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范文

时间:2023-07-31 16:42:15

序论:在您撰写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中介;宏观环境;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6-03

房地产交易与一般商品交易有很大的不同,其交易的对象是作为特殊商品的房地产,交易的形式包括房地产的转让、抵押和房屋租赁。这一特征决定了房地产中介在房地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20世纪房地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房地产中介企业迅速发展。然而,我国房地产中介的发展在观念、制度建设和经营管理上都存在问题,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我国房地产中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根源,已成为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中介所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行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特点、产业环境的制度设计及服务质量和经营模式应该是房地产中介经营发展态势研究的重点。

一、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尚处于成长早期

中介是包括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价格评估、经纪等活动的中间介绍行为。中介行业则是由各种经纪人及其中介活动集合而成的系统,其载体组织包括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协会等全国性或地区性统一的中介业协会或学会。因此,可以认为房地产中介是联结房地产与消费者,房地产与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专门为房地产市场交易主体服务的活动。广义的房地产中介,就是在房地产经济中从生产到消费一切为房地产运行服务的活动。狭义的房地产中介,就是专门为房地产市场交易主体服务的活动。依据我国《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 ,房地产中介是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等活动的总称。

梅森海尔最早使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描述产业发展状态。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指标是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1]。通常,行业处于幼稚期时,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用户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产品、市场、服务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对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业进入壁垒较低。行业处于成长期时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下列问题:

第一,产业的划分范围、经营范围的界定是变动的和欠稳妥的。产业发展的阶段性不同,产业中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不同。在产业发展的早期,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因企业规模的大小、人员状态以及需求状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学者们在这方面的探索有较多的内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广义的房地产中介的定义更加有利于产业范围的发展界定。如果我们认为“房地产中介是房地产市场运作的介质体系,是由专业中介人在国家法律、政府规章以及行业自律组织规则框架下所从事的一系列中间介质活动的集合和系统[2]。”那么,可以从三个层面界定房地产中介的内涵与外延,第一个层次对应微观层次的房地产市场,它是房地产市场中介活动的核心部分;第二个层次是我国有关法律和法规界定的“房地产中介服务”,对应宏观层次上的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市场一级和二级市场活动以及绝大部分三级市场活动的咨询、评估、经纪等服务活动的集合;第三层次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不仅包括房地产咨询、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而且还包括房地产物质要素市场、房地产金融市场(包括消费信用市场)、房地产人力资源市场等调节和规范房地产经济关系的中介服务活动[2]。

我国房地产中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业务范围变动频繁和欠稳态的现象。小规模的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业务范围通常会限定在不同的领域,缺少一定的稳定性,其业务范围在最大程度上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规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是拥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固定的服务场所、必要的财产和经费、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基本组织。可采用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组成方式。但是现有的房地产中介服务由于业务范围的不同,通常分化为房地产销售公司,房地产评估公司,房地产经济公司等多种类型,有专业化的特点,随着公司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不同的公司会在发展战略上做出业务范围的调整,从而演变为服务较为多样化的公司。

第二,市场增长率较快,竞争者数量激增,且未形成规模效益。房地产中介的业态具有明显的规模上的差异:小中介一般是单店注册,“一间房子加一张桌子加一部电话”,一张小黑板可以作为信息的平台,抗风险能力很差。部分大中介通过连锁形式获得规模效应,但是发展过程中忽视品牌形象等问题时有发生。盲目扩张会导致资金及人才的缺乏使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北京信一天、长河地产、中大恒基等企业在遭遇市场疲软后瞬间瓦解[3]。我国上海地区的房地产企业发展相对较快,也拥有数量较为庞大的房地产经纪企业,但绝大多数企业服务同质性强,规模效应不明显;尽管有一些特色企业,但总体仍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度低,规模优势不明显[4]。

第三,企业规模小,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进入壁垒较低。这一点与行业发展状况受到需求多样化和行业发展阶段的影响有关。以北京为例,截止到2006年底,房地产经纪机构共有2675家,其中963家注册资金不足50万人民币,占总数的36%,余下的企业中,30家注册资金不足10万人民币,占总数的1.1%左右, 493家注册资金在10万人民币至30万人民币之间,占总数的18%,剩下的450家注册资金在30万人民币至50万人民币之间,占总数的17%。而每年中介行业至少经手上千万元的资金,如果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中介公司卷款出逃的不法现象。而且,无照经营、超越经营范围和非法异地经营的现象也极为普遍。2001年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门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查出企业86户无照经营, 109户异地经营、擅自设立分支机构, 5户越级经营, 45户有营业执照而未办理资质认证或从业人员未具备经纪人资格证书[3]。

