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0:16
序论:在您撰写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实现了网络化交易、网络化经营、自动化商务,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实时化、网络化、直接化等优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过程包含着4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实现,自始至终都需要这“4流”的协调配合。按交易对象,电子商务可分为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消费者)、B2G(企业对政府)等几种模式。
目前,我国个人电子商务已取得很快的发展,并逐渐走向规范,呈现“眼球效应”。随着社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中国电子商务将呈现“井喷效应”,表现为由个别企业的“超前性”服务向行业规模式应用发展,由信息行业领域向传统行业领域辐射。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意识到,只有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经营渠道,甚至是企业竞争的制高点。从2002到2006短短5年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长了2.78倍,年均同比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1.7万亿元,其中B2B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9万亿元人民币。而随着旅游、销售、制造等更多行业的加入,电子商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呈现规模效应,从而推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在众多行业中,石油和化学工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产品多等特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约占20%,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链几乎渗透到所有行业领域,包括轻工、纺织、冶金、机械等行业中的化纤、洗涤剂、化妆品、电池、橡塑、医药化工、国防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石油化工行业规模大、品种多、产业成熟度高、国际化标准化程度高、交易活跃、企业资信容易查验,而且企业、市场高度分散,现实交易成本高,现实市场价格地区差异较大,这使得石油化工行业开展电子商务相比其他行业,具备降低采购成本、降低营销成本、增加商业机会、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等之外的更多好处。
石油化学工业是一个传统的垂向行业,90%以上的商务活动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完成的,几乎完全是一个B2B的行业。近年来,全球石油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据国外有关研究部门统计,1997年全球石油电子商务额为20.87亿美元,1999年增长为103.7亿美元,2001年进一步增长至480亿美元,2003年这个数字高达1783亿美元。
国内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通过B2B电子商务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石化产品,以德国BASF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00―2002年花费7500万欧元发展电子商务,2002年至少40%的业务移到网上在线进行,到2005年为50%。这个公司在原料采购方面每年花销达50亿欧元,到2002年20%的采购在网上进行。BASF公司手动订货的花费大概是100美元,而采用电子商务后,通过网络的定货成本只有10美元,差错率也大幅度下降,还可以节约因错误而产生的巨大费用。BASF发现85%的客户行为方法一致,因此该公司提供全球性的标准平台,而其余的15%由地区性公司提供服务;BASF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因为大约200个客户贡献了90%的利润。该公司除了向他们提供e-commerce方式外,还提供ERP-ERP的直接连接。
对于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国外大型公司的电子商务战略不仅值得我们借鉴,其战略的具体实施经验也同样对我们深有启发。削减成本是我国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3大石油公司提高竞争实力和赢利能力需要最先考虑的因素,而电子商务因拥有有助于削减成本以及联系国内公司和海外进口商的特点而成为最可行的渠道之一。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3大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在采购和销售领域引入了电子商务。中石化石油产品采购和销售网站自2000年8月开通以来运作正常,石化产品销售网上成交合同累计9010亿元,成交金额达772.2亿元,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累计成交金额1716.51亿元,累计节约采购金额60.03亿元。中海油在初步建成的采购网站上也开始了钢材采购试点,实现了管材网上库存管理和总公司办公用品的网上采购管理。中石油石油石化产品采购和销售网站――“能源一号”,于2001年7月建成开通,开通第一天成交额达1.3亿元。“能源一号”网具有电子采购、电子销售和电子市场3大交易系统,网上集中采购,是其最大特色。截至2004年底,中国石油已经完成了多次大规模的网上集中采购项目,2005年,中国石油电子商务在集中统一采购上打了几场“漂亮仗”,电子商务的主导业务――电子采购突破180亿元,超出计划考核指标20%,同2002年相比,整整翻了一番。在国内外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中,这样引人注目的业绩和发展速度都是屈指可数的。目前,中国石油拥有各类网上供应商近3000家,覆盖石油石化供应链中的几乎所有产业,涉及60个大类的物资品种、16万多个产品。其中,电子采购系统大宗类物资供应商476家,涉及到12个大类、69个中类、275个小类的13.5万种产品。电子市场系统普通类物资供应商2441家,涉及47个大类、336个中类、1536个小类的近3万种产品,可谓一应俱全。据中国石油电子商务部统计,2006年前4个月,中国石油能源一号网站电子商务交易量累计达90亿元,占全年考核指标的50%,创中国石油开展电子商务以来同期网上交易新纪录。中国石油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实现了从传统采购到电子采购方式的转变,采购行为从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的转变。先进的电子商务采购模式缩短了采购流程,符合国际上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要求,直接沟通了供应、生产商和客户,实现了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业务优化与整合,使中国石油更加符合上市后新体制的要求,不仅提升了中国石油的整体价值,而且为企业的整体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电子商务正在飞跃式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与国外同类行业相比,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制约。从企业外部来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两大障碍和安全、信用与投资3大风险。从企业内部来说,典型的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对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改造的要求与我国石化行业的现实距离还相距甚远。
【关键词】石油销售;行业发展;石油工业
本文浅析了,中国石油销售行业,自2001年入世以来,历经十年沧桑,由适应到调整,由调整到快速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中国石油也在国际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十年来,中国石油石化调整行业结构,销售开放成品油零售和批发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充分利用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了“走出去”、“引进来”之势,提升了石油企业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提高了石油行业自身价值。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国家要强大,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不断强企、强国,使中国的经济站到世界经济的前例。
