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汉族的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8-01 16:55:21

序论:在您撰写汉族的茶文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汉族的茶文化

第1篇

[关键词]藏汉翻译;民族;文化

藏汉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如果没有翻译,其局限性简直不能想象。正是因为翻译家的伟大创作,藏汉民族的互相交往、互相了解和共同进步才成为现实。然而,藏汉文学中的联想意义在翻译中最难处理,因为它在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又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藏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否则给藏汉翻译活动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现代很多人认为只要略懂藏汉两种语言就可以进行藏汉翻译活动,于是大胆地进行创作,但结果却往往停留在文字转化的阶段,而达不到再创造的境界。

第二、影响藏汉翻译的文化因素

一、风俗习惯对藏汉翻译的影响

藏汉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等方面的习俗则具有相应的民族特色,如汉族人见面打招呼时常会说这样的话:“吃饭了吗?”,在汉文化里,这句话并无含义,只不过是礼节性的、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然而,藏族人对这类打招呼的方式还不太理解,像这样的见面问候语,在应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用藏民族的习惯用语,诸如“陪昂”、“秀昂”、“古康桑”(近似于这些音)等之类的语言可能会更好。

在称谓方面,两个民族的语言里对一个概念的指称和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由于汉民族注重家族观念,体统的家庭很大,所以称谓比较发达,以区分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像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之间的界限区分得很清楚。而在藏民族地区由于注重所谓的核心家庭,称谓词汇也就不够发达,藏语中的“阿佳”和“阿觉”(近似于这些音)可以分别用来表示有血缘关系和无血缘关系的并年长于自己的所有哥哥姐姐。所以很多汉族对这种称谓感到很不理解。在很多情况下,翻译这种文字的时候就需要加以注重,以免引起误解。

二、文化心理对藏汉翻译的影响

“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文化交流,人类就没有进步,就没有今天世界这样繁荣兴旺的社会。”藏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和历史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两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对一个民族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的不同主要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许多忌讳和好恶的差异上得到体现。以数字“3”为例,这个数字从古到今在藏民族心目中的意义很特别,它代表着圆满、至高无上、吉祥如意等意思,但藏族人的眼里“21”永远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在很多人无论做任何事都不会选择这个数字,但在汉文化中,这个数字却没有这种意义,反而有更好的意义表达,比如,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用这个数字就可以表达对令一方的爱意。这些非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译者只有在深入了解藏汉民族的历史文化之后才能够准确把握。而“4”这个数字由于和汉语中的“死”读音相近,所以很多汉族同胞现在还是不喜欢这个数字,尤其是电话号码。相当多的人不愿意要以“4”为尾号的号码。至于“8”这个数字由于与发财的“发”谐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热捧。而在藏族人的意识中,4、8和9只是极普通的自然数符号。由于两个民族相互交融,文化的相互影响,现在一些藏族人也对这些数字有不同的理解,但开始在藏民族的文化中对其并没有这些特殊的意义。

谈到汉文化,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龙”字,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古代的帝王总把自己描述成龙的化身,自封为“真龙天子”以达到奴役思想、驯服百姓、巩固政权、安邦治国的目的,而老百姓则把龙当作自己的神灵来加以崇拜,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祈求这个神灵之兽的保佑,因而“龙”就成为了汉民族的图腾,是精神的象征,凝聚力的标志。于是汉语中就有了很多由“龙”字组成的表示美好形象的词语,如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画龙点睛,龙子龙孙等美好形象。但藏族人看来,“龙”只是跟其他动物一样,不会认为它很神圣。

三、地理环境对藏汉翻译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各地的气候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当地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词语的含义也有着非常显着的影响。例如汉语中的“东风”一词喻指“春天”,象征着“温暖”,但在,“东风”并不一定标志着这样的含义。

四、思维方式对藏汉翻译的影响

藏汉民族不同的地域、生理、心理以及文化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差异。

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藏汉之间的语言转化时,要高超越过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障碍,准确地把握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

首先,从语句的衔接方式来说,藏语多用形合法,即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接词语将句子(或分句)连接起来;而汉语大多用意合法,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并不一定依赖连接词。

藏语语法相当严密,注重形合,外形严谨,各个句子、语段或段落一般由一些功能词和某些特定的短语、分句进行连接。我们都知道,汉语是重意合的,很多句子或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关系,只是通过意义来进行衔接,连接词用得很少。试比较下列的句子:

(1)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有志者事竞成。

以上三个例子如果翻译成藏文分别可以通过关联词语“醒”、“将”、“拿”(近似于这些音)几个来表示。

其次,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的差异。汉文化强调整体思维模式,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和谐与统一,“和为贵”就是这种思想很好的体现。

因此,在汉语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语,通常会被省略,也就是常说的无主句。但藏语中却大不一样,它强调的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所谓的主谓两分,除了祈使句以外,每一个藏语句子都要有主语,否则这个句子就是不完整的。因此,在进行藏汉互译时,很多汉语句子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境为它们添加主语。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一种语言是该种特定文化的产物,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现象在所难免。然而要想在短时间内克服这些冲突可能比较困难,因为要想把藏汉语言中所有的成分从表面意义到象征意义通过翻译全部准确的表达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负责的译者,应该准确地把握原文中的文化含义,必要时要对原文蕴含的文化背景在译文中加以适当的注释,对在异族文化中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的概念进行必要的澄清,从而能够帮助读者跨越文化的鸿沟,达到最佳状态的理解。

第2篇

熊欣,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湖南文理学院语言教学中心,湖南 常德415000)

摘 要:

英语和汉语习语,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练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指的不仅仅是固定短语和谚语,还包括一些俗语(colloquialism)和俚语(slang)。本文将采用对比分析法,从习语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分析习语的形成及其差异,以求达到两种文化准确、生动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习语;民族;文化

前言:习语是谚语、成语、等的总称,是语言宝库中绚丽多姿的瑰宝,其生动形象、寓意深刻、韵味隽永,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光彩。习语存在于每一个民族语言当中,说明不同民族的语言具有共同性原则,但每个民族语言的产生、发展所经历的过程不尽相同,文化背景亦不相同,因此造成语言差别,语系中各语素在语境中的差别,以及同一语素在不同语言中所指也不相同,而习语又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语素,追溯这些习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正确理解这些习语的关键所在。英、汉民族在生态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习语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表达方式上都各有特色,由于英、汉习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具有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些习语。