二、宏观环境对房地产中介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产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包含产业内部企业的规模结构,产业发展中潜在进入者的行为方式,替代产品的影响力,供应商和消费者不断提高的议价能力,也包括,产业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带来的重要影响力。这种外部环境既包括制度法规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经济、社会和技术层面的因素。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相对来说存在制度建设落后、经济需求强劲、社会认知度低、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

第一,制度建设的落后是导致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迟缓的重要因素。房地产中介发展不完善的原因在于无监管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的中介行业不良行为[5]。我国房地产中介方面的法律法规正处于建立框架的过程中,较高级别的法律政策文件只有《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法》,并且规定过于原则化,不易于执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房地产经济人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难于依法管理、无监督机制、行业协会监管不力等问题。行业乱象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6]。我国房地产经纪人掌握着买卖双方的交易信息,处于双重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带来了导致交易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Gene A .Marsh等,1988)。因此,房地产中介自律制度的建设,如企业承诺,法人责任制和业务失误赔偿制,完善财务制度及建立业务记录几个方面都是亟待解决的[7]。

第二,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变革是促进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住房需求的迅速增加,中国的房地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受到火爆的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二手房市场在各地的交易量也大幅上涨。房地产中介市场得益于此,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在出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房地产中介行业不仅符合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且满足了扩大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紧迫需要,从而实现供求平衡。但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依然薄弱,整体上与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有关,也与房地产业本身“重开发、轻经营”密切相关[8]。

第三,社会满意度低是影响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中,中介服务尚没有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房地产投资因金额大,回收期长,其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复杂。而发育不充分的房地产市场夹杂着大量非市场因素,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不完善的市场配置制度使房地产市场主体不善于利用中介服务,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9]。实际上,房地产产销分离可以提高销售效率,节省销售成本,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种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业态发展模式会使市场进入一个有序的状态。因此,大力发展房地产中介机构的服务体系不仅有社会的需求,也有现实的意义。规模小、分散性大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效率和效益都很低,这种弱势的发展不利于行业本身的成长性。

第四,信息化程度差是影响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的技术因素。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滞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10],信息化建设设施落后、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在一些初级市场中亦普遍存在。

三、产业发展应注重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的技术创新

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的应该依托于技术的先进性、人员素质的提升和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的技术创新。

第一,网络技术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技术依托。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网络和商业工具的引进和改造,进行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的技术创新,使房地产中介行业在房地产市场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信息时代的消费者对网络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建立房地产中介网络,通过房地产开发商公布的楼盘的地理位置、户型面积、周边配套、工程进度、当前价格、优惠信息等,让购房者获取楼盘的信息。通过网络广告,和公布楼市政策项目信息扩大宣传提高楼盘形象;通过业主论坛,使开发商及时了解购房者的需求[11]。这些成为大多数房地产中介企业需要建立的技术平台和手段,也是他们获取竞争优势和形成差异化的主要渠道。部分企业还引入MLS多重上市系统,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中介信息的网络平台,通过信息公示、交易流程、客户管理、服务支持、行业监督和内部管理等系统,构建“在线楼市”,达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8]。部分较大规模房地产中介企业建立了基于GIS的房地产中介系统的技术战略。增强了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对房地产周边的空间信息、客户的管理信息、房屋的具体交易信息进行储存,通过地图管理、视图管理、客户和房产注册信息的编辑机房屋信息空间的查询几大模块来实现系统功能的运作[12]。

第二,人力资源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人才保证。房地产中介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的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效率。而人才缺乏是制约房地产中介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重要因素[10];通常意义上,消费者不仅要求经纪人能够提供房源和客源的信息,而且还需要提供房地产政策、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建筑、房地产价格、房地产手续办理等相关的专业咨询,因此,房地产中介的从业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很高的专业化操作水平,而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从业人员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在制度设立上也没有建立包括资格审查、业务考试、登记注册、发放执照等一系列严格程序化的管理措施规范的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的认证制度,仅有的房地产估价师认证制度, 也分为土地估价师与房地产估价师,两个体系间相互独立,违背了房、地产统一原则,存在成本高、实际操作不便、市场垄断等问题(李恒光,2003)。部分研究表明,经纪人入职门槛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房地产中介的服务质量(Shilling&Sirmans,1988)。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网上的认证体系改善现有人员素质低的问题。

第三,诚信建设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制度(文化)保障。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清晰界定房地产产权关系,建立市场交换的基础;建立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法律条款,保障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保持法律系统的统一性、协调性、针对性,易于执行。

发展大型、专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用良好的信誉、较强的实力及规范的服务使开发商放心,使消费者满意;树立专业的优良形象;强化交易规范化管理,实现交易清晰化,让客户明明白白购房;利用网络技术,结合品牌创新、广告营销,低成本直销;建立专业的营销队伍,不断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确立自身优势;坚持“绿色”经营原则和科学管理理念;为顾客提供切合客户自身状况的一站式服务[13]。这些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将是房地产中介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Haire M.Biolog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Histories in the Growth of Organizations[D].New York:JohnWiley,1959:1—5.

