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档案管理数字化范文

时间:2023-08-01 16:55:25

序论:在您撰写档案管理数字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档案管理数字化

第1篇

一、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

(一)档案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字摄影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具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辅助设计、智能模拟、文字处理等功能。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建设最基础的工作,传统载体的档案经高科技术加工成数字档案形式,通过局域网、政府网、互联网进行计算机检索、阅读电子档案,为迎接档案信息服务新环境的挑战,提高效率,提升档案业务部门的服务水平,为档案内部管理及面向客户服务提供高效率的全面服务。总之,档案数字化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逐步依托信息技术,使档案工作更为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化档案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创新,能够实现对档案和档案材料收集、鉴定、整理、保管、转递、统计、查阅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并可通过组织系统专网实现档案的网上浏览和远程查阅查借阅功能。数字化档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档案依赖于数字化设备而存在。数字化档案依赖于计算机的软硬件和数据库与网络系统。离开了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数字化档案就无法生存、传递、识别。

2.数字化档案的不稳定性。数字化文件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数字化档案的不稳定性。

3.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多媒体信息均可以单独或相互搭配构成数字化文件的内容,使得数字化档案的组成和结构要比纸质文件复杂得多。

二、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及要求

(一)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势

档案数字化的实质是信息记录方式和载体形式的变换,为其共享网上资源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经济效益。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快捷,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造成的纸张和人力的浪费。

2.提高办公效率。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及时归档,并尽快提供利用。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真正让办公人员做到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大事。

总之,档案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档案数字化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它具有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档案具有了开放性、检索性,可以使档案更好地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服务。

(二)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要求

档案数字化所要实现的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主要目标:一是解决传统档案的存储问题;二是档案馆创建自身网络平台,使有效意义的动态链接成为可能;三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以使档案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最大的利用价值。其主要要求是:

1.科学性。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应具有科学性。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档案的分析、筛选,确定数字化范围。对档案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优先对具有专业特色、地方特色的档案,用户利用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

2.系统性。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时,只有系统地、连续地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效用。无论对档案的来源,还是对档案内容的内在逻辑,都应保持档案外在的连贯、完整与内在的有机联系。

三、推进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对策

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具体设施过程中,必须依托高新技术的支持。数字化档案不是在传统档案系统内部产生的,它的显著特点是完全依赖现代化通讯网络基础而进行的管理和工作。笔者认为,在推进数字档案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予以科学规划

档案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长远的科学规划,为此要抽调档案、信息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规划小组,研究制定档案数字化的近远期目标,要明确哪些档案需要数字化,哪些档案需要优先数字化,哪些档案又需要长时间实行数字化,然后按照轻重缓急分步骤实施。

(二)进行成本核算

目前,将传统的载体进行数字化费用较高,并且传统档案数字化后,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如对大量的数字文件进行管理和维护,数字化后电子文件的保存需要持续的管理,都需一定的经济投入,所以必须思考投入产出绩效。如果不加强核算,则有可能导致数字化成果在若干年以后完全无法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建立双套制管理机制

由于目前传统载体的档案管理基础相对薄弱,数字化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待解决,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档案保存还要坚持双套制管理机制。在保存电子档案的同时也保存相对应的传统载体档案,以确保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完整和真实,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的支撑作用。

(四)提高员工的素质

第2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64-01

王丽(1982-),吉林德惠人,德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初级助理管员。

一、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然性

首先,档案数字化是时展的必然。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点的信息得以实现数字化存储。通过网络互通,实现共享利用,方便快捷,因此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档案。同时,数字化档案也有很多传统纸质档案所不能代替的优势,如数字化档案节省占地空间,查阅方便,节约了保管费用,避免了人力浪费。数字化档案传递快速,利用及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档案数字化将是未来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数字化档案的兴起,档案管理数字化必然应运而生。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因为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数字化管理更有利于保护档案。因为在将传统档案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必将能够发现档案中不完整和欠缺部分,便于及时补齐,同时档案的数字化存储还可以弥补纸张字迹模糊、污损的问题。档案数字化后成为原纸质档案的副本,相当于一个备份,极大限度地保护了原件资料的完整性。其次,档案管理数字化也有利于改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高归档、立卷、查询效率。

