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0:17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电商行业前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子商务将给农资市场带来的改变
现有农资销售以经销商批发、乡镇农资店零售为主,不少农资店为谋取暴利,不惜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害农民。而农民苦于没有其他可信可行的农资购买渠道,购买大量假劣农资。当中假种子带来的危害最大,农民最为痛恨。
要彻底解决假冒农资的问题,就要减少中间批发环节,形成农资生产企业与客户的直接沟通,具有可控的销售终端。
农资电子商务就是解决之道,所有的销售环节在网上进行,有全程详尽的购买、物流记录,而且抛弃了问题的根源――现有的参差不齐的农资批发零售商。减少产品流通环节后,风险降低、成本降低,形成最核心的两个竞争力:保真、低价。再通过宣传、跟踪服务、用户体验彻底改变农民的购买习惯,占有市场。
农资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用,正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提供可信可靠、专业的农资服务,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让农民得到实惠,拓展企业的销售渠道,社会公共效益与市场经济并举。
农资电商更能保证农民利益
没有物美价廉的良种、农药与化肥,农业生产和效益难以保证。在我国放开农资市场后,以供销社与国营种子公司为主的农资经营渠道因为管理与成本原因,逐渐被挤出农资市场;而各类民营、个体小农资店受利益驱动,大肆经营假劣农药。由于量广店多,农资执法难以到位,假劣农资难以查禁,农民苦不堪言。
农民如果到城里购买农资,成本太高,太不划算,发展农资电商与农副产品电商成为农民的强烈愿望,农民渴望用新技术新办法帮助其买到放心农资。
政府由管理与执法的难度,也希望新型农资经营模式的诞生,农民买到放心农资,以确保食品安全。
农民与政府的需求。随着电商环境的改善,借助农资电商这个新经营方式与技术手段,有望一举解决农民与政府双重难题。
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在农业生产中,农资投入越来越大,不少农民苦不堪言,借助电商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生产投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买到放心农药。
农业生产主体转型的需要。随着工商资本不断下乡,土地集中程度加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兴主体涌现,大批有知识的新型农民懂网、用网,他们呼唤农资经营模式转型。
农资电商的基础:农村“触网”越来越深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相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2013年,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13.5%,城镇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8.0%,城乡网民规模的差距继续缩小。(图1)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占比不断保持上升,反映出农村互联网普及工作的成效。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27.5%,延续了2012年的增长态势,城乡互联网普及差距进一步减少,农村地区依然是目前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
国务院在2013年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宽带中国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该战略现阶段建设重点就在农村,要求到2015年,实现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全面覆盖,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可以预见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将极大激发农村的生产和消费潜力,广大农村将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农村上网的加快普及,老一代农民逐渐退出农业生产,新一代农民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加速,农村新的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懂网也用网,一批新型的知识型农民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能力和习惯。
电子商务大潮下的农资电商前景
中国电子商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购物零售额不断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逐年升高,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涉足电子商务,几乎每个行业都必须直视电子商务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涉足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为23.5%。部分重点行业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到27.6%和25.3%。(图2)
2014年5月29日,商务部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网络零售额超过1.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
根据不同行业网络零售的特点和发展周期,网络零售占比也有所区别,一些行业已经达到较高的网络零售占比,如2011年化妆品的网络零售占比达到16.3%,3C类商品达到15.6%,服装则达到14.3%,农产品为1%。
参照网络零售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农村上网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网民的增长,湖北农资网络销售市场占比有望在5年达到市场总量2%,网络销售额达到2亿元;10年内占比达超过10%,网络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
如果传统农资销售渠道因为网络销售的冲击快速萎缩,网络销售的占比将会增长的更快。
我国农资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以湖北为例,湖北水稻种植面积约为3200万亩,仅与水稻相关的种子化肥与农药市场规模就达80多亿元,全省农资整体市场容量在200亿左右。当电子商务销售额占到市场的10%,全省的农资电商即可超过20亿规模,全国农资电商容量达到数百亿元。
农资电商的发展路径探讨
――产品设计:从种子开始萌芽
先期以种子作为产品切入口,再逐步扩充到农药、肥料、农膜等农资产品。在农资产品中,种子是最基础最核心产品,应是打开市场的拳头产品,因为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更是假冒农资的重灾区,“保真、低价”将是种子电商销售的最大竞争力。而且价格和产品体系相对稳定,且价格让利空间大。
――渠道模式:用网线去打败农资店
农资电子商务的最大门槛有两个,一是农民很难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二是会上网买东西的农民不多。解决途径就是,拓展乡镇或村级网络代销门店加盟,让会用网络的人帮农民购买农资,这样就有了真人真店,农民放心,也没有了使用门槛。
――营销重点:大客户团购(合作社、农场、种植大户)
蚕桑产业是山东高青县历史悠久且极具地方特色的一大优势产业,得益于自然优势,高青蚕桑培育种植已有400多年历史,大面积规模化种植也有30年的时间。目前,全县有优质桑园1.3万亩、桑蚕标准化示范基地60处,省级现代蚕业示范园区也正在创建中。说起这些颇令高青人自豪的发展成果,高青农商行给予的信贷支持可谓功不可没!