[2] 王德起.房地产中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3] 袁韶华、谌侃. 房地产经纪市场现状及对策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4] 丁建杰.上海房地产经纪企业发展现状及经营风险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

[5] 周学勤. 中国房地产中介发展现状及调控研究[J].现代商业,2010,(35).

[6] 廖俊平. 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需要制度安排[J].中国房地产,2011,(11).

[7] 封晴. 浅析我国房地产中介问题[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03).

[8] 陈娴、奚蔚. 当前房地产中介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04).

[9] 熊翼飞,王建廷,宋云玲.房地产中介企业诚信评价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 2011,(23).

[10]张红育. 兰州房地产中介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6,(04).

[11]李耀炜、张利霞.房地产中介网络服务营销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2).

第2篇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Municipal Bond Market, MBM)是美国州和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平台,也是美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债券的发行不仅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非常灵活的金融工具,降低了市政建设的融资成本,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途径。同时,发行MBM也有利于改善地方经济环境和公共服务,吸引私营企业和国外投资者扩大商业投资,提高地方就业水平。美国MBM的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市政债券种类。美国市政债券包括短期和长期债券,长期债券期限从1〜30年或更长期不等。市政债券项目涵盖了教育、交通、公用事业、福利事业、产业补贴以及其他项目。市政债券按照责任义务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般责任债券(General Obligation Bond)和收入债券(Revenue Bond)。一般责任债券并不与特定项目相联系,而是以发行机构的全部声誉和信用作为担保的债券,其还本付息得到发行政府信誉和税收支持。收入债券与特定项目或部分特定税收相联系,其还本付息来自投资项目(如高速公路和机场)的收费,因此其风险要高于一般责任债券。大部分收入债券的收入用于政府拥有的公用事业和准公用事业。此外,债券也可按照税收待遇划分为应税债券(Taxable Bonds)和免税债券(Tax-Exempt Municipal Bonds)。

市政债券发行者。美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其机构都通过MBM进行融资。在全美国8万多个地方政府中,大约有5.5万个是市政债券发行者。除了少数大规模发行者外,大部分地方政府机构属于小规模的发行人。

市政债券投资对象。市政债券的投资群体包括个人投资者、货币市场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银行、银行年金信托以及封闭式基金和其他投资者等。联邦政府对个人投资者的市政债券利息免征所得税。由于税收政策和市场风险的约束,商业银行持有的市政债券比例近年来持续下降。保险公司持有的市政债券比例则随着公司业务波动和经济景气循环而变化。养老基金和外国投资者由于不需缴纳联邦收入税,无法享受在购买市政债券方面的优惠。因此,一般不投资市政债券。

市政债券发行及监管方式。市政债券发行主要有竞标和商议交易两种方式,传统上一般通过柜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近年来技术进步促使电子交易迅速增长。与公司债券主要由联邦证券与交易委员会监管不同,市政债券的监管工作比较分散,发行管理主要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市政债券公开发行前无需向联邦证券与交易委员会注册登记,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的有关部门根据市政债券条例制定委员会(Municipal Securities Rule-making Board,MSRB)制定的规则,负责对市政债券交易活动进行监管。

2009年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发展状况

随着2009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包括MBM在内的债券市场也初步显现稳定和复苏迹象。根据美联储的数据,2009年末美国市政债券余额为23486万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16.5%,与2009财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余额之比为1:3.21。其中,短期市政债券余额为1346亿元,占比仅为5.7%,因此市政债券基本上是长期债券。

市场出现复苏势头

2009年各州发行的长期市政债券总额为4097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5.2%,为历史上第二高位(见图1)。其中,四季度市政债券发行额扩大至1209亿美元,占全年发行量的29.5%,显示市场和融资需求已经出现复苏势头。从结构上看,过去20年市场份额约为5%的应税债券发行量明显增加,2009年发行量占比为19.2%,这主要是由于大量建设美国债券(Build America Bonds, BAB)的成功发行。

市场信心有所增强

2009年长期市政债券发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债券对信用增强(Credit Enhancement)手段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在全年发行的长期市政债券中,83.4%未使用信用增强方式,4.9%的债券通过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方式增强信用,仅有8.7%的债券发行采用了债券保险(Bond Insurance),而在2001〜2007年间该比例高达50%(见图2)。

