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6:42:03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制度是维系一个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促进社会或组织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如果社会和组织内的实际执行者思维方式与制度背离,势必会脱离制度的有效规范,从而严重阻碍事物的正常发展,甚至会产生许多影响深远的恶果。本文以我国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两个最根本的制度即自然资源和土地国有或集体所有,坚持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例,阐述社会大众的思维方式与制度背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思维方式;制度;背离;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宪法对土地所有和分配制度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运行中,无论是管理者和被管理1者都无视这一基本制度,让许多顺理成章的事情无法正常运行,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一、思维方式与制度背离的现象
在我国实际生活中,普通百姓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学习理解存在不准确,不深入,绝大部分还是沿袭传统的认识,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惯例在工作和生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错把国有或集体所有理解为私人所有。按照《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土地属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使用者只有使用权或经营权,而且对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根据用途分别明确有具体的使用或承包经营时间年限,这些规定或道理,无论是管理者、被管理者或普通群众都是应当知道或实际知道的,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运行中,具体到不同的地点或区域,国有的自然资源或土地,被实际使用或承包经营者将其看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定价或有偿非法转让,特别是在国家公益事业或产业发展中需要依法征用土地和自然资源时,实际使用或承包经营者忽视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或承包经营权,处处以所有人的姿态漫天要价,以获得高于土地和自然资源使用或承包经营的利益,致使国家或集体的公共利益受损。其实,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无论是用于公益设施还是产业发展,除了投资人获得相关收益外,还包括广大群众的利益,因为,用于公益设施可以直接服务于普通大众,用于产业发展可以带来税收,政府利用税收发展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事业,可以间接服务于普通大众。由于社会大众思维方式与相关制度的背离,容易使经济社会发展受某个人或某一群体的错误思维干扰甚至被导向制度的反面,从而削弱制度的规范效用,影响或阻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二)错把按劳分配理解为政府保障兜底。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充分说明个人取得财富,必须付出实实在在的劳动,这种劳动可以是智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但必须付出劳动,才可能取得收益,只是收益的多少与投入的有效劳动密切相关。政府目前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是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在鼓励竞争,追求效率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社会保障的核心功能主要是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从维护人权的角度出发,保障人的基本生命权得到尊重和保护。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中,部分居民把政府的社会保障看成理所应当,钻政策的空子,甚至以生活无法保障为由索取不劳而获的利益,这是对按劳分配政策本质的歪曲理解和错误认识,是按劳分配政策在错误思维背离制度设计情况下的社会扭曲反映。
(三)错把使用权和经营权转让理解为所有权转让。按照《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也就是说,公民的合法财产可以依法处分。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中,普通居民对所有权的理解十分粗浅,有的故意装糊涂,非法将本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有偿转让,这种现象最突出的体现在农村。由于受交通影响,许多偏远地区的居民希望能在靠近交通方便的区域居住,这种需求十分巨大。同时,交通方便区域的居民,由于进城务工、从事公职等离开了原居住区域,宅基地和承包经营的土地、山林闲置,一方面有需求,一方面有供给,在错误思维的支配下,私下土地、宅基地交易市场形成,从而造成土地承包经营的混乱。当遇到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建设、工业等项目建设时,多个主体在利益动机驱使下,错把使用权和经营权转让理解为所有权转让,提出许多非法无理的要求,影响工程进度,给国家经济造成损失,这是明显的所有权思维方式背离制度规范。
二、思维方式与制度背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国有或集体财产收益的公平分配。思维方式与制度背离,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第一个要素突出的表现在国有或集体所有的财产收益无法达到公平分配,出现一夜暴富和国家社会保障风险增加。比如:房屋拆迁和土地征用,补给土地使用或经营者的,应该是土地使用或经营的收益,土地本身的价值应该由所有人获得。但实际工作中,使用或经营土地者在错误思维的影响下,无限放大土地的收益和延长承包经营的时间,造成一夜暴富。国家不仅要付出多的成本,而且同一个地域的其他居民不仅无法获得收益,还要承受一夜暴富对当地物价影响的其他支出。更难于控制的是由于一夜暴富,钱来的太容易,有的开始从事黄、赌、毒等违法或影响社会公德的事情,短时间花光补偿所得,造成生活无法为继,国家还要承担失地保障额外的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带来的其他影响。
(二)影响社会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按劳分配是社会稳定的十分重要的制度根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成本评价的标准,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增长、推进科技创新和提升社会分工合作的水平,也是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衡量标准。如果按劳分配的制度被错误思维裹挟,带来的直接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一部分人不愿意就业,指望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或家庭的供养;二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没有正确的评估,对工作挑三拣四,对工资提出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要求;三是在工资期望的牵引下,不断的跳槽和寻找新的就业机会,造成就业人员的频繁流动;四是社会一方面大量缺人,另一方面又大量人员失业,造成人力资源市场的倒挂;五是推高人力资源成本,影响实体经济发展。诸如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无法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对教育等其他方面产生影响,阻碍社会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
(三)影响国有或集体财产的保值增值。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思维方式背离制度设计,又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国有和集体财产的保值增值。自然资源和土地国有,这是国家和集体的一笔宝贵财富,如果经营得当,可以无限累加财富,同时也是最稳定的国家税源基础,可以有效保障国家不断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比如:城市国有土地,如果保持有偿使用,国家可以稳定城市税源。农村集体土地,如果使用得当,通过发展生产,可以源源不断的带来财富。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中,一方面我们会看见农村大量田地的抛荒,另一方面又看见许多农产品企业面临土地流转的压力和困境,同时国家还要对抛荒土地付出农业补贴成本,这种政府和企业都含无奈的“冤大头”的现状,不仅使集体土地无法产生效益,实现增值,国家还要蒙受损失,严重阻碍国有或集体财产保值增值。
三、破解思维方式与制度背离影响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国家的税收政策。思维方式与制度背离不是说制度本身有问题,而是对制度实际保障的配套政策必须设计科学。制度其实大家都知道,实行过程中为什么会受思维方式的影响,关键是落实制度的体制机制必须科学可行,促使相关人员不会产生与制度相背离的思维方式,即使产生了相关思维方式,也无法取得相关收益。笔者认为,必须改革现有的税收政策,建立具有社会主义法理基础的新税收政策。笔者建议,建立“国土资源和国土空间利用税”,此税收在城市可以通过房产、频率、空间使用等多种途径收取,提供稳定可靠的税源,同时也可以破解房产税难收和国有土地使用时间限制难题,也可以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农村同样可以征收“国土资源和国土空间利用税”,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发展产业、频率使用等途径收取。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不利于农牧业发展,解决这一困难很容易,国家可以出台促进农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凡是实际投入农林牧鱼等生产的,国家可以免征“国土资源和国土空间利用税”,如果是抛荒地,必须按章纳税,促使集体土地承包经营者考虑税收成本,让土地产生实际效益。如果有税收杠杆调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就会趋于正常,土地流转也会容易许多,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经营和合理利用,消除国家取消农业税政策让部分土地抛荒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高等院校;社会服务;经济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7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247-02
