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6:33:53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粮油生产平衡增产
加强土地保护,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攻单产,粮油产量持续增加。2015年,全县种植粮油作物13.55万hm2,比2010年增加0.70万hm2,粮油总产60.75万t,比2010年增加4.69万t。
1.2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按照“名、特、优、新、稀、缺、淡”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以“千亿示范工程”为抓手,着力抓好黄花、柑桔、蔬菜三大产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截至2015年,全县柑桔、黄花、蔬菜、茶叶、蚕桑、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4.33万hm2,比2010年增加了1.33万hm2,增幅达44.29%。
1.3现代农业发展提速
依托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强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聘请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进行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了中滩、渠南2个“万亩柑桔示范园”,示范带动全县建成6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并由省农业厅认证命名。同时,在渠南乡全力打造渠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植物组培工厂,集成应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控制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休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档次,延展服务功能。
1.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推进。借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财政现代农业生产(水稻)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先后建成高标准农田0.84万hm2。农机化综合水平大幅提高。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补贴农户超过1.8万户,带动农民投入超过9000万元,共购置各类机具超过1.8万台(套)。全县发展各类农机服务组织95个,农机大户87户,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31212人。机耕、机电灌溉、机械植保、机械脱粒、机收、机插水平大幅提高,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1%。
1.5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市场主体带动能力增强。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渠县已培育壮大宕府王、华橙酒业、天一蒙山、秀岭春天等省、市龙头企业12家,企业自主创建“渠县呷酒”“渠县黄花”“秀岭龙芽”“华橙原酿”等知名品牌10余个。二是专合组织规范建立。2015年底,全县已建立黄花、柑桔、红粮、油菜、蔬菜、畜禽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56个,其中省级示范社9个、国家级示范社4个,三板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三是种植大户大量涌现。全县工商注册成立家庭农场100余个,种粮大户300余户。
1.6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全县6.52万hm2耕地已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渠县黄花”商标、“渠县黄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功注册和认证,有9个产品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1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建了渠县黄花、三汇特醋、渠县锦橙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2面临困难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农机化程度不高。渠县的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36.1%,与四川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55%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全县工程蓄水及库容严重不足,病塘库堰数量大,提灌设施量少、渠系垮塌损毁重,全县80%的提灌站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时间长,超龄服役,设备严重老化,现有200处提灌站带病作业,220处提灌站己经损毁和瘫痪,全县近二分之一的耕地“靠天吃饭”,被动局面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观。三是中低产田土面积大。渠县有中低产田土4.65万hm2,占总耕地的75.15%,近年虽新建高标准农田0.84万hm2,但仍有3.81万hm2中低产田土待改造,较大程度制约着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2农业自然灾害频发
渠县属川东丘陵伏旱区,大巴山暴雨中心地带,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不干就淹”,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和频发,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发展。S|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年5期|
2.3规模经营比例较低
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发展不平衡,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占主导地位。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土地季节性撂荒现象较为严重。
2.4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小、实力弱,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程度不高,真正吸收农民为会员、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专业合作社少,专合组织带动效果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少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发展思路
1)坚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油生产,推进蔬菜、黄花、水果、茶叶、蚕桑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2)坚持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不断壮大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主攻农民增收重点领域,拓展农民增收发展空间,优化农民增收政策环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3)坚持产村互动相融协调发展。统筹协调精准扶贫、新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既合理布局、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又综合配套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产村相融协调发展。4)坚持“三位一体”合力推进。形成“政府扶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业工作良好氛围。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5)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6)坚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流通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农业综合效益。
3.2发展举措
[关键词]农业结构优化跨越式发展农业发展
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1.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疆三次产业的发展总体水平不断的提高。各产业的产值比重也按着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变化,新疆农业产值比重总体来讲是符合经济发展进程的,符合工业化进程的规律,即农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1978年新疆第一产业产值在新疆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是35.8%,2009年为17.8%,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三十年来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比如1980年到1990年之间农业在三次产业中占首要地位,三次产业的顺序是一二三,改革开放刚开始的这个阶段,新疆工业和服务业还没有发达,所以农业对新疆生产总值中的地位高;1991年到1995年和2003年到现在位置的产业结构顺序是二三一,2008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9.5%;1995年到2003年的产业结构顺序是三二一。新疆产业结构的这种发展形式与新疆九十年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餐饮住宿的发展,对外贸易带动仓储运输的发展为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出现新疆的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影响,产业顺序就变动。
2. 农业内部产值结构
