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07-31 16:42:17

序论:在您撰写抽样调查的定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抽样调查的定义

第1篇

(一) 定义异同

1.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与言语残疾定义二合为一,未单独分开定义。在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听力残疾与言语残疾作为一个类别调查也未严格分开,调查结果仍以听力残疾导致言语残疾者为主进行分级。单纯言语残疾不分等级。

2.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与言语残疾分开定义及分级,听力残疾强调了永久性听力障碍,同时考虑了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等功能障碍因素,体现了ICF对残疾评定的要素。

(二)分级异同

1.保持了与1987年听力残疾标准的延续性。

第一和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分级标准比较:

* 第一次和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均分为四级,只是称谓不同。

* 在数值上除了听力残疾一级与一级聋完全相同外,其他级别在数值上有5-10dB的变化。变化的依据为WHO-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听力障碍分级标准。

2.与WHO目前推荐的听力残疾评定标准接轨。

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分级标准与WHO-1997年听力障碍分级标准比较:

* 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标准在听力测试频率(0.5、1.0、2.0、4.0 kHz),比1987年抽样调查测试频率增加了4.0 kHz测试内容。听力残疾分级上做到了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听力残疾标准一致。

* 我国其他类别残疾人分级均为四级,为达到统一并保持与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评定标准具有延续性,将WHO-1997年听力障碍分级标准的极重度分为一、二两级,符合我国国情,在进行国际交流时将听力残疾一级和二级合并,在统计数据上可完全与国际标准接轨。

3. 第二次听力残疾的评定充分考虑了对理解与交流、社会活动与参与的评估,体现了国际功能、健康和残疾分类原则(ICF),同时也考虑了听力残疾程度和康复手段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了本次听力残疾评定标准。

(三) 调查技术特点

1.调查人员:本次调查听力测试及听力残疾评定均由3年以上有实践工作经验的耳鼻咽喉科专业医生承担,通过耳科一般检查和听力测试,有能力对听力残疾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这些医生经过严格的培训后,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调查设备

* 听力计:1987年用于残疾人听力测试的是听力分级仪,其声音强度测量精度每10~20dB一挡,频率范围为500~2000 Hz。本次听力残疾评定采用数字式便携听力计,测量精度每5dB一挡,测量范围25~100 dB HL,频率范围为500~4000 Hz。为确保测试数据准确,要求每台设备均有国家计量部门出据的计量测试报告。经过预调查证明,此类便携听力计操作简便易行,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听力测试。

* 声级计:用于监控测试房间环境噪声,保证测听环境符合评定标准。

第2篇

(一)与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标准的关系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标准:

1.定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2.分级:

[注]①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②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③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标准:

1.定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类。

2.分级:

由此不难看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定义较第一次的更为科学准确,并且在定义中引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要素;而两次抽样调查标准均分为4级而且分级标准一致,只是称谓不同,体现了二者间良好的延续性。

(二)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视力残疾诊断标准的关系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视力残疾的标准依然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视力残疾诊断标准。

WHO视力残疾诊断标准:

[注]中心视力好,但视野小,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小于10度而大于5度者,为3级盲;视野半径小于5度者为4级盲。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标准与WHO视力残疾诊断标准的关系:

由此可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标准基本与国际统一标准接轨,体现在分级标准一致,只是WHO标准分为5级,且5级代表重残。为了与我国其他类别残疾相一致,将WHO标准的5级和4级合并为我国本次标准的一级,既符合我国国情,国际交流时又完全接轨。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在我们的教学中,概念的学习是知识的切入点也是知识起点. 概念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把握概念的学习,对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呢?下面我将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抽样调查等概念中来谈谈如何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及以概念为基点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

一、举例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入剖析

概念就像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门槛,读懂了概念,就可以跨过这道门槛,才能继续进行学习,研究和探索. 概念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重点,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如果马虎对待概念的学习,则很难学得通透.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概念,每个单元章节都会有,概念的剖析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谈谈剖析数学核心概念的一些思想方法.

1. 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节课,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其实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就已经接触过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了,因此,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涉及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小学阶段尽管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但中学阶段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给了学生们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相比起小学阶段,这里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是强调了推理论证的必要性,而不是只是记住事物的表象或者概念. 三是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转化关系,小学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来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很大的联系.