1 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对高校社会服务的要求
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需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人才培养重实用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社会竞争和个人竞争日益加剧,职业和个人之间有相互选择的权利;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更新发展,而且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重素质和品质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也要具有相当的专业技能。当然,任何高校都不可能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掌握所有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但社会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掌握知识的能力,以达到能够终身学习的效果,即加强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当地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使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1.2 科研成果能转化
从调查情况可知,大部分高校都很重视科研工作,每年的课题项目和数都很可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科研机构实体化、科研管理学术化、科研经费社会化、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工作思想。然而,许多高校的科研课题基本上是科研主管单位的研究主题,与企业共同参与研究的横向课题较少。所以,高等院校在科研工作定位上,要以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推进技术、方法创新为导向,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换,在服务与贡献中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
1.3 职业培训讲实效
普通高等院校一直承担着成人教育的任务,但以前多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对于培训对象的技能提高方面来讲,高等院校在设计所授课程时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尤其对于地方高校开展教学服务来说,更要在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企事业订单式委托培养、区域内居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实效。
1.4 文化传播有影响
学校是文化的代名词。而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大学应该让大学外的人神往,让大学内的人心情激动。所以,大学要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大学要引领社会前进。高等院校应该经常组织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传播,成为区域文化中心。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和辐射源。
2 高校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要求
2.1 强化意识
高等院校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应该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 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要体现主动性和多样性, 突出应用性和引领性。一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起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努力克服自命清高不愿为社会服务,缺乏自信不敢为社会服务以及为社会服务思想消极、行动疲软等问题;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领下,更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增强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服务理念上,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从被动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合作与导向性合作并重转变。
2.2 夯实基础
高等院校要突出质量和特色兴校,加强“双师”队伍和基础平台建设,夯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院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在院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2.3 机制保障
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将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还缺乏有效的促进社会服务职能拓展的体制机制。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是高等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要真正地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制。
2.4 政策支持
高等院校在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政策、经费、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这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高等院校只有通过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实现以贡献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
3 新形势下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探讨――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目前,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方式主要有创建职教集团、开办“订单式”人才培养班、提供岗位技能再培训、对口支援和“三下乡”服务等方式。目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3.1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在政府主导下,联合各级汽车行业协会以及北汽集团株洲分公司、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等本地龙头企业,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全面整合区域和行业内职教资源,牵头组建了湖南汽车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理事会由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株洲汽车协会等行业组织、相关职业院校、汽车类企业和华大菁英育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构成,从而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双主体、市场平台的“五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系统构建了“政府驱动”“行业驱动”“企业驱动”“市场驱动”和“学院驱动”的“五元驱动”校企合作动力机制。
3.2 建立技术服务中心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构建科研管理平台,完善科研经费保障与激励机制,推进科研协作与交流,加强科技协作、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力度。近年来,先后成立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机电技术服务中心、E龙数码技术服务中心、汽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百思得汽车机电技术研究所和苏厂元教授工作室等技术服务机构,为区域内企业或个人提供专业对口的社会服务。
3.3 中高职衔接合作培养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在三年前就开始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与省内10余所中职学校签约合作。合作双方通过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推动双方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对接产业发展、中高职衔接互补的专业体系。有效地加强了合作专业的建设,并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和发展,实现了专业整体优化升级。按照共建共享的要求,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签约中职学校担任教学任务和进行业务指导,起到了“传帮带”的师资培训服务作用。
