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7-28 16:33:46

序论:在您撰写教育目的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育目的培养

第1篇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小故事:一家外企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有很多应聘者去参加答辩考试,一个个考下来,虽然对答如流,但都没有被录取。轮到最后一个人了,他走进房门时,发现干净的地毯上有一个纸团,有卫生习惯的他很自然的捡起纸团放到纸篓里。这时,考官说:“请你看看捡起的纸团。”这位应聘者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情欢迎你到我们公司来任职。”后来这位应聘者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这么一个小小的习惯,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福音。在让人无限感慨之际,我们从中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良好的习惯,简直就是无限的财富。我们做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培养。因为学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应该注重从学生的一言一行去培养学生,细致入微地渗透行为习惯教育。从简单、微小的事情就可以折射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学生的习惯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而应该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作,重在引导,关键在落实,难在内化。所以老师在这其中就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可以在学生中起关键的榜样作用.同时,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剖析自我,锻炼自我,超越自我。举个例子:学校考试比较多,不少学生有乱扔稿纸草纸的坏习惯,每次考完试,考场里狼藉一片,还得派人打扫,非常麻烦。这次期中考试我在实验室监考,学生一进考场,我就强调不许乱扔废纸,考后所有杂物一并带走,保持考场整洁。第一场有少数几个学生乱扔,我让他们主动捡起,第二场再强调一遍,没有一个学生乱扔了,以后几场不用说什么,学生没有一个乱扔废纸的了,直到考完试,考场一直都非常整洁,我们监考也非常舒心。再举个例子:学生如果犯了错误,当老师询问原因时,绝大多数学生一定会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理由来回应老师,但是也有不少学生会说;"老师我错了。下次一定注意。"如果我们教育的学生能都像后一部分学生一样面对错误时有勇于承担的勇气,勇于改正的责任心,一定会培养出大有作为的学生。

所以说,教育原本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而只是一些微不足道、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作为教师,如果你能够从小事做起,在学生的心理、性格、学习、习惯、能力、道德、处世、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来捕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倾向,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引导,那你就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有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未来。

第2篇

关键词:教育目的 改造主义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就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之前,对活动过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就已经在头脑中预先存在了。人的活动的这种目的性同生物有机体通过其生命活动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果性和目的性不同,它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又由主观到客观的能动的过程。教育就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历史上,人们提出了形形的教育目的。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的改造主义就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然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吗?是否教育还有其他目的,而改造社会仅仅是其众多目的中的一个?在弄清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改造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的派别。改造主义教育的一些主要人物,代表了进步主义教育的运动的左翼。他们与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主流“儿童中心”不同,强调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于人的制约作用。

改造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社会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造和变化;社会的改造和变化涉及教育的改造和变化,而且社会的改造需要利用教育。

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他们反对进步主义强调手段而忽视目的、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做法。他们认为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找到适当的手段。对于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想到哪里去。改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认为,衡量人和教育理论适当与否的标准,最终要看该理论是否适合它自己时代的需要。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文化承担传递和修改这两种作用,然而,在危机的时代,教育对于修改文化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教育要发挥对文化进行彻底改造的作用。教育必须支持现存社会秩序的改造。社会的改造不是简单地通过政治行动,更重要更根本的是,必须通过教育社会成员认识到目前的巨大的危险来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教育必须提出新的比较切实可行的社会秩序的主张。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又被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它主张: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注重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只注意手段而忽视了目的。因而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课程研制不应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人格出发,而应从社会改造的要求出发,使课程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实施后帮助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奴役般的服从,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形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塑造新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文化的能力,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人。

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传统的课程是一个不相连贯的教材的大杂烩,其内容过分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人类团体的其他经验。所以要实现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改造的教育目的,就必须加强美学、道德、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

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改造主义者对当时各级学校所使用的大多数教学方法持批评的态度,因为这些旧的方法支持并加强传统的价值和现状,教师不知不觉成了传统价值和观念的维护者。改造主义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乃是一种“隐蔽课程”,它起的作用是使学生适应于先存的生活模式,而教师对此却毫不知情,并通过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过程来维护现状。

改造主义者把学校看成是改造社会的工具。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合作的智慧,没有组成社会的个人之间的合作,就不可能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改造,因而也就无法谈及完善的文化。所以,为了实现文化改造的目的,学校必须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人的社会特性的培养。学校必须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加以对待,决不能把他们看作是预先划定的各种类别的成员。学校要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因为社会的文明取决于该社会成员在多大程度上用理智的合作方法来取代裸的竞争。