入世十年,政策是关键。十年间,我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由改革促开放”到“由开放促改革”的重大理念转变。
一、入世十年,石油销售市场有序开放
2004年之前,国内原油供给由国家控制,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业务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垄断经营。按照入世承诺,我国先后减让石油产品进口关税,开放成品油零售和批发市场。
(一)减让关税
按照入世承诺,从2002年初起,我国原油、各种成品油等进口关税税率一次性直接减让到位,如: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实行零关税,汽油进口关税由9%降至5%,油由9%降至6%,燃料油由8%降至6%,液化石油气由6%降至5%。
(二)先后放开成品油零售和批发市场
按照“三年内开放成品油零售,五年内开放成品油批发”的入世承诺,2004年12月11日我国对外资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年12月7日,商务部公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外开放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的批发经营权。
二、入世十年,经济明显提高
(一)入世十年,我国石油行业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66万家,从业人数约690万人,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仅次子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01-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利税总额、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进口和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19%、3.15%、22.79%、20.03%、9.92%,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入世十年,中国石油行业开放进程迅猛。十年来,我国加快了石油行业开放的进程,外资投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涉及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和经营组织趋于完善,涵盖上中下游各方面。目前,外资已形成了以油品营销、石油化工、石油石化仓储物流等为重点的投资发展产业集群,有些领域已在我国市场占有相当份额,不少外资公司还在我国成立了研发中心。外资投资方式已从合资走向独资、收购兼并。
三、入世十年,利用资源、保障供销、应对有方、成效明显
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而保障供销是石油安全的关键。入世十年来,我国充分利用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石油需求。与此同时,国内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一)入世之后,我国石油业进入国际石油经济发展大潮,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
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4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半壁江山,较10年前提高了约25个百分点。共享世界石油资源成为中国石油业的现实。2011年,我国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预计达9000万吨油当量,而入世前这一数字仅为831万吨。目前,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在全球42个国家累计投资超过800亿美元,运作着约150个海外油气投资项目,逐步形成了以非洲、中亚、南美、亚太和中东为主的五大油气生产区。
(二)“引进来”,稳定供应
继2007年中沙签约在福建建设炼油厂和加油站项目之后,2009年以来,我国又与沙特签订合同在天津建设石化项目、在昆明建设炼油厂项目;与委内瑞拉和科威特签订合同,分别在广东揭阳和湛江建设炼油厂等项目。据初步统计,未来两三年,我国外资炼油能力约为1亿吨,将在保障我国石油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石油市场面临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石油管理体制兼具行政垄断和市场竞争的双重特征。具体而言,即:上游原油勘探开发领域相对垄断,中下游加工炼化和油品及石化产品销售相对开放,但汽柴油价格仍由国家管控;传统领域多数垄断,非常规油气则相对开放。未来十年,进口和上游是我石油市场开放的重要方向,成品油等中下游领域则将更加市场化,外资对华投资和国内油企海外并购将持续增长。
关键词:环境保护;石油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工业发展日新,加快了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必须更好地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对于石油化工行业尤为重要,我国很多大型石油工厂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对附近海域环境和沿海居民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比如2013年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62人遇难,136人受伤,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由此可见,对石油化工行业的监管和控制必须放在首要地位。
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存在两个特点,从分布看,战线长,面积广,近水近人。从生产看,有毒有害物质多,三废排放总量大。这决定了石油化工行业的危险性和特殊性,必须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资源保障体系不健全。石油产量增长速度缓慢,市场需求量较大,以海运为主,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制约石油化工行业良性发展。(2)技术攻关能力不足。没有足够成熟的科技力量支撑石油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缺少有效的环境保护技术手段,决定了行业自身停滞在生态环境破坏阶段。(3)环保管理主动性不高。新《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一系法律制度实施较短,部分企业还没有足够认识,还需要各级环保部门、地方政府的有力监督。(4)公众参与还不均衡。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企业容易忽视公众意见,公众自身也缺乏自觉参与的意识。没有完善全员献计献策、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5)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虽然认识到了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信息管理的必要性,但信息收集渠道少,没有发挥有效监控和制约作用。
二、我国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全面建立环境保护理念。(1)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保护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社会责任感,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制度,加大力度进行环境保护。石油企业在促进自身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公共生态环境的保护,肩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2)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将资源的消耗减小到最小,将资源合理应用到可以再生为多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来降低产品总体对环境的负影响。合理的生产、回收、再生、循环使用、回收利用、最终处理,通过这一链条将石油企业所产出的污染降低到最小,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缩减到最少。