这节课中所呈现的平行四边形已经摆脱了小学阶段所留下的感性认识,而是从平行四边形与一般的四边形相比较开始,通过比较对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进行理性的认识,从而得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这种定义的形式在这个章节中多次出现,这种定义的形式更利于学生们思维方法的形成.

这种下定义的方式可以有助于知识的梳理,在学生们学习了其他的一些特殊四边形之后,那么概念和定义就成了区分这些四边形的依据. 把握住了这些概念,才能把握住平行四边形与其他特殊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也有助于知识的整理、应用以及融会贯通.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 其实学生们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动手探究的过程已经没必要做重点再重复一次,而是要抓住学生们对性质的证明过程的理解和训练,证明过程的理解就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的,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们的推理论证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2. 关于抽样调查

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包括有关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知识点,在这里对抽样调查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 抽样调查是利用样本的数据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抽样调查体现了估计的科学性,抽样调查具有随机性,也就是每一次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与总体相应的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同的抽样方法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还有样本数量的多少也关系到误差的大小.

要理解好抽样调查,就必须把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放到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发现这两种数据收集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抽样调查往往适用于总体个体数量较大或者是无限个的情况,或者调查过程会造成较大的损耗及破坏性的情况. 但并不是说抽样调查有范围限定,这还要看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要求. 和全面调查相比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明某种调查方法更好,这两种方法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比较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二、有效落实概念和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

1. 关注学生们的认知起点

教学要根据学生们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知识掌握的状况进行设计,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们对已经懂得的知识提不起兴趣,总想学一些更新鲜的内容. 而对于过难的内容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压力和丧失信心. 教学的设计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如果教师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探究猜想验证的话,就有些重复了,也没有这个必要. 初中阶段学习平行四边形在本质上是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论证,推理和演绎,还包括学习一些如何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又比如在学习抽样调查这节课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感受这种思想,也就是感受到抽样调查这种方法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们懂得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感受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各自的不同特点以及抽样调查的科学合理性.

其实,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过抽样调查的经验,对抽样调查的存在和它的科学性也是持认同态度的,对样本的选择方法以及样本的代表性这些问题也肯定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领悟. 但这些经验都是通过自己在生活中总结和感悟出来的,多是偏于感性的认识,而没有经过理性的加工和整理,没有系统的认识. 所以,在面对某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上可能会有些疑惑和不确定. 在这样的一种认识基础上,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们面对这种认知冲突,并获得新的正确的经验和认识,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们的现有知识水平状况,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2. 让学生们自由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很多学生都觉得听老师讲很容易,自己做起来就很难,原因就是还不会独立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有老师的提示就觉得很简单,一旦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时候就一筹莫展了. 在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留给学生们足够的探究和思考空间,如果空间太小,那么学生们的能力将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训练和发挥. 比如在做证明练习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独立去完成,教师在最后进行完善和整理就可以了.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们的思维发散,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

对于这一点,特别是那些和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知识,比如说抽样调查. 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简单一点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收养调查的过程,感受数据的生成过程以及活动的科学性. 初中阶段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们一种思想,也就是一种归纳、总结的思想. 比如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活动中,首先是收集好数据,数据收集好了之后,很多东西就出来了. 但在学习中和生活中,学生们都很少有机会亲自去收集数据,都是在给出的一组数据上进行统计. 只有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才能让学生们彻底感悟到统计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淡化了收集数据这个环节,那么剩下的事情也不像统计了,更像是计算. 统计里面的概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们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4. 防止多媒体的负面作用

多媒体是近些年来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有些教师习惯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快捷和便利,就几乎没有再使用过黑板和板书了. 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课件也只不过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那么多媒体教学还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可能会限制学生们的思维,课堂也不够灵活等. 比如在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和证明过程,如果使用多媒体的话,事先设计好的内容可能就不太能适应一个灵活多变的课堂. 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多媒体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概念的深入剖析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对概念本身的掌握还是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概念的深入学习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的时候,更应该要紧扣概念,从概念入手,把握好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才能让学生们学懂学透,挖掘出概念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知识并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运用知识 .

【参考文献】

[1]刘勇和.浅议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J].信息教研周刊,2012(9).

