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0:46
序论:在您撰写公共管理创新案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档案工作 创新理念 提高能力健康发展
Abstract: Only dare to innovate. The courage to explore, be good at with new thinking, new ideas, new ways to solve the archives work in the new contradiction and new issue, can break through the past, beyond their ow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vitality and the vigor of archival work, to raise service level ceaselessly, cogent do good work of archives.
Keywords : Archives innovative idea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health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档案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也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持续发展。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这也是档案管理所面临的社会性、开放性 。创新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其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与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把人的发展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规模及方向,着力于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最终使档案事业与社会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紧密关系。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目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就是要对传统的服务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档案服务新机制。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水平,在改革创新中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一、思想意识上的创新
档案管理人员,只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善于用新的思维、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才能突破前人,超越自己,才能永葆档案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好档案工作。
1.档案人员应当重视观念更新
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因此,档案人员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让档案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工作的清苦是人所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
2.档案人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善于提出新方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档案人员应当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档案人员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把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必然选择,努力学习,不断“充电”,拓宽视野,运用档案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努力去多思考,多研究,营造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
二、创新—档案工作才有活力
1、做好档案工作要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没有创新,社会就不可能发展,档案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创新,档案工作才有活力。21世纪的今天,面对档案资源信息化,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时代要求,档案工作更需要创新。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固定思维,工作只注重踏踏实实,按部就班,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个别档案干部习惯于照既定框框办事,过于强调继承,忽略了开拓与创新,导致工作上死死板板无生机,档案工作的局面打不开,究起原因,就是档案工作缺乏创新,因此,要做好档案工作,必须有创新的理念。
2、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档案工作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在改革开放中,档案执法宣传、档案升级认证、民营经济建档、档案现代化管理、档案资源共享等等,这有效地探索,与时代相呼应,为档案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型档案载体的广泛应用,给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利用方式都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推动档案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3、市场经济为档案工作创新创造了广阔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为我们今天的档案工作拓展了创新的空间,提供了创新的舞台。譬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以及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变,特别是市场经济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对档案工作来讲,涉及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会越来越重,如何在这块新天地中写就档案工作创新的华彩篇章,是整个档案部门都应考虑和实践的大问题。另外,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档案载体多种多样,如何做好新领域和新载体档案的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广大档案工作者既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又在行动上主动探索,更要在工作上积极创新,才能使档案工作跟上形式的发展,档案工作才有生机、有活力。
三、创新——档案工作才能发展
1、在思路上创新。档案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如何开展档案工作,使全社会都能关心档案事业,重视档案工作,就要以创新求思路,通过科技创新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通过思路上的创新开拓视野,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对于有创新的思路,要敢于在实践中试验,要提高加强档案工作的办法、意见和规定,使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2、在工作上创新。档案部门要围绕档案的收集、整理、安全保管和提供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大胆创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档案的收集和提供利用方面,应突破旧框框,建立一套适和本单位的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服务,使档案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考。
3、在机制上创新。档案工作要创新,必须以高效的工作机制为保证。各级档案部门应努力创新机制,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档案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形成对档案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创新研究的工作机制,以指导和规范档案工作。要完善岗位责任规范,严明岗位职责和纪律,实行竞聘上岗,末位落聘,工资与岗位职责挂钩的竞争机制,真正形成一套职责明确、程序严谨、工作有力、运转灵活的管理机制,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四、提高创新能力是档案干部的历史责任
