和数字化技术等领域均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些领域共同进步的情况下医学技术和医学的管理也得到空前的发展,而信息化技术催生出信息化个性医疗服务的学科,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在管理过程中医院更是通过基础设备和信息系统处理医疗文件,并且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记录信息系统。这也是信息化医院行政管理最主要的特点。
三、医院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的作用
(一)简化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构成,提升专业素质。
医院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福利经营性事业单位,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医院不仅仅是一个医疗保健机构,同时还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的复杂系统,虽然行政管理不能在短期内提升其经济效益,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将行政管理人员的构成进行简化,同时还能够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通过信息技术及时共享管理方面的资源,提升管理者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另外通过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够让行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的进行自我提升,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开拓和创新。
(二)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般在医院的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其待遇非常低,主要的原因是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无法直接和经济效益进行联系,作用不够凸显加上工资待遇不高,即便是在院内进行的职称评定也几乎无法被真正的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的任务却比较繁杂,事无巨细,继而导致工作人员的没有足够的工作激情,缺乏应该的执行力。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这样一来其工作的内容和任务量就会减轻,工作人员从繁忙中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心情也会逐渐变得欢乐和开心,因此工作起来也会更加的有动力。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嵌入激励机制,分别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满足行政管理者的需求,通过鼓励、引导和奖金的方式让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不再一味的消极,而是更加主动的开拓进取从而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解决缺乏经验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难题。
由于医院内部行政管理部门很少受到院领导的重视,因此就导致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其专业性不够强,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样的行政管理团队不仅不会对医院的发展提供帮助,甚至还会制约其发展。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坚持尊重他人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新入职的员工通过信息管理模式能够快速的熟悉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从而迅速的为医院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明确其职责。
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中各级一定要做到不能够缺位、错位甚至是越位,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将每一位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标注,这样所有的员工在清楚自己的职责之后便能够通力合作,相互配合。
(五)改变医院的传统管理模式。
通过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即网络化管理措施能够实现向患者和工作人员进行集成化的管理目标,因此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重组和变革,将医院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使得医院内的各项信息资源更加快速畅通的传输,满足医院内部所有工作人员的使用,让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顺畅和直接,这样便能够有效的提升管理的效率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
四、结束语
关键词:开发区;行政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其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等为手段,服务于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可以极大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并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在行政管理中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公平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天津某开发区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简单探讨。
1行政管理信息化
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产物,有利于增强行政管理效能。一般而言,行政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会继续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而是会促进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进行。总体上,行政管理信息化除了信息化技术通常所具有的快速、准确、高效性外,还有以下特点:a.促使行政管理向公开透明民主方向发展。能够改变行政管理机构与行政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增加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打破信息和权力垄断,增加管理的透明度。b.凸显管理的政治性。能够使全面的数据统计、经济统计、信息处理输出成为现实,减少错误出现,使行政管理更加规范。c.促使各管理部门信息共享、相互协作,使管理模式由单向向多向转变。
2天津某开发区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现状
与一般行政管理机构相比,大多数开发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具有较大自主性,对各项事务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例如天津某开发区开发区拥有招商、规划、土地、财政、劳动人事、项目审批、外事审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企业服务、安全生产管理和科技管理等行政管理权限和经济管理权限,但管理模式较为简化,管理模式灵活,既有政府管理的特点又有企业化运作的特点。该开发区行政管理信息化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即综合性、系统性。由于该开发区的行政管理管理权限集中统一,职能众多,管理流程不尽相同,各项工作往往走在改革创新的前沿,因而开发区信息化平台不仅要功能多样,涵盖各个领域,而且还要经常要对流程进行修正、变更,乃至重新规划,这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该开发区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a.缺乏统一规划。表现为对近期、中期、长期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往往哪个部门提出要求,就先解决哪个部门的问题,不能做到各部门统筹考虑,这样的结果可能会造成重复投资建设的情况。
b.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不健全。表现为不能适应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难以体现开发区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管理构架的调整、管理角色的转变时常滞后于流程的优化和变更。每一个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要马上组织推广使用,这既需要领导层的大力推进,也需要中层的积极配合,还需要普通管理人员尽快学习掌握。总之,高效、运转良好的管理体系必不可少。
c.责任规范需要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开发区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行政管理规范化的过程。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随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推进,会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明悉责任和目标,增强工作责任感,大量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但是,信息化平台使用中仍然时常会有工作人员出现错误、延误等情况,这一方面是由于使用技能差,更重要的,是由于责任制度不够完善。d.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还不够健全。众所周知,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对于行政管理部门十分重要。虽然该开发区网络建设和网络办公过程中已区分了内、外两套网络,以保证内网的信息不会泄漏到外网上,在信息化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不清楚什么网该上,什么网不不该上的问题。
