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0:46
序论:在您撰写中学生德育原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渗透
一、潜心研究教材、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伟大结晶,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生物技术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素材。在生物规律的发现、阐述、推理及验证中,处处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火花。
1.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于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教师在教学时结合生物学科的发展史和最新成就,介绍一些科学家冲破重重困难取得瞩目成就的事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形成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材中包含着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观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依存关系;血糖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的统一性的关系。这些都是生物教师应用得较为熟悉的观点。这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非常重要。
3.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的培养
生物学科也具有自然科学本身的严谨性,推理过程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发现过程和验证过程、生长素的发现、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等内容时,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二、精心设计,使德育渗透与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生物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做好整体规划,各章节知识点要相互联系配合。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要按照学校整体计划的要求制定出本学科的德育渗透的计划,要按照章节列出细目,形成一个有计划、按步骤,有的放矢的进行德育教育的体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动脑筋,精心设计,寻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把德育渗透到全部的教学中。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要坚持好“渗透”的原则,使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进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离开知识的传授单独进行思想教育,也不能只传授知识不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前者把知识传授课变成了政治思想教育课,后者没有完成教育渗透的任务,二者都是不可取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突出一个“寓”字,使德育内容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也是不容忽视的。“身教重于言教”,课堂上,教师在每个概念、定理的阐述、讲解、论证中,每个演示实验都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去做,都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弄虚作假。如,生活中倡导绿色生活,不穿皮草、不吃野生动物、节约粮食。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就会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总之,生物学科的德育渗透原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掘这些素材并结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才能做到寓德育于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存梅.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教育初探.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1).
[2]刘志锋.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外阅读:中下,2012(16).
[3]曾迎春.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生物学教学中.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6).
[4]李勇军.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神州,2012(21).
[5]杨佩珺.生物知识在德育中的渗透.课外阅读:中下,2012(13).
[6]杨柳.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科学教育,2012(04).
[7]张娜娜.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信息教研周刊,2012(12).
1、要针对学生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德育目标没有实现,反而还可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比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区别进行。例:高中《生物》中在讲述植物的向光性原理时,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向光性是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学生了解了这一原理后,可以进行这样一个小结: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其内因是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外因是单侧光的照射,只有这两个因素同时起作用,植物才能表现出向光性,这体现了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由于高中学生已在思想政治课中学习过有关内容,所以这样一个简单的小结从生物学的角度印证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而同样的这种观点,如果针对初中学生,就要用更具体、更直接的实例和语言进行灌输,以适合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例:初中《生物》讲述光合作用时,在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关内容之后,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不能呢?学生会回答是因为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接着教师再问:植物细胞有了叶绿体是不是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呢?初中生可能要经过讨论才会答出还必须要有光照。然后教师再以这个例子教育学生:植物细胞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一是因为有叶绿体,二是要有光照,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就好比同学们在学校学习,要学好知识,首先要自己努力,其次还要靠教师的教导,这两个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对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灌输不仅能使他们懂得搞好学习的基本要素,还能够使他们建立内因外因关系的初步概念,为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此外,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高中学生可结合教材内容多介绍一些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而对初中学生则可以多介绍一些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类等等。还如进行环境教育,对高中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所学的各科知识,自己设计一些环保设施;对初中学生则可以清环保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的讲座;对城市学生,可以带他们参观一些工厂的污水净化设施;而对农村学生,则可以给他们多讲一些生态农业方面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去实践。
2、要结合国情国策
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认识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策。作为生物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在高中《生物》遗传学内容的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题目:“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有一次,笔者在念题之后,让学生在题目中加两个字,变成:“一对德国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学生愕然,不知所以。笔者告诉他们,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而资源有限,所以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而德国的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所以鼓励生育。学生哗然,笑声中,他们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如在进行遗传系谱图的有关教学时,笔者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有意识地设计一个包含有近亲结婚的遗传系谱图。在解答了有关的问题后,又问学生:图中的×号和×号生出患病孩子的机率达25%,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他们都带有致病基因。笔者再问:他们为什么会带有相同的致病基因呢?他们的致病基因是不是都来自同一个祖先?学生在观察后会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问:×号和×号是什么关系?学生答:表兄妹关系,是近亲结婚。这时笔者再作一个小结:由于在近亲结婚情况下,夫妻双方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随机婚配,故生出患病孩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从而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我国《婚姻法》的有关内容,而且还使他们从理论上弄清了近亲结婚的严重危害。再如,在进行生态系统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也会经常碰到有类似“大量捕蛇”、“捕杀猫头鹰”等内容的习题,这时,教师应结合题意向学生说明这样做的后果,如捕蛇和猫头鹰会导致田鼠数量大增,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并且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规,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有关法制教育。此外,还在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介绍在我国保护森林和草原的必要性、结合北方的沙尘暴天气谈在我国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紧迫性等等。从而将德育教育与我国的国情、国策紧密结合。