档案工作创新离不开档案干部的创新思维。提高档案干部的创新能力,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今天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新知识快速增加,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多年总和还要多。处在这样的时代,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档案工作要发展,档案人员就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研究探索档案工作的新理论、新技能和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档案人员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掌握新理论,树立新观念,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手段。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敢于打破常规,与时俱进。二是积极投身创新实践。档案干部应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形成新认识,找到新答案。从而把档案工作推向新境界。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态度,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围绕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好档案工作,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主要是限于室内阅览,提供资料信息。这种简单的服务方式已经陈旧。档案服务工作应当融入经济活动中,融入到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检索,利用整个业务工作中。
应尽快抛弃过去那种手写笔抄落后的服务手段,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已迫在眉睫。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编目,登记,借阅,使利用者快速,准确,便捷的查找档案信息。
结束语;
关键词:化工 安全管理 创新
一、前言
目前,从企业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来看,在化工企业中,因为不安全的人为或设备等因素造成的事故占大多数,比如化工生产中的不严格按照规则制定操作,没有及时处理异常设备,工作中不仔细认真,大声喧哗吵闹等。这些都是化工安全管理不够引起的,对员工和企业的发展都极其不利。特别是在化工生产中,有许多需要用到的易燃易爆的物品等,如果 不认真合理的操作,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企业财产损失。另外,在一些化工企业中,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缺,或者进行违章的安全指挥,甚至要求员工进行冒险作业这些都是潜在的化工安全管理问题,同时,由于管理不当,各部门之间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情况、不能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资料等。
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更新换代,许多化工企业原有的设备设施都不能够满足或适应现代产品生产的需要。很多化工企业由于供需关系不协调,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及时合理的配置相应的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也没能将化工产品中的危险物品的相关生产由传统的手工化向自动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这样是造成化工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制约着化工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化工安全管理创新概述
1.创新安全管理的概念
目前,国内许多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思想还只是具有初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的思想,处于认识安全问题却不重视安全问题的 观念当中。安全工作的管理概念还大多数停留在绝形式主义中,尽管有关形式方面的管理思想较多,但具体有效的却很少。这样的只注重形式而缺乏实质的管理观念不仅耗费企业管理者不必要的精力.而且能够潜在的麻痹企业化工人员的危险意识,对工作人员在化工产品生产中起到消极的引导作用,这些都对安全管理工作是极其不利的。创新安全管理观念,是要求化工企业管理者从实际的安全生产角度出发,制度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等,而不是在管理的过程中靠运气去控制安全工作中的风险,创新安全管理就是要做到安全生产的最大概率,在现有的安全技术水平下,实现科学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2.创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化工安全管理是促进化工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化工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具有易燃易爆、高压和高温、有毒有害等特点,这就要求在生产中,不能出现设备隐患,操作人员的马虎或管理者的不合理干涉等,否则都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财产损失。事实上,化工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许多环境包括产品的安装,产品的生产环境,员工的职业素质等这些跟企业的盈利息息相关,但也是造成安全事故中的潜在隐患。环境不佳,员工素质低下等极容易引发安全生产问题。这就要求有一个合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来配合和指导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创新安全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通过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创新,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条件以及安全生产环境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在事故防范和相关控制能力方面,特别是企业生产安全级别方面都能够显著的提升。加强安全管理创新,安全生产事故可以有效的下降、经济财产损失和相关的人员损失等会显著的减少。安全管理创新可以使得企业一直处于良好的安全受控运行状态。
三、化工安全管理创新的方法
1.安全管理观念创新
安全管理的观念创新是加强管理创新的第一步,化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安全就是企业的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极大限度的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员工能够在文明科学的安全理念指导下,合理的完成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同时在不断渗透和加强安全管理创新理念,有效的改变员工的行为,使员工能够时刻保持“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许多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思想还只是具有初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的思想,对安全问题不重视,这就要求加强安全管理观念的创新,强调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概念。在化工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决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来赢得企业的利益。通过观念创新,要求管理者认识到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是极其严重不负责任的性,充分发挥人作为管理核心作用,充分调动重要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安全管理观念创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是落实本质安全的必要保障。
2.安全管理具体方法创新
在安全管理创新的方法上,要求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必须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管理的生产过程,在管理上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管理的高度统一,制度与执行的上高度一致。建立合理的化工安全管理原则因即:防范为主,注重结果。建立和实施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既是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所有从业人员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过程。同时对有关人员实行定期教育制度.要求员工对氨、甲醇、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理化性质、危险性、毒性、化学反应性、侵入途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掌握自身防护和急救常识。学会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即无论从完善对人员、设备、措施等必备条件的管理,还是全面推行高科技、新技术都以防范为主要目标,追求加大安。
四、总结
化工安全管理是促进化工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它职工的生活安康等关系密切,保障职工的安全才是化工企业首要的追求利益的前提。创新安全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需要重视和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做到管理方面的创新。本文首先通过简单介绍化工安全管理的现状,然后具体阐述了化工安全管理创新的概念,最后提出了安全管理创新的方法,旨在对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彦芳.浅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J].山西科技,2011,(02).