资金扶持 开启蚕农“致富门”
“我承包了9亩桑园,喂养了13张蚕籽,产茧627公斤,收入两万多元呐。多亏农商行帮我办理了3万元的助农贷款,这钱我得赶紧去农商行存上。等下一季我再喂上十几张蚕籽,一年还清贷款再赚个四五万不成问题!”家住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翟寺村蚕农段老汉的话,或许能代表蚕农们共同的心声。高青县是闻名全国的蚕桑大县,素有“中国茧丝绸之乡”的美称。高青蚕茧综合质量好,蚕茧销售市场化率能达到100%。目前,高青县养蚕户有1500余家,年产茧130万公斤。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蚕农,高青农商行借当地政府倡导沿黄淤背土地扩桑及桑田连片的契机,通过分片包干、走村串户、建立台账等方式,在充分了解每个农户家庭情况的基础上,为
符合条件的农户积极办理小额质押贷款和生产经营性贷款。为方便蚕农养蚕卖茧,大力支持农村修路及新建蚕茧收购站;为方便蚕农支取茧款,积极做好蚕茧款的代收代付工作,组织员工到蚕茧收购站发放现金;为促进蚕农走上科技养蚕、科学理财之路,以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为契机,与当地的服务合作社一起,积极普及和推广科学养蚕知识,向农户宣传农商行借记卡、理财卡、网上银行、转账电话等业务。据统计,高青农商行近年来先后为农户办理网银2万余个,安装POS机300多部。
2013年蚕茧价格稳中有升,秋茧收购价格达到了每公斤44元。在高青农商行的大力帮扶下,全县600多户蚕农去年一年卖茧收入突破 7200万元,蚕农们真正迈入了致富的大门。
模式创新 串起丝绸产业链
“多亏了农商行,今年的蚕茧收购才有了充裕的资金,否则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提起今年的蚕茧收购,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言语中充满了对高青农商行的感激之情。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是国内茧丝绸行业首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一直注重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提升包括小蚕人工饲料育,雄蚕专养,桑芽茶、蚕砂枕、蚕虫草产品开发等在内的高青县蚕桑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并打造出了全省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的新亮点。如今,和润丝绸有限公司已是高青农商行的3A级优质客户。
然而,在转制创业之初,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也遭遇过设备老化、蚕茧收购站破旧、固定资产不足等窘境,高青农商行经过充分调研,针对企业特殊情况,以抵押、保证的方式向该企业发放蚕茧收购资金,对企业下辖的缫丝厂采取仓单质押贷款模式提供资金支持,有效地助力了该企业迅速崛起。
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只是高青农商行服务当地茧丝绸企业的一个缩影。针对丝绸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季节性强的特点,在传统抵押、保证等担保措施基础上,高青农商行还在贷款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为企业量身定做了“存货抵押”业务,并且急事急办,特设临时贷款业务,既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又盘活了企业的存货资产,深受丝绸企业欢迎。
此外,在为丝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农商行客户经理还经常深入丝绸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从银行的角度提出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政策和市场信息,帮助企业站在产业化经营的高度上看待和解决发展问题。在高青农商行的有力支持下,当地茧丝绸业如今已形成了“农商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特色产业链,在帮助把单一的养蚕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
银企合作 擦亮地方金招牌
近年来,高青县瞄准丝绸加工行业,通过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了一批有市场前景的丝绸深加工项目,运用最新科技,大量开发适销对路的丝绸面料、真丝针织内衣、蚕丝被、真丝床上用品和服饰新品等,全面提升当地茧丝绸产业。
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农商行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并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之中的江阴农商行,自2001年12月成立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坚定服务“三农”的宗旨,坚持服务农村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强化自身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新桥镇城镇化建设中去,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支持城镇化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在地方城镇化建设方面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格局初步成型。目前新桥镇13000多亩农田已有11800多亩实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90%以上,土地集约化水平得到提升。以阳光生态农林等为主体,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观光农业渐入佳境,农田亩均产出达到6500多元,高效农业比重达到95%以上。
产业结构科学转型,工业集约化、园区化发展迅猛升级。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夯实城镇化建设基础;工业集约化程度快速提高,近100家企业进驻园区,占新桥镇工业企业总数的85%以上,园区企业对全镇的利税贡献率达到98%。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功能配套、产出效率、资源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民市民化、保障化步伐日趋加快。农民不仅居住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居住环境优美,配套建设完善,生活富足便捷;农民收入逐年提升,去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2.5万元,是十年前的3.6倍;居民充分就业,镇上80%以上的农民成为现代产业工人。