农业内部各部门在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平衡,但各部门历年的产值发展趋势大体上不变。2010年新疆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产值超过其他三部门的两倍,其产值历年就在70%左右徘徊,波动幅度不大,这意味着,新疆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多年份不足2% ,发展缓慢;标志着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但所占的份额还小。一般经济比较发达,农业结构良好的一些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超过50%,但是新疆畜牧业历年都徘徊在25%左右,2002年达到28.20%,从此又开始下降,2006年降到21.40%。这不仅远远小于发达国家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又与有利发展新疆畜牧业的资源环境不对称。渔业产值比重历年基本维持在0.6%-0.8%,是因为新疆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主要来源是山雪融化而形成河流,新疆缺乏养渔咸水与场所。
3.新疆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新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各地区农业内部各部门的差异很大。2009年新疆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最多的地区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产值为266.793亿元。其次是喀什地区,产值为239.87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最少的地区是克拉玛依,产值为7.2234亿元;种植业产值最多的地区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产值为154. 3950亿元。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的种植业产值也超过100亿元以上,产值最少的地区是克拉玛依,产值为2. 3150亿元;林业产值最多的地区是喀什,产值为20. 1745亿元,最少的地区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920万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牧业产值最多,产值为101. 3766亿元,昌吉回族自治州占第二位,产值是85. 2977亿元。牧业产值最少的地区是克拉玛依,产值为2. 2653亿元;渔业产值各地区比较少,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产值超过一亿元,其他地区均未过亿元,产值最少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渔业产值仅为188万元。由于新疆各地区的土地面积,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所以表现为各地区在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很大,这正是新疆各区域差异性的最直接表现。
二、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不协调 ,就业形势严峻
2009年新疆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是49:15:36,这就意味着新疆劳动力的大约一半集中于第一产业,在农村劳动人口中存在潜在失业的危险。由于乡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和卫生事业水平低 ,信息业、金融保险等产业不适和我国农村第一、二产业发展的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农村工业发展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协调。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率的逐步提高,会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脱离出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容量有限,需要第三产业容纳大量劳动力。而周边城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信息无法有效传递到乡镇,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就业形式严峻。
2.农产品品种结构难以协调
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配置协调的农产品结构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且各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呈现多样性。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经济资源,而又不失为市场所需,这不能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社会化服务落后
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进行的宏观引导和调控尚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直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内容欠丰富等等,从而造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特征。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来源渠道窄、所收集信息的时效性差,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农民大多依据过去的经验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不能对农产品未来供求总量、供求结构以及价格变动等进行有效的判断和把握,从而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果的农产品供给往往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存在偏差,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优化新疆农业结构的建议
1.加强乡镇企业发展和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深化镇、村集体企业产权的改革,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拓展外向型农业,链接“公司 +基地 +农户 ”“种养 +加工 +储运 +销售 ”等若干生产单元和生产环节,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农村小城镇的规划,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同时彻底摒弃传统的城乡隔离政策和城市倾斜政策,建立城乡开放统一的大市场,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2.强化市场导向下的政府指导, 完善落实有关支农政策
深入分析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可以发现 ,农业的弱质性以及农民的弱势地位必然要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在政府指导下进行 ,得到政府的更多支持和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应坚持资源比较优势原则 ,制定出切合本地区发展状况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 ,指导、引导区域内农业结构调整 ,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格局。制定农村和农业发展规划 ,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户自发和自愿地进行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由于新疆各地区的土地面积,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之间的差异较大,所以新疆农业系统存在着区域性特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同区域特色和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特色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促进区域分工与专业化,降低农业产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在新疆,结合“一退三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草食性畜牧业
参考文献:
[1]吉晋慧:《关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界.2009 .3
【关键词】农产品 发展 研究
一、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近年来,城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出现逐年递增趋势,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等各项指标均呈现显著的递增趋势。
(2)行业结构。这里的行业结构是指12个行业在整个农产品加工业内部,各自所处的地位及行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从近几年的产值数据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饮料制造业一直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四大支柱行业,四大行业产值之和占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85%,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作为这四个行业的原材料,粮食、药材、畜产品等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这也是优势资源转化战略的重要体现。
(3)国民经济贡献率。按照产出法核算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这里所指的国民经济贡献率,即产业部门的增加值在GDP或产业大类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可见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及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4)经济效益。总体而言,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指标显著提高,而企业亏损面有所下降(按当年价计算),亏损企业平均亏损额不大。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
(1)农产品加工业总量较快增长,运行态势良好。农产品加工业己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2)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公有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有制企业逐步减少,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增多。