1.1档案,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它真实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运营水平,是一个企业综合能力的标杆。档案真实记录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它维护者一个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如果企业卷入任何纠纷,档案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证据,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档案还是一个企业的历史记载,不论是企业辉煌的一面还是落寞的一面,档案都可以真实呈现。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真实的积累,后人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今世前生都可以透过档案见到。大多数的企业领导,在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之前,一定会翻阅大量的档案,从中找出决策性的依据,根据依据,企业领导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企业在进行很多活动的时候都会查阅大量档案,档案中一般记载着企业历来的企划和一些统计数据,这些资料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工作。企业档案是管理者重要的参谋。
1.2档案,是一个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需求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管理机制,要提高企业综合能力,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是必要条件。档案,是反映一个企业历史进程的重要凭证,维护好企业档案,有助于维护企业历史的真实面目,同时也是企业经济和权益的重要保障、依据。企业档案清晰记录了该企业的种种研究成果,对管理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向以及管理有着重要的辅导作用。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企业档案,了解企业的全部信息,对以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有效资料,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自身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制定相对应的市场营运方针,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2.1档案工作创新,要做好以下两种关系的工作
第一,创新与基础的关系工作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空中楼阁”,创新必须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建国以来,我国档案工作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工作经验,档案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这些基础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创新的根基,因此,创新绝不能抛弃这个基础,要在认真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将来的形势,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第二,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阶梯,创新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目的。档案工作创新既要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本行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学习相关专业、其他行业知识,借鉴其他行业和专业创新方法和成功经验。创新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运用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和批判、继承观念,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2.2其次,要求我们要实现服务手段创新
第一,建立档案馆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二,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2.3第三,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量在急剧增长,而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必然伴随着社会活动方式的转变。档案管理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就得转变观念,摒弃旧的思想、旧的习惯,在思想上、作风上有一个全新的转变,观念的创新引领着档案工作各个层面的创新。观念创新是档案管理工作灵魂,学习是发展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档案工作人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档案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有效可行的办法,最大化地利用档案现有资源,全方位地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档案是什么,能够认识到档案的价值。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源,特别是加强与民生相关的档案收藏,例如医疗卫生、收入分配、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土地等方面档案的收藏。
二、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动力,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是档案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支点。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要求必须以科技创新的思想和观念来开展,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趋势。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链接,具有可共享、动态易控、可变依赖等新型载体的特征。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与载体不可分割。未来的档案管理必然是运用高科技知识型的,那么科技创新必然是动力。在今后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技术创新将成为最直接的动力。
三、管理创新
在档案的管理模式当中,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在政策制度、指导思想、工作模式上体现出来,还体现在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上,只有结合自己的岗位边学习边操作才能有效地实现管理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管理性、服务性和政治性的工作,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到利用,都有着自己的管理对象、管理手段、管理理论和管理原则。当前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利用现代化设备管理档案已成为一种趋势。为适应现代化技术的需要,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6月颁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在传统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上,兼顾了计算机管理和手工管理两种方式,这是档案管理的一种创新。档案管理越来越需要创新,需要及时按照上级的一些新思想、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档案工作方面的管理规则。
四、管理体制创新
管理体制是规定各部门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管理体制创新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它对管理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实现档案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对档案管理事业蓬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变革和持续激励,并最终以制度化的方式长久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目标,定期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统一业务指导,充分发挥档案人员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五、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是档案管理的核心,也是档案工作的桥梁。受旧的工作理念的影响,很多档案工作者安于现状,观念保守,缺乏民主意识,认识不到档案信息的重要性,“重藏轻用”、“看摊守业”的心态较重,工作重心只是围绕如何保管和收藏档案资料。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部门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紧跟时展,改进工作作风,寓管理于服务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具备广博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管理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信息,提前作出有目的的选题,制成形式各样的编研文献,让利用人能够最快捷的得到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转换服务角色,完善服务方法,主动服务,及时、准确、热情、全面地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服务。