(二)在农商行发展方面
首先,资产规模取得新突破。该行在大力支持各镇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自身进一步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截止2012年底,新桥支行存款余额达12.09亿元,贷款余额达13.91亿元,分别比2003年当地城镇化初期的5.44亿元存款余额,5.26亿元贷款余额翻了一番有余,企业开户率达到98%。全行资产总额达715.77亿元,负债总额达666.97亿元,分别比2003年底增长5倍多。
其次,业务结构呈现新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兴起,信贷产品更新换代,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原来的种田大户变成了高效、集约、现代化农业,行业风险显著降低,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桥镇“三集中”改革至今,新桥支行始终保持了优质的资产质量,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均为“零”。
同时,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该行顺势而为,根据政府规划,将分理处搬迁至居民集聚区,使得网点布局更加合理、科学;同时,加快了产品创新,开办了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自主理财产品,“便民支付”业务、积分商城、住房公积金网上汇缴业务、快捷支付业务和手机银行业务等新型服务渠道,实现了金融服务在全市的无缝覆盖。
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勇当先锋,为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新桥镇位于江阴市东南部,面积19.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4万人,常住人口近6万人。在江苏省率先开展“三集中”改革,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城镇化推进工业集约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新道路。
在新桥镇“三集中”改革过程中,该行充分发挥独立法人的机制优势,把自身的改革定位和业务拓展放到整个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统筹谋划,集中力量,不断探索,加强在银政、银企、银农之间的有效合作,倾斜信贷政策,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为新桥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在银政合作中助推城镇化建设开局。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化工程,开展城镇化建设首要解决的是融资问题。在进行“三集中”改革之初,新桥镇政府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但面对骨干企业资本不够充足、民间资本不够强大的形势,该行首先发放4500万元贷款,帮助新桥镇政府从源头上缓解城镇化建设资金瓶颈制约。为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该行强化了对农村基建和绿色环保方面的信贷支持,先后发放4800万元贷款用于建设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中心,发放4000万元贷款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镇化进程中道路建设、供水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需求,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服务。
在银企携手中强化城镇化建设支撑。该行配合新桥城镇化建设规划蓝图,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以信贷投放引导当地产业结构良性发展,推动城镇工业集约化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打好基础。一是扶持园区建设。顺应“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对园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目前,该行对新桥镇工业园区企业的支持面达到了100%,园区贷款总额达到13.43亿元,有力推动园区企业的发展,提升了园区集中化政策的吸引力。二是培育发展后劲。大力支持农村中小、小微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推动了一批绿色环保、科技新颖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壮大,炎鑫科技、石油机械、强力化纤等企业已经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培育小微企业方面,则通过银贷通业务灵活扶持,目前发放20张银贷通卡,授信额度2130万元。三是活力支持大型集团。通过运用富裕资金,见缝插针,灵活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为阳光、海澜二家大型集团企业更好地经营提供融资服务。
在银农共进中夯实城镇化建设基础。该行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主动成为建设农村经济的先行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支持规模农业。随着新桥镇土地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该行首期发放贷款3000万元,支持阳光集团成立面积1.1万亩的阳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成一个集园林绿地、生态养殖、农产品贸易、休闲观光、科技示范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二是培育特色农业。积极扶持具有市场前景发展好、种植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农业,累计投放近5000万元贷款,培育一批特色农业项目,带动了一批农民致富。如以园林绿化及花木树苗种植、销售为经营方向的海馨园艺,以特色养殖业为经营方向的神龙生态园等。
(二)民生为本,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在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该行始终坚持“离您最近,和您最亲”的企业服务理念,以注重提升服务能力为前提,向市民提供民生领域的全覆盖综合金融服务。