二、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内容

数字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标准规范建设是指是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各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并指导实施的过程,对于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安全、畅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基础设施建设指网络和设备的建设,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利用、安全等方面,关系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速度与质量。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包括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指数据库建设。人才建设指专业人才,特别是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

最后是档案数字化管理所需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需要有强大的安全保障体系支撑,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该由以下五个要素组成:法制标准保障、基础设施保障、组织管理保障、安全技术保障和灾难恢复机制。积极促进档案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全面提高,为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三、档案管理数字化要把握的环节

我国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刚刚发展,其中有需要改善的环节,也有需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一)避免资源的浪费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双重保管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有些档案已经形成了广泛传播的电子文件,就没有必要转化成纸质文档再保存一次。因此,除了对已有珍贵档案进行数字化再传播和保存外,后续档案的管理就要注意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

(二)提高数字化档案利用率

数字化档案具有非常方便快捷的优势,这是纸质档案无法比拟的。其传播快捷、查阅快捷、使用快捷,因此,完全有理由提高数字化档案的利用率,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人们对于浩瀚的网络资源往往只利用了其20%的功能。因此,要提高数字化档案的利用率,首先应该建立起档案电子化的系统工程,做好系统的总体设计,配套设备选型,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采用,档案整理和录入,备份和安全措施也要做好。面对大量的查询和共享,档案管理系统的设备首先要选用双服务器的设备,并进行双备份,同时设置查询系统,为资源共享提供方便。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水平

档案管理要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也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转变为知识技能型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也要有相应的提高,这一方面包括档案整理者的宏观分析能力,准确识别有效档案进行归档;另一方面,根据众多使用者的要求提供准确的档案。这都要求档案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高素质技能的信息化人才。因此,管理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这方面的培训,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加快工作转型,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四、档案管理数字化中对电子档案的管理

(一)电子档案的鉴定

在归档管理前,首先要对档案进行鉴定。鉴别档案的价值以确定管理期限,对无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进行删除和销毁。对电子档案的有效鉴别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准确、完整、系统的前提。

(二)电子档案的著录归档

对电子文件的著录包括。对归档前文件著录和归档后文件著录,归档前著录的文件有文件级与案卷级,归档后只需对案卷级文件进行著录。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将需要的著录项目编成表格发放给档案形成单位,实现双方的衔接。

第3篇

(一)档案管理方法更加先进

档案内容的变革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方法,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纸质档案的归档和保存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即可,可以说管理方法是不变的,但是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与档案存储、档案安全维护相关的管理行为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并解决与计算机使用相关的问题,而这些技术又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归档和调取在计算机上的路径截然不同,音频、视频与文档形式的档案资料整合所需要用到的软件工具也完全不同。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办法完全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的,这是档案管理方法与现代社会主流文化接轨的象征。

(二)档案管理目的更加多元化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第三个特征就是档案管理目的更加多元化。以往的档案管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以往工作记录,协助单位预测发展目标,为单位多种决策提供帮助和建议,但不能为普通职员提供相应的档案服务,也不能通过档案管理工作体现单位在同等社会组织中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档案资料共享和调取步骤繁琐造成的档案管理目的单一。而数字化档案管理能够实现档案异地调取,从网络平台上实现档案共享亦非难事,这使得“方便个人调用档案”、“实现服务性档案管理”也成为档案管理的目的,国家相关部门亦可通过对各单位档案的综合分析得出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

二、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多种工作特点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种种问题,致使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进程发展受到阻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际效用的发挥不佳。要使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发现管理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目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与数字化管理需求不匹配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妥善处理一些常见的信息文件问题,如及时处理电脑突然死机、硬盘突然崩溃的情况、对与公司机密相关的文件进行多重加密、定期、高效的对档案文件进行检查和整理等。而目前大多数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存在职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常年工作在传统档案管理的模式下,习惯于纸质档案的管理规则和办法,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出色的完成工作,但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水平相当低,这导致大多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接受度较低,有些甚至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十分容易造成档案的丢失;并且工作人员在管理思想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认为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没必要”的,这直接导阻碍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发展。