(二)石油企业走清洁生产的道路。(1)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增加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创新的能力和技能。通过装置、技术优化替代,减少污染,努力实现清洁生产。(2)强化硬性管理。加大监管和控制的力度,对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具体的监管人员,落到人头上,每个负责的部门如遇到情况都要担负起责任。打造清洁装置示范试点,从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打点带面,实施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
(三)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的体系。(1)正确处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的体系,有效地进行监管和控制。企业无论在决策、规划还是实施等各个阶段和环节都能够灌输环境保护的理念,实现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大众化。(2)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绩效,达到国际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的提升内部成员的自觉环保行动,从而维护体系更好的运行,也促使企业自身不断加强水平,增加效益,在人们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在社会中也越来越有竞争力,向可持续发展前进。
(四)加快油气探勘和开发,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提高资源的控制力。(1)无论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资源和市场都要充分地利用,尽可能的寻求更多的获取石油的通道,并且加大对勘探投入的资金数额,更加关注资源获取问题,加大勘探的力度。(2)建立有效的石油储备体系,加强石油市场宏观调控力度,充分吸取世界先进石油化工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的完善自身,将石油产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同时也会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
结语:保护环境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坚持思想导向、问题导向,投入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来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更好地树立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思想,将环境保护更好地与企业工作相结合到一起,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规划和进步。通过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为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管理提供更多思路,充分的完善自身资源的获取,科技技能的创新以及环保理念的灌输。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将更多的绿色技术和产品投入与生产之中,不断的提升产品的使用率,达到循环使用、节能减排的作用。更加关注废水、废渣的排放情况,有效的处理排放污染物,实现环境保护的最高级别。
参考文献:
一、“*”前三年我市社会经济、交通、运输业和加油站行业建设发展基本状况
*市位于*自治区东部是科尔沁草原的主体。全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辖5旗1市1县l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10万人。
*市地理位置优越,土地、矿产和农畜产品资源丰富,能源充足,交通、通迅发达,市场体系健全,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几年来,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两位数,*年国内生产总值23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7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483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59.7%和提高2896元,1414元,552元。
*市境内有6条铁路通过,*“二级三级”编组站建成后将跨入全国十四大编组站行列。以4条国道为主,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民航可起降中型客机,有航班直达北京、呼市。
“*”期间,我市以建设绿色交通枢纽为中心,构筑“三纵四横五出口”绕城主干线公路格局;建设千里穿沙公路,推进沙
区生态工程建设;形成“一通二主三支持”的公路网络。“*”前三年,完成投资27.2亿元,是“九五”投资总和的1.2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886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5公里,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区平均公路密度的2.5倍。全市己建成一级公路120公里,二级公路836公里,全市晴雨通车的黑色路面总里程达到2575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1/3,乡通油路率达到85%,通班车率达到100%,村通公路率达到88%,通班车率达到94.5%,目前,从*市主城区乘汽车到各旗县政府所在地办事,都可以在4个小时内到达,能够实现当天往返,标志着在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的*市,己建成了公路四小时经济圈,对我市的经济和运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和促进作用,使运输业蓬勃发展起来,截止到*年底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6.6万台,比2000年l1.3万台,增加5.3万台,增长46.9%:其中载客汽车2.2万台;货运汽车2.1万台,分别比2000年增长29.4%、31.3%。
由于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我市成品油销量逐年增加,成品油市场不断扩大,预计今年成品油经销量达到24.9万吨,比2000年翻一番。目前全市成品油批发企业7家,己有344座加油领取了《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其中石油系统所属加油站为
117座,占加油站总数的34%。基本满足全市生产生活用油需求。
二、“*”期间我市成品油需求量预测
根据*,“*”期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9%,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9亿元,比*年增长2.4倍。公路建设继续按照“三纵四横五出口”的总体规划,形成“一通二主三支持”的公路网络,以国道省道主干线、出口路和主要经济连接线为重点,大幅度提高路网密度和干线公路等级。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达到16954公里,比*年7745公里,增加1.2倍,公路密度达到28公里/百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逐步进入家庭,机动车的拥有量将大幅度增长,预计2010年机动车总数量达到335949辆(台),比*年增加1.2倍。由于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增长,“*”末期全市成品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0万吨,比*年20万吨,增加3倍,因此,我市成品油市场将会逐年增长的趋势。
三、“*”期间全市加油站行业规划
(一)加油站新建数量
*年至2010年我市规划新增加油站159座,并分两个阶段实施。其中*年至*年规划新增加油站91座:|2008年至2010年新增加油站68座。
(二)加油站布局的基本原则
1、加油站建设规划以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为依据,与城市总体
建设规划、交通道路发展规划相适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做到加油站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能够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
2、根据商务部商改字[*14号通知要求,国道、省道百公里加油站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6对,(即同侧两站间距不小于20公里);设在高速公路上加油站数量原则上百公里不得超过2对;旗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及以上城市新建加油站服务半径控制在0.9公里。设在县、乡道上的加油站间距原则上控制在7公里左右。
(三)、加油站的基本条件
1、所申请建站必须是《*市加油站建设发展规划》布局之内;
