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07-30 10:10:39

序论:在您撰写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1篇

(1)深入社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达到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增加感情的目的,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保证计划及措施正确有效、快速的落实。(2)运用护理程序找出个人、家庭、及社区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针对问题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处方,并印刷成册,为下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3)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配合我们深入社区家庭,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提供固定的宣传教育园地,为创建健康教育宣传栏作好准备。(4)与辖区内的学校、厂矿、社会团体(如助老联合会、老年大学)取得联系,配合我们开展专题健康教育讲座。

2健康教育内容

2.1社区层面的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并符合社区的特点,它是老人、儿童、妇女及康复期患者的聚集地,因此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适合这些人二。健康教育的内容广,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饮食、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针对目前中国的健康状况,疾病谱的特征与有关国家政策,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传染病、职业病及慢性病的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日常生活中易出现的意外事故防治,自我保健、食品与营养卫生、环境与健康、生殖卫生与计划生育等。

2.2家庭健康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社区服务的重要场所和对象,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家庭健康教育的开展。主要内容有:疾病的防护知识、用药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锻炼保健知识、计划生育知识、突发事件的处理常识、康复技能等。

2.3患者的教育主要在社区门诊及家庭访视中进行。教育的内容为:疾病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存在的护理问题、应采取措施、避免诱发因素及增加家属健康知识的教育。

3健康教育的实施

3.1健康教育处方的实施根据每个家庭的人员结构、年龄层次、所患疾病及存在问题的不同,我们选择预先印制的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他们,并逐条进行讲解和指导,以保证其正确实施。

3.2健康教育园地的利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园地的作用,进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并对家庭生活中易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溺水、电击、煤气中毒、烫伤、噎食等的急救方法给予详细讲述。对教育园地内的内容每季度更换一次,对重要常见的健康知识采取反复循环宣传,加深居民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3专题健康讲座的举行社区居民应根据其需求(如反应多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突然发生的问题)、根据发病的季节、根据突发流行疾病及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进行专场讲座,每季度为老年大学的学员举办专题健康讲座,每个学期为辖区内的学校举行一场儿童期及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根据厂矿的工作特点及工作环境进行职业性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讲座。

3.4建立健康教育咨询室设有咨询电话、电视机、影碟机、各种健康教育杂志等,安排有专职的工作人员随时接待个体和群体健康咨询工作。播放健康知识片观看,以便更形象、更生动地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传授。

(1)领导的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国家政策和社区各部门的重视、各单位的支持、协调与配合是顺利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获得成败的关键。社区健康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单靠社区工作人员是不行的,应依靠社会的力量,共同合作,人人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准备工作和社区服务人员熟练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全面的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是搞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3)密切了工作人员与社区、群体、家庭及个体的关系,从而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改变他们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不良的行为方式,也使我院的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迈进。

(4)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川。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千预,帮助他们掌握了医疗保健知识,树立了健康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社区内的发病率、残障率和死亡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群体健康水平,减轻个体、家庭和社会负担。

第2篇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重要内容,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依赖性不断增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如何开展和搞好社区健康教育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健康教育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任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1 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什么是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1.2 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和干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社区居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强大支持;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卫生服务形象。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

2.1 社区组织与动员 社区健康教育决策机构应由社区政府承担,这是社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健康教育的社区组织与动员工作中首先要开发领导,实现行政干预;其次要注意动员社会力量,联合社区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统筹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发挥家庭作用,广泛动员群众,促使人人参与,实施健康教育。

2.2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规划 是科学管理、规划是行动指南、规划是行动纲领、规划是评价尺度。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明确目标,合理科学的安排工作程序,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既要讲究科学,又要结合实际。应根据当地的健康影响因素、需求、资源、卫生服务的利用、社区力量、群众参与的可能性等来分析考虑。

2.3 采取干预措施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过程,达到改善、维护、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状况和文明建设。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中,要特别树立多部门协作的大卫生观,采取多层次干预和多种干预方法选择并用的综合策略和方法。要尽可能多的部门和单位参与;要根据目标人群、工作内容等特点,综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干预方法,从而最有效的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2.4 监测与评价 为保证社区健康教育规划的实施和落实,评价规划的目标是否达到,建立经常性的监测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监测评价工作有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借以改进当前规划的不足之处,并可成为今后决策的依据。因此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行政部门都应十分重视监测评价工作,把评价结果与制定政策结合起来。