优化网点布局。一方面,随着新桥镇农民住宅向镇区集中,村级农田逐步向规模化转变,该行及时调整服务重心,将原设立在行政村的分理处迁址至城镇商贸居住区,增强金融服务辐射力。另一方面,该行投入大量资金,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电子化工程,在新桥镇居民集中居住区、企业园区等场所安装了16台自助存取款机,同时,为弥补行政村金融服务空白,还设置了6个助农取款点,促使金融服务延伸到全镇各个角落。
创新融资产品。为满足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市民化后形成的多层次金融需求,该行不断加快产品创新,初步形成了适用于农村金融的融资产品体系。在企业融资方面,相继推出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支票授信和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新型质押贷款,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在个人融资方面,通过开办信用卡业务,办理住房按揭贷款、农民创业贷款和个人助学贷款,满足农民个人消费需求,帮助农民创业致富。
主动履行责任。自财政集中支付改革实行以来,该行主动承接地方政府10多项量大繁杂、涉及民生的支付业务,并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行政罚没款指定银行。仅在新桥镇办理代付失地农民补贴、粮农补差、独生子女补贴,代付城保、农保、退休人员、老年人、“三集中”养老金补贴,月发放量接近3万笔。
三、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桥镇的“三集中”改革,是该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江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该行抢抓机遇砥砺奋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内部政策加以解决,如支行在参与当地城镇化建设中受规模限制,面对存贷比超限的困扰,总行可以倾斜信贷政策,调剂资金给予支持,引导支行确定发展方向。但对于更高层次的难题,则需要通过外部各界合力加以解决。
小银行服务大企业面临的尴尬。企业做大做强后,一方面议价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产生贷款集中度风险,而县级农商行受资本、规模等约束,很难维系凭借一已之力培植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最终只能被迫“放手”。
低效益与高风险带来的困扰。现阶段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农村小微企业、经营性农户风险系数大、抗风险能力差,部分经营存续期间很短。农商行在扶持这类客户时,如果加大扶持力度,则风险管控压力很大;如果谨慎投入,则又不符合相关监管指标,处境两难。
义务与权利不对等带来的发展压力。虽然农商行承担了支农义务,但在业务发展时往往会面对严格的准入门槛,特别是部分条线性单位对农商行存在自上而下的排它性,给农商行做大负债规模形成了阻碍。
因此,为促使农商行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建议从政策层面、监管层面和发展层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一)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完善农商行资本补充机制和渠道,制订适用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差别化监管政策,帮助具备条件的农商行加快推进I P O进程,尽快增强资本实力,更好地服务农村骨干企业。
(二)加快优化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优化中小城镇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农户信用联保等担保机制,为农商行介入农民个贷支持提供必要条件和有利环境。
(三)协调缓解外部发展压力。充分考虑农商行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重点服务“三农”建设,服务农村中小微企业,面对的风险压力、利润压力都远高于大中型商业银行的特点,协调相关条线单位,取消不利于农商行发展的限制性条款,帮助农商行做大规模。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市场 社区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只有八年多,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已成立的各家农村商业银行都在不断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社区银行模式和跨区域经营模式。
■一、农村商业银行打造社区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农村的经济金融环境特征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
农村金融需求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需求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1)总量上,金融需求大幅度增加。(2)结构上,金融需求多样化。(3)单笔金融需求规模较小但频率较高。(4)需求不稳定,周期性强。(5)风险大。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具有上述特点的金融需求很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金融供给的数量上,存在严重不足。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承担的是资金动员而不是资金配置的功能,农村金融机构把大量的资金输送到了城市,而对农村经济的资金供给很少。二是在结构、种类上,农村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种类单一,很难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因此,金融供求的不平衡是农村金融困境的关键所在,而金融供求不平衡又根源于农村经济“自生能力”不足。所以,要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就要建立能提高农村经济自生能力、能适应需求特点的金融机构。这样的金融机构应是怎样一种模式呢?结合国内的研究和国外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社区银行是一种可行的模式。
2.社区银行是缓解我国农村金融困境的一种可行途径
