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程建设评估范文

时间:2023-07-31 16:42:13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建设评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工程建设评估

第1篇

关键词: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风险因素

对于一项工程来说,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不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也是施工单位的道德水准。安全性高的工程建设能够降低工程施工的风险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边坡工程建设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其危险系数是非常高的。边坡工程建设涉及很多物理学知识和计算,每一个数据的计算都必须要精益求精,不容差错,否则会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下面就从边坡工程建设的风险入手,找出安全评估的方法。

1风险因素

存在风险,即意味着安全问题。在从古至今的岩土工程分析中,对于工程中的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管理因素、模型因素和参数因素三大类。风险因素的存在对于工程施工来说是一个致命的伤害,会造成工程失效甚至是失事,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不过,现在很多工程各师可以采用技术方法来进行风险控制,比如说他们可以分配一个的荷载安全系数来控制,但这种方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实现的[1]。一般来说,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工程的实施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风险,有些风险是显性的,有些风险使隐性的,无论是哪一种,风险因素的存在都是需要注意的。边坡工程建设中风险因素很多,包括设计性能、工程管理、经济约束、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材料使用和类型、施工类型和方法等等,这其中有些风险因素是可以预知的,比如说材料使用和类型、施工方法、经济约束等,但是有些是隐性的,像是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往往体现在工程施工后期,而气候条件这种因素的预知也是有很大难度的。正因如此,安全评估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与质量。

2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既可以是确定性的,也可以是概率性的结果,无论是哪种,安全评估工作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安全评估工作中,包括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定量化的程度,都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夺,常常是与问题的复杂性、决策的重要性和所涉及的因素多少成正比。安全评估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分析与评价的联合使用。对于边坡工程建设来说,安全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够减小风险性,而且也是为后来的工程施工工作顺利进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安全评估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不能顾此失彼,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也失了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的初衷[2]。

3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

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有多种方法值得借鉴和采纳,笔者在这里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两大类主要的安全评估方法。

3.1定性和定量安全评估

风险作为一种用来考虑和评估工程实践中诸多不确定和无法预测因素而导致工程失事的一种手段时,是所有岩土工程中先天固有的且不可忽略的。目前,我国的工程技术水平虽然已经远远高于以前,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预估风险的水平,因此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格外费心,要意识到和认识到风险在工程实践中的先天存在性,并且能够运用与经济相平衡的原则对工程失事的风险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做到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造成的危害。一般来说,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中,风险分析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而风险分析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定性评估,另一种是定量评估。这两种评估方法大有不同,各有侧重和特点[3]。首先是定性评估。定性评估分析主要应用于工程建设前的管理分析。在边坡建设中,工程前的管理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它决定着工程施工后的发展状况。定性评估分析的结论通常会使用危险性极高、高、中等这样的词语进行表述。在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定性风险评估的时候,主要还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的。第一是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对风险进行量化处理这种量化处理必须要事先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在得出合理结果的基础上再进行量化处理。此外,还需要工作人员事前对历史事故资料进行收集调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对事故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可以对工程施工地的地形、地貌进行一个大致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对各方面的风险进行合理地评估。定量风险分析是建立在风险概率和以人员伤亡和财产为定量指标基础上的一个综合决策系统。一般来说,定量风险分析都是依据一定的公式进行数据的计算,再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一个概率分析[4]。其中,数据包括灾害发生频率数据、个体脆弱程度数据、以及财产损失数据等,这些数据都是能够间接或者是直接体现风险因素的存在。因此也是定量分险分析的重点所在。总之,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定性或是定量评估,这是由工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可能的结果决定的,而不能一言蔽之,此外,不管是定性或是定量评估,必须要确保有效资料的质量和数量是一致的,这样得出的评估结果才是有效的[5]。不过这里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不可用于所有边坡工程,只用于共性),一般范围比较大、资料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足的时候,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会采用定量评估,不适宜定性评估。而当安全评估的目的在于对工程安全性进行补充说明的时候,定性安全评估的方法则比较推荐使用。不过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真正采用哪种评估方法,还是要对工程自身进行分析才可以。

3.2合理的风险管理

安全评估与风险二字是脱不了干系的,因此,要进行安全评估,风险管理也是少不了的工作之一。但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而且也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首先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对破坏模式及破坏后果的分析来加强监测。这里的监测指的就是风险监测,如果施工单位能够事前监测到风险的发生,那么后面就能够省下很多麻烦,也有利于节省施工单位的投入成本。此外,施工单位还必须对健全边坡工程的正式运行和维护规程,从规章制度出发,约束各种风险行为和举措。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定期对边坡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评价,检查所有的安全问题及安全工作,以确保安全性[6]。除了上述几点,施工单位还要进行初步风险分析,对边坡工程项目潜在缺陷先行调查,并推荐改善工程安全的措施,并且在边坡工程安全决策的每一个阶段,进行恰当形式的风险评估。

第2篇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总结了工程建设实施评估实践经验,从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的准备、调查和评估三个阶段,提出了标准实施评估工作程序、调查方法以及评估流程,系统地分析了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的工作方法,为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程序;调查方式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标准数量逐渐增多,至2014年底,我国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数量已达7022项[1]。日渐庞大的工程建设标准数量背后,存在标准交叉、重复、老化、滞后等问题,为提高标准的有效实施,对标准实施情况开展评估,了解标准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和改进标准质量,完善标准实施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推进标准化工作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情况