3、要适时、自然,不能盲目、牵强
德育教育虽然是中学生物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它的具体落实应该有一定的技巧,要把握适当的时机,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结合生物进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教师就不应停留在仅仅说“这是唯心主义”、“这是唯物主义”的生搬硬套之中,而应该把握甚至诱导适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如在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以及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话是: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从而出现了某种性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说明这种说法欠妥当,因为生物适应性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特定的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并告诉学生前一种说法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目的论的错误,然后再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自已思考、相互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自然科学中的具体体现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l.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的原则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要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一般基础知识,懂得生命生存发展的一般原理、原则、规律。因此必需贯彻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的原则,或者称为渗透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各点:
(1)首先要追求科学性,有了科学性,才能有思想性。什么是科学性?按生命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来介绍生命自然界,就是科学性。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性强,思想性就在其中。
(2)要点拨,要自然地升华。思想教育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单有科学事实,不一定能形成某种正确的观点。物理学家牛顿,无疑掌握了许多力学的基本事实,概括了许多正确的原理,但却到上帝那儿求助于第一推动力。生物家达尔文,无疑掌握了许多生物变异的事实,生物进化的证据,但在形成其进化理论时,曾经求助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我们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形成某种观点时,需要教师的点拨,才能引发思维的火花,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升华为某些观点。
(3)力戒标语、口号式。在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突出政治”、“穿靴戴帽”、不恰当地把政治口号,术语贴到教学内容上的可悲做法。这个教训要吸取。生物课不可变成政治课或政治报告。思想教育的内容要结合具体的生物科学知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就是有的放矢。思想教育要有效益,不能不看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状况,不能不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以确定突出些什么,侧重点在哪里,何种方式方法为好。一般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不同的年龄区段有不同的认识特点和要求。中学生物课程开设在七、八、九年级到高中,这是一个生理、心理都迅速变迁的年龄。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七、八年级要求直觉、形象、生动的事例和语言,而九年级到高中,则要求深刻,简明和富有哲理性。
(2)不同时期的青少年有不同的侧重点。众所周知,当代青少年在认识特点和心态上和八、九十年代有着显著的不同,除了营养条件的普遍改善,体质发育的提前趋向,对心理产生的影响外,主要是信息时代来临,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强烈的影响。现代青少年富于朝气,积极进取,较少框框,勇于独立思考,富于求实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反映,非常可贵。但是,如同任何事物都是发展不平衡的一样,现代青少年思想教育中需要加以引导的方面,也颇为突出。例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实事求是地和别的国家、别的民族多作比较,因为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开放社会。又例如,进行生态、资源等问题的讲授就要力戒片面性,绝不可以只讲那些好的方面,不讲那些不好的方面,要如实道来,揭示危机的存在,加强责任感。再例如,鼓励学生向著名的科学家学习,就不能仅强调他们个人的艰辛奋斗或才智过人,而应特别注意他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他们如何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如何认真学习,汲取了前人的经验。以防止夸大个人的作用,鼓吹或迎合了脱离社会实践的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的时髦口号。此外,如培植良好的学风,要突出勤奋好学、重视实践、严谨治学的教育,以克服确实存在的志大才疏、贪图轻松安逸等毛病。
(3)民族主义教育。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相对先进的东西陆续进入我国,一些青年人别是学生产生了“崇洋心理”。对此,我在讲课过程中,对学生加强了民族主义的教育。例如:根据教材,给学生介绍了我国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及医学、医术、医药方面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国是研究、利用、驯化动物最早的国家之一,稽含的《南方草木状》记载了广东种柑人利用蚂蚁扑灭柑橘害虫的范例,它比美国人从澳洲引进瓢虫防治柑桔介壳虫早1000多年。医药方面,1000多年前的名医华佗已经用“麻沸散”为病人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术等。通过这些资料,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3.实践性原则
如果说要靠灌输,是针对的基本立场、观点不能自发地形成而言是正确的话,那么任意推广就不正确,甚至是有害的了。因为它直接违反了实践是认识的第一源泉的认识论。生物学科中的思想教育,也要重视实践性原则的贯彻。例如,不进行乡土资源的调查、生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从而对乡土没有直接的感性认识,热爱乡土,从而热爱祖国的教育就会逊色。又例如,不进行对自己居住、生活的地区的生态学调查,形成生态学观点就缺乏深厚的基础。再例如,学生没有必要的实验动手的机会,辩证地看待生命活动,就有许多困难。此外,如正确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的形成,一定不是靠老师的空洞的说教养成的,而是在老师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生物学科中的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实验实习、参观等等,不仅在知识教育上是必需的,而且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应该适当增加实践的环节。
4.情感小原则
思想教育的坚定性,深刻性和感化性,都和思想教育进行中情感的诱发,创造适当的情景有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情感性原则的贯彻,似应注意以下各点:
(1)要使学生感动,教师要首先感动。例如爱国主义的内容、对科学巨人的崇敬、对破坏了生态现实的痛惜,对改善了生态环境的喜悦等等,讲述时应是富于情感的。
一、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而言,其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和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教师要善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指导他们逐步学会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正统一的。通过生物课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明确四组辩正关系:一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辩正统一。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同样也面临着威胁。通过这些内同的具体介绍,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科学态度是“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做出正确反应的倾向”。科学态度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和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态度的培养应贯穿于科学研究过程的每一环节及每一教育活动之中。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物科学发现史一共有四处,它们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还有很多关于生物实验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二、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德育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生物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所以首先必须具备一颗水晶般玲珑剔透的心,对学生怀有深沉久远、博大无私的爱,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学生。教师的威望愈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有的学生对说理产生反感,便需从关怀入手,致力于感化,则水滴石穿,最终导致其思想的转变。