可变利率即期债券发行量大幅下滑

可变利率即期债券(Variable Rate Demand Obligations, VRDO)是采用浮动利率、且利率逐日或逐周进行调整的债券。2009年VRDO发行额为348亿美元,比上年下跌了70%(见图3),这主要是由于与房地产相关的VRDO发行量大幅下降。2001〜2007年间,与房地产相关的VRDO年发行量大约为89亿美元,占全部VRDO发行量的18.4%。此外,信贷成本上升以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MMMF)购买欲望降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MMMF持有的市政债券余额下降了928亿美元,占其市政债券持有量的19.0%。

债券收益继续保持低位

2008〜2009年资金避险(flight-to-safety)现象有所减弱导致国债收益率总体保持上行趋势,但免税债券收益率继续趋势性下探。2009年末AAA评级的10年期一般责任债券收益率为3.05%,比年初下降了0.6个百分点。AAA评级的10年期一般责任债券收益率占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比例为80.5%(见图4),大幅低于2008年危机期间约190%的比率,而且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85.0%,2009年末市政债券收益率曲线与上年收益率曲线相比出现整体性下移的趋势(见图5)。

债券信用状况发展趋势

根据尼尔森•洛克菲勒政府学院今年1月份的报告,2009年三季度美国共有48个州报告总税收下降,共有22个州降幅达到两位数。三季度预算支出(estimated payment)――主要由高收入类别承担并代表了未来税收的趋势――下降了31.2%,约占州税收1/3的个人所得税也下降了11.8%。尽管2009年美国经济运行已呈现逆转势头,但就业和收入的改善状况将会明显滞后于经济形势,预计预算缺口、现金短缺、政治僵局将会引发外界对信贷质量的关注。2009年穆迪、惠誉评级、标普了数百个降级评定,其中包括对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伊利诺斯和密歇根等4个州的一般责任债券评级下调。尽管目前地方政府按第9章方式提出破产的可能性不大,但部分市政府已提出了寻求破产保护的可能。

BAB发行情况

以《2009年美国再投资和复苏法案》为法律依据,2009年4月至年末BAB发行额达到641亿美元。实际上所有的BAB都是直接支付债券――发行者可获得联邦政府对债券利息35%的补贴。从融资目的看,BAB发行主要是为了一般目的、教育和交通,三者的融资额分别为224亿美元、148亿美元和145亿美元。从期限结构看,BAB期限也相对较长。根据彭博资讯提供的数据,2009年发行的BAB中,约426亿美元(占发行量的66.9%)的偿还期为30年或以上,约有50%的BAB偿还期为40年或以上。2009年所有BAB金额权重的偿还期均值为34年(见图7),这种相对较长的期限结构显然对降低融资者财务和偿还压力有利。

美国市政债券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管理不规范、透明度低等问题已经引起多方面的关注,特别是地、县级市政府为经济增长或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通过各种具有政府背景的融资平台或担保等方式背负了大量的隐性债务,已经成为困扰和危及地方经济稳定的严重问题。今年3月《中国经济周刊》发表题为《中国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面临严重债务危机》的文章,援引央行的统计数据称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超过5万亿元,而根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估算,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6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务总余额在4万亿元以上,约占GDP的16.5%,财政收入的80.2%,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为此,在今年1月19日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温总理已将“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借鉴美国经验来发展我国市政债券市场,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我国目前不适宜发行一般责任债券

美国地方政府或其机构发行一般责任债券的总体情况是成功的,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各州财政独立,地方预算约束较好,债务偿还和投资者的利益有保证。此外,市政债券能否成功发行主要取决于其财政状况健康程度,而不是经济发展及贫富状况。与美国情况相比,现阶段我国尚不具备发行一般债务的条件。就行政管理体制而言,现阶段我国中央与地方的事、财权划分不规范,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清,隐性负债比率高,财政负债管理缺乏制度约束,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必要的制度条件并不具备,我国现行法律也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从我国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来看,考虑到中央与地方财、事权的划分及地方财政体制特征,近期体制和制度条件可能很难有大的改变,修改有关法律条文以允许地方政府发行赤字债券或一般性建设债券的可能性不大。