(二)档案资料的保管过程中的科技风险难以避免

在现代化管理手段下,使用信息技术是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的一个环节,而档案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漏洞十分容易导致档案安全问题。首先,在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中选用的档案管理软件本身有可能是开发不完善的,毕竟应用于档案管理的软件是近几年才开发出来的,软件的稳定性、对病毒甄别的能力都还在研究当中,软件自身的程序问题造成档案丢失的状况有可能发生;其次,员工在调用档案的过程中,由于对档案软件操作的不熟悉以及对信息类档案保密的忽视,经常有对档案资料保管不利的情况,例如于对档案的随意存放很可能导致档案信息泄露,在档案网络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盗取等;最后,由于互联网网络本身的漏洞和计算机编码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不具备高级防护系统和专业的信息科技人才的情况下,档案存储和管理系统很容易被黑客入侵或者遭受网络病毒的危害,恶意的网络攻击轻则导致档案信息丢失,重则导致整个档案管理系统的瘫痪,这对档案保管来说是重大的威胁。

(三)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容易导致程序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归档和存储多个步骤,而数字化档案管理是基于电子信息科技的,收集资料、整理并且归档往往是在一个程序平台上完成的,如果档案资料的格式多样,就必要进行二次加工,而再次录入很容易引起人为的误差,档案的真实性也因此不能保障,这就要求档案资料在文件格式和存储形式上的统一;另外,由于档案管理内容繁复,工作人员比较多,不同工作人员对档案归档和整理的次序如果不能协调统一,则很容易造成同一个档案被重复录入的情况,而档案文件格式问题和系统中档案重复录入的问题很容易导致作为档案管理工作必要支撑的管理软件的崩溃。

三、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方法

(一)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

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首先要改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工作形成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意识,即认识到在信息科技的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之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认识到职业能力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首先应针对年龄偏大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类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档案管理和文件传输,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重视优秀的人才的引进,以保证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推行;最后,应根据档案管理使用的新技术、新软件的特点,对在岗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必须提高保密意识,维护档案的安全稳定。优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素质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必要措施,重视到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如举行“档案服务大赛”等,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从工作意识上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是提高他们职业能力的根本方法。

(二)完善档案安全维护体系

应建立健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加密、防入侵、防病毒等技术,照片修复技术,电子信息恢复技术,计算机处理录音录像技术等,为档案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另外,切实落实异地备份制度,对所有多套档案或档案复制件,一定要异地存放至少一套,以防重大灾害对档案造成毁灭性损失。对重要的电子档案,不但要同质备份,而且要异质备份,及时转换成缩微品或纸质档案,以确保它们长久可读。另外,档案安全维护体系的建立还必须有财力和人力的支持,因此各单位需要在档案安全维护上拨放一定的资金,用以专门更新档案保密系统,或聘请计算机技术人员对单位档案安全系统进行检查和漏洞修补;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自主培养或外聘计算机技术人才,专门负责数字化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信息安全维护,以增强自身的档案安全管理能力,除此之外,单位还应该重视对员工的档案安全维护教育,使调用档案的员工在享受档案服务的同时为档案安全负起责任,从档案使用和保管的细节方面入手,尽量降低档案安全管理的风险。

(三)制定标准化档案管理工作规则

目前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各单位档案部门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造成数字化档案信息共享困难,通用性、开发性差,导致档案资源利用率不高,制约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有的单位在投资使用一种档案软件不长时间,就发现一些问题,或重新编制,或干脆弃之不用,导致档案建设资源的浪费,影响单位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信心,也影响了档案工作人员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为了保证数字档案的兼容性和规范性,必须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统一的格式标准和档案管理业务规范,使档案数字化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少走弯路,如制定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每日的工作内容进行公示和集体检查等,以保证档案管理软件的有效运行。结合行业、地域环境等实际制定并认真落实好《档案管理标准》、《档案馆工作标准》和《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管保密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各种档案管理制度,也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四、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数字化;问题;标准;必要性