3 健康教育机构的工作任务

第3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幼儿教育;渗透;路径

在幼儿教育中,健康教育不仅是重要的常识教育,这也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规律的重要向导。幼儿园时期日常教育工作的展开中,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非常重要,这会让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而这些好习惯则能够让幼儿长久受益。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在实践时展开方式和引导模式非常重要,合适的渗透路径会让教育的内容更充分地被幼儿接受,并且可以有效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让幼儿在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的同时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将健康教育渗透到一日常规活动中

以卫生教育为例,在一日生活常规中,从起床的洗漱、三餐卫生、用眼卫生、衣服卫生等都需渗透到一日生活常规中。如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唱“洗手歌”,让幼儿懂得活动后要及时洗手,从而避免细菌感染。生活中的这些细节是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以及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极为有力的教育素材,幼师不仅要善于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也要善于处理幼儿发生的各类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健康习惯不好,洗手不认真或者根本不愿意洗手,针对这种情况幼师可以采取和幼儿单独沟通的方式,也可以将这个问题在班级提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结合生活中的这些常规活动展开健康教育,不仅有着很好的实践基础,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起点。

二、专门健康教育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专门教育是指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各类健康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形成系统的健康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以身体保健教育为例,教学中教师可情景表演、采取动作与行为练习法、讲解演示等方法进行专题教育。如在“用手卫生”的专题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形象的动画片来引导幼儿观察,然后以示范法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做,最后以“我能行”为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洗手活动中以歌曲激发幼儿兴趣,并以“比一比谁的小手洗得最白”为激励,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洗手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针对性强,教学效用明显,能够让幼儿对于相应的健康知识有更为充分的领会。

三、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机融合

可以将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灵活地和其他领域的教育实现有机结合,让彼此充分发挥相辅相成的效果。健康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广,仅仅是专题教育无法覆盖所有的内容,单一的教育引导方式也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如果能够将健康教育和各个学科实现有机融合,比如,和语言教育、音乐教学、科学教育、美术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等进行灵活的结合,这会覆盖更广泛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上也会更灵活。比如,在将语言教育和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语言为指令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游戏,让大家在游戏中来学习相关的健康知识。这种跨领域的结合不仅让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更强,能够收获的教学效果也更加理想。

四、幼儿园和家庭在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同样重要

很多幼儿家长将所有的对于幼儿的教育工作都交给了幼儿园,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学到这些知识、常识和生活习惯后这些内容就会一直跟随。这是一种极为简单与片面的认识方式。某种程度上,幼儿的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于他们的影响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养成的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同样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构成。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应当在教育思想理念上达成共识,并且积极展开家园共育活动。幼儿在幼儿园中学到的内容要让他们回到家后也积极展开实践,并且家长要给予监督,需要的时候还应当积极给教师反馈。只有两个方面形成一股合力,透过紧密的家园合作与家园共育,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才会更强。

五、幼儿健康教育展开中需注意的问题

第4篇

【摘 要】 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的展开方式和引导模式非常重要,合适的渗透路径会让教育的内容更充分地被幼儿接受,并且可以有效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让幼儿在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的同时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幼儿教育;渗透;路径

在幼儿教育中,健康教育不仅是重要的常识教育,这也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规律的重要向导。幼儿园时期日常教育工作的展开中,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非常重要,这会让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而这些好习惯则能够让幼儿长久受益。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在实践时展开方式和引导模式非常重要,合适的渗透路径会让教育的内容更充分地被幼儿接受,并且可以有效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让幼儿在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的同时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将健康教育渗透到一日常规活动中

以卫生教育为例,在一日生活常规中,从起床的洗漱、三餐卫生、用眼卫生、衣服卫生等都需渗透到一日生活常规中。如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唱“洗手歌”,让幼儿懂得活动后要及时洗手,从而避免细菌感染。生活中的这些细节是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以及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极为有力的教育素材,幼师不仅要善于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也要善于处理幼儿发生的各类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健康习惯不好,洗手不认真或者根本不愿意洗手,针对这种情况幼师可以采取和幼儿单独沟通的方式,也可以将这个问题在班级提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结合生活中的这些常规活动展开健康教育,不仅有着很好的实践基础,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起点。