我国立法后评估工作可最早追溯于20世纪80年代的执法检查制度[2],但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却于近几年才开始逐步得以开展研究并实践。工程建设领域的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在我国标准实施评估工作中走在前列。早在2006年,原建设部就下达了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GB/T50844—2013(以下简称《评价规范》)研究与编制任务,经过六年的广泛研究,《评价规范》于2012年12月正式。《评价规范》的,不仅结束了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情况无判定标准的局面,对于我国标准实施评估整体工作来讲,也迈入了跨时代的先河。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情况评估制度”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写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标〔2014〕32号)中。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也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具体措施中提出“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开展标准复审和维护更新,有效解决标准缺失滞后老化问题”。在组织实施中明确要求在2016年12月底之前“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可见,建立标准实施情况评估制度已经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2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实践

在制定《评价规范》后,住房城乡建设部近年来陆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先后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情况评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实施情况评估》《工程质量验收系列标准实施情况评估》和《<住宅建筑规范>实施情况评估》列入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指导监督重点研究工作计划。这些重点标准的实施评估工作实践,对于推动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一个完整的标准实施评估一般包含准备、调查和评估三个基本工作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若干具体的工作要点。

2.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包含收集相关资料、组建评估工作组、确定评估内容、选择评估标准和指标、制定评估方案等。2.1.1收集相关资料收集相关资料是对被评估标准基本情况的基础数据收集。可通过网络检索、走访相关单位和项目工程、联系标准主管部门和主编单位获取社会大众对标准实施意见建议等渠道,收集与被评估标准的实施状况、实施效果和关键技术条款、指标科学性等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总结,提取有价值信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同时收集正面和负面的信息。

2.1.2组建评估工作组

评估工作组是根据评估主体的要求,具体承担评估工作的机构。可以由评估主体直接组织,也可以由评估主体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评估主体是组织标准实施评估的机关和机构,一般由标准编制部门、单位或标准相关执行单位担任。第三方评估机构指的是标准制定者和执行者之外的科研机构、团体、高校和其他社会组织等。第三方评估具有客观、公正和专业的特点,是当今法制先进国家倡导的评估模式,具有先进性。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评估工作主要采用以政府主导或牵头为主,委托下属科研机构组建具体工作组的模式开展。

2.1.3确定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应根据标准实施评估主体的评估目的确定,如政府主导的标准实施评估工作,重点在于掌握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因此,应针对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各项工作以及实施效果和科学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如社会主导的标准实施评估工作,重点在于被关注的某些具体条款,应针对具体相关条款的实施情况展开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此外,综合类的标准和单项类的标准、单项标准和系列标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评估重点和方法均不同。

2.1.4选择评估标准和指标

《评价规范》[3]将工程建设标准按照基础类、综合类和单项类进行了分类,规定了不同类别、涉及不同建设环节的标准在实施评估的时候需要评估的类别,提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的三级指标体系。分为标准实施状况、标准实施效果、标准科学性三类评估,其中标准实施状况评估分推广标准状况评估和执行标准状况评估两类,三类评估包含标准状况等14项具体的评估指标。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考虑被评估标准的特点,根据标准特点和实施评估的内容开展三类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也可选择其中部分类别开展评估,除参考《评价标准》规定的指标外,也可根据所评估的具体内容优化或增加评估指标,使评估工作更具针对性。

2.1.5制定评估方案

评估方案是评估工作的整体计划,在制定时,应充分考虑评估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有操作性的评估方案。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1)评估背景和任务来源;(2)评估目的;(3)评估内容;(4)评估指标;(5)评估工作方案;(6)进度计划。其中在评估工作方案中,应详细说明工作组的组建、评估地区的选择、调查方式的选择、评估工作内容和任务分工和其他重要问题。

2.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为选择调查方式、确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工作。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调查一般采用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2.2.1定性调查

定性调查方式包括专家调查、走访相关人员获取相关信息、实地调查等。在标准评估中,定性调查可用于评估初期的基础调查、评估中的具体问题收集、评估后期的详细论证三个环节。在评估开展初期,可采取召开座谈会或者走访专家或相关人员的方式,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初步信息,是后期确定正式调查提纲和定量调查问卷的基础。在评估过程中,依据调查提纲,深入开展访谈和实地调查,获取信息。在评估后期,定性调查作为定量调查的论证和判断。

2.2.2定量调查

定量调查一般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问卷调查法是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最常用的调查方式。问卷设计是问卷调查中重要的工作环节,在工程建设标准评估工作中,应根据评估内容和指标,针对适宜的调查对象分别设计不同的问卷。问卷问题的设置要讲求技巧,要能反映调查需求,表述要清晰易懂,还要便于后期统计分析。问卷发放时,应根据评估内容确定问卷发放范围、抽样数量和发放回收方式。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实施评估工作中,评估组以结果为导向分别设计了针对标准化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设计单位、专业人员、施工图审查机构、标准出版机构、专家和居民等8份不同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网上调查系统,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分析数据和资料,同时选择重庆、成都、哈尔滨和广州4个有代表性的省份和城市开展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的相关标准和程序对基础数据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获取调查结果。

2.3评估阶段

2.3.1调查结果的分析

调查阶段获取的资料和数据分析是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资料和数据而没有分析就无法得出客观的调查结论,也无法作出评估和判断。定量分析可根据每项评估指标获取的侧重点选择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重要度分析、对比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灵活开展。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实施评估工作中,评估组开发了网上问卷调查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得出每个问题调查结果的初步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深入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3.2评估实施与结果得出