档案数字化管理是现代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各种渠道来将档案资源进行转换,变成数字档案信息,用数字化的形式来进行保存,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的便捷来进行传递和应用,建立一个庞大的档案信息库,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电子商务等新型的商务模式相应出现,这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最佳时代,档案数字化工作目前已经正式启动,在不断的深化当中。

1、数字化档案概述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就越来越快,高科技时代已经到来。档案数字化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应用扩展。资源转化市档案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资料的管理当中需要将纸质的资料转换为网络的文档形式,或者在资料整理的时候就以文档的形式进行板寸。档案数字化需要对其规范性进行统一,使用标准的档案数字化标准来实现管理和应用;档案数字化需要以实际为立足点,通过组织来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抓好文件的质量问题;档案数字化建设要以完善的系统为基础进行发展,需要将目前的系统进行完善化;档案数字化建设重点工作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目前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快速的对信息服务进行利用,减少工作中的失误,让工作变得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让我们的工作目标能够快速实现,降低工作成本,提升效益,这些是目前的档案管理部门所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档案信息过去是以纸质的形式来进行存储,使用和查阅都非常的不便,浪费人力和无力。因此,需要使用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来实现更加高效的应用,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2、目前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发展的比较晚,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还不健全,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因此,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没有有效的领导。科技的发展如此的快速,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现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领导对于数字化管理仍然有着太多的不足之处。因此,管理上要是摸索阶段,这样就缺乏一个系统的领导,来以科学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模式来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第二,没有完善的保障。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是以大量的档案管理人才和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组成的,目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中,人才比较缺乏。因此,人才的总量和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此,高层次、高技术的人才缺口比较大,而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还不完善,没有足够的培养人才的能力,导致了发展缓慢。而且硬件跟不上时代,软件落后,兼容性差;第三,网络安全性低。网络是数字化档案利用的重要渠道,其安全性存在不足就容易导致信息的丢失,对于信息的应用是非常大的损失。

3、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行为准则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档案资料储备在计算机内部进行档案资料的分类和管理。只有通过对这些档案资料的信息分类才能够促使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总体而言,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行为准则的内容需要进行全面掌握,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规范:第一、需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不断提高,对档案管理的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同时,不断更新档案管理方面的计算机设备,加强计算机方面的基础设施。第二、在档案管理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只有系统的管理才能够将档案资料管理的有条理和有步骤。在现代企业里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方法成为了企业的重要的内容,这种资料管理的方法在各行各业都收到了青睐,更得益于这种资料的管理方法便于管理,有利于档案资料的管理。第三、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对于资料管理的能力,提高管理资料的效率,促进资料管理的高效完成。提高办事效率是这项资料管理的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档案管理方法的深入贯彻和持续进行。

4、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化管理方式的深入落实很多的企业开始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行关注。只有充分改善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才能够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可以提高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积极完成。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的引进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者的工作的繁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只有充分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保存才能够将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促进信息的畅通无阻。第二、计算机的办公设备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很多的资料通过计算机就可以传递,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就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换。同时,应用计算机设备可以快速查阅各种管理资料有助于资料的管理和保存。第三、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对于档案资料的保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机备份系统可以讲大量的信息同构文档的形式储备起来,促进工作的完成。关于信息的保存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不断改善技术改善措施,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总之,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技术对于信息和资料的高效管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进行普遍推广。