1英、汉习语的民族特点及文化差异

1.1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对习语的影响

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对航海和航运事业非常有利,因此有相当大一部分习语来源于航海业,如:“cast an anchor to wind ward”(未雨绸缪、“hoist sail while the wind is fair”(趁热打铁)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堵要沉大船)。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这些习语极其重视海洋的影像。有关航海的其它习语有:when one’s ship home(如果变成富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会儿);trim one’s sails(见风使舵);to clear the deck(准备战斗);in deep water(处于水深火热之中);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起初,这类习语只是船员使用,但由于表达力强,后来逐渐被陆地上的人所采用,在更广泛的范围上比喻相类似的事物,成为家喻户晓的习语。例如:on the rocks(触礁),现在用于形容事业或婚姻出了问题。当然汉语里也有一定数量的有关航海的习语,但是中国虽临海,而且海岸线漫长,但航海业一直比较落后,与水有关的民俗习语也就相对要少得多,常见的有:同舟共济、一帆风顺、随波逐流等。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所以汉语民俗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农耕生活的,如“五谷丰登、青堂瓦舍、粗枝大叶、树大招风”等。由于地理、生态环境的不同,英汉民俗、习语的许多比喻形象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汉语常用“雨后春笋”来描绘某物(常常是有价值的东西)突然间大量涌现,英语却说“spring up like mushroom”,反映了中、英两国各自的生态特征:英国不生长竹子,bamboo在英语里是一个借用词。英语的“plentiful as black berries”出自“黑莓遍地,俯拾皆是”的生态环境,汉语说“多如牛毛”,则因为牛是中国农民的最好帮手。我国和地貌特征相关的习语很多,形容沙漠的有:不毛之地;形容陷入困境的有:深陷沼泽;形容道路崎岖的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和发达的英国航海业相比,我国一直秉承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这可以从有关习语中看出,如:拔苗助长、瑞雪兆丰年、瓜熟蒂落。称商则为:奸商。有时候,简洁的语言常常让人不知所措,有些关键字让第二语言学习者望文生义,产生误解。说“pullover”时,不是拉翻了的意思;在快餐店里,店员问“for here or to go?”,初到国外的人往往不知所云;give me a ring.可不是用来求婚的;drop me a line.更不是要你排队站好,“pullover”是把车子开到旁边,for here or to go是在这里吃还是带走,give me a ring.是打个电话给我,而drop me a line.是写封信给我,party animal 是喜欢参加舞会的人,而不是开party时带个小动物。改革开放以来,年轻人的“N多”,“酷毙了”,“帅呆了”更是信口拈来。有些学者认为,计算机领域是语言的屠宰场,如“boot”不是靴子,而是启动;blue tooth用来描述终端进行数据输入、输出和交换的意思。(黄碧蓉 2005. P102-103)

1.2动、植物习语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英、汉两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各自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状态。例如,英汉文学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动、植物形象描写,这些形象是特定民族心理的积淀,承载着人们对动、植物的崇拜。自古以来动、植物就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对象,人们对动、植物自然属性和作用的认识虽然基本相同,但各民族对其有用性的感受程度和崇拜是不同的。不同民族对动、植物的偏爱在民俗习语中可以得到验证。从他们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及动、植物在习语中具有的不同的象征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要想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一门语言,就一定离不开该语言所在的地域文化。不同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如对狗所表现出的态度便是这一差异最好的例证。“狗”在汉民族的文化史上从来就是卑劣低贱的代名词,常被用来形容坏的东西或反面人物,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彘不如”等等。而在英、美人的眼里,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并赋予狗忠实勇敢的品质。因此,英语里跟狗有关的习语常用来表达良好的、温柔的情感。尽管英语里有时狗的寓意具有明显的贬义,如blush like a black dog(厚脸皮) “狗”在西方民族传统观念中是“人之挚友”(man’s best friend)。“狗”在英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也是截然不同的。当“dog”用以指人时,其意思相当于fellow,非但没有任何贬义,相反还略带褒义,使语气诙谐风趣,这种寓意和语气在汉语中是没有的。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dog in a double(果敢坚决的人)。当然,有时狗的寓意是中性的,没有明显的褒贬情感色彩,如underdog(失败者),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dog’s treat(大众不喜欢之事), dog此时相当于“man,fellow”。在我国猫头鹰(owl)也称夜猫子,与蝙蝠一样是一种专门夜间出来活动的鸟类,由于它的啼声凄厉,人们把它的叫声与死亡相联系。“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大祸临头,厄运将至,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是厄运的征兆。而西方人把猫头鹰看作智慧鸟,是智慧的象征。“牛”是汉民族生产劳动的好帮手,所以中国人对牛有一种偏爱,汉语中常见的有关牛的习语有“九牛一毛、气壮如牛、风马牛不相及、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英语中以“horse”构成的习语较多,这是因为英民族早期用马耕地,与马结下了缘分。例如:horse of another color(完全是另一回事)、back the wrong horse0(下错赌注)、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事后弥补为时已晚)等。英、汉习语中,由不同的动物名称所构成的习语都是英、汉民族历史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倾向。

2英、汉习语的文化心理对比

不同的民族心理产生不同的民俗文化。民族语言在其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蕴含着与语言相关的种种民族心理因素,英汉民俗习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魏云 2005. 102-105)

首先是生存方式。英汉民族因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生存方式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我们从生活方式上来看,因为华夏民族长期受农耕社会滋养,中国人心理上有一种固守家乡、依恋故土的感情。“叶落归根”、“月是故乡明”的情感,在我国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如青岛啤酒厂针对港台地区的广告语是“喝一口青岛啤,等于喝一口家乡水”;另一则针对海外华人的旅游广告词则是“分享历史的荣耀”,两则广告均有唤起思乡之情的作用。西方人不断追求新奇,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们处在不断流动、不断奋斗之中。根据资料统计,美国人一生中搬家达十几次之多,平均三至五年搬一次家,家乡观念淡薄。“Where do you come from?”,是美国人初次见面开始交际的话题。激烈的生存竞争对英语的变化影响也很大。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号召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解放自己,倡导自我奋斗精神;“Keep up with the Joneses”(赶上富邻居,争比阔绰)等。

其次从生存状态。英汉民俗习语从饮食、服饰、住所、婚葬、节日喜庆、交通工具到游艺习俗规则,反映各自的民情习俗,丰富多彩。与饮食相关的民俗习语如:汉语中有“大锅饭”、“生米煮成熟饭”等;英语中有“in the soup”(在困境中)、“a piece of cake”(很容易的事)、“earn one’s bread”(谋生,糊口)等。汉语表示服饰的习语有“黄袍加身”、“戴高帽”等;英语民俗习语中的“take the gloves off to someone”(毫不留情对付某人)、“pull one’s socks up”(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等均与服饰有关。汉语民俗习语中的“洞房花烛”、“金榜题名”、“鸣锣开道”等,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习俗;英语民俗习语中的“above the salt”(尊为上宾)、“a red letter day”(重大喜庆日)、“a feather in one’s cap”(成绩卓著,荣誉的标志)等反映了英语民族特有的习俗。表示住所的词语在英汉民俗习语中也非常活跃,如汉语中的“青堂瓦舍”、“土阶茅屋”;英语中的“build the 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put as poke in the wheel”(阻挠计划,阻止发生)、“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s”(本末倒置)、“back-room deal”(幕后交易)等,从中可以看出英汉民族不同的居住条件。有关游艺习俗的民俗习语也不少,如汉语的“摆龙门阵”、“马后炮”、“舍车保帅”等;英语中“play one’s trump card(s)”(打出王牌)、“a card up one’s sleeve”(取胜法宝,绝招)和“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出,木已成舟)也是有关游艺习俗的习语。