六、总结
档案对于单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单位以往的发展情况,给将来发展策略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挥档案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档案管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想要做好档案工作便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档案管理创新途径较多,包含思想意识方面的创新、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等。本文主要分析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研究了档案管理创新的手段,希望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1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本身的科学性比较强,首先,就档案工作而言,其属于专门管理业务,这种管理工作不但包含了管理现存的文件,还应该进行科学管理手段和原则的制定,对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筛选,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其次。从档案工作和其它工作关系而言,档案本身属于服务性比较强的工作,档案部门进行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档案的使用。档案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服务型,进行服务意识树立,从而给单位更好的进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最后,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也能够集中体现档案工作的政治性。在我国,档案工作的开展,能够给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这也将档案工作的政治性和机要性体现了出来。档案的机要性和档案的特点以及国家利益有着直接关系。任何档案都有保密性方面的要求,这便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进行保密观念的树立,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保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
2.1创新思想观念:
想要进行档案管理创新,首先便必须创新观念,只有观念创新,才能够给管理创新成功奠定基础。在进行档案管理创新时应该进行现代化管理意识的确定,改变以往重视收藏轻视实用的观念。而想要做到这点便必须进行下面两种意识的强化。首先,信息转化意识需要积极。档案本身便是比较庞大的信息库,里面存储着各种信息,并且这些信息也是比较零散的存储。这便要求根据需要系统规范的整理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够将档案信息的作用发挥出来,体现档案的价值。所以,应该通过加工和整理,将档案内容转变成为真正需要的信息。其次,应该提高档案使用效率意识的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真正的认识到,进行档案收集和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档案,发挥档案的作用,怎样合理有效的使用档案,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和使用的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
2.2创新管理方式:
虽然档案室中收藏的信息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使用者的要求各不相同,人们往往会感觉到档案室中的资源比较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比如档案资源量有限、管理方式的落后导致了档案利用效率较低。这便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提高档案质量、充实档案内容的情况,针对用户的需要进行档案资源的收集,并不断的优化、组织档案资源,让其更加有序和规范,从而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设备和新技术也不断的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去,这便要求必须进行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跟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声像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2.3创新服务形式:
进行档案收集的目的便是为了提供档案服务,只有服务作用的发挥才能够体现档案的价值。进行档案服务的创新,首先是创新档案服务的范围和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档案服务范围和内容都在不断的扩大,这也是档案工作创新和服务质量提高的要求,本质上是创新档案服务方式。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手段的使用,档案保管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档案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3]。
2.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负责档案管理的主体是人,想要创新档案管理便必须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首先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创新的基础便是敬业,只有档案工作者热爱自己的职业,在工作过程中才会更加愿意积极的思考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策略进行改进,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档案工作的方式。其次,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档案工作者应该全面了解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并根据步骤来进行档案管理,并且还应该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手段和思路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打破以往的管理模式,创新档案业务。最后,还应该培养管理人员的求实科学精神,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全面的了解新的形式,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进行先进成果的总结,进行档案事业规律的总结。
3结语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档案管理的手段也在不断进步,为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完善自我,引进先进的管理形式,敢于进行管理方式创新,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创新,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作者:吉志红 单位:济宁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屈希阳.浅析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10):78-79
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高校的档案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地位逐步提高,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知识经济的提出和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传统文献领域的高校档案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期档案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确立档案工作在高校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决定了服务创新的必然性
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知识的载体之一,汇集着大量的信息,且是最原始、最可靠的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重要基地、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成为高校档案部门保存的数量最大、最丰富的馆藏档案。这些档案资源只有开发利用起来,才能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档案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科学地管理档案,有的放矢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学校各类人员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然而,目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高校仍占主导地位,各高校的档案利用率仍很低,多数珍贵的档案资料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掩埋在历史的灰尘之下。高校档案的价值在于被利用,这需要通过人的劳动,通过一定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来管理、开发才能发挥出来。为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以新时期高度发展的电子科技为依托,实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从社会需要、学校需要的角度出发,以学校内外的利用者为服务对象,以库藏档案信息为服务内容,以多种服务方式为手段,为档案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