可采取企业债券形式尝试发行收入债券

第3篇

《省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展壮大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湘北门户”的**市,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边界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笔者于近期对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这些县市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我省同处边界地区的县市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借鉴外地经验,发挥边区优势,推动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总结,我发现鄂赣边界地区县市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状况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相比较富。XX年,**市和修水县分别实现财政收入8.2亿**5.5亿元,并且,主要是来自于地方的工业税收。而**市同期财政收入仅为2.96亿元。二是园区经济发展相比较快。XX年,**市和**市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56亿元,上缴税费分别为4.35亿**1亿元,上交税收过千万的企业分别达到8家和3家。而**市仅实现了工业总产值35亿元,上缴税费只有0.4亿元,上交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也只有1家。三是企业信贷投入相比较大。**市和修水县XX年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9亿**28.2亿元,当年新增贷款分别为12亿**10亿元,其中9成以上都投放到了中小企业。而**市XX年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1亿元,当年新增贷款为8.6亿元(XX年各项贷款余额为13.3亿元,新增贷款为零),投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仅有1.4亿元。四是经济发展环境相比较优。**市自XX年以来连续6年被评为**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县实行了全县中小企业“一卡制”收费,修水县对中小企业的证照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而**市虽然大力加强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历史原因年度考评一直位居**市的中等。

笔者认为,我省边界地区在金融经济发展环境上与邻省边界地区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四个方面:在发展理念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都十分重视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均由省社科院或综合性大学负责编制,还聘请第三方专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善于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坚持工业园区错位发展,做好支柱产业发展文章。比如,**的旅游业、**的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业、修水的钨矿产业等都成为了全国很有影响的产业。在行政效能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在实行“县财省管”的同时,均实行“乡财县管”,大大减少了行政管理性支出。同时,这些县市早在3年前就实行了县(市)委书记由省委直接任命。特别是**市委书记由**市委副书记兼任,**修水县委书记还进入了**市委常委班子,大大增强了工作的推动力和执行力。在优惠政策方面。邻省对其边界地区县市的政策支持都相当明显。比如,**省在XX年和XX年连续两年下发了支持省际边界县市优先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税收、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支持,特别是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其省际边界城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很大,市、县也有较多的资金配套,这一扶持政策使不少中小企业受益,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融资平台方面。邻省边界地区县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及各种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也较为健全。比如,**市有花旗银行,**市有商业银行,修水县早在XX年就组建了村镇银行,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研究,结合**实际,要实现边界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在实现县财省管的情况下,边界地区县市要稳步推进“乡财县管”,加快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要理顺工业企业管理机制,整合工业管理行政资源,形成由主管(县)市长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的工业管理新格局。二是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省委、省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省际边界地区县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财政、税务、土地、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要予以政策倾斜。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金融发展的奖励力度,着力完善涉农贷款奖励制度,促进代币信贷合理投放。三是要大力构筑企业融资平台。边界地区县市要尽快组建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从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快组建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外资商业银行或组建村镇银行,发展小额贷款,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四是要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加大金融生态城市和信用乡镇、村(社区)创建力度。要尽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清收、打击企业逃废金融债,以及金融胜诉案件集中执行等工作,促进社会信用环境根本性好转。要规范融资评估和中介行为,降低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成本,扩大信贷需求。要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坚持科学招商引资,大力倡导“回归经济”,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4篇

关键词:世界主要国家;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064-03

1模型设计

1.1系统聚类法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

首先,把每个变量(每个样品)看作一类,并规定变量间的相似性测度换算成的距离(d2ij=1-c2ij,其中,表示变量i和变量j之间的相关系数,或样品i和样品j之间的相似系数)(或样品之间的距离)看作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成新的一类,每次减少一类,重新计算新类和其他各类的距离,重复进行最近类的合并,直至所有的变量(或样品)合并成一类。

1.2因子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因子”,能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原始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而因子一般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

2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

2.1指标选取

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综合水平的指标很多很复杂,本文依据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兼顾统计年鉴所能提供的统计资料,选取了比较主要和常见的10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从树状图可见,可以将20个国家分为4类:

第一类:美国,是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强国,而且还是科技和军事强国。

第二类: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国家。

第三类:日本、荷兰、韩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均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第四类:俄罗斯联邦、土耳其、巴西、南非、埃及、印度、越南和泰国,这些国家中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印度,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3.2因子分析

(1)KMO和Bartlett检验。

由表1可知,KMO的值为0.700(大于0.6),近似卡方值为193.257,自由度为45,球形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的原假设下,观测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故拒绝原假设,说明这些变量各自不全独立,它们之间有简单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2)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分析。

表2给出了各因子的初始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以及三个公因子旋转后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了三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6.184%,说明前三个公共因子可以反映原来10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由于每个因子在不同原始变量上的载荷没有明显的差别,为了便于对因子进行命名,需要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

