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供应商采购订单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28 16:33:52

序论:在您撰写供应商采购订单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供应商采购订单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闭环管理 采购订单 物资管理系统

1 前言

随着医改的深入,药品加成已经取消,传统以药养医的医院应收方式逐渐不可行,另一方面医院等级评审又对耗材管理有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对产品进行资质、效期管理,并能做到使用追溯,这些新的要求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已经无法实现。医院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包含:物资平台、条形码设置、资质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多级库管理、高值耗材管理、供应室消毒包管理以及报表管理等九大部分。如图1所示。

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实现了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但是在采购订单跟供货商之间的交接上,即如何将已经生成好的采购订单发送给供货商,供货商收到订单如何处理,处理完之后生成发货单如何进入物流管理系统这段流程上,没有很好的解决。以我们医院的一些经验,抛砖引玉,提供一些浅陋的意见。

2 解决流程曾经用过的几种方法及优缺点

2.1 原始方法

流程:采购订单生成之后,由医院采购中心的采购员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给供货商,供货商收到清单以后,按照清单上的物品进行备货,然后送到医院采购中心。采购中心库管员再按照发货单上的信息进行录入。

最初的流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缺点很多:

(1)需要采购员来跟供货商进行联系,工作任务重。

(2)打电话或者发邮件,容易造成供货商理解不清,发错物品。

(3)高值和介入物品必须需要条码,其他一些需要条码管理的物品也存在需要条码的情况,这些都由采购中心库管员录入,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错误率。

(4)采购员无法跟踪到供货商是否供货等详细情况。

2.2 通过预入库方法

采购订单生成之后,由医院采购中心的采购员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给供货商,供货商收到清单以后,按照清单上的物品进行备货,然后根据医院提供的模板做成统一格式的电子发货单发送给采购中心库管员,库管员将电子发货单导入到系统中,生成入库单,然后由库管员或供货商对条码管理的物品进行条码验证,验证完成之后通过审核即可。

改进之后的流程。优点是:入库单主要由供货商制成的电子发货单生成,电子发货单上附带了物品的条码,物资编码,品名,数量等信息,库管员只要直接导入就可以了,大大减轻了库管员的工作,直接就可以生成入库单。缺点是:

(1)采购订单仍旧需要采购员来跟供货商进行联系。

(2)仍旧会造成供货商的理解错误。

(3)采购员仍然无法跟踪供货商供货情况。

(4)供货商虽然按照模板操作,但是做的电子发货单会存在错误,导致无法入库的情况。

2.3 通过网站或者APP方法

采购订单生成之后,直接发送到医院的物流网站或者APP,并短信或微信提醒供货商,供货商登录网站或者APP以后,按照网站或app上的物品进行备货,然后直接在APP或者网站上操作,生成电子发货单,然后由网站或者APP自动导入到物流管理系统。采购员可以实时追踪供货商供货情况。

目前采用的流程。优点是:解决了前面2种方法的缺点,实现了和医院内部的物流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并且可以对供货商供货情况进行评价。

3 效果评价

3.1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概率

(1)以往都是供货商提供纸质的发货单,然后由采购中心的库管员进行录入,不仅库管员造成较大的工作量,而且很容易发生错误,遗漏,非常不方便。采用最新流程之后,采购单都是网上进行流转,供货商做了以前库管员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和遗漏的发生,使库管员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验收审核工作当中。

(2)以往采购订单都是由采购员电话联系供货商,难免发生错误。采用最新流程之后,采购订单直接由系统生成之后发送到APP或网站上,避免了错误的发生,采购员只是进行审核,大大减轻了采购员的工作,提高采购效率。

3.2 方便采购员了解供货商供货实时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网上采购之后,我们可以对供货商M行评价。采购订单发出之后,根据供货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例如分析供应商的到货及时率,合格率和退货率等,既有货比三家的进行横向评估,又有价格趋势的纵向评估,不断提升采购电子化的应用等级。

3.3 实现物流管理系统的闭环管理

好多医院虽然在物资内部管理上实现全程跟踪,但缺乏采购订单与供货商交互之间的管理,使采购订单无法实现跟踪,无法实现整个物资管理系统的闭环管理。加入这一环节之后,整个物资管理系统就实现了闭环管理。物资管理系统――》生成采购订单――》供货商――》入库这一流程上就形成了闭环,提高了物资管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采用新的流程,采购订单通过网站的形式或者APP形式传递给供货商,使得供货商能及时得到订单信息,然后从网上进行操作形成发货单,进而进入物资管理系统形成出库单,大大减轻了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物资管理系统的闭环管理,提高了物资管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使采购订单与供货商进行了比较友好的交互。

第2篇

【关键词】 采购管理 品类 订单管理 供应商管理 库存管理

采购管理(Procurement Management)是包括采购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收集、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来对采购管理的研究很多只停留在流程描述阶段和定性描述阶段,全面的定量化模拟研究还很少,这也是由于采购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所造成的,采购管理除了包括订单管理,供应商管理之外,同时也与库存管理紧密相关,因此要做出全面的定量化模拟研究,首先必须对采购管理系统进行仔细的系统分析。

一、采购管理逻辑模型构建及目标设定

1.1 采购管理逻辑模型构建

设定采购管理系统P与订单管理系统O,供应商管理系统S,库存管理系统I三个系统相联系,其中POI三系统都属于企业内部系统,S系统属于外部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的效率与效益取决与这三个系统的交换效率与效益, 构建采购管理逻辑模型如下图所示:

1.2 采购管理逻辑模型流程关系构建

POSI系统间流程为PO―批量订单发出,OP―订单完成情况反馈;PI―库存查询,IP―库存查询反馈;PS―向供应商发出采购,SP―供应商供货反馈。

1.3 采购管理逻辑模型目标设定

将采购管理系统P目标设定为采购批量PQ,采购总成本PC,采购效率PE;订单管理系统O目标设定为订单批量i,SKU品类数k,品类采购量Qk,订单响应速度Okv,订单随机性Oir;将供应商管理系统S目标设定为供应品类数Sk,k品类下供应量SPQ, 供应商供货速度Skv;将库存管理系统I目标设定为现库存量Ik及安全库存量SSk。

1.4采购管理逻辑模型流向参数关系构建

综上所述,PO系统之间的参数传递包括(PC,PQ,PE,i,k,Qk,Okv,Oir),PS系统之间的参数传递包括(PC,PQ,PE,Sk,SPQ,Skv),PI系统之间的参数传递包括(PC,PQ,PE,Ik,SSk)。

二、采购管理模拟模型构建

从采购管理逻辑模型的分析中可看出,POSI系统中的核心是P系统,因此构建起以P系统设定目标为优化目标的采购管理模拟模型。

2.1采购批量PQ模型构建

采购批量PQ=,SKU采购分量PQk与订单采购量Qk和现库存量Ik及安全库存量SSk相关,PQk=Qk-(Ik-SSk)。构建模型PQ=,k=(1,N),N为汇总后SKU品类数。

2.2采购总成本PC模型构建

采购总成本PC,包括购买资金PC1和采购费用PC2,PC1与采购批量PQk,采购价格Pij相关,PC2与采购SKU品类数k及采购批量PQk相关。

首先,考虑单一订单采购成本PCi,与单一订单Oi,订单下SKU品类数Mi,订单下品类采购价格Pij,订单下品类采购量PQij相关。PC i1=,PCi2=f(Mi, PQij)=λ0Mi+,建立模型PCi=+λ0Mi+。

i=(1,n),n为批处理订单量;j=(1,Mi),Mi为单一订单下品类量;

λ0>0为品类量系数;λij

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批量订单采购总成本模型:

批量订单采购总成本PC=,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批量订单汇总之后SKU品类数小于分订单SKU品类数汇总量。

PC1=, PC2=f(N, PQk)=λ0N+,

建立模型PC=+λ0N+,

k=(1,N),N为汇总后SKU品类数,N

λ0>0为品类总量系数,λk

优化目标为最小化PC,可以结合数量折扣下EOQ模型考虑PQk的优化问题,同时根据供应商数量折扣表确定Pk,因此模型求解重点就在于系数λ0与λk 的求解,而这两个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采购系统数据收集后经统计分析得出。

2.3采购效率PE模型构建

采购批量PE=,SKU品类采购效率PEk与订单响应速度Okv,订单随机性Oir及供应商供货速度Skv相关,构建模型PEk=f(Okv, Oir, Skv)=αT0+βT0 +γTs=(α+β)T0 +γTs。

T0为采购部门SKU品类订单标准处理时间;

Ts为供应商SKU品类订单标准处理时间;

α品类系数,与SKU品类数N相关,随N值增加而增加;

β随机订单系数,与随机订单比率相关,随即订单量增加β系数增加;

γ供应商响应系数,与供应商供应品类数Sk及k品类下供应量SPQ相关,γ随Sk和SPQ的增加而增加;以上参数与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数据和经验数据得出。

k=(1,N),N为汇总后SKU品类数。

三、采购管理模拟模型优化分析

3.1 采购管理系统模型优化目标设定

根据以上模型分析,得出采购管理系统P目标采购批量PQ,采购总成本PC,采购效率PE的函数表达式分别如下:

PQk= ;

PC=+λ0N+;

PEk=f(Okv, Oir, Skv)=αT0+βT0 +γTs=(α+β)T0 +γTs;

将采购管理系统的优化目标设定如下:

将PQk在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同时PC也要降低,而PE则要提高,在实际应用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目标设定;

3.2采购管理系统模型优化分析

将采购管理模型目标间参数相关关系表示如下:

由于PQk与Pk存在内在关联,都由供应商管理系统S的数量折扣表决定,而将S作为整体来看时PQ==,所以PQ,PC,PE直接和k,PQk相关,即采购管理系统优化目标与品类数和品类下采购量直接关系。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SKU品类数K发生变化时,PQ,PC变动方向相同,但PE与K,PQ,PC的变动方向都相反;由于PC优化控制目标为降低,PE优化控制目标为增加,所以在满足PC需求情况下,采购管理系统应减少K的总量,即SKU品类总量,以满足系统的优化目标要求。

当SKU品类下采购量PQk发生变化时,由于供应商数量折扣影响,PQ,PE变动方向相反;PC变化考虑到PQk与Pk的交互作用影响,需要进行SAM敏感性分析,实践中在收集相关数据后可再进行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考虑K及PQk对采购管理模型的影响,减小K量将可以优化企业采购管理系统目标,而PQk带来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实际数据收集和敏感性分析作出进一步判断。

参考文献

1、(U.S.A) David R. Anderson, Dennis J. Sweeney, An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Science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 Decision Making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06第1版

第3篇

关键词:ERP 订单管理 企业应用

在生产制造型企业对订单管理要求日渐提升的今天,传统的订单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生产管理水平,ERP系统的订单管理模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供、产、销的各个环节以及与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等资源的协同关系,它可以在原有性能的基础上,综合企业现状进行二次开发,使其能够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提升企业形象、降低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1 订单管理模块的业务类型