再次就是礼仪规范。不同文化衍生出不同的礼仪规范。中西方人对称赞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英美民族对频频出现的称赞语从肯定方面坦然接受,并表示感谢对方,以“Thank you”作答。而中国人却往往做出自我否定或淡化赞扬的反应,以示谦虚。因此,汉语社交活动中的自谦语比较多。如“承蒙夸奖、才疏学浅、不吝赐教”等。送礼和受礼在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社会规范。汉族人将心意的表达同送礼的轻重相联系,礼物的轻重表示心意的轻重,与受礼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有关。英美人重在心意表示,小小礼品重在表达情意。在受礼习惯上,汉族人表现得更含蓄。英美人收到礼品决不推辞,并当面打开加以赞扬,以示感谢。汉语赠受礼品时的自谦语有“礼物微薄,不成敬意,略表心意,请笑纳”等。

最后可以来看看其颜色取向。颜色词是构成民俗习语的一个重要语素,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讲并无质的区别,英汉民俗习语表现出共同之处实属情理之中。如“颠倒黑白(call black white)、开绿灯(give sb. green light)、白发老人(gray-haired man)、当绿林好汉(go to the green wood)”等。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环境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对颜色的感受往往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喻义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取向上的差异也很明显。汉民族自古喜爱红色,因为太阳和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红色象征幸福、喜庆、欢乐、热烈、成功、光明、发达、吉祥。因此,人们把结婚称作红喜事,新娘要穿红衣,顶红盖头,新郎要披红绸,戴红花;过年过节门上挂红灯。与红色有关的民俗习语有“红光满面,看破红尘,红颜知己,红颜薄命”等。但英美人则视“红色”为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斗牛士激怒牛用的红布被喻为“令人恼怒的东西”。英美新娘结婚礼服穿白色表示纯洁、美丽、高尚。黄色在中国历史上象征着神圣、皇权、尊贵、庄严,源自皇帝黄袍加身。英美民俗习语“born in the purple”(出身豪门,出身王室)出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君主穿紫色的袍子,因此,紫色就成为尊严、豪华和

权力的象征。同样,“in the red”(亏损)、“blue Monday”(讨厌的星期一)、“blue mood”(闷闷不乐)、“in the black”(盈利)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陈莉莉1996. P.91-93)

3英、汉习语的特征

习语具有特别的语言成分,具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征。语言中的词汇与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社会文化生产的每一个侧面都会反映到习语中来。习语的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使得它在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上,比其它语言成份在体现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习语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形式体现出语言系统中不同的修辞手法。尽管英汉习语在起源上有很大的相似胜,但两者在影像的选择和内涵意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正确理解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3.1习语的修辞手段

习语一般都运用恰当的比喻来生动地说明人或事物的特性,如汉语中“猫哭老鼠”、“海底捞月”等,英语中有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a snake in the grass (潜伏的危险),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等,通过比喻,这些习语给读者留下一幅幅生动的图像,比直截了当的语言有力得多,也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1) 相同的比喻形象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见

世界各地的人同住一个地球,有些经历和意识是相似的,因此,英汉两种语言有时会用同一事物或概念来表达相近的意思,如全心全意―heart and soul;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鱼目混珠―to pass fish eyes for pearls等。

(2) 不同的比喻形象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见

由于英、汉、民族是在不同的社会地域环境中的两个不同的民族,因此,在表达同一意思时,会用不同的比喻形象,这是习语的民族性的典型表现,例:雨后春笋―mushrooms,缘木求鱼―to fish in the air,狐假虎威―like a donkey in a lion’sshade,挂羊头卖狗肉――to cry wine and sell vinegar等。

(3) 同一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中表达不同的含义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所以同一事物对不同民族可能引起不同的感情,中英两个民族对狗的喜恶,前面章节我们已经对此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在此就不再重复。

3.2习语的音韵和谐

除了生动形象之外,习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常常利用声音的和谐来达到易懂易记、顺口入耳、主动有力的目的,许多英语习语利用头韵(Alliteration)和尾韵(Rhyme)、重复(Repetition)及对仗(antithesis)等手法来增加语音美感和修辞效果。

(1) 头韵:我们传统上称之为“双声”。汉语中有“伶俐、参差、淋漓”good as gold([小孩]很乖),might and main(竭尽全力),hot and heavy(猛烈地),Money makes the mare to(有钱能使鬼推磨)。

(2) 尾韵:汉语中有“仓皇、逍遥、从容、窈窕”等,我们传统上称之谓“叠韵”,英语中也有art and part(策划并参与),By hook or by crook(不择手段),high and dry(孤立无援),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 重复:在英、汉语中重复是常用的修辞手段,如汉语中的”热腾腾、眼睁睁、头头是道落落大方”等,英语中有”step by step(逐步前进)、measure for measure(针锋相对)、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讳)、neck and neck(不分上下)等。

(4) 对仗:如汉语中“大同小异、古往今来有勇无谋”、“朝令夕改”等,英语中“fair an soul(风雨无阻)、weal or woe(祸福甘苦)、no and over(机不可失)、sooner or later(迟早)”等都是常见例子。

3.3习语的独立性、固定性及整体性

汉语中我们常说的“装蒜、倒霉、落花流水”等习语对于只知道单个汉字意思的外国人来说无论如何也猜不出其意思,同样,英语初学者对英语中的“to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to 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等习语也会感到困惑不解,而bring down the house(博得满堂彩),to pay through the nose(被敲竹杠)等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因为习语是语言中独立、固定的成份,我们只能说“雪中送炭、乱七八糟、露出马脚”,而不能说“雪中送煤、乱六七糟、露出牛脚”,英语也同样”A stitch in time save nine”中的”nine”不能用其他任何数字代替,”as fit as fiddle(神采奕奕)也决不能望文生义。

结语

以上对英汉习语的民族及文化特征、文化差异、文化心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我们能把握英、汉两种语言间的某些语言共性。“语言教学亦文化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出现的一些习语可以从文化背景、修辞、音韵等方面,采取比较教学方法,使语言形式、词汇意义及文化内涵同步并学,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习语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逐步了解英语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增强他们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Gernando, C. Idioms and Idiomaticity[M]. Oxford: OUP, 1996