改造主义认为,教师要敢于参与政治活动,在社会改造方面起到模范的作用。改造主义者认识到,要引起真正的社会改革,只有说服现政权的掌权者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除了自己要行动起来之外,还要说服学生投身于社会的改造。

改造主义不将教师视为绝对的权威,也不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伙伴。他们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教师的指导性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是班集体的一员,另一方面教师是教育职责的履行者。

由此可见,改造主义的课程论、教师观等都是围绕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所提出来的。其教育目的观倾向于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在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从来都有不同意见。一般归为两个方面:

1.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主张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在西方,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孔德、德克海姆等人。他们提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社会制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公民,为社会做贡献。在我国,这种观点早已存在。例如儒家的教育目的,就是从巩固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出发而确立“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学记》提出“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朱熹把“五伦”列为教育目的,这些都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

2.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应从儿童内在的自然潜力出发来考虑教育目的。这以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为主要代表,他们主张对儿童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顺应儿童的天性,其目的在于培养人,使人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自然的、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也受了这种观点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的论述中也有很多这种观点。例如,荀子从“性伪合”的思想出发,认为人生而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产生这些差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因此教育应从改变人性出发(《荀子・儒效》)。

由于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其成败取决于社会及其发展水平,而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所以,一方面,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社会需求,因为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个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人又有其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教育又要考虑到这些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教育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出发,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两个侧面,二者缺一不可,应该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系统的考查。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第3篇

关键词 能力 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多年的数控改革班的教学,特别是在进行改革班与普通班同类课程的教学后,明显的反差出现在笔者的面前――能力、学习兴趣大不相同。教学改革班的学生明显比普通班的学生在能力上高,学习兴趣浓厚的多。

从我校数控专业同时入学的四个班级,改革与普通教学班分别两个。作为改革试点教学的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比以往的普通班学生有所不同,但没有给并行的另外班级教学,没有最直接的对比,这种差距没有太大的说服力。笔者同时给这几个班上CAM课,课程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学习掌握使用CAM进行零件造型,从而完成零件加工轨迹的生成,达到输出加工代码,学会自动编程的目的。不同的是前者学习的是Master CAM(同时在CAXA制造工程师),后者学习的是CAXA制造工程师。就学习的难易程度而言,Master CAM没有CAXA制造工程师容易掌握,软件功能Master CAM比CAXA制造工程师多而复杂。为了验证不同教学班在教学最后阶段能力反应笔者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例子、零件图纸相同),但学习过程有很大的差异。

1兴趣对学习的影响

在教学伊始学生看到老师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很轻松的把平面图案变成立体的、各种颜色的搭配以及动态的加工,无一例外都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在学生看来有些神奇,他们有探秘的渴望――好现象,在基本指令学习阶段,95%以上的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阶段没有差别;当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指令,能完成线架好轮廓造型后,普通班的学生有20%的学生开始溜号(关注玩游戏),而改革试点班只有5%以下的学生溜号。当进入零件造型学习阶段,差距明显增大,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零件图纸阅读能力。老师把零件图纸发给学生后,普通班的学生只有少数学生能读懂图纸,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则是大部分能读懂图纸,经过老师对零件图纸的讲解,以及对零件进行造型的过程和方法的讲解后,普通班只有20%的学生能读懂零件图,并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相比之下,改革试点班则是80%的学生能读懂零件图,并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少数学生能在老师简单指导下独立完成零件的造型。由于看图能力差,直接导致软件学习和使用的难度增大,如果不降低零件的复杂系数和难度,普通班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此时的学生开始分化,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下降,有的失去信心)。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由于能完成零件的造型,则信心十足,甚至有些兴奋,就连过去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表现的非常出色。