ERP系统的订单管理模块,主要有采购订单、生产工单和销售订单三种形式,以订单驱动企业生产和采购,以信息流驱动企业信息流和资金流,帮助企业构建顺畅的生产物流体系,有效帮助企业优化作业流程,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1.1 采购订单

在企业料件或者产品存在短缺时,就会形成采购订单。采购业务的一般流程为:采购计划采购申请PR采购申请的批准采购订单PO采购订单批准接收、作收据(在待检区/待检仓库)检验、录入检验代码合格之后送货入库不合格的退回供应商/待检。

采购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确定适合的供应商,采购订单一经生成,ERP系统即在批采购订单和批采购申请单之间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订单发出给供应商。采购订单有四种类型:

①标准采购单SPO:适用于欲采购的物料、价格、数量、时间、供应商均确定的一次性物品或服务采购。

②合同采购协议CPA:与同一家供货商做长期的采购合约,只与供货商签订此合约的总采购金额,但尚未决定要买的料件为何、数量多少以及何时会买。当计划协议发放时,才发生采购行为。

③一揽子采购协议BPA:与同一家供货商签订一批量折扣采购合约,签订此合约的总采购金额、购买的料件等,但未知何时要订购

④计划采购订单PPO:与同一家供货商签订一计划采购订单,签订此合约的总采购金额、购买的料件、计划交货日期等,但未知何时要订购。

1.2 生产订单

生产订单,又称工单,就是生产管理中心向生产车间下达的一个生产指令。对一个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当企业收到一个客户订单或者企业内部有需求时,内部就会形成一个生产订单,生产中心就会根据生产订单开始生产。

按订单生产是指企业根据客户订单的需求量和交货期来进行生产安排,其宗旨在于降低库存,有订单才安排生产,无订单则调整生产。生产计划员按照自制品的物料需求计划编制生产订单,通过审核后生产订单连同自动的定额配料表将同时下达到相关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据此开生产配料单领料,开生产入库单入库,仓库记账后生产订单中将自动反映车间的用料及入库情况。ERP系统根据销售订单下达生产,实现以销定产,并根据生产任务下达采购,实现以产订购。

1.3 销售订单

销售订单是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预先与客户签订的一种契约式的业务单据,同时该单据可以提供利润预估值供参考。通过该业务可以全面跟踪客户或者货品的订货、发货等情况。还可以对有订货合同的客户进行集中管理,也可以将销售订单转入采购订单,对采购、发货等业务实现有效地管理。

销售订单不仅是销售业务的业务处理源,更是工业系统整体的起源单据和最终目标,可以实现以销定产、以销售定计划、以销定购等多种业务模式,因而在整个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2 订单管理模块的业务内容

ERP订单管理的业务内容主要包括销售收款循环、客户管理、报价管理和订单管理几部分。

2.1 销售收款循环

企业的销售收款循环包括销货作业(Standard Sales Order);销货退回作业(RMA Order);三角贸易作业(Drop-Ship Order);内部订单作业(Internal Orders)。通过这些相关作业,掌握了解企业客户数据、可以进行报价、订单、出货等作业流程,认列相关的销货成本与销货收入、针对客户的应收账款进行收款冲账作业、进行应收票据管理与银行对账作业等。

一般销货作业的流程:建立客户资料报价输入订单预收款检料包装出货销货成本认列应收账款认列收款冲账应收票据作业银行对账过账至总账。

2.2 客户管理功能

客户管理(Customers Management)主要包括建立客户信用分类(Profile Classes);建立客户数据(Create Customer);客户合并(Merge Customers)。

2.2.1 客户信用分类

对企业而言,客户是很重要的信息资源,企业需要把企业所有的客户,按照交易的信用等级进行分类,定义同一信用等级分类客户的应收账款立账规则、对账单寄发、客户付款规则、催收作业、信用额度制订以及信用额度控管。所谓信用额度,就是客户未偿还应收账款余额的上限,该额度应该依据不同币别加以设定。信用额度控管对信用额度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若超过信用额度上限,系统将限制业务部门开订单或出货。

第4篇

销售订单的管理不完善

天美公司的所有零售店的销售均录入STORIS零售管理系统(从美国伊森艾伦公司引进的全球领先的家具零售管理系统)销售订单,通过网络将销售订单销售的商品编码、数量、送货日期等信息传送到全国联网的服务器中;总部的采购人员随时可以关注全国家具连锁店的销售订单缺货状况,根据缺货的商品编码和数量以及顾客要求的送货日期等信息,采购人员制作采购计划并在系统中录入采购订单向供应商采购所需商品;同时,各连锁店的销售人员也可通过系统,查看采购部门已录入的采购订单的采购数量和到货日期,以便提前与顾客预约送货时间。

但是,由于销售和采购的不确定性,频繁发生由于因装修延误、出差等顾客原因,或者供应商延误交期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销售订单推迟送货甚至取消订单,直接导致供应链上游的采购计划、物流配送、资金计划被打乱,产生顾客投诉以及配送和服务中心库存大量积压。同时,基于月度销售业绩指标衡量的销售奖金政策,造成了服务中心配送量过分集中在周末及月末,送货不均衡。

此外,还有一些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系统违规操作,例如天美公司的家居设计顾问不按正常商品交期向顾客承诺送货日期,或者由于采购原因造成订单的计划送货日期频繁变更;而STORIS系统又是按照销售订单送货日期的早晚自动分配采购入库商品,造成违规承诺送货日期的订单可以抢先提交采购入库商品从而先送货,而按规则承诺的销售订单到送货时无货可送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抢货”。有的连锁店,为防止紧俏商品提交量被“抢”,通过频繁推迟销售订单送货日期的方法一直保留商品提交量而不送货,即所谓“占货”;此外,少数家居设计顾问随意下单、修改甚至删除订单;这些违规行为直接扰乱了公平、有序的业务操作平台。天美公司的订单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供应链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库存成本偏高