2、建站设计符合《汽车加油加气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以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建设、验收单位进行设计、建设和验收;
3、符合国家土地、规划、消防、安全、质量技术监督、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各项批转手续完备;
4、安装和使用符合质监部门和税务部门要求的税控加油机,
经营设施需取得质监颁发的计量保证体系合格证;
5、加油站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具备与加油站管理和运营相适应的消防、计量、安全等技能;
6、符合国家关于加油站建设的其他政策;
7、加油站规模要求。旗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及以上城市、一级国道沿线为一级站,罩棚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电脑税控加油机4台以上;二级国道及省道沿线为二级站,罩棚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电脑税控加油机3台以上,偏远乡镇苏木及交通不便地区建站规模可适当降低;
为确保我市加油站布局合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防止重复建设,新建加油站(改、扩、迁建)必须按《*市*至2010年期间加油站行业发展建设规划》进行。
(四)申报程序
1、申建单位或投资人在征得属地乡镇苏木人民政府及旗县市区商务局同意后,向市商务局提出申请;
2、市商务局据《*市加油站发展规划》对申建站地址进行实地考察并签署意见,其中热点或重大事项市商务局向政府主管市长汇报;
3、上报自治区商务厅审批。待自治区商务厅批复后,申建单位或投资人到当地相关部门办理征地和立项审批手续,上述手续齐备后方准施工建设;
4、竣工后,由当地商务局、消防、计量等相关部们进行验收并签署意见后经市商务局呈报自治区商务厅申领《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之后,持《证书》到当地工商、消防、计量、税务、安全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消防合格证》、《计量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证照齐全后方准营业。
四、规划实施要求与保证措施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和商务部关于新建加油站的规定。凡我市范围内新建加油站,必须统一归口
由市商务局核准上报,其他部门一律不得越级申报,严格控制加油站的盲目发展,坚决杜绝加油站乱批滥建情况发生。
2、各旗县市区商务局要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本辖区的成品油行业发展规划并经市政府同意后施
行,要严格按照规划做好加油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3、各旗县市区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实行领导负责制。各级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成品油行业的规划管理,禁止违反规划擅自新建、改建加油站。
凡未经自治区商务厅批准擅自建设的加油站,土地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征用土地手续,消防、技术监督部门不得进行消防和计量器具验收,工商部门不得颁发营业执照。对存在严重违法经营、扰乱成品油市场秩序的要视情节予以处理,必要时直至取消经营资格。
高油价推动行业发展
20余种产品居世界前列
随着2003年全球经济复苏,近五年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景气上升周期,市场需求增长,带动世界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入新的一轮繁荣时期。在此期间,原油这种资源性商品像黄金一样,被演变成一种新的金融衍生品,在投资银行与投资基金的推波助澜之下,价格连续五年暴涨,年均价格由2003年的30多美元/桶上升到2007年底的90美元左右/桶。2008年首个交易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大幅上涨,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报收于99.62美元的历史高位。
高油价的持续运行,不仅没有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反而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成绩显著,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据白皮书公布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有10万余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万多家,20余种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国内企业开工率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九五”相比,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了9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3.4%,实现利润增长185.6%。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评测,2007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为:工业总产值5.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销售产值5.1万亿,增长21.7%;产销率98.55%,与上年基本持平;销售收入5.51万亿,增长22.5%;实现利润5300亿元,增长21%。中国已是世界石油的第二大消费国、第三大进口国、第五大生产国。
“两高一资”受到抑制
“又好又快”已见成效
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七个特点:一是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节能减排成为行业工作的主旋律,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下降;三是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四是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五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六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推行“责任关怀” 已形成共识;七是行业投资异常活跃――跨国公司投资石油和化工步伐加快。
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的显著特点是:高能耗产品出口下降,出口贸易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两高一资” 产品的出口得到抑制,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价格上升。进出口贸易额持续上涨,出口创汇仍然保持增长势头。2007年1-10月,我国石油和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25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2.5%。2007年行业总利润的增长预计在1000亿人民币。
在行业经济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节能减排也取得明显成效。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双下降,其中石油和化工六个重点耗能行业的能耗呈现全面下降态势,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已见成效。
产业结构性矛盾显现
行业前瞻性依然乐观
白皮书强调,2007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虽取得较大发展,但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显现:一是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倒挂,市场杠杆难起作用,对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链的结构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目前一些地方柴油供应紧张便与此有关);二是投资增长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经济运行从偏快到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三是下游行业对原油高价位的支撑乏力,将制约上游行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四是行业内发展不平衡,部分产品供大于求。