二、专门健康教育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专门教育是指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各类健康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形成系统的健康知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以身体保健教育为例,教学中教师可情景表演、采取动作与行为练习法、讲解演示等方法进行专题教育。如在“用手卫生”的专题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形象的动画片来引导幼儿观察,然后以示范法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做,最后以“我能行”为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洗手活动中以歌曲激发幼儿兴趣,并以“比一比谁的小手洗得最白”为激励,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洗手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针对性强,教学效用明显,能够让幼儿对于相应的健康知识有更为充分的领会。

三、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机融合

可以将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灵活地和其他领域的教育实现有机结合,让彼此充分发挥相辅相成的效果。健康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广,仅仅是专题教育无法覆盖所有的内容,单一的教育引导方式也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如果能够将健康教育和各个学科实现有机融合,比如,和语言教育、音乐教学、科学教育、美术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等进行灵活的结合,这会覆盖更广泛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上也会更灵活。比如,在将语言教育和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语言为指令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游戏,让大家在游戏中来学习相关的健康知识。这种跨领域的结合不仅让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更强,能够收获的教学效果也更加理想。

四、幼儿园和家庭在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同样重要

很多幼儿家长将所有的对于幼儿的教育工作都交给了幼儿园,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学到这些知识、常识和生活习惯后这些内容就会一直跟随。这是一种极为简单与片面的认识方式。某种程度上,幼儿的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于他们的影响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养成的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同样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构成。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应当在教育思想理念上达成共识,并且积极展开家园共育活动。幼儿在幼儿园中学到的内容要让他们回到家后也积极展开实践,并且家长要给予监督,需要的时候还应当积极给教师反馈。只有两个方面形成一股合力,透过紧密的家园合作与家园共育,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才会更强。

五、幼儿健康教育展开中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让幼儿在实践中习得更全面的健康知识。不少幼师对于幼儿的健康教育还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会在言语上对于幼儿展开要求,但是并没有深入监督幼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效落实了这些具体要求。在展开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时,幼师要积极转变观念,要能够充分意识到实践对于幼儿习得这些健康知识,并且把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只有不断将语言上的教育内容转换为对于幼儿生活实践的监督,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学到这些知识与常识。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同样重要。一提到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大部分人的观念中首先想到的是各种生活中的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确实是针对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构成元素,但这肯定不是全部。幼儿时期的孩子心智在快速发展中,他们对于各种人、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也在慢慢发生转变。这个时期的幼儿如果能够对于身边的人和事形成正确认识,并且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性格,这会给幼儿今后的成长过程奠定好的基础。而这些往往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幼师在实践健康教育时同样应当关注到幼儿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在生活遭遇的一些小困境或者小摩擦,以及随之产生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并且及时给予疏导。只有从心理和生理层面都给与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实现健康教育的体系化,这也是推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的一股力量。

第5篇

【关键词】糖尿病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更多的患者缺乏足够的健康教育知识,只单纯依赖药物治疗,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代护理特别强调维持健康,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理念,这就要求护士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与糖尿病有关的各种知识和具体措施,从而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急救能力等等,因此,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势必成为糖尿病护理的发展趋势。这一理念特别强调家庭的和谐与健康,在糖尿病的康复过程中家庭成员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参与者。我院对32例入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护理,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62例,年龄45-78岁,文化程度不等,将病区分为东西两组,东组32例作为实验组,西组30例作为对照组,他们在年龄,文化程度上相差无几。

1.2方法:实验组按照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给糖尿病患者及家庭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入院后正确评估患者及家庭的健康教育需求,确定健康教育目标,与此同时把教育目标,具体内容详细反复告知患者及家庭,共同参与选择教育方式,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期间由主管床位的责任护士协同进行教育计划。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相互介绍经验,技能演示等让实验组患者、家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同时对他们掌握的教育内容予以全面评价,对还未掌握的内容进行再教育,直至掌握。对照组则按常规进行灌输式健康教育指导。