[2]顾育兵.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2(6).

第4篇

教学重难点: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一、情境导入

小故事中的数学道理:小强是新入伍的士兵,这天班长对小强说:“小强,我们班刚配备了300枚新式手榴弹,请你检验一下这批手榴弹的爆炸半径是多少?”于是小强打个敬礼说:“是!”接下来……听到了300声巨响……小强把300枚手榴弹分别引爆了,测得了这批新式手榴弹的爆炸半径。

问题1:同学们,你认为小强的做法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这样太浪费了。

问题2:聪明的同学们,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

生:从中抽出几枚来试验。

师:你的意思就是用这几枚的试验数据来估计这一批手榴弹的爆炸半径,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同意这个做法吗?(异口同声地说同意)这个做法真好!其实这种做法在统计学中叫抽样调查。(板书:抽样调查)

二、展开教学

关于抽样调查还有“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看完后,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几个概念。然后举手回答这几个概念,课件接着出示这几个概念。

要检验300枚新式手榴弹的爆炸半径,从中任意抽取5枚试验,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学生能够顺利地说出,但是学生容易说成300枚新式手榴弹,每一枚新式手榴弹,5枚新式手榴弹,现在要求的不是那么严格,但是还是应该要求学生尽量准确地说出是半径。

巩固抽样调查:你认为下面的调查是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1)妈妈做了一份美味可口的菜品,为了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2)调查一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对各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3)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生:第一个是抽样调查。

师:这种情况不抽样调查不行吗?

生:不行,你如果全吃了,别人就不能吃了。(全班笑)

生:第二个要全面调查。

师:这个不全面调查不行吗?

生:一个班人数不多,全面调查更准确。

生:第三个要抽样调查。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种具有破坏性,只能抽样调查。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情况下要用抽样调查?

生:具有破坏性或被调查数量很大,为了节省人力、物力。

问题:为了解全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3)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师:同学们,要想使抽取的样本能较准确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我们要动动脑筋想办法怎么抽取样本才是科学的?

师:在这一调查中就抽取3人行吗?

生:不行,太少了。

师:多少人合适?

经过讨论确定为100。

师:可见要有合适的样本容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除此之外,还要使全校的学生都有被抽到的机会,要做到公平。

看屏幕:出示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师:随机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公平,使每一个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师:说得很好,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

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哪个?

①从10000台电视机中随机抽取一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②小才为了了解上海市2011年全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11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③为了解某市七年级一次期末数学测试情况,从8万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0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生:第三个科学。

师:第一个为什么不科学?

生:样本容量太小了,不能较准确反映总体的情况。

师:是,这也太抠门了,你认为抽取几台合适呢?

生:10台。

师:同学们同意吗?第三个为什么不科学?

生:没有做到随机。应该每个月都选几天的气温才行。

师:说得真好!

探究:某中学有2000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打算怎样进行调查?

1.确定调查方式。

2.抽取多少名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合适?被调查的学生又如何抽取呢?

(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导。)

课件出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流程。

问题:样本中喜爱娱乐的学生最多,为38%,据此可以估计出,这个学校的学生中,喜爱娱乐的学生最多,约为38%。在全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同学喜欢娱乐节目?

(学生独立计算。)

学以致用:内蒙古草原上的嘎日迪大叔要出售100只羊,现在市场上羊的价格为20元/kg,为了估计这100只羊能卖多少钱,他从中随机抽取5只羊,每只羊的重量如下(单位:kg):26,31,32,36,37。则估计这100只羊能卖_________元。

第5篇

1.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

1.1模糊的人口迁移概念

所谓人口迁移,其实就是人口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所发生的大规模移动现象,基于人口迁移有着较为复杂的界定,时期与职能部门的不同,对迁移人口界定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期称谓也较为杂乱。

多样的称谓。现阶段,我国很多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与研究文案中都有关于迁移的文学术语,常见的人口迁移包括:暂时性迁移、非户籍迁移、流动人口、永久性迁移、户籍迁移以及暂住人口等,这些称谓都可以从一定角度对人口迁移进行定义,而且各定义间具有相互融合现象,像户籍迁移与永久性迁移其实就有着某种交集,而两者又具有一定差异性,根据人口学定义,移居迁入地一年以上为永久性迁移。