(一)模式创新。目前,高校档案馆(室)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挂靠校办或党办之下的非独立结构,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这种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面向办学的要求。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应当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档案馆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将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注重学校的未来方向,把握前瞻性的特点,在档案资源、档案人力、档案开发、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这样才能使档案机构高效、安全、到位,才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超越,呈现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
(二)思路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盲目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各自攻破,封闭自导的状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把档案管理的知识化、科技化、信息化、社会化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
2、管理内容创新。档案馆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人们至今仍然会感到馆藏资源的不足。单凭本馆馆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必须调整,充实馆藏内容,提高馆藏质量。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管理方式创新。通常档案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如单纯地看档案管理场所、设备和馆藏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主要应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人才资源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三)手段创新。长期以来,高校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传统性的倾向,其管理方式或利用手段是手工的,严重阻碍了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程度。因此,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要积极参与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做好库藏条目录入工作,实现档案条目检索自动化,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主动地把档案工作重点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教学、科研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走上主导地位,实现管理手段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和优质高校化。
(四)实践创新
1、加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内凝外联,改革创新,整体推进。要强化校内宣传,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把学校档案工作推向新层次、新台阶。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展资源整合。优化馆藏,提高档案利用率。强化信息技术利用。及时购买档案管理软件,扩大对于数字信息的发掘、整理、组织以及使用,设计一个多功能并具有吸引力的网站来指导用户直接使用各种有用的网上资源。
3、建立档案管理人才竞争机制,鼓励馆员轮岗,带动知识在馆内流动,在工作中学习、成长。对那些通过写作、出版、讲座,或以辅导方式与他人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组织文化。同时,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防止其老化或停滞不前。同时,鼓励馆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如计算机课程培训、归档文件整理、相关档案法律文件、保密知识等。
总之,档案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论;更新知识,创新管理,掌握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与时俱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主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科学化。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晴.高校档案的系统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公安装备管理;问题;创新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提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公安机关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上破解掌控动态社会难题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公安装备管理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的列装、配备、使用各种装备的各项管理活动。公安装备管理的实质是服务公安执法工作。公安装备保障是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基础和保障,也是衡量公安保障水平和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标志。笔者结合公安装备管理的现状,从怎样加强公安装备科学管理以及尽可能地发挥公安装备的整体效能出发,对公安装备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二、公安装备管理的概述
(一)公安装备管理的概念
公安装备是指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民警所配备使用设备、器材、武器和警械等装备的总称。如警察个人防护装备和器具,现场勘查车、防暴运警车等。公安装备管理是公安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的列装、配备、使用各种装备的各项管理活动。它担负着保障和服务公安中心工作的重要职责,发挥着保障、服务、聚合、激励、监督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公安装备的管理和使用在信息处理、快速反应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二)公安装备管理的意义
公安装备管理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完成各项中心工作,提升快速反应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和组织保障。
1.加强公安装备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目前,改革处于深水转型期,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较快,人流、物流、资金流流量增大,刑事犯罪高位运行、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公安机关的打管防控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公安装备建设,推进公安装备的规范化管理,是时代的要求,群众的需求。
2.加强公安装备管理是提升公安整体战斗力的需要。公安装备是构成公安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装备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安装备配备,提高装备性能,强化装备管理,这是提高公安战斗力的需要,也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的需要。
3.加强公安装备管理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公安装备管理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是公安装备管理还不够规范,科技创新水平还有待加强,公安队伍的结构有待优化。所以加强公安装备管理是公安工作创新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公安装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成因
(一)公安装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近年来,公安装备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信息化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进步仍有差距,仍不能适应当前治安防控、打击犯罪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缺乏统一认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是,就公安装备管理而言,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不足:表现在重视投入、忽视实效;重视规模、忽视规划;重视配置、忽视管理三个方面。由于这些问题存在,导致有些公安机关警务装备管理机制相对滞后。传统管理观念影响了公安装备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缺乏长期规划 。目前的装备配置有的比较陈旧和凌乱,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种类上的不完善等现象。在装备管理中,有的地方没有把握好全局并科学制定公安装备的长效机制。影响了现行法律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科技人才的开发、装备的管理水平、装备的训练使用等。
3.缺乏与时俱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警用装备管理创新性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装备的科研生产、制造与实际使用脱节比较严重,装备未能发挥最佳效能。配置和管理上未形成系列化。