2健康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涉及饮食、运动、皮肤、技能操作等等,让患者明白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在治疗时间上要求长期而连续;在地点上要求家庭的全面支持;在内容上,护理、教育、咨询重于医疗;在方式上,要求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特别强调病人主动和自觉控制,而不仅是机械地遵循医嘱服用某些药物[1]。

2.1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之一,合理调配饮食可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要严格定时、定量进食,以粗粮为主,细粮搭配,要适当限制水果,控制总热量,多食用精旦白,如瘦肉、蛋、奶、鱼类,选用植物油,少进动物内脏类食物等,必要时加餐,可增加蔬菜及豆制品等副食,病情变化时要随时改变膳食。

2.2运动疗法:据相关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持续有效的运动疗法,能使病情更稳定,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2]根据病情和自身爱好选择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方式,如散步、做操、打拳、跳舞、打球、跑步等,注意不宜空腹过多运动,外出运动应随身带加餐食物,以防低血糖反应。

2.3皮肤保健:要注意个人卫生,病情允许下要勤洗澡,勤换衣裤,尤其要保持外清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特别要加强足部保健,措施如下:①每日检查足部皮肤色泽、温度是否正常、有无水泡、破溃、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②用温水洗脚,切忌过热,尽量不要泡脚,注意不要擦破趾缝间皮肤;③正确修剪指(趾)甲,边缘要光滑,以免划破皮肤造成感染,视力障碍着请家人帮助修剪;④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穿紧袜子和硬底鞋。

2.4低血糖的识别及处理:低血糖反应表现:肾上腺素样作用、出汗、心慌,手颤、饥饿感、烦躁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头疼、视物模糊、神经病样发作、痴呆、昏迷等。要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低血糖症状的认识,遵医嘱服药,按时进餐及适时进餐,规律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及糖尿病急救卡,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药物用量,早发现早治疗,以增加获得自救的机会。

2.5操作技能指导:正确测试血糖和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监测血糖一般选用便携式快速血糖监测仪,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血糖仪,注意消毒方法、采血量等以保证测试结果正确。血糖检测时间通常包括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等,当测试结果与病情、症状不相符时,应与医务人员联系,以确定监测方法是否有误、仪器是否有偏差,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3]。教会病人正确抽吸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组织硬化、脂肪萎缩,注射时间应在餐前半小时,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3结果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见下表

4讨论

4.1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开展健康教育能促进护患关系。从健康教育开始到患者接受教育,其中有一个过程,护士通过反复教育、演示,使患者、家庭既增强了感性认识,又提高了操作技能,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由表中可知这种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

4.2正确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家属掌握技能操作。通过对实验组病人、家属有目标地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并让他们共同参与学习、模仿操作、及时评价,对未掌握内容进行再教育、再评价直至完全掌握。表中可知,正确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掌握操作技能。

4.3家庭的支持可促进糖尿病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家庭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可使健康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尤其是年老体弱、记忆力差、已有慢性并发症的病人、家庭的支持显得更为重要,家庭成员恰当的提醒、监督、适时的帮助等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使各项治疗措施保证到位[4]。

参考文献

1蔺惠芳.糖尿病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200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2黄秀葡,周爱民.有效运动干预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估[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295-296

3刘建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4(3):70-71

第6篇

【关键词】 全科医生;健康教育;社区

顾名思义,全科医生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进行内、外、妇、儿等科的医疗服务,并且也能进行有关的预防保健服务,包括社区健康教育。与专科医生相比,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将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社区、深入人群与家庭,尤其是病人家庭。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常见病防治以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为社区、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进行防病与治病的健康教育。

1 社区健康教育内容

1.1 社区层面的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适应社区的特点,无论在农村社区还是在城市社区,老人、儿童与妇女占的比例都很大。因此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适合这些人。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广,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饮食、生活习惯与个人行为等。但对于不同的对象要有内容针对性,使社会与人群产生预防疾病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和责任感。

针对目前中国的健康状况、疾病谱特征与有关国家政策,我国社区层面的群体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传染病、地方病与慢性病防治、老年人自我保健、食品与营养卫生、生活习惯与个人行为、环境与健康、生殖卫生与计划生育等。社区层面的健康教育由政府部门和防保人员为主体,全科医生与临床医生协助参与进行。