德育渗透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饱满的热情,流畅的语言,规范的书写,清晰的条理,典型的训练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全体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杰出的创新思维,高超的教学本领,学生才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他们给学生带来的无形影响便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自我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随着学生年龄和才智的不断增长,他们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及其在德育上的主要体现----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教师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的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的更顺利,更有效。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渐渗透的原则,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智育、德育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新编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化学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3]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 化学(第一至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关键词】初中生;自主学习语文;方法生成;原则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经过几代人的总结、提高,已日臻完善化、系统化。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确有简捷、快速的优势,但它的明显缺陷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减少,逐渐产生了依赖教师的习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低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区别。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然而,“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被动地听课,会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不愿主动地学习,教学质量就不会提高。其实,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就能够解决,教师讲反而耽误时间。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就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模式
(一)明确目标
在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出与学生的实际要求和谐一致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具体明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二)自学讨论
出示教学目标后,要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自学思考题,创设出自学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自学。学生通过自学,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个人所得。自学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启发诱导
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艺术启发和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四)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1.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
当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不应该仅仅单纯地学习这一知识点,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2.通过有效的预习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教师要在预习题上下功夫,预习题可以搞得多一些,但题目不要大,并且不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所提问题是学生能够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五)转变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且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2.教师也要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六)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利用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名人故事、成语、俗语、古典诗词等诸多形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需要摒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题海战术、一味灌输等教学方式,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反而禁锢了语文学科本身的趣味性、生动性,使它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关怀遭到了破坏。
(七)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可以创办文学社和文学期刊杂志,让学生宣传、组稿、排版……而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进行课前演讲、朗诵、讲故事等,在准备的过程中就无形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在表演的过程中就无形地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勇气。
(八)开拓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语文自主学习的培养需要教师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要重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勤于探索与研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留出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九)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自学方法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喜欢在教材中查找信息;有的学生能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更愿意通过上机进行尝试性的操作后,自己归纳总结新的知识……学生们由最初的听老师或同学讲解后只会直接照着做,变为听他人的讲解后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个人的一些观点。
总之,语文自主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与方法,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悟,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自我教育、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向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性;趣味性;开放性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然而,我国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背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初中英语教学,受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在课堂上,如果由教师一人表演,学生只是一味地看、听,他们很快会变得无精打采、兴味索然。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努力扮好“导演”角色,以现学知识为导线,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给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知识的快乐,从而有一种成就感。以快乐为知识的源泉,以成就为学习的动力,会让学生慢慢走上主动参与学习、大胆开口说英语,积极动手动脑的良性英语学习途径。总之,要使学生明确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开放、发达的未来社会,他们必须用未来的人材标准指导自己的学习。最后,要让学生意识到改变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应该让学生明白,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道理。于是,为初中英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提升,就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原则
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语言课程,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是帮助他们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的主要途径是练,学外语的过程也就是一种练功夫的过程。英语语言知识是必须要学的,只有通过足够的练习,才能对所学的知识.逐渐达到纯熟运用的地步,学英语要求达到听、说、读、写四会,非勤学苦练不可,要指导学生大胆地说。不少学生,开始学得不错,渐渐地就跟不上了,原因很多。怕困难,不能坚持往往是原因之一,所以,在指导学生勤学苦练,大胆实践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过程中去。通过角色表演、背诵、游戏、自由对话、锁链练习等不同的花样来变换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水平开展各类活动。在组织学校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同学生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Englishcorner。并通过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制作英语报纸和贺卡,设计英语个人主业,欣赏经典影视开展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原则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然而我们很多教师习惯于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中规划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学生对英语课缺乏兴趣,甚至厌倦,这就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孤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协的教学氛围,更要挖掘生活资源,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从而使英语变得更加“有效”和“真实”。加之,主体的实践性活动、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它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不断地运用和刺激,才能被人的大脑所吸收。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实用性,那么当他达到大脑这一中心加工器时,便产生兴奋的情感,输出活跃的思想与行为,而真实的活动意味着将理论知识还原成实践。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语言情景,那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语言也只有在实景语言中产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或设置的情景或贴近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愿意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所以英语课堂不能只在狭小的教室中进行,我们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我们的英语课充满活力。