当下,供应链管理的最新趋势就是要尽量地降低库存,并且尽力提升在途库存的比例。只要商品流动水平更高,商品过时的风险就会更小、库存投资更低。天美公司的采购量和销量太大,经常会为了应付不确定性而扩大库存持有量。因为天美公司担心在途库存无法很好地满足连锁店的需求,低库存会增加失去销售机会的风险,保持一定水平的在库库存来避免更加麻烦的缺货风险。因而无论在连锁店,还是在服务中心、配送中心都维持了相当量的库存。配送中心以及各地服务中心挤压库存商品较多,一些地方出现销售旺季及年底周期性“爆仓”。实际库存与目标库存差异较大,一些服务中心库存商品积压一年甚至几年,增加大量库存成本。

库存周转率低

与国内一般的家居卖场不同,天美公司采用补货的销售模式,在连锁店不同搭配风格的展厅内所展示的家具样品一般不允许销售,只有销售服务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可用存货可以销售;如果在服务中心和配送中心均无可用库存,则需要等天美公司的工厂制造或向供应商采购,往往需要等3周到6个月后才能送货。这虽然保证了连锁店的展示效果,却降低了库存周转速度。此外,顾客购买家具、饰品一般希望全部采购到货后一次性送货、安装,而不同商品的采购周期长短不一致,有的商品先采购到货,但必须等其余全部商品到货之后才能集中送货,造成配送中心和服务中心库存商品积压。2011年天美公司库存周转率目标为3.8次,实际只达到2.2次。主要原因为销售预测不准确,顾客原因推迟送货;其次,销售预测不准确造成采购计划不准确,采购大量多余及备货库存。

库存周转方式的创新

鉴于天美公司目前由于低准确率的销售预测而导致的高库存成本,马上着手要改善的就是库存结构,同时降低库存成本。

扩大供应商的直送份额。扩大供应商向服务中心的直送份额来缩短提交周期,减少不确定性。目前天美公司的连锁店超过一半以上的货物来源于供应商直送,可以进一步扩大这个比例。由于货物直接来源于供应商,天美公司本身不必建立相应的库存,同时也不必在配送中心维持安全库存。订单从下达到送交到服务中心,交货周期会变得非常短并且也便于控制。同时,也减少了货物的破损率,原因是减少了中间操作流程,最终相应地提高了连锁店的服务水平。

当然在选择哪些商品可以在扩大供应商直送的范围时一定要非常谨慎,一定要是销售稳定、销售量大、可经常供货的商品,同时供应商也必须是与天美公司长期合作、生产稳定且产品质量有保障的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那就必须进行供应商分类的工作,排列出前20或30的供应商,再进行分析。在考虑扩大直送比例的同时,可以将集拼点的转运功能进一步发挥出来,以达到供应商直送策略的灵活。

通过扩大供应商的直送份额,给天美公司带来的一项额外的优势是,商品进货价格也降低下来,原因是跳过了配送中心这一环节的操作。

VMI管理策略。长期以来,流通中的库存是各自为政的,流通环节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零售商、批发商、供应商都有各自的库存,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的扭曲现象,即所谓的需求放大现象,供应商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但却导致了过量的库存。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活动都应该是同步进行的,而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主要的概念是供货商依据实际销售及安全库存的需求,替客户下订单或补货,而实际销售的需求则是供货商依据由客户提供每日的库存与销售资料并以统计等方式预估而来的,整个运作上通常供货商具有一套管理的系统来做处理。VMI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适应市场变化的库存管理思想。

由此, 天美公司也完全可以选择一些长期稳定合作的供应商开展VMI管理策略。供应商根据配送和服务中心的安全库存和销售数据,向自己下单。如此的做法将可以大幅改进供货商对天美公司连锁店的响应时间,较早地得知市场的确实销售情报,而降低配送中心和服务中心用来应对市场变化的不必要库存,也进一步提前引进了跟生产所需的商品,降低缺货率。对天美公司而言,实施VMI策略的好处即在于可以消除多余的订货部门,使人工任务自动化,给家具产品做标记和设计外观等工作可以依据系统范围内的效率而重新安排,可以从过程中去除没有必要的控制步骤。通过该策略使双方的成本都获得减少。

过站式配送的运用。考虑在天美公司现有的配送中心传统的操作模式,即收到订单发货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种过站式运作方式(cross-docking),这是一个节约成本的(降低库存和控制配送中心面积等),提高运作效率的非常有效的做法。国外的许多企业,例如著名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经常使用,即在仓库刚卸货的货物经过订单处理在短时间内,或者24小时内马上转移到发货部门发送,而无须经过仓库货架。它有两个好处:无库存和无须使用很大的运作面积(相对有库存的运作而言),从而减少配送的成本。但是它对运作的水平、系统(包括订单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其他相关系统等等)和供货商的配合要求非常高。目前在国内也很少见到。

在这种方式下,配送中心充当供应过程的调节者和来自外部供应商的订货转运站,而其本身并不保留库存或保留较少的库存。这样的仓库也可以称之为直接转运点。但是问题是:采取直接转运战略是否比仓库中持有库存的经典战略优越?所以我的考虑是通过采用多种物流模式的组合,过站式配送战略,在仓库中保留库存的经典配送战略,再加上把产品直接从供应商运往服务中心的直送战略,以求得物流操作的灵活性和低成本性。