(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分析。

表4列出了各国社会经济指标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和排名。从该表可以看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位的是美国、日本、中国、德国和英国,排名后五位的是印度、泰国、越南、埃及和南非。总体来看,中国是唯一一个排名跻身前五的发展中国家,其他的都是发达国家,排名靠后的都是发展中国家。

3.3存在问题

(1)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世界20个主要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整体趋势为发达国家的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但是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突出,在因子得分综合排名中,中国排在第三位,巴西排在第十位。因此,说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正发挥本国的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2)从国民生活水平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国民生活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活的水平。发达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因子F1的得分均大于0,其中,得分最大的是美国,为2.0278,得分最小的是意大利,为0.175;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因子F1的得分均小于0,其中,得分最大的是俄罗斯联邦,为-0.4316,得分最小的是印度,为-1.4458,国民生活水平因子F1的得分极差为3.4736。由此看来,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3)从经济发展潜力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经济发展潜力综合了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三个因素,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之间的资本可以自由流通,发达国家的投资商看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前景,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发展国家,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国外投资商带来的利润,但像美国和日本等金融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

(4)从经济发展速度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最大,而美国的相对较小,主要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致使其在F3中排名第一位,相反,美国的人均GDP增长空间较小且其外汇储备较低,导致美国在F3中的排名最低。

4政策建议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发展,进一步的国际分工使得各国间优势互补,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强国际贸易,以开放的心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提高本国的生产力水平,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加速本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加强防范国际风险,防止自身被其他国家越来越“边缘化”。

(2)中国虽然是世界经济大国,但并非经济强国,仍需各方面的努力。首先,经济要保持稳步增长,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中国人口总量却是世界第一,国民人均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其次,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比例严重失衡,应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最后,促进国际贸易协调发展,一般来说,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可以抵御金融风暴,方便本国国民出行,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金英.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辽宁省区域经济综合评价[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3).

[2]蒋志华,顾振海.西部12省经济发展状况对比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7,(5).

[3]李海舰.世界经济国际化与中国的对策[J].开放导报(世界经贸实务),1993,(6).

[4]邵光田,刘珠,许昌东,刘勇.综合国力评定方法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1996,(3).

[5]张幼文.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J].国际经济评论,2005,(9).

第5篇

关键词:国际会计;企业会计准则;趋同形势;策略;选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0-0132-02

引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全球资本市场趋于开放和融合。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信息科技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条件。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工作也越发清晰地认识到高质量、规范化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运营及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当前国际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运行体,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激烈的企业竞争态势下赢得主动、选择科学、恰当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成为企业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国际会计趋同的形势分析

1.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构建完善化,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性增强。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日益迅猛,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科学化、规范化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历程遭受了重大冲击,严重滞缓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现阶段各国经济监管机构以及企业自身都在加大力度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以维持世界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维持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为必然的发展结果,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构建趋于完善化和体系化,加大国际经济监管的合作力度,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全球性经济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性逐步增强,为各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2.传统会计准则格局被打破,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不断扩大。现阶段,国际会计趋同的形势还可体现在传统经济发展形态下以美欧为主导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秩序被逐渐打破,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步增强。这一点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结构的人员分布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共有22位受托人,其中有4位来自新兴经济体;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15位理事中有4位来自新兴经济体。上述职位一定程度上可有效代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这一趋势的出现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以及相应机构的改革、发展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伴随着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在一些地区性、国家性的组织会议中,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修订以及其他途径的改革与发展工作,实现了新兴经济体内部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两者之间的实时互动,从而促进了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和修改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综合考虑新兴经济体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势,体现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下的综合性。

3.国际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加大结构改革力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等机构也在逐步加大结构改革工作力度,为不断提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球公认性和适用性创造条件。改革工作过程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标志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的正式形成。相关制定机构与监管部门加大治理结构改革力度,能够有效明确当前估计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认可度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而为提升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科学性和适用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分析

1.会计准则趋同模式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形势是基于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开展工作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选择,因此具备明显的抗外干扰性和严谨性。从我国企业现阶段的转型、发展状况来看,会计准则趋同国际模式符合我国的法律环境,主要表现为“趋同”模式下我国会计工作制度的统一。在中国会计法中有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有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公布。”因此,在面对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模式时,“直接采用”的策略明显缺乏法律依据,与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背道而驰。坚持会计准则趋同模式则可以坚持我国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权这一根本原则,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有效一致的同时,维护了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环境的稳定。

2.会计准则趋同模式利于调整我国在全球会计格局中的被动地位。随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形势的不断发展,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对此形势的态度尚不完全明确,因此,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范畴下的会计趋同形势中处于被动地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有利于将我国内部经济发展状况有效反馈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进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格局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实行国际会计趋同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回应,有利于协调各经济体之间的发展诉求,从而有效推動我国利用这一机遇强化与国际财务报告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下赢得主动的话语权,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第6篇