《评价规范》第5~7章对于每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及确定标准给出了明确规定,在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可对照评估结果得出各项评估指标的对应分值,将各指标分值赋予相应权重系数并带入相应公式计算可得出实施状况评估、实施效果评估和科学性评估三类评估的评估分值和评估结果。综合分析的评估结果按照第8章的规定,将选择的评估类别评估分值赋予权重并带入指定公式,可最终可得出被评估标准实施情况综合评估分值和结果。针对评估等级和结果的不同,应开展专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对未达“甲”的指标开展专项分析,同时对被评估标准实施情况开展综合分析,总结分析标准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2.3.3评估报告的形成

评估报告是评估成果的载体,在评估报告的形成过程中,如遇重大技术问题,可组织专家对专项内容进行论证或征求意见。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被评价标准概况;(2)评估工作组组成及工作情况;(3)评估内容和指标;(4)调查方式的确定及调查情况;(5)评估过程及结论;(6)专项分析结果;(7)综合分析结果。

3总结与建议

《评价标准》和近年来开展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实践,在工作程序、组织模式、开展调查和实施评估等方面都为建立工程建设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奠定了有效的工作基础。标准的评估工作对标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单项标准的评估模式为主给出了系统性的工作方法。对系列标准或者某一主题标准进行评估时,应充分考虑被评估对象间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掌握标准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将有利于标准的优化和整合。另外,围绕工程建设标准的评估工作,还存在其他两个维度的问题,一是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标准情况的评估,以工程项目为评估对象,对项目实施标准情况展开评估研究。二是对于企业实施标准情况的评估,以企业为评估对象,考量企业的标准化水平以及对于特定标准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对标准评估工作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未来将围绕标准开展更加全面的评估方案的设计。

作者:毛凯 孙智 林常青 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201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第3篇

1工程规模

2015年北票市计划解决28个乡(镇),36个村,51个自然屯,3022户,12367口人,2039头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主要包括项目区用水量计算、机泵的选型、蓄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工程等。计划打井35眼(其中大口井12眼,深井23眼),安装水泵35台套,配套微机4台,蓄水池14座,单项泵自动供水17处(其中14处为学校),建泵房及院套23座,铺设输水管路190000m,架设高低压线路4.5km,根据需要增设水质净化和消毒设备。

2经济评价

2.1评价依据及参数

2.1.1评价依据(1)200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组织编制与修订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2013年11月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2013),以下简称《规范》)。

2.1.2评价参数(1)价格水平年。国民经济评价中工程效益和费用在计算期内采用同一价格水平年,价格水平年为2015年。(2)社会折现率。本次设计采用7%折现率进行评价。(3)计算期和折算基准年。工程拟于2015年3月开工,当年即可发挥效益,工程全部建成后发挥正常效益。参照《规范》,工程正常运行期按15年计算,折算基准年定在建设期第1年末,各项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折算。

2.2国民经济评价

2.2.1经济效益该工程的经济效益用投资利润法做如下计算:根据《水利经济计算规范》的规定,乡村用水经济分析,报酬率采用7%,计算年限为设计使用年,取n=15年,用动态法计算。经调查,此次规划供水的项目区的受益人口为12367口人,共3022户人家,据调查统计项目区群众在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村民可以在打工、大棚及养殖、经商和减少就医等方面增收,饮水安全工程按总效益的20%进行分摊,则饮水安全工程效益为:B=855×0.20=171万元。新增利润详见表1。式中:R0为效益现值;B0=(P/A)15•7%•B;C0为年运行费现值;C0=(P/A)15•10%•C;K0为投资现值;(P/A)15•7%为系数为9.1079;B为年效益171万元;C为年运行费75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经计算:(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3.01%大于10%。(2)经济净现值为236万元大于零。(3)效益费用比为1.18大于1.0。(4)投资回收期为7年。综上可见,均符合经济要求,故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2.2社会效益饮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工程实施后将使项目区内长期处在水量、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群众饮用水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使项目区内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不仅提高了健康水平,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项目的实施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2.3生态效益农村供水工程的建成,解决了村镇里部分环境用水、生态用水。村镇街道两旁,居民房前屋后开始植树育林、种花种草、改善了生态环境。农村供水工程还为村镇居民、乡镇企业、工商饮食服务业等单位提供了消防用水。

2.3供水成本及水价

2.3.1水费成本1)工程年用水量该工程年用水量为∑Q,按下式计算式中:Qd为最高日给水量(1813m3/日);H为水泵工作扬程(50m);d为电费单价0.50元/kw;h为水泵和电动机的效率采用70%;E1'为变压器容量取20KVA;E2″为0.8元/月KVA;Kd为日变化系数取1.3。

2.3.2水费单价计算利润取水费成本的20%,税金按3%,水量损失5%,即:水费单价=1.47×(20%+3%+5%+1)=1.88元/m3。

2.3.3农村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北票市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区水价在2元/m3左右,村民能够接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缺水矛盾得以解决,减少了水事纠纷,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2.4财务分析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664万元,固定资产余值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0%算,为66.4万元,具体分析见下表。根据以上公式,运行国民经济评价程序,可得出社会折现率为7%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3.01%大于7%,经济净现值为236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27,可认为本项目在国民经济评价上是合理的。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生态工程;建设;效益评估

一、农田水利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过往我国不少地区兴建农田水渠工程,因工程成本、施工进度、质量控制、维修管理等因素,通常会采用混凝土渠道三面光工法进行设计及施工。然而,混凝土由生产制作到运输至现场施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高于其它渠道结构建材,并且于施工完毕后对周边环境及生态影响很大。