5、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优越性分析

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优越性白哦现在很多的地方,主要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储备信息的可靠性以及节省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首先,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对档案管理的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的训练有助于不断更新档案管理方面的计算机设备,加强计算机方面的基础设施。其次,在档案管理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只有系统的管理才能够将档案资料管理的有条理和有步骤。综合服务的管理体系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发展的最终方向和追求目标。在现代企业里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方法成为了企业的重要的内容,这种资料管理的方法在各行各业都收到了青睐,更得益于这种资料的管理方法便于管理,有利于档案资料的管理。最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对于资料管理的能力,提高管理资料的效率,促进资料管理的高效完成。提高办事效率是这项资料管理的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档案管理方法的深入贯彻和持续进行。只有综合将数字化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整合才能够配合管理效率的提高,促进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管理模式的改善。

6、总结分析

由文件处理向数字管理系统的转化和发展是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目前发展现状,对于这个转变的完成非常需要建立数据库,建立数据库是进行资料保存和整理的关键,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方法。只有综合在各个方面进行提高才能够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水平真正提高上去。我们应该知道,由于应用计算机设备可以快速查阅各种管理资料有助于资料的管理和保存,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优势,因此需要在各个领域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淑萍.关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对策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9(4).

第5篇

关键词:档案 数字化 管理

所谓“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指将传统的以纸张、录音带、录像带为存储介质的各种原始档案资料,通过扫描、压缩、转化等手段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和录像文件,对图片文件可以通过文字识别等技术达到相配于每张图片的科学手段,再运用级存储管理技术将图片和索引字段存储于光盘库、磁带库等各种大容量的存储介质上,并可通过各种方便的查询手段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可以到局域网、广域网、企业内部网、国际互联网,最终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网络的新兴的档案管理技术。

一、“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档案数字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档案信息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要求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始终保持以应用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以网络建设为中心,积极吸引新技术,完善各种应用系统并向网络化发展,无纸化办公已成普及之势,正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因而形成了大量的数字档案信息,同时也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可能。此外,档案数字化较之传统档案管理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落后的办公方式与庞大的信息量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过去一直使用粗放型模式即以增加办公人员和办公费用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推一手段,致使成本大幅上涨。而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主要障碍。

(一)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双套制”保存,造成资源浪费。“双套制”保存是指将具有相同内容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一并保存。在一些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中,各部门在网上传递、承办文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文件办完后又辅发纸质文件归档保存。这样就形成了相同内容、两种类型的文件并发、保存的局面,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势必影响电子文件的广泛应用和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不兼容,各自为政,给电子文件归档达成困难。据了解,目前很多单位都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系统绝大部分是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设计的软件,而同一单位的档案室使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则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使档案现代化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资源共享而推广的档案现代化管理软件。由于这两套系统设计单位不同,不同软件环境下形成的数据难以转换,无法进行电子文件归档,因而给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录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电子文件的不安全因素,影响了对它的管理和长期保存。电子文件具有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等突出优点,但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电子文件对软硬件设备的依赖、不能直读、易更改、信息与载体相分离、数据丢失、病毒侵害等。这些都给电子文档的安全保管和长期保存带来很大威胁。

(四)数字化档案的利用率不高,给企业的现代化进程造成障碍。虽然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行多时,但很多单位并没有把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当成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人们仍延续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对文档的借阅和检索都由人工来完成,人们只看到伸手可及的有限的档案,而忽略了以网络形式传递的浩瀚的资料宝库,不仅消耗了人力物力,而且使得电子文档由干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而造成双重的浪费。

三、“数字化”档案管理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对档案工作者的培养与培训。一是彻底改变传统的档案“重藏轻用”局面,使档案人员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和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实施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二是加强档案工作者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管理、外语知识等,提高档案工作者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三是强化档案工作者训练,加强培训,对档案工作者分层次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高级理论培训及档案专业教育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年轻的档案生力军,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

(二)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正确处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关系,纸质档案的信息内容附在纸质载体上,与纸质载体密不可分,因此真实性和原始性容易鉴别,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也就比较强。但受载体形式限制,纸质档案信息密度比较小,所需存储空间比较大。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通过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附在磁盘、光盘上,不能在载体上直接读取,必须通过计算机等专用设备进行再转换,虽然存储量大、节省了储存空间,但在信号转换过程中,由于受载体的转换条件、存储介质的稳定性和技术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或删改,却不易被察觉,因此对电子档案真实性的鉴别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应该积极实行“双套制”保存电子档案,即在保存电子档案的同时也保存对应的纸质档案。