不统一的人口迁移时间限定。根据全国性人口普查,我国在1987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并未对迁移实施时间限定,而全国人口普查在1990年限定迁移时间为迁移原住地超过1年,之后的中国人口普查中,更改一年的迁移时间至半年。此外,在某一地区的公安部门明文规定,离开原居住地超过3日就被定位迁移性人口,出发于自身工作需求,计生部门紧紧统计到达现住地或离开原住地超过30日的外迁人口。

分散的人口迁移空间限定。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中,对我国迁移人口来源地进行全面调查,1990年全国性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人口来源地进行细化调查,使其细化到县、区、市,近年来,我国人口普查进一步细化,开始对乡镇街道一级进行普查,跨县迁移是对县市区一级进行统计,而在调查现住地方面仍然比较混乱。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与1990年人口普查,调查现住地是细化至县市区一级,近年来,我国人口普查调查中,也对乡镇街道一节进行了细化调查。全国户籍管理中,相关公安机关只要有户口变动,那么就会有登记。因此,对于户籍人口迁移来源地和现住地,都可以进行基层户籍登记地的细化。针对暂住人口的等级,可细化其来源至市级、县级,不存在现住地统计信息。计划生育部门流动人口管理系统中,并没有涉及到区、县内的迁移,对于跨县迁移需要达到乡镇街道一级的细化,对于现住地的调查也可达到乡镇街道一级的细化。

1.2人口迁移不统一数据采集内容

通常全国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均为专门组织的调查活动,由于该调查本身极具特殊特性,且对人口资料的搜集相对也比较全面,所?项目比较多。自我国展开1%人口抽样调查之时,对人口迁移资料进行搜集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表现在选取调查项目中,同时还在调查内容方面体现出来。虽然人口计生部门和公安部门从其工作职责出发,他们所调查的人口迁移信息要比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信息小很多,然而,相对来说,在涉及我国人口迁移统计内容及项目方面,公安部门要比计生部门少,这种不统一的人口迁移统计数据采集内容,最终会导致人口迁移统计数据质量差。

2.提高我国人口迁移统计数据质量的解决建议及对策

2.1对人口迁移概念予以明确

因为不断完善的国外覆盖全国社保体系,也未受限于户籍制度,因此,国外在定义人口迁移时较为纯粹,比如,美国人口咨询局定义迁移为:所谓迁移,就是人们以半永久性或永久性居住为目的,并进行距离较长的地理迁移。要求对人口迁移予以界定时,要尽可能的与国际相接轨,另一方面,要尽量从人口学角度对迁移目的属性、空间属性与时间属性进行考虑,而且还要考虑到迁移后的户籍制度。根据现阶段我国人口有着多样的迁移称谓,必须进一步规范于统计实践中,因为各人口迁移称谓使用频率,可以定义为:在不同地区间的人口移动或者流转,都被叫做人口迁移。

根据我国户籍制度,对我国几次较大规模人口迁移普查与调查进行借鉴,有效结合目前计生部门和公安部门人口迁移调查,主要参照系为流入地或者迁入地居住时间,对有迁移行为的人口进行具体分类,见表1。

2.2对采集人口迁移数据进行进一步规范

1%人口抽样调查和全国人口普查最终目的表明这类调查中有着极为丰富的人口迁移调查内容,而且所设置的调查项目也比较合理科学,可以满足研究与管理人口迁移工作之需。然而,很多必要人口迁移资料仍然不足,像人口迁移过程中迂回迁移与回迁的信息资料、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基本信息等。所以,计生部门和公安部门在采集人口迁移数据时,除了对自身工作之需予以考虑外,还要尽量接轨于统计部门所收集的资料,实现数据共享。

2.3形成数据采集“一张网”,实现数据共享机制

计生部门和公安部门作为可以实施采集人口迁移数据的重要部门,对现代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的前提下,一方面相关部门采集数据一盘棋,另一方面还要实现部门“一张网”模式。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空间与时间内搜集人口迁移的数据资料,将其制作为全国人口迁移强度与规模的面板数据,又能够保证人口数据采集质量。这样方便了对我国人口迁移因果关系的探讨和对内在机制的理解。根据人口抽样调查和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相关数据库予以补充与完善。此外,通过数据库资料也能对抽样调查与人口普查中数据资料进行检验和修正。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依照管理之需与工作职责,做好明确分工。