[2] Bolinger. Language and Culture[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35

[3] Smith, L.P. Words and Idioms[M]. London: Constable. 1925

[4] Mcmordie, W. English Idioms and How to Use Them[M].Oxford, OUP. 1978

[5] Gary R. Weaver,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adings in intercultural relations,[M] Boston, Mass. Pearson, c2000

[6] 魏云.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兼容.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5: 102-104

[7] 黄碧蓉. 翻译视角下的习语文化差异探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5: 102-102

[8] 陈莉莉. 试析汉英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差异[J]. 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2): 91-93

[9] 金惠康.英汉跨文化交际翻译[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10] 郑寒冰. 试论英汉习语的文化传译[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 180

[11] 刘永红.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J]. 英语学习.2000.1:50-51

[12] 胡文仲.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3] 蒋磊. 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14] 张学英. 汉英、英汉习语大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7

[15] 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16]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第3篇

关键词: 比喻 民族文化差异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来对事物某某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语言的发展就不可想象。比喻的种类有很多种,早在我国宋代就有关于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引喻、虚喻等的记载,发展至今,最常见的比喻形式有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语言和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有怎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就会出现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样,作为一种修辞方式的比喻也深受文化的影响。比如古希腊人常用天神比喻快乐、逍遥;阿拉伯人常用风暴比喻灾难;非洲人常用橄榄树枝比喻和平;印度人把牛作为神的象征;墨西哥人常用仙人掌比喻独立;美国人把耶稣当神一样崇拜;而中国人则常用龙比喻自己的祖先,用梅、兰、菊、竹比喻中华民族的气质和传统精神。总之,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比喻都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特征。

比喻的心理基础是想象,更准确地说是联想,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特征与某些事或物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在这方面英汉比喻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英美国家的人和中国人(主要指汉族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就出现了在英美文化中提到某些事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种特征,而在中国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或者是其它的特征。反之亦然。所以本文就民族文化对比下的英汉比喻差异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下简要说明。

第一, 由于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Their opinions on art are for the birds. 词典注明for the birds是一个源自美国的成语,主要用于口语,意为“没有意义或价值”,因为birds在英文中常比喻比自己懦弱或蠢笨的人,因此为birds准备的东西被智力正常的人认为是unacceptable。在不同的上下文里,这一成语可以有不同的译法,如:

Their opinions on art are for the birds. 他们对于艺术的观点简直荒唐可笑。

I’ve seen the film. It’s for the birds.我看过这部电影,无聊透了。

A T-shirt selling for one thousand yuan. The price is too high. It’s for the birds. 一件T恤衫要卖一千块钱,太贵了,才不值那么多钱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bird一词在英语中有贬义也有褒义,可以指女孩(dolly bird)、犯人(jail bird)、机灵鬼(downy bird)、行家老手(old bird)、怪人(queer bird)、夜猫子(night bird)、早起的人(early bird)等。

同样,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比喻: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

我们从以上这些英汉比喻可以体会出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自的社会风貌和行为习惯。

第二, 由于历史发展和文艺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至今拥有了无数的文化瑰宝,中国有“卧薪尝胆”、“南柯一梦”、“掩耳盗铃”、“鸿门宴”……然而,英国人就没有这个历史背景,所以也没有这些比喻。同样,英美国家常用的一些成语典故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找不到渊源:cat’s paw,字面意思“猫爪子”,出典为17世纪法国著名的寓言作家拉・封丹的《猴子与猫》。讲的是狡猾的猴子哄骗头脑简单的猫儿,替它从炉火中取出烤熟的栗子来。猫儿应命去做,结果猫爪子被火烧伤了,而取出的栗子却被猴子吃光了;a Shylock(夏洛克),指贪婪、残忍、追求钱财、不择手段的守财奴――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a Frankenstein(弗兰金斯坦;人们常说“制造一个弗兰金斯坦”),指杀伤原制造者的怪物或东西,也指制造这种东西的人以及可怕的怪物或人――这是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金斯坦》中的人物。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医学院的学生。他把尸体中的骨头取来,制造了一个似人的怪物,最后自己被这个怪物杀害; Odyssey(奥德赛)比喻艰难的旅程。但中国就没有这些文化渊源,因此也就没有这类的比喻。又如《基辛格》一书开头对基辛格的一段描写:

...he (kissinger) has been described as, among other things...“Dr.Strangelove,”...“Nixon’s Metternich,”...“Jackie Onassis of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M.&.B.Kalb;Kissinger)...他(基辛格)成了传奇人物,给他加的头衔多极了,……“斯特兰奇洛夫博士”……“尼克松的梅特涅”,……“尼克松政府的杰姬・奥纳希斯”(马文・卡尔布佰纳德・卡尔布:《基辛格》)Strangelove(斯特兰奇洛夫)是1964年美国同名电影Dr・Strangelove(《斯特兰奇洛夫博士》)的主人公,是一个受美国雇用、毫无人情的德国科学家;Metternich(梅特涅)是19世纪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和首相,外交老手,基辛格非常崇拜此人;Jackie Onassis(杰姬・奥纳希斯)是美国已故总统肯尼迪的妻子,一直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妇女”之一。这就是说,基辛格具有这三个人的特点。中文比喻里也有不少同类的例子,比如:“在你们中间肯定会有未来的鲁迅和郭沫若。”是指在你们当中肯定会有文学家产生;“我们厂里的诸葛亮真多”,是指厂里有很多聪明又有才干的人。又如“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天安门诗抄》)诗中用“鬼”和“豺狼”来比喻残暴和险恶的“”。“雄杰”喻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总理。只有了解中国历史背景的人,才能理解诗中的喻意。

第三, 由于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英国人、美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都把狮子比喻成“百兽之王”,使它享有很高的声誉。如: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 as a lion(像狮子一样雄伟)。但是,中国人则认为狮子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的动物,而不见得庄严雄伟,倒是常把老虎(tiger)比喻成“兽中之王”。如常把勇将比喻成“虎将”;把勇猛善战的人比喻成“虎胆英雄”或“如猛虎下山”以及“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又如“他干起活来像个小老虎”,则是比喻“他”生机勃勃。提到兔子,中国人很快就会联想到它的敏捷。如中国人常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东北方言还把跑得快的人说成是“穿兔子鞋了”。但英语民族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英语常说as timid as hare, as timid as rabbit(胆小如兔)。可是,中国人认为胆小的是老鼠,故有“胆小如鼠”之说。又比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in like a lion,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来时像狮,去时像羊羔)。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像热砖上的猫)。like a drowned rat像落汤鸡(像落水的老鼠)。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像头牛(顽固得像头骡子)。as cunning as a dead pig狡猾得像狐狸(狡猾得像头死猪)。 eagles do not breed doves虎父无犬子(苍鹰不会生出鸽子),等等。