过去的2007年,经济全球化更加渗透到各个行业,步伐进一步加快。针对目前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在此次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提出了五个发展要点: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二是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继续推进循环经济;三是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新型石油和化工产业;四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五是积极倡导责任关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绿色产业;新型工业化;政府行为;企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 F4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016-03
[作者简介] 盛正国,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河南 信阳 464000)
一、传统工业化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7%。但是,在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经济中潜在的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工业化、现代化与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和叠加,形成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障碍,阻碍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全面落实。
传统工业化道路基本上是一条数量扩张型工业化道路,必然导致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当前,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38%。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1.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2%,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达到4亿。我国日排污水量在1.3亿吨左右,使水质严重恶化。全国每年由于污染造成的捕捞量损失经济价值约30亿元人民币,经济渔业品种日渐衰减。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居高不下,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水质恶化。要使我国现代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发展绿色产业
新型工业化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科技含量高。我国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推进工业化的,因此,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并肩发展,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新型工业化要求必须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经济效益好。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资源消耗低。我们是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考虑到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全球化范围内配置资源。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环境污染少。我们的工业化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为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付出自然环境严重污染、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的沉重代价,要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歪路和老路。要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们要从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制定推进工业化的具体政策,处理好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强劳动力资源的能力。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来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低消耗;通过限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和禁止乱砍滥伐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由此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绿色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发展低消耗、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绿色产业。
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内在地包含了绿色经济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呼唤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形式逐步被理论界所接受,并开始在实践中启动,绿色产业作为绿色经济的载体而发展起来。全球日益兴起的“绿色消费”浪潮和对外贸易中打破“绿色壁垒”的需要,都要求我们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注重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产业一词,从狭义的角度是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产业;从广义的角度是指各种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关于绿色产业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主要是从产业的作用对象是否绿色来把握,即绿色产业仅指以绿色植物资源为对象的产业,如农业、林业;另一种认为产业是否绿色,应从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去把握。即只要产业对环境与人无害或少害,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无论其作用对象是否绿色均可认为是绿色产业;反之,如果不对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与生物多样性丧失,那么,这样的产业尽管以绿色植物资源为对象也不能称为绿色产业。这样,绿色产业可涵盖到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一是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绿色农业旨在生产绿色农产品,其基本条件是环境没有或很少被化学合成物污染,产品符合绿色标准。二是绿色工业,指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基本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三是环保工业,即以废弃物为原料或生产环保设备的工业。当排放的废弃物减少时,环保工业所占比重下降。因此,它与绿色工业呈相反的方向变动。四是绿色服务业。它提供清洁、卫生的服务和产品,包括生态旅游、绿色商业等,该产业的绿色化程度与技术联系较少而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我国绿色产业标准是以某个产业绿色化程度(绿色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所提供的绿色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多少为内容,即当某一产业所提供的绿色产品和劳务形成一定数量规模时可以认为是形成了绿色产业。其标志是绿色产品和绿色企业。绿色产品具有资源耗费少,废弃物少,对人体无害或危害小的特点。一般讲,绿色产品分为绿色用品和绿色食品两大类。绿色用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或较少产生对环境或人有害的废弃物的产品;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它们对绿色产品的定量标准是不同的。绿色企业就是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管理、生产绿色产品、实行绿色包装、通过绿色认证并获得绿色标志的企业。对生产企业而言,企业的绿色生产在严格条件下还不能得出该企业是绿色企业的结论。因为虽然企业生产过程合乎标准,但若其产品的使用对环境造成损害,那么,企业也是非绿色的;同样,生产过程虽不合绿色标准,但产品的使用对环境无害,该企业也不能称为绿色企业。这表明生产过程和产品是否绿色有不同衡量标准。只有生产过程和产品都符合绿色标准时,企业才是绿色企业。