第6篇

关键词: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

无论是进行社会问题研究还是进行市场需求的统计分析研究,运用的最为普遍的是抽样调查。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抽样调查可以分为两类,即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抽样调查是概率抽样。因此,现代的抽样调查是指概率抽样,其定义为:抽样调查,又称抽样推断,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的非全面调查方法。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来推断总体。抽样调查按抽样的组织形式划分,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SPS抽样)。(2)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SYS抽样)。(3)类型抽样(也叫分层抽样,STR抽样)。(4)整群抽样(又称集团抽样)。(5)多阶抽样(又称多级抽样)。(6)二重抽样(又称两相抽样)。(7)比率抽样(PPS抽样)。

抽样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确定样本框难度大。2.被调查者不配合。3.调查者素质较低,能力差。4.问卷调查表设计不合理。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技巧:(1)健全调查网络,建立稳固的调查队伍提升调查员的业务素质,这是减少调查误差的关键。(2)宣传统计法律,打消被调查者的心理顾虑,这是取得准确调查数据的基础。(3)采用迂回访谈,经常换位思考,消除防范心理,从而获得准确数据。(4)科学判断评估。抽样调查除了本身存在的抽样误差外,还存在调查误差。因此对调查数据质量进行科学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大部分的抽样调查,都会遇到随机抽样误差以外的误差,这些误差会导致产生偏差,使得置信叙述没有意义。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涵盖不全,即在选样本过程中,如果总体当中的有些部分,根本未被纳入选择范围,这时就发生了涵盖不全的问题,即使从该总体中随机抽样,所得结果还是有偏的;无回应,即无法得到已经被选入样本的个体的资料,最常发生无回应的原因,是联络不上受访对象或者受访对象拒绝回答。一项抽样调查中所宣称的误差界限只包括随机抽样误差。涵盖不全、无回应以及其他实际困难也会造成较大的偏差,但是误差界限并没有包含这些项目在内。从而,我们应尽可能减少这方面造成的偏差。好的技巧都有减少误差的作用。

当调查的问题比较敏感时,被调查者一般不愿意回答,或者即使同意回答但是却做出虚假的答复,这都会造成无回应的发生。例如涉及“你是否赌博”,“曾经是否作弊”,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的问题,有过如此经历的人是不愿意承认的。

我们以调查体育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所占的比例为例,为了得到实际的值,调查人员让运动员在无人的场所内,从装有黑球和白球的袋子中任意取一球,观察其颜色后放回,并承诺若取得黑球就讲真话,取得白球就讲假话,被调查者只需要在匿名的调查表中选“是”或者“否”即可。其中,袋中黑球和白球的比例分别是p0,q0(p0+q0=1)。

下面的问题是如何得到p值的估计p,p是否p是的无偏估计,为了得到更精确的估计,我们的抽样调查方法应该如何改进。

一、p值的估计p

对于任意一名运动员,设事件A1=“回答曾服用兴奋剂”,事件A2=“实际服用兴奋剂”,利用全概率公式得到

p1=P(A1)=P(A1|A2)P(A2)+P(A1|A2)P(A2)

=p0P(A2)+q0P(A2)

=p0P(A2)+q0(1-P(A2))

=q0+(p0-q0)P(A2),

于是,当p0≠q0时,我们有

p=P(A2)=P(A1)-q0p0-q0=p1-q0

p0-q0。

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若是调查了n名运动员,其中有m名运动员回答“是”,则我们用频率来近似概率,便有p1=m/n。从而得到p的估计值p=p1-q0p0-q0。

例:在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比例的调查中,设袋中黑球与白球的比例分别是p0=3/1.,q0=7/10,运动员中回答“是”的比例是p1=19/30,从而我们得到p的估计值

p=19/30-7/103/10-7/10=16。

二、p是p的无偏估计

命题1:当p0≠q0时,p的估计p是p的无偏估计。

分析:要得到p是p的无偏估计,只需证明Ep=p,又Ep=Ep1-q0p0-q0,于是只需要求出Ep1即可。

证明:设X1,X2,……,Xn是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其中

Xi=1,第i名运动员回答是

0,第i名运动员回答否,i=1,2,3,……,n,

则有

p1=X1+X2+…+Xnn,

且EXi=P(Xi=1)