(三)加大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投入。应投入大量的精力关心和支持这一工作,创造条件投入资金、配置先进设备;积极培养、选拔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把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工作计划,列入考核范围;各级领导,尤其是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每年要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了解档案工作现况,提出要求、下达任务,指导档案部门依法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领导要重视和加强本系统内的交流与合作,以先进带动后进,发挥优势,弥补档案现代化管理上的差异,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宏观上要有总体的指导思路,实现发展战略上的创新,微观动作上实现管理内涵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葛红.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1(1).

[3] 彭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4.(1).

第6篇

关键词:数字档案 档案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42-02

从人类悠久的历史来看,档案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无论是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还是中庸重礼的东方国家。档案从未被丢弃。人类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档案记录,是因为时间可以改变,但是记录不会改变,它会清清楚楚记录着发生过的一切。由此可见,档案的存在是一种符合人类社会需要和历史发展的行为。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主要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后续又出现了金石档案、简版档案、缠帛档案、纸质档案,等等。通过研究档案的发展,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记录档案的方式也从最初的雕刻发展为纸质记录。而对于如今这个科技发展纵横的新时代。人们对于档案的记录更是有了新的需求,希望档案管理可以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而“数字档案”毫无疑问成为了当今档案领域里的“新宠”。它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产生的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和分散性;它可以将不同的信息记录在不同的载体上;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它不再是用人们常规的纸质来记录;而是用一种新型的更完整,更容易保存,方便及时查找的磁盘、光盘等载体来记录。

1 数字档案的主要特点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已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被数字化档案管理取代是时展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在于其本身的几大优势。

1.1 数字档案载体容量大

一张3.5寸的磁盘可以贮存1.44M字节的内容;一张光盘可贮存650~700M字节;移动硬盘的贮存量达到几G、几十G、甚至上百G。通常一个单位在几年内保留的文件可全部贮存在一张光盘内,为人们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和保存空间,这是传统档案管理无法比拟的。再说大家现在的实践活动的范围相当广,劳动对象相当复杂,实践的节奏相当快,所产生的历史记录相当多,急需要一种新的档案载体来取代纸质载体。

1.2 数字档案安全性高

传统的纸质档案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时间的影响,需要长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细心保管,而且纸质的档案若是遭到破坏会很难复原;数字档案与其相比会方便很多。首先,数字档案容量大可存储较多信息,实体档案数量少,方便管理;其次,数字档案可以多备份,而且很快就可以完成,避免了破坏后无法查找的弊端。

1.3 数字档案的使用效率高

纸质档案管理在实际应用时会出现查找不便的问题。例如在查找某所学校学生学籍档案,需要管理员翻阅数十卷甚至上百卷的档案寻找,花费的时间长、工作量也大,若是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只需要在电脑上检索所需要的信息,计算机就会自动筛检给出,如需纸质版可直接打印出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随着大量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如:计算机、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这些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存储多且方便的优点,已被人们普遍使用。据了解,已有相当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在实现办公系统自动化,网络办公已不再是处于实验阶段,相反,它正处于一种飞速发展的普及态势,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大量的数字档案。

2 数字档案的不足之处

在档案管理方面,数字档案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1 首先是人们的认知度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纸质作为最早记录档案的方式。最初出现在西汉时期。由于当时技术有限,造纸成本太高,使用范围也不是很广泛。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改造了造纸术。使得造纸成本降低。也让大部分人接受了纸质记录。纸质的出现经历了上数百年的时间,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直保留至今,同样也深受广大人群的认可。而数字档案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要如何去推广,如何让人们正确地认识数字档案。而纸质档案具有真实性的本质感,能够清晰看到,所以内心会觉得纸质记录是最安全的;对于数字记录有着不安全感,所以很难接受和去尝试。