【关键词】会计属性 会计国际化 国际会计准则 问题研究

一、前言

会计技术的发展随着国际之间经济交流的频繁化以及国际合作的多样化,使得会计技术逐步走向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适应了时展的要求。当今会计技术要求不仅仅要适合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会计国际化发展能够减少公司之间会计计算的差异,保证企业的利益,促进企业国际竞争。会计技术能够通过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国家的经济文化,促进经济信息之间的交流。随着世界经济交流信息的增加,国家之间会计技术之间差异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它不能够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国家之间经济的交流,所以实现会计技术的国际化能够促进本国企业、本国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

二、会计属性的含义

会计属性是反应会计本质的特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特征,它是会计内在属性的表现。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会计具有双重属性,即阶级性和技术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阶级观念逐步淡化,人们又将会计属性划分为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在这样的属性观念指导下,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

会计的社会属性就是指会计行业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社会环境,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消失而消失。除此之外,会计还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它能够反映出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不同的地域和公司存在不同的会计方法,拥有各自会计的特点,但是这些差异往往会给企业对外会算带来麻烦。所以会计的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规范,从而减少企业会计计算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提高计算效率。从会计发展的社会历史来看它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加强,各国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所以会计发展不仅要适应地区和本国经济的需要,还要逐步进行调整,从而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

会计自然属性主要指会计的方面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他们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规律。所谓的会计技术是指在会计计算中所要遵循的操作程序以及使用的计算方法等。所以会计技术在发展中具有可修改性和可交流性。世界会计国际化一般指会计标准国际化,比如成本核算指标、会计决策指标、记账标准和会计责任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的会计方法能够提高会计计算效率,弥补各国会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在会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将各国经济纳入到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会独立存在,所以世界化潮流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在使用会计计算的符号以及计算方法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和认可,能够实现国际会计的最终目标,所以在会计中需要引进国际标准,遵循一致性原则,提高会计国际化标准,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会计国际化认识

既然会计存在自然属性,也就决定了会计技术的可变性以及规范性,所以才能够实现会计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要求贸易双方都要了解对方的财务信息,促进贸易之间公平竞争,了解投资存在的风险,从而达到企业合作的最终目的。但是当前会计国际化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本市场全球化导致资本流动性加强,跨国公司数量增加,而在跨国公司内需要用标准的核算信息以及同一报表。在国际贸易之间,企业还需要了解贸易信息,维护自身企业利益,各国之间经济状况要有一定的可比性,才能够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我国会计国际化中要想取得一定的发言权,就要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熟悉我国市场环境。国际化不仅需要与世界接轨,还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来进行会计结算,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不断完善我国财会制度。所以我国在发展会计国际化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完善我国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才专业素质。会计国际化不仅需要相应的国际化标准,还需要熟悉标准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会计行业进步。在会计教育中要让学生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和标准,同时还要引进相应的会计理念,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推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建立高素质的国际化会计人才,保证我国会计国际化水平。

2.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市场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市场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节。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完善,同时鼓励私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运行。建立相应的资本运营机构,实现会计国际化标准,提高我国会计行业发展进程。

3.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会计国际化标准制定权。在制定国际化会计标准的国家中一般都会以自己国家状况来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国际会计标准就会与他们国家的会计标准相差较小,减低他们在国际会计竞争中的风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需要加强国家经济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化标准的研究与讨论,维护我国的利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

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它能够提升我国在会计方面的地位。同时会计国际化标准的执行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维护企业自身利益。通过分析会计属性,找到会计发展的方向。除此之外,要想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标准需要培养专业人才,了解相应会计制度,按照标准来进行会计核算。大力发展我国经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在制定会计国际化标准中赢得更多话语权,从而保证我国的经济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冰.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 .商场现代化,2006,5(08):6-7.

[2]刘毅.论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 .山东经济,2005,4(05):29-30.