=P(Xi=1|取到黑球)P(取到黑球)+P(Xi=1|取到白球)P(取到白球)

=pp0+(1-p)q0,

从而有

Ep1=E(X1+X2+…+Xnn)=EXi=pp0+(1-p)q0,

所以

Ep=pp0+(1-p)q0-q0p0-q0=p。

命题2:当p0≠q0时,对于p值的估计p,有pp,a.s. 。

证明:由强大数定律[1],我们有p1EX1 a.s., ,即存在样本空间Ω中的点集Ω0,满足P(Ω0)=0,且limn∞p1=EX1,ω∈Ω\Ω0,从而有

limn∞p1-q0p0-q0=EX1-q0p0-q0=p,ω∈Ω\Ω0或limn∞p=p,ω∈Ω\Ω0,

即pp,a.s.。

几乎必然收敛和依概率收敛这两种收敛性分别对应强大数定律和弱大数定律,强大数定律比弱大数定律要强,从而几乎必然收敛可以推得依概率收敛[2],我们得到下面的结论:

推论:当p0≠q0时,对于p值的估计p,有pPp。

三、如何设计才能减少误差

命题3:当p0≠q0,且|p0-q0|增大时,p的方差Dp减小。

证明: Dp=D(p1-q0p0-q0)=Dp1(p0-q0)2,由命题1的证明过程知

Dp1=DXin=EXi-(EXi)2n=

pp0+(1-p)q0-(pp0+(1-p)q0)2n,

从而有

Dp=Dp1(p0-q0)2=pp0+(1-p)q0-[pp0+(1-p)q0]2n(p0-q0)2

=p(p0-q0)+q0-p2(p0-q0)2-2pq0(p0-q0)-q20n(p0-q0)2

=p(p0-q0)-p2(p0-q0)2+p0q0-2pq0(p0-q0)n(p0-q0)2

=p(p0-q0)2-p2(p0-q0)2+p0q0n(p0-q0)2

=1n[(p-p2)+p0q0(p0-q0)2

又p0q0(p0-q0)2=

(p0+q0)2-(p0-q0)24(p0-q0)2=

14(p0-q0)2-14,代入上式得

Dp=1n[(p-p2)+14(p0-q0)2-14]。

由此可见,当|p0-q0|增大时,p的方差Dp减小。

当|p0-q0|增大时,p会更接近p,但是往往也不会为被调查者所接受,无回应还是会发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

首先,用其他人取代不回应的人。因为城市里的不回应率很高,如果用不回应住户附近的其他住户来取代,可以减低偏差。其次,数据搜集完成之后,应该用统计方法给回应加权,以纠正误差来源。如果城市里太多住户没回应,就给城市里有回应的住户加权。如果样本里太多女性,就给男士们加权。加权的确可以修正偏差,但是也会增加变异性。这就需要统计学家们继续研究更多地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贤平,沈崇圣,陈子毅.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51.

第7篇

关键词:树种选择;生态调查;绿化树种;青岛;

Abstract: By appying the sampling method of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in this paper, 356 roads and 64 places of mountains, parks, street gardens and green land in residential areas in Qingdao are sampled survey, which resulting in screening out 17 kinds street trees widely planted, such as platane, and other 13 kinds trees planted in green space, such as black pine.

Keywords: tree species selection; ecology investigation; greening tree species; Qingdao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城市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文明与发展的象征。园林观赏树木在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而城市绿化树种的正确选择又是决定城市生态功能和景观多样化的基础。青岛四季气候变化平缓,冬暖夏凉,春温秋爽,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多种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使青岛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青岛虽然有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但在实际树种应用中多依靠专家经验进行选择,或依据设计师的个人应用习惯进行设计。容易导致部分树种应用频率降低或提高,使植物的树种多样性降低。因此,选择生长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景观效果良好、观赏性独特(色叶、异型叶花果、繁花、亮果等)、生态性合理的植物种类,建设生态景观绿地,对于我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环境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调查方法