高流量、低流量策略。高流量、低流量策略是天美公司目前的供应链结构调整战略之一,建立地区中央仓库(low flow DC),覆盖全国,而在每个零售区域建立靠近当地销售市场的高流量配送仓库(high flow DC)。这样的调整意味着供应链更为紧凑,使整个地区的库存大为减少。由地区中央仓库(low flow DC)来配送根据销售情况而分类的商品,使得运转成本更低,同时通过接近零售地市场的高流量仓库(high flow DC)的配送又能够大幅度降低连锁店订单的送货周期,减少服务中心的库存。

具体应用,比如:通常给某区域特别订制的商品只在该区域销售,当然应该存储于该销售区域,然而当此类商品的流动体积小于一定参数时,还是考虑放在区域性的low flow DC。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可以由通过上文提议的直接转运方式来解决,即从low flow DC出运的货物到当地后与high flow DC的货物拼装在一起运到服务中心。还有一个原则性问题就是保证低流量的产品只有单一供应商生产,以提高效率。

销售订单管理的改进

对于一直困扰天美公司的销售订单管理不完善的问题,从提高销售订单准确性方法和手段方面我建议进行以下改进:

强化家居设计顾问培训。销售订单是天美公司供应链的源头,如果频繁地修改甚至删除订单,就会造成供应链上游的采购和物流的混乱,作为销售订单的操作人员,进一步强化家居销售设计顾问的培训,使其增强责任感,熟练操作系统销售订单,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订单录入错误和随意更改,保证订单信息真实准确。

订单管理人员监督。对于设计顾问录入系统的销售订单,订单管理人员应当每天跟踪,如发现录入错误、违规操作及时纠正,并可采取适当形式的处罚。同时,要提前关注销售订单订购商品的采购和物流状况,避免因为上述原因造成延迟送货、产生客诉。

了解顾客信息。一方面,售前尽可能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包括风格喜好、家庭成员、户型、装修进度等顾客信息,避免因沟通不到位产生推迟送货或取消订单;另一方面,售后服务也要到位,减少顾客退、换货。也可以通过入户家访的方式,以此来获得顾客信息。了解顾客想买什么、该买什么对于预测他们将来送货是很有帮助的。

提升供应商管理。天美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长期稳定合作的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对于新开发的供应商,一定要对其产能、品质情况做深入调研,减少供应商原因造成的采购延迟出货和品质瑕疵,商品及时转运到配送中心及服务中心,保证在顾客预约时间送货,对提升服务水平和供应链绩效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5篇

关键词:C/S;B/S;物资采购;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企业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发展,物资采购从原来的分散采购转变为统一采购,将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物资采购职能统一到一起,成立独立的物资采购中心。按照集中采购模式,集中管控供应商、采购价格与库存情况,降低采购成本。信息化手段做为提升企业经营和管理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在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上以“数字采购、协同采购”为目标,从采购需求、采购计划入手,通过订单管理、采购检验入库与订单结算等业务审批流程控制与痕迹化管理,规范采购流程;同时,积极推进采购管理向上游供应商的延伸,建立供应商网络协作采购模式,引入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与准时生产(JIT)等理念,通过供应商选取、与供应商的全面协作,考核评估等环节的数据集成与流转,使得整个物资采购环节型成一个PDCA闭环,切实做到通过信息化来提升采购力。

1 企业信息化现状

在企业成立物资采购中心之前,已经建设有ERP、MES、财务管理、物流信息系统(LIS)、主数据管理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系统。新建设的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考虑保护既有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将企业已建系统中的一些相关业务关联集中到一起,通过业务协同,数出一门,实现采购管理、供应商网络协作、供应商管理等功能。

2 现行物资采购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当采购的物资是新物资时,采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询价,虽然可以完成询价工作,但收集的数据分散、表现形式多样,不利于询价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统计分析;(2)与供应商的采购订单确认采用传真方式,该方式虽然保证了采购订单盖章确认的合法性,但当订单需要多次调整确认时,无法做出快速的调整和反馈;(3)需要了解供应商的库存情况,一般采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咨询,无法实现对供应商库存数据的实时、动态了解。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架构设计

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遵守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C/S部分采用PowerBuilder+Oracle模式开发,B/S部分采用基于J2EE多层架构和组件开发技术,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开发。

3.1.1 采用C/S与B/S模式相结合。根据企业信息化实际情况,物资采购在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部分,业务量大且内容相对复杂,对业务流程、数据安全、响应速度的要求高,如计划管理、订单管理、采购合同、到货登记、质量检验、入库管理等。对于这部分内容,采用C/S模式来实现。利用C/S模式,方便个性化流程设计,减少对服务器和网络资源的占用,更好对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同时,还可以利用企业原有的数据资源和数据分发机制,实现内部数据的统一。

针对企业的供应商数量多,地域分散等特点,采用B/S模式,开发面向互联网与供应商业务互动部分的内容,很好地解决了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管理问题。

3.1.2 系统集成方面。(1)确保基础数据唯一性。为保证基础数据出处的唯一性,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所用到的基础数据统一从企业主数据管理平台获取,如供应商编码、材料编码,备件编码、计量单位编码、人员编码、组织机构编码等;(2)业务系统集成与交互。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需要与ERP、MES、OA、财务管理、物流信息系统(LIS)等业务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接口设计要求遵循企业现行的标准规范,同时要考虑尽量减少对暨有系统的改造。