2能力对学习的影响

这里的能力主要指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的,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越多能力就越强;知识基础越厚实,其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技能水平越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这方面在CAM课的教学中反应的非常明显。以手机零件图为例,普通班学生只有在老师将零件的立体形状完成后,才能对图纸有所认识,在老师反复讲解后,少数学生可以进行零件的造型;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看到图纸后,基本上知道图纸上信息给出的是什么,然后去尝试完成零件的立体形状,少数学生能完成大部分形状,大部分学生在老师讲解后能完成造型。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呢?原因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普通班是按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方式进行的,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平面图和立体图的对应关系对应不起来,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形状)的能力――识图能力差;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则不同,同样的课程却是从零件图的识图开始的,也就是说先教学生看零件图――怎样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的零件,通过若干个零件图的读图完成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看到零件图就能很快的读懂。由于普通班的学生读图能力差,看图吃力就直接影响到听课效果和教学质量,当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学习兴趣下降就会影响学习质量,进一步使学习兴趣丧失――厌学;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刚好相反,他们读图能力强,听课效果和教学质量好,他们关心的是下一步怎么做,或者求证老师“我做的对不对”?――兴趣浓厚。可见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质量好,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质量差。

3职业教育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4篇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深受学生拥戴的人民教师,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1) 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社会阅历、拥有敏锐的思维、良好的精神状态、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谈吐流利,语言流畅、整洁的仪态和仪表等是成为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人民教师的基本条件。

(2) 教师的职责

高校教育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何谓“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一般的意义上的教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人格”,即要教会学生“做事”,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知识的传授、训练学生的能力(学习、动手、科研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尤其要引导学生修炼品德、拓展心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开阔视野、充实底蕴,全面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广博知识、高尚品德、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3) 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个受人尊重而崇高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种对本质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情、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和责任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建立教学相长的互动平等关系,才能达到教书育人和自我完善的目标。

(4) 对教学艺术的探索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升华到教学艺术这一概念不仅意味着教学方法技巧,还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的更高境界:像艺术追求感情上的共鸣一样,在教学中追求思维上的共鸣。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逐渐领会到教学艺术的一些内涵:这就是良好的台风、节奏感、层次感、和谐感、想象力、对学生的引导方法、心态调节、从以理服人到思维共鸣等等。教学艺术的提高将使学生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这才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途径。

2名师寄语

教育是一项创造双重精神幸福的崇高事业,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人类进化的永恒主题之一。教师的天职是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师表风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还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砥砺操守、志存高远,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真正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将学生教育成为自强自立、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不继续学习就会掉队,甚至被时代抛弃。希望同学们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向实践学、向书本学、向前辈学,要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思维、学会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增长才干,与时俱进。生命与责任同在,卓越与创新同行。

第5篇

关键词:社会改造主义;教育现状;社会问题;培养个人;发展社会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这个信息传播高速率时代,时时刻刻都能在信息更新的浪潮中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身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风口浪尖上的公民的身份。然而应试教育下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变成了最忙碌的人群,“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似乎成了基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们的真实写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纯粹的只会读书考试而对社会不关注并且不愿意去回报社会的个体,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问题势必会更加严重。教育要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教育需要培养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充满社会意识的个体。把教育和社会相联系的最为著名的一个教育理论,莫过于自称是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真正继承者的,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社会改造主义理论。

一、社会改造主义社会理论的概述

社会改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派别。它最基本的思想是社会的改造和变化并涉及教育的改造和变化,而且社会的改造需要利用教育。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它主张包括: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因而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

3.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对社会改造主义理论的评价

社会改造主义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危机哲学,它有着广泛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它实现了一种价值引领,即告诉人们在危机的社会背景之下,在价值多元和冲突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选择,倡导人们将公众的意愿作为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之一。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改造的教育理论是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的。如其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策略过于肤浅;很多方面改造主义教育者对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存在着浪漫主义色彩;改造主义者对民主的观点以及相应措施的制定是不切实际的。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它的兴起与衰落都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没有贡献就没有兴起,没有极端就没有衰落。所以,我们同样应当辨认地看待社会改造的教育理论。面对当今接踵而来、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教育在责难声讨中应该平静地作出反思。对于改造主义教育理论中闪光的论点,我们的教育毋庸置疑是应该去借鉴和尝试的。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唇齿相依,密不可分。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其成败取决于社会及其发展水平,而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所以一方面教育目的的确要符合社会需求,因为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个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人又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育又要考虑到这些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教育的目的。由此应该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系统的考查。

参考文献:

[1]单中惠.当代欧美十大教育思潮评述(一)[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4).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张辉.美国改造主义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6篇