以上的这些英语比喻,如按汉语习惯译成中文后,便会出现英汉喻体完全不对应的现象。这反映了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概念和习惯上的差异。中国人怎么也想象不出,死猪有狡猾的特征。只有英语里才有这类比喻。但译成中文时,只能按中国人的习惯进行意译,不能直译。

第四, 由于和神话传说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英美和大多数西方人大都信奉基督教,他们常常用《圣经》中的人名、地名和故事情节来做比喻的喻体。如Prometheus Unbound的原义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转义“释放出来的巨大力量”。把Prometheus喻为一种巨大的力量。英语中用这类宗教和神话作比喻的很多。用Tower of Babel(巴别通天塔)比喻语言障碍。用olive leaf 来比喻和平。而人名Cain又是杀人犯的代名词,因为在《圣经》中,Cain因为嫉妒弟弟Abel得到了上帝的称赞而将其杀死。同样的Noah’Ark 则表示危险之中的安全之处,因为《圣经》中上帝为了惩罚那些邪恶的人们故意发了大水要将他们淹死,而只有诺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所以上帝用一只方舟挽救了他和家人的性命。此中的洪水Flood也就被比作成了一种严厉的惩罚工具,等等。在中国,佛教也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对中国习俗、思想的影响在比喻中也得到反映。如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得过且过,胸无大志;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不努力,用时应付一下;用“八仙过海”比喻各有高招。还有“三个和尚没水吃”,“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等,都无不与佛教影响有关。

以上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英汉比喻的不同之处,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对语言文化的影响。不少英语工作者,由于不了解这些,不知道英汉语言修辞以及所引起的联想方面的差异,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地道的英语比喻,同样也不能灵活地将汉语里的比喻准确地译成英文。难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影响我们同外国朋友交流。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中国,而比喻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了解比喻在民族文化差异下的不同之处,对于外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更多的了解世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 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

第4篇

Abstract: Idioms is core and essenceof language and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a nation's customs,history and culture .It is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culture,reflecting national customs. Idiom is also influenced by culture,reflecting its cultural identity. The cultur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gave birth to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dioms. This paper describ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living environment,customs,history,culture,religion and proposed how to lead in teaching and make studentslearn well.

关键词:英语教学;习语;民族文化;差异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idioms;national culture;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12-01

1英汉文化差异在习语中的体现

1.1 生存环境差异英汉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有异而形成各具特点的习语。英国四面环海,以渔牧业为主,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相关习语。如: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take the ropes了如指掌,to trim one' sails to the wind随机应变,a poor fish可怜的家伙,a cold fish冷淡的人,queer fish怪人,a shy fish羞答答的家伙等。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以农业为主,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水到渠成、土生土长、卷土重来、揠苗助长、顺藤摸瓜等。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常是骄阳似火,赤 日炎炎似火烧。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常与可爱、温柔、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做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在汉语中东风是春天的使者,在英语中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1.2 生活习俗差异生活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民俗是习语赖以生长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狼心狗肺、狐群狗党、狗腿子、狗头军师”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1.3 历史文化差异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如“毛遂自荐、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而英语中也有许多丰厚文化底蕴的习语。如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Achilles' heel(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无穷的灾难)等。

1.4 宗教差异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人中国已一千多年,人们相信佛主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很多习语如“万事皆空、五体投地、借花献佛、回头是岸”等与此有关。在英美,人们多信奉基督教,习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 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the sword of Damocles(即将临头的危险),at 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等来自《圣经》。

2英汉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导入

英语教材课文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也包括了许多跨文化的习语。所以,应该结合教材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2.1 设置选修课程开设如《圣经》、《欧洲文化》、《古希腊神话》等课程,或就有关专题以讲座形式向学生全面介绍西方国家的民族特性、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使学生对这些国家、民族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和了解,并从中比较出它们与本国、本民族的总体差异所在。

2.2 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在英语教学中,外籍教师有着中国教师所无法企及的优势,这就是英语是他们本民族的语言,甚至可以说他们本身就是这种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因此利用外教的这一优势,让他们在课内外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时候,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到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东西。

2.3 广泛运用英文电影和歌曲的教学方法运用英文电影歌曲教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那些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抱有排斥甚至恐惧心理的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使用图文并茂,有情节有故事的电影无疑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选择的影片应该是具有西方文化底蕴,影片的故事情节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内容,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语言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规范。歌曲应该通俗易懂易学。在愉悦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提炼影片歌曲里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习惯,将之与中国文化和汉语语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巩固学习的效果。

英汉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是民族文化在语言里的结晶,闪烁着民族文化的光芒。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文化教学,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从习语中发现文化,再通过掌握文化去指导我们外语学习与实践,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他们文化差异敏感度,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艳芹.从英汉习语看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J].平原大学学报,2006(4):87-89.

[2]卢梅.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2):147-148.

第5篇

关键词:亲属称谓;民族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亲属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亲属称谓语各有不同。亲属称谓语的研究历来受到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的重视。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特点。中日英三国称谓反差强烈 ,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 ,日语相对简单,分类不明,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

二、中国亲属称谓的渊远历史

汉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上古时期就有浓厚宗族和血缘观念,奴隶时期的夏商周三朝就是以血缘及宗族制度而形成的国家 ,封建时期则进一步加深, 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释亲・尔雅》中“父为考母为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时至今日,现代中国受到西方的文化影响,许多观念与价值观都已有西化的倾向,但唯一不变的是亲属之间的称谓与浓重的家族文化。

三、英日亲属关系点染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都具有父权家长制的“宗族”文化传统,而日本的文化主要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素来有勇于,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民族传统。早在公元7-8世纪,它就吸取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中国隋唐文化,兼取中国儒、法、墨佛学之精华, 1868年明治维新又汲取了西方工业文明,废除了封建幕藩体制,摆脱了殖民地危机 ,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日语中,哥哥,姐夫,姐姐,嫂子都统称为兄、兄さん;、さん;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则通称为しゅうと、しゅうとめ;理の父、理の母;伯父,叔父,姑父,姨父,舅父,叔叔 一概称为おじ;伯母,叔母,姑姑,姨娘,舅妈,婶婶一律称为お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一概称为いとこ。

不同于中日,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英语字母是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其分为古英语,早期英语,现代英语三个阶段。英美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对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他们一般直呼其名。

四、中日的亲属称谓比较

(一)中日亲属称谓差异

1. 词义差异。从亲属称谓照表中可以看出: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妹、叔父、伯父、兄弟、弟妹、外甥、夫、舅、姑、主人、伯母、婶母,等等。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熏陶下,日语中的这些词语,所指范围已经和汉语的有所不同。比如兄弟:汉语中的“兄弟”仅指哥哥和弟弟,兄弟还可用于平辈之间,可以用在比自己年龄小的,更可以用于对众人讲话时的谦称,此时无辈分之分。而日语的“兄弟”不仅指哥哥和弟弟,还指姐姐和妹妹。