1.2 家庭健康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单元。全科医生即家庭医生正是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卫生服务的,故更注重家庭健康教育的开展。

1.2.1计划生育教育,要从新婚夫妇做起,把优生优育优教工作要连续做下去。

1.2.2帮助家庭成员树立自我保健意识,预防慢性病,学会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与技能。

1.2.3普及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吸烟、不随地吐痰、防止病从口入,搞好家庭与社区环境卫生。

1.2.4家庭安全教育。注意防止食物中毒,安全合理用药,防止烫伤,安全用电,防止儿童与老年人在居室中跌伤、碰伤等。

1.2.5普及家庭急救常识。学会如何进行院前抢救并安全及时转送病人。

1.3病人教育:主要在门诊及家庭访视中进行。由于全科医生主要提供个体化的保健服务,所以病人 (广义的)教育是其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1.3.1沟通医患关系,教育病人如实介绍病情并及时就医。

1.3.2解释病情,告之疾病防治注意事项。

1.3.3合理用药与遵医行为教育。

1.3.4矫正疾病行为,教育病人对已患疾病不要漠然待之,也不要小病大治,过分利用卫生服务。

1.3.5生活方式与行为指导。

1.3.6心理支持。

1.3.7病人家属教育。

1.3.8就医指导。

2 社区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式方法

健康教育的宣传形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如广播、闭路电视),板报专栏,印刷材料,社区与家庭或个人访问、座谈等。使用怎样的方式要根据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而定。其原则是注重效果而不是注重形式。

公众舆论与大众媒介对于改变环境污染,加强安全用水与粪便管理可能效果明显。卫生人员要从自我做起,各方面树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社区健康教育方式。

社区教育应针对当地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相关行为做到有的放矢,应分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病人三个不同的目标人群灵活展开。具体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与宣教内容要依据社区流行病学、行为学与教育学诊断结果进行安排。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有:

2.1病人随诊教育,为个体教育,贯穿于日常各项卫生服务之中,是非常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所做工作要记录在病历中。

2.2专题健康教育,如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办班进行四病防治教育等,适用于人群宣教。

2.3咨询服务活动,虽是被动形式,但为当地居民不可缺少的服务。诊所内不但有门诊咨询服务,还应设立电话咨询服务。要重视健康处方的开发使用。街头卫生宣传与咨询活动也是受居民欢迎的,应继续认真组织。

2.4自我教育组织。由慢性病人,如糖尿病病人组成小组开展活动,交流治病体会,互相支持,也是进行宣教的基本组织之一。

2.5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环节,从小抓起,事半功倍。

2.6家长学校、社区大学、健康教育学校,是社区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组织,开展系统教育要形成健康教育计划与大纲。

2.7相关职业人员培训。健康宣教人员、幼教人员、餐饮业人员、教师等与居民健康关系密切的行业工作人员应首先得到健康教育培训。

第7篇

精神科家属陪护病房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人性化、家庭化的宽松环境,同时陪护家属也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中来。因此,健康教育在精神科家属陪护病房的整体护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科学地应对患者与陪护家属这个双重群体,使其达到最佳效果。我院于1988年和2004年先后成立了两个家属陪护科室,建立了一套健康教育的实施模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精神科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 是采取相对化的健康教育方式[2]。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是(1)阶段性不明确,病人住院时间不确定,时间长的病人健康教育容易被忽视;(2)针对性不强,护士健康教育随意性大,内容不够系统;(3)对于部分自知力不全的病人,健康教育容易流于形式;(4)家属健康教育时间过短甚至缺失。

1.2 健康教育模式发展 1988年我院组建半开放、半封闭式精神科家属陪护病房,健康教育模式实施至今,取得了良好效果。2004年开始,我院增设全开放式家属陪护心理病房,健康教育实施质量满意度由92.5%提高至96.8%。

2 实施方法

2.1 健康教育内容制定 有针对性地将患者与陪护家属的教育内容分开并制订成册,方便责任护士使用。家属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科室制度介绍;(2)安全护理指导;(3)精神病症状知识;(4)用药指导;(5)疾病预防及康复知识。病人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精神病知识教育;(2)自知力教育;(3)药物和电休克治疗教育;(4)康复治疗教育;(5)出院后家庭、社会问题指导。