3对开发区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建议
3.1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科学规划
可以聘请外部专业人员同时安排各部门专业工作人员,根据开发区管理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要求对现有已经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和网络按照功能进行梳理,逐步制定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项标准和规范,以期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尽可能实现原有系统与规划建设的信息化平台的目标一致,互联互通。新建的平台系统则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加以建设。
3.2尽快形成管理体系
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化必须确立以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为指导的行政管理创新理念,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大力变革,实行管理创新。领导的重视能够迅速解决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有利于新管理构架的迅速搭建,可以说,只有领导重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才会得到认真部署、实施,才能真正调动起各个层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各方形成合力,解决好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3.3大力推进配套制度建设
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多方学习,掌握相关单位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形成有效的制度,规范岗位职责,明确操作规程和奖惩措施。与之相应,对行政管理人员信息化平台使用培训要常态化,而且要邀请信息化方面的专家人员举行讲座,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认识与实际应用能力。
3.4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除了要加强全员网络安全教育外,建立严密制度也必不可少,同时,可以聘用高水平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进行信息平台的维护工作,减少网络出现异常的概率。
总之,开发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需要自上而下大力推进,真抓实干,简化管理流程,使行政管理向灵活、动态化发展,提高效率,真正服务于广大企业。
参考文献
[1]齐明山.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7.
[2]蔡自兴.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
【关键词】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技术的日益进步,各个行业工作的手段和模式也都得以改善和提高,就现在的高等学校的教育和行政来说,也改变了老旧的工作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摈除了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就行政管理来看,引入了像网上统计,网上选课,网上定书,网上评教等等新方法,来代替以前传统的书面和人工统计,不仅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随着行政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不断完善行政信息化的手段和使用广度。本文将从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可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稳健的发展,不仅方便了教学,也便利了行政管理本身的工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效率低
随着我国高校的改革及合并,高校本身在不断的扩大和兼容,许多高校现在都是多个学校合并在一起的产物,各类的管理报表和决策运行都相对复杂,大多数的电脑和系统都只是打字和日常输入信息的工具,一些真正有管理功能的系统却得不到真正的运用和实施,而对于信息的采集和录入虽然也有专人去做建立电子文档的工作,可是这种手动和半手动的工作,必然会造成数据上的误差。因为高校的管理结构繁琐,组织结构复杂,不管是管理还是教学,都是金字塔的模式,所以这种构架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层面的发展,而且高校对于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配置并不优化,也造成了管理信息化的滞后,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显著的提高。
2、数据共享难
高校的数据统计工作,是涉及部门最广,人员最多,工作样式最复杂,统计方面最宽泛,而且往往部门做完的数据统计,对于其它部门来说也是需要的。但是就高校目前的状况来讲,部门统计所需的数据,通常都是按照本部门自己的要求和需要来统计,往往忽视了其它部门的需求,而且从格式、样式、系统、模式等,都不兼容,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工作重复,浪费了劳动力,也耗费了一定的资源,而且各部门之间沟通越来越难,这就造成了当需要跨部门资料和数据时,其它部门还得进行统计,相应的数据再次统计,工作量大、耗时长、速度慢、人员少、数据多、手工录入形式过于落后、数据更新慢等弊端。所以,要在加强各部门联系和沟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数据格式和模式,实现数据资源的真正共享。
二、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上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对于我国的高等院校来讲,行政管理只属于教辅部门,而学校的教育、科研、以及对于教师深造,对于学生培养等都是高校的首要,而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所给予的重视就是少之又少,对于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的投入和重视自然也是相对不足,而且对于高校来说,主要的领导也是从教学之中选,所定的政策也自然而然的向教学倾斜,向教师倾斜。再者,在高校里,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教学楼室室多媒体,实验楼又处处有科技,而且普遍的师生和上层领导认为对教辅部门不必要投入过高,也不必要投入太大的精力去改良设备、改进手段,对提高人员素质等关注很少。
2、人员能力和素质不高
在重视不足和认识不够前提下,自然而然的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首先,对于人员的配置和选拔上,相对要求较少,很少的工作人员对于电脑和计算机系统有专业和系统的知识和经验,还有一部分学校内部的员工家属的安置问题,也都往往转向了工作并不需要那么专业的教辅部门,尽管这几年,对于人才的招收和引进上,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要求,但历年积累的人员配备,在最初的人员定位上造成了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其次,由于对行政管理的不重视,在人员的后续培养、深入教育以及提高信息化知识方面认识就相对不足,也造成了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较慢的现象。
3、系统安全和稳定不足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目前的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往往系统在使用人过多,或是过久的时候,就会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还有一些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很差,安全性不好,很容易造成数据泄露,数据丢失,数据紊乱,以及数据重组等等,而且往往系统的升级和完善过于缓慢,这种不稳定和安全性差的管理系统,也并不十分适合现在越来越繁多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了。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1、提高对行政管理的认识认识
要加快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进程,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上层领导的认识,提升教职员工的普遍认识,只有在认识上深化了,才能在行动上有所体现。首先,要认识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于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其次,要高度重视,增强管理部门的资金配置,增加对于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投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给教学部门以帮助和支持。
2、增强管理人员素质
要重视人员配置工作和提高人员的素质。首先,从人员选拔和调配上要做到工作对口,专业对口,让初步走上行政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和数据管理系统的运用能力。其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后期的培训,由于设备不断地在升级和完善,工作人员对于驾驭系统的能力也应该相应的有所提高,才能不断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3、改善信息化系统
只有从根本上完善和改良系统本身,才能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最好的工作平台和技术上的保障,只有加强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才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改善信息化系统已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仅改善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手段和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和不足,只有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地找到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新途径、新对策和新举措,就能不断加快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柳漪.信息化与行政管理[J].计算机时代,2003.