事实上,优势农业发展应包括三个方面,也即生产、生活及生态。我国相关部门也积极推广水利的生态工法工程,并注重生态保育环境的思维开发。可持续公共工程的“绿色内涵”是指以符合环境保育、社会公义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思考来进行规划、构建、营运与管理的公共工程,并以“节能减碳”作为推动的重点及评估依据,以应对世界碳交易的思维。可持续公共工程须从全生命周期进行良好管理,才能发挥节能减碳的目的,公共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浓缩为四大项绿色内涵:绿色环境、绿色工法、绿色材料及绿色能源。这四者之间的共通点,均是在推行发展“可持续环境”,其中要素“可持续工程”如何落实,就是将节能减碳可持续工程的“绿色内涵”融入水利设施的生态工程中。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评估的关注点

一是评估合理营建规模,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工程的施工必然对于基地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因此,选址一开始即必须先确实评估与检视,在营建规模上,还必须考虑最小且合理的营建规模。营建规模越小,对于生态环境的干扰也越小。避免设计出不符合实际需求、过大规模的工程,也可以达成资源最佳化、高效益的利用。

二是生态环境保育。对于原有生态环境(如:动植物栖地与生态系统)加以维护,降低污染、营造生物多样性环境。具体作法如:在规划设计时应进行优质基地环境设计,以“回避、减轻、补偿”等原则降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冲击;以及自然排水、雨水回收系统、生态池、复层植栽、使用原生树种、栖地补偿、生物廊道等手法。

三是景观绿化。在水利设施、水塘基地内自然土层以及相关设施上的覆土层栽种适当的各种植栽,增加绿化的面积。景观绿化除能够美化环境、调节温度、提高环境舒适度外,同时也具有积极的固碳效果。景观绿化的具体作法可参考“绿建筑”指标中的“绿化指标”,包含:生态绿化、人工地盘绿化技术、绿化防排水技术和绿化防风技术等。植栽采用原生物种进行植生绿化,并以保护原有现地植栽与表土,及现地植栽移植至妥适地点进行绿化为原则。此外,进行植栽时,也应评估植物的生存特性与环境需求来设计植栽的环境。

四是基地保与透水。指基地内自然土层及人工土层涵养水分及贮留雨水的能力。妥善的基地透水与保水贮流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降雨之地表径流,降低下游水路排水的负荷,并有助涵养地下水。过去农业水路多为三面光沟渠,既不生态又不透水,导致地下水补注水源缺乏,农田灌溉水源过度抽取地下水的结果导致地层下陷问题。

五是采用天然材料。天然材料的应用为营造绿色环境的重要作法,避免过多的人工构造物的施工,采用自然环境中的各项天然材料,如在坡面植生(挂网植生)采用花草树木或块石等应用,可降低非天然材料使用对于环境冲击。

三、农田水利生态工程建设的效益评估方式

(一)工程材料生产及运输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工程的CO2 减量以减少建材在生产与运输两阶段的 CO2 排放量为目标,为减少构造物整体 CO2 排放量重要的一环。建筑构造物为能源的产物,生产建材于工厂端所需投入的能源可进一部透过各项能源的碳排系数换算为等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建材生产、运输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由于两者均拥有共同建材计量单位,因此也得将两者数据合并简化,构建起相应的数据库,以方便计算应用。该数据库内的数据应通过符合国际 PAS2050 规范的碳盘查机制而统计所得,表内将各项工程常用建材区应分为“原料开采与运输”以及“建材成品生产与运输”两部分,所谓原料开采与运输,以型钢的生产为例:是指铁矿砂的开采耗能以及铁矿砂运输至炼钢厂的海运与陆运的运输耗能;而“建材成品生产与运输”:是指炼钢厂的炼钢耗能与型钢的二次加工耗能再加上型钢成品运输到工地现场所必要的公路运输耗能。工程材料生产及运输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是以各项建材的使用量乘上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求得。

(二)现地施工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

现地施工作业的碳排放计算,主要区分为施工场内耗能的排碳与场外耗能的排碳两部分。而场内耗能为“现地施工阶段”的主要排碳来源,以农田水利设施工程而言包括两大施工作业,一为土石挖填作业,另一为弃土作业。而场外耗能主要的排碳来源,为机具运输与施工人员旅次的运输工具排碳。场内与场外排碳加总所得即为“现地施工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因工地场外耗能由于为数很小,对整体工程碳排放量的影响不大,再加上数据搜集不易,可不计入讨论。场内耗能部份则为施工作业使用各项设备与人工而消耗能源,直接产生碳排放,根据各排放源所使用的能源不同可区分为耗油设备、耗电设备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两部份。对于施工中所使用的耗电设备,首先调查每部耗电机具功率,根据目标施工作业时间特性的不同,计算该耗电设备单位时间耗电量,再乘上单位电量碳排放量后,以求得该机具单位时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参考文献

[1] 史瑞琴. 浅论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特征[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6)

[2] 李宗亮.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措施研究[J]. 科技资讯. 2011(05)

[3] 杨秀荣,郭艳,赵付鸣. 浅析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提高的措施[J]. 科技风. 2011(05)

第5篇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1 引言

项目后评估是指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由投资者和受益者意外的第三者来执行,以项目实施监测的实际资料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衡量和评估项目的决策、实施和运行中的成绩和问题。项目评估的作用在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来的相关项目决策提出相应的建议。因此,加强后评估管理,对保证评估过程顺利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后评估目标不明确

电网工程后评估指标主要有:供电量、线损水平、电压合格率、综合运行效益、客户满意度、政府满意度等,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我国的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的目标不明确,这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受益者和投资者的评估意识不强,对于后评估的忽视,在项目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受益者没有及时的发现问题和反馈问题,缺乏对项目建设方的监督,没有增强前期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同时对后评估的作用和意义宣传不到位,致使少数负责人,在评估过程中目标不明确,使得评估效率降低,评估效果不好,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综合素质不全,主要表现在于评价资质不够,评价水平低,评估方法落后等,这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后评估评价机构发展还不成熟。