3.4 致力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体制依然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艰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快,科技贡献率不够高,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新兴产业生长缓慢;对内对外开放度不够,经济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集聚各种生产要素能力弱;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尤其是依赖国家投资,民间投资没有跟上,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等。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困难和矛盾,使我们在现实工作中面临着众多压力。一是面临着既要“快”,更要突出“好”的内在发展要求。尽管我省经济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与邻近省区相比,加快发展的任务更加迫切。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好”,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二是面临着既要重点抓好“保”,又要加快促进“转”的紧迫任务。今年我们必须保11%以上的增长,否则就业、增收、社保等许多问题都无法保证。但仅仅依靠传统产业、粗放的经营模式,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发展的空间、速度和效益也将受到制约。只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筑产业新优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才有可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赢得发展主动权。三是面临着既要充分运用经济上行“动力”,也要时刻注意经济下行“压力”的现实处境。今年我省经济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于我省有利,我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已积蓄了一定的发展动力,“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全省干部群众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热情更加高涨,可以说上行动力充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复苏之路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外需萎缩局面仍在持续,国内部分产能出现过剩,内需不达预期,经济仍然存在着下行或徘徊不前的压力。四是面临着财政增收困难,又要加大民生投入的突出矛盾。目前,我省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财政收支矛盾加大,民生改善所需投入呈刚性增长态势。必须千方百计增收节支,调整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根据面临的形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我省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把中央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把调整结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此,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把工作力量向这里凝聚,把大项目、好项目向这里摆放,把引资重点和投资向这里倾斜,把技术和人才向这里集中,进一步把“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推向加快建设的新阶段。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强基础、调结构、提效益、惠民生、促和谐。强基础是推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基和重要前提,也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的投资方向。要继续加大交通、水利、生态、城乡生产生活方面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为长远发展打基础、攒后劲。调结构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切实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着力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为经济发展蓄积能量和动力。提效益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资源精深加工要效益,向产业升级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低碳发展、绿色增长要效益,向现代经营管理要效益,向品牌塑造要效益。惠民生是我省大发展、快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强大动力。要通过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一方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和谐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要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弘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特别是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建设。
201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1%,二氧化硫排放量略有削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 方式 途径
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实现高校职能,从而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地方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其要求和相应的政策,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持一定的原则。
(一)准确定位原则
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形式,而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打造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准确定位的原则要求某区域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础。因此,根据泰州当前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状况,本地区五所高校短期内的定位应是: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要着眼于建设省内一流的教学实践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培养多层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长远来看,应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补充,建设以一所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多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补充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
(二)服务面向原则
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及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来规划学科建设,设置相应专业,开发对应课程,这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前提。在对地方高校宏观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谋划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有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微观举措前提下,才可有效避免出现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状况。泰州地区的高校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及化工产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强化机电、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物制剂、应用电子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会计、外贸、金融、外语、社会工作和市场营销等文科类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绝大多数行业领域。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五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一个,四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七个,三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九个。