三、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
(一)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1.调整产业结构。一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如关停小火电机组,淘汰落后小炼铁厂、小炼钢厂,加大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三是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依法停产关闭。
2.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将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的耗减成本与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进行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形成一套能够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的核算体系。绿色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绿色GDP是一种新兴的国际经济衡量标准,又称生态国内产值(EDP)。它注重和强调环境资源等外部不经济因素的影响,把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对环境价值和环保费用进行准确的计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将传统账户中所有与环境有关的流量和存量进行分解和分类。通过分解和分类可以估算环保的支出,这时的环保支出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是经济增长的负数。换句话说,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环境支出的调整而得到的。调整主要包括:当期对环境损害的预防费用的支出和对环境保护而产生的费用支出。绿色GDP包含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内涵。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这三者的平衡。资源环境的核算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流动性资源、环境资源,土壤、空气、水的污染,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环境费用支出等。只有实施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核算新体系,才能较好地反映人类经济活动的有效程度,才能对发展绿色产业作出较好的贡献。
3.合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建立健全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完善资源税制度,调整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制定环境标准,对违反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其情节的轻重予以适当的处罚,包括追究法律责任;针对经济主体就其所产生并排放于大自然环境的废物,按其数量予以征收排污税;依据环境的承受能力,决定“污染权”的发售数量,然后将它售给出价最高的污染性企业;政府对企业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行为,如开展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投资于污染的设备和设施或针对企业废物排放量的减少等,以投资税收抵免的间接方式给予的一种正面的税收鼓励,或以货币的直接方式给予财政援助。
4.加快绿色产业技术进步。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将加快绿色产业技术进步作为科技攻关专项,支持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可通过降低法人税率、实行重要技术研究开发费补助金制度等财税调节以及允许企业采用快速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手段,加快技术设备更新的政策支持;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工艺技术,开发废物再生利用技术。真正使科学技术在发展绿色产业中,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二)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的企业行为
1.树立绿色管理理念。绿色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的体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管理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反映,它必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式,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模式。绿色管理的内容包括:研究,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决策要素之中,重视研究本企业的环境对策;消减,采用一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减少或消除生产流通过程中废物的排放;循环,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再开发,通过改进产品原理、结构,采用新材料等方法变普通商品为绿色商品;保护,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整治,推动对员工和公众的环保宣传,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
2.实行清洁生产。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供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3.实施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并从中获得利润和发展而实施的市场营销策略。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商品生产技术时,应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选用生产原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应符合环保标准;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包装装潢设计时,应尽量降低商品包装或商品使用的残余物,以减少商品对环境的污染;企业应努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废物回收体制。
4.不断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由于绿色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绿色产品的逐渐盛行,许多企业都看到了“绿色”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为此,许多企业开始标榜自己为“绿色企业”,在市场上极力塑造自己的绿色形象。在市场广告上,“可生物降解”、“可回收利用”、“对臭氧层无害”等宣传内容随处可见。这一方面刺激了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扩大了产品的销售额;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正逐渐重视绿色形象的塑造,利用各种传媒宣传自己在绿色领域的所作所为,以实际行动来强化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同时,他们与有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保持和谐的关系,寻求其支持,并积极参与各种与环保有关的事务,以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朱其育,鲁红玉.浅谈新型工业化道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3,(4).