3.2 系统业务功能设计

3.2.1 采购计划管理。根据不同物资类别需求计划为编制依据,实现采购月计划和采购月调整计划的录入、修改、查询功能。

3.2.2 采购合同管理。实现采购合同按采物资类别分类进行管理,并将采购合同与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建立关联,实现采购业务的追踪。

3.2.3 订单管理。采购订单按物资类别进行分类,依据采购月计划和采购月调整计划编制,实现与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建立关联和业务追踪。

3.2.4 订单确认。采购方和供货方通过网上交互,进行网上协作,解决了纸制单据传递和电话沟通中存在信息中断问题。

3.2.5 发货单管理。该功能实现供应商发货情况的管理。在发货单管理中,一份发货单仅记录一次发货的情况,是采购订单的一个子集。通过发货单衔接了采购订单和到货登记,使采购业务的信息流变得完整、顺畅。

3.2.6 到货登记管理。实现对物资货物的暂存管理。通过与发货单的关联查询和到货登记单据的自动生成,在管理上控制和避免了供应商发出的物品与实际采购的物品有差异的问题,减少了库管员录入的工作量和录入错误。

3.2.7 质量检验申请管理。依据到货登记编制质量检验申请,通过质量检验申请和到货登记一对一的关系,实现质量检验申请单据的自动生成,并与到货登记、质量检验单建立关联,实现采购信息的跟踪。

3.2.8 质量检验管理。通过设置提交、提交、已审核、作废四个状态,现质量检验单据的生成、录入、修改、查询等管理功能。并通过联查功能,实现采购业务追踪信息的追踪。

3.2.9 入库管理。实现已检验合格的物资货物的入库管理业务。依据到货登记编制暂估入库单,并在入库管理中实现暂估入库单的录入、修改、查询、暂估入库单单据据联查功能。

3.2.10 供应商管理。该功能实现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供应商基本信息是供应商的基础信息资料,包括供应商代码、名称、地址、联系人等信息。

3.2.11 供应商评价管理。实现对供应商综合评价信息的管理。根据供应商到货执行率、到货质量、到货的及时性等信息,给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定,并将信息反馈回给供应商。

3.2.12 统计分析。实现采购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物品月度计划量、订单下达量、截至当前日期的发货量、截至当前日期的到货量、截至当前日期的入库量、当前库存量及相关比率等信息。

3.2.13 消息提醒。该模块采用DWR消息推送,实现供应商与采购业务员之间消息互动,及时提醒供应商与采购业务员协同业务处理。当采购业务员发出报价单和采购订单后,系统会自动发送消息提醒供应商及时填写报价单和进行订单确认。同时采购业务员与供应商可以在线或离线状态下互相发送消息。

3.2.14 权限管理。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权限管理作为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要求灵活可配置。

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的用户既有企业员工,也有供应商方人员。因此,对权限管理有系统和全面的规划要求很高,具体到功能级和数据级的权限配置和管理。权限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在C/S模式下实现的功能权限管理和在B/S模式下实现的功能权限管理。

4 结束语

通过建立统一的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采购集中化、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过程效率化的管理要求,可以满足公司集中采购模式下多种管理模式的采购业务管理,规范采购行为,有效降低公司采购成本、优化业务流程、大大提高公司集中采购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尤建新.采购运作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2]黄剑.企业物资采购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3]刘春杰.基于ESB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12.

第6篇

关键词:物资管理;履约管理;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物流管理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1]。良好的物流管理是电力生产运营的根本保证。当前各个供电单位所管理材料、设备等物流品种繁多,货品数量巨大,涉及到与供应商、使用单位、以及物流服务部门等多个单位,管理工作量大。

而现有的电力ERP系统主要管理物料的价值形态,侧重于省公司层面和采购业务,对于物料履约状态管理仍然是个空白,无法监控物料实时流动状态,不能实现物料的日常催货管理、物流跟踪等功能。

因此,根据电力物料管理实际,开发物料履约跟踪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可以将供应商、使用部门以及物资供应服务单位的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实现物料的实时跟踪、实时监控,十分方便物资供应部门对物料的管理。

1 系统设计

1.1 业务流程分析

现有的ERP系统已经实现了订单管理功能,为方便履约管理,将ERP中的订单数据导出,然后导入到本系统中,在系统中建立订单的各类信息。如果订单中的物料已经到货,则进行到货验收操作。没有到货的物资,使用单位会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的需要,提出履约需求,可以提出延迟或者提前供货的信息,物资供应部门的履约员接收到履约需求信息后,给供应商发出履约需求,得到供应商确认后,将与供应商确认的履约需求时间反馈至使用单位,实现了使用单位、供应商与物资供应部门的履约沟通。

1.2 系统架构设计

该物资订单履约监控系统采用B/S多层结构设计,为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缓解服务器压力,在该系统的架构设计上,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层次,各个层次由不同的服务器完成,分为:Web服务器、应用层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负责处理页面请求,应用服务器负责处理各种业务逻辑[3]。数据库服务器处理业务数据,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等。各服务器的划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多层次的应用系统架构[4]。由于各服务器各司其职,相互干扰较少,具有较高的可重用、可维护和可扩展功能。

1.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主要包括表的设计和表与表之间关系的设计。表的设计主要是主键设计字段设计和索引设计。在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可在服务器端根据各模块的实际需求,为数据库表定义主键、外键、索引、缺省、约束、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等方法来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2]。

2 系统实现

2.1 功能结构

物料订单履约跟踪管理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订单管理、履约管理、验货管理、领料管理、库存管理、领料管理、库存管理、档案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和系统配置。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2.2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订单管理子系统:ERP订单导入系统后,从而开始单据在管理系统中的流转过程,同时对订单进行跟踪管理。在订单导入中同时也可以进行添加,添加自购的信息,自购是由于项目下的物料不足的情况下引发的,订单确认以后形成订单。