2.2后评估过程不规范科学

电网工程往往是十分巨大的工程,而且由于电力产业的特殊性,电力不能大规模的储存,不存在库存,为了使得电力生产、销售和输送的顺畅,电网工程的合理规划和运营效果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投入运行之后,评估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的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上标准不一,过程不规范,评估方法不科学。评估标准不一,虽然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结合电网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国家电网发展[2005]656号),但是在对细则的学习和理解上的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其评估的标准也有所浮动,而在这个可浮动的空间内,相关负责人员就利用了这个空白,不按照细则来实施,或者按照低标准评估,高标准收费,让国家蒙受损失。在评估方法上,其中在数据搜集者整理方面,不同评价机构的方法不一,形成了数据不真实等现象的发生,影响了最后的评估效果

2.3后评估成效不显著

电力企业属于国家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为了更好的利用优秀资源,鼓励先进,在项目决策时期,喜欢按照已有的模式来建立,缺乏创新。而后评估的关键作用在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建设单位和受益方共同组织的后评估,在评估报告上,重点内容不一致,使得评估机构在做后评估的过程中,对资料的采集,实际测量的方法和手段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去,让后评估成效不显著。另外一点,后评估报告提交后,对项目整体的评价和项目的有点和存在不足的解答,能够成为建设单位和受益者各自的经验,这一方面并没有实际的法律条文,让后评估流于形式,而没有起到启发思维,改革创新的作用。

3 完善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后评估管理的对策

3.1更新观念,重视项目后评估

电力工程企业必须在领导层面到与项目有关的负责人,应当在项目之前就开始注重对项目的工程造价、安全生产、建设规划等,对这些数据的搜集和管理,对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比较价值。具体做法上,在项目管理上,加强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在评价机构的选择上,要秉公办事,选择高资质、评估水平高的机构,是保证评估效果良好的重要方面。

3.2规范后评估体系

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评估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实施、到运营的全过程,为电网工程的长期有效运营提供给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规范后评估体系,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应当加强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学习,引进高标准,高要求,这能够提高企业的改革动力,也能曾强电力企业今后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层面山个,把后评估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在项目决策与设计、项目招标、项目施工与竣工的各个环节,要树立起预先后评估的意识,实事求是的记录工程资料,以规范后评估体系。

3.3加强后评估审核

后评估是否具有实际的效果,双方都必须进行审核,一来是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评估的失真等方面,二来是通过学习后评估报告对各自的评价,进而转变为对企业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4 结语

长期以来,电网企业依靠行业垄断地位,市场相对稳定,因此对项目后评估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项目后评估工作在电网企业的开展范围较小、力度不够。同我国的“安全生产”一样,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后评估”的作用,之关心实际的利润,而认为这些都是国家要求的,不得不做,走过场的形式严重,然而,后评估在衡量一个建设单位的建设水平,受益者的管理水平上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双方都是极其有益的。目前,电网行业在发展机遇和面临困难两个方面遇到的形势都是前所未有的,项目投资成功与否成为企业能否应对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而项目投资是否成功,还存在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可以通过进行项目后评估来给予科学的解答,完善我国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殷占宝.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J].商品与质量.2011(03):35.

第6篇

1.1现状评估

根据现场调查与访问,拟建场地及邻近地区未见其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地面塌陷、含水层破坏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斜(边)坡和跳蹬河岸坡的稳定性问题。

(1)斜(边)坡现状评估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周边主要存在2处自然斜坡(编号XP1~XP2)和9处人工边坡(编号BP1~BP9)。依据斜(边)坡稳定性判断方法判定斜坡XP1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斜坡XP1、BP1~BP9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

(2)岸坡现状评估拟建桥梁段属河流冲刷阶岸坡地貌,该段总体地形平缓,地势开阔。东岸坡向365°,西岸坡向75°,一般坡角5~13°,岩土界面倾角3~8°,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广泛分布,一般厚度0.5~3.5m;临近河床地段为河流冲刷陡坡地貌,切深约2.0m。现场未见岸坡变形迹象,斜坡处于稳定状态。由于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挖孔桩接承台基础,岸坡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综上所述:评估区现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

1.2预测评估

(1)路基段预测评估根据拟建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场地平场地后,将会形成15处临时性填方边坡YBP1~YBP15),边坡最高15.6m。根据边坡放坡设计,对高度小于8.0m的边坡,采用1:1.5自然放坡,高度大于8m的填方边坡采用分级放坡,第一级坡率为1:1.50,第二级坡率为1:1.75(每级设置宽2m、内倾2~4%的马道)。边坡经设计放坡后,都将处于稳定状态,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2)桥梁段根据桥梁设计,拟建桥的0#桥台、1#桥墩、2#桥墩和3#桥台在桩基础施工时会形成临时基坑边坡,上覆土层厚度0.5~4.5m(主要为残坡积积层)。其中,0#桥台、3#桥台位于桥位岸坡,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开挖后将形成临时基坑边坡,土质边坡高度为0.5~4.5m,在降雨工况下,易发生垮塌,造成周围建筑物和工程本身的破坏,其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东、西岸坡桥台开挖将形成临时基坑边坡,特别是西桥台基坑边坡开挖,将形成顺向临空基坑边坡,容易引发顺向滑坡,其诱发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拟建工程按设计方案兴建后,形成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为填方边坡和桥台基坑边坡失稳问题,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损失小,危险性中等。