关键词: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服务模式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全球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使人们更加体会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了合理利用,以不断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质量和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行政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
1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实现自动化办公、加强局域网建设、采用信息公开方式、电子政务等,从中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政府信息化建设当中,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应建立健全信息化制度和流程管理,以促进政府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政府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政府电子政务运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作出正确处理。因此,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政府应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对信息化流程进行优化,以推动政府的信息化发展,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水平和效率。
2信息化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
随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政府抛弃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引入了信息化模式,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在信息化应用上,政府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行政管理,简化了公共事务管理,优化了网络流程,提高了办公的效率,这是对行政管理体系的创新,使政府部门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模式,以提升政府的服务效率。政府的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在行政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办公管理效率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迅速地获取数据,实现信息平台的共享,保证信息的安全,并能及时和处理信息,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水平,确保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优的服务。
3政府行政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1信息化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不断完善政府机构的组织体系,同时,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加强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交流;②政府传统的服务模式受到信息化的冲击,采取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行政管理的技术水平;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政府绩效。在政府信息化建设当中,其建设核心是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与利用水平,重新安排政府行政管理流程,规范行政管理制度。信息化技术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是政府信息化事务发展的过程,在行政管理中通过采用数字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了政府对民众的行政服务能力,提升了行政服务效率,减少了行政管理上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使政府行政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确保了行政服务工作有效、有序进行,不断完善了行政管理制度,使行政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信息化全面普及的时代,解决了以往行政管理中需要大量人力的问题,大大节省了管理时间。比如,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统计、经济统计、信息核算等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效率。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并将这些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当中,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民众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
3.3实现行政管理模式网络化目标
以往,行政部门在传统的信息应用中,一般是通过文件的传送来实现管理目标,这将会导致文件不能及时到达,影响到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然而,通过采用信息化服务体系,可以确保信息的迅速传送,减少中间传递过程和时间,这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政府信息化建设采用了完善的网络组织结构,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加强政府行政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提高管理工作效能,减少了人力资源。与此同时,在行政管理中采用网络化管理模式中,能够确保组织成员良好沟通和协作,提高行政部门的绩效。
3.4体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灵活化
在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将会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出现时效差等,且这种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加大了政府的经济投入。而通过建设信息化行政管理体系,以上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比如,电子监控设备在公路中的运用可以实现上路车辆的实时监控,且可以观测车流量情况,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依据。此外,社会公众还可以通过政府的电子信箱,积极参与到政府部门各种讨论当中,比如在网上讨论和收集的决策方案,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发表个人的意见;同时,公众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随时与行政部门、行政人员保持联络,实现相互监督。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通过信息化的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行政管理部门应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网络化发展模式,重视信息化共享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等问题,尽可能地提高政府行政部门组织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以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路径
在高校的组织结构中,行政部门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是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也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部署的提出,互联网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是高校行政管理机制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高校信息化建设也迫在眉睫,高校的行政部门也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积极引进信息化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更多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创建绿色、高效、智慧的管理服务理念,进而开创高校行政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一、高校行政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1.高校行政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性