(3)发展速度较快,总量不断增加。
(4)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扩大,市埸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加工规模小,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2)加工技术装备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
(3)固定资产投入不足,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够。
(4)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滞后,行业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5)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向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其根子在农业,突破了产业、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使资本和先进技术、现代装备有机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素质,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同时,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农产品生产,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业走优质、高效的路子,实现农业的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解决农民增收就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同时,能有效地延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链,为农民就业开辟了多种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加工业及第三产业,既拓展了就业门路,又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产业聚集发展。要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产业支撑,开辟农村工业化道路,带动农村和小城镇的商业、交通、运输、饮食、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中小城镇转移,从而推进城镇化进程。
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势与潜力
中小城市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但同时也具有比较多的有利条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用好这些条件。
(1)农产品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红苕为主,各种豆类遍布全市;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等,各种蔬菜、中药材、家禽。
(2)交通优势。境内干线公路大部分已实现标准化,县乡公路密集。通乡镇公路全部达到水泥、沥青化,通村道路也正在朝全面硬化的目标努力,这些都将为农产品的运输、销售提供方便,有利于商品集散、物资交流和技术扩散。
(3)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策环境。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优惠政策。在建设项目和资金安排、财政转移支付、金融信贷、引进外资、税收、土地使用、人才开发等方面给予中小城市以倾斜和优惠政策。
六、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和思路
(1)优化农企关系搭建原料基地,以适应农产品加工的需要。深化和优化涉农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积极试行、推广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以“公司+农户”或以“股份合作”等新模式,以此促进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与农民结成利益合作体,进而加快产业化的进程。
(2)应用高新技术设备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在发展中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加大,技术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积极鼓励涉农企业联合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共同携手开发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
(3)政府应建立农产品加工信息机制,加强完善服务功能。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龙头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财税、信贷、投资、外经、外贸和科技等方面,有关支农部门要把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地给企业传达,好政策让企业享受到,好事办好。
(4)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要把安全和健康食品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努力扩大加工企业的规模,培育出一批效益更高、竞争能力更强和带动能力更大的龙头企业。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企业 存在问题 对策
农产品加工业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载体。近年来,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圩丰镇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将对该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此思考提出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分析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处于规模增长,盈利能力逐步提高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以紫菜加工、饲料加工、渔业养殖等优势产业。2014年,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余家。由于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逐年增长,逐渐带动畜禽、渔业养殖等产业快速发展。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深加工和精细加工发展。
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者科技意识普遍增强,认识到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引进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实现产品种类多样化。现阶段,圩丰镇农产品企业正逐步利用国家和地区的优惠政策,对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升级,特别是紫菜加工企业积极探索深加工,向二次精细加工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
农产品原材料基地建设初具成效,2012年圩丰镇获批江苏省灌云县渔业产业园,逐渐形成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即农户与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产业链。同时,通过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农户、基地、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战略意识淡薄。
一是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管理者受教育水平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不愿意在技术方面进行投入,造成企业不具备产品研发能力,产品同质化高,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二是品牌战略意识淡薄。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在树立品牌上花过多的资金和精力,宁愿只占据小块市场,没有长远的品牌战略。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信息不灵。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各自为阵,组织松散的状态。同时,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缺乏、滞后,造成企业所掌握技术、市场等信息不够,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销售,以至于严重制约企业长期发展。
(三)受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由于原材料和人力等成本上升,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出现了过去所没有的困难。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状况都受到影响,特别是紫菜加工、泥鳅养殖等出口型行业销售收入都大幅度下降。
(四)企业融资困难,资金投入不足。
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不高,难以得到扶持企业的财政贴息款。同时,银行担保条件要求过高,大多数企业缺乏可供抵押的相关证明,造成融资范围窄、难度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取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的利率比较高,过多的民间借贷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资金还款压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机制,完善政府服务功能。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联合企业建立信息平台,及时通过网络等媒体搜集和农产品相关信息和政策。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扶持农业企业的优惠政策,把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地向企业传达,让企业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切实解决企业经营中所需资金。