履约管理子系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跟供应商商进行协调,确定所要期望到货的日期。物资需求单位填写需求,物资公司根据需求做相应回复。数据库变动,订单、履约需求关系为一比多,履约需求增加需求 ,回复信息及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催货,订单数据信息显示相应的颜色提示。

验货管理子系统:当供应商履行合同交货日期,将订单下的物料送到物资公司,履约员开始验货,在验货的同时选择物料的去向,根据项目名称,获得订单编码,查找这个订单下的物资的去向,是到现场还是到仓库,到现场的物料就执行虚入虚出,到仓库的话就让保管员确认以后才可以入库。验货入库流程界面如下图所示:

领料管理子模块:按照项目进行领料,添加物料单,自动生成出库单,领取的数量最终要减去仓储表中的库存数量,数据源为项目下采购订单下所有物资。领料流程界面如下图所示:

3 结束语

物资订单履约跟踪管理系统实现了履约跟踪管理,解决了客户用货单位和物资公司的信息化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监控物料实时流动状态,实现物料的日常催货管理、物流跟踪等功能,填补了物资履约状态管理的空白。对订单,及物料入库、出库、盘点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吴超华.基于WEB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工程技术,2006,35(1):59-60.

[2]曹校阳.浅谈SQL Server中的安全策略[J].现代计算机,2006,1:101-103.

[3]冯丽.数据加密技术[J].科技资讯,2006,27:104.

[4]钟明,苏宏业.基于B/S结构的物流管理系统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9:203-205.

第7篇

一、银企互联系统――实现企业财务处理系统与银行业务系统的集成高效作业

(一)银企互联背景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逐渐增大,大量的收付款业务操作业务需要在网上银行进行;但网上银行同企业的财务处理系统没有任何对接,所有这些业务需要人工跟进查询收付款、取回单,并将该信息同步到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如ERP系统等)中;这种跨平台操作网上银行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会产生查询不便,数据不同步,人工录入数据存在出错等问题;所以传统的单点作业方式不仅使企业财务系统同银行业务系统数据不同步,而且数据量巨大,导致人工投入也很多。

(二)业务优化思路 笔者所在的公司在2009年6~8月上线了银企互联系统,上线后有了以下改进:一是信息的同步性大大提高:上线之前,企业财务系统和银行数据处理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系统之间的往来业务处理需要依据纸质单据的传递和手工录入的处理。由于单据传递的滞后性等因素导致两个系统数据时常不一致,同步性太差;上线之后,银企互联有机集成了企业财务系统和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往来款通过系统的对接可以同时在两个系统之间产生信息记录,提高了银企之间业务信息的同步性。二是信息处理的准确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上线之前,资金往来需要根据银行账单手工输入企业的系统,不仅效率低而且难免有出错的时候;上线之后,ERP系统中的客户往来信息凭证可以自动生成,避免了手工的低效率和误操作,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三是数据的安全保障级别进一步提升:上线之前,银企之间的资金往来大部分节点采用手工控制,在人手紧张的阶段出现过不相容岗位集一人的情况,导致时常发生错误甚至舞弊;上线之后,对于原始数据的提报、业务内容审核、资金划转的审批等分别有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权限进行操作,实现了流程化控制。通过系统定期自动提示更换密码等系统流程控制,更有利于防止错误和舞弊。

(三)系统上线后的再生风险防范 由于上线该系统后,款项的往来、费用的报销等全部在系统中进行,可能会由于两个以上的人员互相串通而使企业的资金轻而易举的转了出去。由此,整体层面上,企业需要对员工的道德进行正面引导,加强员工的道德守则控制。具体控制层面上,包括:使不相容的权限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对系统审批的授权需要更加严格;定期更换权限密码,防止泄露;加强对审批的纸质单据的定期检查,防止造假及舞弊。

二、客户订单管理系统――整合企业与客户间资源,提高订单管控效率

(一)客户订单管理系统背景 在传统的从下订单到发货(假设制造商的产品通过经销商卖给最终用户)的处理流程中,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便:一是订单处理效率低下,经销商通过传真等手工方式进行,制造商的业务部门再用电话等方式确认后通过手工录入发货系统,这样导致处理时间的缓慢和低效率。二是订单运行透明性较差,经销商自下订单之日起,该订单在制造商仓库里是否有是不知道的。若没有,何时排产、何时生产、何时入库、何时发货等都需要人工的沟通,不能对该订单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三是制造商和经销商或客户的信息共享性较差,一方面,客户对于制造商的库存等信息的沟通停留在人工处理层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制造商对于已经售出的产品跟踪情况(比如最终客户的背景资料、跟踪服务状况等)难以持续,这对于制造商对后期的产品规划很不利。

(二)客户订单管理业务优化思路 依托ERP系统上线客户订单管理系系统后,上述问题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订单处理快捷、方便,经销商通过该网络系统可以远程下订单,解决了手工处理订单可能涉及信息失真及处理的低效率问题;订单运行透明、高效,经销商通过该系统的终端,可以随时查询自己所下订单的分配、生产、验收、储存、发运等过程;避免了因为订单状态与制造商的来回沟通,使信息传递更为高效。制造商与经销商信息高度共享:一方面,经销商可随时查询制造商的库存情况及账款往来情况,对于经销商快速扑捉商机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对于制造商来说,该系统可以帮其随时掌握产品在经销商的出入库及存货管理情况、及时监控产品是否超期、经销商卖给最终用户的价格是否符合其销售政策、经销商对于意向客户的跟踪管理情况及保有客户的回访等维护情况。及时指导经销商改进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产品的销售。通过笔者所在公司2008年~2009年上线前后的对比变化:该系统缩短了80%的订单处理时间,有效的加快了物流、信息流、财务流的同步速度,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三)需要防范的风险 该系统虽然极大地方便了客户,但也存在一些系统风险:由于客户订单操作失误导致发错产品时常存在,所以需要对客户经常进行培训以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客户随时下订单及取消订单,对制造商安排生产造成了极大不便,需要对订单处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可能会导致制造商或经销商的某些信息泄露,需要双方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的防护。