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教育应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具体可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研究型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则以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性高校应针对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分工合作,科学合理地界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生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根据这一目标,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清晰,为进一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切合,泰州市应积极引导高校定位,鼓励各校根据已有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由泰州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升格成的泰州学院应该着眼于未来泰州大学的建设,走教学研究型之路,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应当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通过对各个高校的正确定位促使其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促进泰州不同层次的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人才集中,设备齐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应借助其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客观理性的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往往面向当地中小规模企业,这类企业技术结构相对单一,非常需要技术服务,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时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地方高校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转变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坚持实际性和应用性,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自身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不仅为乡镇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同时还以项目为载体,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和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终身教育的平台
泰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泰州高校在为市民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方面大有可为,既可以提供业余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又可以为市民提供继续深造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习平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承担的泰州市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就是区域高校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之一,这一针对全市1000名左右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项目既有常规培训,又有学历教育,从实际效果来看,参加培训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不仅系统掌握了社区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实际工作的业务水平。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政校行企的有效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要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与政府、行业、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要对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技术需求、用人需求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政府、行业、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情况。只有政校行企有效合作,构建定期举办、多方参与的对话合作机制,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2012年,为了适应泰州市“双轮驱动”的战略,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组建职教联盟,各校之间希望通过抱团发展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打造“高校+行业+企业”的泰州模式,这无疑是政校行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建立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在明确了自身定位之后,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政策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体制方面,对校、院、系及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要清晰明确,在组织管理方面,对区域服务的组织管理应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在对服务区域的监督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服务活动尤其是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咨询服务的监督。
(三)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对地方性高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时,要把是否服务和贡献地方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以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泰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发科技服务项目,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在质量工程建设、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四)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地方高校要能够支持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市民提高生活质量,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它应当成为当地的终身教育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与社区的高度融合不失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美国较为流行的社区服务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将人与社区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的一种经验学习。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其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已有养老护理员培训的项目,但这一项目由校内教师担任主讲,市民参与培训。未来更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直接面对社区的服务对象,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更能为社区提供医疗、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