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行政管理工作则是处于相对从属地位,主要强调其管理职能和服务功能,这就使得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滞后,未能及时建立系统、高效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部分高校在信息化软件和硬件建设上的投入也缺乏持续性、稳定性,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相对单一,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不利于学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目标的实现。例如,在高校的人事、教学、科研、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仍旧习惯于纸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路,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全面展开,这既占用了大量的纸张资源,也制约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2.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力量相对薄弱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快速发展,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五项职能日益显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都在不断增多,尤其是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增多和教学管理任务的日趋多元化,高校行政事务也在持续增长,需要有更多年轻化、专业性强的行政管理人员补充到原有队伍当中。但是,高校行政人员的编制配备还存在不足量、不及时的问题,岗位专业能力培训措施不充分,存在对信息化建设内涵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只是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设施理解为一种应用工具,没有从系统角度思考信息化给高校整体运行、战略规划提供数据基础、决策依据、智慧管理。
3.存在一定的信息化资源浪费行为
在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活动中,对计算机、互联网、信息系统等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由于没有掌握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或者没有树立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意识,所以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上存在各部门系统单独建设的情况,导致后期行政管理系统在部门之间不兼容,信息传递和共享效率比较低,这不仅降低了行政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效率,也是行政管理信息化资源的一种重复建设。
二、高校行政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
1.人员专业化因素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人员专业化是最关键的因素。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信息化意识,还需要具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思想上提高对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提高自身在信息化管理中的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对此,高校的领导需要首先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个人对信息化校园的建设负责,将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宣传、教育和推广,提高每个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学校信息化管理战略的有效贯彻、落实和执行。
2.管理制度因素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仅仅依靠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还是不够的,学校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机制,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建设,能够对行政人员的信息化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督促行政人员养成良好的信息化工作思维,确保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应用中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为了提高行政管理部门内容信息资源的传递效率和共享程度,以及出于信息的安全性考虑,行政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要有顶层设计,对各类信息化业务的制度建设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为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3.信息技术因素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高校除了要提高行政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完善行政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外,还应当加强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对于学校行政部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学校一方面要对相关技术设备进行性定时维护和保养,另一方面要做好硬件的更新换代和软件的及时升级,增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性,确保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三、高校行政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1.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在高校行政办公领域的应用在不断延伸和拓展,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所以高校只有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在行政管理领域重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才能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对此,高校要加强对于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规划,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信息化建设,保证各项建设投入的持续性、稳定性,积极适应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变革的需要。
2.加强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升级和完善,注重信息化系统的可持续建设,以保障行政管理系统信息化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首先,要对行政管理部门的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和完善,尤其是计算机硬件设备、校园网络条件等,学校只有对其进行有效建设和维护,才能为信息化管理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其次,在软件系统方面,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要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战略布局,要瞄准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方向,规划、设计、开发整体性、兼容性信息管理系统,打通卡脖子环节,将教师、学生、教学、科研、学科、资产、后勤等信息系统打通,实现系统共建、信息共享,增加数据分析功能,让信息技术可以多方位促进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密切学校管理者与在校师生之间的联系,提升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效率和管理质量。
3.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化能力,能够对一些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这无疑是决定高校行政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关键。对此,高校必须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对自身的信息科学知识结构进行补充、更新和完善,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招聘或选拔的形式,将一些专业型人员充实到行政管理队伍中来,这样便于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维护,促进行政管理队伍信息化能力在整体上的提升。再者,高校需要建立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标准进行界定,明确划分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范围,如行政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都需要有具体的规定,以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
4.重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考核与激励