[3]简新华,向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和优越性[J].管理世界,2003,(7).
[4]李京文.论我国的工业化道路 [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5]陈飞翔,石兴梅.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0,(6).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要有自己的的发展模式。21世纪,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进入发展、完善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将会出现一个竞争激烈、管理完善、服务理念提升的时期。对石化行业的物业管理来说,质量理念和品牌理念的角逐、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形成、高新技术的应用、消费观念的更新,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从服务观念到服务方式,从经营理念到市场定位,都要作出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在国内物业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容量不断扩展的机遇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平台,才能获得市场。
关键词:改革尝试良性发展精干高效以人为本根深蒂固资源配置环境意识规模效益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辖的油田、炼油化工企业属于典型的独立工矿企业,由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和生产的特点所决定,承担着沉重的社会负担。炼油化工企业多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生活区往往自成体系,石油企业由于油区分布广,居民区分散建设,没有城市依托,企业不得不建设自我封闭、包罗万象的社会服务系统。到2000年底,石化集团社会服务系统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0多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人。物业系统是社会服务部分的主要内容,拥有居住面积4300多万平方米,住宅总数超过66万套,各类物业公用基础设施和文体娱乐活动设施等超过4万个,资产原值超过20亿元。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人员达到近8万人。
1998年经国务院决策,石油和石化两大行业进行了重组,实现了上、中、下游业务一体化经营。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需要,寻求更大发展,1999年开始,石化集团对内部业务和资产进行了重组。将核心业务中的优良资产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改制成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10月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成功上市。占从业人员60%的非核心业务和大量的不良资产作为存续企业留在了母体,主要包括专业化施工、生产后勤辅助、多种经营和社会服务四部分。在过渡期,对存续企业实行关联交易、限额亏损、定额补贴的经营管理政策。社会服务部分的改革目标是将来与企业分离,在条件成熟时最终移交政府、回归社会。国家关于企业办社会的指导方针和企业体制的重大变化对物业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像石油石化这样缺乏城市依托的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对策?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石化集团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伴随着石化集团重组改革的进程,作为社会服务部分重要内容的物业管理系统也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形成了专业化的物业管理队伍。按照石化集团重组改制的总体要求,企业办社会部分的人员、资产从原来的主营生产单位分离出来,组建了专门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例如,在油田企业管理层设有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分片设立若干社区管理中心(二级单位),下设物业管理公司或物业管理站,负责居民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大大拓宽。目前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涉及的内容包括房屋的维修、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管理,小区环境的综合治理,治安、环卫、绿化、交通、消防管理,向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康乐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等。三是按照关联交易的原则物业公司形成了新的经营运行机制。物业管理公司做到了经费来源规范、成本明晰、费用开支透明。物业管理费支付结算实行业主(即主营单位)与服务方(即物业管理公司、站)共同签认制度。物业管理单位实行了独立核算,实行以满意率指标为主的综合考核。四是形成了合理的服务定价机制。定价是业主和委托服务方关注的焦点。为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精神,服务价格确定的原则是;有国家定价的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执行,无国家定价的按市场价格执行,既无国家定价又无市场定价的按照实际成本+合理利润定价,以上情况都不适用的通过双方协商定价。
物业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对独立工矿企业的居民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得到了主营单位和广大居民的支持拥护,总体效果是好的。一是矿区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广大职工更加安居乐业。二是矿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实行物业管理,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状态,为居住小区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了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了矿区城市化的进程。三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城市文明居住小区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物业管理工作是创建文明居住小区的重要内容。在创建文明居住小区的过程中,通过居民的参与,有利于塑造他们的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向上的行为规范。四是解放了主营单位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实行物业管理,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与社会服务系统的分离,主营单位彻底摆脱了生活后勤方面的后顾之忧,便于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同时,物业管理系统与主营单位在资产、资金、人员上做到了三个分清,明晰了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存在的生活后勤挤占生产成本问题。
石化集团虽然已经开始了物业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摆脱行政型、福利型的运行模式。物业管理经费的来源主要是行政性补贴,个人支付的费用很少。物业公司的造血功能不足,尚未建立起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自立生存的良性发展的机制。由于职工的收入水平不高,居民的支付能力不足,加之根深蒂固的福利观念的影响,在矿区还没有形成足以支撑物业管理公司自立生存的服务市场。从物业管理队伍本身看,也存在着总体素质不强、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二、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的定位和基本思路
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行业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迅速崛起和迅猛发展的事实证明,物业管理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独立工矿企业推行物业管理,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呼映职工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质量要求、促进矿区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大举措。推行物业管理的目的,是向业主提供有效且经济的服务,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挥物业的使用价值和最大效用,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宁静、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物业管理联系着千家万户,物业管理活动既是物业公司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报偿的企业经营行为,同时又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政治高度认识和看待物业管理工作,把物业管理与建设文明矿区,塑造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公民,创造温馨、和谐、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结合起来,促进物业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健康轨道发展。