[2]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振助.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新趋势[J].江苏高教,2001(3).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模式;实现途径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已成全世界的共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而服务经济社会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延伸。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时期的高等学校实际完成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此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也同样有所不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生产知识的重要基地,高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站,其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发挥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上面。而高等职业教育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直接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普通教育相比,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加强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职能,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实现模式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为此,各国纷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来突出和强化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合作模式,以促进高校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其自身的特点,服务模式定位有别于普通高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模式进行探讨。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科学工业园又称工业科学园、科研工业区、新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园区、科学公园和科学城。是一种以加速新高技术研制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于本国或本地区工业现代化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新兴产业开发基地。是以开发高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大都设在大学和研究所周围。其实质就是知识密集区和技术密集区。园内企业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政府在税收、金融等方面往往给予优惠待遇。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属科学工业园的性质。从其兴建的形式分析,该模式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企业组建型,如著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府组建型,如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RTP);高校组建型,如硅谷。
2、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或行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该模式因行业、地方和企业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具体合作方式,如“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岗位培训型”、“订单融入型”、“继续教育型”、“双师指导性”和“借船出海型”等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3、学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政府为“舵手”、行业、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的综合性的“四驱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韩国、澳大利亚较为典型。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落实了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通过采取学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制订行业岗位标准,密切双证融通教育;学校密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使该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地深化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合作,创新了校企人才培养的模式。
4、高校服务社区的多样式模式
该模式是指高校根据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求,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主要形式有:高校为政府或企业部门咨询,或者担任顾问,以及开展社区服务等。如:学校的体育馆、影视院、图书馆等一切设施免费或廉价对社会全面开放;向当地居民开设技术课程、扫盲等;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公共服务,以此作为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途径。高校开展社区服务是促进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一种双赢活动。一方面,高校可以赢得其所在区域的尊重,获得相关研究和发展的有用信息,以及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相当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社区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和综合素质也可以得到提高。[1]
[关键词]地方志;方志资源;经济社会;服务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必然要求。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第一部地方志工作行政法规《地方志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志在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条列》第一条明确指出“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五条规定“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是地方志工作机构职责之一,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这标志着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责任。
一、地方志的内涵性质与功能作用
地方志是一种以一定地域为中心的一地全史,它全面记载一地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物及名胜古迹、风土民俗等内容,上及天文,下至地理,纵贯古今,横陈百科,网罗宏富,范围广泛。它以信息的容量大,官方的权威性高,享用的社会面广,为其他任何著作所不可替代,为其他一般史书所不可及。正如方志学家顾颉刚所言:“惟方志中,纪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纪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纪;纪经济,则有户口、田赋、物产、关税;纪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寺观、祥异;纪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与其他史书相比,地方志拾遗补缺,记微记著,知兴知衰,见褒见贬,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史料宝库,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资源宝藏。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编修地方志,由此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国编修完成了数万种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部门志、行业志、专志、地情书,编纂了数千种地方综合年鉴、其他综合年鉴和专门年鉴,整理出版了数千种历代方志及相关研究成果,还有相当数量的方志理论与年鉴理论研究成果,其成果群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重要再现,是领导科学资政、预策、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是传承文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二、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和问题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各级地方志工作的重要任务。但其现状是:成效较明显,问题较突出。
(一)成效较明显。全国各级地方志机构充分履行职能,坚持一手抓开发,一手抓利用,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一是地方志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作为地情书之大要的地方志书,其直接、现实的资政功能“在于备行政官吏之鉴览,已定其发施政令之方针,……使在位者鉴资得其要,发施得其宜。”二是为社会提供地情信息,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各级地方志机构拥有丰富的地情资料,理所当然地是地情信息的权威机构,是“地情资料中心”。要大力拓展公共服务的途径,为社会提供全面、科学的地情信息服务。三是开展区域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区域研究,是志鉴编修工作的深化,是发展地方志事业的战略支撑点。