2.2 其次是数字档案的格式的问题

数字档案作为一种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记录储存的档案。虽然节约了人们翻阅纸质档案的过程,缩短了档案搜索时间。但是由于设备的不同,软件也有不同,需要去下载、安装,而这样也会使得占用空间太大而导致有些软件无法正常安装,有时还会出现病毒入侵,使得我们的电脑瘫痪。对于不同人群来说,中年人的接受和学习能力还是较好的,而对于一些年纪大的人,他们接受能力有限,自然也不会去尝试一些新鲜东西。

2.3 最后是数字档案的原始记录受到质疑

纸质档案是用纸来记录,一旦形成再去修改便会有很明显的修改痕迹,因此可信度比较高,不易被篡改。而数字档案是在计算机的环境下完成的,就有了一种无形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去随意发送、复制、粘贴,一份文件成为了共享文件,也无法保证当事人的一些特征,容易被伪造和篡改,使得数字档案的可信度降低。

3 数字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方式

数字档案因其自身显著的优越性,从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认可,进而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首先,应当加强宣传,使人们对数字档案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今网络世界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而对数字档案进行宣传,也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的力量。通过使用数字档案,使相关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走出以往的繁琐,管理工作变得更方便和快捷,同时,加大数字档案的运用途径,让数字档案以其便捷的优势被更多人所接受。

其次,可以将网络计算机行业、软件开发行业以及档案管理这几个行业相结合,将文档、图片以及声像等文件格式进行统一。这样可以有效突破行业限制,建立更加统一、规范且兼容性更强的文件储存格式。

再次,各档案管理部门在利用数字档案的过程中,要注重档案存储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在长期运用后形成一种更加精确快捷的数字查阅方式。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档案密级为社会提供服务。

最后,应当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新的数字档案具有可擦除式的更改性,这就为保留档案的原始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注重维护档案的原始性;另一方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为保证数字档案的原始性新设立了相关制度。

由上述可知,时代的飞跃发展,要求人要用更先进的生产力与之相匹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然而它在人们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却频频出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也证明了纸质档案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它被数字档案管理所代替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许数字档案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足,毕竟它是时展的一个新生产物,但是笔者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不足之处会被大家一一克服,而它,也将会在数字化时代中为社会提供更加快捷、方便与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 杨友秀.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4.

第7篇

关键字:档案数字化;医院档案;管理体系;对策

医院档案医院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于医院各项管理经营、科研创新、文化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档案是医院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譬如,病历档案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有效凭据,具有法律效力,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举证倒置原则下,医院可以依据患者的病历档案进行维权,保护医院和患者的正当权益。而人事档案记录了医院所有人员的各项资料,是现代医院队伍建设、人力资源优化、岗位结构调整等的重要依据。数字化档案管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医疗行业转型的必然要求。

1 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制约

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最大障碍。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医院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时不能有效地开展整体规划和具体细节的制定。即使数字平台搭建好后,也会由于档案工作缺乏必须的网络操作技术,而导致平台的利用名不副实。此外,部分医院甚至是由其他员工兼职档案管理,其工作能力不但有待考量,甚至其工作热情和日常工作量都难以保证。

1.2 制度有待完善

医院档案是医院人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留存下来的历史真迹[1]。它记录了医院在不同发展阶段包括前身、建设规划、基础建设、财务活动、设备科研、党建工作等在内等的各项事务,保存好医院档案能够使我们全面地认识医院的发展轨迹以及历史沿袭。不同性质的档案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但目前医院的档案工作由于多种限制而存在粗放式管理,制度笼统松懈,针对性不强。因此造成了档案出现遗漏遗失、损坏甚至是偷盗篡改。这样不仅不利于档案的长期有序管理,而且还可能使医院的内部信息、保密成果受到破坏与泄露。