第7篇

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失去增长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势头戛然而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机制失灵,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状态。

1.发达经济体遭受重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因此受到严重拖累。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日本、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从2007年的2.2%、2.1%和2.7%下降到2008年的1.1%、-0.7%和0.7%,2009年又分别下降为-2.5%、-5.4%和-4.0%。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从2007年的3.6%下降到2008的1.9%,2009年则降为-2.2%。危机至今,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从2010 到2015 年的6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依次为2.53%、1.6%、2.32%、2.32%、2.4%、2.4%,日本为3.9%、-0.5%、 1.8%、1.6%、 0.2%、0.4%;欧元区为1.7%、1.6%、-0.7%、 -0.5%、0.8%、1.5%。

2.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持续低迷。长期以来,贸易和投资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引擎,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已经从1990年到2008年间平均增长7%,降至2009年到2015年间平均增长3%的水平。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增速也持续放缓,至今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贸易和投资增速持续呈现低迷状况,也反映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动能不足。

3.保护主义抬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实现经济复苏,一些国家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曾经的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被束之高阁,代之以严格的投资限制和严密的贸易壁垒,如: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从别国撤回企业以挽救本国经济,对来自别国的投资活动以种种借口加以阻挠,以本国内部法律规定限制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活动等。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扩大,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

4.排他性、封闭性、碎片化区域安排纷纷出笼。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确保自己的霸权地位不动摇,美国在现有国际规则和世界贸易组织之外拼凑和构建新的多边协议,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TTI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其目标是通过这两个协定建立起一整套协作机制,引领世界贸易、投资规则制订。这两个协议的参与国以发达经济体为主,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被排除在外,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继续主导制定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话语权。这种既想为国际社会定规矩,又刻意将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的霸道做法违背时代潮流,使本来就极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5.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协调,世界经济面临诸多风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自2009年起,美联储连续启动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也紧随其后启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目的是制止经济衰退,推动经济复苏。除了货币政策,欧元区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福利支出,以求避免发生债务危机。受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采取应对策略,以防止利益受到损害。发达国家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果,如:引发股市和楼市泡沫,推高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和金融风险,导致债务风险扩大,挑起货币战争等。在发展中国家,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特别是加息政策的影响,股市下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经济波动剧烈。可以说,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协调性,使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二、中国为世界经济开出标本兼治新药方

面对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国际社会对G20杭州峰会表达出高度期待。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全球化逆转态势的科学判断,中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新理念,全面表达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中国观点。中国给世界经济开出的“药方”,是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引领经济全球化迈向新阶段,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的伟大战略抉择。

一要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目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减弱,新的动力还未形成,培育新动力和实现动力转换是当务之急。这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各方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

二要解决一体化发展问题。开放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开放发展就是要克服世界经济发展规则和发展路径的排他性、碎片化和封闭性弊端,构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制度环境。

三要解决发展方式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高度联系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为此,世界各国要高度警惕和防止保护主义抬头,积极开展创新和产能合作,努力实现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动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和规划,大力推动政策协调和联动,提高全球经济共赢。

四要解决公平正义问题。包容是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包容就是要努力破除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各种体制和机制障碍,推动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扩大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先进带后进,富国帮穷国,让经济增长惠及所有人。

“创新、开放、联动、包容”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疑是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的有力手段。

三、中国方案助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全面贯彻和落实“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新理念,必将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其一,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打造世界经济发展新动力。中国倡导二十国集团成员国积极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相结合,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并重,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这种把创新置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首要位置的观点,既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对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有助于世界经济彻底摆脱复苏乏力、增长脆弱的局面,为世界经济迎来新一轮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其二,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成员国要结合本国实际,统筹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政策,努力扩大全球总需求,全面改善供给质量,为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一主张无疑是科学务实的,对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释放活力,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此次G20峰会把贸易和投资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提出了重振贸易和投资的重大政策构想和合作机制,首次决定启动贸易部长定期举行会议的机制,并提供了中方倡议的《二十国集团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为二十国集团更好发挥全球经济治理作用,促进贸易投资增长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机制保障。为了实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政策协调、推动服务贸易、加强贸易融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处理贸易和发展问题等重大贸易和投资发展目标,在中方引领下,峰会达成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提出,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四,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中国提出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旨在倡导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积极贯彻“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理念,就是要推动国际规则和治理体系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就是要构建系统完备、惠及所有国家的国际规则,不搞排他性、封闭性和碎片化安排,反对一家独大和赢者通吃,力求使所有国家共商规划、联动发展、共享成果;就是要规划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愿景,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和水平。

其五,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包容性发展。据统计,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全球约有1/3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要实现世界经济复苏、释放增长活力,就必须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倡导合作共赢国际关系新准则,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推动国际社会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呼吁各国关心不同阶层和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需要,讨论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调整。中国的倡议反映了经济最不发达国家要求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实现工业化的诉求。

其六,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努力开拓实现世界经济复苏新途径。“一带一路”战略契合了中国、沿线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区域和全球合作的潮流,得到60多个沿线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积极呼应和热情参与。通过“一带一路”,将沿线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开展金融、贸易、投资等各方面广泛合作,既能够促进沿线各国的发展,又增进各国间的相互联系,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增长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