加强企业金融信贷服务,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推动企业与各银行间合作机制的建设。商业银行可以开通贷款绿色通道,根据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及时调整贷款额度,加强贷款资金调度,适当降低抵押和担保条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三)优惠产业结构,推动原材料基地建设。
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优化涉农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广以“农民+基地+企业”或“股份合作”等新型模式,以促进企业在更深层次与农户结成利益合作体,进而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形成稳定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链。
(四)搭建农产品加工行业电子商务网站。
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的建设,搭建电子商务网站,是将企业产品推向市场的重要手段,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依托现有的农业信息平台,建立圩丰镇农产品加工企业专门信息服务网站,为全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相关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及企业发展所需的最新动态等信息,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五)推动企业提档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
合理资源配置,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技术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要按照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的原则,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一些发展快、思路新的企业从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并支持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当积极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将新的科技和设备运用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步伐,努力扩大企业的规模。根据市场需要研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多样化和专业化,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是实现这种现象的最佳载体,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第一桥梁。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文件强调“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积极贯彻国家政策,陕西省于2013年初颁布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全省龙头企业数量和销售收入总额翻倍。“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辐射带动农户300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到2020年,龙头企业产值再翻一番,基本建立比较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
可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了当下举国推行的一项政策,研究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也将十分必要。
二、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龙头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是很重要的,代表着行业实力、产业化成效及经济是否健康发展。陕西省龙头企业相对其他省份而言,起步稍晚,但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尤其是最初获批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现已基本全部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1、企业数量
2001年首批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共计151家,陕西省有5家,2003年第二批共计235家,陕西省9家,其后的多次评定结果均显示陕西省的龙头企业在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占比不大,为2%-3%,这说明陕西省龙头企业的数量仍需进一步提升。2006年5月,陕西省农业厅公布省级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其中包括陕西汉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并提出对所列对象进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2011年新增117家企业,次年再次新增66家企业,2014年经严格评审,最终确定陕西禾和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93家企业为陕西省第五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也拟推了83家企业。所以从企业数量上来看,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2、分布区域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多次评定结果中可以看到,陕西省榜上有名的企业多集中在西安、咸阳、宝鸡三个区域,陕北陕南地区尚未有企业入列。陕西省级的五批重点龙头企业公布名单上看,依然是关中区域占比约80%,而陕北陕南则分别占比约10%,这说明了企业是在结合关中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
3、企业类型
(1)国有企业转型。最初的龙头企业名单中以国有企业转型为主。因为国企的规模一般较大,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和一定的市场开拓潜能,具备转型资本。例如陕西老蜂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陕西省蜂业公司(成立于1985年),创立于2000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专业公司,是陕西省第四批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依托资源禀赋。陕西省是国内果汁加工和出口的一个重要基地,我省大多数龙头企业主要依靠粮食、果业和畜牧业。主要产品体现为肉类加工、乳品加工、蜂蜜加工、饲料加工等,大部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同时资金支撑力度不足,产品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较低。由于充分结合了私有资本和优势资源,所以此类企业数量较多,但只有个别企业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3)强强合资。产业相关的企业联合成立集团公司,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成立于1978年的西安相桥乳品厂,起初为民营企业,其后与香港广银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形成了如今的西安银桥乳业集团,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先进管理理念,成功做大做强,成为西北地区乳制品行业中的佼佼者。
4、经营模式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各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呈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企业+农户”。陕西省多数小型农业企业采用此种松散型经营模式。企业和农户根据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进行买卖,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价格,农户在销货时要受制于市场,同样企业在购货时也要考虑市场因素的影响,双方的财产和责任风险各自独立。虽然这种模式下双方可以自由进行双向选择,但由于受到市场的约束,农产品在农户和企业之间较难实现供求稳定,不利于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2)“企业+基地+农户”。正是由于第一种模式的不稳定,从而出现了方――基地。企业可以通过自建或共建基地,提供生产技术、资金供应等服务,也可以吸引分散的农户进入基地成为企业工人,还可以与农户签订契约,建立股份制基地。所以基地的产生其实起到了一个连接企业与农户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对分散的农户进行约束,一方面也维护农户的利益,对企业侵害农户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
(3)“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种模式某种程度而言类似于第二种模式,但又有明显区别。合作社是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是农户自愿成立、加入的一个合作性组织,通过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通过在企业和农户之间签订协议,明确各自权利责任,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实现技术、生产、销售等服务一体化,企业根据合同收购产品,建立供销模式。所以,合作社对外是一种盈利性经济组织,对内是一种非盈利组织。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竞争力不足,牵动力有限
陕西省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动力弱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据统计,陕西省龙头企业总数相当于山东省的23%左右,大型龙头企业相当于山东省的17%左右,可见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较少,一千多家企业中省级重点只有三百多家,国家级重点更是比较匮乏,整体档次有待提高,导致龙头企业的牵动力弱,很多区域的特色优势得不到延伸和推动,竞争优势不明显。
2、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布不均