社区银行的内涵在于它与所在“社区”融为一体,形成金融机构与农户、农村企业的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而这恰恰是我国农村所缺少的。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建立社区银行的同时,也是重建农村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农村经济体系的过程。因此,社区银行是缓解我国农村金融困境的一种可行途径。首先,社区银行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缺口。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推进,国有银行更多地注重将全国范围内吸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这就造成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其次,社区银行的“内生性”使其能够适应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实现与农村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世界银行(1989)的研究认为,在过去40多年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努力通过引进正规金融机构向民间(包括农村地区)提供信贷,但效果都不理想,正式的金融安排往往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而社区银行立足于当地,它的“内生性”意味着其与本地经济的适应关系是动态的、持久的,从而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持久而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农村商业银行打造社区银行的战略策略
1.明确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提高网点服务能力
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指的是社区银行根据自身和竞争者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客户的特点,把市场按不同的子目进行明确细分,确立社区银行自己所要服务的特定市场。具体到农商行,应着重分析研究自身的市场所在、优势所在,在改造为社区银行后应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即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主要支持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做老百姓身边的银行。
之所以定位“三农”,一是农商行的属性所决定。农商行是由辖区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因而,服务“三农”是它的基本责任。二是农商行稳健经营所必需。农业虽然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存在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但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受国家的保护,因而农业又是比较稳定的产业,建立在农业之上的金融业也相对稳定。三是农商行业务发展使然。随着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农村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率会逐渐提高。因而,农村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扎根于此的农商行也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之所以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主要因为农商行是金融企业,必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农业产业投入时间长、收益低,农业信贷资金的管理成本高,风险防范难,贷款投入周期长,到期还贷率低。而商业化经营的贷款周转快,效益产生明显,抵押率高,基本能够做到按期结息还贷。为了自身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农商行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
农商行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改革其机构网点设置,优化资源配置。农商行的网点要严格按照精简、效益的原则设置,努力提高网点的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撤并低产低效的网点,集中财力、人力培植一批高产高效的骨干网点。而且,其在网点选择上应注意填补大银行空白,作为小银行,其机构设置、网点布局要更多注重拾遗补缺。要加快社区金融网点电子化建设和形象建设步伐,疏通结算渠道,改进服务手段、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2.积极培育优质客户,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开发和创新力度
第一,要选准支持对象,不断提高优质客户占比。农商行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大力增加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支持外贸和新兴领域的农村商业企业,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第二,要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强化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致力于改善农商行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是社区银行对客户联系的重要渠道。农商行为了保持已有的客户、吸引新的客户,就必须建立社区银行对客户的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分析客户需求,有利于农商行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客户资源,拓展优质客户。
第三,要围绕社区金融搞好金融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农商行应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为乡镇社区居民提供多功能的服务。所以农商行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市场细分结果,根据客户需求、生活环境的趋同性做好有针对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提供;要依托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先进的服务模式,让客户享受便利的服务;要适应社区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加强与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综合性的金融业务。在品种创新上,农商行也要不断推出与农相宜、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服务品牌,重点在创新农村实行规模化经营、土地承包经营的业主的贷款形式上下功夫;在创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需求上下功夫;在创新支持农村城镇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上下功夫。