(二)问题较突出。近年来,虽然地方志的重要功能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就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仍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一是认识滞后。对待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一些领导没有认识到它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在价值和功能作用,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附带品,甚至持轻视的态度,因而在组织领导上缺乏强度,在重视程度上缺乏高度,在经费投入上缺乏力度,使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条件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二是资源整合滞后。地方志工作的基础条件,工作手段,资源聚合平台都相对薄弱,方志信息化程度很低,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停留在“初阶段、低水平、小气候、不平衡”的状态,不能形成三级连通、整体联动、社会共享的网络格局,使方志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大气候、大手笔、大联合、大效应。三是管理方式滞后。无数的志书、年鉴、专业志和地情资料编印出版后就存放入库封闭,不开放、不推介、不宣传、不利用,使花费很大代价的资源长期束之高阁,没有发挥资治、教化的应有作用和效应。四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方志工作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流动困难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方志的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三、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对策
“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志为鉴明得失”。我们要在实施富民强国战略中,以志为鉴,科学发展,努力推进方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大力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提升位置,营造环境。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该担当起更重要的责任。首先,要健全工作机构,延伸工作职能。地方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有历史存在,就有地方志工作存在。就我省情况看,各市(州)县方志工作部门有的是独立的机构,有的是方志和党史合二为一,有的还是方志、党史、档案局三合一,后两种体制最大的不利就是工作业务不专,加之编制很少,工作任务繁杂,根本没有精力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力量和精力从事地方志工作,更谈不上搞好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了。因此,要提升地方志工作的位置。其次,要落实方志法规,强化工作保障。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省于2007年6月出台《湖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有力地加强了地方志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使地方志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当前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和《办法》,重点落实“两纳入”和“五到位”,即各级政府要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地方志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真正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条件到位,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再次,要强化管理,规范有序。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条例》《办法》的规定,依法管理好方志资源,从而形成有序开发、有规管理、有效利用的良性市场。
(二)做实开发,聚合资源。全省方志资源的开发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坚持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开发。一是因地制宜确定开发重点。省级方志部门要根据省情地情实际研究编制全省方志资源开发近中长期规划,按照各区域的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确定不同的开发项目,组织各地独立开发,也可根据需要对一些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重点项目组织联合开发,如对我省建设“两型社会”、“一主两副”、“战略支点”、“8十1”城市圈等重大课题,由省方志部门组织相关市县方志部门和省市县有关部门进行独立或联合开发,实现方志资源的提质、扩张和最佳配置,形成具有可资价值的专志和地情资料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也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资政服务。二是着力开发志书资源。全省第二轮修志已进入攻坚关键阶段,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官职官责,加强对修志工作的领导,重视支持地方志部门把本轮改革开放志修出精品佳志。通过点校旧志、编修简志、专志和年鉴,开发出更多的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翔实的信息服务,让方志信息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决策的科学可信的依据。三是开发方志网络资源。要使沉寂的史料得以走出封闭的库房,进入全新的网络世界,全省方志系统要把加速方志网络化建设提上重要工作议程,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建立起省市(州)县三级方志信息网站网页,并实现三级联网,整体互动,资源共享。四是大力开发方志人才资源。各级政府要把方志部门的人才开发培养作为历史责任,一方面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为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贡献聪明才智。一方面要站在书写历史的高度考虑方志工作需要,在机关控编的情况下,采取调整、增编、选配、公招、流动等方式强壮方志人才队伍,为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过程表明: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从劳动、资本投入驱动型到管理、知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型,体现为要素积累――集约管理――知识创新的动力演化路径。目前,发达国家正逐步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的发展方式过渡,资源配置模式也更多地向以人的知识创新获利模式过渡。而我国则处在从要素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世界瞩目,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经济。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金高投入和资源高消耗作支撑,但直到现在,我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从整体上制约着、影响着人类社会内部关系问题的解决。人类在自身发展和改变自然时,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完成的“十五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问题报告”对中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作出了明确判断: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处于高加工度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时期。根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就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加速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各国工业化加快时期,资源消耗量、污染排放量都是增加的。1965年~200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以及美国、日本和印度的能源消费总量,随时间变动都呈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表明能源消费与人均GDP水平存在正向联系。我国目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将处于重化工业主导的工业化时期,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工业化的推进也存在一定的正向联系。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从1978年的17.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4年的5.7吨标准煤,年均下降速度为4.5%;但从1998年以后,下降速度大幅放缓,年均只有0.3%,进入2002年以后,连续三年出现了提高的情况。这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结构的变化对能源消耗具有明显影响。我国煤炭产量从2001年的13.8亿吨,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21.9亿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需求拉动,表明产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在资源利用、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受发展水平和资金能力的制约,加快工业化会不同程度引起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我国资源消耗总量上升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对资源的过高消耗很大程度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和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也就是说,关键在于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式不合理,而不在于重化工业发展本身。