2.2 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在相应时段同时对陪护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培训与辅导,具体过程如下:

2.2.1 入院初期 入院初患者精神症状多较丰富,自知力缺乏且认知功能受损,陪护家属对精神卫生了解粗浅,家庭护理知识贫乏,且多存在一定的情绪反应[3],此时健康教育侧重于陪护家属,患者则以劝导配合常规治疗和督促生活自理为主。

2.2.2 康复期 患者精神症状控制,自知力恢复,健康教育重点以病人为主,对陪护家属则督促改善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交流,通过双方的和睦相处和得体照顾,降低患者的情绪表达。

2.2.3 出院前期 着重以康复治疗为主,通过家庭或集体授课讨论的形式,促进各个住院患病家庭之间的互相交流,这种方式既可加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亦可吸取他人对困境处置的经验。

2.2.4 出院时 发放医院自编健康教育手册一册,方便出院后家属继续加强辅导。

2.3 评估方法 陪护病房健康教育质量评估:(1)责任护士对陪护家属和患者的评估。每次健康教育后,根据双方认识理解程度给予打分,并由陪护家属签字核实;(2)护士长对责任护士的考核。护士长根据责任护士的评估结果,通过对陪护家属与患者的再考核,落实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3)自制健康教育相关知识问卷30问,内容以病人健康教育内容为主,于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测试,得分在90分以上为达标。医生必要时可根据测试分数决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3 讨论

3.1 家属陪护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对患者与家属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比单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更明显,其原因在于家庭支持因素中,情感支持改变了患者对应激的应对方式,信息支持帮助患者重新评价现状从而适应社会[3]。不过,陪护家属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负性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认清陪护病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特点,把握其实施技巧,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3.2 陪护病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特点

3.2.1 双重性 健康教育对象是病人与家属的双重群体,对精神病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同步进行教育干预,端正了双方的态度和期望值,提高了家属的照料水平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病人的复发率。

3.2.2 短暂性 陪护病房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多病情缓解后出院,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力度不足则效果欠佳。此时有必要对家属和患者双方采取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3.2.3 排斥性 陪护家属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认为医生知识面和能力高于护士,对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往往采取排斥不合作态度,有时甚至会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3.2.4 反作用性 由于陪护家属的传统观念、信仰及文化水平的差异,对健康教育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经常存在偏差,容易将一些错误的观点灌输给患者甚至其他陪护家属,使病人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无所适从的矛盾心理。

3.3 陪护病房健康教育实施技巧

3.3.1 安排教育计划 根据不同病种、不同个体、不同陪护关系、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来安排健康教育计划,以连续、交叉、互补方式为患者及陪护家属提供健康教育辅导。

3.3.2 加大陪护健康教育强度 针对患者可能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对陪护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强度宜加大,必要时让陪护家属同时掌握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争取能在出院后继续给病人加以辅导。

3.3.3 医护之间宜加强配合,共同协调 有资料显示,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是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之一[4]。由于知识结构单一,护士对健康教育的内容知识了解程度较之医生略显粗浅,加上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的技巧性不足,在宣教过程中的某些内容与医生的解析可能存在部分差异,容易使陪护家属对责任护士产生不信任感。因此,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有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护理管理部门平时必须加大考核力度,强化护士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程度。

3.3.4 及时发现纠正陪护家属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偏差 不少陪护家属受传统观念影响,在饮食、电休克治疗、用药等方面认识有限,常把错误的认识灌输给病人或其他家属,影响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甚至拒绝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定期、及时评估陪护家属对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通过组织家庭式健康教育,纠正认识偏差。

4 小结

与精神科传统的标准健康教育相比,陪护病房的健康教育无论从内容、方法和实施技巧上均有一定的特异性。尽管陪护家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的利弊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5,6],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精神科陪护病房的健康教育将更加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这种健康教育的模式,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新妹,张松兰,李虹,等.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3,37(4):266-268.

2 丁常美,周芙蓉.精神科标准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价.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89-790.

3 毛晶.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C):46-47.

4 沙凤珍,李丰珍.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1,16(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