3.加强社区金融业务宣传,树立银行品牌形象
首先,要加大社区金融产品的营销。通过营销策略的实施,塑造出鲜明的个性和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客户,使目标市场的客户在心中确切感知本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更有特点、更具有符合需求的差异性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农商行内部要积极培育社区银行文化,使农商行员工拥有改造为社区银行的共同愿景,同时积极为农商行引进社区银行的经营理念,明晰发展定位,培育有社区银行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
其次,要注重实施品牌战略。品牌的真正魅力在于它能渗入到社区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区居民不可或缺的帮手。所以,农商行自身要树立品牌理念,加强品牌宣传,提升美誉度,为将自身改造为社区银行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由于社区居民情况不同,需求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居民的需求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银行要善于分析消费者心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品牌定位。创建一个优质的品牌必须重视以下几点:(1)必须打持久的高质量牌。(2)要以富有人情味的服务方式树立口碑。如农业银行广东顾德支行在碧桂园分理处发行的碧桂园业主卡独具特色,具有社区会员、物业管理、银行卡等多重功能,为社区银行融入社区做了有益的尝试。(3)实行科技创新。一方面应针对社区特点开发各种尽可能便捷的科技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应引入先进的客户管理系统,针对社区居民的心理特点定准产品品牌,不断创新品牌。
参考文献:
[1]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夏品俭.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8
[3]康旗.苏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 有业内人士提出,电子商务对农产品的渗透率每增长1%,都将是200多亿元的市场。
2 阿里巴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年)》指出,2012年淘宝网完成农产品交易金额约200亿元,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电商和支付企业的“下一个金矿”。
3 预计未来2年,农产品网络交易市场将实现5倍的增长,在2014年实现1000亿元的规模,过去一直被看做落后生产力代表的农业,似乎正摇身变为资本最青睐的沃土——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要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
事实上,不少嗅觉灵敏的企业早在去年已悄然潜入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据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测算,去年经营农产品的网店数量达到了26.06万家,在今年更有望突破100万家。有业内人士放言:“今年将是农产品电商集中爆发的一年。”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前景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农产品的特有属性,这一领域仍将充满挑战。
巨头扎堆布局农产品电商
有业内人士将2012年称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元年”,生鲜农产品可谓国内电商领域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土地。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电子商务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非标准化的农产品成为渗透率最低的类目,不足1%,而渗透率最高的化妆品高达近17%。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表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线上线下结合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事实上,记者留意到,在去年不到两个月之内,包括几大电商巨头在内的5家公司都争相涉足农产品电商。
2011年5月31日,顺丰速运旗下的电商食品商城“顺丰优选”宣布上线,定位为中高端食品b2c;6月,亚马逊中国推出主营海鲜食品的生鲜频道,淘宝则上线以有机农产品交易为主的生态农业频道,还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类和粮油副食等;7月17日,一家名为“本来生活网”的电商正式上线,内部“买手”亲自到全国各地采购特色生鲜农产品;7月18日,京东商城宣布推出生鲜食品频道。
11月,由本来生活网策划的“褚橙”进京事件,成为公众关注国内农产品电商市场的引爆点。近日,还有消息称中国供销总社将投资20亿元在北、上、广三地建设电商平台,主要针对农产品。
短期内将面临盈利难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产品电商的兴起,与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逐渐发生的食品消费升级有关。这也注定了,该行业要获取消费者信任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且成本高昂。
“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在短期内难以盈利。”在营销“褚橙”一炮走红之后,国内各大风投机构近日频频向本来生活网抛出“橄榄枝”,但该公司运营总监胡海卿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暂时不需要那么多资金。“做农产品电商不可能迅速回本,要沉下心来。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找到真正好的原材料,要做好品控、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积累每一次让消费者信任的机会。”