生态调查主要是采用样方法中典型取样进行实地树种的抽样调查。样方的设置依据调查范围不同分别设置。山头、公园、街头游园的抽样调查以每20×20m2作为一个样方,每处绿地取2-5个样方;道路的抽样调查以整条道路为一个样方;居住小区的抽样调查以整个小区为一个样方。分别调查每个样方内乔木的种类、数量,并根据树木的生长状态、抗病虫害程度、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枝叶的繁茂程度等评价树木的适应性、抗性表现及生长势等。

2.2调查内容

此次抽样调查的对象主要确定为市内四区园林化程度较低的山头和园林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各类公园、街头游园、居住区绿地及主干道路、次级道路及支路。每处绿地面积均大于1000平方米,建成年代均在90年代以前。

调查范围为市内四区的各级道路356条,市区范围内的山头18个,市内四区的公园20个,青岛市各区范围的主要街头游园13处及新老居住小区13个。调查内容为可露地越冬的乔木树种。每种树木调查种类、数量、生长势及生长状况。

调查的主要道路和各绿地如下表(表1-2、表1-3)

3 结果与分析

3.1行道树样方抽样调查结果

调查道路数量共计356条,其中市南124条,市北106条,四方65条,李沧61条。

调查结果为行道树树种共34种(见表3-1)。法桐和黑松为落叶类和常绿类的主导树种,分别占市内现有行道树总量的67.60%和4.30%;白蜡、合欢和银杏分别占2.87%、2.59%和1.74%;柳树、臭椿、苦楝和朴树等树所占现有行道树总量比例低于1%。乡土树种的总量占总调查数量的14.64%。

行道树中,常绿树数量占总量的7.53%,阔叶树数量占总量的92.47%。常绿树比例偏小,冬季景观效果会降低。

各城区中市南行道树种类最多,达到32种之多,而四方区只有9种,在数量分配上,行道树在市区的分布差异较大。

除去法桐以外其余树种各占行道树总量的比例大于1%的树种有17种,落叶乔木12种、常绿乔木5种。其中马褂木数量比例超过1%,但只在市北区有分布,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其余数量比例超过1%的树种都分布在两个以上的市区,因此认为这些树种属于应用比较广泛的树种。详细结果见表3-1。

3.2绿地中乔木抽样调查结果

为市区18个山头、 20个公园、13处街头游园及13个居住小区中乔木调查结果。

由表3-2可知调查乔木树种共96种,使用频度最高的为黑松,频度为53.66%,刺槐次之46.34%。可见青岛现在的主要树种为黑松和刺槐,而实际上青岛的黑松和刺槐混交林占主导地位。

考虑到样方的数量比较多,树种的整体频度比较低。因此,我们把频度高于10%的树种定义为使用频率较高乔木;频度高于4%低于10%的树种定义为使用频率一般的乔木;把频度低于4%的树种定义为使用频率低的乔木。

按照此定义标准,青岛市使用频率较高的树种主要包括黑松、刺槐、雪松、樱花等13种;使用频率一般的树种主要包括白蜡、广玉兰、盐肤木等27种树种;使用频率低的包括白皮松、流苏树、侧柏、榉树等56种树种。

可以看出使用频率较高的前十位树种的数量特别大,总和占调查树种的53.24%,前四位的黑松、刺槐、雪松和樱花占总调查数量的33.6%。使用频率低的56种树种仅占总数量10.4%的。因此建议对目前较少应用树种中的一些适宜青岛地区生长且观赏性高的树种进行广泛推广,如白皮松、流苏等。详细结果见表3-2:

调查过程中还包括树木的生长性状,在调查的树木中,生长性状表现好的包括:臭椿、白蜡、板栗、千头椿、楸树、槲栎、白皮松、榉树、侧柏、水杉、元宝枫、五角枫、火炬树、龙柏、枫杨、雪松、合欢、青朴、杨树、樱花、紫叶桃、刺槐、麻栎、碧桃、李、桑树、山杏、枣、苹果、杜梨、银杏、山楂、红叶李、黄栌、榆、山合欢。性状表现较差的有:喜树、七叶树等。主要原因为冻害。

参考文献

[1] 由超. 青岛市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5-18.

[2] 青岛市统计. 青岛年检2004.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