2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分区

根据以上论述评价得出,拟建场地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为现状斜坡的稳定性问题及场平边坡、桥台基坑边坡失稳问题。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将左侧K0+200~K0+279.5段、K0+279.5~K0+356.5段、K0+356.5~K0+61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余各路段全部划为一般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及防治难度,将左侧K0+200~K0+279.5段、K0+279.5~K0+356.5段、K0+356.5~K0+610段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余各路段全部划为一般防治区。

3防治措施建议

根据上述地质环境问题,建议防治措施如下:

(1)建议加强对场区周边斜坡的支挡及安全监测工作。

(2)建议施工时加强边坡的支挡工作。

(3)建议对场地整平时的填方边坡进行分层压实,防止不均匀沉降。

第7篇

[关键字] 水电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地质环境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69-3

0前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建设的日益繁荣,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趋紧张,中小型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我国电力资源的需求紧张局面起到了不可替带的重要作用。为此加强对水电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更好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辽宁省凤城市石桥水电站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浅谈一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工程建设概况

石桥水电站工程是一座无调节的径流式水电站,采用水力自控翻板闸坝型,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4839km2,水电站正常蓄水位46m,总库容4001万m3,电站总装机容量9600kW,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136万kw.h,年利用小时数为2225h,工程建设永久占地8.1095hm2。工程枢纽建筑物由左岸电站厂房、冲沙闸、水力自控翻板闸等组成。枢纽工程等别为Ⅲ等,永久性水工主要建筑物(拦河坝、冲沙闸、电站厂房等)的级别为3级,永久次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属较重要建设项目。

2 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条件

2.1水文气象

工程建设区气候属北温带湿润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处爱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8.1℃,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月最冷。区内降水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021.3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雨量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夏季7、8两月,占全年57%左右。流域内多年平均蒸发量1237.2mm,5月份相对湿度小,气温上升快,风速大,是蒸发量最大时期,11-3月为结冰期,蒸发量最小。流域内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及地形影响,最多风向为NNW,初霜期一般在9月下旬,终霜期一般在5月上旬。流域内降雪期长,初雪期最早在10月21日,最晚终雪日在4月29日。流域内累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63.7℃,累年极端最低地面温度-37.5℃,最大冻土深度为138cm。

坝址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5.35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80.38m3/s。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1400 m3/s,1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16700 m3/s。

爱河流域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上游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水土保持状况良好,是辽宁省的少沙河流,年均入库泥沙体积为63.7万立方米。

2.2地形地貌

工程建设区地貌属辽东低山丘陵区,坝址位于草河与爱河汇合口下游2.6km左右峡谷段上,周围山丘高程均在300m以下,地形坡度一般在17°左右。左岸地形较完整,山丘多北东向展布,最高丘顶约为230m~262m,右岸地形较破碎,除近岸地段见有293m两山丘连绵成帐外,其它地带最高仅121m,多为高50m~70m,宽3km~4km的破碎分水岭。两河汇合处地表平坦开阔,阶地有两级,漫滩多存留于堆积岸,其后为丘陵,两侧山体多北东向延展(见照片1)。

2.3地层岩性

工程建设区内地层除新生界第四系外,侵入岩大面积分布,是构成库区与坝址区的唯一地层。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水系两侧、山间洼地和山麓地带,呈条带状展布,厚度不等,主要有砂卵石、粉质土、耕植土及局部崩积物等;侵入岩主要有前震旦纪辉长岩、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晚侏罗系花岗斑岩及晚侏罗系花岗岩。前震旦纪辉长岩主要分布于坝址两侧坝端;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右岸处;晚侏罗系花岗斑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右岸处;晚侏罗系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

2.4构造

工程建设区主要构造为新华夏系压性断裂,大部分在早元古代混合岩、印支期花岗岩及燕山期花岗岩中通过,总体走向北东约20°~30°,倾向南东。总体上工程建设区从区域上看库区及坝址区没有大的断裂构造通过,从断裂的走向看,局部断裂构造从深部有可能通过库区,因此工程建设区内地质构造不甚发育,未见有大的断裂构造存在,工程建设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

2.5地震

工程建设区地震区划属华北地震区,海城-丹东-朝鲜西海岸北西向地震带和鸭绿江北东向次级地震带交汇处,重力梯度和地壳厚度有一定变化,区域地震活动主要受鸭绿江断裂带活动影响。据现有地震资料记载,工程建设区内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地震活动性微弱。工程建设区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属于区域相对稳定的地区。

2.6水文地质特征

工程建设区地表水系较发育,根据区内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和运移特点等因素,将工程建设区内地下水分为两种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河谷、漫滩、坡麓及沟谷地带,赋存于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好,水交替作用强烈。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及大气降水变化显著,含水层厚度不均变化较大,由坡顶至沟谷厚度逐渐增大。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及晚侏罗系花岗斑岩和花岗岩等基岩裂隙和风化裂隙中,其含水性受岩石的风化程度及成岩时的孔隙、裂隙的空间大小所控制,主要受季节性降水及松散含水层补给,含水性较弱,富水性不均,受出露部位、地形切割程度的影响,往往以短途径流、点状泉等方式排汇。

2.7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建设区内岩土工程地质特征主要按库区、坝址工程区、电厂尾水渠工程区进行说明。

(1)库区工程地质特征

石桥水电站库区河谷成U字型,两侧阶地有两级,山体多南北向延展。左岸坝址线地势陡峭,岩石面积较大;右岸坝址线为低缓丘陵区,植被发育,覆盖层较厚。

库区基岩均为侵入岩,其中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坝址两端;花岗斑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右岸处;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库区上游右侧低山处;少量辉长岩分布于坝址两侧坝端。