2、养殖大闸蟹。大闸蟹在现在新一代的餐桌上非常的受欢迎,市场上大闸蟹的数量很多,但市场价格却一直稳居高位,没有下降的趋势,以阳澄湖大闸蟹市场价格为例,一般情况下是八只大闸蟹可以卖到一千来块钱,所以在2018年大闸蟹在市场的价格基本上也就是差不多,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3、养殖蜜蜂。养蜂是农村不起眼的商机,养蜂业不争田、不占地、见效快,不失为富余劳动力致富的有力措施。被称为速效农业。养蜂业在蜜源植被丰富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养蜂的潜力很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在2016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3.9万亿元,其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到农村旅游散心,在农村建造休闲中心或者是旅游景点,暴富其实也不难。
4、农村电商行业。在农村,互联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管是在地里干农活的老农民,还是在读小学的学生,都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网络生活。依托网络资源,开发多种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进城,解决种出来卖不掉的问题。此外,农村资源丰富,将农村产物放到网上销售,实现早日致富。
预测一:民生农产品价格上浮和优质农产品价格下降
农产品一直有两大分类,第一类民生农产品,如粮食,国家管控严格;第二类优质农产品如地方农特产。
民生农产品的价格合理上浮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但始终会保持一个合理稳妥的增速,这个比较好理解;优质农产品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于依赖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和送礼,买者不吃,吃者不买,使得产品成为符号,价格水涨船高,但新一届政府力主改革,所以此前浸润在这桶“蜂蜜”中的传统农企须尽快醒悟过来,回归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价格必定回归。
预测二:线下农产品实体店关闭潮
一方面是因为“预测一”中提及的福利团购市场严重缩水(此前大部分的实体店主要是为了给福利团购市场做品牌支撑,否则单靠零售很难维持运营);一方面是因为电商的冲击,电商与电商之间的过热竞争,让价格突破了底线,直接让许多实体店关门大吉。
而笔者的判断是,大部分实体店没有O2O转型的基因。
预测三:传统农企和电商企业的大洗牌
这轮洗牌其实从2013年初就开始了,但因为市场前景不明了,很多企业还在苦撑,等待原来市场的复苏,所以企业不至于倒闭。到2014年,关闭或者转行的决策将比较明确。
对于电商来说,其中亦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成熟类目,如坚果干货、零食等,竞争过度激烈,一两年来只有平台赚钱,商家只能赔本赚吆喝。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天猫排名前十的零食卖家,盈利堪忧,明年将有不少企业退出或转行。生鲜电商行业模式不清晰,服务体系不完善,虽是蓝海,但推进缓慢。接下来几年,会按照品类一个接一个地成熟,而此种品类中必能成就品牌。
预测四:农业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完善
关于农业金融服务,笔者将自已看到的冰山一角,分享给大家。今年余姚的一场大水,检验出了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一个朋友,几百亩稻田受灾严重,而以当地政府出资保费(政府出大头,企业出小头),第三方保险公司出保的农业保险,最后帮他拿到了一批可观的保费,挽回了部分损失。接下来,农业保险会进一步向养殖、水产等领域扩展应用,会进一步解放农业受自然的局限,让农民和农企更大胆地进行农业生产。
此外,国家对民营银行的紧箍咒开始放松,整个银行业将会充满竞争和生命力;而此前的农业对于银行业来说完全是鸡肋,因为有钱赚的行业多的是,银行根本看不上;而在未来,无论是对于国有银行还是民营银行来说,“三农”中的机会,将是一片蓝海。
虽然针对农业,究竟如何进行金融服务的模式还不清晰,但刚需就摆在那里。部分民营银行已经与有农业基础的系统进行金融合作,开发针对三农的金融产品。对农业金融感兴趣的朋友值得关注一下。
预测五:更多单品类农产品品牌的出现
对于大企业来说,投资农业无非两个方向:第一,以土地为核心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可延伸度假房产、养老、休闲观光农业等等;第二,以品牌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投资方向,打造样板产品和基地,进行上下游全产业链控制,包括境外投资等,其关键在于初步占据单品类的消费者心智。
笔者更看好第二个方向,因为这是真正帮助中国农业转型升级,走向世界的路径。以联想为代表的企业,跨界进入农业,必会引起许多大型企业的跟随,在水果、水产、海产等领域的各个单品类都有很大的机会。
预测六:新农人将成为热词,也会成为改变中国农业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没有之一
一个产业的改变,首先是这个产业内人的改变。新农人是相对传统农人的一个概念,指带着创业理想投入农业,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思维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一批人。
个人觉得新农人的组成包含:传统农人的转型,非农人的跨界,除了生产种植以外,还有大量农业服务体系中的人员。
预测七:Farmigo式的生鲜平台服务商的出现
大家了解下farmigo的案例,这个行业的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比如农场和消费者如何进行多对多信息连接,最后1公里的服务成本过高,营养师队伍的不健全等问题。
Farmigo,是目前美国最火最大的在线生鲜交易平台。Farmigo从本质上讲是连接消费者和农场的中介。对于农民而言,Farmigo则是一个在线平台、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农民通过它可以管理自己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配送。对于消费者而言,Farmigo是一个在线的市集,消费者通过它可以直接地从农民的手中购买优质新鲜农产品。
预测八:农产品微电商的出现
阿里(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系曾经在电商行业一枝独秀,但就是因为如此,天猫的过度竞争,淘宝C店(普通店铺)的没落,2014年会出现了一批电商迁出者;微信在手机端的应用日渐成熟,微商城陆续推出,互动互联网电商将是下一个蓝海。
提醒各位在电商中落后的农业企业,与其说此时花大力气去做PC电商,步人后尘,不如直接切入移动互联网电商,抢占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