2. 分类法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多样,日语则相对简单。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中需要区分直系旁系,血亲姻亲,宗族关源,还有父系母系,长幼辈分等等。而日语亲属称谓袭用的是分类法,即不标明父系母系,直系旁系等阶次分明的地位,只标明尊卑辈分。

3. 敬语用法差异。中国人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的面称,没有敬,谦之分,而在日本人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的面称,则有敬、谦之分。

4. 词缀使用差异。汉日亲属称谓语在实际使用中,为表达特定情感(如亲昵、厌恶),会在亲属称谓语上加上词缀。汉语词缀丰富,在现在的汉语中,可在称谓语的基础上加接尾词“儿”或接头词“老”“阿”“我”“咱”“小”等修饰语,如老爸、阿妈、咱妹、我祖父,小弟,小妹等。而在日语中,则使用接尾词“ちゃん”。

(二)差异形成原因

1. 家族继承制度的不同。中国的家族构造是横向扩大的包含旁系血统的大家族,而日本是纵向发展的以继承人为中心直系血统的家族构造。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传统社会是采取“均分制继承”。 “父系血缘”是获得财产继承权的惟一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日本的家族继承制是以“长子单独继承制”为中心的。嫡系长子在家族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诸子,旁系血缘遭到极大的轻视。

2. 宗族等级观念的不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亲属意识很重,汉语中繁杂众多的亲属称谓词语说明汉民族是一个崇尚“大家庭”的民族,这种传统的宗族关系、亲属关系及家庭观念和意识共同构成一种社会关系网,在社会生活及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日语文化中,日本人崇尚集体协作精神,主张个人服从集体,个人依靠集体才能生存,集体或集团意识非常强。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家庭观念和亲属意识相对较淡薄,传统的三代同居的家庭在现代不断减少,核心家庭不断地增加。日本人的血缘观念淡薄,且不太重视旁系亲属。

五、中英亲属称谓的比较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1. 复杂程度差异。汉语亲属称谓复杂,英语简单。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中需要区分直系旁系,血亲姻亲,宗族关源,还有父系母系,长幼辈分等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 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2. 表达清楚性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所表达的关系清楚明了,英语笼统模糊。究其原因,中国主张孔孟之道,历来遵循严格繁琐的纲常伦理。而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伦理的定义和概念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

3. 对长辈称呼的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英语中则辈分淡化。中国文化讲究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有序;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这与他们信奉的宗教有关吧。

(二)差异形成原因

1. 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和适应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汉民族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既有血缘关系又有经济联系的由大家庭组成的庞大的宗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个人要受家族权利的支配。

英国的个人主义精神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称呼语,称谓语相对贫乏。在这种家庭中,人际关系非常随便、开放,以个人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而封建社会在整个欧洲存在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制度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英美国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

2. 中国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都尊崇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

3.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进行是非判断和优劣判断的尺度,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压抑的自我价值出发。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思想意识比较强。

4. 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

六、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便于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中日英三国文化的差异造成在称谓语上的巨大差异,有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内在,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影响下的国家,在语言的传播与研究上应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邱建钰.谈中日亲属称谓的特点及成因[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时波.汉英亲属称谓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铜凌学院学报,2005(2).

[3]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8).

[4]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2)。

[5]田慧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第6篇

关键词: 球迷 差异对比 足球文化

1.引言

足球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它是承载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的复合体。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体育运动,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足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运动品质决定的,场面大,人数多,对抗激烈,变化丰富,充满悬念。二是足球运动衍生出来的产物――球迷,足球球迷(以下简称球迷)可说是体育项目中观看人数最多的,没有哪个单项运动有足球世界杯赛如此巨大的观看规模,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世界的焦点。球迷是足球运动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出现及兴起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多年来人文科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对球迷的概念、分类及行为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世界上的球迷林林总总、类型各异、数量巨大[1]。不同地域的球迷所做出的行为表现反映出对足球运动的不同理解。本文选择德国、英国两个有着鲜明特点的地域球迷与中国球迷进行对比,从而解析足球文化内涵,就我国现阶段足球运动发展遇到的问题从国内足球环境的角度提供参考性建议。

2.三地域球迷之间的差异

2.1地域间的民俗文化背景不同

2.1.1德国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精神的国家,日耳曼人以严谨笃实、自强坚韧和出色的理性逻辑思辨能力闻名于世。在德国有近50%的民众参与体育运动,其中,最大的体育单项协会是足球,到2010年4月为止,共有6756562名足球会员,其中女性会员有1050301名,老年会员3748572名,可见德国足球强大的根源在于全民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2]。正如《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万静波所描述的:足球,仿佛是埋藏在德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引擎,这些严肃理性得似乎人人都长着副哲学家面容的德国人,这些沉默寡言得能在几小时火车旅程中不发一言的德国人,这些二战后习惯了不挂国旗不公开谈论国家和不追求身份认同的德国人,在有足球比赛的日子里,才能真正大大方方地敞开内心,点燃他们被厚重历史和闲适生活所掩盖的激情。在这时,旗帜、啤酒,歌声和人群,快乐或者忧愁,都是最自然和亲切的[3]。

2.1.2英国人的骑士精神塑造了其民族具有竞争与对抗、战争与征服等特性,骑士精神体现在英国足球方面就是勇气、力量与自豪。狮子(lion)和狮心(Lion-heart)是英国报纸描述足球运动员时常用的词。英国人饱含绅士风度又崇尚荣誉,讲究风度、外表举止和礼节,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4]。英国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其球迷文化和现代足球在英格兰诞生的历史一样久远。英国球迷在英国足球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足球球迷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范畴,它已演变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

2.1.3在五千年文明历史尤其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思想――“中庸为本,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温良恭俭让”,孕育了独特的球迷文化。这种独特的球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足球的性质,也影响并制约着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现在的足球环境是:看球、侃球的人多,踢球的人少,这是中国人崇尚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足球现在的发展状况:没有长远的计划,没有固定的足球风格,为了追求成绩而不断地走马换帅,不断地试验,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2球迷现场的激情表现不同