库区第四系地层以粉土、粉细砂、砂卵石为主,主要分布于河床两侧河漫滩与沟谷及Ⅰ、Ⅱ级阶地上。砂卵石厚度一般为5.0m左右;粉细砂一般在3.0-4.0m左右。

库区内未发现较大的断裂构造,右岸及左岸均未见通往库外的断层。

库区两岸,新鲜岩石坚硬完整稳固,但沟谷冲蚀地带及表层岩石风化较强烈,其承载力相对较低,岩土体工程参数与坝址工程区基本一致。

(2)坝址工程区工程地质特征

坝址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为耕植土层,分布于右坝端;细砂层分布于河床左侧与左岸山丘之间的台地上;卵石层主要分布于河床右侧河漫滩,岩石成分为花岗岩、石英岩等,磨圆度较好。

坝址区基岩均为侵入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分两期侵入,广泛出露于坝址区,是坝基的主要岩体。坝址区未见断层通过,坝基岩体二长花岗岩发育有三组节理,节理面大多闭合-微张,泥质-岩屑充填,结构面起伏粗糙。

坝址区强风化岩层较薄,多为弱风化岩石,两岸坝端岩层风化浅,河漫滩处风化较深。第四系以下基岩顶面为强风化岩,其中最大厚度2.3m,最小厚度0.5m。坝址左坝端岩石为弱透水,河漫滩段岩石为中等透水,右坝端岩石透水性为弱透水-中等透水,应对整个坝基岩体尤其河漫滩段坝基基础进行帷幕防渗处理。

(3)电厂、尾水渠工程区工程地质特征

电厂区第四系主要为冲洪积细砂和山麓堆积物,电厂厂基岩性有辉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强风化岩体破碎,弱风化岩体较为完整,厂区内无断层,地基承载力为3000~1000KPa;尾水渠区第四系主要为冲洪积细砂,基岩有辉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上游段有弱风化岩,下游段有强风化岩。整个电厂、尾水渠岩体透水性均为弱透水。

2.8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

工程建设区原始地貌保持较好,地表植被较发育,人为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河谷区Ⅰ、Ⅱ级阶地的农业种植,县乡间便道的建设、引水工程的建设、村居民区建设及小规模的采石、采砂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小,工程建设区人为工程活动一般。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经实地调查,工程建设区内潜在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塌、滑坡、泥石流。

3.1崩塌、滑塌

在库区左岸坝址工程区、电厂尾水渠工程区边坡多见岩体,坡脚见有倒石堆及崩落块石,由于地形坡度较陡,岩体长期遭受自然风化剥蚀,在强降水入渗、地震、人工不合理削坡等激发因素的作用下或某一主导因素的作用下,均存在倾倒式或滑落式崩塌的危险隐患,其危险性小。

3.2滑坡、泥石流

在库区两岸边坡地带,小型溪流沟谷较为发育,河谷阶地及山坡农业耕作地带植被破坏较重,坡面水土流失现象较多,加上区内其它工程建设切坡扰动土体现象,使得本区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沿河两岸部分沟谷、斜坡地段有小型滑坡、泥石流的发生,给工程建设带来潜在危险,因此,在丰水期洪水的冲击下,区内有滑坡、泥石流的危险隐患,其危险性小。

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将对库区及周边地带内的地质环境条件产生影响,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将发生改变,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库岸坍塌、滑塌、浸没、水库渗漏、坝基坝肩渗漏等问题。

4.1枢纽建筑区

(1)崩塌、滑塌

在坝址左右两岸的枢纽建筑工程区,由于工程建设人工开挖边坡,形成高陡边坡,尤其在左侧坝肩枢纽工程切坡地带可能引发小型岩土体崩塌、滑塌,给工程建设带来危险,并对本区地质环境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工程建设的实施,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强,在自然及人为等因素激发下,两侧边坡及人工切坡地带均有可能发生小面积的崩塌、滑塌,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2)坝基渗漏、坝肩绕坝渗漏

在坝址区,由于坝基岩体透水率多以中等透水为主,局部岩段较为破碎,岩体完整性较差,可能发生坝基渗漏;在右坝肩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相对左岸较差,可能发生坝肩绕坝渗漏,应根据坝基及坝肩透水性分带特征及基岩透水性特点,在大坝施工过程中,应对坝基深厚覆盖层及下伏岩体做防渗墙和防渗帷幕,否则水库蓄水后易产生坝基渗漏、坝肩绕坝渗漏,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4.2库区

(1)库岸坍塌、滑坡

水库蓄水后,水位抬升,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地表及地下水径流条件发生变化,并对库区两岸边坡地带的岩土体进行浸润,在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坡体自重应力、强降水等自然和人为工程活动因素的作用下,库区两岸边坡地带可能发生库岸坍塌、滑坡,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2)泥石流

库区所处流域水系较发育,库区周边有多条溪流沟谷、冲沟存在,沟谷、坡麓及坡谷地带多为农业耕地,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尤其在库区左岸坝肩上游有一较大冲沟存在,沟内有人工扰动土体及多处水塘存在,该沟区亦是工程建设的砂石骨料加工区,工程施工势必加大对沟内岩土体的扰动,增加松散物源,在雨季强降水入渗、冲沟水流的冲刷及自身重力和暴雨突发引发山洪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激发作用下,在沟谷中均可能引发小型坡面泥石流和溪沟泥石流,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3)水库渗漏