1.3 档案管理意识落后

开始医疗改革后,医院公益性质和事业单位性质逐渐削弱,医疗服务和经济利益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像档案管理这类后勤保障类的工作逐渐受到冷落。致使在医院领导层以及档案人员都逐渐放松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这样下来,致使档案工作的物理环境、经费投入、人员制度保障等都难以满足档案管理的正常需求,更谈不上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2 提升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树立医院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观念

数字化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基本发展思路。医院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人工操作。医院管理层应积极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观念,深刻认识档案数字化发展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成效,构建医院信息化体系的重要意义。档案部门应当深刻到当前形势下档案工作肩负着提升医疗水平,创新工作局面的承前启后职能。档案人员应当尽早树立数字化意识,同时积极开展学习。只有首先树立了现代档案管理意识,才能确保数字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推进档案数字平台建设

数字化档案管理应当充分依托医院的信息化平台。一是积极在医院局域网内积极构建档案管理网络,重点建立档案的电子资源库。从而逐步实现手工作业向数字化管理的转型。二是重点开发档案网络与医院信息化平台的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实现平台对接和信息共享后,档案的采集与筛选工作就可以直接通过信息平成,而不必再经过纸质资料这一过程。三是开展重点项目的档案管理。对于医院的科研立项、管理试点等重大项目应当建立独立档案,并与其所属档案分类项目的管理并行。同时积极协助课题组完成项目立项、资料整理、建档归档及组卷等工作。此外还应当适当开放医院档案,为医院的医疗科研、经营管理、文化建设等工作提供资料与参考。

2.3 加快传统作业与数字化融合

从目前来看,医院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仍然处于降低水平。仅仅是人工的手写记录操作转变为了电子形式,而远没有实现依托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处理平台。笔者认为,今后医院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应当着重将档案管理从传统人工向数字自动转变。实际上,传统档案管理是其数字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过渡阶段的重要辅助工具。这两者之间既有形式上的区别,又有着内在联系。因此医院在推进数字化档案工作时,应当充分依托传统档案管理,积极开展数字化的档案业务再造,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数字化改造。

2.4 开展软件硬件建设

在医院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要以计算机分布和网络设施为基础的硬件建设[2]。数字档案管理的建设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全院上下全员参与。它涉及广泛,包括了网络工程、软件系统、硬件支撑、信息的采集处理及存储规则、网络安全等诸多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医院当前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开展软硬件建设[3]。硬件建设,包括基础的机房、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网络通信等。医院前期应积极投入资金,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开发引进软件平台。在构建信息平台的过程中,重视平台的移植性和实用性。二是积极统筹档案资源。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覆盖面广,包括了医院建设沿袭、人事档案、病例资料、科研成果等等。这些档案由于长期采用封闭式的人工管理,其中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归档错误、填写不规范、资料破损遗失等问题。因此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时,应当对现有档案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校验。同时医院内部深入调研档案资料采集、筛选、审核以及保管过程存在的问题,也为今后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

2.5 加强数字化档案队伍建设

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除了在软硬件环境上需要医院积极投入资金,购买基础设备,引进信息平台。现代档案工作应尽早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步入自动化、网络化管理阶段[4]。医院应将人员培训纳入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施路径中。档案人员应当尽快转变心态,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观念。尽早围绕数字化工作成立专业小组,积极开展档案调研,引进其他医院成功的数字化档案建设模式与经验。同时联合医院信息中心积极制定数字化档案工作的实施路径、步骤等问题,邀请专业数字化档案人员来院开展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从而加速数字档案工作的进程,并提高人员数字化业务操作水平。

3 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医院档案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了趋势。然而数字化并非可一蹴而就的。医院应当积极树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观念,推进档案数字平台建设,加快传统作业与数字化融合,同时开展软件硬件建设以及加强数字化档案队伍建设。只有始终围绕档案数字化管理,多管齐下,结合医院工作实际采取多种举措,才能有效提升医院的档案管理成效,建设一条特色数字化档案管理路子。

参考文献

[1] 李刚仲.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07(30):137-139.

[2] 胡均兰,吴舟,张玲. 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5,01(08):2058-2059.

[3] 左效波,宋剑.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7(11):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