关中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集中地,是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陕北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农业带动企业,陕南整体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以农业为主,但同样缺乏现代工业,所以陕西省绝大多数龙头企业集中在关中一带,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而且陕西省龙头企业多数仍处于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产业多为初级产品的加工,产品结构趋同,缺乏科技含量。
3、经营模式不健全,利益难协调
结合目前的企业经营模式,由于市场逐利心态的驱使,缺乏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企业和农户难免出现违约行为,而这种不安全因素,会破坏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制约企业提升经营效益,阻碍农户创收贡献作用的发挥,造成经济损失,难以协调双方利益关系。
4、市场竞争不良,产权不清晰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的集体竞争优势体现在各种行业中,大力推动着行业向前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本文分析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发展优势,并针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发展优势 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集群释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理解此问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业产业集群的出现满足了经济发展需求。
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中出现企业集聚的现象,它们具有地理位置上相连,产业上相关的特性。产业集群可以带来集体竞争的优势,对缺乏大型主导企业的地方能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在传统的农业发展上,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给各地农业带来预想不到的竞争优势,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已十分成熟,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由于缺乏发展经验,一直没有得到强而有力的发展。
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农业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原有的农业发展模式不再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模式,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发展模式。是原有农业发展模式的升级,是富有创新的新发展模式。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起步晚,发展规模较小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责任制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的农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逐步走向了小康。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已经要求农业体制进行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农业产业集群,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在于缺乏发展的经验,一种自由式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运作。
我国各个地区所具有的资源条件区别大,除少数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产业链完整,管理模式较成熟,拥有较大的产值。大部分农业集群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农业生产基地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完善。相对于国外发展了几十年农业产业集群和形成的完善管理运营模式,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缓慢,规模小,没有形成有效的集体竞争力。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配套措施不完善,不完全竞争和过度竞争并存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和农业产品价格的低迷,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这种形式下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集群缺乏必要的劳动力,产值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配套措施相当的不完全,基本是劳动密集型。这样的企业竞争力低,难以抵抗外来风暴的冲击,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集群中的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战,集群中企业缺少交流。企业的投入少,设备简陋,没有完善的管理模式,没有独立的品牌效应,缺乏地方特色,对政策的反应缓慢,对市场的需求变化了解不清楚,难以代表地区的农业特色,难以形成产业优势,致使企业难以壮大,一旦出现资金问题,难以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集群企业融资困难。
农业生产过程极强的时效性和农产品的季节性、鲜活性以及易腐烂、难储运等特点,而在产业集群供应链上,每一个节点都会有很多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激烈竞争,竞争成为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为方式之一。由于地理空间的接近性,集群内对于竞争压力的感受更为直接。农业产业集群内不充分竞争与过度竞争并存的状况,使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动力和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合作机制大打折扣,又使集群内成员的合作协同意识严重扭曲。
(三)农业产业集群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差,产品的同质性强
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的生产基地缺乏统一的管理,基本是散户状,农户生产集群内企业需要的农产品,然后出售给企业,没有形成对一片基地进行机械化共同生产或所有土地集中统一生产,农户仅仅作为企业员工进行农业生产,取得相应的农业报酬。农业生产基地和之间的农业单独生产差别不大,而以前的农业生产就是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差,从而农业产业集群的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同一地区的产品同质性强,没有独立的品牌效应。地区的农产品与工业品相比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且上市相对集中,难以实行差异化的市场战略,难以实现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不仅给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仓储和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给农业产业集群良好创新效应的发挥增加了难度。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虽然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现今的发展还不是很理想,发育、发展的现状还没有取得产业集群所需求的集体竞争优势,但是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有自己的发展优势。
我国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依赖很强的产业,农业自然条件和资源因素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我国地域的不同,它的地质、气候、水文等内在的自然条件就能影响农产品的类型、品质。各个地区都有适应本地情况的适合生长的作物,这就极大地缩小了种植作物的种类,聚种植提供了自然条件。
政府强而有力的政策,适应本地实情的政策相对其他国家的推动力度更大。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二是政府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加强集群的品牌建设;三是政府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品种以及通过引进新品种来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种类的质量;四是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促进农业集聚的形成。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有利于特色集群发展的投融资体制
各级政府可出面组织银、企联席会议,就建立专项银团贷款,扩大特色产业集群的信贷规模,并采用授信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直接分配到产业特色明显、发展比较健康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集群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操作办法,完善法规体系,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的资金扶持力度。
(二)强化产业集聚的统筹规划
农业产业集群是市场、企业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各地区产业发展都是围绕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本身的形成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为了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政府在其中必须起到积极的规划和引导作用。
(三)加大农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力度