4.缺乏整合平衡。长期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警用装备水平的差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少数公安机关的某些警用装备的水平,已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然而,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警用装备仍然相当落后。装备在种类配备上也不够合理,各项目投入不均衡,片面追求公安装备的高精尖。
四、加强公安装备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公安装备管理取得了较大发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安装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规律,科学实施。针对以上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建规划、建队伍、建机制;求规范、求创新、求合力,以求公安装备管理工作的持续创新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新时期的公安装备管理工作要求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转变和调整管理理念。
1.树立创新观念。挖掘发挥装备效能增长点,要从“老路子”、“土法子”等传统经验型管理和思维定势中跳出来,努力实现装备管理工作由经验型管理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转变。
2.树立全局观念。拓展装备管理和服务保障范围,做好公安装备的发展规划、选型采购、管理维护、检修验收、更新报废等工作,保障公安装备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
3.树立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法规、相关规范”的学习,做到依法用装,依法护装,推进装备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4.树立文化观念。要营造一个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文化氛围,构建文化育人场景,真正实现公安装备为公安工作服务的目标。
(二)科学规划,制度强化
由于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公安装备不同程度地存在闲置浪费、不善管理的现象。对此,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公安装备的价值最大化最优化。
1.加强完善装备管理制度,确保装备规范有序。制定科学的装备管理、使用、维护、人为损坏等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好“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失、谁负责”的责任制。
2.对公安装备要进行全系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对公安装备的发展规划、配备标准、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以及固定资产登记、转移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管、管什么”的问题,真正将公安装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职责明确、相互协调、廉洁高效的装备管理机制。在装备保障机制和服务方式上打破过去那种统包统揽的格局和模式,通过节约挖潜、科学管理、改进机制等方法和途径,整合装备资源,盘活闲置设备,最大限度挖掘装备的使用效能,提高经济效益。
(三)创新驱动,与时俱新
公安机关应当立足国际装备技术发展的前沿,密切关注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提高公安装备的各项技术指标,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增强我国公安装备科研开发与转化的创新能力。
1.装备科研工作者要尽快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与部门、院校开展合作,努力引领公安装备新方向。去年底,济南市公安局与浪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全国首个大规模正式启用的“公安云计算中心”,它以指挥、刑侦、治安、户政等各公安业务应用为重,全力打造了一个面向公安警务应用的行业云典范。
2.公安装备管理要准确把握科技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科技在打击犯罪、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综合效能,全面提升了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比如,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研发出5种智能化办证设备,为群众办理证件效率提高80%,是实现公安装备管理现代化的典范。
3.加强新装备的培训。举办新技术及应急装备使用和管理培训班,聘请业务专家对新装备的特性、维护原理及应用实战等注意事项进行诠释,以发挥新装备在实战中的实效。比如,目前很多单位建立了多类GPS系统,以促使GPS系统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今后,GPS系统在公安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和物联网系统结合实现室内和室外一体化定位。二是和视频监控结合实现全面防控系统。三是和手机平台结合实现即时调度。这些先进的技术都是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
4.建立新装备追踪评估机制。对已配备使用的装备实施追踪管理,及时反馈意见,及时检查监督,以利于装备的再创新再发展。
(四)缩小差异,整合平衡
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装备管理水平差异明显。我们应力求做到:
1.完善公安装备配备标准和武器警械等技术标准,形成完善的公安装备管理标准体系。坚持适用、质优、超前的原则,组成一个功能完好、系统完整和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确保公安装备管理各警种的均衡发展。
2.充分利用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将公安装备统一录入公安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日常装备管理、突发事件而快速调运装备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装备规范化均衡化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3.加大公安技术装备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地方科研部门和有关单位合作,采取租赁、合作、分期付款、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降低装备成本,逐步缩小中西部及偏远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
4.整合应急装备管理系统。建立警务保障和应急管理平台,实现应急装备数据运用计算机网络实时管理,增强对装备的可控性和动态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应急装备的应用能力和使用效率。比如,“7.5”事件发生当日,新疆公安厅信息通讯处的同志驾驶无限图传车在现场采集图像。公安部图像中心也第一时间把备勤等级提升到红色,这充分显现了通信应急装备的巨大优势。
通过以上措施,最终达到地区之间、警种之间、部门之间装备建设和管理的有效平衡,确保公安战线整体战斗力的提升。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装备工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法律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公安装备管理工作的任务日趋繁重,这也给公安装备管理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课题。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立足服务基层、指导基层的工作态度,才能在不断探索创新中追求装备工作的进一步提升,达到“保障有力”的工作目标。公安装备管理工作担负着保障和服务公安中心工作的重要职责,发挥着保障、服务、聚合、激励、监督的重要作用。必须按照公安部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抓好服务和保障,扎实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加油助威,增劲助力。公安装备管理应当按照“配备标准化、使用规范化、分配合理化”的要求,不断强化和创新发展,以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总之,公安装备管理是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必须加强公安装备管理建设,树立科技武装装备的警务理念,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装备信息综合研判协调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发现预警和执法战斗以及服务民生的能力,使公安装备管理真正成为警务改革的助推器、打击犯罪的重武器、社会治安的风向标和服务民生的坚强后盾!(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参考文献:
[1]余凌云.当前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2007-08
[2]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包桂兰.警务信息化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8(4)
[4]刘淑霞.构建公安民警远程教育训练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公安教育 ,2008(2)
[5]何家弘.《公安学论丛》[M]法律出版社,2006.10
[6]刘彦飞.《公安单警装备战术手册》[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2
[7]《公安装备与财务管理实用手册》.[M]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5
[8]CPS警装网公安装备信息化.2011-11-28 20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