【关键词】个体;人;语言;思想;高校教育

每个大学生都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着的,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者,他们都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就像最厉害的狮子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捕猎,而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一样,对人而言,这一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不是一个人一生下来就称得上是人。作为个体,人具有的特殊内涵或属性很多,我们只是选择其中的某些内涵和属性来进行论述,这些内涵和属性具有一种代表性,或者对我们在这一主题中的论证紧密相关。在此列举两个要点:人是会说话的,通过语言来交流;人是会思想的,并且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

人会说话,并通过语言来交流。人的语言往往具有书面的和口头的两种类型。口头语言几乎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一个人不是天生就会说话,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是完全不会说话的。我们可以说这个婴儿具有说话的潜能,但是,如果一个人站在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面前和他说话,问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感觉的,那我们肯定以为这个人太傻了,或者说,他一点常识都没有。婴儿首先需要模仿大人说话,逐渐培养起说话的基本能力,把说话的潜能激发出来。这个激发说话潜能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一个小孩通常在两三岁的时候才会开始简单地说上几句话,一个大人在和小孩沟通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其它方式,如肢体的表达,联想和猜测。在借助肢体表达、联想和猜测与小孩进行口头语言交流的时候,逐渐让小孩明白一些原来不会用口头语言表达的事情。而且,这种交流的过程是不断重复的,这一长期不断重复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是十分基础的,仅仅是让作为个体的人从基本不会说话到基本会说话。尽管这一教育的内容十分基础和简单,但是,如果没有这一教育过程,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自发地开始说话。除了口头语言以外,人还有书面语言,而且,书面语言的表达形式十分丰富,书面语言更是逐渐演变成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而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学习书面语言的各种表达形式是更高层次上教育的内容,这个更高层次上的教育往往需要通过更好的教育方式来实现,而书面语言更加丰富的这些表达方式更加能够体现人作为个体的内涵和独特属性。因而,在个体的人学会说话这一点上,教育对于人是必要的。

人是会思想的,并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1]。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像苇草一样脆弱无力,或者说,如果人没有思想这种属性,就没有独特性,用“人”来指称这样的对象就是不合适的。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也是一种独特的属性。人具有意识,指的是当他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总是出于自身主动的要求和意向,驱使自己去做这件事情。人有意识地去做事情,不是基于某种条件反射,也不是基于某种生理上的刺激,而是抛开这些机械的原因之外的自发原因。自我意识是对人自身去做的事情本身的一种反观,是跳出自身以外来看待自身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思想可能比语言更加复杂更加深刻,因而,思想相对于语言来说,更是一种需要教育和学习的东西。从没有思想到有思想,同语言一样,不是自发地形成的。思想需要语言作基础,人首先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才可能逐渐形成思想。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甚至可以说,语言对于人来说,就是所有的意义和内涵所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思想的教育就是语言教育的延伸和深化。

我们首先要将没有思想的存在者教育成具有思想的存在者。一种精细并合理的语言表达就涉及到语言的逻辑、语言的语法和语言的精确定义等等。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语言的逻辑、语言的语法和语言的定义都包含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只要我们逐渐掌握了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这些内容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这种观点看起来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这里所谓的掌握是什么意思并不明确。如果这里的掌握指的是一般的了解,通过反复的接触和运用变成一种习惯,那它似乎真的不需要费多少心思,甚至不用正规的学习就可以实现。如果这里的掌握指的是学会正确而严格的语言逻辑、正确的语法和尽可能精确的定义方法,那它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是事情了。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特别是口头语言表达中,往往不在乎严格的语言逻辑,有时候也没有遵循严格的语法,通常情况下,人们也没有对要表达的事情作精确的定义。如果想要从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的反复运用,通过与人进行闲谈和交流,而不是通过正规的教育和专门的学习,就想通过一种反复得来的习惯来实现语言表达的提升,是不合适的。

是否应当将那些没有清晰逻辑、没有语法基础、没有精确定义的内容包含在思想里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内容已经超出了基本的语言表达,是对某些事物形成的一些观点。这一现象与别的物种完全不同,具有独特性,因此,就其作为人的一种特殊属性,而且超出纯粹语言的意义而言,这些内容应当被算作一种思想。但是,作为一种存在的个体,人往往需要不断地进化、不断地往更好的方面转变。如果要从一种简单的、混乱的或者不够好的思想转变到一种深刻的、清晰的或者更好的思想,就需要教育对人进行一种引导和训练,让个体的人学会严格的逻辑、正规的语法和清晰的定义方式,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明确和清晰的观点,找到这些观点之间更加可靠的联系,即学会更好地去思想。