依靠简单的农产品手工加工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企业必须进行技术的升级。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其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不同,区域性农业技术创新集群目前在我国还停留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层面。在企业作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农业技术创新短期内对政府的依赖性还很强。因此,政府要搭建技术创新的平台,协助集群内部的企业组建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姚阳,曾福生.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向会娟,曹明宏.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1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榆林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优质马铃薯、地膜玉米、名优小杂粮、无公害大漠蔬菜、羊子、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杂果等农业产业规模、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 主导产业规模扩大,优势产业格局形成 目前全市草地保存面积73.3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2%,羊饲养量达到605万只,占全省饲养总量的37%,位居全省第一。红枣种植面积7.4万hm2,产量5.6万t,分别占全省面积和产量的67.6%和42.7%。马铃薯种植面积18.7万hm2,产鲜薯280万t,面积占全国5%,全省50%。绿豆种植面积2.6万hm2,产量近1.8万t。面积占全国2.8%,占全省44%。全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一带四区”的格局,即210国道沿线农副产品加工带;以榆阳、神木、横山等县为主形成的北部风沙滩畜牧和制种产业区;以佳县、吴堡、清涧为主的东部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区;以米脂、横山、子洲为主的南部丘陵沟壑小杂粮产业区;靖边、定边为主的西部白于山优质马铃薯产业区。“一带四区”优势产业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带动“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和绿豆、荞麦、谷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亮点。
1.2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目前全市有各类注册完善、手续齐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1家,省级4家。截至2011年底,全市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1亿元,销售收入4.8亿元,净利润6400万元,创汇2000万美元,带动农户21万多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有效对接,加快了基地建设步伐,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1.3 企业农户联结紧密,利益机制逐步形成 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行“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强化对基地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许多农民进入了农产品运销、加工领域,利益联结也日趋紧密,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逐步形成。
1.4 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涌现,农业增收步伐加快 全市各类产业化组织达276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0个,中介组织带动型有80个,专业市场带动型28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值达4.5亿元,产业化组织从业人员7980人,其中农村经纪人有1000多人,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工、营销企业不断兴起。全市皮毛及其制品加工企业达到112个,淀粉加工企业102个,红枣加工企业140个,肉类蛋类加工企业10个。农民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不断加大,增收步伐明显加快。
2 榆林市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科技基础薄弱,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
2.2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还不够完善 订单农业履行合同的信用程度差,履约率较低,多数企业和农户之间是买断关系,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
2.3 资金严重不足 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收购原料占用资金时间长,一般商业贷款难以满足收购需要。
2.4 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与国际标准对接工作有待加强,质量标准体系的认证率较低。
3 榆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3.1 强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肩负着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重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思想,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这些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一批龙头企业群和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根据当前榆林市产业和企业现状,要在红枣、马铃薯、玉米制种、小杂粮、外向型蔬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上,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改组、改造、改制、联合或引进等方式重力打造出枣业、薯业等优势特色企业集团。重点龙头企业在发展上要以深加工、精加工为重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率先采用现代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要力争把陕北羊子、陕北洋芋、黄河滩枣、大明绿豆、沙漠蔬菜和三边荞麦六大品牌打造成全国驰名商标。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要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所有产品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部分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认证。
3.2 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农业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要使榆林市更多的农副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必须按标准建立基地,组织生产。一是对市场上已确定的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在保证面积稳定的基础上,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出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对已有一定规模的名、优、特出口创汇产品,如大明绿豆、三边荞麦等小杂粮,要坚持改造、提高、创新,不断优化。要以横山、佳县、米脂为中心,建立6.7万hm2优质绿色杂粮杂豆出口创汇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使之真正成为稳定的创汇产业。三是对具有明显开发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的外向型蔬菜、中药材等新型产业,要进行重点培育,在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点投入,使之健康稳步发展。在抓基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探索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导和价值、利益机制的调节,加速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3.3 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针对榆林市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效能低的局面,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扶持其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上,重点要充实其职能,强化其职权,使其有职有权,在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监督、制约、协调和指导上有所作为,以改变目前合作经济组织无职无权的“空架子”局面,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3.4 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当前各级政府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发展农业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也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只有采用“企业+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应重点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收购,确保农户利益,要使双方在共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要通过整顿市场秩序,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关系,提高诚信度,提高合同履约率。这样既可稳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也可促进支柱产业的形成,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