四、课堂教学的合作性原则
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进行的一种同伴间交往互助,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合作应包括师生共同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关爱每个学生,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情促知。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与学生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成绩给与积极地评价,尽量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对学习的热爱。教师亲切的话语及与学生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论文摘要: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只有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正确实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性包含了选题的主体性、研究过程的主体性和评价的主体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传统的以传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所无法完成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适应这一形势而产生,并在全国迅速推广的。在实践中,关于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应遵循哪些原则等问题正被热烈地讨论着。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由传统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求者。更重要的是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和主体性的人格培养。换言之,研究性学习是主体性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一、课题选择和组织的主体性
确立课题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确立课题是研究性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一般说来,事物的论证过程有三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单单把目光投向后两个方面,因为他们认为分析能力和解决手段是表征能力的最佳方面。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这三个论证过程有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没有“发现”哪来的“分析”,又哪里来的“解决”?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发现问题”这一重要环节,因而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研究性学习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但在目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不少学校往往采取教师提出课题,由学生选择的办法,这在研究性学习剐剐开始启动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此.还应该允许学生从自身出发提出课题。因为在教师提供的有限课题中进行选择,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范围,学生的自主性并不能充分发挥。没有了自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凸显,兴趣也就大打折扣。缺少了兴趣,学生追求的也只能是为完成任务的结果了,这样势必背离研究性学习的主旨。
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选题的充分的自由。学生既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中自行确定课题。作为教育者特别应该鼓励后者。
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呢?
1.创设问题情景,形成学生发现问题的沃土
首先,开设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开设科普讲座,引导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科学原理;介绍学校周围或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探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其次,注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惟书、不惟上,客观介绍本学科的学术进展,敢于怀疑教材上现成的结论和权威的观点。教师要允许学生怀疑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不搞一言堂。再次,经常组织讨论、辩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形成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推动学生找到有价值的、有可行性的课题。
在指导学生选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的是问题情景而不是课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才是成功的指导。
2.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
问题情景的创设,仅仅为学生产生问题提供了条件,学生能否产生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只有给学生充分的酝酿时间才能产生和发现问题。在这个时间内,学生需要相互交流,查阅文献资料,形成一定的研究假设,考虑研究所需的主、客观条件。但是目前有相当多的学校,为了迅速地显示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急功近利,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期内完成课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完全自主地确定课题,只有选择教师提供的课题。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从一开始就背离了其初衷,背离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3.实行动态管理,允许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改变课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现了与原课题相关的另一问题,他们要放弃原来的课题,来研究他们发现的新问题。这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受到鼓励的。因为,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而且可以促进课题的升华,使研究课题更有价值,更符合实际。不过也要教育学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课题的变更,防止心猿意马“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不良倾向。
二、研究过程的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突出“研究”二字,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在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中,学生的主体性是很难充分发挥的,因为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教学目标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不能选择学习内容,也无法选择学习的深度,更无法决定学习的时间。而研究性学习则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甚至只是合作者,在这里,学习什么,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由谁来指导,都可以让学生选择。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体。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如何才能保证主体性原则的贯彻呢?
1.了解学生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所积累的知识为基础的。只有从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是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逻辑起点。有了这些就可以进一步判断学生容易做到什么,不容易做到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具体的、有效的指导策略和计划。否则,这些都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受到限制。
2.耐心等待
在学生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过多干涉甚至包办来代替,而要善于“等待”。“等待”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与学生共同活动,不断地、深入地观察学生,搜集学生有关的问题和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出现的问题,只有在学生提出指导的要求时才进行指导。教师通过等待观察,可以使学生增加理解的机会,把握理解的具体线索和方法。
3.鼓励学生
在研究性学生中,教师的鼓励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不论是在学生成功时或失败时,不论是在顺利时还是困难时,都要采取鼓励的态度,因为鼓励可以给学生增加精神动力。在指导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学生探索新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对于新的问题,即使最终并没有研究出什么结果,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学生从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是以前任何教学活动中所无法获得的。
三、评价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