因此,与其说是重化工业化加速带来的压力,不如说是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的问题。由于经济粗放扩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但一次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14.7%(煤炭则占36.9%),钢材消耗量占世界的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50%。2005年,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量为1.22吨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3.2倍、日本的8.7倍。针对这样的情况,“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其中GDP和人均GDP均为预期性指标,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及水耗降低、耕地保有量等均为约束性指标,即政府要确保实现的指标。这些约束性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体现。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重重。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61%,单位GDP能耗1.20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1.33%。尽管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三年来首次由升转降,但从地域上看,全国除北京外,均未完成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标任务(《人民日报》2007年0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认为:现阶段我国高耗能产业增长仍然偏快,经济增长依然粗放,各方面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的问题,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并不富裕,人均耕地、淡水、石油、重要矿产品(如铁矿石、氧化铝、铜等)短缺。多年的粗放扩张,已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还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而不是质量效益型增长。尽管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几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源日趋匮乏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曾普遍采取的“掠夺式”和“拼资源式”的发展模式,必须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发展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发展,要及时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使我国真正成为发达的世界强国。中央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已经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种调整蕴涵着经济社会政策和理念的重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它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同自然关系的调整和进步。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自然界和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掠夺性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又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排放废弃物,在消费过程中随意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意识到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重复和循环使用多种物质资源。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因而可以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既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根据我国过去20多年的发展经验、资源环境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开始好转,基于10种资源和污染物的节约指数比2000年降低60%,实现资源生产率或生态效率的2倍~4倍跃进。具体目标如下:
1.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抑制,单位GDP能耗降低50%~60%。
2.实现用水总量的零增长。单位GDP水资源消耗减少80%,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控制在45%以下,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85%。
3.实现水泥、钢材消耗总量的零增长,力争单位GDP水泥消耗降低55%,钢材消耗强度降低40%,有色金属消耗强度降低20%。
4.废水排放总量实现零增长,单位GDP废水排放减少7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保持稳定下降,排放强度降低75%;努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争取单位GDP排放量下降60%。
5.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其中废钢循环利用率超过55%,常用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率达到50%。
按照上述目标,我们必须重点建设如下五大支撑体系:
1.建立节约型生产体系和可持续生产模式。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最佳实践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优先发展绿色制造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可持续农业,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与梯级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2.建立节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紧凑型、组团式”的城市群,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效率;建立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理性增长;发展绿色建筑和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的城市基础设施。
3.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4.加强自主创新,建立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着力培育和提升节约型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重点发展促进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建设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为重要导向的创新型国家。
5.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经济激励与行政规范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行业、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或效率标准体系。
有了上述五大支撑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经。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张红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80087-823-6/F502,2005
[2]张占斌:《和谐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远东出版社ISBN 7-80706-222-3/F253,2006
[3]程超泽:《中国经济成长之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 7-313-03516-0/F4852004
[4]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编著:《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人民出版社ISBN 7-01-004986-62005
[5]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落实污染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对话录,2007年07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6]全国29个省份2006年未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目标,2007年07月12日新华社
[7]《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日报》2005年10月24日常修泽
[8]王梦奎:《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求是》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