2.2.1比赛现场的助威频率

德甲联赛、英超联赛是欧洲名气最大的五大联赛中的两大联赛。德甲联赛的平均上座率最高,各俱乐部盈利也是最好的,之所以国内各俱乐部利润提高,与德甲向来奉行量入为出的引援政策有关。从许多电视转播中可以看到,德甲的比赛现场都是万人轰动,人潮澎湃。现场的球迷从始至终都在用激情的歌声和有节奏的助威声为他们所钟爱的球队加油,这成为了比赛的壮丽的背景。英超由于技术风格的不同,球迷在观看比赛时时常会根据比赛的进程配以强弱不同的呐喊和助威,为本方的球队加油。球队的队歌成为球迷为球队呐喊助威的重要形式,他们的呐喊声和助威声显示了强大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不间断地贯穿于比赛全程。中国的赛场也曾有过人声鼎沸,万人潮动,但呐喊声和助威声单从效果来看缺乏持久性和整体性,这和球场上队员的表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体力的持久性,只有进攻和进球才会提起球迷的激情。

2.2.2对比赛的关注度

球迷对比赛往往是非常关注的,只是关注的焦点不同:有些球迷关注球星的表现;有些球迷关注球队的整体表现;有些球迷则关注比赛的结果。德甲和英超球迷更关注球队的整体表现:战术打法有没有新意,队员安排合不合理,场上队员的精神面貌是否令人满意等方面。中国球迷更关注比赛的结果,同是一场比赛假如结果不同,球迷的反应和评价就会截然不同。需要提到的是媒体在这里的作用不容忽视,欧洲许多知名的足球专刊和体育媒体常常会对一场比赛中所有上场的双方球员进行客观的打分,球迷观看比赛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球队整体表现上。我国国内大多数相关体育媒体和解说常常在比赛中或比赛后发表一些专家观点,焦点多集中在个别队员、裁判、教练等人身上,形成了国内“高气压”下的足球环境,也影响着球迷对比赛结果的关注。

2.2.3对赛场上突发事件的行为表现

只要有足球比赛的地方就会有球迷骚乱,从现代足球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球迷骚乱由来已久,早在13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有球场观众暴力现象的记载,在英国的足球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不发生球场骚乱的事件[5]。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看到欧洲球迷在观看比赛时更多地表现出支持、理解和尊重。在球场上对方球员遭到本方球员恶意伤害时,球迷所表现出的正义感会让伤害他人的球员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反观我国球迷在观看国家队比赛时,只要赢球,不管我国队员在场上做出何种恶劣行为,大多视而不见,使得一些“大牌”球星滋长了动作的粗野,最后落得个“输球又输人”。

2.3球迷对足球比赛结果的理解不同

球迷往往希望自己所支持的球队赢球,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不同的是不同国家的球迷对待比赛结果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体现了不同地域的球迷对待比赛结果的心态和对足球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同。我国球迷大多缺乏理智成熟的心态,对待一场国家比赛的态度是:赢了是民族英雄,输了是人民败类。这与我国“金牌至上”的举国体制有一定关系。阎世铎曾说:“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足球和巴西足球的差别,说中国足球是胜负,巴西足球是文化。”[6]这反映了现阶段大多数中国球迷的心态。

2.4对球队的忠诚度不同

在英格兰,球员往往只需要想怎么踢好球即可,只要你努力训练表现出色,教练就会把你派上场,只要你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哪怕你踢得再臭,球迷也只有叹息而没有嘘声,英格兰球迷易满足,也表现出合理的包容,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背叛。成长于阿森纳青年队,如今却披上蓝衣的阿什利•科尔之所以被母队球迷唾弃,正是因为秉性直爽的英格兰球迷看不起他为了三五万英镑折腰。德国也是这样,在德国队历史上向来有四大帮派之说,那就是拜仁帮、门兴帮、汉堡帮和科隆帮。尽管近年来拜仁帮“一家独大”,但三十年前四大家族却是分庭抗礼,当时的德国足坛很少出现死对头互相转投的情况。忠诚成了贝肯鲍尔们一生的勋章,甚至在退役后,那些老家伙们依然壮心不已,以“元老明星队”般的阵容集体入主俱乐部管理层,继续为钟爱的俱乐部竭忠尽智[7]。从这些球星和职业球员的行为和思想可以看出球迷对球队的执著追求、刚直不二,有些球队的球迷甚至几代延续。中国球迷对所迷恋、追捧的球队的忠诚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个性没有那么鲜明,甚至有些球迷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盲目追随,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会随着球队成绩的变动而改变目标,还处于看球、起哄的阶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不同地域对足球文化的理解

3.1足球文化的内涵

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主体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足球活动,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8]。足球不仅仅是一种运动项目,它在不同的场合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人们玩耍时,足球是游戏;在体育项目中,足球是竞技;在比赛中,足球是胜负;在社会生活中,足球是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足球是产业;在国际舞台上,足球是政治;在战争时期,足球是和平;在和平时期,足球是战争。足球可以成为百姓常人的娱乐,可以成为民族之间的角力,也可以成为国际关系中政治家们手中的牌[6]。

3.2不同地域对足球文化的理解

英国球迷把足球运动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用心关爱。德国球迷把足球运动当成释放、排解工作压力的方式和精神寄托,他们用哲学家的眼光审视,用音乐指挥家的激情感染。与欧洲球迷相比,中国球迷是感性大于理性,激动多于理智,对现代足球运动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还远远不到位,甚至有些偏差。中国球迷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但面对比赛、面对成绩,国人的浮躁心态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球迷们对自己所支持的球队往往一厢情愿地要求过高,胜了才爱败了就不爱,球队连胜三场则下场比赛的门票抢手稀缺,连败五场后看台就空荡冷清。中国球迷关注的似乎除了胜负就是比分,衡量教练水平和球队实力的唯一尺码就是成绩,观众若对比赛结果稍不满意,则让教练下课。在球场的各个角落,只要队员的表现和裁判的判罚尺度稍不让球迷满意,假球黑哨之声就充斥看台。我们的媒体似乎总喜欢报道国内足坛的负面新闻,有意无意地人为放大假球与黑哨。(诚然,当前的中国足坛的确存在假球和黑哨。)假球黑哨的放大与渲染给中国球迷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暗示和思维定势[9]。2011年8月,在我国深圳举行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足半决赛中当中国队以点球击败巴西队时,电视解说员激动地说:“这是为中国男足在世界杯决赛期间输给巴西队报了一箭之仇。”真让人哭笑不得,更何况此次女足的参赛队员有毕妍、屈姗姗、庞丰月、王冬妮、李冬娜、汪玲玲和李雯等众多国脚助阵大运会比赛。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足球来说,一场比赛的胜负说明不了情况,男女国家队的世界排名的下滑才是客观事实,这是世界公认的,我们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4.结语

通过对表现形式的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思考,我们对足球运动文化有了更新的理解。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球迷文化的了解,我们能更加客观地审视中国足球的现状。中国的足球环境可以比作一个生态环境,球迷是足球运动开展的土壤,球员是森林,土壤改善了,森林才会茂盛,没有丰富的土壤就不会长出参天大树。领导层是这个生态环境中的阳光和雨水,只需要把握好普照和浇灌的比例,森林就不至于干旱或水涝。新闻媒体就像园丁,管理好森林的病虫害,不要人为地对树木进行接枝和园艺造型。用前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的话来说即“中国足球现在像一个文化沙漠,我们要共同努力,把它建成文化绿洲”。[6]

参考文献:

[1]黄银华等.试论中国足球球迷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6).