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仅仅依靠持续性的建设还是不够的,学校还需要在行政部门内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绩效考核与激励,对行政人员的日常行为和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督促行政人员积极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应用活动中来,将学校的信息化资源进行充分运用。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内部建立考核目标,并将信息化应用目标细分到下级部门和个人,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激励策略和考核机制,定期对行政部门以及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行为进行考核评价,引导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信息化高校的创建活动中来,在高校形成重视信息化建设、参与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机制。总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选择,所以高校在变革行政管理的传统模式时,一定要强化信息化思维的工作渗透,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和信息化能力,确保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持续性,进而有效提高行政部门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革命,是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革命,信息化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企业在这场变革中,也享受着变革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利用信息技术等基础技术,实现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让企业的行政管理,可以通过一个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管理层的分层,减少了管理的过程,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且行政企业信息化发展是一个趋势,是目前企业改革所必须选择的一种方式,因此,本文对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1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单机用户,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企业受到国外市场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冲击,也选择使用单台计算机作为办公用品,虽然其可以加快办公速度,但在当时主要是以打字和整理文件为主,工作效率是很低的,因此,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选择使用单机模式。第二个阶段,实现了局域网的管理,也就是企业在内部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模式,这可以加快企业内部文件的传输、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因此,很多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时,开始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这是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雏形。第三个阶段,是企业开始使用广域网,也就是把企业的局域网加入到广域网,然后利用C/S软件以及B/S软件,形成混合结构,实现企业广域网的建设,让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邮件的传输,实现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第四个阶段,就是现阶段的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实现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智能化管理和发展。同时,也是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模型以及未来发展的模型和趋势。因此,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且势不可挡。
2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2.1信息管理转变为知识管理
我国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目前正处于信息管理专项知识管理的模式,这是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所产生的变化结果。最初的行政管理是利用数据管理,实现对数据的分析,然后管理企业;而后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信息的管理,这样可以在经济市场发展中,针对信息的变化,找到企业发展的方向。而后期,信息管理变为知识管理,这是一个递进关系,也是一个管理层次升高的关系,同时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是简单的代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前进和发展时,产生的演变,是逐渐的,技术发展积累形成的。所以,信息管理转变为知识管理,是现阶段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2.2信息化管理是一种集中管理模式
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是实现信息管理集中管理的一种形式,这是因为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凭借信息技术,实现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质改变,让企业的信息系统不断升级,且把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利用信息管理实现,并且形成一个管理系统,加快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了企业系统自动化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利用,这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而借助行政管理信息化,更新企业管理手段,让管理理念付诸于实际行动,这可以保证企业行政管理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更加人性化,同时也具有公司管理理念的支持,能够加快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因此,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集中管理。
2.3信息化管理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
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计算机,可以储存相关的管理数据和行政数据,对企业战略和决策的判断,起到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企业的办公场所,使用的是办公室网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和目标,加快了办公室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也可以把相关数据,直接储存到计算机中,而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存储工具,实现办公目标,加快办公的效率。因此,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利用计算机储存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完成相关工作。
2.4信息化管理的管理层次减少,实现“精简”
企业的组织和构成是比较复杂的,但通过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发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层次有效的减少了,实现了“精简”管理的目标,这可以让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和完成公司其他的项目和任务,可以让企业高效运转起来,企业的人员可以更集中精神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这有助于企业调整结构,让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具有更高的抵抗能力,而且企业的所有人员,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进行工作的,也都是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有效的实现了行政信息化用于实际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因此,企业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利用计算机实现管理层次减少,实现“精简”。
2.5信息化加强部门之间合作,打破信息壁垒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任务是不同的,但企业的部门却不能被分割开来,每一部分都是为了完成企业的任务而在不断运转的,所以,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如果不畅通,就会导致任务完成的更加困难。因此,在出现行政管理信息化后,其有效打破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障碍和隔阂,打破了信息交流困难的现状,打破了信息壁垒,有效实现了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企业项目快速完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项目投资成本。因此,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管理模式改变的趋势和要求,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全部门合作、减少单兵作战模式的改变。因此,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打破信息壁垒,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结语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构成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通过四个阶段来完成的,进入21世纪后,企业的行政管理信息化飞速发展,促使了企业全面实现信息化发展,促进了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所以,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而发展趋势主要是集中化管理、信息管理转变为知识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强企业不同部门之间合作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付欣欣.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
[2]李升朝,张萌.论我国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信息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电子测试,2013(5).
[3]徐文海.广东公安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4]李婷.沈阳公安经侦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5]毕雁英.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关联因素分析[J].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