三、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企业与供应商资源,提升采购管理效率

(一)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背景 传统的采购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面临以下问题:供应商管理方面,没有系统化的、详细的资供应商信息库,档案维护量巨大、查询效率极低,不利于形成一个公司战略供应商体系的建立;成本管理方面,无成本竖向、横向分析信息库,成本对比分析比较困难,不能为采购员提供有效的降成本谈判依据;成本分析方面,基础报价资料手工收集,效率低;合同管理方面,合同手工管理数据量大,查询不便,与供应商传递合同方式效率很低;采购信息管理方面,供应商与采购方通过EMAIL、传真信息交流,易出现信息发送不及时、混乱、漏发等问题。

(二)采购信息管理业务优化思路 笔者所在公司近期上线了采购信息管理系统的,从采购部门得到的反馈来看,实现以下业务的优化。供应商管理方面,建立统一的供应商电子信息库,通过对企业的四百多家供应商分类管理,使供应相同件的供应商进行优化整合,减少了25%的供应商数量,提高了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成本管理方面,以系统为支撑建立纵横价格信息库,通过系统集成,快速生成参考目标价,不仅为成本谈判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支撑,而且为内部成本管理也提供了较好的支撑,信息传递及时高效,通过互联网竞价还可以降低费用、提高效率;成本分析方面,通过建立纵横价格信息库,可以从不同纬度对成本数据进行抓取,有利于成本分析快速、高效;合同管理方面,通过系统自动生成合同并管理,对于公司签订诸如钢材等随行就市的产品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还可以实现异地谈判和合同电子签章,避免了纸质合同的低效率;信息管理方面,通过统一的供应商管理平台信息交互,实现了供需双方的资源高效共享,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三)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于采购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信息共享平台。但共享的同时导致某些信息的保密性降低,所以需要加强采购管理的控制水平,使其能够实现采购方和供应商的双赢;另一方面, 该系统仅仅是一个采购管理的平台,用以提升采购管理效率,但本身是不会带来成本的降低,需要更多的依赖人去沟通和谈判,来完成成本的降低。

四、仓库管理系统――提高库存物流与信息流的一致性,提升存货管理水平

(一)仓库管理系统背景 对于大中型制造企业来说,由于存货品种的多样性及及性状的复杂性,现代仓库管理面临诸多的问题:作业效率低问题,靠手工在办公室PC把业务数据录入ERP系统,不能移动、不实时、操作不方便;库存不准确问题,事后手工录入ERP单据繁琐易错、数据延迟,导致ERP库存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出入库常发生错漏问题,出入库时靠人工核对物品、数量容易错漏,导致发错料、收错货,影响生产和服务质量;物资积压问题,即使建立了先进先出的物资管理规定,也会发生由于没有系统控制导致发货随意性太大,先入库的物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积压物资,造成存货积压损失。

(二)物流管理业务优化思路 笔者所在公司通过上线仓库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仓库管理系统和ERP系统的对接,利用扫描枪、条形码识别等工具,实现物资的入库、仓储、出库等环节的电子化,提高了该管理环节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一致性;相比之前公司对于两万多个品种的零部件实行手工的操作导致物流和信息流不一致来说,此系统稳步提升了账实相符率,为采购等后续管理行为提供较为可靠的库存决策依据;通过ERP系统与仓库管理系统对接,减少了手工操作,节省了人工成本;通过系统来管理和规范作业员作业,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管控了作业人员未按流程的弊端,使上下工序的连接性更加紧密;通过库龄管理模块,利用系统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办法,缩短物资在仓库的放置周期,提高仓库面积的利用率及周转率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包括:一是仓库管理系统使收发货及与供应商的结算等交易处理依赖于系统中的BOM(物料清单)和已经维护的价格作为依据,缺乏可视轨迹。由此需要加强对系统中BOM清单及结算价的维护和管理,防范由此带来的成本及结算的错误。二是仓库管理系统与ERP系统为两套独立的系统,如果两者接口做的不好,会导致两套系统的数据不一致,更加难以为管理提供可靠地数据支撑。由此,对于接口一定要充分重视,做好后先进行有效模拟,成功后方可上线。三是仓库管理系统为外部系统,系统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管理难度大。由此,应有系统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流程标准,做好权限和主要节点的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对于大中型公司来说,上述信息系统能否促进企业业务处理的优化,应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信息系统的实施必须立足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实际情况,直面企业治理薄弱环节,从企业管理控制的实际角度出发,做好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的融合,避免与企业实际格格不入的“空降兵”式信息系统;第二,关注信息系统本身的风险。一方面,需要坚持在上述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变更和维护方面做好预防性控制;另一方面,做好上述信息系统的输入、处理及输出等环节的应用控制,确保信息系统控制的完整性、准确性、经过授权和访问控制。在此基础上,定期评价上述信息系统控制措施的效果,及时反馈和改进,使信息系统更好的服务于业务的运行,达到企业在上述环节业务处理优化的加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