[2]缪佳.德国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研究[J].体育与科技,2010.31,(6).

[3]万静波.足球是埋藏在德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引擎[J].南方人物周刊,2006.6.

[4]崔丽,田慧.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4).

[5]胡承志.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6.8.

[6]李磊.论我国足球产业化进程中足球精神的缺失[J].南京体育学院报,2008.22,(4).

[7]杨建.忠诚的传统[J].足球俱乐部,2007.4.

[8]李建辉.我国足球文化的发展[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2.

[9]刘勇,方升.谈中国球迷对现代足球运动的价值认同[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

第7篇

关键词:清代;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最早被发现于中国,所以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茶树的记载,称之为南方之嘉木。①

关于茶的发现和利用一说,很多文献均记载了:“神农氏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②,这里的荼就是指现代的茶。而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由此可以推论出在中国茶的发现利用,至少有四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清代民间的饮茶习俗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有的饮茶特点,发展到清朝,饮茶的特点就尤为显著了,清朝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终结,也是现代茶文化的开始。“茶”已经触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在清朝不同阶层的人对于饮茶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要求,从平民百姓到富家大族对于茶叶的择选、泡茶用水,以及茶具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清代民间,一般只有条件较为优越的百姓,才会有时间和条件去饮用茶水,然而他们对于茶的择选以及泡茶用水和茶具都不是很讲究,但是在他们饮茶过程中茶汤一定要是热的,如果冷了,就会将茶汤倒入壶中加热后再饮用,喝茶的时间和抽上一支烟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把茶壶放置在火炉上来煮茶,但也用盖碗泡喝茶,先用铜或土壶烧水,烧得几次沸腾,然后把茶叶放在盖碗里,倒入沸水泡开饮用。茶叶泡出来后呈现黄蜡色,即是黄茶或发酵茶。烹茶的燃料多用石炭,并且把烧过的石炭磨碎后压制成炭块以备用。③在民间婚礼习俗当中,饮茶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当中女方接受了男方的聘礼称之为“小茶”,男方去女方家迎接新娘称之为“大茶”。

在清代,茶在富家大族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叶的择选,泡茶用水以及茶具都会潜移默化的彰显着他们显赫的身份与地位,比如说,在《红楼梦》栊翠庵品茶,当妙女捧茶给贾母时,贾母初以为是“六安茶”而不吃,当被告知是“老君眉”后才方吃。体现了在封建社会里,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茶,这是尊卑有别的。富贵家庭中泡茶用水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用上好的泉水,也有用旧年雨水和梅花雪水。曹雪芹在《红楼梦》的栊翠庵品茶一章中就有对茶水有一段绝妙的描述。妙女向贾母献茶后,但是讲究烹茶的贾母觉得好茶还不太放心,又问:“泡茶用的什么水”妙女笑答“是旧年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④由此可见对于茶具的择选,不仅要求精美名贵而且要体现出相应的身份地位。

清代各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国的茶文化包含了独特的少数民族的茶风俗,唐朝时期,饮茶的习俗已经开始向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同时也逐渐的渗入各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当中。清代时期我国疆域范围内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但又相互牵连相互影响,清朝时期茶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离不开的饮品。

蒙古族的饮茶习俗

蒙古人:主要生活在草原的畜牧民族,后来因逐渐与中原汉文化相交融,受到了汉族饮茶习俗的影响,开始了饮茶生活,唐朝时期只有统治阶级才能饮用直到明朝时期才被广泛接受,到了清朝时期则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起初蒙古人喝茶也是清饮,后来因为环境因素和受到藏族地区的酥油茶影响,逐渐开始调饮,每个地区的蒙古民族调饮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都是奶茶,主要是将茶和牛奶混合煮沸饮用,蒙古族对奶茶的喜爱程度可以用“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来形容,据文献中记载蒙古族同胞“饮喜砖茶……砖茶珍如货币,贫者皆饮之。二、三日不得,辄叹己福薄……”⑤。由此可以看出奶茶对于蒙古族的重要性,直到今天,蒙古族依旧喜爱饮用奶茶,并且把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藏族的饮茶习俗

藏族:生活在西南高原的藏族居民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饮茶历史,自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把茶叶带入了,就开启了藏族人民饮茶生活,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饮茶习俗,调饮出来的茶被称为酥油茶,其做法是先熬制砖茶,然后倒入酥油并放入酥油桶中用一个木棍搅拌,是油茶混合,之后加入盐放入锅中加热,香喷喷的酥油茶就制作好了,除此之外,藏人把茶看做是神圣和纯洁的象征,文献中也有记载藏民将茶当作“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到人间”,并说“诸佛菩萨全都喜爱,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⑥因此藏民往往把茶与神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在向寺庙所求的神物中茶是必不可少。不仅如此,酥油茶往往是招待贵宾,客人的重要礼仪,噶伦卜藏人有客人时会先饮油茶,次土巴汤,次奶茶、抓饭。在清朝藏族的土司与汉官相见,“先递哈达,汉官亦以哈达赉之。次送奶茶,则答以块茶及银牌、绫缎。⑦这充分的说明酥油茶影响着藏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藏人主要的饮食文化之一。

维吾尔族的饮茶习俗

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西北新疆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是一个农牧相结合的民族,维吾尔族真正广泛饮用茶是到清朝雍正时期茶马贸易全部开放之后。他们的饮茶方式似于蒙古族,主要是奶茶,但是也会饮用清茶、油茶等,维吾尔族饮用的清茶不同于汉族,他们不是泡饮而是煮饮,就是将水煮沸加入茶叶,因为他们认为茶是生的,而且煮饮可以使茶香浓郁,有益于身体健康,油茶则和藏族的酥油茶相似,发展到现如今,维吾尔族的饮茶方式已经是多种多样,同时它也丰富了我国的茶文化。

结语

清代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它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受到外来各种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茶文化,其次到清代,茶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再是上等阶层的专属饮品,因此也丰富了茶文化,最后在清代,茶叶得到广泛种植,并且发现了很多新品种。但是相对来说,在这一时期品茶对于中国国民精神和性格的影响更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茶文化的形成,深刻的反映了国民性格和国民生活,这才是饮茶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注解:

①陆羽.《茶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2

②丁以受.《当代中国茶文化略评》[A].饮食文化研究.2009

③李幸哲.《朝鲜使行录与中国茶》.浙江大学.2012年4月

④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9

⑤刘清荣.《我国少数民族对茶文化的贡献》[J].农业考古.199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