库区岩性单一,均为侵入岩,没有碳酸盐岩分布,岩体透水性弱,水库两侧与邻谷分水岭山体宽厚,无低矮单薄分水岭和低邻谷,地下水分水岭高程远大于正常蓄水位,无穿越库区分水岭通向库外的断裂构造,水库封闭条件较好,不存在向邻谷产生永久性渗漏问题,故水库渗漏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小。

(4)水库泥沙淤积

库区所处流域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上游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土保持状况良好,但流域悬移质输沙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约占全年的99%。由于库区所处流域上游,山地面积大,流域内山高坡陡,河道比降较大,属于少沙河流中推移质沙量高产区,因此推移质及库区塌岸和泥石流等所产生沙量占悬移质的比值较一般地区高,年均入库泥沙体积约为63.7万m3,故水库发生泥沙淤积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5)水库淹没及浸没

电站正常蓄水后,库区及周边地下水位抬高,对位于正常蓄水位附近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如一、二级阶地等,可能产生浸没问题,但因库区周边松散堆积物质多为砂土、碎块石土、卵砾石土等,透水性较好,库区周边阶地上的耕地,因库水抬升受毛细管作用,局部可能产生浸没现象,但分布范围较小,受水库浸没影响不大,库区发生淹没及浸没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中等。

(6)水库诱发地震

工程建设区地震活动微弱,库区及周边无可溶岩分布,不存在规模宏大的活动性断裂构造,局部断裂未与库区发生直接的水力联系,电站水库蓄水后存在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小,但应对坝址工程区进行监测设置,确保坝体等枢纽工程与水库的安全。

5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5.1崩塌、危岩、落石等灾害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中应采取如绕避、刷坡清除、镶补勾缝、加固支档、修筑拦石墙、排水沟、预应力锚索、架设安全防护网、采用安全坡率法施工等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应严格控制爆破用药量,采取预爆破措施来保护基岩不受损害,发现危石应及时清除或支撑加固,对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岩体空洞、裂隙应及时进行镶补勾缝,要拦截疏导斜坡地表水和地下水,作好边坡及其以外集水面积内的排水和防渗体系。对区内的永久性边坡地带,尤其是左岸枢纽工程区的岩质边坡,必须修筑永久性安全防护治理设施,保证边坡安全稳定,雨季应加强坡体稳定监测,及时发现隐患,采取科学防护措施,保证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失。

5.2边坡失稳、滑坡的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中及工程建成后,区内高边坡段应采用台阶及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全断面边坡防护,或采用下挡上护措施,必要时可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手段;低边坡段,可采用坡面防护,下设挡墙、脚墙的防护措施;同时上述地段尚应做好防、排水工程,避免地表水渗入岩土体内。斜坡地带,在坡积层上填方加载时,可能会导致坡积层沿下伏基岩面滑动,可采取路堤挡土墙、路肩墙进行防治,挡墙基础宜置于基岩中一定深度,确保坡体稳定而不危害工程,并做好坡体稳定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5.3泥石流灾害防护措施

加强对区内沟谷溪流、河流的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所需砂石料要科学合理堆放,禁止随意乱堆乱弃,特别是严禁在主沟槽内堆积存放,尽量少占压河床,并加强导流工程设施建设,采用恰当的工程防护措施如固稳、挡储、排导等,生物防治措施如封山育林等方法,控制地表径流,防止坡面侵蚀,消除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在雨季强降水期应加强对可能发生泥石流沟谷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5.4水库坍岸的防护措施

石桥水电站蓄水后,将对库区两岸分布的岩土质坡体及松散坡积物堆积体产生浸润剥蚀,在边坡防护中,应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挡墙、抛石或干砌片石与挡墙相结合的库岸防护或路基防护措施,同时对抬高农田分布的地段采取永久防护堤等工程措施和种草、植树等生物措施,严格禁止一切破坏岸坡的人类工程活动。

5.5坝基渗漏、坝肩绕坝渗漏的防治措施

坝基工程建设基面为弱风化二长花岗岩,对坝址、坝肩区引起坝基渗漏、坝肩绕坝渗漏的透水岩段,建议采用帷幕灌浆至隔水岩层的方式处理,确保坝基及枢纽工程的绝对安全。

6 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现状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塌、滑坡、泥石流。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对本区自然地质及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小。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属弱发育,危险性小。

随着工程建设区枢纽工程、库区等各项人为工程活动的实施及自然激发因素的影响下,将破坏该区现有岩土体的稳定平衡条件及地表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可能引发崩塌、滑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发生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崩塌、滑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

6.2建议

(1)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科学合理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尽量减轻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避免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2)坝基及边坡开挖中要注意施工方法,做好安全防护,边坡要控制在安全坡角内,全面进行坝基及坝肩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雨季,以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

(3)电站主体工程施工开挖,要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在坝基、坝肩高边坡开挖地段,应确定合理的开挖坡比,进行边坡防护及布设截排水设施等,防止边坡发生渗透变形与滑塌,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布置必要的边坡变形监测措施。

(4)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施工区、库区及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对库区及冲沟、河道进行治理,避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库区及周边地区要进行绿化、美化工作。

(5)工程建设及运营期,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坚决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7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蓬勃发展,我们更应着力强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确保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可靠运行,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要有充分的前瞻性,既要认识历史灾害过程,又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

参考文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

[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4]69号.

[3]《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S],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发[2004]198号.

[4]《辽宁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S],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发[2004]198号附件

[5]《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业技术培训资料,2006.

[6]《辽宁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办法》[S],辽省国土资源厅发[2007]42号.

[7]《凤城市石桥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

[8]《石桥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服务与支付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