意识是在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相伴随而产生的。当一个个体开始学会思想,并在头脑中产生了对一些事物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同自身的行为联系起来以后,就会在行动的时候或者行动之前,知道这些事物和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主动调整自身的状态,以决定是否要对某个事物采取行动以及怎样行动。如果没有一种清晰地思维将思想理清楚,如果不是教育引导作为个体的人学会更好地思考,他们在各种事物和自身行为之间可能构不成任何联系,即使构成了某种联系,这些联系也可能完全是不合理的,或者是模糊不清的。自我意识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观,一种超出自身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很多人可能在行为和思考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客观的考察结果显示并不是这样,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很多人的自我意识不强烈或者不充分。为了更好地思想和行为,人也需要充分的自我意识,而且,个体的人还需要对自我意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因为即使一个人拥有对某些行为和思想的自我意识,这些自我意识在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的情况下也可能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自我意识甚至可能阻碍自身进行正确的思想和做出正确的行为。就上面这两个要点来看,就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而言,高校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帕斯卡尔,何兆武.帕斯卡尔思想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卢梭.爱弥儿,李平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第7篇

一个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用6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她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挑战,几乎快要摧垮这位家长已经坚持了6年的教育观。现在这位家长无比担忧:6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和冲突就来了。家庭是将孩子作为独特且了不起的个体进行教育,而学校仍习惯于将孩子作为集体中平常且微弱的一分子进行打磨。在这样的拉锯战面前,将来孩子会长成什么样,这的确值得担忧。

看到学校教育最为习惯的模式化、刻板化,我脑海里突然联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给小牛上嚼子、套笼头的情形。我固然知道人的成长不全是快乐,这里面也有必经的训练和磨砺,但是一个孩子送进学校的过程,再怎么看,也不应该像那个小牛上笼头的过程。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有一些统一化的操作模式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甚至是必须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奇迹,上笼头式的教育模式已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

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他固然要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礼仪之类,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他尤其是一个独立自在的生命体,他的自我、兴趣、个性要得到尊重,他的潜能、智慧、优长要得到生长。

真正的“起跑线”在家庭教育

近年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忽悠。而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中学,而在家庭。

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教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毫无疑问,父母的行为、观念等,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导致孩子道德失范、缺乏爱心和责任的现象相当多。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与家庭无关。还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是简单地关心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困惑、遇到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与同学之间遭遇的人际关系紧张等视而不见,这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表现。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难以沟通,内心冷漠,缺乏应有的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作为改善育人环境的重要阵地,家庭教育现代化作为整体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和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我认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培养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体育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运动兴趣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北京大学新入学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为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中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

事实上,军训时学生晕倒现象不只发生在北大,其他学校也有,这进一步说明学生身体素质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学生身体素质当引起重视。“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整体工作的评价体系”,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重视体育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是,大学生以健康身体走入社会,是否意味着人才培养成功了呢?毕业时有适应工作的好身体,并不意味着能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如果运动和锻炼不继续,身体素质就可能变化。保持良好身体状态,要靠不断的锻炼,而让锻炼持之以恒,根本在于运动兴趣。从体育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才算是培养合格。

所以,重视大学的体育教学,就要重视运动兴趣的培养。如果说,教育行政部门只是给高校压力,而高校又把压力传递给学生,强制学生锻炼,学生只是被动的,压力一消失,锻炼也就中止。只有运动兴趣得以激发,运动习惯得以形成,一种内化的好品质才算形成。

运动兴趣的培养,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是,素质教育进行了这么长时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倒呈每况愈下之势,这素质教育不是方向出了问题,就是被形式化了。

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

假期休假外出,在国外的机场多次见到这样的景象:老外全家五六口人,一人背一个包、拖一个行李箱,父母自顾自地往前走,全然不顾有的孩子只有两三岁,个子还没肩上的背包大,负重艰难前行。相比之下,国内不少孩子幸福得多,外出的全部行囊都在家长的大箱子里,孩子们自顾自地玩着电脑,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对比之强烈,让人很是感慨。

过度的保护,看似对孩子关爱备至,其实是父母和长辈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机。在他们本该学会生活自理、自立的年龄,失去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一旦离开家长,就变得束手无策,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哪怕是玩耍,也会显得局促,无所适从。