根据独立工矿企业的特点、社会发展趋势和物业管理本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物业价值和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从独立工矿企业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分步运作,努力促进物业管理方式从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服务性质由职工福利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经费来源以单位支付为主向居户支付为主转变,服务方式由内部封闭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实现物业管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独立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应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专业化管理。将企业内部的生活服务系统与生产经营系统相分离,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按事业性管理,按合同制和甲乙方方式运作,通过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提高服务质量。第二步,实行模拟企业法人运作。物业管理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经费来源以产权单位支付为主、个人缴纳为辅,实行经费补贴、模拟法人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第三步,实行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在住房制度改革到位、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的基础上,物业管理费用暗补改明补,进入个人工资总额,由个人支付物业管理费用。在居民收入、支付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物业服务市场比较发育,服务价格到位,物业公司以优质的服务获得合理的报酬,实现自立生存,自我发展。
三、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模式探讨
石化集团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的物业管理已经迈入了第二步,预计还需要经过较长的服务市场发展发育过程,才能跨入第三步。在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笔者认为,独立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应采取以下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1.走“建管一体化”之路,形成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对房地产项目从开发建设、销售到售后管理,实行一体化运作是许多开发商采取的成功做法。通过良好管理和优质服务创造开发商信誉和品牌、以提升物业价值、进而促进商品房的销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再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这是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到位,在独立工矿企业取消实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分配之后,住宅建设必须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运作,这必然面临房屋销售的问题。借鉴城市开发商的做法,将商品房开发和物业管理相结合,实行建管一体化模式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之初的必经之路。
2.走“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之路,广开财源。服务市场不发育、物业管理收入来源不足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拓宽收入渠道,弥补经费不足,必须实行“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经营策略。独立工矿企业物业公司开展多元经营有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发展居住小区的社区服务业大有可为。独立工矿区因远离城市,许多社区服务项目无法依托城市供给,因此物业公司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家庭装饰服务、房屋出租等内容,既可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又能增加收入来源。
3.走精干高效之路,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社会化。在实行物业管理的初级阶段,物业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以自我服务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物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尤其是信息化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物业管理行业也不例外。在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形势下,物业管理如果不摆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管理模式,不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手段,仍然采取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方式,物业管理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难以生存。因此,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管理手段,走社会化服务、精干高效管理之路,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4.走规模化发展之路,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的必然选择。像石油企业这样的独立工矿区,居住区分散、规模相对偏小,物业管理机构往往按居住区设置,造成物业管理资源分散,成本偏高,形不成规模效益。随着服务市场的发展、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通过兼并、重组,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是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和生存之道。深圳、上海等地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独立工矿企业必须适应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对物业管理机构有计划的进行合并重组,以发挥规模效益。
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造就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的人员大部分是过去从生产一线分离出来的老弱病残和闲散人员,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已不能满足新形势要求。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必须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重视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素质优良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
新世纪里,市场意识和市场竞争,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物业管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走进市场参与竞争。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在国内物业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容量不断扩展的机遇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平台,才能获得市场。总而言之,物业管理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市场、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0
2、王芳华,现代企业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86-102
3、郭西强,名牌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9.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